第二卷:弥天大谎 第八十章:杀与不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即使处于同一个学派,在一个秉持着相同的理念的时候,面对同一件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解释。
正因如此,一个学派往往会有许多同源的分支。在儒家这样的主流学派中更是如此。
人性论作为儒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孔子在谈论人性的时候所明确给出的只有一句,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这般模棱两可的表述不免给后人留下争议,儒家几千年来的争论也就可以预料了。
《孟子·告子上》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大致的意思是: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西流,但是,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下流之分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
于此,孟子便定下了【性善论】的基调。
但同一时间的另一位大儒荀子却对此持相反的观点。
《荀子·性恶》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与孟子不同,荀子的观点要激烈太多——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产生了残杀陷害,忠诚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礼义法度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跟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相合,而最终回到暴乱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席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对推辞谦让这种美德人们才会做出,对国家的礼法人们才会遵守,(国家)就最终走向安定太平。用这些事实事看人的本性,这样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
时至今日,【性善】与【性恶】的争论依旧没有结束。由两位大儒高举的旗帜,在千年的时光里不断传给后人。(注1)
而姜青晗所秉持的理念在【性恶论】中也是极为激进的一派。
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更大的恶来制止他人的恶。只要确保最后的结果是好的、目的是正义的,那么暴力与恶行都是可以允许的。
而在诸子百家中,理念与【基石】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超凡力量就是理念的延伸。
这也难怪姜玄策会担忧战斗的两人,毕竟“以杀止杀”这样的理念实在太过凶厉。既伤人,也伤己。
…………
烟尘中的两人在一轮激烈的攻防后,节奏反而缓了下来——准确的说是千舟在刻意拖慢节奏。
残卷的剑芒不付之前的锋锐,反而变得厚重质朴,如同一座坚忍的山峰。少年的双脚仿佛扎根在大地上,面对姜青晗猛烈的攻势也未曾移动一步。
任尔风吹雨打,我自佁然不动!
残卷上流动的源质也变得舒缓,每次与朔月碰撞后都将碰撞的力道导向地面。任凭姜青晗如何号令大源,引动天威。千舟依然稳稳当当的立在一片风暴之中。
少女此时当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剑如横山,千军不得进”。
即使处于【三合之势】下,姜青晗也没有把握能在消耗战中胜过千舟。更何况千舟现在摆明了要拖过【三合之势】的时间。
想到这里,少女的眼底闪过一抹赤色:“别死了啊,【止戈】!”
何以止戈?武也!
若要天下太平,那便以更大的暴力制止暴力!
澎湃的杀意自少女纤细的身体中浮现,冰冷的触感使得千舟一阵头皮发麻。
这股杀意是如此的纯净,虽然危险,却给人琉璃一般纯粹的触感。
杀意之中毫无迷茫,因为这“杀”是为了更好的“不杀”!它的主人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更大的正义!
注1:孟子的确秉持【性善论】,但是现在很多学者却认为荀子实际上支持的是【性朴论】。
荀子说“性恶”只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唐杨倞作注、宋官方雕印而传世的《荀子》一书的《性恶》篇(先秦古书篇名多后人加),而荀书之外言荀子讲性恶首见荀书第一整理人刘向《孙卿书录》。刘向之后才有东汉王充《论衡》、荀悦《申鉴》提荀子讲性恶,此前荀子弟子韩非等言人性好利而重法度但不言性恶,荀子后学陆贾、贾谊等都重教化更不言性恶,董仲舒、司马迁皆不引性恶说但言孟子崇性善尚尧舜,故吕思勉《经子解题》说性恶论等“在儒家中为异军苍头,安得历先汉二百年迄无祖述之书,亦无反驳之论哉”。
更奇的是宋本《荀子》有两处明言“材性本朴”:1.《礼论》篇“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段,在《礼论》篇中与上下文完全无关,而恰与《性恶》“则礼义恶生”章谈“圣人—性—伪”处高度契合衔接,故其本属《性恶》无疑。2.《性恶》篇“目明而耳聪”章荀子解孟子说失丧性善方变恶为“离其朴,离其资”方变恶,又解孟子所谓性善者实是“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其指前文“人之性”),并反复类比于聪明性能不离耳目材质,此皆言“材朴/资朴”下的“材—性”关系无疑。
即使处于同一个学派,在一个秉持着相同的理念的时候,面对同一件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解释。
正因如此,一个学派往往会有许多同源的分支。在儒家这样的主流学派中更是如此。
人性论作为儒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孔子在谈论人性的时候所明确给出的只有一句,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这般模棱两可的表述不免给后人留下争议,儒家几千年来的争论也就可以预料了。
《孟子·告子上》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大致的意思是: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西流,但是,难道也无所谓向上流、下流之分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不正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本质。
于此,孟子便定下了【性善论】的基调。
但同一时间的另一位大儒荀子却对此持相反的观点。
《荀子·性恶》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与孟子不同,荀子的观点要激烈太多——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产生了残杀陷害,忠诚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因此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礼义法度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跟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相合,而最终回到暴乱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席的教化,礼义的引导,这样之后,对推辞谦让这种美德人们才会做出,对国家的礼法人们才会遵守,(国家)就最终走向安定太平。用这些事实事看人的本性,这样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
时至今日,【性善】与【性恶】的争论依旧没有结束。由两位大儒高举的旗帜,在千年的时光里不断传给后人。(注1)
而姜青晗所秉持的理念在【性恶论】中也是极为激进的一派。
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更大的恶来制止他人的恶。只要确保最后的结果是好的、目的是正义的,那么暴力与恶行都是可以允许的。
而在诸子百家中,理念与【基石】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超凡力量就是理念的延伸。
这也难怪姜玄策会担忧战斗的两人,毕竟“以杀止杀”这样的理念实在太过凶厉。既伤人,也伤己。
…………
烟尘中的两人在一轮激烈的攻防后,节奏反而缓了下来——准确的说是千舟在刻意拖慢节奏。
残卷的剑芒不付之前的锋锐,反而变得厚重质朴,如同一座坚忍的山峰。少年的双脚仿佛扎根在大地上,面对姜青晗猛烈的攻势也未曾移动一步。
任尔风吹雨打,我自佁然不动!
残卷上流动的源质也变得舒缓,每次与朔月碰撞后都将碰撞的力道导向地面。任凭姜青晗如何号令大源,引动天威。千舟依然稳稳当当的立在一片风暴之中。
少女此时当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剑如横山,千军不得进”。
即使处于【三合之势】下,姜青晗也没有把握能在消耗战中胜过千舟。更何况千舟现在摆明了要拖过【三合之势】的时间。
想到这里,少女的眼底闪过一抹赤色:“别死了啊,【止戈】!”
何以止戈?武也!
若要天下太平,那便以更大的暴力制止暴力!
澎湃的杀意自少女纤细的身体中浮现,冰冷的触感使得千舟一阵头皮发麻。
这股杀意是如此的纯净,虽然危险,却给人琉璃一般纯粹的触感。
杀意之中毫无迷茫,因为这“杀”是为了更好的“不杀”!它的主人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更大的正义!
注1:孟子的确秉持【性善论】,但是现在很多学者却认为荀子实际上支持的是【性朴论】。
荀子说“性恶”只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整理、唐杨倞作注、宋官方雕印而传世的《荀子》一书的《性恶》篇(先秦古书篇名多后人加),而荀书之外言荀子讲性恶首见荀书第一整理人刘向《孙卿书录》。刘向之后才有东汉王充《论衡》、荀悦《申鉴》提荀子讲性恶,此前荀子弟子韩非等言人性好利而重法度但不言性恶,荀子后学陆贾、贾谊等都重教化更不言性恶,董仲舒、司马迁皆不引性恶说但言孟子崇性善尚尧舜,故吕思勉《经子解题》说性恶论等“在儒家中为异军苍头,安得历先汉二百年迄无祖述之书,亦无反驳之论哉”。
更奇的是宋本《荀子》有两处明言“材性本朴”:1.《礼论》篇“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段,在《礼论》篇中与上下文完全无关,而恰与《性恶》“则礼义恶生”章谈“圣人—性—伪”处高度契合衔接,故其本属《性恶》无疑。2.《性恶》篇“目明而耳聪”章荀子解孟子说失丧性善方变恶为“离其朴,离其资”方变恶,又解孟子所谓性善者实是“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其指前文“人之性”),并反复类比于聪明性能不离耳目材质,此皆言“材朴/资朴”下的“材—性”关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