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嘉定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乎没费多少力气,第二镇攻入了仓城之中。任兴凡立刻下令布置防线,防范清军的反扑。五十多艘江船进入了盐铁塘,用船上火炮对清军进行封锁。
张天福部的士兵被崇明军的火炮打蒙圈了,仓皇后退回了太仓州城,下令关闭城门,士兵们上城,防范明军可能的攻城。然而等了半天,盐铁塘里空空荡荡,并没有明军船只顺河前来,张天福这才意识到也许明军的目的不是太仓城,而只是仓库中的粮食!
“你带着一千人去攻击一下!”仔细想了想,张天福吩咐道。
“一千人啊,人数是不是太少?”钱毅苦着脸道。明军船只数百艘,人数最少也有五六千人,又有大量的火炮,带一千人去和他们作战岂不是送死?
“谁让你去夺回仓库了?就是试探性的攻一下,能夺回就夺,不行就撤回。”张天福不耐烦的道。
“好咧!”钱毅这才放下心来,高兴的领兵出城去了。
“将军,咱们干嘛不直接抢回仓库啊?明军人数虽多,咱们实力也不差,又有马兵在,不一定会输的。”有亲信不解的问张天福道。
“笨蛋,你没看到仓城附近河流密布,街道相连,到处都是房屋街巷,马兵哪里跑得起来!我本来是想等着明军来攻太仓,这样可以在城外用马队冲击击溃他们,谁知他们根本不离河流,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天福怒斥着,可是只有他自己心中知道,之所以不敢立刻抢回仓城,源于心中对崇明军的深深恐惧。扬州城下,攻打南门时,绿营兵在城墙之下尸横遍野,张天福本部士兵死了一千多人。
当城内明军在那位越国公的带领下撤退扬州时,连满清豫亲王多铎都不敢趁势攻城。现在满清绿营将领之间暗地里有了一个共识,残余的明军各部都不足为惧,唯有崇明军才是劲敌。
“其实明军攻下了仓库对咱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另一个心腹突然说道。
“这话怎么说的?”张天福眯起了眼睛。
“将军您想想啊,明军攻下了仓库,势必会把仓库里的粮食运走,如此一来,粮食的事情不就抹平了吗?即使清廷派来兵备道,保准再也查不出什么来。”
妙啊!张天福越听越觉得妙,在他带军刚到太仓的时候,从明军手里接收了仓城。面对偌大的仓库,里面数以十万石计的稻米,张天福哪里忍得住。除了取用自己军队吃用的粮食外,暗地里盗卖出了三十多万石的粮食,得银五十万余两。这么一大笔银子,让张天福拿的胆战心惊,他从军数十年,强掠杀人无数,可也没有一次性的见过这么多钱!
银子虽好,可是烫手啊!满清早晚会派来主管军粮的兵备道,到时候一查就会露馅。现在若能以明军的名义把这一笔烂账抹平,则再好不过!
“可是,咱们失陷了仓城,丢掉了那么多粮食,也是重罪啊!”另一个心腹不解道。
“崇明军数万来袭,大炮数百门,咱们就这么点兵力有什么办法,能保住太仓州城就是大功一件。至于仓城,没办法啊!”张天福哈哈笑道。
......
“什么?仓库里就剩下二十多万石稻米?”陈生瞪大了眼睛。
“是啊,我仔细查看过了,一半以上的仓库是空的,剩下的也都大半都是陈年旧米,今年的新稻只有三四万石。”随军的文吏向陈生报告道。
“不对啊!说好的储粮百万呢?说好的江南最大的粮仓,怎么可能就这么点粮食!”
“好了老陈,有什么难理解的。”一边的任兴凡笑道,“粮食没有了,肯定是被管粮库的官吏私下里盗卖了呗,要不然你以为咱们崇明岛源源不断的粮食从哪里来?”
陈生点点头,不再追究。
仓城内热火朝天,陈生派人雇佣了附近的百姓一千多人,每天三钱银子的高价,让他们把仓库里的装运上船。
靠着码头装卸的苦力们乐翻了天,崇明军给的价格是他们往日收入的三倍,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加入了运粮的行列。
一麻袋一麻袋的稻米从仓库里搬出,装载到小船上,然后顺着水道驶向浏河中间的大船。十五艘三桅帆船底舱空空,每艘船可以装载五千石粮食,再多的话会担心吃水太深搁浅。
......
嘉定紫堤村
村中最大的宅邸里,天启五年进士,原浙江参政侯峒曾正在款待来客。
来客同样是嘉定名士,崇祯十六年进士黄淳耀。双方分宾主坐定,侯峒曾的儿子侯玄演、侯玄洁,黄淳耀的弟弟黄渊耀分坐下首相陪。
“豫瞻兄,民心沸腾,先后有义民举兵,上月二十五日,吴淞副将吴志葵打下了嘉定,吓走了清知县张维熙。不过吴副将带兵往苏州去了,现在嘉定城中义民虽多,却群龙无首,需要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带领满县义民共举大事。而满县士绅虽多,这个首领舍毓瞻兄其谁?”黄淳耀明亮的双目直视着侯峒曾。
“蕴生贤弟既然这样说,为兄就当仁不让了!”侯峒曾也不推辞,慨然答应了下来,“自南京杭州陷落,陛下蒙尘以来,愚兄本已心灰意懒,这才隐居家园。满以为大明将亡,谁知满清竟然出了昏招,剃发令一出,天下百姓必然揭竿而起,正是光复我大明的好时机。”
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侯黄二人俱是当地名士,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有进士功名的士绅代表着的就是绝对的权威,更何况二人每家都掌握着数以千亩计的田地,附属佃户数百。
在二人的召唤下,附近乡村的村民们纷纷前来汇合,一日的功夫聚集了两千壮丁,头裹白布,手中拿着锄头铁叉,聚在侯黄二人身后,浩浩荡荡往嘉定县城进发。
闻听侯黄二人举事,四下乡野的士绅百姓纷纷前来汇合,到达嘉定城下时,汇聚的壮丁已达五千余人。(未完待续。)
几乎没费多少力气,第二镇攻入了仓城之中。任兴凡立刻下令布置防线,防范清军的反扑。五十多艘江船进入了盐铁塘,用船上火炮对清军进行封锁。
张天福部的士兵被崇明军的火炮打蒙圈了,仓皇后退回了太仓州城,下令关闭城门,士兵们上城,防范明军可能的攻城。然而等了半天,盐铁塘里空空荡荡,并没有明军船只顺河前来,张天福这才意识到也许明军的目的不是太仓城,而只是仓库中的粮食!
“你带着一千人去攻击一下!”仔细想了想,张天福吩咐道。
“一千人啊,人数是不是太少?”钱毅苦着脸道。明军船只数百艘,人数最少也有五六千人,又有大量的火炮,带一千人去和他们作战岂不是送死?
“谁让你去夺回仓库了?就是试探性的攻一下,能夺回就夺,不行就撤回。”张天福不耐烦的道。
“好咧!”钱毅这才放下心来,高兴的领兵出城去了。
“将军,咱们干嘛不直接抢回仓库啊?明军人数虽多,咱们实力也不差,又有马兵在,不一定会输的。”有亲信不解的问张天福道。
“笨蛋,你没看到仓城附近河流密布,街道相连,到处都是房屋街巷,马兵哪里跑得起来!我本来是想等着明军来攻太仓,这样可以在城外用马队冲击击溃他们,谁知他们根本不离河流,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天福怒斥着,可是只有他自己心中知道,之所以不敢立刻抢回仓城,源于心中对崇明军的深深恐惧。扬州城下,攻打南门时,绿营兵在城墙之下尸横遍野,张天福本部士兵死了一千多人。
当城内明军在那位越国公的带领下撤退扬州时,连满清豫亲王多铎都不敢趁势攻城。现在满清绿营将领之间暗地里有了一个共识,残余的明军各部都不足为惧,唯有崇明军才是劲敌。
“其实明军攻下了仓库对咱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另一个心腹突然说道。
“这话怎么说的?”张天福眯起了眼睛。
“将军您想想啊,明军攻下了仓库,势必会把仓库里的粮食运走,如此一来,粮食的事情不就抹平了吗?即使清廷派来兵备道,保准再也查不出什么来。”
妙啊!张天福越听越觉得妙,在他带军刚到太仓的时候,从明军手里接收了仓城。面对偌大的仓库,里面数以十万石计的稻米,张天福哪里忍得住。除了取用自己军队吃用的粮食外,暗地里盗卖出了三十多万石的粮食,得银五十万余两。这么一大笔银子,让张天福拿的胆战心惊,他从军数十年,强掠杀人无数,可也没有一次性的见过这么多钱!
银子虽好,可是烫手啊!满清早晚会派来主管军粮的兵备道,到时候一查就会露馅。现在若能以明军的名义把这一笔烂账抹平,则再好不过!
“可是,咱们失陷了仓城,丢掉了那么多粮食,也是重罪啊!”另一个心腹不解道。
“崇明军数万来袭,大炮数百门,咱们就这么点兵力有什么办法,能保住太仓州城就是大功一件。至于仓城,没办法啊!”张天福哈哈笑道。
......
“什么?仓库里就剩下二十多万石稻米?”陈生瞪大了眼睛。
“是啊,我仔细查看过了,一半以上的仓库是空的,剩下的也都大半都是陈年旧米,今年的新稻只有三四万石。”随军的文吏向陈生报告道。
“不对啊!说好的储粮百万呢?说好的江南最大的粮仓,怎么可能就这么点粮食!”
“好了老陈,有什么难理解的。”一边的任兴凡笑道,“粮食没有了,肯定是被管粮库的官吏私下里盗卖了呗,要不然你以为咱们崇明岛源源不断的粮食从哪里来?”
陈生点点头,不再追究。
仓城内热火朝天,陈生派人雇佣了附近的百姓一千多人,每天三钱银子的高价,让他们把仓库里的装运上船。
靠着码头装卸的苦力们乐翻了天,崇明军给的价格是他们往日收入的三倍,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加入了运粮的行列。
一麻袋一麻袋的稻米从仓库里搬出,装载到小船上,然后顺着水道驶向浏河中间的大船。十五艘三桅帆船底舱空空,每艘船可以装载五千石粮食,再多的话会担心吃水太深搁浅。
......
嘉定紫堤村
村中最大的宅邸里,天启五年进士,原浙江参政侯峒曾正在款待来客。
来客同样是嘉定名士,崇祯十六年进士黄淳耀。双方分宾主坐定,侯峒曾的儿子侯玄演、侯玄洁,黄淳耀的弟弟黄渊耀分坐下首相陪。
“豫瞻兄,民心沸腾,先后有义民举兵,上月二十五日,吴淞副将吴志葵打下了嘉定,吓走了清知县张维熙。不过吴副将带兵往苏州去了,现在嘉定城中义民虽多,却群龙无首,需要一个德高望重之人,带领满县义民共举大事。而满县士绅虽多,这个首领舍毓瞻兄其谁?”黄淳耀明亮的双目直视着侯峒曾。
“蕴生贤弟既然这样说,为兄就当仁不让了!”侯峒曾也不推辞,慨然答应了下来,“自南京杭州陷落,陛下蒙尘以来,愚兄本已心灰意懒,这才隐居家园。满以为大明将亡,谁知满清竟然出了昏招,剃发令一出,天下百姓必然揭竿而起,正是光复我大明的好时机。”
二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侯黄二人俱是当地名士,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有进士功名的士绅代表着的就是绝对的权威,更何况二人每家都掌握着数以千亩计的田地,附属佃户数百。
在二人的召唤下,附近乡村的村民们纷纷前来汇合,一日的功夫聚集了两千壮丁,头裹白布,手中拿着锄头铁叉,聚在侯黄二人身后,浩浩荡荡往嘉定县城进发。
闻听侯黄二人举事,四下乡野的士绅百姓纷纷前来汇合,到达嘉定城下时,汇聚的壮丁已达五千余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