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357章 直指和龙

第357章 直指和龙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432年6月17日,拓跋焘一声令下,正式向北燕发起进攻,事先让5岁的太子拓跋晃主管朝廷机要(当然是挂名了),派政府左副行政长官安原和建宁王拓跋崇,一起驻防漠南,防备柔然入侵,另派散骑侍从官邓颖,到刘宋报聘,防备刘宋的偷袭。

    一个月后,拓跋焘亲率大军抵达濡水,派安东将军奚斤,调发幽州人民,以及密云境内的丁零部落一万多人,运送攻城武器,穿过南道,与大军在北燕国都和龙城下会师。

    虽知这天总是要到来,但冯弘还是异常惊恐,拓跋焘抵达辽西后,冯弘立即派执法监察官运送牛肉美酒,前往慰劳军队,乞求和解。

    若是他早几年称藩求和,或许能免去干戈,然而此时的北魏已无大的威胁,拓跋焘一心武力统一北方,就算冯弘磨破了嘴皮子,终究不能逃过此劫。

    北魏兵锋所向,北燕石城等十个郡,先后投降,拓跋焘征发新归附的居民三万人兴筑城墙,挖掘壕沟,重重包围和龙城。

    8月,冯弘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万般无奈之下,硬着头皮派数万人出城迎战。

    然而敌我气势差异明显,燕军不过只挨了一个回合,便被北魏昌黎公拓跋丘击败,死一万多人,北燕政府行政官高绍,率一万多家退守羌胡固。

    北燕本已失去大片领土,这一战更是把国内的精锐耗殆尽,拓跋焘乘胜进攻,成功击斩高绍,其他各路兵马也都旗开得胜。

    至此北燕国境内的大半郡县全都被北魏占领,拓跋焘先把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莬六郡的居民三万户,强迫迁到幽州,然后继续围攻和龙。

    北燕政府行政官郭渊,力劝冯弘赶紧向北魏呈递降书、献出女儿、充当藩属,以避免灭项之灾,但冯弘却对此绝望了:“两国之间结怨已久,互相痛恨的程度何其深刻,投降也不免一死,不如坚守以待变化。”

    此时北魏国内果真出现了变化。

    拓跋焘向来有恃无恐,行事极为洒脱奔放,大军全都用来攻打城池,保护御驾的禁卫将士也加入战斗,留在行宫的人很少,防御力量单薄,一场变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刘宋将军朱修之被俘后,拓跋焘为了嘉许他的坚守不屈,特别把一个皇族的女儿许配给他,并加授云中防卫司令之职。

    作为俘虏,这种待遇当然已经够可以的了,但从当事人的角度来分析,抛弃家国,而在异国他乡卑恭屈膝,显然并不是最佳的结局。

    就在拓跋焘围攻和龙的时候,朱修之发现了某种机会,阴谋联合南方的汉人,刺杀拓跋焘,然后逃奔和龙,再乘船回到故国刘宋。

    计划不错,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但其中有个关键因素,就是能否得到南方同胞的支持。

    当时毛修之担任冠军将军,在南人心中的地位和威望都是首屈一指的,也随大军出征,朱修之便把计划告诉毛修之,希望能一起完成大事。

    二人重名,倒也是难得的缘分。

    可惜毛修之到北魏的时间已很长了,且在南方并无牵挂,千方百计地南归,其实看不到半点好处,甚至连心理的归属感都没有,所以无意卷进这场灾难,甚至反倒向北魏告密,以致朱修之被迫提前逃往北燕。

    虽然没能成功暗杀拓跋焘,但冯弘得到这样一个救兵,仍旧欢喜不已,立即让朱修之南下,并向建康当局汇报辽东的局势,希望能得到救援,声援一下也是好的。

    朱修之于是阴差阳错竟得以安然回国,刘义隆任命他为禁宫侍从长,但因刚与北魏达成和解,所以并没有派出兵力北上。

    北燕迟迟等不到南方的讯息,渐渐开始乱了。

    冯弘的元配王氏,生了长乐公冯崇,冯崇作为嫡长子,本来是合理的继承人,但当冯弘称帝之后,后宫美女增多,王氏渐渐不受宠,后来者慕容氏反被立为皇后,冯崇则子凭母卑,失去了储君之位,被派往镇守肥如。

    冯崇的胞弟、广平公冯朗,以及乐陵公冯邈,互相商量说:“今天的形势,国家必亡无疑,无论聪明的人还是愚昧的人,都对这点没有怀疑,而父亲听从慕容王后的谗言,我们兄弟只怕不等国破家亡,就先被害死,应该另谋生路。”于是一起逃到辽西,劝说冯崇投降北魏。

    正巧拓跋焘派出招降冯崇的使节也到了,双方就归降的细节愉快地达成一致。

    12月19日,冯崇派冯邈前往北魏,献出全郡投降。

    冯弘得到消息后,气得脸都绿了,立刻派将领封羽,把冯崇所在的辽西包围。

    拓跋焘则派永昌王拓跋健,率各路兵马救援辽西。

    双方暂时进入对峙的局面,而拓跋焘因为后方的琐事,一时没有加大进攻的力度,北燕暂时得以蜷缩在首都城中保全。

    在拓跋焘眼里,北燕本是囊中之物,所以在围攻和龙的同时,特别让祭祀部长李顺再度出使北凉,打探凉州的局势,只待时机成熟,扫平北燕之后,立即掉转枪头,讨伐北凉。

    进入432年,沮渠蒙逊已是65岁的老翁了,基本上已不能有什么作为,本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治理北凉,唯一心愿只是在有生之年,国家不出现大的危机而已。

    李顺固然是来试探北凉的底细,沮渠蒙逊对此倒也清楚得很,所以派大营安全官杨定向李顺传达了自己的意思:“我年事已高,身体也多病,腿脚不太灵活,恐怕不能下跪叩拜,等过个三五天,病情好转,再请相见。”

    李顺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是想以退为进,打马虎眼,于是斩钉截铁地告诉杨定:“大王年老多病,朝廷一早就知道了,但怎能因此就偷懒,而不见钦差大臣!”

    第二天,沮渠蒙逊只好装作一副病殃殃的模样,请李顺到庭中相见,在茶几后面摊开两腿,坐姿十分随意,对李顺没有半分敬意。

    李顺有北魏这个大靠山,更代表了皇帝拓跋焘,当然不能在气势上认怂,此情此景,当场爆发,高声说道:“实在想不到,你个老家伙竟傲慢到如此程度!我看也用不着见了!”带着符节转身就走。

    沮渠蒙逊顿时惶恐不已,赶紧让杨定追上阻止,然后好言相劝,“终于”把李顺劝回,沮渠蒙逊也恭恭敬敬地起身叩拜接受诏书。

    这一较量虽然没有战场上那么血腥,却让沮渠蒙逊饱受打击,一方面想维护自己那少得可怜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又顾虑北魏的威胁,最后只得出卖自尊,在骄傲了三十多年后,晚节不保,成了敌人眼里的笑话。

    李顺回平城后,拓跋焘当面询问北凉的情况,李顺难以掩饰内心的成就感,得意地说:“沮渠蒙逊控制河右超过三十年,历尽艰险,多少也知道些随机应变,怀柔远方民族,部属对他既畏惧又服从,虽不能给子孙创下完整基业,但终其一生,政权得以完整保持——这是他的本事,不过礼仪是道德的表现,恭敬是修身的基础,沮渠蒙逊既无礼又不敬,以我观察恐怕命不长久,甚至死在旦夕。”

    这一出先扬后抑,让拓跋焘很是受用,满怀期待地问:“以你观察,下一代继位后,什么时候会亡?”

    李顺说:“沮渠蒙逊的所有儿子,我都多少有点印象,全是庸才,听说敦煌郡长沮渠牧犍还比较成器,继承王位的,当是此人,但和其父相比,也有不小差距,陛下的伟大功业可以预见了。”

    拓跋焘大喜,瞬间神游天外,仿佛已看到自己在河西走廊上策马狂奔的场景,不由自主地嘀咕道:“现在正讨伐燕国,没有工夫向西发展,如果事情当真如你所说,不过就在这几年而已,也并不算晚。”

    接下来的看点:太武帝统一北方,宋文帝自毁长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