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硝烟弥漫下的玄机——战争疑云篇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史前核战争之谜
史前也有核战争?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考古学家的确发现了爆炸的现场,这又如何解释呢?
在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这些文明的毁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它是由六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面对这个保存完好、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留下了这个核反应堆?要知道,人类掌握核能技术,建立第一座核反应堆,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许多学者研究后指出,史前文明毁灭于一场规模浩大的核战争。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500多年了。书中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无与伦比,有点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得更令人毛骨悚然:“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因此,不少学者正在探索一个谜,那就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1800摄氏度。森林大火或火山爆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能达到这个温度的,只有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热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卡希达”相当于1亿分之3秒。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K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来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如果这样,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更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有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中的“玻璃石”十分相像。
《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事件距今至少3500年。那么,在距今35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但这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战争初期,汉尼拔节节胜利,眼看即将攻占罗马,可就在此时,罗马人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汉尼拔就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是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小时候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西班牙的迦太基统帅后,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
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巧妙运用计策(地形、兵种及天气变化)引诱,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夙愿。
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三世,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才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至汉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平民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获得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阶级矛盾得以缓和,国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都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
同时,在与迦太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作战特别尽力。虽然罗马在布匿战争过程中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太基在征服北非土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商业集团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主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忌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在罗马战败,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他错过了这个机会,给了罗马人喘息的机会。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之谜
斯巴达克打赢罗马的两个执政官后,为什么没有立即跨越阿尔卑斯山而是转而率领大军又杀回罗马?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回自己的故乡色雷斯而是选择继续和罗马作战呢?
斯巴达克(?-公元前71年)为色雷斯人,他是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可以空手打死野兽。在反抗罗马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从事残忍血腥的角斗表演——角斗士们手握利剑、匕首,或相互拼杀,或与猛兽对垒。在充斥危险且毫无尊严的生活中,斯巴达克选择自己掌握命运。
公元前73年初夏,斯巴达克为争取自由,率70名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他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队伍不断扩大。这就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到六万人。他将部队开向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在那里人数达到12万(据有些史料记载为九至十万)。被起义的巨大规模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其中包括斯巴达克,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主张离开意大利,冲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者返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由于这种意见分歧,三万人的队伍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亚北部)被罗马军队击溃(死两万人)。斯巴达克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的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会战中,斯巴达克的军队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起义军士气高涨。战后,斯巴达克曾经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历经20多天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打开了渡过波河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北上出境的计划此时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返回意大利,从一边绕过罗马,向南方进军。
罗马元老院竭力想尽快地将起义镇压下去,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的大军和路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斯的军队发起总决战。他用急行军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迎击克拉苏斯。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虽在数量上比罗马军队少得多,但他们仍然英勇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六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起义遂告失败。
究其失败原因,在众多脉络之中,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研究者:为什么斯巴达克放弃了自己的北上出境计划?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许多也跟他一样,曾经是罗马境外的自由人,因种种原因不幸沦为角斗士。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是多么大的双重诱惑!多少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有的学者认为,起义军内部分裂是一个原因。由于起义军中不少人源于地缘亲情,不想离开本土前往斯巴达克的家乡色雷斯,几方面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不断分兵,最终被罗马军队各个击破。而这种不断被内部人强调的本土意识,不得不让本已制订明确北上计划的斯巴达克踌躇。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斯巴达克计划的改变缘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起义之初,敌强我弱,斯巴达克感到很难对付罗马官军,不宜久留罗马,所以拟订北上计划,先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北部地区发展自己,争取早点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故土。但北上途中的节节胜利,尤其是起义军将罗马执政官克劳狄乌斯、名将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围剿接连挫败之后,声势大振,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一点变化。起义军因此变得自信起来,觉得可以留在罗马“与敌人决一死战并战而胜之”。
也有人认为是阿尔卑斯山的恶劣条件改变了起义军北上翻越山岭的计划。他们提出,阿尔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欧洲最高的山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上气候千变万化。起义将士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身上的单衣无法御寒,再加上起义军给养不足,没有办法,只好取消北上计划。还有人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是因为想到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才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斯巴达克之所以放弃北上出境计划,想必是经过一番考虑的。那么,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个谜的最后解开,还依赖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
■谁打响了莱克星顿的第一枪
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争取独立的第一枪,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然而这一枪究竟是英军开的,还是美国人开的呢?
莱克星顿是波士顿西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在美国历史上却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1775年,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后,世界史上最显著的一次独立运动拉开了序幕。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逐渐在北美建立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十分发达,其产品足以同英国竞争;中部则成为北美的粮仓;南部盛行大种植园经济,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
然而,英国希望北美永远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而极力压制北美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为了填补与法国交战引发的国库亏空,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加强掠夺北美殖民地民众创造的财富,巧立名目,不断征收苛捐杂税。英国的高压政策不断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袭击收税官吏。英国于是向北美大陆派去大量军队,控制民众反抗的局面。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五名市民,打伤六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
1773年,英国政府又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实行“茶叶税法”,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费城、纽约、波士顿等港口也拒绝给运英国茶叶的货船卸货,那些船只好停在港口里。1773年12月16日夜里,波士顿的50名青年潜到垄断北美茶叶贸易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将价值18000英镑的茶叶全部倒入海中。“波士顿倾茶事件”招致了英国的严厉报复,先后通过了四项强制性的法令。但波士顿人并没有屈服,他们反而储藏弹药,准备以武力抗衡。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并试图偷袭莱克星敦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军械库。工兵保尔·瑞维尔得知消息后,星夜疾驰,通知各个村庄的民兵组织起来,迎击英军。
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800名英国轻步兵在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离康科德六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村边。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怒视着英国人。这时候,英军军官要求民兵放下武器。可能由于当时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民兵们的解散进行得非常缓慢,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放下武器。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响了一声枪响!于是,英军士兵不顾其军官的阻止而随意扫射,民兵也开始还击,直到军官重新控制了局面,八名民兵在冲突中丧生。究竟是谁打响了第一枪,为什么打响第一枪?取证从当时就已经展开,但现场的参与者以及目击证人众说纷纭,于是制造了这个千古之谜。
第一枪并没有引起进一步的冲突,英军继续向西进发,当天的战事从康科德爆发。在英军向波士顿返程的路上,被各地集结而至的民兵组织围追堵截,死伤200多人,直到波士顿的英兵援军赶到。之后,民兵包围了波士顿,双方发展为军事对抗。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此,在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中,波士顿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247人,取得辉煌的战绩。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一枪的打响非常突然,甚至很可能是枪支走火造成的,但这一枪所触发的是双方多年敌对造成的紧张神经。这枪声像信号一样,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莱克星顿的第一声枪响,无论是英国人开的火,或是美国民兵的自卫,都是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的。扣动开关的那根手指,也揭开了美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一声枪响的来源或许已经永远无法追查了,但莱克星顿的这一枪,将永远被美国人民所铭记。
■英军火烧华盛顿之谜
美国白宫在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被称做“总统大厦”、“总统之宫”。那么,它因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呢?又为何名为“白宫”呢?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赫本的年轻人到费城拜见乔治·华盛顿,希望能参与总统官邸的设计工作。20天后,赫本拿出了设计草图。10月,总统官邸动工修建。1800年,总统官邸交付使用。但在当时,这座建筑并不叫“白宫”。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筑。
白宫最初建成的时候是灰色的,但为什么现在成了“白宫”呢?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拓疆运动。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入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英国政府对此甚为恐慌。为了防范领土面积不断扩大的美国,英国开始袭扰美国的海上贸易,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1812年6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迪逊总统的对英宣战提议。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1814年,英国人分兵三路进攻美国,其中第二支是由罗伯特·罗斯统帅的4000名士兵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于1814年8月19日,在亚历山大·柯克兰因和乔治·科伯恩两位将军的具体指挥下在马里兰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英军因此攻占了华盛顿附近的小村布拉登斯堡。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临走时,机智的总统夫人多莉还不忘从墙上摘下华盛顿的肖像,带走《独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历史档案。
1814年8月24日黄昏时分,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在英军士兵对白宫点火之前,英军海军上将科伯恩拾取一顶美国总统的帽子和麦迪逊总统的坐垫作为纪念品。他还与其部下享用了为麦迪逊总统和夫人准备的晚餐。大火将官邸的墙壁熏得黝黑,只是由于暴雨突至,白宫才没有化为灰烬。
麦迪逊总统从避难地返回华盛顿的时候,白宫昔日歌舞升平的情景不见了,只留下大火焚烧后黝黑的墙面。总统的官邸像国家本身一样,遭到蹂躏和耻辱,这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把华盛顿被焚视为难以忍受的侮辱。
战争之后,麦迪逊请来当年的设计者赫本,重修白宫。为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赫本用白色油漆将官邸粉饰一新。后来,再次重修总统府时,人们干脆用白色的大理石来装饰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宫”。1901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用“White
House”(白宫)一词正式命名这座建筑,“白宫”便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
法国人历来忌讳提到“滑铁卢”,把它视为法兰西民族的耻辱。直到今天,人们仍把“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那么,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呢?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在法国人民的支持下,拿破仑奇迹般地重新登上皇位。欧洲封建君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得到这一消息后,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又一次向拿破仑宣战,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绞杀。
反法联盟由英俄普奥意五国组成,可用于战场的兵力达82万以上。他们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并计划在6月底7月初攻入法国。6月中旬,心急的英普军队已到达法国的毗邻——比利时,逼近法国。英军由威灵顿统帅,拥有十万军队;普军是布吕歇尔统帅的12万人的部队。同时,大批的俄、奥军队向法国开拔。
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拿破仑决定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这样就有瓦解反法联盟的可能,从而巩固其地位。因此,拿破仑决意争取主动。6月12日,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进入比利时。16日,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林尼村打败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随后,拿破仑命令骑兵将领格鲁希追击普军。他自己则集中七万多兵力马不停蹄奔赴英军据守的圣让山。17日,拿破仑错误地让军队休息了一天,并决定18日同英军元帅威灵顿指挥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展开大决战。而威灵顿指挥的英军早已修了坚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仑。
18日清晨,大雨滂沱,战场泥泞,炮兵和骑兵无法展开,一直拖到中午战斗才打响。战斗一开始,双方用大炮互相轰击,骑兵、步兵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按照战前部署,在英军右翼的法军担任佯攻。遗憾的是,这些部队立功心切,把佯攻变成真正的攻击。消耗了大量兵力,更严重的是,整个战略部署被打乱。法军一再猛攻,曾多次突破英军防线,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
正当英军难以支持之时,布留赫尔率领三万普军前来支援,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总攻。拿破仑把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也投入战斗,仍无法扭转战局。法军最后在英荷和普军的总攻下,全线崩溃。拿破仑仅带一万余名残兵败将逃回巴黎。22日,在强大的联盟武装干涉下,拿破仑被迫逊位,并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直至病死。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也可能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此外,如果战斗一开始就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或许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
也有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用兵失误是导致他溃败的重要原因。虽然拿破仑的军事谋略举世无双,但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他培养的一批将才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后来,拿破仑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总结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时,先是一味地责怪天气和其他将领,而后又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拿破仑的失败是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结果。以往战无不胜的拿破仑无奈地接受了再一次失败的命运,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为了运送侨民,美国将“缅因”号军舰停泊在古巴港口。然而,它却“意外”地被炸沉。是谁导演了这场事故呢?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Maine)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个备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的国度。
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古巴的混乱局势给新兴的美帝国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他们对古巴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国总统杰弗逊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战,首先要占领古巴。后来,美国多次企图收买或用武力夺取古巴,都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并未直接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年初,形势突变。正当古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美国却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以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
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在自娱自乐,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官兵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高呼乱叫,四处逃命。几个镇定的士兵刚拿起水龙头准备救火,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地向右边倾斜。船员纷纷跳海逃生,船上350名船员只有90人死里逃生。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一时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缅因”号在爆炸前没有一点前兆,真可谓突然爆炸。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并利用“缅因”号事件大做文章,在全国上下制造反西班牙的气氛。
战争的阴云一下子笼罩了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据理力争,也随即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4月25日,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历时三个月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以及它在加勒比海的另一块殖民地波多黎各。
美西战争早已过去,而“缅因”号战舰突然爆炸沉没的真相至今不明。当时,美西两国都组织了力量进行调查,但双方调查的结论显然不同。
美国是在拒绝西班牙联合调查的建议后而单方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断定:“附在舰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舰前部弹药库爆炸,但不知水雷系何人所放。”美国实际没有查出真实原因,只是最后断言系水雷炸沉的。然而,人们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11年“缅因”号残骸被打捞上来后,人们发现舰身的整个前半部被炸毁,申板和舷侧都被炸掉了,这正是船上弹药库和锅炉所在的部位。在船的这一部分,约1/2的船底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边。这不正是对美方的调查报告的否定吗?
西班牙在美方拒绝联合调查后,也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若干曾目睹或耳闻爆炸的证人进行了较详细的讯问。西班牙调查报告认为,“缅因”号爆炸是内部原因引起的。这与1911年将该舰打捞上来所检验的情况相接近,但疑点仍然存在。
许多人认为,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国故意制造的。为了占领古巴,美国故意制造美西冲突,煽动国内舆论反对西班牙而自行炸毁了“缅因”号,以此作为出兵的借口。当然,这都是根据美国当时的战争狂热行为进行推理后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证据提不出来,也难以解除疑问。
■英国童子军参战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方竟然招募“童子军”,许多少年因此夭折在残酷的战场上。
在一战爆发90周年之际,英国隆重推出了一部名为《英国童子军》的纪录片,爆出一个惊人的事实:一战期间,英国军方招募了25万名不到参军年龄的童子军,其中近一半人最后伤亡。而且,多年来,英国政府对这个“丑闻”一直刻意隐瞒,很少有人知道真相。这件事是真的吗?
英国一战历史学家理查德·凡·埃姆登为这部纪录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历史资料。他透露说,英国是1914年8月14日宣布参加一战的。从那以后,在许多“你的国家需要你”等文字的宣传和鼓动下,不到两个月,英国军方就招募到75万名志愿参战的士兵,赶赴血雨腥风的欧洲战场。
这些“男孩士兵”的年龄全都低于法定的服役年龄——18岁,其中,还包括25万名年龄只有十来岁、根本不到18岁的男孩,而且有的甚至只有14岁!他们一腔热血,希望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不顾一切地渴望加入军队。尽管当时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内阁明知道许多征召入伍的男孩都未达到法定服役年龄,但为了招募到足够多的兵力,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战场上,一半左右“男孩士兵”阵亡或负伤。
当年参战的一名幸存者威瑟斯透露说,当时他只有17岁,但在政府的鼓动下一心想参战。于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独自在征兵处虚报了姓名、年龄以及家庭住址,负责招募的人什么都没有多问,也没有核实,就让他加入军队。威瑟斯说:“当时,很多只有15岁左右的男孩都谎称自己有19岁或者20岁。”
据悉,一战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英国士兵阵亡。面对异常残忍的战争,不少英国士兵心生胆怯、畏惧,不时有士兵临阵脱逃、抗拒上战场或开小差。为稳定军心,迫使军队死守战壕,与德国兵血战到底,英国军队最高统帅部强化了行刑队的执法,凡被军事法院判处死刑的开小差的士兵,一律由行刑队快速处决。而“童子军”如果在战场上发生开小差当逃兵的行为,同样要被行刑队处死。东伦敦男孩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1914年9月,他应招入伍时只有16岁。1915年2月,贝维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场战役中后背中弹受伤,被送往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在即将返回前线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饱受惊吓的贝维斯泰因不愿再回到战场去。后来,他又拒绝服从长官的命令,于是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处决。当时,他的死亡记录显示他有21岁。然而,事实上,他当时只有17岁。
据悉,英国当时自由党议员亚瑟·马克汉姆对这些年轻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忧虑,愤怒地指责英政府采用欺骗性的手段骗这些孩子入伍。为了让军方下令撤回这些只有十来岁的童子军,他一直以各种方式奔走、呼吁、请愿,试图说服英国战争办公室负责人、陆军大臣基奇纳将“童子军”从欧洲战场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国政府对马克汉姆的呼吁置若罔闻。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声音也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他的这些努力最终全是徒劳。
1916年8月,50岁的马克汉姆死于心脏病突发。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看到英国军方在招募士兵时加强对年龄的管制。所以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从此,再没有人为“童子军”参战一事向英国政府表达抗议了。
■谁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击落80架飞机,位居德国飞行员之首,同时也是一战中世界王牌的第一位。然而,他最终命丧谁手却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1918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不已的法国战场上,一架英国飞机飞到德国防线上空,投下一个铁筒。筒里装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拍的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写道:“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署名为英国皇家空军。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德国,举国为之震惊。德国军人纷纷传告着这个可怕的消息,士气低沉,因为里希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空军飞行员。他曾在空战中击落80架敌机,击毙了87名飞行员,创造了这次大战中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
1892年5月2日,里希特霍芬出生于普鲁士西里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1915年,他进入航空队。但由于天资并不太好,学完飞行后,被分到东线充当后坐侦察员。经过他的一再要求,里希特霍芬终于改为战斗机驾驶员,调往战事正酣的西线。凡尔登战役开始后,里希特霍芬被选入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多·波尔克的天才飞行员领导的第二狩猎小队。1916年9月,里希特霍芬投入第一次空战,旗开得胜,击落一架英国飞机。仅1917年4月一个月中他就击落了21架敌机,因而名声大噪。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霍克就是丧命在他手中。印有他头像的明信片在全德国出售。因为他的飞机被漆成血红色,他也被称为“红色男爵”。
1918年4月21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作为曾击落协约国80架飞机的王牌飞行员,他的生命终止了。然而,对他的死却存在争议,英国皇家空军和澳大利亚军队都认为是他们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一天在皇家空军服役的加拿大人罗伊·布朗上尉率领第209飞行队驾驶一队骆驼飞机飞往前线。途中,他们遭遇了里希特霍芬率领的九架福克飞机,一场血战不可避免地展开。战争后期,协约国的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混战中,德军飞机一架一架被击落。杀红了眼的里希特霍芬紧紧咬住一架敌机不放。布朗看到危险,立即赶来对准这架红色三翼战斗机的尾部进行了干扰性攻击,激动的里希特霍芬转过头来就撞向布朗,布朗急忙向右避开。二人翻翻滚滚地缠斗在一起,旗鼓相当,不一会双方的飞机都负了伤,但未丧失战斗力。聪明的布朗且战且退,将空战引入己方上空,里希特霍芬紧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协约国地面士兵用步枪和机枪对他猛烈射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命中了里希特霍芬,他头部中弹,飞机坠毁在战壕里。
而澳大利亚方面对此持有异议,认为飞机是被布置在协约国防线的澳大利亚炮兵击落的。当时,正巧里希特霍芬的飞机飞到澳大利亚第四师第24机关炮连的阵地上空。里希特霍芬的飞机被布朗击中后只是受了点轻伤,他驾机下滑返航。澳大利亚炮兵的猛烈炮火击中里希特霍芬飞机的前部。飞机摇摇晃晃,旋转而下,重重地摔在炮兵阵地附近,起落架摔坏。澳大利亚炮兵连忙爬上飞机,发现里希特霍芬已经断气。澳大利亚方面坚持认为,这架飞机是被地面炮火击落的,是被炮手波普金和韦斯顿击落的。
尽管英国和澳大利亚为是谁击落里希特霍芬而争吵不休,但他们还是共同为这位敌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示对他的尊敬。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是谁杀死了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
■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突袭不设防
二战发生后,人们认为苏德爆发战争是迟早的事,并且苏联业已获得德国可能发动袭击的情报。可是,斯大林为何不事先预防德军的突袭呢?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英国,不可一世。他认为,蓄谋已久的计划已经实现,在欧洲和全世界建立法西斯德国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此时,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并非毫无警觉。但是,考虑到自身应变措施还不够充分,苏联希望尽可能避免或延缓苏德关系的破裂,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为此目的,苏联极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诚意,继续遵照两国贸易协定交货,并在广播上驳斥那些预告苏德之间即将开战的预言。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190个师又三个独立旅、共约550多万人,47000门火炮,4500架飞机,4500辆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在漫长的战线上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德军就像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苏联方面则毫无防备。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一个师一个军整建制地被德军消灭或俘虏。入侵后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
在经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摆脱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不过,据后来披露的内幕显示,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从多个渠道得知德国将发动进攻的消息。其中一些情报准确地告知了德军的规模和战争开始的时间。按1973年的统计,斯大林至少获得过84份类似的报告,但它们都被红军情报总局归入“可疑情报来源”。斯大林为什么没有作出应有防范呢?
斯大林一直相信德国会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建议。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地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并且在战争爆发前一天,他还气急败坏地下令枪毙了一个反叛到苏联的德军士兵。当德军的大规模闪电战开始后,斯大林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令苏联红军在战争开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许多人指责斯大林在如此众多的警报下,居然还会轻信希特勒。但也有人认为,斯大林并没有相信希特勒,也没有完全忽视情报的存在。对此,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庞大的德国战争机器缓缓向东部移动的同时,苏联的军事机器也在发动之中。
1941年以后,德军在边境地区的集结已经越来越明显,苏军为此也作了一些准备。3月至4月间,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根据计算,西部边境地区的部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突击,必须从内地军区紧急动员若干个集团军,在5月初调到边境地区。5月13日,苏军总参谋部下令从内地军区向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开进并编入基辅、西部特别军区。另外,第20、24、28集团军也作好变更部署的准备。到6月,苏联在边境地区已经集结了290万人,1500架作战飞机,1800辆坦克。为了隐蔽企图,上述部队的转移是在部队野营训练的伪装下,不改变铁路正常运行时刻表而隐蔽地进行的。但是,希特勒的纳粹军向来以“闪电战”著称,苏联还是晚了一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苏联因此吃了大亏。
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的巨大损失并不能说是斯大林一个人的责任,虽然斯大林的错误判断是导致德军“闪电战”得逞的重要原因,但此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为抵抗德国的侵略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珍珠港事件背后的秘密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美国政府意料之外。然而,一些证据似乎表明,日军偷袭前罗斯福收到了情报。难道他真的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军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彻底的无线电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对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重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陆上机场进行猛烈袭击。一小时后,第二次攻击波171架日机又投入战斗,珍珠港内一片火海。战斗结果,美军损失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和其他船只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基地内的美国空军飞机大部分被炸毁在机场上,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最终,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伤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能力损失大半,而日军仅损失20架飞机。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之一。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了美国正式参战。从珍珠港事件发生以来,全世界有许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袭。但是,随着二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罗斯福政府意料之外。当时,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他们一则想继续玩弄“远东慕尼黑”阴谋,二则认为日本必然首先进攻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不会首先进攻美国,更不可能袭击远离日本6000公里的珍珠港。因此,从美国政府、美军参谋总部直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于日军的行动都是没有准备的。
1941年11月6日,日本东条内阁特派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谈判,并且递交了“和谈新建议”。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1月26日,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政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由于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被蒙在鼓里。日本机动部队是在11月25日向珍珠港进发的,这是赫尔向日本递交备忘录的前一天,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四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战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许多国家所出版的二战史专著中,都将珍珠港事件说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违反国际惯例的一次不宣而战的偷袭。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的阴谋,是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的,特别是一些日本人始终坚持认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桩特大的阴谋。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因为日军的突袭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军的战略意图没有一件达到。
据说,在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监听系统早已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得悉日本正在觊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英、苏、中等国的计划受到掣肘。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轴心国彻底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轴心国。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粉碎孤立主义思想。同时,还必须让日本偷袭成功,才能激起孤立主义者参战的决心。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它的真相还应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进一步的研究。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计,谁也不敢下定论,也许历史会告诉人们真相。
■诺曼底登陆之谜
诺曼底登陆对盟军来说是一次十足的军事冒险,然而,冒险成功了。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胜利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可是,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订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是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
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诺曼底登陆也有许多对盟军有利的条件。当时,德国潜水艇已经基本被肃清;盟军空军已经赢得了制空权;由于法国抵抗组织的破坏,法国北部已经成为“无铁路区”。另外,德国对盟军可能从什么地方登陆琢磨不清。英国成功地对德国实施了疑兵之计,他们集结了一支假的“舰队”,还发出大量电讯,造成盟军司令部在肯特的假象。此外,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肯特,让德国情报认为他已经受命指挥装甲部队进行主攻。
终于,德军西线司令部上了钩。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盟军最有可能选择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登陆,而诺曼底行动只是佯攻。这就导致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战后缴获的文件表明,希特勒倒还没有完全上钩,出于外人无法理解的直觉,他反复叫嚷,要注意诺曼底!
1944年6月5日夜晚,一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海军组成的强大舰队从英格兰南海岸起航出海了。这支舰队包括143艘英国和加拿大战舰,46艘美军战舰,11艘其他盟军海军战舰。为舰队打头阵的,是数百架英国皇军空军重型轰炸机。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对德军的指挥和行动造成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预备队的反突击。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虽然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那次战役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仍然是一个谜。据英国媒体报道,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一切记录都已经不可靠了。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000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000人,被俘41000人,共损失11.4万人。历史学家表示,最为权威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现在,这一片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土地仍然时不时发现一些战士的遗体。
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000名的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损失了大概12000人。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诺曼底历史博物馆表示,虽然数目不知道,但估计有40000人至90000人。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是以巨大的人员牺牲为代价的,逝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
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几乎所有关心二战史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德国原子弹计划负责人海森堡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何海森堡没有为希特勒成功地开发出原子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曾企图研制和使用原子弹。此举引起英、美等盟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极大惊恐。有幸的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企图最终未能实现,世界人民也因此得以避免一场法西斯的原子弹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拥有庞大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在核裂变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更是远远跑在美国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铀裂变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突破,哪一个国家能够首先把它转为实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纳粹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讨论利用原子科学成果制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禁止铀矿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同时,从苏黎世传出消息: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化学工程”,由德国铀学会的物理学家指导,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着手研制原子弹。如果数百万的德国军队装备上当时绝无仅有的核武器,希特勒就能统治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为了抢在希特勒的前面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提请美国当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原子弹威胁。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组织制订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命令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
1944年底以前,同盟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原子实验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匈牙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说,按照德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德国人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能够造出原子弹。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1944年11月23日,当乔治·佩顿将军攻克德国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执行“阿尔索斯”行动的原子谍报人员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建的实验室。经过仔细搜查,他们发现了隐匿于此的纳粹德国的铀计划和铀学会有关铀研究最完整的档案。获得的情报资料十分确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告诉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纳粹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制工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比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员要落后两年。这使美国领导人确信,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时才彻底消除了当时美国人的忧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纳粹德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始终未能造出原子弹呢?由于法西斯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残酷迫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迈特纳、爱因斯坦、赖纳、弗里施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纷纷离开德国,逃亡国外。
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德国缺乏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希特勒满以为胜利在望,对要花长时间的新武器研制不感兴趣。他把相当大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原子弹的研制。
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的轰炸,迫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地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上又拆,拆了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1942年11月,美国空军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在挪威的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迫使该厂迁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又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和大部分重水彻底破坏。很显然,这场空袭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遭到巨大困难。
此外,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严格到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前竟毫无所知。新闻检查相当严格,禁止报纸和电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关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里,完全不了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希特勒的军需部长阿尔风特·施佩尔战后在纽伦堡被判为战犯。他曾后悔地说,要是他当时得知美国在进行“曼哈顿计划”,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设法赶上美国人。
正是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法西斯德国才未能研制成功原子弹。否则,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将会大不一样。
■失踪了的第三颗原子弹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据说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那么,这消失了的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震慑邪恶势力,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也迅速宣告投降。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可是,有人透露,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如果美国在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弄清事情的真相。近年来,真相似乎一点点浮出了水面。其中,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在其回忆录中所透露的细节无疑最具有权威性。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的四个原子弹轰炸目标,它们是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潟。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三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三颗原子弹。
8月6日早晨8时,两架B-29轰炸机从高空进入日本南部工业和军港城市广岛上空,其中一架装载了一颗五吨重的原子弹——“小男孩”。9点14分,装载原子弹的美机对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原子弹从被打开的自动投弹装置落入空中。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广岛上空立刻出现强烈的白色闪光,发出天崩地裂的爆炸声。整个广岛顷刻间变成人间地狱,25万人同时丧命。
8月9日,美机又按计划对九州的海岸港口城市小仓实施原子弹轰炸。凌晨3点49分,执行投掷原子弹任务的B-29两架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起飞。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由于天空中有大雾,能见度低,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于是决定放弃轰炸小仓,然后飞向第三目标长崎。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作好投弹预备的时候,空中的云雾忽然散开了,轰炸员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长崎约有35000人死亡,60000人受伤。格罗夫斯在事后听到伤亡人数时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要少得多。”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
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两个。”这说明当时确实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由于日本注定将成为战败国,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因此日本无法研制原子弹。后来,日本人从关乎民族利益考虑,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由于苏联已经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国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又从日本人手里得到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时,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原子弹爆炸的消息震惊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他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经过了七年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美国预言苏联至少需要20年才能造出原子弹。
至此,美国才知道,为什么当初在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与他们预先估计的有如此大的出入,为什么苏联这么快就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与他们抗衡……然而,一切都晚了!
■美军猪湾入侵为何失败
古巴一直是美国在美洲的头号敌人。为了颠覆古巴,美国扶植了许多古巴反对势力。可是,勇敢的古巴人经受住了考验,使美国的猪湾入侵阴谋失败。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卡斯特罗就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担心距离美国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将成为苏联威胁美国的滩头堡,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
从1960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
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1500名经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过的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突击旅分乘13条船从尼加拉瓜的贝尔萨斯港出发,在古巴猪湾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三天后,“2506”旅被古巴政府军击毙击伤114人,其余1113人被俘获,猪湾入侵宣告失败。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总统上任后的第90天。事后,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由美国作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呢?入侵古巴的计划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即1960年3月就已拟就,并得到总统的批准,当时被称做“冥王星行动”。肯尼迪总统上任后,该计划逐渐扩大,由装备有坦克、飞机的约1500名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在古巴实施两栖登陆,占领滩头,并向纵深处发展,然后把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运回古巴,由它出面请求美国援助,以此最后击败卡斯特罗。但显然区区1500人是难以与卡斯特罗的20万军队相抗衡的,更不用说向纵深发展了。原来预计古巴境内有5000人左右反政府武装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人加入入侵部队。原计划登陆时不会遇到抵抗,并有足够时间建立滩头工事,因为估计卡斯特罗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但此幻想也破灭了。“2506”旅从一开始登陆,就遭到一个多营民兵的阻击,卡斯特罗当天就调动部署好装备有坦克的部队对付入侵。出师不利,看来这一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了。
按照预定的计划,美国空军在登陆前准备出动三批共40架次B-26轰炸机,攻击约40个古巴军事目标。飞机将涂上古巴空军标记,由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和经美国训练的古巴人联合驾驶。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只出动了八架飞机,并在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后,完全取消了以后两批飞机的轰炸,这就使古巴空军仍拥有机场和飞机。后来,美军虽然派出“博克塞”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但由于只限于保护B-26轰炸机和运输船只,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罗的部队和飞机开火,因而只能眼看着入侵部队被古巴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够的空军支持是此次入侵失败的致命点。
此外,入侵计划的泄露也可能是导致美国猪湾事件失败的原因。早在1960年3月,入侵古巴计划就已确定,并有两批近50名受到特别训练的古巴人先行潜入古巴,以便与国内反卡斯特罗的抵抗力量相联系,使国内外反政府力量里应外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但这些人一潜入古巴,即被捕获,卡斯特罗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计划。为了配合猪湾入侵,中央情报局还企图暗杀卡斯特罗,派杀手在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饭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时间卡斯特罗没有露面,暗杀行动可能已经泄露了。
以上的种种猜测表明,猪湾入侵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了。但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很多史实,美国和古巴都没有完全披露,使猪湾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战机为何外飞
伊拉克战机未曾战斗便飞赴近邻伊朗,是为保存实力,还是空军的叛变呢?萨达姆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打响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每天出动7000架次飞机对伊拉克军事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号称是“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和拥有700多架先进战机的伊拉克空军却按兵不动,被动挨炸。不仅如此,从1月26日开始,先后有100多架飞机纷纷飞往邻国伊朗。
海湾战争的帷幕刚拉开不久,伊拉克空军就演出这场战机东南飞的“好戏”,真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对此情况,伊拉克当局却一直守口如瓶,保持缄默,从而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不禁要问,在这战火猛烈燃烧之际,伊拉克战机为何不迎头起飞,痛击敌机,却远走高飞,这究竟是“阳谋”,还是“阴谋”?是“出逃”还是“避难”?是“厌战”还是“保存实力”?到底有多少架飞机外飞?它们的最终命运如何?至今这一系列疑团尚徘徊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这支自诩为“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到底搞什么鬼?西方新闻媒体曾对伊军战机外飞事件大肆报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令人难辨真伪。
根据当时许多西方观察家的猜测和判断,这可能是伊拉克当局保存战斗实力所采取的一种韬晦之计。由于两伊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的敌对关系有所缓和。因此,把一部分先进的战机转移到邻国伊朗境内保存起来,较之留在国内用钢筋水泥修筑的地下掩蔽体内更为安全,故而战机纷纷外飞。然而,伊朗驻法国大使阿哈尼先后两次向外界否认两伊有过这样的默契或协议。
也有一些人猜测,伊拉克国内的一起未遂政变可能是伊拉克战机外飞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盼望伊国内发生内讧或政变,以此推翻萨达姆政权。据西方媒体猜测,在海湾战争初期,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和伊占科威特的空袭取得了成功,摧毁了36枚飞毛腿导弹和300多架飞机。这使萨达姆总统大为恼火,他以“防空不力”为理由,处死了一名空军司令和一名防空司令。于是,效忠这两位司令的伊拉克空军将军和一些飞行员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东窗事发后,这些飞行员纷纷寻找机会,驾机出逃,飞往伊朗,寻求避难。
还有消息宣称,海湾战争期间,除向驻科伊军投放大量的收音机以及传单之外,多国部队还在美国示意下向伊本土投放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规劝他们弃械投降。这一伎俩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效果。可以说,心理战虽谈不上所获颇丰,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据说,“沙漠风暴”计划开始后,美国空军诧异地发现,他们几乎遇不到任何伊拉克战机的拦截。许多西方人士认为,伊空军有可能是开小差,临阵脱逃,以免多国部队“以石击卵”。
伊拉克战机接二连三飞往伊朗一事,使执行“沙漠风暴”的美军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们看到数以百计的伊军战机受制于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致使伊空军无法发挥应敌效应,只能外逃。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这些外飞的战机日后有可能东山再起,后发制人,使美军腹背受敌,这对多国部队是一大威胁。但是,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事后证明,伊军战斗机并没有做出这一“惊人之举”。
那么,到底有多少飞机飞往伊朗呢?它们的结局又是如何?据西方军事观察家分析,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拥有各种类型飞机1300多架,其中作战飞机700多架。虽有一定的实战能力,但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军优势对垒,力量仍是相差悬殊。因此,战争一开始,由于美国掌握绝对的制空权,使伊拉克空军难以起飞作战。起初,只有50多架飞机外逃远飞,后来增至100多架。截至1991年2月10日,已多达145架。其中包括米格-27、米格-29歼击机和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性能最好的战机,还有少数民航客机等。
对于这批飞来的财富,伊朗政府最初的态度是将这批战机连同其飞行员一起扣留到战后再归还伊拉克。但事后不久,伊朗当局又改口说,由于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负有战事责任,有可能考虑将这批飞机作为战争赔偿。然而,海湾战事早已结束,伊拉克究竟是否索回了飞跑的战机,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出逃”抑或“避难”、“阴谋”抑或“无计”、“厌战”抑或“保存实力”……至今这一系列疑团仍萦绕于人们的脑海中,引起多方揣测,但无人知晓其中真正的动机。
■史前核战争之谜
史前也有核战争?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考古学家的确发现了爆炸的现场,这又如何解释呢?
在地球诞生至今的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生生死死,周而复始。因而有人推断,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高级文明社会,但不幸的是这些文明都毁灭了。亿万年的自然变迁几乎抹去了一切痕迹,只有少数证据得以保存。这些文明的毁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972年,在非洲加篷共和国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铀矿——奥克洛铀矿。在矿里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它是由六个区域的大约500吨铀矿石组成,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面对这个保存完好、结构合理的核反应堆,人们不禁要问:是谁留下了这个核反应堆?要知道,人类掌握核能技术,建立第一座核反应堆,只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许多学者研究后指出,史前文明毁灭于一场规模浩大的核战争。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写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500多年了。书中记载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两次激烈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无与伦比,有点类似核战争的场面。
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可能类似火箭武器),它喷着火,但无烟,威力无穷。刹那间,潘达瓦人的上空黑了下来。接着,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向上翻腾,沙石不断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大片的地段内,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第二次战争描写得更令人毛骨悚然:“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碎裂,盘旋的鸟在天空中被灼死。”
看到此惨状,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因此,不少学者正在探索一个谜,那就是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后来,考古学家在发生上述战争的恒河上游发现了众多的已成焦土的废墟。这些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1800摄氏度。森林大火或火山爆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能达到这个温度的,只有原子弹爆炸所释放的热量。
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焦化废墟。废墟城墙被晶化,光滑如同玻璃,不仅建筑物表面晶化,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
古印度人在时间上使用两种奇怪的概念——“卡尔帕”和“卡希达”。“卡尔帕”相当于42亿3200万年,“卡希达”相当于1亿分之3秒。在自然界里,要用亿年或百万之几秒的时间来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铀238的一半寿命为45亿1000万年,而K介子的半寿命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与“卡尔帕”、“卡希达”的概念较为相近。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这个古印度人使用的时间概念上来推测,古印度人已经拥有了量度核物质和次核物质的技术。如果这样,他们很有可能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生产出原子弹来。
更有趣味的是,类似核战争的废墟,不仅在印度被发现,在巴比伦、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滩上都有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与今天核试验场中的“玻璃石”十分相像。
《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事件距今至少3500年。那么,在距今3500多年前的史前究竟是否爆发过核大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掘上作了许多推测,但这至今仍然还是个谜。
■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
战争初期,汉尼拔节节胜利,眼看即将攻占罗马,可就在此时,罗马人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汉尼拔就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是迦太基著名的军事统帅、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小时候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西班牙的迦太基统帅后,着手进行征服罗马的战争准备。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大规模军事远征。当汉尼拔越过险峻的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北意大利时,犹如神兵从天而降,整个罗马被恐慌不安所笼罩。
尔后,汉尼拔率军直捣意大利中南部,在特拉西美诺湖、坎尼等会战中巧妙运用计策(地形、兵种及天气变化)引诱,多次大败罗马军队。尤其是坎尼战役后,罗马可谓已陷入绝境,汉尼拔几乎就要实现其征服罗马的梦想了。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罗马人就扭转了战局,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汉尼拔最终未能完成其征服罗马的夙愿。
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三世,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才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至汉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未能征服罗马,是因为共和制罗马当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尽管它是一个贵族共和国,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平民之间存在着矛盾,但平民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斗争获得一定的政治权益之后,阶级矛盾得以缓和,国家政治生活暂时比较安定,这些都为罗马战胜汉尼拔的进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前提。
同时,在与迦太基作战的问题上,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是比较一致的。罗马进行战争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严密的军团,这些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平民特别是农民是罗马军团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希望从战争中获得一份土地,作战特别尽力。虽然罗马在布匿战争过程中屡遭失败,但在每次失败之后又可以迅速得到人力、物力的补充,直到最后取得胜利。
相比之下,迦太基在许多方面远不如罗马。迦太基在征服北非土地之后,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分为两派:一派代表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另一派为商业集团。两派之间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时常此起彼伏,影响和左右了迦太基的对外政策。汉尼拔代表的主要是商业集团的利益,主要活动基地和据点是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期间,一直没有得到过迦太基政府的支援,原因就在这里。汉尼拔虽然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统率的是一支孤立无援、与本国几乎断绝关系、主要由雇佣军组成的军队,而且是在他国领土上作战,处境是十分困难的。加之汉尼拔为把一切反罗马力量团结起来的伟大计划又由于东方各国君主间的矛盾和相互妒忌而失败。
也有人认为,汉尼拔之所以在罗马战败,其致命错误就是在战略上没有适时地将打击重点放在攻占罗马城上。当汉尼拔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罗马军的主力已不复存在,整个半岛的大部地区已摆脱了罗马的控制,罗马城几乎成了孤城。如果汉尼拔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罗马城一击,攻占罗马城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他错过了这个机会,给了罗马人喘息的机会。汉尼拔在战略上犯的这一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在以后的岁月中,类似坎尼战役以后所出现的那种良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此外,汉尼拔的极端复仇思想与盲目自信情绪禁锢了迦太基军的行动,坐视罗马军队由弱变强,从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总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使人完全接受的观点。汉尼拔为何没能征服罗马仍是个未解之谜,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之谜
斯巴达克打赢罗马的两个执政官后,为什么没有立即跨越阿尔卑斯山而是转而率领大军又杀回罗马?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回自己的故乡色雷斯而是选择继续和罗马作战呢?
斯巴达克(?-公元前71年)为色雷斯人,他是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可以空手打死野兽。在反抗罗马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从事残忍血腥的角斗表演——角斗士们手握利剑、匕首,或相互拼杀,或与猛兽对垒。在充斥危险且毫无尊严的生活中,斯巴达克选择自己掌握命运。
公元前73年初夏,斯巴达克为争取自由,率70名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他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队伍不断扩大。这就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为壮阔的奴隶大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到六万人。他将部队开向阿普利亚和路卡尼亚,在那里人数达到12万(据有些史料记载为九至十万)。被起义的巨大规模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楞图鲁斯和盖里乌斯为首的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其中包括斯巴达克,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政权比较困难,主张离开意大利,冲过阿尔卑斯山,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高卢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者返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意大利,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由于这种意见分歧,三万人的队伍脱离了主力部队,在伽尔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亚北部)被罗马军队击溃(死两万人)。斯巴达克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的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齐扎尔平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的摩提那会战中,斯巴达克的军队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起义军士气高涨。战后,斯巴达克曾经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历经20多天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打开了渡过波河通向阿尔卑斯山的道路。北上出境的计划此时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完成。但就在这个时候,斯巴达克突然放弃原来的计划,下令全军调头南下,返回意大利,从一边绕过罗马,向南方进军。
罗马元老院竭力想尽快地将起义镇压下去,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将庞培的大军和路库鲁斯的部队调来增援克拉苏斯。为了不让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克拉苏斯的军队发起总决战。他用急行军快速将部队开向北方,迎击克拉苏斯。在阿普里亚省南部的激战中,斯巴达克军队虽在数量上比罗马军队少得多,但他们仍然英勇战斗。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六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约5000名斯巴达克起义军逃往北意大利,不幸在那里被庞培消灭;6000名俘虏被罗马人钉在从罗马城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起义遂告失败。
究其失败原因,在众多脉络之中,有一个疑问始终困扰研究者:为什么斯巴达克放弃了自己的北上出境计划?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他的部下许多也跟他一样,曾经是罗马境外的自由人,因种种原因不幸沦为角斗士。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是多么大的双重诱惑!多少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
有的学者认为,起义军内部分裂是一个原因。由于起义军中不少人源于地缘亲情,不想离开本土前往斯巴达克的家乡色雷斯,几方面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不断分兵,最终被罗马军队各个击破。而这种不断被内部人强调的本土意识,不得不让本已制订明确北上计划的斯巴达克踌躇。
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斯巴达克计划的改变缘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起义之初,敌强我弱,斯巴达克感到很难对付罗马官军,不宜久留罗马,所以拟订北上计划,先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北部地区发展自己,争取早点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故土。但北上途中的节节胜利,尤其是起义军将罗马执政官克劳狄乌斯、名将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围剿接连挫败之后,声势大振,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一点变化。起义军因此变得自信起来,觉得可以留在罗马“与敌人决一死战并战而胜之”。
也有人认为是阿尔卑斯山的恶劣条件改变了起义军北上翻越山岭的计划。他们提出,阿尔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欧洲最高的山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上气候千变万化。起义将士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身上的单衣无法御寒,再加上起义军给养不足,没有办法,只好取消北上计划。还有人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是因为想到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才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斯巴达克之所以放弃北上出境计划,想必是经过一番考虑的。那么,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个谜的最后解开,还依赖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
■谁打响了莱克星顿的第一枪
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争取独立的第一枪,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然而这一枪究竟是英军开的,还是美国人开的呢?
莱克星顿是波士顿西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在美国历史上却有着非常显赫的地位。1775年,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后,世界史上最显著的一次独立运动拉开了序幕。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逐渐在北美建立起来。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的开拓,北美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十分发达,其产品足以同英国竞争;中部则成为北美的粮仓;南部盛行大种植园经济,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
然而,英国希望北美永远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而极力压制北美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为了填补与法国交战引发的国库亏空,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加强掠夺北美殖民地民众创造的财富,巧立名目,不断征收苛捐杂税。英国的高压政策不断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袭击收税官吏。英国于是向北美大陆派去大量军队,控制民众反抗的局面。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五名市民,打伤六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
1773年,英国政府又决定在北美殖民地实行“茶叶税法”,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到处抵制英货,费城、纽约、波士顿等港口也拒绝给运英国茶叶的货船卸货,那些船只好停在港口里。1773年12月16日夜里,波士顿的50名青年潜到垄断北美茶叶贸易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船上,将价值18000英镑的茶叶全部倒入海中。“波士顿倾茶事件”招致了英国的严厉报复,先后通过了四项强制性的法令。但波士顿人并没有屈服,他们反而储藏弹药,准备以武力抗衡。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并试图偷袭莱克星敦和康科德两地民兵的军械库。工兵保尔·瑞维尔得知消息后,星夜疾驰,通知各个村庄的民兵组织起来,迎击英军。
19日清晨,天刚蒙蒙亮,800名英国轻步兵在史密斯的带领下,乘着薄雾,偷偷地来到离康科德六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村边。他们正要摸进村子,忽然发现村前的草坪上列队站着几十个村民。这些人个个手握着枪,怒视着英国人。这时候,英军军官要求民兵放下武器。可能由于当时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民兵们的解散进行得非常缓慢,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放下武器。正在这个时候,突然响了一声枪响!于是,英军士兵不顾其军官的阻止而随意扫射,民兵也开始还击,直到军官重新控制了局面,八名民兵在冲突中丧生。究竟是谁打响了第一枪,为什么打响第一枪?取证从当时就已经展开,但现场的参与者以及目击证人众说纷纭,于是制造了这个千古之谜。
第一枪并没有引起进一步的冲突,英军继续向西进发,当天的战事从康科德爆发。在英军向波士顿返程的路上,被各地集结而至的民兵组织围追堵截,死伤200多人,直到波士顿的英兵援军赶到。之后,民兵包围了波士顿,双方发展为军事对抗。
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因此,在美国建国的历史进程中,波士顿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莱克星顿的枪声”也不仅仅是枪声的意思,而是转变成一个事件的代名词,即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伤英国士兵247人,取得辉煌的战绩。莱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第一枪的打响非常突然,甚至很可能是枪支走火造成的,但这一枪所触发的是双方多年敌对造成的紧张神经。这枪声像信号一样,很快传遍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独立战争胜利后,人们把莱克星顿当作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赞誉它是“美国自由的摇篮”。美国人民还在莱克星顿镇中心区树立了一座美国独立战争纪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枪、头戴草帽的民兵铜像。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莱克星顿的第一声枪响,无论是英国人开的火,或是美国民兵的自卫,都是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的。扣动开关的那根手指,也揭开了美国历史新的一页。这一声枪响的来源或许已经永远无法追查了,但莱克星顿的这一枪,将永远被美国人民所铭记。
■英军火烧华盛顿之谜
美国白宫在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被称做“总统大厦”、“总统之宫”。那么,它因何成为今天的样子呢?又为何名为“白宫”呢?
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赫本的年轻人到费城拜见乔治·华盛顿,希望能参与总统官邸的设计工作。20天后,赫本拿出了设计草图。10月,总统官邸动工修建。1800年,总统官邸交付使用。但在当时,这座建筑并不叫“白宫”。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在200年岁月中,白宫风云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白宫建筑群也成了历史性建筑。
白宫最初建成的时候是灰色的,但为什么现在成了“白宫”呢?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开始了拓疆运动。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中购入路易斯安那,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英国政府对此甚为恐慌。为了防范领土面积不断扩大的美国,英国开始袭扰美国的海上贸易,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1812年6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迪逊总统的对英宣战提议。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
1814年,英国人分兵三路进攻美国,其中第二支是由罗伯特·罗斯统帅的4000名士兵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于1814年8月19日,在亚历山大·柯克兰因和乔治·科伯恩两位将军的具体指挥下在马里兰登陆,直奔首都华盛顿。美军集中正规军和民兵7000人迎击,但英军300人的先头部队一发起冲锋,美军便溃不成军,英军因此攻占了华盛顿附近的小村布拉登斯堡。麦迪逊总统及政府成员仓皇逃往弗吉尼亚山区,临走时,机智的总统夫人多莉还不忘从墙上摘下华盛顿的肖像,带走《独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历史档案。
1814年8月24日黄昏时分,英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华盛顿。为报复当年美军焚烧多伦多市国会大厦,英军也放火焚毁了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在英军士兵对白宫点火之前,英军海军上将科伯恩拾取一顶美国总统的帽子和麦迪逊总统的坐垫作为纪念品。他还与其部下享用了为麦迪逊总统和夫人准备的晚餐。大火将官邸的墙壁熏得黝黑,只是由于暴雨突至,白宫才没有化为灰烬。
麦迪逊总统从避难地返回华盛顿的时候,白宫昔日歌舞升平的情景不见了,只留下大火焚烧后黝黑的墙面。总统的官邸像国家本身一样,遭到蹂躏和耻辱,这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把华盛顿被焚视为难以忍受的侮辱。
战争之后,麦迪逊请来当年的设计者赫本,重修白宫。为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赫本用白色油漆将官邸粉饰一新。后来,再次重修总统府时,人们干脆用白色的大理石来装饰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宫”。1901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用“White
House”(白宫)一词正式命名这座建筑,“白宫”便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
法国人历来忌讳提到“滑铁卢”,把它视为法兰西民族的耻辱。直到今天,人们仍把“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那么,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呢?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回法国,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在法国人民的支持下,拿破仑奇迹般地重新登上皇位。欧洲封建君主和英国统治阶级得到这一消息后,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又一次向拿破仑宣战,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绞杀。
反法联盟由英俄普奥意五国组成,可用于战场的兵力达82万以上。他们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并计划在6月底7月初攻入法国。6月中旬,心急的英普军队已到达法国的毗邻——比利时,逼近法国。英军由威灵顿统帅,拥有十万军队;普军是布吕歇尔统帅的12万人的部队。同时,大批的俄、奥军队向法国开拔。
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拿破仑决定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结束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这样就有瓦解反法联盟的可能,从而巩固其地位。因此,拿破仑决意争取主动。6月12日,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进入比利时。16日,拿破仑指挥法军,在林尼村打败了布吕歇尔率领的普鲁士军队。随后,拿破仑命令骑兵将领格鲁希追击普军。他自己则集中七万多兵力马不停蹄奔赴英军据守的圣让山。17日,拿破仑错误地让军队休息了一天,并决定18日同英军元帅威灵顿指挥的英荷联军在滑铁卢(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展开大决战。而威灵顿指挥的英军早已修了坚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仑。
18日清晨,大雨滂沱,战场泥泞,炮兵和骑兵无法展开,一直拖到中午战斗才打响。战斗一开始,双方用大炮互相轰击,骑兵、步兵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按照战前部署,在英军右翼的法军担任佯攻。遗憾的是,这些部队立功心切,把佯攻变成真正的攻击。消耗了大量兵力,更严重的是,整个战略部署被打乱。法军一再猛攻,曾多次突破英军防线,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
正当英军难以支持之时,布留赫尔率领三万普军前来支援,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总攻。拿破仑把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也投入战斗,仍无法扭转战局。法军最后在英荷和普军的总攻下,全线崩溃。拿破仑仅带一万余名残兵败将逃回巴黎。22日,在强大的联盟武装干涉下,拿破仑被迫逊位,并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直至病死。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
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也可能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此外,如果战斗一开始就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或许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
也有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用兵失误是导致他溃败的重要原因。虽然拿破仑的军事谋略举世无双,但他身边缺少能攻善战、和他配合默契的将领。他培养的一批将才在关键时刻却不能为自己所用,这无疑是一场悲剧。后来,拿破仑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总结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时,先是一味地责怪天气和其他将领,而后又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也许,拿破仑的失败是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结果。以往战无不胜的拿破仑无奈地接受了再一次失败的命运,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
■“缅因”号战舰为何突然爆炸
为了运送侨民,美国将“缅因”号军舰停泊在古巴港口。然而,它却“意外”地被炸沉。是谁导演了这场事故呢?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Maine)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个备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的国度。
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古巴的混乱局势给新兴的美帝国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他们对古巴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国总统杰弗逊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战,首先要占领古巴。后来,美国多次企图收买或用武力夺取古巴,都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不愿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并未直接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年初,形势突变。正当古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美国却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以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
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在自娱自乐,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官兵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高呼乱叫,四处逃命。几个镇定的士兵刚拿起水龙头准备救火,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地向右边倾斜。船员纷纷跳海逃生,船上350名船员只有90人死里逃生。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一时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缅因”号在爆炸前没有一点前兆,真可谓突然爆炸。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并利用“缅因”号事件大做文章,在全国上下制造反西班牙的气氛。
战争的阴云一下子笼罩了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据理力争,也随即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4月25日,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历时三个月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以及它在加勒比海的另一块殖民地波多黎各。
美西战争早已过去,而“缅因”号战舰突然爆炸沉没的真相至今不明。当时,美西两国都组织了力量进行调查,但双方调查的结论显然不同。
美国是在拒绝西班牙联合调查的建议后而单方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断定:“附在舰身上的一枚水雷引起舰前部弹药库爆炸,但不知水雷系何人所放。”美国实际没有查出真实原因,只是最后断言系水雷炸沉的。然而,人们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11年“缅因”号残骸被打捞上来后,人们发现舰身的整个前半部被炸毁,申板和舷侧都被炸掉了,这正是船上弹药库和锅炉所在的部位。在船的这一部分,约1/2的船底仍然在原来的位置,主要在右舷一边。这不正是对美方的调查报告的否定吗?
西班牙在美方拒绝联合调查后,也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调查,而且还对若干曾目睹或耳闻爆炸的证人进行了较详细的讯问。西班牙调查报告认为,“缅因”号爆炸是内部原因引起的。这与1911年将该舰打捞上来所检验的情况相接近,但疑点仍然存在。
许多人认为,这次爆炸很可能是美国故意制造的。为了占领古巴,美国故意制造美西冲突,煽动国内舆论反对西班牙而自行炸毁了“缅因”号,以此作为出兵的借口。当然,这都是根据美国当时的战争狂热行为进行推理后得出的看法,有些道理,但证据提不出来,也难以解除疑问。
■英国童子军参战之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方竟然招募“童子军”,许多少年因此夭折在残酷的战场上。
在一战爆发90周年之际,英国隆重推出了一部名为《英国童子军》的纪录片,爆出一个惊人的事实:一战期间,英国军方招募了25万名不到参军年龄的童子军,其中近一半人最后伤亡。而且,多年来,英国政府对这个“丑闻”一直刻意隐瞒,很少有人知道真相。这件事是真的吗?
英国一战历史学家理查德·凡·埃姆登为这部纪录片进行了大量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历史资料。他透露说,英国是1914年8月14日宣布参加一战的。从那以后,在许多“你的国家需要你”等文字的宣传和鼓动下,不到两个月,英国军方就招募到75万名志愿参战的士兵,赶赴血雨腥风的欧洲战场。
这些“男孩士兵”的年龄全都低于法定的服役年龄——18岁,其中,还包括25万名年龄只有十来岁、根本不到18岁的男孩,而且有的甚至只有14岁!他们一腔热血,希望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不顾一切地渴望加入军队。尽管当时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他的内阁明知道许多征召入伍的男孩都未达到法定服役年龄,但为了招募到足够多的兵力,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战场上,一半左右“男孩士兵”阵亡或负伤。
当年参战的一名幸存者威瑟斯透露说,当时他只有17岁,但在政府的鼓动下一心想参战。于是,他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独自在征兵处虚报了姓名、年龄以及家庭住址,负责招募的人什么都没有多问,也没有核实,就让他加入军队。威瑟斯说:“当时,很多只有15岁左右的男孩都谎称自己有19岁或者20岁。”
据悉,一战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数百名甚至数千名英国士兵阵亡。面对异常残忍的战争,不少英国士兵心生胆怯、畏惧,不时有士兵临阵脱逃、抗拒上战场或开小差。为稳定军心,迫使军队死守战壕,与德国兵血战到底,英国军队最高统帅部强化了行刑队的执法,凡被军事法院判处死刑的开小差的士兵,一律由行刑队快速处决。而“童子军”如果在战场上发生开小差当逃兵的行为,同样要被行刑队处死。东伦敦男孩亚伯拉罕·贝维斯泰因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1914年9月,他应招入伍时只有16岁。1915年2月,贝维斯泰因在吉旺希的一场战役中后背中弹受伤,被送往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在即将返回前线时,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不远处爆炸,饱受惊吓的贝维斯泰因不愿再回到战场去。后来,他又拒绝服从长官的命令,于是1916年3月20日遭到了处决。当时,他的死亡记录显示他有21岁。然而,事实上,他当时只有17岁。
据悉,英国当时自由党议员亚瑟·马克汉姆对这些年轻孩子的生命安全感到忧虑,愤怒地指责英政府采用欺骗性的手段骗这些孩子入伍。为了让军方下令撤回这些只有十来岁的童子军,他一直以各种方式奔走、呼吁、请愿,试图说服英国战争办公室负责人、陆军大臣基奇纳将“童子军”从欧洲战场上平安撤回。然而,英国政府对马克汉姆的呼吁置若罔闻。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声音也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他的这些努力最终全是徒劳。
1916年8月,50岁的马克汉姆死于心脏病突发。直到临终,他也没能看到英国军方在招募士兵时加强对年龄的管制。所以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从此,再没有人为“童子军”参战一事向英国政府表达抗议了。
■谁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击落80架飞机,位居德国飞行员之首,同时也是一战中世界王牌的第一位。然而,他最终命丧谁手却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1918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不已的法国战场上,一架英国飞机飞到德国防线上空,投下一个铁筒。筒里装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拍的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写道:“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冯·里希特霍芬男爵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署名为英国皇家空军。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德国,举国为之震惊。德国军人纷纷传告着这个可怕的消息,士气低沉,因为里希特霍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空军飞行员。他曾在空战中击落80架敌机,击毙了87名飞行员,创造了这次大战中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
1892年5月2日,里希特霍芬出生于普鲁士西里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从长辈那里继承了男爵爵位。1915年,他进入航空队。但由于天资并不太好,学完飞行后,被分到东线充当后坐侦察员。经过他的一再要求,里希特霍芬终于改为战斗机驾驶员,调往战事正酣的西线。凡尔登战役开始后,里希特霍芬被选入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多·波尔克的天才飞行员领导的第二狩猎小队。1916年9月,里希特霍芬投入第一次空战,旗开得胜,击落一架英国飞机。仅1917年4月一个月中他就击落了21架敌机,因而名声大噪。英国的王牌飞行员霍克就是丧命在他手中。印有他头像的明信片在全德国出售。因为他的飞机被漆成血红色,他也被称为“红色男爵”。
1918年4月21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作为曾击落协约国80架飞机的王牌飞行员,他的生命终止了。然而,对他的死却存在争议,英国皇家空军和澳大利亚军队都认为是他们击落了里希特霍芬的飞机。
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一天在皇家空军服役的加拿大人罗伊·布朗上尉率领第209飞行队驾驶一队骆驼飞机飞往前线。途中,他们遭遇了里希特霍芬率领的九架福克飞机,一场血战不可避免地展开。战争后期,协约国的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混战中,德军飞机一架一架被击落。杀红了眼的里希特霍芬紧紧咬住一架敌机不放。布朗看到危险,立即赶来对准这架红色三翼战斗机的尾部进行了干扰性攻击,激动的里希特霍芬转过头来就撞向布朗,布朗急忙向右避开。二人翻翻滚滚地缠斗在一起,旗鼓相当,不一会双方的飞机都负了伤,但未丧失战斗力。聪明的布朗且战且退,将空战引入己方上空,里希特霍芬紧追不舍。在100米的高度上,协约国地面士兵用步枪和机枪对他猛烈射击。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命中了里希特霍芬,他头部中弹,飞机坠毁在战壕里。
而澳大利亚方面对此持有异议,认为飞机是被布置在协约国防线的澳大利亚炮兵击落的。当时,正巧里希特霍芬的飞机飞到澳大利亚第四师第24机关炮连的阵地上空。里希特霍芬的飞机被布朗击中后只是受了点轻伤,他驾机下滑返航。澳大利亚炮兵的猛烈炮火击中里希特霍芬飞机的前部。飞机摇摇晃晃,旋转而下,重重地摔在炮兵阵地附近,起落架摔坏。澳大利亚炮兵连忙爬上飞机,发现里希特霍芬已经断气。澳大利亚方面坚持认为,这架飞机是被地面炮火击落的,是被炮手波普金和韦斯顿击落的。
尽管英国和澳大利亚为是谁击落里希特霍芬而争吵不休,但他们还是共同为这位敌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以示对他的尊敬。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是谁杀死了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王牌飞行员。
■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突袭不设防
二战发生后,人们认为苏德爆发战争是迟早的事,并且苏联业已获得德国可能发动袭击的情报。可是,斯大林为何不事先预防德军的突袭呢?
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英国,不可一世。他认为,蓄谋已久的计划已经实现,在欧洲和全世界建立法西斯德国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此时,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该计划主要内容有:“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
面对德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并非毫无警觉。但是,考虑到自身应变措施还不够充分,苏联希望尽可能避免或延缓苏德关系的破裂,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为此目的,苏联极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诚意,继续遵照两国贸易协定交货,并在广播上驳斥那些预告苏德之间即将开战的预言。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190个师又三个独立旅、共约550多万人,47000门火炮,4500架飞机,4500辆坦克,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在漫长的战线上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德军就像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苏联方面则毫无防备。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一个师一个军整建制地被德军消灭或俘虏。入侵后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
在经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摆脱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不过,据后来披露的内幕显示,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从多个渠道得知德国将发动进攻的消息。其中一些情报准确地告知了德军的规模和战争开始的时间。按1973年的统计,斯大林至少获得过84份类似的报告,但它们都被红军情报总局归入“可疑情报来源”。斯大林为什么没有作出应有防范呢?
斯大林一直相信德国会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建议。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地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并且在战争爆发前一天,他还气急败坏地下令枪毙了一个反叛到苏联的德军士兵。当德军的大规模闪电战开始后,斯大林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及时下达反击的命令,令苏联红军在战争开始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许多人指责斯大林在如此众多的警报下,居然还会轻信希特勒。但也有人认为,斯大林并没有相信希特勒,也没有完全忽视情报的存在。对此,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在庞大的德国战争机器缓缓向东部移动的同时,苏联的军事机器也在发动之中。
1941年以后,德军在边境地区的集结已经越来越明显,苏军为此也作了一些准备。3月至4月间,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根据计算,西部边境地区的部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突击,必须从内地军区紧急动员若干个集团军,在5月初调到边境地区。5月13日,苏军总参谋部下令从内地军区向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开进并编入基辅、西部特别军区。另外,第20、24、28集团军也作好变更部署的准备。到6月,苏联在边境地区已经集结了290万人,1500架作战飞机,1800辆坦克。为了隐蔽企图,上述部队的转移是在部队野营训练的伪装下,不改变铁路正常运行时刻表而隐蔽地进行的。但是,希特勒的纳粹军向来以“闪电战”著称,苏联还是晚了一步。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苏联因此吃了大亏。
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的巨大损失并不能说是斯大林一个人的责任,虽然斯大林的错误判断是导致德军“闪电战”得逞的重要原因,但此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为抵抗德国的侵略和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珍珠港事件背后的秘密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美国政府意料之外。然而,一些证据似乎表明,日军偷袭前罗斯福收到了情报。难道他真的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
1941年11月26日,日本海军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途中舰队保持彻底的无线电静默。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对停泊在港内的美军重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陆上机场进行猛烈袭击。一小时后,第二次攻击波171架日机又投入战斗,珍珠港内一片火海。战斗结果,美军损失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和其他船只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基地内的美国空军飞机大部分被炸毁在机场上,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最终,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2403名美国人伤亡。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能力损失大半,而日军仅损失20架飞机。
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转折之一。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了美国正式参战。从珍珠港事件发生以来,全世界有许多人相信它是日本人的一次偷袭。但是,随着二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提出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日军偷袭珠珠港完全出乎罗斯福政府意料之外。当时,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是,他们一则想继续玩弄“远东慕尼黑”阴谋,二则认为日本必然首先进攻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不会首先进攻美国,更不可能袭击远离日本6000公里的珍珠港。因此,从美国政府、美军参谋总部直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于日军的行动都是没有准备的。
1941年11月6日,日本东条内阁特派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谈判,并且递交了“和谈新建议”。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1月26日,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政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由于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被蒙在鼓里。日本机动部队是在11月25日向珍珠港进发的,这是赫尔向日本递交备忘录的前一天,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四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战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许多国家所出版的二战史专著中,都将珍珠港事件说成是日本玩弄外交手腕、违反国际惯例的一次不宣而战的偷袭。
然而,也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人的阴谋,是美国故意让日本偷袭成功的,特别是一些日本人始终坚持认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桩特大的阴谋。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因为日军的突袭看似非常成功,但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使日军的战略意图没有一件达到。
据说,在日本准备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监听系统早已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得悉日本正在觊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因为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使得罗斯福总统很多援助英、苏、中等国的计划受到掣肘。作为极富远见的杰出政治家,罗斯福很清楚,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等到轴心国彻底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已经根基牢固的德、意、日轴心国。所以,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但国内的孤立主义只图眼前利益,不愿参战。因此,罗斯福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唤醒民众的觉醒,粉碎孤立主义思想。同时,还必须让日本偷袭成功,才能激起孤立主义者参战的决心。
珍珠港事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它的真相还应有更多材料的披露和进一步的研究。珍珠港事件是不是苦肉计,谁也不敢下定论,也许历史会告诉人们真相。
■诺曼底登陆之谜
诺曼底登陆对盟军来说是一次十足的军事冒险,然而,冒险成功了。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胜利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军的失败。
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可是,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订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是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
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诺曼底登陆也有许多对盟军有利的条件。当时,德国潜水艇已经基本被肃清;盟军空军已经赢得了制空权;由于法国抵抗组织的破坏,法国北部已经成为“无铁路区”。另外,德国对盟军可能从什么地方登陆琢磨不清。英国成功地对德国实施了疑兵之计,他们集结了一支假的“舰队”,还发出大量电讯,造成盟军司令部在肯特的假象。此外,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肯特,让德国情报认为他已经受命指挥装甲部队进行主攻。
终于,德军西线司令部上了钩。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盟军最有可能选择狭窄的多佛尔海峡登陆,而诺曼底行动只是佯攻。这就导致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战后缴获的文件表明,希特勒倒还没有完全上钩,出于外人无法理解的直觉,他反复叫嚷,要注意诺曼底!
1944年6月5日夜晚,一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海军组成的强大舰队从英格兰南海岸起航出海了。这支舰队包括143艘英国和加拿大战舰,46艘美军战舰,11艘其他盟军海军战舰。为舰队打头阵的,是数百架英国皇军空军重型轰炸机。
6月6日,联军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对德军的指挥和行动造成极大混乱。德军未能及时向装甲预备队下达向登陆场开进的命令,预备队开进时又受到联军空军阻挠,丧失了有利时机,组织不起来强有力的反击。至6月12日,诺曼底德军认为已无力夺回被占领的海滩阵地,恢复原态势时,就全面转入防御,限制联军扩大登陆场,以等待更多预备队的反突击。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诺曼底虽然以盟军的胜利告终,但那次战役中究竟牺牲了多少人,仍然是一个谜。据英国媒体报道,当时的战斗情形相当混乱,那些被炮弹和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辨别。很多士兵落水失踪了,那些负责清点伤亡人数的士兵也被打死了,一切记录都已经不可靠了。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000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000人,被俘41000人,共损失11.4万人。历史学家表示,最为权威的死亡人数统计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即使是现在,这一片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土地仍然时不时发现一些战士的遗体。
为了削弱德军的防卫,同时还有超过19000名的诺曼底平民在联军的大规模炮火中丧生。根据诺曼底历史博物馆的记载,为了给诺曼底行动铺平道路,联军在1944年的4月和5月损失了大概12000人。统计德国人的伤亡更加困难。诺曼底历史博物馆表示,虽然数目不知道,但估计有40000人至90000人。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是以巨大的人员牺牲为代价的,逝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
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几乎所有关心二战史的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德国原子弹计划负责人海森堡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何海森堡没有为希特勒成功地开发出原子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曾企图研制和使用原子弹。此举引起英、美等盟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的极大惊恐。有幸的是,德国研制原子弹的企图最终未能实现,世界人民也因此得以避免一场法西斯的原子弹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就拥有庞大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和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在核裂变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更是远远跑在美国的前面。早在1938年3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成功地进行了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终于出现了物理学界期待已久的裂变效应。铀裂变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突破,哪一个国家能够首先把它转为实用,就有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1939年4月,德国纳粹召集六位最出色的核物理学家,在柏林秘密讨论利用原子科学成果制造核武器。同年夏季,德国政府未加任何解释,突然禁止铀矿从它占领下的捷克运出,并且下令封锁一切有关铀的新闻。同时,从苏黎世传出消息:德国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化学工程”,由德国铀学会的物理学家指导,直接对柏林陆军武器部负责。
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着手研制原子弹。如果数百万的德国军队装备上当时绝无仅有的核武器,希特勒就能统治世界或者毁灭世界。为了抢在希特勒的前面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提请美国当局注意正在日益逼近的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原子弹威胁。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组织制订了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命令全力以赴研制原子弹。
1944年底以前,同盟国的科学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原子实验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匈牙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在一篇文章中说,按照德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德国人本来在1942年就应该能够造出原子弹。
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1944年11月23日,当乔治·佩顿将军攻克德国重要的核研究基地——斯特拉斯堡时,美国执行“阿尔索斯”行动的原子谍报人员直奔斯特拉斯堡大学新建的实验室。经过仔细搜查,他们发现了隐匿于此的纳粹德国的铀计划和铀学会有关铀研究最完整的档案。获得的情报资料十分确切地表明,在1942年就有人把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告诉了希特勒。但直到1944年底,纳粹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制工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比美国洛斯阿拉莫斯中心的研究人员要落后两年。这使美国领导人确信,来自德国的任何突然的核袭击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这时才彻底消除了当时美国人的忧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纳粹德国在核军备竞赛中由先进变为落后,而始终未能造出原子弹呢?由于法西斯当局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残酷迫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尤其是犹太人,希特勒竟然把整个物理学讥讽为犹太物理学,任意下令逮捕持不同政见的科学家,致使像哈恩、施特拉斯曼、迈特纳、爱因斯坦、赖纳、弗里施这样出类拔萃的科学家纷纷离开德国,逃亡国外。
在原子能研究方面,德国缺乏全面的指导和统一的目标,各单位之间缺少协作。教育部、陆军部、邮政部各搞一套。希特勒满以为胜利在望,对要花长时间的新武器研制不感兴趣。他把相当大的科技力量用来研制“V-2”型导弹,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原子弹的研制。
同盟国加紧对德国进行空袭,实行闪电般的地毯式的轰炸,迫使德国的研究小组总是不断地搬家,试验设备常常是装上又拆,拆了又装,很难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角落。1942年11月,美国空军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在挪威的生产重水的里尤坎工厂,迫使该厂迁移。在前往柏林的途中,又遭到游击队的袭击,生产重水的贵重设备和大部分重水彻底破坏。很显然,这场空袭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遭到巨大困难。
此外,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严格到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院的高级官员事前竟毫无所知。新闻检查相当严格,禁止报纸和电台以任何方式泄漏有关原子能的消息。因此,希特勒被蒙在鼓里,完全不了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希特勒的军需部长阿尔风特·施佩尔战后在纽伦堡被判为战犯。他曾后悔地说,要是他当时得知美国在进行“曼哈顿计划”,他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想方设法赶上美国人。
正是在以上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法西斯德国才未能研制成功原子弹。否则,欧洲的版图,甚至西半球的版图将会大不一样。
■失踪了的第三颗原子弹
二战中,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据说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那么,这消失了的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震慑邪恶势力,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也迅速宣告投降。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可是,有人透露,其实美国向日本投了三颗原子弹,光长崎就两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最后神秘失踪。如果美国在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这第三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弄清事情的真相。近年来,真相似乎一点点浮出了水面。其中,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在其回忆录中所透露的细节无疑最具有权威性。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的四个原子弹轰炸目标,它们是广岛、长崎、小仓和新潟。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三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仓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三颗原子弹。
8月6日早晨8时,两架B-29轰炸机从高空进入日本南部工业和军港城市广岛上空,其中一架装载了一颗五吨重的原子弹——“小男孩”。9点14分,装载原子弹的美机对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原子弹从被打开的自动投弹装置落入空中。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广岛上空立刻出现强烈的白色闪光,发出天崩地裂的爆炸声。整个广岛顷刻间变成人间地狱,25万人同时丧命。
8月9日,美机又按计划对九州的海岸港口城市小仓实施原子弹轰炸。凌晨3点49分,执行投掷原子弹任务的B-29两架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从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起飞。当它们到达小仓上空时,由于天空中有大雾,能见度低,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于是决定放弃轰炸小仓,然后飞向第三目标长崎。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作好投弹预备的时候,空中的云雾忽然散开了,轰炸员果断地把两颗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长崎约有35000人死亡,60000人受伤。格罗夫斯在事后听到伤亡人数时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要少得多。”原子弹是投下了,但它们落地之后的情况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
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两个。”这说明当时确实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约2000米,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由于日本注定将成为战败国,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因此日本无法研制原子弹。后来,日本人从关乎民族利益考虑,决定将原子弹交给苏联。
由于苏联已经从参加过美国原子弹试验的英国科学家法拉奇那里得到了美国原子弹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科技情报,又从日本人手里得到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实物,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时,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苏联原子弹爆炸的消息震惊了美国总统杜鲁门,他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而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经过了七年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美国预言苏联至少需要20年才能造出原子弹。
至此,美国才知道,为什么当初在长崎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与他们预先估计的有如此大的出入,为什么苏联这么快就可以研制出原子弹与他们抗衡……然而,一切都晚了!
■美军猪湾入侵为何失败
古巴一直是美国在美洲的头号敌人。为了颠覆古巴,美国扶植了许多古巴反对势力。可是,勇敢的古巴人经受住了考验,使美国的猪湾入侵阴谋失败。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卡斯特罗就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担心距离美国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将成为苏联威胁美国的滩头堡,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
从1960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多米尼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
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的暗中支持下,1500名经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过的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突击旅分乘13条船从尼加拉瓜的贝尔萨斯港出发,在古巴猪湾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三天后,“2506”旅被古巴政府军击毙击伤114人,其余1113人被俘获,猪湾入侵宣告失败。这一天恰巧是肯尼迪总统上任后的第90天。事后,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由美国作坚强后盾的猪湾入侵怎么会失败呢?入侵古巴的计划早在艾森豪威尔任期内即1960年3月就已拟就,并得到总统的批准,当时被称做“冥王星行动”。肯尼迪总统上任后,该计划逐渐扩大,由装备有坦克、飞机的约1500名古巴流亡人员组成的“2506”旅在古巴实施两栖登陆,占领滩头,并向纵深处发展,然后把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空运回古巴,由它出面请求美国援助,以此最后击败卡斯特罗。但显然区区1500人是难以与卡斯特罗的20万军队相抗衡的,更不用说向纵深发展了。原来预计古巴境内有5000人左右反政府武装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人加入入侵部队。原计划登陆时不会遇到抵抗,并有足够时间建立滩头工事,因为估计卡斯特罗需要时间调动军队,但此幻想也破灭了。“2506”旅从一开始登陆,就遭到一个多营民兵的阻击,卡斯特罗当天就调动部署好装备有坦克的部队对付入侵。出师不利,看来这一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了。
按照预定的计划,美国空军在登陆前准备出动三批共40架次B-26轰炸机,攻击约40个古巴军事目标。飞机将涂上古巴空军标记,由中央情报局的飞行员和经美国训练的古巴人联合驾驶。但是,在肯尼迪的命令下,第一批只出动了八架飞机,并在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后,完全取消了以后两批飞机的轰炸,这就使古巴空军仍拥有机场和飞机。后来,美军虽然派出“博克塞”号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但由于只限于保护B-26轰炸机和运输船只,不能直接向卡斯特罗的部队和飞机开火,因而只能眼看着入侵部队被古巴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因此,缺乏足够的空军支持是此次入侵失败的致命点。
此外,入侵计划的泄露也可能是导致美国猪湾事件失败的原因。早在1960年3月,入侵古巴计划就已确定,并有两批近50名受到特别训练的古巴人先行潜入古巴,以便与国内反卡斯特罗的抵抗力量相联系,使国内外反政府力量里应外合,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但这些人一潜入古巴,即被捕获,卡斯特罗由此可能得知入侵计划。为了配合猪湾入侵,中央情报局还企图暗杀卡斯特罗,派杀手在卡斯特罗经常光顾的饭店等候下毒。但偏偏那段时间卡斯特罗没有露面,暗杀行动可能已经泄露了。
以上的种种猜测表明,猪湾入侵的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了。但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很多史实,美国和古巴都没有完全披露,使猪湾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战机为何外飞
伊拉克战机未曾战斗便飞赴近邻伊朗,是为保存实力,还是空军的叛变呢?萨达姆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打响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每天出动7000架次飞机对伊拉克军事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号称是“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和拥有700多架先进战机的伊拉克空军却按兵不动,被动挨炸。不仅如此,从1月26日开始,先后有100多架飞机纷纷飞往邻国伊朗。
海湾战争的帷幕刚拉开不久,伊拉克空军就演出这场战机东南飞的“好戏”,真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对此情况,伊拉克当局却一直守口如瓶,保持缄默,从而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不禁要问,在这战火猛烈燃烧之际,伊拉克战机为何不迎头起飞,痛击敌机,却远走高飞,这究竟是“阳谋”,还是“阴谋”?是“出逃”还是“避难”?是“厌战”还是“保存实力”?到底有多少架飞机外飞?它们的最终命运如何?至今这一系列疑团尚徘徊于人们的脑海之中。
这支自诩为“世界上第五支最强大的军队”到底搞什么鬼?西方新闻媒体曾对伊军战机外飞事件大肆报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令人难辨真伪。
根据当时许多西方观察家的猜测和判断,这可能是伊拉克当局保存战斗实力所采取的一种韬晦之计。由于两伊战争刚刚结束,双方的敌对关系有所缓和。因此,把一部分先进的战机转移到邻国伊朗境内保存起来,较之留在国内用钢筋水泥修筑的地下掩蔽体内更为安全,故而战机纷纷外飞。然而,伊朗驻法国大使阿哈尼先后两次向外界否认两伊有过这样的默契或协议。
也有一些人猜测,伊拉克国内的一起未遂政变可能是伊拉克战机外飞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盼望伊国内发生内讧或政变,以此推翻萨达姆政权。据西方媒体猜测,在海湾战争初期,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和伊占科威特的空袭取得了成功,摧毁了36枚飞毛腿导弹和300多架飞机。这使萨达姆总统大为恼火,他以“防空不力”为理由,处死了一名空军司令和一名防空司令。于是,效忠这两位司令的伊拉克空军将军和一些飞行员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东窗事发后,这些飞行员纷纷寻找机会,驾机出逃,飞往伊朗,寻求避难。
还有消息宣称,海湾战争期间,除向驻科伊军投放大量的收音机以及传单之外,多国部队还在美国示意下向伊本土投放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规劝他们弃械投降。这一伎俩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效果。可以说,心理战虽谈不上所获颇丰,但毕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据说,“沙漠风暴”计划开始后,美国空军诧异地发现,他们几乎遇不到任何伊拉克战机的拦截。许多西方人士认为,伊空军有可能是开小差,临阵脱逃,以免多国部队“以石击卵”。
伊拉克战机接二连三飞往伊朗一事,使执行“沙漠风暴”的美军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们看到数以百计的伊军战机受制于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致使伊空军无法发挥应敌效应,只能外逃。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这些外飞的战机日后有可能东山再起,后发制人,使美军腹背受敌,这对多国部队是一大威胁。但是,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事后证明,伊军战斗机并没有做出这一“惊人之举”。
那么,到底有多少飞机飞往伊朗呢?它们的结局又是如何?据西方军事观察家分析,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伊拉克拥有各种类型飞机1300多架,其中作战飞机700多架。虽有一定的实战能力,但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军优势对垒,力量仍是相差悬殊。因此,战争一开始,由于美国掌握绝对的制空权,使伊拉克空军难以起飞作战。起初,只有50多架飞机外逃远飞,后来增至100多架。截至1991年2月10日,已多达145架。其中包括米格-27、米格-29歼击机和幻影F-1战斗轰炸机等性能最好的战机,还有少数民航客机等。
对于这批飞来的财富,伊朗政府最初的态度是将这批战机连同其飞行员一起扣留到战后再归还伊拉克。但事后不久,伊朗当局又改口说,由于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伊朗负有战事责任,有可能考虑将这批飞机作为战争赔偿。然而,海湾战事早已结束,伊拉克究竟是否索回了飞跑的战机,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出逃”抑或“避难”、“阴谋”抑或“无计”、“厌战”抑或“保存实力”……至今这一系列疑团仍萦绕于人们的脑海中,引起多方揣测,但无人知晓其中真正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