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兔死狗烹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内忧和外患一向不离南朝左右,自北魏退去,内忧重又在萧齐国内点燃。
萧谌是萧鸾上位的首席功臣,自恃劳苦功高,对朝廷的行政措施,经常横插一脚,越俎代庖,推荐的人才也都就让政府设法任用。萧鸾本是眼里不容沙的人,得到报告后,顿起杀机,等到魏军撤退,立即在华林园设下酒筵,款待萧谌和王晏等人。
散席之后,萧鸾挽留萧谌稍微多坐了一会,等到谌终于告辞离开,刚走到华林閤,便被武装卫士当场逮捕。
萧鸾接着派侍从前往当面列举萧谌的罪状:“去年政变,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然而你一门之中有两个州长,兄弟之间,有三个封爵,朝廷对你的回报也足够丰厚了,可是你却一直心怀怨恨,盼望政局变化,甚至说出“煮熟了的饭,却连锅都端给别人”这种话,今天不得不赐卿死。”
不但斩了萧谌,还把他的两个兄弟萧诔和萧诞一起诛杀,改任监察院宫廷监察官萧衍为司州州政府行政官。
就在当天,萧鸾杀顺了手,又把萧赜的三个儿子: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邵陵王萧子贞全都斩首。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屠杀,让国内人心惶惶,但萧鸾显然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他眼里,杀人与吃饭的唯一区别仅仅就是吃完饭不久要排便,而杀人立刻就会冒血。
萧鸾的演技一直在线,御厨房供应的粽子,萧鸾一次性吃不完,就吩咐人把粽子分成四份,吃剩下的到晚上继续吃,以此彰显自己勤俭节约,后来甚至有一次把渣滓交给侍从,说:“这先别扔,留着还可以再用。”
496年春节当天,宴会上有许多银制的温酒器,萧鸾下令把它们全都销毁,改用普通的酒器,最高行政长官王晏等人立即竖起大拇指,赞扬其美德,皇城警卫军司令官萧颖胄却一语戳破了君臣的脸皮:“朝廷最重要典礼莫过春节,这个温酒器既是旧东西,也不经常使用,根本算不上奢侈,就这样毁弃,实在可惜。”
后来萧颖胄参加一次后宫举行的宴会,发现全是银器,忍不住说:“陛下之前把温酒器销毁,这项决心应该转移到这张桌子上。”
萧鸾十分羞惭,恨不能杀之而后快,但他知萧颖胄素来快人快语,而且并无大逆之心,因此放他一马。
除了假节约,萧鸾还擅长假勤政。
萧鸾处理政务非常细致,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所有事务,他都要亲自决定,于是许多有功勋或与皇帝交好的官员,升降调补完全不归政府文官部管理,往往只是萧鸾一句话,便连升数级。
南康王府高级助理官钟嵘,上疏说:“古时候,圣明的君王,都是衡量人的才能,授给相应的官职。处理政事时,三公坐在君王身旁,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各个部长负责实际执行,天子不过面南而坐,垂拱而治。”
奏章呈上去后,萧鸾很不高兴,对中级国务官顾暠说:“钟嵘算什么人,居然想阻挠我处理国事,你识他吗?”
顾暠说:“钟嵘虽然地位低贱,名望卑微,但所作的建议,或许有些地方可以采纳。朝廷事务十分繁杂琐碎,各有主管单位负责,而今却由君主一人亲自处理,是君主越劳苦,而臣属越安逸,绝非是个好现象。”
萧鸾本来想听顾暠好好数落一下钟嵘,想不到顾暠如此不识趣,只好假装没听见,转移话题,谈论别的事。
说起演戏,两面三刀把王晏,与萧鸾可谓不相上下。
时任最高行政长官的王晏,之前深受萧赜的信任,期间竭力劝阻萧赜重用萧鸾,但不久便拥戴鸾为盟主,诛杀了萧赜的儿子。
萧鸾称帝后,王晏也犯了萧谌的毛病,自认是开国功臣,又身居高位,遇事多独断专行,朝廷及地方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友,还经常因此与萧鸾发生争执。
萧谌被杀后,王晏顿起疑心,行为收敛了许多,但毕竟为时已晚。
奉朝请鲜于文粲,看出了萧鸾的意向,于是出面检举王晏谋反,个别也落井下石,趁机报告萧鸾,声称王晏打算利用今年南郊祭天大典的机会,与萧赜的旧日将领发动叛变。
碰巧有老虎闯入南郊祭天神坛,这在当时是一种不祥之兆,萧鸾借此机会下令停止大典,同时派人通知王晏和徐孝嗣,观察二人的反应。
徐孝嗣表示一切遵命行事,王晏则反复上奏说:“南郊祭天是一件大事,陛下最好强打精神前往。”
萧鸾得到反馈,瞬间暴走,于497年正月28日,在立法院召见王晏,当场诛杀,同时把平日里厌恶已久的北翼禁卫指挥部军政官萧毅和皇家禁卫军部队长刘明达一起诛杀,王晏的两个儿子,当然也在劫难逃。
萧鸾公布的诏书是这么说的:“王晏与萧毅、刘明达,利用河东王萧铉的见识浅薄、性情懦弱,阴谋拥戴萧铉为君主。”
王晏的弟弟王诩,时任广州督导官,不久也遭击杀。
早在萧鸾刚称帝的时候,王晏的堂弟王思远,就曾经提醒王晏:“你身受世祖厚恩,而今一旦翻脸,帮助别人做出此等事,对方当然可以用权宜之计善待你,但你将来如何自立?如果早早自裁,还可保全家人,留住名节。”
王晏当时非常不耐烦地说:“我正吃稀饭,哪有时间想这种事。”
之后王思远也多次告诫他:“人事不同,形势已有变化,无论你是否能感觉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身处高位的王晏毕竟不肯放弃既得的一切,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微抱怨说:“阿戎(当时对堂弟的通称)当初劝我自尽,我如果听他的话,岂有今天的荣华富贵?”
王晏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这世上竟有劝别人死的人!”但就在死前的那一刹那,他终于醒悟,原来早早自杀也未尝不是一条明路。
(本章完)
内忧和外患一向不离南朝左右,自北魏退去,内忧重又在萧齐国内点燃。
萧谌是萧鸾上位的首席功臣,自恃劳苦功高,对朝廷的行政措施,经常横插一脚,越俎代庖,推荐的人才也都就让政府设法任用。萧鸾本是眼里不容沙的人,得到报告后,顿起杀机,等到魏军撤退,立即在华林园设下酒筵,款待萧谌和王晏等人。
散席之后,萧鸾挽留萧谌稍微多坐了一会,等到谌终于告辞离开,刚走到华林閤,便被武装卫士当场逮捕。
萧鸾接着派侍从前往当面列举萧谌的罪状:“去年政变,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然而你一门之中有两个州长,兄弟之间,有三个封爵,朝廷对你的回报也足够丰厚了,可是你却一直心怀怨恨,盼望政局变化,甚至说出“煮熟了的饭,却连锅都端给别人”这种话,今天不得不赐卿死。”
不但斩了萧谌,还把他的两个兄弟萧诔和萧诞一起诛杀,改任监察院宫廷监察官萧衍为司州州政府行政官。
就在当天,萧鸾杀顺了手,又把萧赜的三个儿子:西阳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邵陵王萧子贞全都斩首。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屠杀,让国内人心惶惶,但萧鸾显然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在他眼里,杀人与吃饭的唯一区别仅仅就是吃完饭不久要排便,而杀人立刻就会冒血。
萧鸾的演技一直在线,御厨房供应的粽子,萧鸾一次性吃不完,就吩咐人把粽子分成四份,吃剩下的到晚上继续吃,以此彰显自己勤俭节约,后来甚至有一次把渣滓交给侍从,说:“这先别扔,留着还可以再用。”
496年春节当天,宴会上有许多银制的温酒器,萧鸾下令把它们全都销毁,改用普通的酒器,最高行政长官王晏等人立即竖起大拇指,赞扬其美德,皇城警卫军司令官萧颖胄却一语戳破了君臣的脸皮:“朝廷最重要典礼莫过春节,这个温酒器既是旧东西,也不经常使用,根本算不上奢侈,就这样毁弃,实在可惜。”
后来萧颖胄参加一次后宫举行的宴会,发现全是银器,忍不住说:“陛下之前把温酒器销毁,这项决心应该转移到这张桌子上。”
萧鸾十分羞惭,恨不能杀之而后快,但他知萧颖胄素来快人快语,而且并无大逆之心,因此放他一马。
除了假节约,萧鸾还擅长假勤政。
萧鸾处理政务非常细致,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所有事务,他都要亲自决定,于是许多有功勋或与皇帝交好的官员,升降调补完全不归政府文官部管理,往往只是萧鸾一句话,便连升数级。
南康王府高级助理官钟嵘,上疏说:“古时候,圣明的君王,都是衡量人的才能,授给相应的官职。处理政事时,三公坐在君王身旁,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各个部长负责实际执行,天子不过面南而坐,垂拱而治。”
奏章呈上去后,萧鸾很不高兴,对中级国务官顾暠说:“钟嵘算什么人,居然想阻挠我处理国事,你识他吗?”
顾暠说:“钟嵘虽然地位低贱,名望卑微,但所作的建议,或许有些地方可以采纳。朝廷事务十分繁杂琐碎,各有主管单位负责,而今却由君主一人亲自处理,是君主越劳苦,而臣属越安逸,绝非是个好现象。”
萧鸾本来想听顾暠好好数落一下钟嵘,想不到顾暠如此不识趣,只好假装没听见,转移话题,谈论别的事。
说起演戏,两面三刀把王晏,与萧鸾可谓不相上下。
时任最高行政长官的王晏,之前深受萧赜的信任,期间竭力劝阻萧赜重用萧鸾,但不久便拥戴鸾为盟主,诛杀了萧赜的儿子。
萧鸾称帝后,王晏也犯了萧谌的毛病,自认是开国功臣,又身居高位,遇事多独断专行,朝廷及地方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友,还经常因此与萧鸾发生争执。
萧谌被杀后,王晏顿起疑心,行为收敛了许多,但毕竟为时已晚。
奉朝请鲜于文粲,看出了萧鸾的意向,于是出面检举王晏谋反,个别也落井下石,趁机报告萧鸾,声称王晏打算利用今年南郊祭天大典的机会,与萧赜的旧日将领发动叛变。
碰巧有老虎闯入南郊祭天神坛,这在当时是一种不祥之兆,萧鸾借此机会下令停止大典,同时派人通知王晏和徐孝嗣,观察二人的反应。
徐孝嗣表示一切遵命行事,王晏则反复上奏说:“南郊祭天是一件大事,陛下最好强打精神前往。”
萧鸾得到反馈,瞬间暴走,于497年正月28日,在立法院召见王晏,当场诛杀,同时把平日里厌恶已久的北翼禁卫指挥部军政官萧毅和皇家禁卫军部队长刘明达一起诛杀,王晏的两个儿子,当然也在劫难逃。
萧鸾公布的诏书是这么说的:“王晏与萧毅、刘明达,利用河东王萧铉的见识浅薄、性情懦弱,阴谋拥戴萧铉为君主。”
王晏的弟弟王诩,时任广州督导官,不久也遭击杀。
早在萧鸾刚称帝的时候,王晏的堂弟王思远,就曾经提醒王晏:“你身受世祖厚恩,而今一旦翻脸,帮助别人做出此等事,对方当然可以用权宜之计善待你,但你将来如何自立?如果早早自裁,还可保全家人,留住名节。”
王晏当时非常不耐烦地说:“我正吃稀饭,哪有时间想这种事。”
之后王思远也多次告诫他:“人事不同,形势已有变化,无论你是否能感觉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身处高位的王晏毕竟不肯放弃既得的一切,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微抱怨说:“阿戎(当时对堂弟的通称)当初劝我自尽,我如果听他的话,岂有今天的荣华富贵?”
王晏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这世上竟有劝别人死的人!”但就在死前的那一刹那,他终于醒悟,原来早早自杀也未尝不是一条明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