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洪武帝驾崩(中)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元璋昏迷了一夜,朱棣在床前守了一夜,至于朱高煦,则在西宫殿门口坐了一夜。
五年前的那天夜里,爷孙三人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促膝长谈。
当时朱元璋拿出了两道诏书,都交给了朱棣。
朱高煦至今仍记得当时朱棣的表情。
按道理,其中一份诏书确定了朱棣为皇位继承人,另一份应该是要求朱棣继位后,册封朱高煦为皇太子。
但这只是朱高煦的猜测,他并没有见到存留在宫内的诏书复稿。
换句话说,将来他的太子之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毕竟维护一个亲近儒家容易“忽悠”的人做太子,更符合多数文官的利益。
另外,王绮红能不能顺利的诞下子嗣,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同样有着不确定性。
假如王绮红今天诞下子嗣,而朱元璋又在这一天驾崩了,考虑到此时民间仍比较迷信,百姓们是否会由此认为异族出身的王绮红或她的孩子乃不祥之人?
赵俊臣见朱高煦坐在殿门口一动不动,眼角带着泪水,很想上去说一句安慰的话。
但身为下臣,他有作为下臣的自觉。
该说的,不该说的,心里必须要有数,否则就会引祸上身。
所以,赵俊臣守在西宫殿门外的不远处,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直到次日天明,心绪不宁的朱高煦,被一阵焦急的脚步声拉回了现实。
“恭喜世子殿下,喜得一对儿女。”
一名内侍从长宁宫方向而来,疾步停在朱高煦前方,行礼恭声道。
此人朱高煦认得,名叫刘敬忠。
刘敬忠以前只是普通的低层内侍,干得都是打扫庭院,端茶倒水的事务。
后来因为机灵能干,被提拔做主要宫殿的守门内侍。
那次轮到他值守乾清宫的宫门时,正巧碰到朱高煦求见朱元璋,并替朱高煦献上了千字利弊书,俩人这才相识。
自那以后,朱元璋对送书的刘敬忠有了印象。
再后来,徐王妃入住长宁宫,朱元璋便安排刘敬忠去值守长宁宫的宫门。
徐王妃发觉刘敬忠十分机灵,做事及有分寸,故而这次派他来给朱高煦报喜。
朱高煦虽然一夜没睡,但精神并没有恍惚。
他刚才清楚地听到了刘敬忠所言内容,可还是问道:“把你刚才说的再说一遍。”
“奴婢奉燕王妃之命,前来向世子殿下报喜,那位贵人为世子诞下了一对儿女。”
刘敬忠弓着腰,咬字清晰地缓缓答道。
得到了确切答复之后,朱高煦双手握成拳头,转身走进了西宫前殿。
他想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棣和朱元璋。
“你怎么来了?”
朱棣见朱高煦不请自来,有些不悦。
“爹,王氏诞下了一对儿女。”
朱高煦见朱元璋还未苏醒,小心翼翼地走到龙床前,蹲在朱棣的旁边轻声说道。
朱棣闻言,为之一振,惊道:“当真?”
朱高煦用力点头答道:“是娘派人来报的喜。”
朱棣红着眼睛望向龙床上的朱元璋,万分激动地说道:“爹,你听到了吗?你有重孙子了!”
或许是老天爷想让朱元璋见一见他的重孙,就在朱棣的话音落下之后,他竟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咳嗽。
“爷爷(爹)!”
朱高煦与朱棣异口齐声唤道。
在呼唤声中,朱元璋缓缓睁开双眼,接着便看见了泪流满面的朱棣与朱高煦。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殿内,掩盖了微弱的灯光,使得室内为之一亮。
朱高煦发现朱元璋的面色有些潮红,眼中闪烁着神采,而这种状态,显然是回光返照的表现。
据他所知,回光返照是一种生理现象,多发生于慢性疾病晚期的患者。
由于器官衰竭,机体属于低消耗状态,当机体察觉到人体即将死亡时,会做最后一搏,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人体短暂恢复到正常状态,整个过程根据个人体质,持续在数小时至一天不等。
“爷爷,你有重孙了!王氏不久前,诞下了一对儿女。”
朱高煦忍不住把喜讯报给朱元璋道。
得知王绮红诞下龙凤胎,朱元璋竟然神情激动的伸手撑起身体,打算下床道:“孩子在何处?咱要去瞧瞧。”
朱棣哪里敢让朱元璋随意走动,连忙给朱高煦使了一个眼色。
朱高煦会意,便对朱元璋说道:“爷爷稍候,孙儿这去把孩子抱来。”
就在朱高煦离开之时,朱元璋竟然趁朱棣不注意,强行下了床。
朱棣眼疾手快,连忙挽住朱元璋的胳膊,急道:“爹,你这是要做什么?”
“咱想下床走走,不行么?”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质问道。
朱棣不敢多言,弯着腰,搀扶着朱元璋走了几步。
他也看出来朱元璋目前的状态,应该是回光返照的表现。
“爹欲去何处?若路程较远,俺让人送辇车过来。”
朱棣小声问道。
“咱想去奉先殿,把王氏诞子之事,告诉列祖列宗。”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双腿突然一软,若不是有朱棣搀扶着,已然摔倒。
“这腿怎得不听使唤了?”
朱元璋先是低头瞅了一眼双腿,然后叹了口气,道:“也罢,你陪咱乘辇车同去。”
朱棣恭声称是,随后扶着朱元璋坐到了床上。
“另外,你派人转告高煦,让他把男婴抱去奉先殿。咱要让列祖列宗,看看咱的重孙。”朱元璋又吩咐道。
朱棣低头领命。
然后他疾步走到殿外,向门口负责传话的内侍吩咐了几句,便又重新回到朱元璋的身旁守着。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开口问道:“朝廷推行新币之事,进展如何?”
“目前还算顺利,京城各大酒馆、茶楼、布坊、粮行等,皆已陆续派伙计兑了新币。仅仅昨天一日,便兑出去一百五十万两。”朱棣稍微寻思后答道。
朱元璋又道:“朝廷试行科举革新之政,需新置教谕总局统筹此事,你可想好将其交给何人管辖?”
“郑沂出自‘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德高才广。去年爹选拔人才,将其从白衣擢为礼部尚书,他任职以来,颇有建树,孩儿认为可以将教谕总局交由给他负责。”
朱棣知道朱元璋想趁机指点他的理政能力,认真思索片刻后答道。
“此人咱晓得,他的从兄便是‘郑濂碎梨’的郑濂。”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孩儿如此安排,可是不妥?”
朱棣见朱元璋说完话后,表情有些沉重,连忙问道。
“大大的不妥!”
朱元璋脸色一变,忽然训斥道:“简直荒唐!历朝帝王恨不得将一切权力攥在手里,你倒好,竟要把如此重要的衙门交给臣下?岂不闻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之理?”
他见朱棣被斥的哑口无言,当即换上平和的口气补充了一句。
“科举革新事关大明国运,咱以为先由你直管,待日后时机成熟,再下放不迟。”
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发出一阵重重的咳嗽。
“俺知道错了。”
朱棣急忙伸手,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恭声说道。
朱元璋昏迷了一夜,朱棣在床前守了一夜,至于朱高煦,则在西宫殿门口坐了一夜。
五年前的那天夜里,爷孙三人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促膝长谈。
当时朱元璋拿出了两道诏书,都交给了朱棣。
朱高煦至今仍记得当时朱棣的表情。
按道理,其中一份诏书确定了朱棣为皇位继承人,另一份应该是要求朱棣继位后,册封朱高煦为皇太子。
但这只是朱高煦的猜测,他并没有见到存留在宫内的诏书复稿。
换句话说,将来他的太子之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毕竟维护一个亲近儒家容易“忽悠”的人做太子,更符合多数文官的利益。
另外,王绮红能不能顺利的诞下子嗣,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同样有着不确定性。
假如王绮红今天诞下子嗣,而朱元璋又在这一天驾崩了,考虑到此时民间仍比较迷信,百姓们是否会由此认为异族出身的王绮红或她的孩子乃不祥之人?
赵俊臣见朱高煦坐在殿门口一动不动,眼角带着泪水,很想上去说一句安慰的话。
但身为下臣,他有作为下臣的自觉。
该说的,不该说的,心里必须要有数,否则就会引祸上身。
所以,赵俊臣守在西宫殿门外的不远处,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直到次日天明,心绪不宁的朱高煦,被一阵焦急的脚步声拉回了现实。
“恭喜世子殿下,喜得一对儿女。”
一名内侍从长宁宫方向而来,疾步停在朱高煦前方,行礼恭声道。
此人朱高煦认得,名叫刘敬忠。
刘敬忠以前只是普通的低层内侍,干得都是打扫庭院,端茶倒水的事务。
后来因为机灵能干,被提拔做主要宫殿的守门内侍。
那次轮到他值守乾清宫的宫门时,正巧碰到朱高煦求见朱元璋,并替朱高煦献上了千字利弊书,俩人这才相识。
自那以后,朱元璋对送书的刘敬忠有了印象。
再后来,徐王妃入住长宁宫,朱元璋便安排刘敬忠去值守长宁宫的宫门。
徐王妃发觉刘敬忠十分机灵,做事及有分寸,故而这次派他来给朱高煦报喜。
朱高煦虽然一夜没睡,但精神并没有恍惚。
他刚才清楚地听到了刘敬忠所言内容,可还是问道:“把你刚才说的再说一遍。”
“奴婢奉燕王妃之命,前来向世子殿下报喜,那位贵人为世子诞下了一对儿女。”
刘敬忠弓着腰,咬字清晰地缓缓答道。
得到了确切答复之后,朱高煦双手握成拳头,转身走进了西宫前殿。
他想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棣和朱元璋。
“你怎么来了?”
朱棣见朱高煦不请自来,有些不悦。
“爹,王氏诞下了一对儿女。”
朱高煦见朱元璋还未苏醒,小心翼翼地走到龙床前,蹲在朱棣的旁边轻声说道。
朱棣闻言,为之一振,惊道:“当真?”
朱高煦用力点头答道:“是娘派人来报的喜。”
朱棣红着眼睛望向龙床上的朱元璋,万分激动地说道:“爹,你听到了吗?你有重孙子了!”
或许是老天爷想让朱元璋见一见他的重孙,就在朱棣的话音落下之后,他竟然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咳嗽。
“爷爷(爹)!”
朱高煦与朱棣异口齐声唤道。
在呼唤声中,朱元璋缓缓睁开双眼,接着便看见了泪流满面的朱棣与朱高煦。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殿内,掩盖了微弱的灯光,使得室内为之一亮。
朱高煦发现朱元璋的面色有些潮红,眼中闪烁着神采,而这种状态,显然是回光返照的表现。
据他所知,回光返照是一种生理现象,多发生于慢性疾病晚期的患者。
由于器官衰竭,机体属于低消耗状态,当机体察觉到人体即将死亡时,会做最后一搏,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人体短暂恢复到正常状态,整个过程根据个人体质,持续在数小时至一天不等。
“爷爷,你有重孙了!王氏不久前,诞下了一对儿女。”
朱高煦忍不住把喜讯报给朱元璋道。
得知王绮红诞下龙凤胎,朱元璋竟然神情激动的伸手撑起身体,打算下床道:“孩子在何处?咱要去瞧瞧。”
朱棣哪里敢让朱元璋随意走动,连忙给朱高煦使了一个眼色。
朱高煦会意,便对朱元璋说道:“爷爷稍候,孙儿这去把孩子抱来。”
就在朱高煦离开之时,朱元璋竟然趁朱棣不注意,强行下了床。
朱棣眼疾手快,连忙挽住朱元璋的胳膊,急道:“爹,你这是要做什么?”
“咱想下床走走,不行么?”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质问道。
朱棣不敢多言,弯着腰,搀扶着朱元璋走了几步。
他也看出来朱元璋目前的状态,应该是回光返照的表现。
“爹欲去何处?若路程较远,俺让人送辇车过来。”
朱棣小声问道。
“咱想去奉先殿,把王氏诞子之事,告诉列祖列宗。”
朱元璋话还没说完,双腿突然一软,若不是有朱棣搀扶着,已然摔倒。
“这腿怎得不听使唤了?”
朱元璋先是低头瞅了一眼双腿,然后叹了口气,道:“也罢,你陪咱乘辇车同去。”
朱棣恭声称是,随后扶着朱元璋坐到了床上。
“另外,你派人转告高煦,让他把男婴抱去奉先殿。咱要让列祖列宗,看看咱的重孙。”朱元璋又吩咐道。
朱棣低头领命。
然后他疾步走到殿外,向门口负责传话的内侍吩咐了几句,便又重新回到朱元璋的身旁守着。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开口问道:“朝廷推行新币之事,进展如何?”
“目前还算顺利,京城各大酒馆、茶楼、布坊、粮行等,皆已陆续派伙计兑了新币。仅仅昨天一日,便兑出去一百五十万两。”朱棣稍微寻思后答道。
朱元璋又道:“朝廷试行科举革新之政,需新置教谕总局统筹此事,你可想好将其交给何人管辖?”
“郑沂出自‘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德高才广。去年爹选拔人才,将其从白衣擢为礼部尚书,他任职以来,颇有建树,孩儿认为可以将教谕总局交由给他负责。”
朱棣知道朱元璋想趁机指点他的理政能力,认真思索片刻后答道。
“此人咱晓得,他的从兄便是‘郑濂碎梨’的郑濂。”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孩儿如此安排,可是不妥?”
朱棣见朱元璋说完话后,表情有些沉重,连忙问道。
“大大的不妥!”
朱元璋脸色一变,忽然训斥道:“简直荒唐!历朝帝王恨不得将一切权力攥在手里,你倒好,竟要把如此重要的衙门交给臣下?岂不闻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之理?”
他见朱棣被斥的哑口无言,当即换上平和的口气补充了一句。
“科举革新事关大明国运,咱以为先由你直管,待日后时机成熟,再下放不迟。”
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发出一阵重重的咳嗽。
“俺知道错了。”
朱棣急忙伸手,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恭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