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我曾混过的岁月 > 为天津人的骄傲----张祥青默哀

为天津人的骄傲----张祥青默哀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家可能只记住了汶川地震时,有位企业家捐助了一亿,但是,那个人的名字,你们还记得吗。。。。。。

    张祥青,1969年生于河北唐山,硕士学位,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办实业以来共向国家纳税达30亿元,为社会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3500余人。张祥青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至2014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4亿多元,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9胡润慈善榜-单年子榜第10名;2009清水湾胡润百富榜第98名。

    2014年8月9日,张祥青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5岁。

    张祥青,你是我们天津人的骄傲!

    让我们一起双手合十,为这样一个好人,祈祷,默哀。。。。。。

    张祥青的成长历程:

    坚强男孩

    1976年7月28日夜,唐山,突然山崩地裂,突如其来的7.6级大地震,震醒了熟睡的人们,也一夜之间震走了24万中国人的生命。这场大地震更是震惊全中国、全世界。就在那个不幸的夜晚,年仅7岁的张祥青,正躺在妈妈身边熟睡。3点42分,突然大地在摇晃,人们马上意识到:地震了!“被窝里,妈妈突然扑到我的身上保护我。”张祥青回忆道,“最后,妈妈走了。”7岁的张祥青没有哭。

    张祥青儿时的“全家福”,母亲抱着的即是张祥青张祥青家兄弟姐妹一共9个,当时已经成家的大哥住在附近,可仅仅600米的路程,大哥却用整整5个多小时才赶到家中,这时,张祥青已经挣扎着从废墟堆里爬出。张祥青的妈妈和一位哥哥不幸在地震中遇难,被砸伤的爸爸在地震一百天后也走了。

    “看到妈妈、哥哥和其他乡亲的一具具尸体摆在那儿,真的很难过,但我没有绝望。我的生命是妈妈给我的,既然我活了下来,我就要坚强地活下去。”张祥青说,“我永远不把自己当孤儿,我把爸爸妈妈的离去想成他们都是去了远方,这样我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在无数幼小孩子心灵中,灾难或许会给他们留下一生的阴影,但面对这样巨大的灾难,张祥青却表现出非凡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与此同时,在张祥青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心愿:我要用我有限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来,我要到妈妈坟前告诉她,妈妈,您没有白给儿子一次生命。

    拾荒少年

    张祥青是唐山大地震遗孤,当年地震发生时他才8岁,他是躲在母亲的臂弯中才得以幸存的。

    地震后,张祥青开始跟着大哥、大嫂一起生活。平日里,张祥青一边捡破烂、割猪草,一边到学校上学。

    曾经的拾荒少年——张祥青回忆小时候,张祥青认为:“我很好学,喜欢刨根问底,常常也闹很多笑话。但我很‘笨’,也是同学中最小的,常常受欺负。”一次意外的受伤,改变了张祥青的性格。

    小学四年级时,一个比张祥青大5岁的孩子,突然向他抛来一团很硬的泥巴,很痛。他忍着疼痛到河里去洗泥巴,然而,地震后残留在河底的废墟里的铁片扎了他的脚,脚底板上的肉全都被割开,就像一条泥鳅血淋淋匍匐在上面。他被送往医院,缝了7针。

    由于无法正常行走,张祥青被迫留级一年。“由此我变成同班同学中较为年长的学生,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我寻找到独立人格,以独立方式做我需要做的事情,不再盲目跟从他人。人生的改变,可能往往在某一不经意之间。”张祥青感触道。“很奇怪,现在看来,这道裂缝很像北斗七星。”

    由于那时家里还很穷,哥哥为了他上学,只能向别人借钱,借来的两元钱中一元交学费,一元买本子和铅笔。年少爱玩的张祥青看到同学把一分钱硬币在纸上做成印,他也学着玩。回家后,立刻被嫂子打了一顿。“我很快意识到,不可以做败家子,不应该把本子的最后一页浪费。”张祥青说。

    念完初中第一学期后,15岁的张祥青辍学了,并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活。张祥青认为,如果他工作,可以更好为家里分忧。“即使是捡破烂,我也是很快乐的。捡破烂教会我如何寻找机遇,以及面对强者如何保护自己。”张祥青说。

    白手起家

    15岁的张祥青,受政府照顾,进入唐山的一家铁厂当了一名工人,结束了边上学边捡垃圾、割猪草、卖冰棍的日子。

    18岁时,刚刚成年的张祥青结束了铁厂的工作,到三哥当兵的地方——石家庄学习做豆腐的手艺,他期望能做点小生意,摆脱生活的贫困。学习归来,张祥青开始一个人单过,他起早贪黑地做豆腐,然而,人生失败的教训却从这里开始。

    1991年,靠磨豆腐、卖早点攒起1万元的张祥青夫妇,终于成了万元户。听朋友说倒腾废钢能赚钱,张祥青就把家里的小买卖交给爱人张荣华打理,自己开始介入废钢生意。他怀揣家里仅有的1万元,加上从岳父、哥哥、姐姐那里拼凑来的,共计1.8万元,北上北京。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把自己的1万元全部赔光。

    1993年,张祥青赚到了300万。随后国内整个钢铁市场低迷,废钢是卖给钢厂做原料的,而很多钢厂纷纷倒闭,废钢卖出去收不回钱,工人半年开不了工资,产业的上下游互为债主,整个行业陷于三角债之中。扛到1995年,张祥青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废钢生意给了张祥青享用一辈子的经验:一条路走久了肯定会死,因为市场就那么大,人越来越多,所以就要变革,寻找新路。

    1995年前后,张祥青自己开烧结厂,“仍然走的是捡垃圾的老路子,不同的是目光从首钢垃圾山中的废钢转向烟尘中的铁泥。”这一转折,让张祥青的一条腿迈进了实业的大门。

    1998年,张祥青、张荣华成立了河北丰南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1999年,张祥青又在河北成立了唐山市合利钢铁厂。“我们董事长雷厉风行、举枪就打、决断果敢。”荣程联合钢铁集团的一位高管这样评价自己的董事长。而上述两个动作,或许可以被视为张祥青进入实业的标志。

    3个人成就

    缔造百亿钢铁帝国

    200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祥青从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位于天津津南区葛沽镇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些情况,获知该公司正在寻求资产整体出让事宜。而此时,他正在酝酿着事业生涯中一次本质上的飞跃,要大发展。从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角度考虑,他萌生了出资购买渤冶的想法。一个投资2.8亿元的重大决策在张祥青的思维方阵里迅速酝酿,并在14天之后付诸于行动,他要势在必得。别人前进一步,他跨越一个台阶。这就是他和一般企业家的区别所在,也许,正源于此他才能够做大做强。

    张祥青执意并购的这个企业前身是1993年,由当地镇政府和其他两家企业联合出资兴建的“天津渤海冶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3年后由于各种原因陷入停产困境。而此时,张祥青和妻子在唐山丰南创建的冀发特种钢材有限公司已经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强企之路。

    津南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称。津南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三个一、六个五工程”

    张祥青

    认真落实天津市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建立骨干私营企业定点联系制度和例会制度,(对年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确定一名区领导和相关部门作为定点联系领导和联系单位,每月至少深入企业一次解决协调急难问题,并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非公有企业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津南,区域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发展互为成就。张祥青正是得益于津南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投资政策,使荣钢不断跨越式攀升,超速发展,一次次从科技、管理到企业文化品性的全面提升。

    相濡以沫的张祥青夫妇缔造钢铁帝国通过深入接触,张祥青进一步得知,渤冶已连续两年停产,设备老化,1100余名职工下岗,投资得不到回报,但企业坐落的位置很好,濒临港口、高速公路口,可谓四通八达。

    经过科学细致的市场调研,加上在谈判过程中所深切感受到的津南区、葛沽镇两级政府领导那种发展地区经济、造福津南父老的拳拳公仆之心,张祥青在短短的时间内作出了买断天津渤冶公司的重大决定,并于2001年4月组建了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8亿元的投资案值,从获知到洽谈到合同生效,只用了短短的14天!

    没有鲜花,也不要掌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是张祥青一贯的原则。他立即投入6000万元对年久失修、锈蚀严重的老化设备进行修复、改造,亲自带队抽调唐山的精干人员夜以继日地艰苦鏖战,住在简陋的小旅店,吃着2元钱一份的盒饭,但是所有人都激情高涨,也许他们能够隐约感受到一个钢铁巨人即将在他们的手中诞生!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即2001年5月28日,1号高炉正式恢复生产。铁水奔流声、众人欢呼声响彻厂区。直到今天,当时的亲历者回想当时的场景,再看今天水塘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无不感慨万千。张荣华说:“只有那些与我们一起创业的工友们才深深体会到所付出的一切艰辛是那么值得回味。”

    事实证明,中国的钢铁行业正纷纷向沿海地区布局,铁矿石每年进口量约4亿吨,而在当时,进口量尚不足2000万吨,天津刚刚确定了建设铁矿石大港口的规划。

    2001年当年,企业即实现产值1.3亿元,上缴税金252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500人;

    2002年,在市、区、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荣钢紧紧抓住市场、科技、投入、人才四个关键因素,不断加快企业发展。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上缴税金1627万元。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又投入2.5亿元资金开始恢复2号高炉及辅助设施的建设,同时投入4500万元建设36m2烧结机和72m2烧结机,弥补了高炉炼铁无原料的先天性工艺缺陷。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到1100人;

    2003年,为结束有铁无钢的历史,形成天津地区钢铁行业优势互补的新格局,继续追加投资6.9亿元,完善改造了120吨顶底复合转炉、750mm轧机生产线及辅助设施,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上缴税金6280万元。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到2250人,并通过了英国bis认证公司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澳大利亚罗泊河矿业公司签订了10年铁矿石供应合同,每年提供铁矿石原料400万吨,总计4000万吨,合同案值200亿元,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原料紧张而造成排产困难的问题;

    2004年,公司继续加大自有资金投入,相继完善15000立方米制氧、高炉、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和3号高炉等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上缴税金2.2亿元。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3100人;

    2005年,集团实现营业额154.5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就业人数4000人;

    2006年,荣钢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利税21.2亿元,上缴税金7.8亿元。

    2007年,荣钢集团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29.7亿元,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59位,制造业500强中77位,天津市百强私营企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