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去商业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徐达一脸笑容的道:“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东西,刚才我在车厢里睡了一觉,这一梦醒来就到松江府,确实神奇!”
陈松坐在他的对面,表情自然,道:“如果不是因为火车确实有如此强大的运输能力,我又怎么可能会一直向陛下建议修建铁路呢!
现在的火车速度看起来很快,这并不是最快的,有朝一日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从大明最南边到大明最北边,可能也就仅仅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不了几天就能够纵横整个大明。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商路畅通,最南边的那些海产,也能在一天之内运送到北边。
北边那些从来没有吃过海鱼的百姓,也能够吃上来自大海边的海鱼。
到了那时,朝廷在收取一定的运输费和商税,光是这两项就能够赚取大量钱财!”
陈松三句不离钱,就好像修建这条铁路,最大的目的就是捞钱一样。
“常青啊,虽然你不是商人,可我怎么总感觉你说的这些话,和商人脱不了干系?
咱们陛下从来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以后你还是不要在陛下的面前说了,在我的面前说也无所谓!”徐达语重心长地对陈松说道。
这也是关心陈松,这么多年陈松帮了许多很多忙。
别的不说,光是最近这么多年一直找陈松看病,一直在他那里买药,这都是莫大的帮助。
有些事情并不能仅仅的当成交易,如果没有陈松这个人,徐达的很多疑难杂症都不能解决。
再加上两家又有姻亲,徐达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陈松犯错误。
“国公爷说的这话倒也是,按这条铁路修建的时候花费了不少钱财,也花了了很长的时间。
这些东西都是成本,都是钱,都是朝廷的支出,如果以后不能将这些支出全部赚回来,国公爷觉得以后的朝廷还会再修建铁路吗?
这种东西是国之重器,朝廷以后也不会轻易的放弃,修建的欲望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会很强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那些规律,莫盖于此!”
陈松一脸平静的解释,“这些东西不仅要在陛下面前说,还要说清楚,将这里面的所有原由全部说给陛下。”
“我现在也老了,跟不上你们的思路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出现差错就行!”
徐达拍着自己的大腿,声音平缓。
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知府衙门外面。
朱元璋走下马车,在朱标朱雄英的陪同之下,走进了衙门。
陈松紧随其后,和徐达也一同走了进去。
稍作歇息,朱元璋又带领着随行的文武百官,去了松江府市舶司。
松江府市舶司这么多年以来为朱元璋为朝廷赚了不少钱,现在的这条铁路,花的钱大部分上都是松江府提供的。
换一句话说,没有松江府市舶司,就没有这条铁路。
朱元璋对松江府市舶司非常上心,所以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松江府,当然要第一时间过去看一看。
说起来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来松江市舶司,这个为他赚了很多钱的地方,可要看一看。
马车朝着松江府市舶司的方向而去,朱元璋坐在马车当中,不动如山。
朱雄英掀开车窗,朝外面看去。
现在的松江府繁华至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京城。
京城是那种人数众多的繁华,松江府,是那种商业的繁华。
“觉得怎么样?松江府好还是咱们京城好?”
朱元璋一脸笑容的看着朱雄英。
“都好,京城人多,看起来很繁华。这里人虽然不多,看起来也很繁华。
孙儿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市舶司,恐怕这里不会像今天这样这么繁华!”
朱雄英坐在了朱元璋对面,一脸认真的说道。
“说的不错,当初的松江府也很贫穷,当年老师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几乎可以说什么也没有。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现在松江府就已经大变样了,你老师居功至伟!”朱元璋说道。
爷孙俩就这么聊着天,马车逐渐到达了市舶司。
在市舶司那里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些文件啥的,又坐着马车去了城外的码头。
松江府市舶司的码头到底有多繁华,朱元璋之前在心中也有猜测,可那些猜测远远比不上亲眼所见来的真实。
马车老远就停下了,朱元璋再朱雄英的搀扶之下走下马车。
他看着前方的码头,脸色振奋很多。
码头非常宽大,大小仓库林立,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样的人群,在码头上不停的忙碌着。
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很多,这些基本上都是运送货物的商船。
热火朝天的场景,就像是一个巨大且繁忙的工地一样。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场面,道:“也就是当年修建京城时,才有如此繁华的景象,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松江府竟然繁华到了这种地步。
在来之前,还在猜测松江府到底能有多繁华。本来以为城中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码头这里更繁华。”
码头的旁边就是陈松之前规划的那几个商业街,商业街那边高楼林里,里面人数众多。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朝商业街那里走去。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换上了便装,朱元璋此番出行,并不想太过惊扰地方。
站在商业街外,无法体会到商业街真正的繁华之处。
走进之后,才能看的真切。
街道两旁林立的那些商铺,几乎每一个商铺里面都有大量的顾客。
街道上的摊贩随处可见,吆喝声不绝于耳,这是一种和京城完全不一样的繁华。
陈松走在朱元璋旁边,介绍道:“陛下,码头商业街本来只有四条街道,如今已经有十二条。
这些街道上面的店铺,数量早已经过百。这里的店铺,都是市舶司的财产,普通商人只能租用。
光是这些租金,每年就能为市舶司提供大量收入。”
朱元璋走的很缓慢,静静的听着陈松的介绍。
徐达一脸笑容的道:“万万没有想到,这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东西,刚才我在车厢里睡了一觉,这一梦醒来就到松江府,确实神奇!”
陈松坐在他的对面,表情自然,道:“如果不是因为火车确实有如此强大的运输能力,我又怎么可能会一直向陛下建议修建铁路呢!
现在的火车速度看起来很快,这并不是最快的,有朝一日当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从大明最南边到大明最北边,可能也就仅仅只需要一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要不了几天就能够纵横整个大明。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商路畅通,最南边的那些海产,也能在一天之内运送到北边。
北边那些从来没有吃过海鱼的百姓,也能够吃上来自大海边的海鱼。
到了那时,朝廷在收取一定的运输费和商税,光是这两项就能够赚取大量钱财!”
陈松三句不离钱,就好像修建这条铁路,最大的目的就是捞钱一样。
“常青啊,虽然你不是商人,可我怎么总感觉你说的这些话,和商人脱不了干系?
咱们陛下从来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以后你还是不要在陛下的面前说了,在我的面前说也无所谓!”徐达语重心长地对陈松说道。
这也是关心陈松,这么多年陈松帮了许多很多忙。
别的不说,光是最近这么多年一直找陈松看病,一直在他那里买药,这都是莫大的帮助。
有些事情并不能仅仅的当成交易,如果没有陈松这个人,徐达的很多疑难杂症都不能解决。
再加上两家又有姻亲,徐达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陈松犯错误。
“国公爷说的这话倒也是,按这条铁路修建的时候花费了不少钱财,也花了了很长的时间。
这些东西都是成本,都是钱,都是朝廷的支出,如果以后不能将这些支出全部赚回来,国公爷觉得以后的朝廷还会再修建铁路吗?
这种东西是国之重器,朝廷以后也不会轻易的放弃,修建的欲望不能说没有,但绝对不会很强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那些规律,莫盖于此!”
陈松一脸平静的解释,“这些东西不仅要在陛下面前说,还要说清楚,将这里面的所有原由全部说给陛下。”
“我现在也老了,跟不上你们的思路了,反正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要出现差错就行!”
徐达拍着自己的大腿,声音平缓。
没过多久,马车停在了知府衙门外面。
朱元璋走下马车,在朱标朱雄英的陪同之下,走进了衙门。
陈松紧随其后,和徐达也一同走了进去。
稍作歇息,朱元璋又带领着随行的文武百官,去了松江府市舶司。
松江府市舶司这么多年以来为朱元璋为朝廷赚了不少钱,现在的这条铁路,花的钱大部分上都是松江府提供的。
换一句话说,没有松江府市舶司,就没有这条铁路。
朱元璋对松江府市舶司非常上心,所以这次好不容易来一趟松江府,当然要第一时间过去看一看。
说起来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来松江市舶司,这个为他赚了很多钱的地方,可要看一看。
马车朝着松江府市舶司的方向而去,朱元璋坐在马车当中,不动如山。
朱雄英掀开车窗,朝外面看去。
现在的松江府繁华至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已经超过了京城。
京城是那种人数众多的繁华,松江府,是那种商业的繁华。
“觉得怎么样?松江府好还是咱们京城好?”
朱元璋一脸笑容的看着朱雄英。
“都好,京城人多,看起来很繁华。这里人虽然不多,看起来也很繁华。
孙儿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市舶司,恐怕这里不会像今天这样这么繁华!”
朱雄英坐在了朱元璋对面,一脸认真的说道。
“说的不错,当初的松江府也很贫穷,当年老师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几乎可以说什么也没有。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现在松江府就已经大变样了,你老师居功至伟!”朱元璋说道。
爷孙俩就这么聊着天,马车逐渐到达了市舶司。
在市舶司那里转了一圈,查看了一些文件啥的,又坐着马车去了城外的码头。
松江府市舶司的码头到底有多繁华,朱元璋之前在心中也有猜测,可那些猜测远远比不上亲眼所见来的真实。
马车老远就停下了,朱元璋再朱雄英的搀扶之下走下马车。
他看着前方的码头,脸色振奋很多。
码头非常宽大,大小仓库林立,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样的人群,在码头上不停的忙碌着。
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很多,这些基本上都是运送货物的商船。
热火朝天的场景,就像是一个巨大且繁忙的工地一样。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场面,道:“也就是当年修建京城时,才有如此繁华的景象,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松江府竟然繁华到了这种地步。
在来之前,还在猜测松江府到底能有多繁华。本来以为城中已经够繁华了,没想到码头这里更繁华。”
码头的旁边就是陈松之前规划的那几个商业街,商业街那边高楼林里,里面人数众多。
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朝商业街那里走去。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换上了便装,朱元璋此番出行,并不想太过惊扰地方。
站在商业街外,无法体会到商业街真正的繁华之处。
走进之后,才能看的真切。
街道两旁林立的那些商铺,几乎每一个商铺里面都有大量的顾客。
街道上的摊贩随处可见,吆喝声不绝于耳,这是一种和京城完全不一样的繁华。
陈松走在朱元璋旁边,介绍道:“陛下,码头商业街本来只有四条街道,如今已经有十二条。
这些街道上面的店铺,数量早已经过百。这里的店铺,都是市舶司的财产,普通商人只能租用。
光是这些租金,每年就能为市舶司提供大量收入。”
朱元璋走的很缓慢,静静的听着陈松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