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二十六章:议定年号

第二百二十六章:议定年号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重生朱棣之子

    数日后。

    文华殿。

    朱高煦端坐在桌案之后,环视着眼前的四个嫡子,朗声道:“你们是知道的,自汉武帝创立年号之后,历朝历代新皇登基,皆需更改年号。”

    “你们的皇爷爷数日前下令,要求众臣商议内禅之礼,其中便包括新皇年号一事。你们眼下手中拿着的,便是众臣搜索枯肠,集思广益之后议出来的四个备选年号。”

    “你们皆是我的嫡子,我今日把你们叫过来,便是想听听你们对于备选年号的意见。”

    截止到永乐二十五年,朱高煦的妻妾为他生下了十九个儿子。

    嫡长子朱瞻域齿序行二,嫡次子朱瞻城齿序行六,嫡三子朱瞻堂齿序行九,嫡四子朱瞻堪齿序行十三。

    此时,朱瞻域躬身一礼,恭声道:“爹,儿子认为选择年号之事,应该听皇爷爷的。”

    “你们的皇爷爷已将一切朝政交由我处分,此事他早已表示不会过问。”

    朱高煦直言道:“且说说你的意见。”

    朱瞻域躬身答道:“爹,这四个备选年号之中,儿子认为正统最为合适。”

    “为何?”

    朱高煦面无表情的问道。

    朱瞻域生的魁梧雄壮,好胜斗狠,嫉恶如仇,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冲动鲁莽,固执己见。

    他少年时看上了永安公主嫡长女袁宁宁,后向徐皇后表明心迹,发誓非对方不娶。

    永安公主全名叫朱玉英,乃是朱棣与徐皇后的长女,即朱高煦的大姐。

    她生于洪武十年六月十五日,天资贤淑,慧静端庄,恪奉圣训,笃于孝敬,在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受册为永安郡主,下嫁仪宾袁容。

    永乐元年二月十八日,册为永安公主,袁容升为驸马都尉。

    永安公主虽然贵为皇女,却没有自持身份而骄纵,反而严于律己,对上恭顺,持家节俭,闺门肃睦,如古之贤女。

    袁宁宁在永安公主的教导之下,也是端庄淑静,性格温和,恭顺节俭。

    徐皇后爱孙心切,自然是一口应诺,并将此事记在心中。

    待到朱瞻域成年后,徐皇后找朱棣、朱高煦商议给其选妻之事。

    朱棣与徐皇后都同意朱瞻域迎娶袁宁宁,可朱高煦以两人为表亲关系为由反对他们成婚。

    但朱瞻域性格固执,认定的事,谁也劝不动。

    朱棣与徐皇后都觉得朱瞻域娶了袁宁宁,也算亲上加亲,并无不妥。

    最终,朱棣不顾朱高煦的反对,下旨赐婚,让朱瞻域娶了袁宁宁。

    或许是因为近亲结婚的缘故,婚后第三年的腊月,袁宁宁为朱瞻域生下一女,但却因气候严寒落下了月子病,至今未能再孕。

    而朱瞻域好胜斗狠,有一次与诸王世子在校场上赛马时为了夺魁,意外坠马,伤了左臂,导致他的左臂上留下了一块触目惊心的伤疤。

    这也让他的脾气之中,增添了一丝暴躁,经常显得盛气凌人。

    朱瞻域自以为他既嫡且长,未来的太子非他莫属,得知朱棣明年要内禅之后,非常高兴。

    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人,这些人主张用“正统”为年号,巧妙地把“嫡长子正位东宫为正统”的寓意嵌入年号,借以彰显他将来的太子之位。

    因此,在听到朱高煦所问之后,朱瞻域恭声作答道:“正统之意,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我大明继承华夏之礼仪,贯彻春秋之大义,乃华夏正统,二是说我朱家作为皇族可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

    朱高煦闻言,并没有什么表示,而是看向嫡次子朱瞻城,问道:“老六,你说说看,哪一个年号合适?”

    朱瞻城与朱瞻域的性格完全相反。

    朱瞻城相貌儒雅,风流潇洒,多才多艺,爱好文学,对朝政不感兴趣,更不想当太子。

    但仍有一些人支持他,对他寄予厚望,提出以“建文”为年号,即建立文治。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永乐皇帝朱棣开拓疆土,也是靠的武力,而朱高煦则是要靠文来治理国家,建文年号甚合此意。

    这些人把朱瞻城好文学的“文”字嵌入年号,也是对朱瞻城的一种暗示。

    朱瞻城聪慧,虽然明白此意,可他不愿参合朝政,对未来的储君之位毫无兴致。

    故而,在听到朱高煦的提问之后,他恭恭敬敬的作答道:“爹,儿子认为‘宣德’这个年号不错。”

    “且说说你选择‘宣德’的理由。”

    朱高煦沉声道。

    朱瞻城解释道:“宣德这个年号,寓意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他话锋一转,竟然又接着补充道:“但‘宣德’这个词并非首次出现,如梁武帝起兵时,用的是齐宣德太后的命令,隋朝时有宣德郎,五代十国时期,曾有宣德军,宋朝有宣德门,宋代官制之中,还一度出现过宣德郎。除此之外,在洪武十二年,曾有大将金朝兴因功受封为宣德侯。”

    “你是认为选‘宣德’为年号有瑕疵?”

    朱高煦听出了朱瞻城的意思,于是问道。

    朱瞻城躬身道:“是的。”

    其实,目前的朱高煦对朱瞻城和朱瞻域都不太满意,他更中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的嫡四子朱瞻堪。

    可朱瞻堪齿序排行十三,又非嫡长,就算将来他登基为帝,册立皇太子也轮不到朱瞻堪。

    “老九,你已经十二岁了,年纪不算小了,且说说你的看法。”

    朱高煦看向他的嫡三子朱瞻堂,朗声问道。

    朱瞻堂寻思道:“爹,我认为‘建文’过于小气,‘宣德’有些陈腐,‘正统’显得直白,唯有‘洪熙’最为妥当。”

    不待朱高煦提问,他便接着作了一番解释道:“洪,大也。熙,光明、和乐、兴盛、吉祥也。洪熙寓意着国家日益强大,甚是符合大明如今的国势。”

    “我看你闲暇时,喜欢摆弄蒸汽机械模型,还以为你对文学史籍不了解,今日的表现实在令人意外。”

    朱高煦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缓缓说道。

    “爹,孩儿认为,应该用‘弘扬之弘’,毕竟太祖皇帝用过‘洪武’,再用‘洪’字有些不妥。且‘弘扬之弘’,有辉煌、光大之意,与‘洪武之洪’字类似,却避免了重叠。”

    朱瞻堪躬身一礼,高声说道。

    朱高煦看着九岁的朱瞻堪,点了点道:“言之有理,‘弘熙’是不错,但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必选之感。”

    就在这时,寻思良久的朱瞻城忽然开口说道:“爹,‘弘扬之弘’的字音与‘洪武之洪’的字音相同,不如用‘乾’字代替‘弘’字。乾者,天、天下也。乾熙,天下兴盛之意也。”

    “妙哉!”

    朱高煦顿时抚掌道:“我意已决,就选‘乾熙’为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