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无中生有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月十三这天,钱师爷再次带着衙门的人,来到了长合村秦家。
在秦箬和秦怀生的陪同下,钱师爷带着人在长合村走了一圈。
因为地瓜这个新作物的出现,姜县令恨不得让钱师爷,每天都往长合村跑上一趟。
秦家那片果园里,果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成群的小鸡在果树底下正欢快地找着虫子吃。
规划得整整齐齐的药田那边,每块药田的田头都竖立了标记着中药名字的木牌,村民正在提着水桶在小心翼翼地浇水。
众人见到秦箬和钱师爷几人,都纷纷上前打招呼。
“秦姑娘,这是你们长合村新种的药田?”钱师爷一脸吃惊。
不过是过了个年,怎么又鼓捣起药田来了?
“回禀师爷,民女最近在做药材方面的买卖,经朋友牵线特意向有经验的药农请教了一番,买回了一批药材种苗试种。就想着让长合村的乡亲一起种,看看能不能带着乡亲们挣点银子,改善一下生活。”
秦箬条理清晰,向钱师爷解释这片药田的由来。
钱师爷不停地点头,大盛朝种药材的人少之又少,一来是技术不好掌握,二来是风险太大。
药材的种植技术,在民间流传的并不多,寻常人家更是难以接触到。
他想到的是整个太和县都没有种植药材的,秦姑娘敢开这样的头,那必是有几分把握。
若是秦家这个药材种植试点成功了,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效仿起来?
就像当初那地瓜一样,当时是说没有什么把握,现在那新作物却是长得好好的。
这个秦家姑娘是藏拙了啊!
要是眼前这些都成功了,太和县恐怕都得变天了。
最后,钱师爷又去看了那两亩新种下来的地瓜。和药材相比,他眼下更关心的是粮食。
当他得知秦箬除了上次的地瓜之外,又找到了一种叫土豆,可以用作主食充饥的新作物,且已经种植了下来时,钱师爷激动得险些站不稳脚。
秦箬还煞有其事地,给钱师爷递上了一本有些破旧的书籍。
书籍上面记载了数十种,大盛朝目前尚未出现过的作物。刚好秦家现在种下的地瓜和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就在其中。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水稻,小麦这两种大盛的主粮食作物增产方法和培育过程。
书籍内容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就是上面的字有些奇怪,很多字都少了一半。
但是根据前后的内容的联想,大体上也能猜得出其表达的意思。
钱师爷细细地翻看着书里的内容,激动得手都抖了起来。
那里面记载着的作物,他已经亲眼见过好几种,还亲自品尝过。
寻渔记现有的食材,就和上头记载的一模一样。
每一样作物都详细地记录着,其生长习性,种植方法,以及食用方法等。
神书啊!
这是大盛朝的百姓粮食有望了!
钱师爷心头火热,这些作物一旦得到朝廷的重视,加以推广种植,届时百姓们将不再为食物短缺而发愁。
“秦姑娘,敢问此书籍从何而来?”
秦箬的脸上登时露出一丝“愧色”,她将钱师爷单独引到一边,作势要下跪。
“回禀钱师爷,民女有愧!说来话长,之前不得已有些事情,民女隐瞒了师爷你……”
“秦姑娘,不必客气。你且说来听听。”钱师爷赶紧制止了住她,一颗心怦怦直跳。
秦箬这才和钱师爷重新提起了,那一次进山的经历。
她告诉钱师爷,那次进山为了躲避狼群,自己如何误闯密林深处。
又在一个山洞处,发现了很久以前有人生活过的痕迹,在那个地方得了这本书籍。
接着又在附近,发现了数种上面记载着的植物。
因为上面的字和大朝盛的文字不同,她自己也是连猜带蒙,猜了个大概。
于是带着部分从那里得来的新作物,连同那本奇怪的书籍下了山。
因为不敢确定这上面内容的真假,才想着先拿其中的一样,也就是那地瓜来到衙门,请钱师爷给掌掌眼。
至于其他种类的作物,想着先自己按照上面的方法试种结果出来,再告知钱师爷和姜县令。
“……经过这段时间的种植试验,我发现这法子是真行,这才敢和师爷你坦白。还望姜县令和师爷,宽恕民女当初的欺瞒。”
“民女不敢居功,我想或者是上天体恤姜县令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特意为县令大人送来的大礼。冥冥之中指引姜县令,改善咱太和县百姓的生活。这本册子民女不敢独藏,劳烦钱师爷待会回去时带给姜县令。”
秦箬将事先想好的那一套说辞,说得无比自然,顺带给姜县令戴了一顶高帽。
“秦姑娘大义!我代表姜县令先谢过秦姑娘了。”
钱师爷真诚地朝秦箬拱了拱手,他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责怪秦箬。
他想不到秦箬竟会有如此之觉悟,主动将这书献出来。
要知道这书籍若是上报到了朝廷,那可是代表着泼天的富贵。
发现新作物,那可是大功一件。
钱师爷试探着问秦箬想要什么奖赏之时, 秦箬趁机提出了希望衙门能组织人手,帮助长合村修一条水渠,从河道和后山的水潭,将水引至村里水田以便进行农事灌溉。
长合村农田现有的水渠,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大打折扣。
每到干旱季节,村民们都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勉强保证田地的用水需求。
秦箬提出修建水渠的想法,其实早已在她心中酝酿已久。
要想让长合村的农业得到长远发展,解决灌溉问题势在必行。
秦箬要的奖赏,既不是为自己讨要屋宅良田,也不是金银珠宝。
对于秦箬气度,钱师爷是打心里佩服的。
他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秦姑娘放心,你的这份心意,钱某会如实禀报给县令大人。”
修建水渠不仅有利于长合村的农业发展,更能彰显县衙对百姓的关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钱师爷临走前又告知秦箬,太和县发现新作物一事,姜县令已经上报甘州的刺史。”
这事又由刺史大人上报司农寺那边,司农寺派出了在甘州地那边的农官,先过来核实情况。
派地来的农官,大约这几天就会抵达太和县。
姜县令在年前就已经决定,在长合村设立新作物的种植试验田,到时将由秦箬和上头派过来的农官,共同种植首批新作物。
秦箬闻言心中一动, 不枉费自己前期做了那么多,总算是等来了。
正月十三这天,钱师爷再次带着衙门的人,来到了长合村秦家。
在秦箬和秦怀生的陪同下,钱师爷带着人在长合村走了一圈。
因为地瓜这个新作物的出现,姜县令恨不得让钱师爷,每天都往长合村跑上一趟。
秦家那片果园里,果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成群的小鸡在果树底下正欢快地找着虫子吃。
规划得整整齐齐的药田那边,每块药田的田头都竖立了标记着中药名字的木牌,村民正在提着水桶在小心翼翼地浇水。
众人见到秦箬和钱师爷几人,都纷纷上前打招呼。
“秦姑娘,这是你们长合村新种的药田?”钱师爷一脸吃惊。
不过是过了个年,怎么又鼓捣起药田来了?
“回禀师爷,民女最近在做药材方面的买卖,经朋友牵线特意向有经验的药农请教了一番,买回了一批药材种苗试种。就想着让长合村的乡亲一起种,看看能不能带着乡亲们挣点银子,改善一下生活。”
秦箬条理清晰,向钱师爷解释这片药田的由来。
钱师爷不停地点头,大盛朝种药材的人少之又少,一来是技术不好掌握,二来是风险太大。
药材的种植技术,在民间流传的并不多,寻常人家更是难以接触到。
他想到的是整个太和县都没有种植药材的,秦姑娘敢开这样的头,那必是有几分把握。
若是秦家这个药材种植试点成功了,在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可以效仿起来?
就像当初那地瓜一样,当时是说没有什么把握,现在那新作物却是长得好好的。
这个秦家姑娘是藏拙了啊!
要是眼前这些都成功了,太和县恐怕都得变天了。
最后,钱师爷又去看了那两亩新种下来的地瓜。和药材相比,他眼下更关心的是粮食。
当他得知秦箬除了上次的地瓜之外,又找到了一种叫土豆,可以用作主食充饥的新作物,且已经种植了下来时,钱师爷激动得险些站不稳脚。
秦箬还煞有其事地,给钱师爷递上了一本有些破旧的书籍。
书籍上面记载了数十种,大盛朝目前尚未出现过的作物。刚好秦家现在种下的地瓜和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就在其中。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水稻,小麦这两种大盛的主粮食作物增产方法和培育过程。
书籍内容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就是上面的字有些奇怪,很多字都少了一半。
但是根据前后的内容的联想,大体上也能猜得出其表达的意思。
钱师爷细细地翻看着书里的内容,激动得手都抖了起来。
那里面记载着的作物,他已经亲眼见过好几种,还亲自品尝过。
寻渔记现有的食材,就和上头记载的一模一样。
每一样作物都详细地记录着,其生长习性,种植方法,以及食用方法等。
神书啊!
这是大盛朝的百姓粮食有望了!
钱师爷心头火热,这些作物一旦得到朝廷的重视,加以推广种植,届时百姓们将不再为食物短缺而发愁。
“秦姑娘,敢问此书籍从何而来?”
秦箬的脸上登时露出一丝“愧色”,她将钱师爷单独引到一边,作势要下跪。
“回禀钱师爷,民女有愧!说来话长,之前不得已有些事情,民女隐瞒了师爷你……”
“秦姑娘,不必客气。你且说来听听。”钱师爷赶紧制止了住她,一颗心怦怦直跳。
秦箬这才和钱师爷重新提起了,那一次进山的经历。
她告诉钱师爷,那次进山为了躲避狼群,自己如何误闯密林深处。
又在一个山洞处,发现了很久以前有人生活过的痕迹,在那个地方得了这本书籍。
接着又在附近,发现了数种上面记载着的植物。
因为上面的字和大朝盛的文字不同,她自己也是连猜带蒙,猜了个大概。
于是带着部分从那里得来的新作物,连同那本奇怪的书籍下了山。
因为不敢确定这上面内容的真假,才想着先拿其中的一样,也就是那地瓜来到衙门,请钱师爷给掌掌眼。
至于其他种类的作物,想着先自己按照上面的方法试种结果出来,再告知钱师爷和姜县令。
“……经过这段时间的种植试验,我发现这法子是真行,这才敢和师爷你坦白。还望姜县令和师爷,宽恕民女当初的欺瞒。”
“民女不敢居功,我想或者是上天体恤姜县令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特意为县令大人送来的大礼。冥冥之中指引姜县令,改善咱太和县百姓的生活。这本册子民女不敢独藏,劳烦钱师爷待会回去时带给姜县令。”
秦箬将事先想好的那一套说辞,说得无比自然,顺带给姜县令戴了一顶高帽。
“秦姑娘大义!我代表姜县令先谢过秦姑娘了。”
钱师爷真诚地朝秦箬拱了拱手,他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责怪秦箬。
他想不到秦箬竟会有如此之觉悟,主动将这书献出来。
要知道这书籍若是上报到了朝廷,那可是代表着泼天的富贵。
发现新作物,那可是大功一件。
钱师爷试探着问秦箬想要什么奖赏之时, 秦箬趁机提出了希望衙门能组织人手,帮助长合村修一条水渠,从河道和后山的水潭,将水引至村里水田以便进行农事灌溉。
长合村农田现有的水渠,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大打折扣。
每到干旱季节,村民们都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勉强保证田地的用水需求。
秦箬提出修建水渠的想法,其实早已在她心中酝酿已久。
要想让长合村的农业得到长远发展,解决灌溉问题势在必行。
秦箬要的奖赏,既不是为自己讨要屋宅良田,也不是金银珠宝。
对于秦箬气度,钱师爷是打心里佩服的。
他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秦姑娘放心,你的这份心意,钱某会如实禀报给县令大人。”
修建水渠不仅有利于长合村的农业发展,更能彰显县衙对百姓的关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钱师爷临走前又告知秦箬,太和县发现新作物一事,姜县令已经上报甘州的刺史。”
这事又由刺史大人上报司农寺那边,司农寺派出了在甘州地那边的农官,先过来核实情况。
派地来的农官,大约这几天就会抵达太和县。
姜县令在年前就已经决定,在长合村设立新作物的种植试验田,到时将由秦箬和上头派过来的农官,共同种植首批新作物。
秦箬闻言心中一动, 不枉费自己前期做了那么多,总算是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