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勤政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何英华跟在龙辇后面疾步前行。一面走,她心里一面盘算。到底皇帝对她这不喜是怎么来的?
何英华回想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惹的皇帝不高兴了?
如果皇帝对何家还有不满,那就放任何家自生自灭算了。就像前世一样,皇帝没有再出手,何源夫妇一死,很快何家就兵败如山倒了。
可是,今生,皇帝先是封了何嫔作为一宫主位。又封了自己当县主。这样的荣宠,是个人都能看明白。怎么皇帝看样子还是不高兴呢?
难道是因为何家找到了家主印鉴,弄到了三百万两银子,没有献给皇帝,皇帝不高兴了?不可能。皇帝缺银子吗?肯定缺,武烈帝为什么谥号里面有一个武字,就是他在位期间,多次发生对外战争,其中有对北面的蛮族,有对西面的狄族,有对西南的花衣族。战争本来就事最烧钱的。
可是,武烈帝也是最不缺钱的。因为他太能干的。做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晒盐法,改革盐政,使得国家盐税节节增加,私盐贩子没法生存,百姓吃盐的费用大大降低。这还是明面上的。在广陵城待着的那几天,何英华还知道一件事情,广陵城的七大盐商家族,里面或多或少都有当今皇帝参与股份在里面。这七家每年给皇帝输送多少银子何英华不知道,但是,肯定不止三百万两银子。
这还不说,何家把三百万两银子存在会丰宁。这能通存通兑的天下第一钱庄会丰宁,背后的老板是当今皇帝,这可是公开的秘密。
皇帝手里缺钱,但是,绝对没有吧何家这三百万两银子看在眼里。所以,皇帝的不高兴,绝对不会是因为那三百万两银子。
那皇帝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罪了江南巡抚周良臣?不可能,周良臣虽然位高权重,对于皇帝来说,也不过是他的一个臣子罢了,武烈帝这个人,对于官员贪一点,还是能容忍,但是,对于官员欺凌百姓的,那是一点都不能容忍。所以,绝对不是因为周良臣。
难道是因为自己家跟荣家走的近了?
也不可能,武烈帝终其一生,对荣家都十分好。荣家后来倒台是因为良妃的缘故。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何英华想起来昨天晚上管家何福跟她说的一番话。何福说,自从何嫔封了嫔宫后,何家和荣家的往来就多了起来。虽然因为何家众人都在江南居住,京城宅子里没有主人。可是,一向会做事的何福,每次遇到荣家有婚丧嫁娶,生孩子,满月,升官之类的事情就会送上一份四平八稳的随礼,不多,但是,礼数周到。这么一来二往下来,何福倒是和荣家的管家们混得很熟,得到京城的消息也越发多起来。
这一年中,京城有很大变化。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斗争从明面上转到了暗中,大臣们站队的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还有京城豪门勋贵之间的起伏生落,这一年中也有许多变故,王公贵族之间也争斗的越发严重,可是这些都跟何家没有啥大关系啊,那皇帝倒是是因为什么?
何英华一路想着,倒是没有留意帝撵去的地方,一抬头才发现,这居然是往皇帝起居办公的勤政殿。这可是更加让何英华惊讶了。
勤政殿是什么地方?勤政殿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后宫的范围了。勤政殿是历代皇帝起居理政的地方。它包括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威严的大殿,那里是皇帝接见觐见的官员或者是王公贵族等人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有书房,那就是有名的御书房了。皇帝和宰相大臣议论朝政,一般都是在御书房。能进入御书房议事的大臣,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或者是宰相,六部尚书之类的顶级官员。御书房也是皇帝批阅奏折的地方。御书房旁边就是皇帝起居的地方。
皇帝和妃子们燕好,不能在勤政殿里,只能是勤政殿后面的延熹殿,只有皇后有资格跟皇帝住在勤政殿。
当然了,武烈帝和六妃或者是嫔宫们燕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她们的寝宫,那些低阶的小妃子们,没有自己的宫殿的,就被送到延熹宫去。
所以,对于勤政殿,还有一条宫规,就是不准后宫嫔妃进入。六妃们争宠,有时候会给皇帝送上一些自己做的吃食,也只能派人送去勤政殿,交给勤政殿的太监们,自己是不能前往的。
可是,现在,皇帝要带着自己去议政用的勤政殿,这是为什么?说明事情很严重吗?
何英华不由得皱起来眉头。虽然她智计百出,又有前生的智慧,但是,前世今生,她都没有和皇权硬碰硬过。对付皇帝这个事情,她还真是一筹莫展。
何英华心思电转,秀眉皱了起来,不过她还是步履从容的跟着队伍,多年的养气倒是给了她镇定的外表。
转眼间就进入了大殿,自然有太监带着她往前走。很快,她就被带到了一个地方。
虽然何英华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可是,看着那华贵的大案,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还有四周满满的奏折,书籍,字画,各种珍贵的古董玉器,件件都是珍宝,何英华已经猜测到,这就是帝国的心脏,就是大夏皇帝的御书房。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入皇帝的御书房,这真的是太意外了。不过,何英华还是静静的站着,低眉顺眼,礼仪规范。前世,在韩家,她因为礼仪问题,被韩家女眷们取笑,痛定思痛,何英华花费了大功夫,跟着嬷嬷学习,改正了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礼仪规范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她骨子里。到了今生都没有忘记。
皇帝换了一身随意一些的龙袍,踏入温暖如春的御书房看到的就是低眉顺眼但是腰背挺直安静的站在那里的何英华,那娇小的身影看着有些倔强,有些无奈。不过,皇帝一进来,她忙跪下行礼。
这一次,皇帝同样没有叫她起来,只是深深的看着何英华。
何英华跟在龙辇后面疾步前行。一面走,她心里一面盘算。到底皇帝对她这不喜是怎么来的?
何英华回想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惹的皇帝不高兴了?
如果皇帝对何家还有不满,那就放任何家自生自灭算了。就像前世一样,皇帝没有再出手,何源夫妇一死,很快何家就兵败如山倒了。
可是,今生,皇帝先是封了何嫔作为一宫主位。又封了自己当县主。这样的荣宠,是个人都能看明白。怎么皇帝看样子还是不高兴呢?
难道是因为何家找到了家主印鉴,弄到了三百万两银子,没有献给皇帝,皇帝不高兴了?不可能。皇帝缺银子吗?肯定缺,武烈帝为什么谥号里面有一个武字,就是他在位期间,多次发生对外战争,其中有对北面的蛮族,有对西面的狄族,有对西南的花衣族。战争本来就事最烧钱的。
可是,武烈帝也是最不缺钱的。因为他太能干的。做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晒盐法,改革盐政,使得国家盐税节节增加,私盐贩子没法生存,百姓吃盐的费用大大降低。这还是明面上的。在广陵城待着的那几天,何英华还知道一件事情,广陵城的七大盐商家族,里面或多或少都有当今皇帝参与股份在里面。这七家每年给皇帝输送多少银子何英华不知道,但是,肯定不止三百万两银子。
这还不说,何家把三百万两银子存在会丰宁。这能通存通兑的天下第一钱庄会丰宁,背后的老板是当今皇帝,这可是公开的秘密。
皇帝手里缺钱,但是,绝对没有吧何家这三百万两银子看在眼里。所以,皇帝的不高兴,绝对不会是因为那三百万两银子。
那皇帝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她得罪了江南巡抚周良臣?不可能,周良臣虽然位高权重,对于皇帝来说,也不过是他的一个臣子罢了,武烈帝这个人,对于官员贪一点,还是能容忍,但是,对于官员欺凌百姓的,那是一点都不能容忍。所以,绝对不是因为周良臣。
难道是因为自己家跟荣家走的近了?
也不可能,武烈帝终其一生,对荣家都十分好。荣家后来倒台是因为良妃的缘故。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何英华想起来昨天晚上管家何福跟她说的一番话。何福说,自从何嫔封了嫔宫后,何家和荣家的往来就多了起来。虽然因为何家众人都在江南居住,京城宅子里没有主人。可是,一向会做事的何福,每次遇到荣家有婚丧嫁娶,生孩子,满月,升官之类的事情就会送上一份四平八稳的随礼,不多,但是,礼数周到。这么一来二往下来,何福倒是和荣家的管家们混得很熟,得到京城的消息也越发多起来。
这一年中,京城有很大变化。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斗争从明面上转到了暗中,大臣们站队的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还有京城豪门勋贵之间的起伏生落,这一年中也有许多变故,王公贵族之间也争斗的越发严重,可是这些都跟何家没有啥大关系啊,那皇帝倒是是因为什么?
何英华一路想着,倒是没有留意帝撵去的地方,一抬头才发现,这居然是往皇帝起居办公的勤政殿。这可是更加让何英华惊讶了。
勤政殿是什么地方?勤政殿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后宫的范围了。勤政殿是历代皇帝起居理政的地方。它包括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威严的大殿,那里是皇帝接见觐见的官员或者是王公贵族等人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生活的地方,有书房,那就是有名的御书房了。皇帝和宰相大臣议论朝政,一般都是在御书房。能进入御书房议事的大臣,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或者是宰相,六部尚书之类的顶级官员。御书房也是皇帝批阅奏折的地方。御书房旁边就是皇帝起居的地方。
皇帝和妃子们燕好,不能在勤政殿里,只能是勤政殿后面的延熹殿,只有皇后有资格跟皇帝住在勤政殿。
当然了,武烈帝和六妃或者是嫔宫们燕好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她们的寝宫,那些低阶的小妃子们,没有自己的宫殿的,就被送到延熹宫去。
所以,对于勤政殿,还有一条宫规,就是不准后宫嫔妃进入。六妃们争宠,有时候会给皇帝送上一些自己做的吃食,也只能派人送去勤政殿,交给勤政殿的太监们,自己是不能前往的。
可是,现在,皇帝要带着自己去议政用的勤政殿,这是为什么?说明事情很严重吗?
何英华不由得皱起来眉头。虽然她智计百出,又有前生的智慧,但是,前世今生,她都没有和皇权硬碰硬过。对付皇帝这个事情,她还真是一筹莫展。
何英华心思电转,秀眉皱了起来,不过她还是步履从容的跟着队伍,多年的养气倒是给了她镇定的外表。
转眼间就进入了大殿,自然有太监带着她往前走。很快,她就被带到了一个地方。
虽然何英华从来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可是,看着那华贵的大案,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还有四周满满的奏折,书籍,字画,各种珍贵的古董玉器,件件都是珍宝,何英华已经猜测到,这就是帝国的心脏,就是大夏皇帝的御书房。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入皇帝的御书房,这真的是太意外了。不过,何英华还是静静的站着,低眉顺眼,礼仪规范。前世,在韩家,她因为礼仪问题,被韩家女眷们取笑,痛定思痛,何英华花费了大功夫,跟着嬷嬷学习,改正了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些礼仪规范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她骨子里。到了今生都没有忘记。
皇帝换了一身随意一些的龙袍,踏入温暖如春的御书房看到的就是低眉顺眼但是腰背挺直安静的站在那里的何英华,那娇小的身影看着有些倔强,有些无奈。不过,皇帝一进来,她忙跪下行礼。
这一次,皇帝同样没有叫她起来,只是深深的看着何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