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遇难民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凯担心受怕了好几天,看着朋友安全的被送回家,心里甚是开心。江河行把经过简单的告诉他,不过有些事情没有讲,免得他担心。江河行询问张凯此地经商情况,张凯详细介绍了一番。
虽然汉朝重农抑商,但经商风气还是很浓厚,张凯弟兄三人,就他一人在家,两个弟弟,都在外地贩卖马匹牛羊等,都成为不小的富豪之户。当时之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听到这个时代的谚语,江河行心潮澎湃,前段时间身无分文,没什么想法。现在有点小资本,看来经商到是好选择。
想到这里,张口道:“张大哥,我有一个想法,你来参考下如何。”
“兄弟啊,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太客气,有什么话直接说。”
“这样,我看这里牛羊很多,我想做一种纸,以后写字都不用写在竹简之上了,可以直接写在纸上。纸如果做的好,我们身家可不可估量啊,呵呵。”
“纸张,这个没听说过,不过兄弟,我相信你,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这样,纸张生意我来投资,你负责地面的事情,毕竟这里你人头熟,很多地方吃的开。我负责生产和销售,招工和人打交道,还有采购原材料由你来做。我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怎么样?”
“兄弟这可不行,你挑我赚钱,我怎么能如此呢,我给你帮忙就好了。”
好说歹说张凯不同意占一半股份,后来江河行让步到让他占三成股份,也说明了他有股份的意义。这个时代大概都是家族生意,合作的生意很少,江河行又解释半天张凯才肯接受。
江河行安排张凯先为自己把金换成五铢钱,然后附近再买点适合做造羊皮纸之地,找木匠、石匠,造厂房,设置流水线造纸工序等等,两个人忙的不亦乐乎,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厂房慢慢有了模样。
在此期间,江河行又找石匠做了几个石磨,天天磨面,再也不用吃那难吃的麦饭了,江河行天天吃住在工地,有饼子和面条吃了,江河行才逐步找回做人的感觉。张凯对江河行愈发恭敬起来,不仅仅是家里现在全吃上了白面,而是这个江河行像个神仙般人物,看起来书生样,可比一般的书生知道的多太多了。一个简单的作坊,给他设计的简直以前闻所未闻,还叫做流水线生产,光听他讲那个道理,就知道这个作坊将来必能赚大钱。
天气开始有点凉了,江河行的赐地地契和落户手续,刘县令已经派人送来了。江河行打算尽快把地种上,这一天,江河行拉着张凯到自己的田地去看看。这几天不忙了,收到地契还没看看自己的地,冬麦快要种了。10顷地,500亩啊,想到这里就觉得打火机真是来到好地方了,充分实现其价值了。
江河行最近抽空也学会骑马了,走的不快,慢腾腾的跟在张凯后面,生怕有个什么意外。田地离村子有点远,骑马还是没费什么功夫,一会就到了。张凯好像发现了什么,快马加鞭,先行跑了过去,江河行慢慢的跟了过去。
江河行看到田地里虽然荒芜,但是有不少人,不远有个茅草屋,稀稀拉拉地,整块地上,看起来人还有不少。张凯正和人争吵什么,江河行赶了过去。江河行跳下马来,将马系在附近一颗树上,走到张凯身边。正听他说:“不走也得走,这是我兄弟的田地,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江河行打量了一下这群人,和张凯争吵,不应该说是被张凯训斥的是一个驼背中年人,看起来年纪不小了,浑身上下的麻布衣服又脏又破,头发乱的像杂草,脸上又黑又瘦,皮包着骨头,显得眼睛非常大,空洞而又麻木。他身后还有不少人,都和他差不多,破衣烂衫,脏兮兮的。典型的一群难民,只是不知道怎么到了这里。
江河行把张凯拉到一边,“大哥,我跟他们说吧,你先休息一会”,转过头了,对那个中年人道“先生,何故到此啊?”
这人看了看江河行,发现他和颜悦色,毫无怒意,知道这人应该好说话。
连忙道“不敢称呼先生啊,我姓郑,家里行三,大家都叫我郑三。我们都是从青州来的,今年遭了大灾,先是大旱,颗粒无收,后又补种,青苗又遇蝗虫。家里是一点吃的也没有了,粮食价格一路涨,变卖家产都不够吃几天,后来都没法子了,家家户户都往外跑。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反正一路走一路要饭,几天还不能吃上点东西,大人饿了还没什么,孩子们饿的天天哭啊。我们也是刚到这里两三天,看这里有山有水,想着能打猎捕鱼,看能不能多活几条人命。”
说到这里,似乎说到伤心处,郑三低声的哭起来,周围很多人也哭。
江河行沉默良久,郑三看他一脸严肃,止住哭声,不敢再说话。
“你们这总共有多少人,多少户?”
“23户,117人。”郑三脱口而出。
江河行有点诧异,知道郑三是有心之人。便把他叫到一边,“我有个办法,你们这些人由你来组织,我这两天会送吃的过来,不过头两天都只能粟米稀饭,就连你也一样,以后要能吃饱,衣服我也来提供,不过你们要全部刮掉头发,天天洗澡。这些你能做到吗?”
郑三听到这里,跪了下来,“先生活命之恩,郑三誓死想报!郑三保证不让一个人撑死,不让一个人饿死。如果做不到,郑三自杀谢罪!”
这个时代是否一诺千金,江河行不知道,看的出郑三说的应该是真心话,权且信他一回。
临走,又交代郑三,粮食是他的武器,自己要把握好,若是出乱子,去村里找刚才和他吵架的张凯。
张凯不清楚怎么回事,看江河行简单跟他一说,这里不方便说什么。两人上马刚准备要走,一扭头看到郑三带领大家全部跪在地上磕头。江河行抱拳一施礼,什么也没说,打马加鞭,返回村里。
张凯不明白江河行不仅地种不成,还给自己背个大包袱,毕竟难民是个无底洞啊。听到张凯的疑惑,江河行一本正经、满脸严肃地道:“他们是难民,现在基本到绝路了,我对他们做的不仅仅是救他们,也是自救啊,大哥。你想过没有,他们一旦毫无希望了,我们假如再逼他们的话,他们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啊。他们现在就剩一条命,活着是他们唯一的道理,没有什么正确不正确,没有什么仁义道德不道德,反正谁不让他们活,他们就可能给你拼命。乱世是没什么道理的,大哥,他们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可是最危险啊。”
听完这话,张凯冷汗直流。幸亏今天被江河行制止了他的冲动行为,要不然,人家没路走,可危险的也有自己啊。
第二天,张凯领几个人赶着车,送粮食衣服给郑三。临去之前,江河行还让他带一些面给那些小孩子吃的,尤其是婴幼儿。
天气凉了,树叶一片片的飘落。江河行的羊皮纸厂建好了,江河行去看了一下,还是很满意。现在还没工人,也没材料,先买了几张羊皮,自己试做了一些纸。不过从开始到最后成纸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江河行开始想去哪里招工人呢,想了半天,自己笑了起来,自己手下一批人呢,自己都快忘了。
江河行独自骑马离开纸厂,来到自己的田地。看到乱糟糟的窝棚不见了,虽然还是窝棚,至少排列有序,有点像军营的感觉。离上次来这里有半个月,难民不像难民了,都像村民了。虽然麻布衣服很多不合身,但也干净,只是每个人都是光头。郑三看到江河行过来,老远就跑了过来。
江河行看着郑三光着头,气喘吁吁地样子,笑着对郑三说:“郑三啊,你们都是光头,可有人怪我?”
“那怎么会呢,大家感激都来不及。只是大家不解为什么男女老幼都要刮光头,不过后来天天洗澡后,大家明白了,原来是让我们干净些,再不会有虱子。”
“这里劳力有多少,能种田的几个,工匠几个?”
“能干活的有80个,都能种田,做过工匠的有15个,我全部都了解过,”
“郑三,你很干啊,我很满意。你会骑马吗?”
“会,以前在家,骑马,读书,射箭,我全部学过。”
“哦,没想到,看来以前怠慢你了,我现在一个人,很多事需要人打理,你可愿意来帮我?”江河行起来延揽之心,看着郑三的反应。
“主人,我愿意追随左右。”郑三毫不犹豫,立刻跪了下来。
“你先起来,这里地该种了,明天你去找张凯,我的钱放他那里,地里全部种麦子,不懂的地方就问我或者张凯,尽量自己做主。地种完之后,找30个年轻人跟我到纸厂做工。”
田地之事,交代完之后,江河行回了村里,看望张凯。最近两个人都很忙,见面都不多,刚走到张凯家门口,还没来得及进去。对面来一人,一看,高个,红脸汉子,认识,第一次和江县令一起来的,县里的功曹韩号。
“韩功曹,何事如此着急啊?”
“哎呀,江先生,太好了,我正是要找你,刘县令命我速速把你请回县衙,有要事。”
江河行不敢怠慢,跟着韩号,快马飞奔,直到县衙。
县衙比太守府小了很多,不过院子很深,大概是五进的院子。韩号带江河行直接来到西花厅,然后自己出去禀报。不一会,刘庆快步来到。
刘庆看着江河行,眼睛眯成一条缝,未曾开口,先自笑起来“江先生,大喜啊,大喜!”
“刘县令,喜从何来啊?”
“自来火啊,安汉公非常满意,苏太守、本官还有江先生都有重赏啊,苏太守已经封侯了,本官和江先生都是百斤金之赏。”
“什么百斤金?”江河行没想到西汉的金如此之多,他这个小人物也有这么重的封赏。
“另外,朝廷已允许江先生办学,以促汉朝与共和国之友好。”
江河行没想到,办学居然要朝廷批才许可,怪不得上次苏闻个老狐狸,提都不提。现在看来他还是放在心上了。
江河行十分高兴,晚上就住在县衙和刘县令开怀畅饮,秉烛夜谈,两个人成了真正的往年交似的。前一段,江河行做好石磨送到县里几个,并建议刘县令全县推广。刘县令一开始不知道江河行为什么如此对石匠郑重其事,后来吃过面做的食物之后,才知道此石磨的威力。刘县令感念江河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江河行也欣赏这个县令,原以为官员都是混蛋呢,看来还是有人愿意为民造福的。
第二天,刘县令派人送江河行回去,一路为了安全,还派县衙的人保护其财物安全。
张凯担心受怕了好几天,看着朋友安全的被送回家,心里甚是开心。江河行把经过简单的告诉他,不过有些事情没有讲,免得他担心。江河行询问张凯此地经商情况,张凯详细介绍了一番。
虽然汉朝重农抑商,但经商风气还是很浓厚,张凯弟兄三人,就他一人在家,两个弟弟,都在外地贩卖马匹牛羊等,都成为不小的富豪之户。当时之谚语: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听到这个时代的谚语,江河行心潮澎湃,前段时间身无分文,没什么想法。现在有点小资本,看来经商到是好选择。
想到这里,张口道:“张大哥,我有一个想法,你来参考下如何。”
“兄弟啊,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太客气,有什么话直接说。”
“这样,我看这里牛羊很多,我想做一种纸,以后写字都不用写在竹简之上了,可以直接写在纸上。纸如果做的好,我们身家可不可估量啊,呵呵。”
“纸张,这个没听说过,不过兄弟,我相信你,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这样,纸张生意我来投资,你负责地面的事情,毕竟这里你人头熟,很多地方吃的开。我负责生产和销售,招工和人打交道,还有采购原材料由你来做。我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怎么样?”
“兄弟这可不行,你挑我赚钱,我怎么能如此呢,我给你帮忙就好了。”
好说歹说张凯不同意占一半股份,后来江河行让步到让他占三成股份,也说明了他有股份的意义。这个时代大概都是家族生意,合作的生意很少,江河行又解释半天张凯才肯接受。
江河行安排张凯先为自己把金换成五铢钱,然后附近再买点适合做造羊皮纸之地,找木匠、石匠,造厂房,设置流水线造纸工序等等,两个人忙的不亦乐乎,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厂房慢慢有了模样。
在此期间,江河行又找石匠做了几个石磨,天天磨面,再也不用吃那难吃的麦饭了,江河行天天吃住在工地,有饼子和面条吃了,江河行才逐步找回做人的感觉。张凯对江河行愈发恭敬起来,不仅仅是家里现在全吃上了白面,而是这个江河行像个神仙般人物,看起来书生样,可比一般的书生知道的多太多了。一个简单的作坊,给他设计的简直以前闻所未闻,还叫做流水线生产,光听他讲那个道理,就知道这个作坊将来必能赚大钱。
天气开始有点凉了,江河行的赐地地契和落户手续,刘县令已经派人送来了。江河行打算尽快把地种上,这一天,江河行拉着张凯到自己的田地去看看。这几天不忙了,收到地契还没看看自己的地,冬麦快要种了。10顷地,500亩啊,想到这里就觉得打火机真是来到好地方了,充分实现其价值了。
江河行最近抽空也学会骑马了,走的不快,慢腾腾的跟在张凯后面,生怕有个什么意外。田地离村子有点远,骑马还是没费什么功夫,一会就到了。张凯好像发现了什么,快马加鞭,先行跑了过去,江河行慢慢的跟了过去。
江河行看到田地里虽然荒芜,但是有不少人,不远有个茅草屋,稀稀拉拉地,整块地上,看起来人还有不少。张凯正和人争吵什么,江河行赶了过去。江河行跳下马来,将马系在附近一颗树上,走到张凯身边。正听他说:“不走也得走,这是我兄弟的田地,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江河行打量了一下这群人,和张凯争吵,不应该说是被张凯训斥的是一个驼背中年人,看起来年纪不小了,浑身上下的麻布衣服又脏又破,头发乱的像杂草,脸上又黑又瘦,皮包着骨头,显得眼睛非常大,空洞而又麻木。他身后还有不少人,都和他差不多,破衣烂衫,脏兮兮的。典型的一群难民,只是不知道怎么到了这里。
江河行把张凯拉到一边,“大哥,我跟他们说吧,你先休息一会”,转过头了,对那个中年人道“先生,何故到此啊?”
这人看了看江河行,发现他和颜悦色,毫无怒意,知道这人应该好说话。
连忙道“不敢称呼先生啊,我姓郑,家里行三,大家都叫我郑三。我们都是从青州来的,今年遭了大灾,先是大旱,颗粒无收,后又补种,青苗又遇蝗虫。家里是一点吃的也没有了,粮食价格一路涨,变卖家产都不够吃几天,后来都没法子了,家家户户都往外跑。我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反正一路走一路要饭,几天还不能吃上点东西,大人饿了还没什么,孩子们饿的天天哭啊。我们也是刚到这里两三天,看这里有山有水,想着能打猎捕鱼,看能不能多活几条人命。”
说到这里,似乎说到伤心处,郑三低声的哭起来,周围很多人也哭。
江河行沉默良久,郑三看他一脸严肃,止住哭声,不敢再说话。
“你们这总共有多少人,多少户?”
“23户,117人。”郑三脱口而出。
江河行有点诧异,知道郑三是有心之人。便把他叫到一边,“我有个办法,你们这些人由你来组织,我这两天会送吃的过来,不过头两天都只能粟米稀饭,就连你也一样,以后要能吃饱,衣服我也来提供,不过你们要全部刮掉头发,天天洗澡。这些你能做到吗?”
郑三听到这里,跪了下来,“先生活命之恩,郑三誓死想报!郑三保证不让一个人撑死,不让一个人饿死。如果做不到,郑三自杀谢罪!”
这个时代是否一诺千金,江河行不知道,看的出郑三说的应该是真心话,权且信他一回。
临走,又交代郑三,粮食是他的武器,自己要把握好,若是出乱子,去村里找刚才和他吵架的张凯。
张凯不清楚怎么回事,看江河行简单跟他一说,这里不方便说什么。两人上马刚准备要走,一扭头看到郑三带领大家全部跪在地上磕头。江河行抱拳一施礼,什么也没说,打马加鞭,返回村里。
张凯不明白江河行不仅地种不成,还给自己背个大包袱,毕竟难民是个无底洞啊。听到张凯的疑惑,江河行一本正经、满脸严肃地道:“他们是难民,现在基本到绝路了,我对他们做的不仅仅是救他们,也是自救啊,大哥。你想过没有,他们一旦毫无希望了,我们假如再逼他们的话,他们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啊。他们现在就剩一条命,活着是他们唯一的道理,没有什么正确不正确,没有什么仁义道德不道德,反正谁不让他们活,他们就可能给你拼命。乱世是没什么道理的,大哥,他们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可是最危险啊。”
听完这话,张凯冷汗直流。幸亏今天被江河行制止了他的冲动行为,要不然,人家没路走,可危险的也有自己啊。
第二天,张凯领几个人赶着车,送粮食衣服给郑三。临去之前,江河行还让他带一些面给那些小孩子吃的,尤其是婴幼儿。
天气凉了,树叶一片片的飘落。江河行的羊皮纸厂建好了,江河行去看了一下,还是很满意。现在还没工人,也没材料,先买了几张羊皮,自己试做了一些纸。不过从开始到最后成纸要半个月左右时间,江河行开始想去哪里招工人呢,想了半天,自己笑了起来,自己手下一批人呢,自己都快忘了。
江河行独自骑马离开纸厂,来到自己的田地。看到乱糟糟的窝棚不见了,虽然还是窝棚,至少排列有序,有点像军营的感觉。离上次来这里有半个月,难民不像难民了,都像村民了。虽然麻布衣服很多不合身,但也干净,只是每个人都是光头。郑三看到江河行过来,老远就跑了过来。
江河行看着郑三光着头,气喘吁吁地样子,笑着对郑三说:“郑三啊,你们都是光头,可有人怪我?”
“那怎么会呢,大家感激都来不及。只是大家不解为什么男女老幼都要刮光头,不过后来天天洗澡后,大家明白了,原来是让我们干净些,再不会有虱子。”
“这里劳力有多少,能种田的几个,工匠几个?”
“能干活的有80个,都能种田,做过工匠的有15个,我全部都了解过,”
“郑三,你很干啊,我很满意。你会骑马吗?”
“会,以前在家,骑马,读书,射箭,我全部学过。”
“哦,没想到,看来以前怠慢你了,我现在一个人,很多事需要人打理,你可愿意来帮我?”江河行起来延揽之心,看着郑三的反应。
“主人,我愿意追随左右。”郑三毫不犹豫,立刻跪了下来。
“你先起来,这里地该种了,明天你去找张凯,我的钱放他那里,地里全部种麦子,不懂的地方就问我或者张凯,尽量自己做主。地种完之后,找30个年轻人跟我到纸厂做工。”
田地之事,交代完之后,江河行回了村里,看望张凯。最近两个人都很忙,见面都不多,刚走到张凯家门口,还没来得及进去。对面来一人,一看,高个,红脸汉子,认识,第一次和江县令一起来的,县里的功曹韩号。
“韩功曹,何事如此着急啊?”
“哎呀,江先生,太好了,我正是要找你,刘县令命我速速把你请回县衙,有要事。”
江河行不敢怠慢,跟着韩号,快马飞奔,直到县衙。
县衙比太守府小了很多,不过院子很深,大概是五进的院子。韩号带江河行直接来到西花厅,然后自己出去禀报。不一会,刘庆快步来到。
刘庆看着江河行,眼睛眯成一条缝,未曾开口,先自笑起来“江先生,大喜啊,大喜!”
“刘县令,喜从何来啊?”
“自来火啊,安汉公非常满意,苏太守、本官还有江先生都有重赏啊,苏太守已经封侯了,本官和江先生都是百斤金之赏。”
“什么百斤金?”江河行没想到西汉的金如此之多,他这个小人物也有这么重的封赏。
“另外,朝廷已允许江先生办学,以促汉朝与共和国之友好。”
江河行没想到,办学居然要朝廷批才许可,怪不得上次苏闻个老狐狸,提都不提。现在看来他还是放在心上了。
江河行十分高兴,晚上就住在县衙和刘县令开怀畅饮,秉烛夜谈,两个人成了真正的往年交似的。前一段,江河行做好石磨送到县里几个,并建议刘县令全县推广。刘县令一开始不知道江河行为什么如此对石匠郑重其事,后来吃过面做的食物之后,才知道此石磨的威力。刘县令感念江河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江河行也欣赏这个县令,原以为官员都是混蛋呢,看来还是有人愿意为民造福的。
第二天,刘县令派人送江河行回去,一路为了安全,还派县衙的人保护其财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