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翻地覆的12月(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确定空军防御性装备优先发展的逻辑顺序后,对于战斗机也进行了明确指令: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在活塞机领域下功夫,利用美国提供的r1800和英国梅林发动机进行仿造;另外一条是准备启动喷气机建造,利用俄版哈维兰德发动机争取实现首架喷气战斗机试飞时间定在1947年。在现有装备中,拉7、拉9是主力战斗机,雅克9则因为大航程在护航作战中有大作用,因此都建议保留下来,至于其他型号就毫不犹豫地砍掉了。
在援苏时,美国方面只小气地提供了p39/p38/p63等国内自己也不要的垃圾货色,但现在既然轴心态势逼人,东俄作为一个还有点实力同时又与日、德都有矛盾大国,同时从苏联目前实施“新经济政策”来看也有政策转变的迹象,再加上斯大林老爹在其他方面对美国的支持和表达“抱团取暖”的愿望。于是美国便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意识形态对立,大方地把美国的p51\p47,f4u和英国喷火都往苏联塞,有实物给实物,有图纸给图纸。
说好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将来如果要仿制都是要给钱的自主吸收消化不算,价格什么的等战后再算(其实就是可以赖账的暗示),苏联对此当然无比感谢。现在对内宣传口径都悄然发生变了,资本主义不再是布尔什维克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要警惕身边的国社主义走狗弗拉索夫和西俄。甚至表示可以将来在远东划出自由贸易区、特别经济区,供美国人来投资办厂、开发土地、森林、石油、渔业和其他矿产资源
至于米格公司,由于生产的主力战斗机米格3、米格5部队反响都很一般,实战表现也很一般,所以决定全部停产,但因为米高扬的缘故米格公司首席设计师米高扬的哥哥是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因此伏罗希洛夫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卖,便希望米格设计局转型,正好米高扬本人对喷气机很感兴趣,于是米格公司便指令成为新一代米格喷气机的承办机构。
在攻击机中,能对地攻击的伊尔2依然是重心,但其他重型轰炸机的顺序便往后排,比如仿制b29的图4轰炸机本来很受斯大林重视,但因为现在东俄的实际情况,他也被迫放弃,只指示仿制、试验,但不准备投入大规模生产,甚至这种压缩也影响到图2、sb2等中型轰炸机生产,他们的装备数量都被压缩到了非常低的层面,倒是运输机因为现在贸易兴盛,有大量装备必要。
新军事结构调整中三个军种当中最惨的是海军削弱到几乎不能看为止。
斯大林一贯有巨舰大炮情结,也有建设航空母舰的迫切愿望,当初拟定了一大批建设计划,还有苏联级战列舰这样宏伟的目标,现在全都成为泡影。连斯大林本人都承认在现有形势下继续发展大海军超过了苏维埃的力量限制。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在政治局会议上,海军所有1000吨以上规模的军舰建设都被砍掉,除了理论研究可以继续进行外,其余建设重心转移到空、潜、快特别是潜艇和快艇,政治局认为有大力发展的必要。
理由当然很中肯与日本联合舰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打舰队决战现在连美国都办不到,更不必说东俄了,倒是发展潜艇、快艇(鱼雷艇)可给予日军必要的杀伤且不会引起对手的警惕,而从德国作战实践看,潜艇、快艇(s艇)在作战中是发挥了极大作用和价值的,当然要予以重视。
另一个制约海军发展的是材料因素,海军造舰涉及的钢材、锅炉、发动机全都是其他工业战线急需的物资,投入其他领域比投入海军在短期内收效更好。
这样一来,苏维埃海军变从“蓝水海军”梦退成“黄水海军”甚至有可能变成驻防海军,面对神情黯然的副总参谋长库茨涅佐夫(分管海军),斯大林拍拍他的肩膀:“振作起来,苏维埃当初从无到有建设了舰队,今后我们同样可以再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很遥远,我如果做不到,其他同志一定会办到!苏维埃不可能永远没有强大的海军!”
为保持大型船只建造能力,最后批准了以美国自由轮为参照,建造一条6万吨位货轮的计划,用于满足对远东的贸易请求,同时还打算造一批1500吨级渔船,准备去远洋渔场捕鱼,为民众提供急需的肉类和蛋白质补给。
军事计划确定后,便是国民经济计划确定。
现在东俄面临的情况与国内战争时期还不太一样,战争威胁虽然很大,但满足3000万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为迫切,新任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库茨涅先斯基提出了一揽子综合方案不再提重工业优先发展考虑,而着眼于平衡。
所谓平衡,一是指工农业平衡,二是指轻重工业平衡,三是指重工业中军备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平衡,他认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满足3000万人生存问题,解决粮食需要进口的桎梏确保独立性,因此农机生产、化肥生产等工业产品摆在优先位置;其次是发展普通民用产业,让几百万人口继续待在窝棚里总不像话,他希望能在1946年底前基本解决迁徙人口的居住问题,并在1948年底前完成所有工人新区的社区建设这就需要发展建材工业、家居用品工业。
对这一点意见,政治局分歧很大,斯大林本人一开始也不赞同,不过库茨涅先斯基事先在私底下和他交换过意见认为党目前领导战争遭受了挫折,且暂时没有办法反败为胜,要想重新赢得人民支持,必须要从改变人民生活上下功夫,然后再谈得上其他。
他说的话很露骨:“假设再苛压人民不顾一切发展军备,一旦弗拉索夫匪帮打过来,人民还会不会跟党走就不好说了”
这个提醒当时就让斯大林吓出一身冷汗,也让好几个政治局委员捏了把汗:话是没错,但说这种话怎么看都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
经过他的耐心说服和解释,政治局最终基本通过了“综合平衡”的设想,打算制定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来着手完成,并明确由库茨涅先斯基本人带领经济恢复委员会负责统筹完成伏罗希洛夫只负责军备领域工作。
至于引入美国资本发展特别区建设,发展对华贸易和工业输出也是库茨涅先斯基一揽子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惜着力推动这个方案的库茨涅先斯基本人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在东俄国民经济经过千辛万苦恢复后,就会有一场又一场批判等待着他“悲观”、“动摇”、“妥协”的帽子不扣他扣谁?
会议开到最后,莫洛托夫悄悄送上一则消息:希特勒后天开始要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昨天他在东普鲁士视察国家农场时谈到了我国俘虏和劳工问题。
“他怎么说?”
“一旦斯大林按规定完成裁军并履行条约义务,战争期间被我国俘虏的红军将士将予以陆续释放,没有战争罪行的普通官兵将优先释放,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他们可以去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东俄,也可以去孟什维克的西俄,可以选择去波兰,或选择去德属东、西非,还可以继续留在普鲁士国家农场里最后一项取决于个人志愿申请和地方农场审批同意,我估计人数不会很多,可能也就是2030万人”
“我们要想办法争取更多人来,当然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是当务之急。”斯大林想了想道,“红军人数就按规定陆续压缩至200万,另外保留50万内务部队和赤卫队,各基层政权要利用各个层次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队、纠察队和民兵组织!”
在确定空军防御性装备优先发展的逻辑顺序后,对于战斗机也进行了明确指令: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在活塞机领域下功夫,利用美国提供的r1800和英国梅林发动机进行仿造;另外一条是准备启动喷气机建造,利用俄版哈维兰德发动机争取实现首架喷气战斗机试飞时间定在1947年。在现有装备中,拉7、拉9是主力战斗机,雅克9则因为大航程在护航作战中有大作用,因此都建议保留下来,至于其他型号就毫不犹豫地砍掉了。
在援苏时,美国方面只小气地提供了p39/p38/p63等国内自己也不要的垃圾货色,但现在既然轴心态势逼人,东俄作为一个还有点实力同时又与日、德都有矛盾大国,同时从苏联目前实施“新经济政策”来看也有政策转变的迹象,再加上斯大林老爹在其他方面对美国的支持和表达“抱团取暖”的愿望。于是美国便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意识形态对立,大方地把美国的p51\p47,f4u和英国喷火都往苏联塞,有实物给实物,有图纸给图纸。
说好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将来如果要仿制都是要给钱的自主吸收消化不算,价格什么的等战后再算(其实就是可以赖账的暗示),苏联对此当然无比感谢。现在对内宣传口径都悄然发生变了,资本主义不再是布尔什维克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要警惕身边的国社主义走狗弗拉索夫和西俄。甚至表示可以将来在远东划出自由贸易区、特别经济区,供美国人来投资办厂、开发土地、森林、石油、渔业和其他矿产资源
至于米格公司,由于生产的主力战斗机米格3、米格5部队反响都很一般,实战表现也很一般,所以决定全部停产,但因为米高扬的缘故米格公司首席设计师米高扬的哥哥是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因此伏罗希洛夫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卖,便希望米格设计局转型,正好米高扬本人对喷气机很感兴趣,于是米格公司便指令成为新一代米格喷气机的承办机构。
在攻击机中,能对地攻击的伊尔2依然是重心,但其他重型轰炸机的顺序便往后排,比如仿制b29的图4轰炸机本来很受斯大林重视,但因为现在东俄的实际情况,他也被迫放弃,只指示仿制、试验,但不准备投入大规模生产,甚至这种压缩也影响到图2、sb2等中型轰炸机生产,他们的装备数量都被压缩到了非常低的层面,倒是运输机因为现在贸易兴盛,有大量装备必要。
新军事结构调整中三个军种当中最惨的是海军削弱到几乎不能看为止。
斯大林一贯有巨舰大炮情结,也有建设航空母舰的迫切愿望,当初拟定了一大批建设计划,还有苏联级战列舰这样宏伟的目标,现在全都成为泡影。连斯大林本人都承认在现有形势下继续发展大海军超过了苏维埃的力量限制。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在政治局会议上,海军所有1000吨以上规模的军舰建设都被砍掉,除了理论研究可以继续进行外,其余建设重心转移到空、潜、快特别是潜艇和快艇,政治局认为有大力发展的必要。
理由当然很中肯与日本联合舰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打舰队决战现在连美国都办不到,更不必说东俄了,倒是发展潜艇、快艇(鱼雷艇)可给予日军必要的杀伤且不会引起对手的警惕,而从德国作战实践看,潜艇、快艇(s艇)在作战中是发挥了极大作用和价值的,当然要予以重视。
另一个制约海军发展的是材料因素,海军造舰涉及的钢材、锅炉、发动机全都是其他工业战线急需的物资,投入其他领域比投入海军在短期内收效更好。
这样一来,苏维埃海军变从“蓝水海军”梦退成“黄水海军”甚至有可能变成驻防海军,面对神情黯然的副总参谋长库茨涅佐夫(分管海军),斯大林拍拍他的肩膀:“振作起来,苏维埃当初从无到有建设了舰队,今后我们同样可以再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很遥远,我如果做不到,其他同志一定会办到!苏维埃不可能永远没有强大的海军!”
为保持大型船只建造能力,最后批准了以美国自由轮为参照,建造一条6万吨位货轮的计划,用于满足对远东的贸易请求,同时还打算造一批1500吨级渔船,准备去远洋渔场捕鱼,为民众提供急需的肉类和蛋白质补给。
军事计划确定后,便是国民经济计划确定。
现在东俄面临的情况与国内战争时期还不太一样,战争威胁虽然很大,但满足3000万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为迫切,新任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库茨涅先斯基提出了一揽子综合方案不再提重工业优先发展考虑,而着眼于平衡。
所谓平衡,一是指工农业平衡,二是指轻重工业平衡,三是指重工业中军备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平衡,他认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满足3000万人生存问题,解决粮食需要进口的桎梏确保独立性,因此农机生产、化肥生产等工业产品摆在优先位置;其次是发展普通民用产业,让几百万人口继续待在窝棚里总不像话,他希望能在1946年底前基本解决迁徙人口的居住问题,并在1948年底前完成所有工人新区的社区建设这就需要发展建材工业、家居用品工业。
对这一点意见,政治局分歧很大,斯大林本人一开始也不赞同,不过库茨涅先斯基事先在私底下和他交换过意见认为党目前领导战争遭受了挫折,且暂时没有办法反败为胜,要想重新赢得人民支持,必须要从改变人民生活上下功夫,然后再谈得上其他。
他说的话很露骨:“假设再苛压人民不顾一切发展军备,一旦弗拉索夫匪帮打过来,人民还会不会跟党走就不好说了”
这个提醒当时就让斯大林吓出一身冷汗,也让好几个政治局委员捏了把汗:话是没错,但说这种话怎么看都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
经过他的耐心说服和解释,政治局最终基本通过了“综合平衡”的设想,打算制定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来着手完成,并明确由库茨涅先斯基本人带领经济恢复委员会负责统筹完成伏罗希洛夫只负责军备领域工作。
至于引入美国资本发展特别区建设,发展对华贸易和工业输出也是库茨涅先斯基一揽子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惜着力推动这个方案的库茨涅先斯基本人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在东俄国民经济经过千辛万苦恢复后,就会有一场又一场批判等待着他“悲观”、“动摇”、“妥协”的帽子不扣他扣谁?
会议开到最后,莫洛托夫悄悄送上一则消息:希特勒后天开始要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昨天他在东普鲁士视察国家农场时谈到了我国俘虏和劳工问题。
“他怎么说?”
“一旦斯大林按规定完成裁军并履行条约义务,战争期间被我国俘虏的红军将士将予以陆续释放,没有战争罪行的普通官兵将优先释放,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他们可以去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东俄,也可以去孟什维克的西俄,可以选择去波兰,或选择去德属东、西非,还可以继续留在普鲁士国家农场里最后一项取决于个人志愿申请和地方农场审批同意,我估计人数不会很多,可能也就是2030万人”
“我们要想办法争取更多人来,当然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是当务之急。”斯大林想了想道,“红军人数就按规定陆续压缩至200万,另外保留50万内务部队和赤卫队,各基层政权要利用各个层次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队、纠察队和民兵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