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臣妇赵程氏启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参政这个官职归属六部中的户部,专门掌管农事。
右参政金大人得到皇帝的许可之后,上前将整条被子拿了出来,他的手一摸被面,就感受到了与众不同,而且这被子很重,需要两只手合力才能完全拿起来,这里头绝不是蚕丝。
他开口道:“明公公帮忙将被子打开吧。”
被子暗处缝了开合处,轻轻拆开,露出白色的被芯,这东西,在场的人都未曾见过。
皇后带着妃子们也都围了上来。
妃子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这被子看起来很暖和,就是太重了,压在身上哪里喘的过气来。”
“穗安人是农妇,或许买不起蚕丝,所以才做了这厚重的被子,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心了。”
“这被芯看起来像是木棉,很热的南方才有的东西,穗安人怕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收集到这么多木棉。”
金大人摇头:“不,这不是木棉。”
他掌管农事,且注重管理农桑这一块,各种布料放在他面前,他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木棉是炎热地区的产物,产量极低,南方每年都会进贡一些来京城,木棉看起来和棉花差不多,但质地更轻更柔软,也是贵族才能用上的稀罕之物。
明公公正准备将箱子里的那套里衣也拿起来,这才注意到箱子里还放了一张折子,连忙呈上来。
皇帝将折子打开,密密麻麻全是文字,而且还有很多数字,他眸子眯起,将折子递到明公公手上:“你来给众爱卿念一念。”
“臣妇赵程氏启奏:今风调雨顺,天下大安,再生稻免除无数百姓饥饿之苦,然每至冬日,天寒地冻,无数百姓冻死于寒舍之中……我大宇朝泱泱之国,地广物博,大地馈赠之物必有其妙用……只是适用于北方天寒地冻之物,却独独生长于南方,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千万百姓为严寒所苦……”
“臣妇惊闻南方有木棉树,其喜热,移植必死,遂放弃……后意外发现白叠子,此物为南地观赏之物,等同于梅兰竹菊……经试验,白叠子……大河村众人习惯称之为棉花……棉花能生长于各种地区,南方高热之地,北方寒冷之地亦可种植,西北荒凉之地、西南高原之地亦能……若是推而广之,乃老百姓之福。”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数据,对比养蚕和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
数字虽然冗杂,但最后有一个结论,底层人民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是养蚕的至少五倍。
折子里还提到了种植棉花的弊端,比如,当棉花推广之后,养蚕的农户必然会减少,丝绸的价格也会被抬高,这对有钱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折子念完之后,御花园有一瞬间的静默。
在场都是上流阶级的人,他们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更不会明白受冻有多么的痛苦。
但他们知道,要是折子上的数据都是真的,那么,棉花推广出去后,老百姓一定会受益,大宇朝的江山也会更加稳固。
有民才有国,有国才会有他们。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有人提出异议。
林太傅拱手大声道:“皇上四十岁寿辰,穗安人呈上此利国利民之良计,此乃我大宇朝百姓之福!臣恳请皇上,早日推广此物,上合天心,下安民心,以保我大宇朝江山社稷无忧!”
金大人跟着开口:“皇上,此事宜早不宜迟,恳请皇上早做决断!”
紧接着,一大群朝臣开口附议。
皇帝身为大宇朝一把手,自是看的更加明白,他早就等着众臣附议了,气氛差不多之后,这才开口道:“准奏。”
皇后笑起来:“穗安人再为我朝立功,皇上就不赏赐一二?”
一听这话,底下的朝臣们一个个顿时警铃大作。
上回升官才过去多久,这就又要升官了,照这个速度,两三年后就成正一品诰命夫人了。
一个农妇成一品朝廷命妇,让他们这些士大夫、贵夫人、大家小姐颜面何存……
贺大人拱手道:“皇上,微臣认为,在折子上这些数据未被证实之前,不可贸然给穗安人升官……万一明年棉花种植出现错漏,到了那个时候,穗安人可就千夫所指了……”
他贺家有一人折损在穗安人手上,他实在是不想这妇人继续升官。
皇帝点头:“贺爱卿所言极是,等棉花正式推而广之之后,再给穗安人升官也不迟,不过穗安人此举,令朕心甚慰,若是我朝多出几个像穗安人这般聪慧的女子或者男子,大宇朝定能千秋万代传下去……明公公!”
明公公立即上前:“奴才在。”
“穗安人于社稷有功,升官可免,赏赐必须要有,你去拟单子,给皇后亲自过目。”
“是!”
这件事过后,万寿宴才算是正式开始。
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雪花飞扬而落,大河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处于不南不北的地区,有时候雪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但总归下了就好,瑞雪兆丰年嘛,不过因为去年的雪灾,村里人还是会隐隐担忧雪下的太大,早早就去城里准备年货。
进入腊月,天气越来越冷,程弯弯不敢再坐在院子里,而是窝在炕上。
她翻着账本,有条不紊的将事情吩咐下去:“再有十多天工坊就都休假了,休息之前给大家伙把年货备好,今年工坊收益不错,大家也都踏实肯干,按照每个人二两银子的标准备办年货吧。”
齐婆子点头:“是安人,老奴去和言掌柜说一声。”
程弯弯将事情交代完之后,看向窗外,雪停了,家里的丫环在院子里玩雪。
放在她年轻的时候,肯定也会过去打雪仗堆雪人,但现在,她实在是太怕冷了,手不敢碰雪。
她披了一件毛披风起身,走到外头,正好赵老太太过来了,手里拎着一个木桶,桶子里的鱼活蹦乱跳。
今天大河村集体起河,一张大网来来回回捞了不少鱼上来,家家户户按人头领取。
“你这人就是不着急,去晚了可就只有小鱼仔了。”赵老太太将木桶里的鱼倒进院子的水缸里,“瞅瞅,多新鲜,先养着,过年的时候再吃。”
程弯弯家的荷塘里也有鱼,之前为了方便挖藕就全部捞起来带到市场上卖了,所以她也不是特别馋鱼吃,不过大冬天能吃口新鲜的鱼确实是不错。
“我还腌了些腊肉,这次腌的特别入味,回头给你送点过来。”赵老太太说着说着,开始叹气,“谁能想到今年的日子突然就富足起来了呢……早上去城里买年货,看到路边上那些乞讨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前日子难过的时候,我也想过拿个碗去街上讨米……”
程弯弯也叹了口气。
哪怕是现代社会,街上也有不少乞丐,更别说古代封建社会了。
她看向远处只挖了不到百分之一的藕塘,再看向集市上生意不怎么好的棉被铺,心中顿时有了个想法。
参政这个官职归属六部中的户部,专门掌管农事。
右参政金大人得到皇帝的许可之后,上前将整条被子拿了出来,他的手一摸被面,就感受到了与众不同,而且这被子很重,需要两只手合力才能完全拿起来,这里头绝不是蚕丝。
他开口道:“明公公帮忙将被子打开吧。”
被子暗处缝了开合处,轻轻拆开,露出白色的被芯,这东西,在场的人都未曾见过。
皇后带着妃子们也都围了上来。
妃子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这被子看起来很暖和,就是太重了,压在身上哪里喘的过气来。”
“穗安人是农妇,或许买不起蚕丝,所以才做了这厚重的被子,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心了。”
“这被芯看起来像是木棉,很热的南方才有的东西,穗安人怕也是费了不少功夫才收集到这么多木棉。”
金大人摇头:“不,这不是木棉。”
他掌管农事,且注重管理农桑这一块,各种布料放在他面前,他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木棉是炎热地区的产物,产量极低,南方每年都会进贡一些来京城,木棉看起来和棉花差不多,但质地更轻更柔软,也是贵族才能用上的稀罕之物。
明公公正准备将箱子里的那套里衣也拿起来,这才注意到箱子里还放了一张折子,连忙呈上来。
皇帝将折子打开,密密麻麻全是文字,而且还有很多数字,他眸子眯起,将折子递到明公公手上:“你来给众爱卿念一念。”
“臣妇赵程氏启奏:今风调雨顺,天下大安,再生稻免除无数百姓饥饿之苦,然每至冬日,天寒地冻,无数百姓冻死于寒舍之中……我大宇朝泱泱之国,地广物博,大地馈赠之物必有其妙用……只是适用于北方天寒地冻之物,却独独生长于南方,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千万百姓为严寒所苦……”
“臣妇惊闻南方有木棉树,其喜热,移植必死,遂放弃……后意外发现白叠子,此物为南地观赏之物,等同于梅兰竹菊……经试验,白叠子……大河村众人习惯称之为棉花……棉花能生长于各种地区,南方高热之地,北方寒冷之地亦可种植,西北荒凉之地、西南高原之地亦能……若是推而广之,乃老百姓之福。”
接下来,是一连串的数据,对比养蚕和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
数字虽然冗杂,但最后有一个结论,底层人民种植棉花的经济效益是养蚕的至少五倍。
折子里还提到了种植棉花的弊端,比如,当棉花推广之后,养蚕的农户必然会减少,丝绸的价格也会被抬高,这对有钱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好消息。
折子念完之后,御花园有一瞬间的静默。
在场都是上流阶级的人,他们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更不会明白受冻有多么的痛苦。
但他们知道,要是折子上的数据都是真的,那么,棉花推广出去后,老百姓一定会受益,大宇朝的江山也会更加稳固。
有民才有国,有国才会有他们。
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有人提出异议。
林太傅拱手大声道:“皇上四十岁寿辰,穗安人呈上此利国利民之良计,此乃我大宇朝百姓之福!臣恳请皇上,早日推广此物,上合天心,下安民心,以保我大宇朝江山社稷无忧!”
金大人跟着开口:“皇上,此事宜早不宜迟,恳请皇上早做决断!”
紧接着,一大群朝臣开口附议。
皇帝身为大宇朝一把手,自是看的更加明白,他早就等着众臣附议了,气氛差不多之后,这才开口道:“准奏。”
皇后笑起来:“穗安人再为我朝立功,皇上就不赏赐一二?”
一听这话,底下的朝臣们一个个顿时警铃大作。
上回升官才过去多久,这就又要升官了,照这个速度,两三年后就成正一品诰命夫人了。
一个农妇成一品朝廷命妇,让他们这些士大夫、贵夫人、大家小姐颜面何存……
贺大人拱手道:“皇上,微臣认为,在折子上这些数据未被证实之前,不可贸然给穗安人升官……万一明年棉花种植出现错漏,到了那个时候,穗安人可就千夫所指了……”
他贺家有一人折损在穗安人手上,他实在是不想这妇人继续升官。
皇帝点头:“贺爱卿所言极是,等棉花正式推而广之之后,再给穗安人升官也不迟,不过穗安人此举,令朕心甚慰,若是我朝多出几个像穗安人这般聪慧的女子或者男子,大宇朝定能千秋万代传下去……明公公!”
明公公立即上前:“奴才在。”
“穗安人于社稷有功,升官可免,赏赐必须要有,你去拟单子,给皇后亲自过目。”
“是!”
这件事过后,万寿宴才算是正式开始。
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雪花飞扬而落,大河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处于不南不北的地区,有时候雪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但总归下了就好,瑞雪兆丰年嘛,不过因为去年的雪灾,村里人还是会隐隐担忧雪下的太大,早早就去城里准备年货。
进入腊月,天气越来越冷,程弯弯不敢再坐在院子里,而是窝在炕上。
她翻着账本,有条不紊的将事情吩咐下去:“再有十多天工坊就都休假了,休息之前给大家伙把年货备好,今年工坊收益不错,大家也都踏实肯干,按照每个人二两银子的标准备办年货吧。”
齐婆子点头:“是安人,老奴去和言掌柜说一声。”
程弯弯将事情交代完之后,看向窗外,雪停了,家里的丫环在院子里玩雪。
放在她年轻的时候,肯定也会过去打雪仗堆雪人,但现在,她实在是太怕冷了,手不敢碰雪。
她披了一件毛披风起身,走到外头,正好赵老太太过来了,手里拎着一个木桶,桶子里的鱼活蹦乱跳。
今天大河村集体起河,一张大网来来回回捞了不少鱼上来,家家户户按人头领取。
“你这人就是不着急,去晚了可就只有小鱼仔了。”赵老太太将木桶里的鱼倒进院子的水缸里,“瞅瞅,多新鲜,先养着,过年的时候再吃。”
程弯弯家的荷塘里也有鱼,之前为了方便挖藕就全部捞起来带到市场上卖了,所以她也不是特别馋鱼吃,不过大冬天能吃口新鲜的鱼确实是不错。
“我还腌了些腊肉,这次腌的特别入味,回头给你送点过来。”赵老太太说着说着,开始叹气,“谁能想到今年的日子突然就富足起来了呢……早上去城里买年货,看到路边上那些乞讨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前日子难过的时候,我也想过拿个碗去街上讨米……”
程弯弯也叹了口气。
哪怕是现代社会,街上也有不少乞丐,更别说古代封建社会了。
她看向远处只挖了不到百分之一的藕塘,再看向集市上生意不怎么好的棉被铺,心中顿时有了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