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 72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慕扶兰走进地牢, 命人替那个在此已被羁押了将近半年的探子除去枷锁。
朱六虎慢慢地睁开眼睛。
年轻而美丽的面容, 高贵而华丽的服饰。她的出现,令这间阴暗的地牢, 仿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他茫然地望着,不知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更不知道,当日在他举匕意欲自裁之时, 为何会被阻止, 直到听见她说:“替我去做一件事。”
“把谢长庚的母亲, 送还给他。”
朱六虎愣住了。片刻之后, 他明白了过来, 那双原本已经形同死水的眼睛里,慢慢地, 出现了一丝属于活人的气息。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带着感激之情,朝面前的这个女子磕头。
直起身的时候, 他想问一句, 她如今如何了, 艰难地翕唇, 话却又吞了回去。
这个女子, 给了他一个能够让他去面对他的上司, 以尽量体面地去接受应当属于自己的惩罚的机会。这已经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了。他没有资格去想别的什么,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他的命,已经不属于自己。
此刻, 他跪在了这个左右自己生死的人的面前,深深地俯首于地,愧不能当。
“除了叫你送我母亲回来,她无别话?”
一道冷淡的声音,发自对面。他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只四角包金的乌檀小匣,托于手中,高高举过头顶。
“翁主还叫卑职将此物转交。”
谢长庚握匣,慢慢地打开。
匣中是只似被利器从中劈开成为了两半的龟纽金玺。
他盯着,良久,连眼睛都未曾眨动一下。
朱六虎未敢抬头,等待片刻道:“卑职坏了秦王大事,万死亦不足以谢罪!”他说完,取匕首便要刺入自己心口,忽听对面之人问道:“你出来时,可知复州李良攻长沙国的战况?”
朱六虎停手,抬头。
谢长庚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朝廷回归上京,甫定,谢长庚准备亲自领兵发往长平关的时候,群臣对罪魁之一的长沙国亦是口诛笔伐。慕宣卿虽已病死于退兵路上,但这并没有消除群臣愤恨。众人纷纷上书,要求予以扑剿。作为长沙国近邻的复州刺史李良,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上书毛遂自荐,声称愿为朝廷分忧,领兵去灭长沙国。
“卑职出来时,李良与长沙国将军袁汉鼎正战于云梦,至于战况,卑职不知。”
“你与梁团,跟我最久,精明审慎,做事从未曾出过纰漏。这一回,何以失职至此地步?”他听谢长庚又问。
朱六虎羞愧万分,不敢看他,低声道:“卑职不敢隐瞒。两年之前,卑职奉命初落脚于岳城时,遇一妇人为邻……”
他顿了一顿,再次深深叩首于地。
“全是卑职见色起意,耽于安逸,心生懈怠,忘记使命,以致目盲失聪,坏了秦王的大事,与旁人无任何干系。”
静默了良久,他听到那道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念你随我多年,从前有功的份上,留你一命。照规矩,自断一指,以此为戒。”
朱六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应了过来,感激涕零。
他一刀割下了自己左手拇指,不顾血如泉涌,咬牙忍痛,朝着前方那个已经握匣转身而去的背影重重叩首:“多谢秦王不杀之恩!”
……
数日之后,数百里外的复州,复州刺史李良,正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寝食难安。
长沙国偏居南隅,本朝之初,刚作为封国封给慕氏王时,除了几座靠近岳城的大些的城池,其余地方,人口稀少,遍布荒泽。但经历代慕氏王的治理,填泽为地,施行仁政,渐渐人口兴旺,鱼米丰饶,仓廪殷实,李良早就垂涎不已,欺长沙国兵弱无器,此前便曾趁乱,发兵进攻,意欲抢夺地盘。没想到对方凭空杀出一支武备犀利的军队,当时不敌败北,心中却及其不甘。这回见长沙国随齐王造反不成,又失人王,国风雨飘摇,大有人心涣散之势,大喜,认定机会再次降临,便上书到了朝廷,一是向谢长庚表忠心,二是借机捞些粮饷,随即卷土而来。
所谓天高皇帝远,只要他能胜仗,打下了岳城,便可浑水摸鱼,大得好处。
他没有想到,没了人王的长沙国,竟站出来一个摄政翁主。长沙国非但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一盘散沙,军队上下,反竟愈发同仇敌忾,战力锐勇得惊人。
从他再次发兵开到长沙国的边界进犯云梦开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连吃三场败仗,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他不甘就此退兵。意欲重整旗鼓,再次攻打云梦,但部下却开始怨声载道。昨日连着杀了几个抓回来的逃兵,又承诺破城任士兵劫掠三日,这才勉强压住了阵脚。
云梦只是一个小城池,竟也久攻不下,时间拖得越久,对士气便越不利。
他计划尽快再次发动进攻。这一回倘若再败,恐怕再无翻身机会。他不敢托大,天黑还在营中和部下部署计划。两名干将却因谁先带部下充当攻城先锋发生异见,相互推诿,以致拔刀相向。
李良大怒,正厉声斥责,忽听人来报,道新晋秦王,河西节度使谢长庚竟亲自来了此地,吃惊不已,整好衣冠,带着人匆匆赶去迎接。
辕门之外,停了一队人马,当先,马背之上,高高坐了一人,正是谢长庚。
李良跪迎,将人接入大帐之中,陪着笑脸道:“秦王大驾,远道而来,下官未能出迎,请秦王恕罪。”
他心里发虚,怎敢主动问他远道南下的目的。想来,是为这场和长沙国的战事而来。
谢和长沙国的渊源恩怨,他自然知道,从亲家变成了冤家。慕氏随齐王造反,令上京一度陷落,想必他是恨极了慕氏之人。
谢长庚看了眼还散于案上的军事舆图。“听说你这里,战事不顺?”
他神色平静,语气里,也听不出是喜是怒。
李良慌忙下跪:“下官辜负了朝廷与秦王的厚望!只是并非下官懈怠,实在没有想到,慕氏翁主摄政,亲自至此督战,蛊惑收买人心,叛军这才难以压制。”
他挺起胸膛,慨然道:“秦王放心,此不过是一时之势!下官已在部署,本就计划不日再次进攻。何况秦王亲自来此,将士若是得知,必大受鼓舞,誓死效忠!”
他说完,朝着座上之人,郑重叩首。
帐中静默了下去,良久,他听一道声音说道:“撤了。没我的令,不得再擅自出兵。”
“否则,一律以抗上论处!”
谢长庚起身,走了出去。
是夜,明月悬空,寒江漠漠。
谢长庚独自徘徊,行于距离复州大营数里之外的江边。
他下到江畔,脚下乱石累堆,江涛拍岸,连绵不绝。视线的尽头,江面之上,一片漆黑。
在这深冬的夜里,仿佛再无别物,天地之间,惟余他脚下流水,滚滚不绝。
直到远处,随风飘来一阵船号之声。江心之上,远远地来了一艘乌船。
他发迹于江,对这条水道,了若指掌。这段江流,至此分支,江心多礁,夜行极是危险。这船主却不知是为行商获利,亦或是赶前程,竟不顾危险,如此顺流夜行,一叶孤舟,仿佛来自天上,如此漂于江心,待驶到前方那段支流口,几名长年行走水道的孔武船夫操篙,点着江心之上凸出的一块江岩,呼喊着号子,齐齐发力,便顺利地将船头扭了过去,循着流水,转入支道。
船夫的号子声,渐渐远去,耳畔亦沉寂了下去,归于平静。
谢长庚独立江畔,任凭卷来的阵阵江水湿了衣角。
他目送着那艘孤舟顺流远去,渐渐吞于黑夜,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顺着这道支流,蜿蜒而下,便可取近道入洞庭。
很多年前,一个年轻之人,亦是在如此深夜,怀着不可与人言的勃勃野心,乘如此一条乌船,月下轻舟,从这里涉险,入了洞庭。
这个年轻人,正在谋划着娶长沙国的王女为妻。
但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江上水匪。而他想娶的女子,却有着高贵的身份。
他做事向来力求不失,何况是这种重要的事。在循着江流入了洞庭之后,他并未立刻上岸,而是悄悄到了湖心,去君山拜访从前偶然结识的一位故人。
拜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再多知道些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光阴弹指,戎马飞渡。这些多年前的旧事,在他的记忆里,本早已渐渐模糊。
但就在这一刻,或是江畔如故,月明依旧,还有那条已然逝去的乌船,令他忽然发觉,一切其实仿佛不过发生在昨日,甚至,他还记起了下山之时发生的一件偶然小事。
仿佛是经过一段山路,他偶遇了一个为了一只被山风吹下悬崖的雏鸟,而无助地朝他奔来求助的女孩。
那个后来他再也没有记起的女孩儿……
谢长庚的心忽然微微一跳。
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此刻脚下正朝他涌来的江潮一般,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蹙了蹙眉,慢慢地闭目,努力去回想那个原本在他的记忆里早已荡然无存的女孩儿。
那个影子,渐渐地变得清晰了起来。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那女孩儿半大,豆蔻枝头,乌发粉衫,娥眉淡月,一身娇媚,一望便知贵养长大,不识人间险途,又怎知她提了罗裙奔去求助的好心之人,实是恶人,而就在刚刚被她唤停脚步的前一刻,他还在思量着深藏心底的不可告人的隐秘之事。
虽感意外,但不过举手之劳,他还是做了一回好人,依她所求,帮她将那只鸟儿带了上来,送回巢穴。
她仰着花儿般的一张娇稚玉面,双眸明亮,望着他,欢喜地向他道谢。
面对着这女孩儿的烂漫笑颜,他有些不惯,但还是朝她点了点头,回以一笑,随即离去。
谢长庚猛地睁开眼睛,倏然转头,望向了一水之隔,在那漆黑夜空下的洞庭的方向。
他记起来了。
当日君山老柏下,他曾遇到的那小小少女的面容,倘若脱去了娇稚,分明就是后来的慕扶兰!
江风在他耳畔呼啸,他的心跳在不停地加快,满手皆是热汗。
他又想起了从前她曾对他说过的话。
她说在和他定亲之前,她便是在君山,遇到了她的意中之人。
只不过后来,那人死去了。
曾经他对此深信不疑,为此,还嫉妒愤恨不平直至无奈接受,再后来,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些了,甚至不惜在她面前卑躬屈膝,只求她能对他好些,忘记从前那人,视他为她真正的男人。
然而她却铁石心肠,弃他如同一只敝履。
方此刻,他才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便是她口中那从前的心上之人。
他也分明还活着,如她所愿的那般,娶了她。
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她竟如此狠心,待他至此地步?
甚至时至今日,他便是任李良以兵向她施压,她连谈判,亦是不愿再见他一面!
江畔,谢长庚的身影凝然,宛若化为了一尊岩柱。
他定定地望着远处那片漆黑的天空,双目渐渐赤红,片刻之后,突然转身,攀上江岸,疾步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月色之下。
慕扶兰走进地牢, 命人替那个在此已被羁押了将近半年的探子除去枷锁。
朱六虎慢慢地睁开眼睛。
年轻而美丽的面容, 高贵而华丽的服饰。她的出现,令这间阴暗的地牢, 仿佛也变得明亮了起来。
他茫然地望着,不知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更不知道,当日在他举匕意欲自裁之时, 为何会被阻止, 直到听见她说:“替我去做一件事。”
“把谢长庚的母亲, 送还给他。”
朱六虎愣住了。片刻之后, 他明白了过来, 那双原本已经形同死水的眼睛里,慢慢地, 出现了一丝属于活人的气息。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带着感激之情,朝面前的这个女子磕头。
直起身的时候, 他想问一句, 她如今如何了, 艰难地翕唇, 话却又吞了回去。
这个女子, 给了他一个能够让他去面对他的上司, 以尽量体面地去接受应当属于自己的惩罚的机会。这已经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了。他没有资格去想别的什么,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他的命,已经不属于自己。
此刻, 他跪在了这个左右自己生死的人的面前,深深地俯首于地,愧不能当。
“除了叫你送我母亲回来,她无别话?”
一道冷淡的声音,发自对面。他立刻从怀中取出一只四角包金的乌檀小匣,托于手中,高高举过头顶。
“翁主还叫卑职将此物转交。”
谢长庚握匣,慢慢地打开。
匣中是只似被利器从中劈开成为了两半的龟纽金玺。
他盯着,良久,连眼睛都未曾眨动一下。
朱六虎未敢抬头,等待片刻道:“卑职坏了秦王大事,万死亦不足以谢罪!”他说完,取匕首便要刺入自己心口,忽听对面之人问道:“你出来时,可知复州李良攻长沙国的战况?”
朱六虎停手,抬头。
谢长庚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朝廷回归上京,甫定,谢长庚准备亲自领兵发往长平关的时候,群臣对罪魁之一的长沙国亦是口诛笔伐。慕宣卿虽已病死于退兵路上,但这并没有消除群臣愤恨。众人纷纷上书,要求予以扑剿。作为长沙国近邻的复州刺史李良,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上书毛遂自荐,声称愿为朝廷分忧,领兵去灭长沙国。
“卑职出来时,李良与长沙国将军袁汉鼎正战于云梦,至于战况,卑职不知。”
“你与梁团,跟我最久,精明审慎,做事从未曾出过纰漏。这一回,何以失职至此地步?”他听谢长庚又问。
朱六虎羞愧万分,不敢看他,低声道:“卑职不敢隐瞒。两年之前,卑职奉命初落脚于岳城时,遇一妇人为邻……”
他顿了一顿,再次深深叩首于地。
“全是卑职见色起意,耽于安逸,心生懈怠,忘记使命,以致目盲失聪,坏了秦王的大事,与旁人无任何干系。”
静默了良久,他听到那道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念你随我多年,从前有功的份上,留你一命。照规矩,自断一指,以此为戒。”
朱六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应了过来,感激涕零。
他一刀割下了自己左手拇指,不顾血如泉涌,咬牙忍痛,朝着前方那个已经握匣转身而去的背影重重叩首:“多谢秦王不杀之恩!”
……
数日之后,数百里外的复州,复州刺史李良,正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寝食难安。
长沙国偏居南隅,本朝之初,刚作为封国封给慕氏王时,除了几座靠近岳城的大些的城池,其余地方,人口稀少,遍布荒泽。但经历代慕氏王的治理,填泽为地,施行仁政,渐渐人口兴旺,鱼米丰饶,仓廪殷实,李良早就垂涎不已,欺长沙国兵弱无器,此前便曾趁乱,发兵进攻,意欲抢夺地盘。没想到对方凭空杀出一支武备犀利的军队,当时不敌败北,心中却及其不甘。这回见长沙国随齐王造反不成,又失人王,国风雨飘摇,大有人心涣散之势,大喜,认定机会再次降临,便上书到了朝廷,一是向谢长庚表忠心,二是借机捞些粮饷,随即卷土而来。
所谓天高皇帝远,只要他能胜仗,打下了岳城,便可浑水摸鱼,大得好处。
他没有想到,没了人王的长沙国,竟站出来一个摄政翁主。长沙国非但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一盘散沙,军队上下,反竟愈发同仇敌忾,战力锐勇得惊人。
从他再次发兵开到长沙国的边界进犯云梦开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连吃三场败仗,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他不甘就此退兵。意欲重整旗鼓,再次攻打云梦,但部下却开始怨声载道。昨日连着杀了几个抓回来的逃兵,又承诺破城任士兵劫掠三日,这才勉强压住了阵脚。
云梦只是一个小城池,竟也久攻不下,时间拖得越久,对士气便越不利。
他计划尽快再次发动进攻。这一回倘若再败,恐怕再无翻身机会。他不敢托大,天黑还在营中和部下部署计划。两名干将却因谁先带部下充当攻城先锋发生异见,相互推诿,以致拔刀相向。
李良大怒,正厉声斥责,忽听人来报,道新晋秦王,河西节度使谢长庚竟亲自来了此地,吃惊不已,整好衣冠,带着人匆匆赶去迎接。
辕门之外,停了一队人马,当先,马背之上,高高坐了一人,正是谢长庚。
李良跪迎,将人接入大帐之中,陪着笑脸道:“秦王大驾,远道而来,下官未能出迎,请秦王恕罪。”
他心里发虚,怎敢主动问他远道南下的目的。想来,是为这场和长沙国的战事而来。
谢和长沙国的渊源恩怨,他自然知道,从亲家变成了冤家。慕氏随齐王造反,令上京一度陷落,想必他是恨极了慕氏之人。
谢长庚看了眼还散于案上的军事舆图。“听说你这里,战事不顺?”
他神色平静,语气里,也听不出是喜是怒。
李良慌忙下跪:“下官辜负了朝廷与秦王的厚望!只是并非下官懈怠,实在没有想到,慕氏翁主摄政,亲自至此督战,蛊惑收买人心,叛军这才难以压制。”
他挺起胸膛,慨然道:“秦王放心,此不过是一时之势!下官已在部署,本就计划不日再次进攻。何况秦王亲自来此,将士若是得知,必大受鼓舞,誓死效忠!”
他说完,朝着座上之人,郑重叩首。
帐中静默了下去,良久,他听一道声音说道:“撤了。没我的令,不得再擅自出兵。”
“否则,一律以抗上论处!”
谢长庚起身,走了出去。
是夜,明月悬空,寒江漠漠。
谢长庚独自徘徊,行于距离复州大营数里之外的江边。
他下到江畔,脚下乱石累堆,江涛拍岸,连绵不绝。视线的尽头,江面之上,一片漆黑。
在这深冬的夜里,仿佛再无别物,天地之间,惟余他脚下流水,滚滚不绝。
直到远处,随风飘来一阵船号之声。江心之上,远远地来了一艘乌船。
他发迹于江,对这条水道,了若指掌。这段江流,至此分支,江心多礁,夜行极是危险。这船主却不知是为行商获利,亦或是赶前程,竟不顾危险,如此顺流夜行,一叶孤舟,仿佛来自天上,如此漂于江心,待驶到前方那段支流口,几名长年行走水道的孔武船夫操篙,点着江心之上凸出的一块江岩,呼喊着号子,齐齐发力,便顺利地将船头扭了过去,循着流水,转入支道。
船夫的号子声,渐渐远去,耳畔亦沉寂了下去,归于平静。
谢长庚独立江畔,任凭卷来的阵阵江水湿了衣角。
他目送着那艘孤舟顺流远去,渐渐吞于黑夜,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顺着这道支流,蜿蜒而下,便可取近道入洞庭。
很多年前,一个年轻之人,亦是在如此深夜,怀着不可与人言的勃勃野心,乘如此一条乌船,月下轻舟,从这里涉险,入了洞庭。
这个年轻人,正在谋划着娶长沙国的王女为妻。
但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江上水匪。而他想娶的女子,却有着高贵的身份。
他做事向来力求不失,何况是这种重要的事。在循着江流入了洞庭之后,他并未立刻上岸,而是悄悄到了湖心,去君山拜访从前偶然结识的一位故人。
拜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再多知道些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光阴弹指,戎马飞渡。这些多年前的旧事,在他的记忆里,本早已渐渐模糊。
但就在这一刻,或是江畔如故,月明依旧,还有那条已然逝去的乌船,令他忽然发觉,一切其实仿佛不过发生在昨日,甚至,他还记起了下山之时发生的一件偶然小事。
仿佛是经过一段山路,他偶遇了一个为了一只被山风吹下悬崖的雏鸟,而无助地朝他奔来求助的女孩。
那个后来他再也没有记起的女孩儿……
谢长庚的心忽然微微一跳。
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此刻脚下正朝他涌来的江潮一般,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蹙了蹙眉,慢慢地闭目,努力去回想那个原本在他的记忆里早已荡然无存的女孩儿。
那个影子,渐渐地变得清晰了起来。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那女孩儿半大,豆蔻枝头,乌发粉衫,娥眉淡月,一身娇媚,一望便知贵养长大,不识人间险途,又怎知她提了罗裙奔去求助的好心之人,实是恶人,而就在刚刚被她唤停脚步的前一刻,他还在思量着深藏心底的不可告人的隐秘之事。
虽感意外,但不过举手之劳,他还是做了一回好人,依她所求,帮她将那只鸟儿带了上来,送回巢穴。
她仰着花儿般的一张娇稚玉面,双眸明亮,望着他,欢喜地向他道谢。
面对着这女孩儿的烂漫笑颜,他有些不惯,但还是朝她点了点头,回以一笑,随即离去。
谢长庚猛地睁开眼睛,倏然转头,望向了一水之隔,在那漆黑夜空下的洞庭的方向。
他记起来了。
当日君山老柏下,他曾遇到的那小小少女的面容,倘若脱去了娇稚,分明就是后来的慕扶兰!
江风在他耳畔呼啸,他的心跳在不停地加快,满手皆是热汗。
他又想起了从前她曾对他说过的话。
她说在和他定亲之前,她便是在君山,遇到了她的意中之人。
只不过后来,那人死去了。
曾经他对此深信不疑,为此,还嫉妒愤恨不平直至无奈接受,再后来,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些了,甚至不惜在她面前卑躬屈膝,只求她能对他好些,忘记从前那人,视他为她真正的男人。
然而她却铁石心肠,弃他如同一只敝履。
方此刻,他才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便是她口中那从前的心上之人。
他也分明还活着,如她所愿的那般,娶了她。
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她竟如此狠心,待他至此地步?
甚至时至今日,他便是任李良以兵向她施压,她连谈判,亦是不愿再见他一面!
江畔,谢长庚的身影凝然,宛若化为了一尊岩柱。
他定定地望着远处那片漆黑的天空,双目渐渐赤红,片刻之后,突然转身,攀上江岸,疾步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月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