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夏日蓑白(一)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这个世界,曾经的现代化文明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如今的超能文明,亦称之为新世界。
这个时代有著作,《新生日本列岛博物志》这本书详尽地记载了至今为止许多历史、生物和国语学者为探究“蓑白”语源所作出的努力。
由古代的定论,人们似乎认为“蓑白”应是“蓑代衣”简写后的形态。虽说如此,我怎么都找不到说明“蓑代衣”究竟为何物的书籍,所以并不能在此作出详细讲解。
蓑白みのしろ蓑代衣みのしろごろも
另外,也有“蓑白“不是“蓑代衣”的简写,而是将”蓑“与它的白色体色结合起来命名为”蓑白“说、由死者的灵魂宿于蓑白之中的信仰而来的”灵之代“说、由其平时陆栖产卵时返回海洋的习性而来的”海之社“说,这些说法均十分有说服力。其中”海之社“说还附有”蓑白在海松之类的海藻和珊瑚上产下红色或是黄色的卵块群,仿佛龙宫的饰品一般“的说明。
以前还有主张因设有依据蓑白在遇到敌人的时候会倒立并扬起尾巴的姿态与古代城堡天守阁上的兽头瓦雕饰十分相似,所以将其称为”美浓城“的一派学者。但是之后的研究判明有类似兽头瓦的名古屋城是在邻国尾张国而不是美浓国这个事实,于是这派学者便失去了往日的势头。
国是指古代日本的令制国,相当于中国的县。尾张国领域约为现在爱知县西部,曾是织田信长发家的根据地,现首府为名古屋;美浓国在其北,领域为当今岐阜县南部,织田信长在此曾建岐阜城,是为县名的由来。另外战国无双中出场的浓姬出身美浓,原名归蝶,是织田信长的夫人。
甚至还有无数认为”白“就是”四郎“略写的俗说,若是长达一米以上的蓑白则称为”三幅四郎“(三幅是指三倍布匹幅面宽,约合一百八十厘米)。至于把蓑白蠕动的无数触手当作蛇而称其为”巳(蛇)之四郎“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更是使关于蓑白语源的讨论无法收拾。
这些名称在日语中和蓑白读音相同。
说来现在还勉强流传着”四郎”据说是在古代传说中登场的年轻人的名称,因白蛇作祟而变身为蓑白的想法,但是因为其他的内容已经散佚,无从辨别真伪。
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觉得有其相应的理由。至少比同一本书中那些在筑波山胡蹦乱跳的蛤蟆的语源“用气将小虫拉近并吃掉”要好理解得多。谁又会去相信那些认为蟾蜍有咒力的奇谈怪论呢?
蓑白之谜还另有一桩:就算查遍古代文献,也不能找到提及蓑白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千年之前刊行的书籍,虽然很多都被加以禁止阅览的限制,但也完全找不到“蓑白”的字眼。若是如此,蓑白应是近数百年间现于世上,按照进化的一般常识,很难想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会产生全新的物种。
实际上,不仅仅是蓑白,千年前与现在的文明之间在动物区系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之前存在的动物种群历经时代变迁而灭绝并不奇怪,但是包括蓑白在内的数百种生物却像从天而降一般纷纷来到这个世界。、
关于这个现象,近年来新提出的假说逐渐成为主流。即包含蓑白在内大量的生物因为人类无意识的活动,进化速度突然急剧加快。
然而,这个观点未免过于激进。在这里就先来说明最近查明房总冲等地栖息着蓑白的直系祖先蓑海牛的事实。虽然无法想象一种体长仅有三厘米左右的小动物竟然能进化成巨大的蓑白,但是看到赋予其名的蓑状腮部突起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它们之间的确很相似。若蓑海牛确为蓑白的祖先的话,它们的名称共用”蓑“这个字,以及其和名的由来”蓑代衣“说或是”蓑白“说,或许会成为正确的旁证。关于此事还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之所以在这里介绍蓑白,是因为原天化、早季等人在夏季野营的时候遇见了拟蓑白,为了更好的理解拟蓑白的存在,必须先对其拟态的蓑白有一个正确的印象。
若千年之前蓑白还不存在的话,千年之后它们也有灭绝的可能。虽然关于蓑白已经写了好多次了,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再次解说蓑白这种生物。
蓑白外观酷似芋虫和马陆,体长为数十厘米至一米左右。头部上方伸出两根y字形的大触手,前端有一对小触角。眼睛很小并藏在皮肤内侧,所以蓑白的视觉应该仅能够分辨明暗。腹部下方排列着类似于芋虫或马陆的短步行肢(这一点上和海牛之类的腹足类动物完全不同),可以快速地步行。根据多数的步行肢的动作,可以将其行走姿态形容为行军。蓑白的背部生着许多白、红、橙、青等颜色鲜艳的触手和棘状突起,像蓑衣一样遍布整个背面。触手是半透明的,先端可以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发出较强的光线。
蓑白为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有苔藓、地衣、菌类、昆虫、蜈蚣、蜘蛛、土壤中的小动物以及植物的种子等。即便是有毒物质也能毫不在意地吃掉,然后用小胞将其包裹,存于体内。因此蓑白有净化土壤的功效。进食结束之后,因所吃食物的不同,它的体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饱食苔藓之后,全身会变成鲜艳的绿色。这些特征和主要以海葵为食的蓑海牛十分相似。
另外,在遇敌的时候,蓑白会倒立触手和棘进行威吓,身上仿佛有无数条蛇在张牙舞爪。那些无视威吓还敢近身的动物就会被带有剧毒的刺细胞好好”招待“一番。不过,蓑白却绝不会对人类举起武器,在此特别声明。
蓑白科中还有鬼蓑白(体长两米以上,全身覆盖银色刚毛,稀有种)、赤蓑白(全身呈半透明的红色)、青蓑白(触手先端为蓝色)、虹蓑白(长有蝴蝶鳞粉般的细毛,呈现彩虹般美丽的光泽)等诸多亚种。
因为体型和有剧毒且令人不快的气味,蓑白几乎没有天敌。唯一能捕食蓑白的动物是潜伏在沙滩上的捕虎蟹。蓑白在每年一度产卵的时候会回到海边,这时便常常会发生被捕虎蟹袭击的案例。
以防万一,这里也来介绍一下捕虎蟹。这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蟹类,一般认定海栖的三疣梭子蟹为其祖先。背甲为尖锐的菱形,有绿褐色和沙色混合的迷彩,宽度可达四十五至一百二十厘米。蟹钳长且大,钳齿锋利。额头上有三根棘,甲壳前端呈锯齿状。在捕食时,捕虎蟹巧妙利用原先用于游泳的第四只脚在沙地上挖洞隐藏自己,猎物一旦接近,即从沙地中跳出足有两米以上高,突袭猎物。常见于波崎海岸等地,也有远征至草原、森林、半山腰的记录。食性杂,不论是青蛙、蜥蜴、蛇,还是小型哺乳类、海鸟、被冲上岸的海豚、巨头鲸之类的海兽,捕虎蟹照单全收。甲壳厚重,硬如金属,一般的兽牙和爪不能穿透。虽然捕虎蟹见到同类会相互残杀吞食,但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蓑白一旦被捕虎蟹袭击,身体的一部分被紧紧夹住无法逃脱的时候,会出现十分耐人寻味且独特的情景。
早季曾在从和贵园毕业前一年的初夏时节,偶然目睹了蓑白被捕食的全过程。
“早季,看那个!”真理亚小声叫道。
“什么呀?”
在这个世界,曾经的现代化文明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如今的超能文明,亦称之为新世界。
这个时代有著作,《新生日本列岛博物志》这本书详尽地记载了至今为止许多历史、生物和国语学者为探究“蓑白”语源所作出的努力。
由古代的定论,人们似乎认为“蓑白”应是“蓑代衣”简写后的形态。虽说如此,我怎么都找不到说明“蓑代衣”究竟为何物的书籍,所以并不能在此作出详细讲解。
蓑白みのしろ蓑代衣みのしろごろも
另外,也有“蓑白“不是“蓑代衣”的简写,而是将”蓑“与它的白色体色结合起来命名为”蓑白“说、由死者的灵魂宿于蓑白之中的信仰而来的”灵之代“说、由其平时陆栖产卵时返回海洋的习性而来的”海之社“说,这些说法均十分有说服力。其中”海之社“说还附有”蓑白在海松之类的海藻和珊瑚上产下红色或是黄色的卵块群,仿佛龙宫的饰品一般“的说明。
以前还有主张因设有依据蓑白在遇到敌人的时候会倒立并扬起尾巴的姿态与古代城堡天守阁上的兽头瓦雕饰十分相似,所以将其称为”美浓城“的一派学者。但是之后的研究判明有类似兽头瓦的名古屋城是在邻国尾张国而不是美浓国这个事实,于是这派学者便失去了往日的势头。
国是指古代日本的令制国,相当于中国的县。尾张国领域约为现在爱知县西部,曾是织田信长发家的根据地,现首府为名古屋;美浓国在其北,领域为当今岐阜县南部,织田信长在此曾建岐阜城,是为县名的由来。另外战国无双中出场的浓姬出身美浓,原名归蝶,是织田信长的夫人。
甚至还有无数认为”白“就是”四郎“略写的俗说,若是长达一米以上的蓑白则称为”三幅四郎“(三幅是指三倍布匹幅面宽,约合一百八十厘米)。至于把蓑白蠕动的无数触手当作蛇而称其为”巳(蛇)之四郎“这些乱七八糟的说法更是使关于蓑白语源的讨论无法收拾。
这些名称在日语中和蓑白读音相同。
说来现在还勉强流传着”四郎”据说是在古代传说中登场的年轻人的名称,因白蛇作祟而变身为蓑白的想法,但是因为其他的内容已经散佚,无从辨别真伪。
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觉得有其相应的理由。至少比同一本书中那些在筑波山胡蹦乱跳的蛤蟆的语源“用气将小虫拉近并吃掉”要好理解得多。谁又会去相信那些认为蟾蜍有咒力的奇谈怪论呢?
蓑白之谜还另有一桩:就算查遍古代文献,也不能找到提及蓑白的只言片语。特别是千年之前刊行的书籍,虽然很多都被加以禁止阅览的限制,但也完全找不到“蓑白”的字眼。若是如此,蓑白应是近数百年间现于世上,按照进化的一般常识,很难想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会产生全新的物种。
实际上,不仅仅是蓑白,千年前与现在的文明之间在动物区系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之前存在的动物种群历经时代变迁而灭绝并不奇怪,但是包括蓑白在内的数百种生物却像从天而降一般纷纷来到这个世界。、
关于这个现象,近年来新提出的假说逐渐成为主流。即包含蓑白在内大量的生物因为人类无意识的活动,进化速度突然急剧加快。
然而,这个观点未免过于激进。在这里就先来说明最近查明房总冲等地栖息着蓑白的直系祖先蓑海牛的事实。虽然无法想象一种体长仅有三厘米左右的小动物竟然能进化成巨大的蓑白,但是看到赋予其名的蓑状腮部突起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它们之间的确很相似。若蓑海牛确为蓑白的祖先的话,它们的名称共用”蓑“这个字,以及其和名的由来”蓑代衣“说或是”蓑白“说,或许会成为正确的旁证。关于此事还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之所以在这里介绍蓑白,是因为原天化、早季等人在夏季野营的时候遇见了拟蓑白,为了更好的理解拟蓑白的存在,必须先对其拟态的蓑白有一个正确的印象。
若千年之前蓑白还不存在的话,千年之后它们也有灭绝的可能。虽然关于蓑白已经写了好多次了,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再次解说蓑白这种生物。
蓑白外观酷似芋虫和马陆,体长为数十厘米至一米左右。头部上方伸出两根y字形的大触手,前端有一对小触角。眼睛很小并藏在皮肤内侧,所以蓑白的视觉应该仅能够分辨明暗。腹部下方排列着类似于芋虫或马陆的短步行肢(这一点上和海牛之类的腹足类动物完全不同),可以快速地步行。根据多数的步行肢的动作,可以将其行走姿态形容为行军。蓑白的背部生着许多白、红、橙、青等颜色鲜艳的触手和棘状突起,像蓑衣一样遍布整个背面。触手是半透明的,先端可以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发出较强的光线。
蓑白为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有苔藓、地衣、菌类、昆虫、蜈蚣、蜘蛛、土壤中的小动物以及植物的种子等。即便是有毒物质也能毫不在意地吃掉,然后用小胞将其包裹,存于体内。因此蓑白有净化土壤的功效。进食结束之后,因所吃食物的不同,它的体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饱食苔藓之后,全身会变成鲜艳的绿色。这些特征和主要以海葵为食的蓑海牛十分相似。
另外,在遇敌的时候,蓑白会倒立触手和棘进行威吓,身上仿佛有无数条蛇在张牙舞爪。那些无视威吓还敢近身的动物就会被带有剧毒的刺细胞好好”招待“一番。不过,蓑白却绝不会对人类举起武器,在此特别声明。
蓑白科中还有鬼蓑白(体长两米以上,全身覆盖银色刚毛,稀有种)、赤蓑白(全身呈半透明的红色)、青蓑白(触手先端为蓝色)、虹蓑白(长有蝴蝶鳞粉般的细毛,呈现彩虹般美丽的光泽)等诸多亚种。
因为体型和有剧毒且令人不快的气味,蓑白几乎没有天敌。唯一能捕食蓑白的动物是潜伏在沙滩上的捕虎蟹。蓑白在每年一度产卵的时候会回到海边,这时便常常会发生被捕虎蟹袭击的案例。
以防万一,这里也来介绍一下捕虎蟹。这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蟹类,一般认定海栖的三疣梭子蟹为其祖先。背甲为尖锐的菱形,有绿褐色和沙色混合的迷彩,宽度可达四十五至一百二十厘米。蟹钳长且大,钳齿锋利。额头上有三根棘,甲壳前端呈锯齿状。在捕食时,捕虎蟹巧妙利用原先用于游泳的第四只脚在沙地上挖洞隐藏自己,猎物一旦接近,即从沙地中跳出足有两米以上高,突袭猎物。常见于波崎海岸等地,也有远征至草原、森林、半山腰的记录。食性杂,不论是青蛙、蜥蜴、蛇,还是小型哺乳类、海鸟、被冲上岸的海豚、巨头鲸之类的海兽,捕虎蟹照单全收。甲壳厚重,硬如金属,一般的兽牙和爪不能穿透。虽然捕虎蟹见到同类会相互残杀吞食,但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蓑白一旦被捕虎蟹袭击,身体的一部分被紧紧夹住无法逃脱的时候,会出现十分耐人寻味且独特的情景。
早季曾在从和贵园毕业前一年的初夏时节,偶然目睹了蓑白被捕食的全过程。
“早季,看那个!”真理亚小声叫道。
“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