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虞松洛阳献御敌之策,张特新城死战攻城吴军。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魏吴边境有诸葛恪起二十万大军攻打合肥新城,魏蜀边境有姜维兴五万兵马攻击狄道。
曹魏东西两线同燃战火。
两线战事急急传入洛阳。
洛阳城中,群臣听闻东西边境同时火起,皆都大惊失色:“太傅,快唤太傅议防御之策。”
司马师自然也知洛阳城中此时定然不安。
虽是措手不及,然,司马师却未惊慌失措,即刻朝堂之上会商防御之策。
“如今东、西两线皆有战事,事态紧急,朝野上下皆忧心忡忡。如此,若不击退吴蜀之兵,必将动我大魏社稷根基。诸位智囊,该如何应对?且禀来一议。”
朝堂之上,司马师却是稳如泰山般询问群臣防御之策。
“陛下,司马大将军,切勿惊慌。”
突然,骚动不安的朝堂之上,一个声音悠悠响起。
群臣循声望去,乃是主薄虞松。
虞松,字叔茂,陈留人。
公元238年,司马懿征讨辽东之时曾命虞松作讨贼檄文,其所作檄文洋洋洒洒万言,公孙渊看的胆战心惊。
后,平辽东奏凯归来,虞松又奉司马懿之命做露布,更是血泪加喜悦,让人听之无不含笑落泪。
故,司马懿辟他为掾,迁中书郎。
司马懿死后辅佐大将军司马师,擢升主簿,与尚书傅嘏一起被司马师视为智囊参谋,留于身边出谋划策。
现见朝堂之上司马师问起防御之策,便就出列相奏献策。
“昔日周亚夫临吴、楚叛军攻城,只管据城而守昌邑城,如此长久相持,最终吴、楚叛军不战自退。故,与兵家来言,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无有定理,再有似弱而实强者,则需据实而定。”
虞松侃侃而谈,似乎胸有成竹。
朝堂之上,则是个个侧耳倾听。
“诸葛恪虽起二十万吴军倾巢而出攻击我大魏,看其阵势确实强大。然,如此强大之兵,当攻淮南,搅动北方,如此一来,即便只是强攻,则也可让我们一时间难以应付,即便应付的了,只怕也是两败俱伤。”
虞松说的此处之时,环顾朝堂四周,躬身天子曹芳。
“虞主薄所言非虚,如果诸葛恪如此用兵,只怕我大魏真的危矣。”
皆有担心之状,一片骚动不安。
虞松却是并不慌张,环视一圈,却颇为镇定:“然,诸葛小儿却是并非如此用兵,如今却是亲率二十万大军直逼我合肥新城。而合肥新城虽为我大魏江淮总隘,然此城却是一座孤城。昔日,东吴先帝孙权曾三攻新城,不也是折兵损将大败而去?今番诸葛小儿又来,岂能就此拿去?此举无非是围城打援之计,以此来吸引我大军前去救援之时决一死战,以希歼灭我大魏军马而图我大魏社稷也。”
虞松说的孙权攻打新城之事,群臣哪个不知?
“如此,可见诸葛小儿用心。”
“此次诸葛小儿必也损兵折将!”
群臣皆议论纷纷。
虞松听完,点点头:“如此,只要新城坚守不战,诸葛恪岂能旦夕之间攻下新城?假以时日,吴军必军困马乏。然其倾巢而出,朝内哪还有兵?必无兵将再前往接应,如此,时间一久,吴军必然师老兵疲,士气必然低落,不能持久,最终将不战自退。”
虞松松口气,看着逐渐平复的群臣,躬身司马师、天子曹芳:“如此来看,吴军并未选择长驱直入,形势对我大魏乃是大利”。
“东线吴军可无忧矣,然,虞主薄,西线又该当如何?”
群臣却是又担心起魏蜀边境姜维起兵狄道之祸。
虞松听闻却是捋捋胡须,笑了笑:“至于西线,则更无有可虑之处。”
言谈之间,颇为镇定,胸有成竹。
“姜维此次虽举五万大军攻击狄道,看似乎与诸葛恪遥相呼应,实则姜维乃是孤军深入。自诸葛亮起,蜀国屡伐中原,每每顾虑者皆为粮草,其因乃是蜀道艰难,无法大批运输粮草辎重,而蜀军自诸葛亮丢失荆州以来已成蜀军死弊,无解之事。此次姜维仓促出兵响应诸葛恪,必也会如原来般粮草辎重不能及时供给。故姜维此次出川,必依夏侯霸之策,只图我大魏边境驻民粮食做为供应,然,仅仅靠掠夺粮草作战又如何能长久的了?况且我坐镇魏蜀边境的大将军郭淮、陈泰岂能容他如此轻易掠夺得我边境驻民之粮?姜维无非觉我大魏必集中兵力对付东线东吴而致西线空虚而已,故才冒险突进。”
一字一句,皆都讲的合情合理。
群臣听到虞松如此说,便就稍稍安静下来。“故,对付姜维,无须境内调兵,只需令关中驻军星夜兼程,举兵迅速截住姜维,姜维必不战自退。”
群臣听了,一时间皆有喜色。
然,转瞬之间,却是又起担心之言:“如此,如果吴军死咬新城不放,新城岂不真的危矣。难道要让我新城三千兵士丧命不成?”
皆屡屡发问虞松。
虞松却是更加轻松:“各位臣工,切莫担心。新城虽小然却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凭他诸葛恪多少大军,守住三个月应无问题。只需等待吴军筋疲力尽,锐气尽失,然后大举出击,一击必胜”。
虞松讲到此处之时,朝堂之上一片安静,皆都在脑中细思虞松之策。
“善!”
忽的,朝堂之上司马师大呼一声,虽只有一个字,然却是响彻朝堂。
“好策。”
群臣忽的被司马师一字震醒,皆都纷纷赞叹虞松之策。
天子曹芳也不由点头:“就依虞爱卿防御之策。太傅,且只管调兵。”
天子曹芳也遂发下言谕,只待司马师用兵。
“好。”
司马师躬身天子曹芳,即刻接御命,调兵遣将。
“师先行修书两封。一封只与大都督郭淮、雍州刺史陈泰,让其二人即刻起兵,前往狄道截住姜维,以稳西线战事,或攻或守,皆都以郭淮、陈泰据实而定。一封则与合肥新城守将张特,让其死守新城。诸葛恪起兵之时乃是三月,其间兵马整顿及其行军至新城,待攻击新城之时,则必是五月。若果张特坚守新城三个月,则至八月。八月的南方,酷暑之时必湿热难耐,吴军军中必起疫病,到时反而攻之,必至建功。”
群臣见司马师依虞松之策调兵如此娴熟,皆都赞叹不已。
然,司马师却未调兵完毕:“为保大魏社稷安稳,则需稳固淮南一线,故,委司马孚率军二十万驰援淮南,然,到时,却是无令不得妄动。只需与毋丘俭合兵一处,听候调军之令而行。”
此时的司马孚却是正在大殿之上,听闻司马师调动自己带兵二十万驰援淮南,大喜过望,即刻躬身陛下曹芳、司马师,得令而去。
转瞬之间,司马师调兵遣将毕,即刻躬身天子曹芳:“陛下,只待大捷消息。”
天子曹芳大喜过望:“此次御敌,只赖太傅。”
如此,大魏社稷无忧,天子曹芳既就退朝。
退朝之后的司马师,即刻修书两封,一封发往关中郭淮之处。
郭淮接司马师御敌之策,即刻携陈泰直奔狄道截击姜维。
一封发往新城张特。
张特接司马师防御之策,只觉新城之战,必是死战,一刻不停,即刻加固城墙,筹备充足箭矢、滚木礌石于城墙之上,只待诸葛恪引军来攻。
正待张特准备完毕之时,只见诸葛恪已是引军来到城下。
城外十里,诸葛恪安营扎寨,只待攻城。
张特城上观望之时,只见诸葛恪连营的军寨连绵数十里,颇为威严。
诸葛恪安营扎寨罢,即刻剑指新城,瞬间,只见黑压压的吴军把新城围的水泄不通。
张特城墙之上看了,却是并不慌张:“将士们,切莫害怕。吴军看似势大,然实非如此。尔等贼兵远途来袭,必是军疲马乏,必不能久矣。且我新城,城高墙厚,岂能是吴军一日所能攻下的?将士们,建功立业,只待今日!”
守城军士皆都齐声应和:“必以死守城。”
就在张特鼓动士气之时,却听城下吴军军中鼓声阵阵,在战鼓声中,吴军开始大力攻城。
待吴军进到箭程之内之时,只见张特大呼一声:“放箭!”
瞬间,如雨般的箭矢就射向魏军。
魏军忽的被如雨般箭矢射毙者不计其数。
即刻举起盾牌挡住箭雨,一步一步的直往城墙之下来。
然,好不容易在箭雨之中到得城下,欲要攀爬城墙之时,却是只见城墙之上,又如雨般的抛下滚木礌石,直砸的吴军死伤一片。
后面的军士却是踏着死亡的军士尸体,继续攻城。
“将士们,只管放箭、抛石。”
张特城墙之上,却是并不畏惧,只在城墙之上来回跑动,指挥军士放箭、抛石,击杀吴军。
诸葛恪后面看着,只见城墙之下,尸体越堆越高,慢慢如同一座山丘,城墙墙根之下,已是血流成河。
然,城墙之上的箭,滚木礌石却是不断。
“如此来看,今日张特准备甚为充分。”
诸葛恪不由有点心惊:“如此守将,只怕三五日难以攻取。”
看着吴军城墙之下越来越高的尸体堆,诸葛恪大叫:“鸣金!”
“当当当。”
一阵鸣金之声响起。
正在死攻新城的吴军听到鸣金,哪还敢再攻城?
即刻撤退回来。
张特见吴军撤退,却是不敢大意,城墙之上赶紧安排兵士收集箭矢,滚木礌石,修补被吴军攻击的城墙。
“如此看吴军攻击之势,似乎要在短瞬之间便要破城,需防吴军夜袭。”
张特即刻安排饭食,所有守城兵士分队只在城墙之上食宿。
果不其然,月亮升起之时,张特城墙之上看向吴军,只见吴军手持火把,却是又攻击而来。
待看得火把进到箭程之内,张特又命放箭,一顿箭雨,只见火把越来越少。
如此一夜,吴军却是没有攻上城墙。
第一日便就在吴军的持续攻击之中过去。
时至第二日,吴军却是并不着急攻城,忽的只见一位骑兵来到城下:“魏军听着,如果此时开城投降,我家太傅可饶诸位军士性命,若果不就此开城投降,一旦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张特城墙之上看着,却是不搭话,只悄悄让兵士张弓,直瞄准喊话骑兵射去。
只听“嗖”的一声,箭便直奔骑兵面门。
“啪”的一声,骑兵中箭跌落马下。
诸葛恪见状,不由火冒三丈,立于马上大呼:“攻城。”
自然又是箭雨、滚木礌石…
如此三番,不觉十余日。
无论吴军还是魏军,持续十余天战斗,皆都精疲力尽。
吴军朱异便就提议休整两日,诸葛恪见攻城兵士死伤惨重,便暂且依了朱异之议,歇兵两日。
然,守城张特却是不敢松懈,待吴军歇军之时,却是趁着黑夜,只把城墙之下箭矢,滚木礌石往城里偷运。
张特知道,两天之后,又是一场死战。
然,自从张特收到司马师书信,就知三个月内并无援军来救。
此时的张特,却是担心即便死守,吴军如此攻势,只怕坚持不了三个月,便就赶紧修求救书信至寿春毋丘俭:“贼军势大,攻势甚急,大都督当率军来救。”
张特修书完毕,即刻命郑像秘密出城,前往寿春求援:“三千守军同仇敌忾,誓与城池共存亡。然,如果有毋丘俭大都督来救,则是能确保新城安然无恙。此等事,想必郑将军皆知,故,郑将军此次出城求援,责任重大,宜当快去!”
死死抓住郑像之手,叮嘱不止,唯恐漏了重要之词。
郑像如何不知此次求救关系重大?
事关新城得失,事关守将生死!
“噗通。”
郑像跪倒张特脚下:“张将军,只管放心,末将即便是死,也必不辱使命!”
说完,即刻扮作农夫,收拾打点完毕,与张特洒泪而别,秘密出城。
然,此时正值吴魏双方死战之时,吴军岂能不防备的死死的?
新城四周巡逻骑兵密集来回巡察,哪怕一个苍蝇此时恐怕也飞将不出去。
郑像虽是扮作农夫,然,如此大军对阵之时,哪个农夫敢在此地穿行?
又如何能躲得过吴军不间断的骑兵巡查?
郑像刚出城不到十里,一时间躲藏不及,便就被吴军巡查骑兵抓了个正着。
“何人?休走!”
说话之间便到面前。
即刻按倒在地,绑了个扎扎实实。
魏吴边境有诸葛恪起二十万大军攻打合肥新城,魏蜀边境有姜维兴五万兵马攻击狄道。
曹魏东西两线同燃战火。
两线战事急急传入洛阳。
洛阳城中,群臣听闻东西边境同时火起,皆都大惊失色:“太傅,快唤太傅议防御之策。”
司马师自然也知洛阳城中此时定然不安。
虽是措手不及,然,司马师却未惊慌失措,即刻朝堂之上会商防御之策。
“如今东、西两线皆有战事,事态紧急,朝野上下皆忧心忡忡。如此,若不击退吴蜀之兵,必将动我大魏社稷根基。诸位智囊,该如何应对?且禀来一议。”
朝堂之上,司马师却是稳如泰山般询问群臣防御之策。
“陛下,司马大将军,切勿惊慌。”
突然,骚动不安的朝堂之上,一个声音悠悠响起。
群臣循声望去,乃是主薄虞松。
虞松,字叔茂,陈留人。
公元238年,司马懿征讨辽东之时曾命虞松作讨贼檄文,其所作檄文洋洋洒洒万言,公孙渊看的胆战心惊。
后,平辽东奏凯归来,虞松又奉司马懿之命做露布,更是血泪加喜悦,让人听之无不含笑落泪。
故,司马懿辟他为掾,迁中书郎。
司马懿死后辅佐大将军司马师,擢升主簿,与尚书傅嘏一起被司马师视为智囊参谋,留于身边出谋划策。
现见朝堂之上司马师问起防御之策,便就出列相奏献策。
“昔日周亚夫临吴、楚叛军攻城,只管据城而守昌邑城,如此长久相持,最终吴、楚叛军不战自退。故,与兵家来言,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无有定理,再有似弱而实强者,则需据实而定。”
虞松侃侃而谈,似乎胸有成竹。
朝堂之上,则是个个侧耳倾听。
“诸葛恪虽起二十万吴军倾巢而出攻击我大魏,看其阵势确实强大。然,如此强大之兵,当攻淮南,搅动北方,如此一来,即便只是强攻,则也可让我们一时间难以应付,即便应付的了,只怕也是两败俱伤。”
虞松说的此处之时,环顾朝堂四周,躬身天子曹芳。
“虞主薄所言非虚,如果诸葛恪如此用兵,只怕我大魏真的危矣。”
皆有担心之状,一片骚动不安。
虞松却是并不慌张,环视一圈,却颇为镇定:“然,诸葛小儿却是并非如此用兵,如今却是亲率二十万大军直逼我合肥新城。而合肥新城虽为我大魏江淮总隘,然此城却是一座孤城。昔日,东吴先帝孙权曾三攻新城,不也是折兵损将大败而去?今番诸葛小儿又来,岂能就此拿去?此举无非是围城打援之计,以此来吸引我大军前去救援之时决一死战,以希歼灭我大魏军马而图我大魏社稷也。”
虞松说的孙权攻打新城之事,群臣哪个不知?
“如此,可见诸葛小儿用心。”
“此次诸葛小儿必也损兵折将!”
群臣皆议论纷纷。
虞松听完,点点头:“如此,只要新城坚守不战,诸葛恪岂能旦夕之间攻下新城?假以时日,吴军必军困马乏。然其倾巢而出,朝内哪还有兵?必无兵将再前往接应,如此,时间一久,吴军必然师老兵疲,士气必然低落,不能持久,最终将不战自退。”
虞松松口气,看着逐渐平复的群臣,躬身司马师、天子曹芳:“如此来看,吴军并未选择长驱直入,形势对我大魏乃是大利”。
“东线吴军可无忧矣,然,虞主薄,西线又该当如何?”
群臣却是又担心起魏蜀边境姜维起兵狄道之祸。
虞松听闻却是捋捋胡须,笑了笑:“至于西线,则更无有可虑之处。”
言谈之间,颇为镇定,胸有成竹。
“姜维此次虽举五万大军攻击狄道,看似乎与诸葛恪遥相呼应,实则姜维乃是孤军深入。自诸葛亮起,蜀国屡伐中原,每每顾虑者皆为粮草,其因乃是蜀道艰难,无法大批运输粮草辎重,而蜀军自诸葛亮丢失荆州以来已成蜀军死弊,无解之事。此次姜维仓促出兵响应诸葛恪,必也会如原来般粮草辎重不能及时供给。故姜维此次出川,必依夏侯霸之策,只图我大魏边境驻民粮食做为供应,然,仅仅靠掠夺粮草作战又如何能长久的了?况且我坐镇魏蜀边境的大将军郭淮、陈泰岂能容他如此轻易掠夺得我边境驻民之粮?姜维无非觉我大魏必集中兵力对付东线东吴而致西线空虚而已,故才冒险突进。”
一字一句,皆都讲的合情合理。
群臣听到虞松如此说,便就稍稍安静下来。“故,对付姜维,无须境内调兵,只需令关中驻军星夜兼程,举兵迅速截住姜维,姜维必不战自退。”
群臣听了,一时间皆有喜色。
然,转瞬之间,却是又起担心之言:“如此,如果吴军死咬新城不放,新城岂不真的危矣。难道要让我新城三千兵士丧命不成?”
皆屡屡发问虞松。
虞松却是更加轻松:“各位臣工,切莫担心。新城虽小然却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凭他诸葛恪多少大军,守住三个月应无问题。只需等待吴军筋疲力尽,锐气尽失,然后大举出击,一击必胜”。
虞松讲到此处之时,朝堂之上一片安静,皆都在脑中细思虞松之策。
“善!”
忽的,朝堂之上司马师大呼一声,虽只有一个字,然却是响彻朝堂。
“好策。”
群臣忽的被司马师一字震醒,皆都纷纷赞叹虞松之策。
天子曹芳也不由点头:“就依虞爱卿防御之策。太傅,且只管调兵。”
天子曹芳也遂发下言谕,只待司马师用兵。
“好。”
司马师躬身天子曹芳,即刻接御命,调兵遣将。
“师先行修书两封。一封只与大都督郭淮、雍州刺史陈泰,让其二人即刻起兵,前往狄道截住姜维,以稳西线战事,或攻或守,皆都以郭淮、陈泰据实而定。一封则与合肥新城守将张特,让其死守新城。诸葛恪起兵之时乃是三月,其间兵马整顿及其行军至新城,待攻击新城之时,则必是五月。若果张特坚守新城三个月,则至八月。八月的南方,酷暑之时必湿热难耐,吴军军中必起疫病,到时反而攻之,必至建功。”
群臣见司马师依虞松之策调兵如此娴熟,皆都赞叹不已。
然,司马师却未调兵完毕:“为保大魏社稷安稳,则需稳固淮南一线,故,委司马孚率军二十万驰援淮南,然,到时,却是无令不得妄动。只需与毋丘俭合兵一处,听候调军之令而行。”
此时的司马孚却是正在大殿之上,听闻司马师调动自己带兵二十万驰援淮南,大喜过望,即刻躬身陛下曹芳、司马师,得令而去。
转瞬之间,司马师调兵遣将毕,即刻躬身天子曹芳:“陛下,只待大捷消息。”
天子曹芳大喜过望:“此次御敌,只赖太傅。”
如此,大魏社稷无忧,天子曹芳既就退朝。
退朝之后的司马师,即刻修书两封,一封发往关中郭淮之处。
郭淮接司马师御敌之策,即刻携陈泰直奔狄道截击姜维。
一封发往新城张特。
张特接司马师防御之策,只觉新城之战,必是死战,一刻不停,即刻加固城墙,筹备充足箭矢、滚木礌石于城墙之上,只待诸葛恪引军来攻。
正待张特准备完毕之时,只见诸葛恪已是引军来到城下。
城外十里,诸葛恪安营扎寨,只待攻城。
张特城上观望之时,只见诸葛恪连营的军寨连绵数十里,颇为威严。
诸葛恪安营扎寨罢,即刻剑指新城,瞬间,只见黑压压的吴军把新城围的水泄不通。
张特城墙之上看了,却是并不慌张:“将士们,切莫害怕。吴军看似势大,然实非如此。尔等贼兵远途来袭,必是军疲马乏,必不能久矣。且我新城,城高墙厚,岂能是吴军一日所能攻下的?将士们,建功立业,只待今日!”
守城军士皆都齐声应和:“必以死守城。”
就在张特鼓动士气之时,却听城下吴军军中鼓声阵阵,在战鼓声中,吴军开始大力攻城。
待吴军进到箭程之内之时,只见张特大呼一声:“放箭!”
瞬间,如雨般的箭矢就射向魏军。
魏军忽的被如雨般箭矢射毙者不计其数。
即刻举起盾牌挡住箭雨,一步一步的直往城墙之下来。
然,好不容易在箭雨之中到得城下,欲要攀爬城墙之时,却是只见城墙之上,又如雨般的抛下滚木礌石,直砸的吴军死伤一片。
后面的军士却是踏着死亡的军士尸体,继续攻城。
“将士们,只管放箭、抛石。”
张特城墙之上,却是并不畏惧,只在城墙之上来回跑动,指挥军士放箭、抛石,击杀吴军。
诸葛恪后面看着,只见城墙之下,尸体越堆越高,慢慢如同一座山丘,城墙墙根之下,已是血流成河。
然,城墙之上的箭,滚木礌石却是不断。
“如此来看,今日张特准备甚为充分。”
诸葛恪不由有点心惊:“如此守将,只怕三五日难以攻取。”
看着吴军城墙之下越来越高的尸体堆,诸葛恪大叫:“鸣金!”
“当当当。”
一阵鸣金之声响起。
正在死攻新城的吴军听到鸣金,哪还敢再攻城?
即刻撤退回来。
张特见吴军撤退,却是不敢大意,城墙之上赶紧安排兵士收集箭矢,滚木礌石,修补被吴军攻击的城墙。
“如此看吴军攻击之势,似乎要在短瞬之间便要破城,需防吴军夜袭。”
张特即刻安排饭食,所有守城兵士分队只在城墙之上食宿。
果不其然,月亮升起之时,张特城墙之上看向吴军,只见吴军手持火把,却是又攻击而来。
待看得火把进到箭程之内,张特又命放箭,一顿箭雨,只见火把越来越少。
如此一夜,吴军却是没有攻上城墙。
第一日便就在吴军的持续攻击之中过去。
时至第二日,吴军却是并不着急攻城,忽的只见一位骑兵来到城下:“魏军听着,如果此时开城投降,我家太傅可饶诸位军士性命,若果不就此开城投降,一旦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张特城墙之上看着,却是不搭话,只悄悄让兵士张弓,直瞄准喊话骑兵射去。
只听“嗖”的一声,箭便直奔骑兵面门。
“啪”的一声,骑兵中箭跌落马下。
诸葛恪见状,不由火冒三丈,立于马上大呼:“攻城。”
自然又是箭雨、滚木礌石…
如此三番,不觉十余日。
无论吴军还是魏军,持续十余天战斗,皆都精疲力尽。
吴军朱异便就提议休整两日,诸葛恪见攻城兵士死伤惨重,便暂且依了朱异之议,歇兵两日。
然,守城张特却是不敢松懈,待吴军歇军之时,却是趁着黑夜,只把城墙之下箭矢,滚木礌石往城里偷运。
张特知道,两天之后,又是一场死战。
然,自从张特收到司马师书信,就知三个月内并无援军来救。
此时的张特,却是担心即便死守,吴军如此攻势,只怕坚持不了三个月,便就赶紧修求救书信至寿春毋丘俭:“贼军势大,攻势甚急,大都督当率军来救。”
张特修书完毕,即刻命郑像秘密出城,前往寿春求援:“三千守军同仇敌忾,誓与城池共存亡。然,如果有毋丘俭大都督来救,则是能确保新城安然无恙。此等事,想必郑将军皆知,故,郑将军此次出城求援,责任重大,宜当快去!”
死死抓住郑像之手,叮嘱不止,唯恐漏了重要之词。
郑像如何不知此次求救关系重大?
事关新城得失,事关守将生死!
“噗通。”
郑像跪倒张特脚下:“张将军,只管放心,末将即便是死,也必不辱使命!”
说完,即刻扮作农夫,收拾打点完毕,与张特洒泪而别,秘密出城。
然,此时正值吴魏双方死战之时,吴军岂能不防备的死死的?
新城四周巡逻骑兵密集来回巡察,哪怕一个苍蝇此时恐怕也飞将不出去。
郑像虽是扮作农夫,然,如此大军对阵之时,哪个农夫敢在此地穿行?
又如何能躲得过吴军不间断的骑兵巡查?
郑像刚出城不到十里,一时间躲藏不及,便就被吴军巡查骑兵抓了个正着。
“何人?休走!”
说话之间便到面前。
即刻按倒在地,绑了个扎扎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