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老朱家的恩人(上)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赛哈智退下不久之后,康平入殿禀告道。
朱高煦继续看着与广西土司勾结贼寇作乱有关的奏疏,头也不抬的言道:“见。”
“儿臣见过父皇陛下。”
太子朱瞻域躬身作揖行礼道。
朱高煦放下奏疏,看向朱瞻域,问道:“何事?”
“半个月前,恭顺伯平定河西土鞑叛乱有功,当时父皇命儿臣草拟一份论功行赏的章程,数日前儿臣已拟好呈给了父皇。”
朱瞻域恭声答道:“儿臣想着父皇应该是忙于政务,忘了这个章程,才迟迟没有批示。”
“朕问你,你为恭顺伯求赏赐,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
朱高煦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面无表情的再次问道。
父子俩口中提到的“恭顺伯”,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恭顺乡伯”。
大明初代恭顺伯吴允诚,因为屡立战功,累功受封的是县伯。
吴允诚去世后,其爵位传到他儿子吴克忠身上时,降一级成为了乡伯。
当代恭顺伯吴克忠嫡女吴芝兰是太子朱瞻域的选侍,否则朱瞻域也不会为了恭顺伯的赏赐特地来求见朱高煦。
“不瞒父皇,儿臣是公私皆有。”
朱瞻域坦诚相告道:“于公而言,恭顺伯平定土鞑叛乱,论功当赏赐;于私而言,儿臣纳了恭顺伯嫡女为妾,为他请赏,也算顺应人情。”
朱高煦沉声道:“朕知道恭顺伯的忠心,也知道他吴家满门忠良。朕之所以没有批示,是因为还没有想好如何赏赐他。”
当代恭顺伯吴克忠所镇守的凉州卫乃至整个陇右、河西附近之地,是大明安置土鞑的主要地区。
所谓“土鞑”,即归附大明的草原人、外族人。
大明除了设置普通卫所管理归附之民外,还设有土卫、土官相参治理,加上河西地处边陲的特殊形势,比较容易出现归附籍军士哗变的现象。
土鞑卫所之中,由原部族首领担任的百户、千户官,即为鞑官,也叫达官。
历史上,“达官显贵”一词之中的“达官”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在永乐年间,正当吴允诚与吴克忠父子俩奉诏参加第一次朱棣亲征大漠之际,凉州土鞑军队中就发生了叛乱。
当时,原归降大明的凉州卫“鞑官千户”虎保、永昌卫“鞑官千户”亦令真巴等趁机起兵反明,欲胁迫吴允诚部众同反。
留居凉州的吴允诚之妻杨氏与吴允诚次子吴管者却拒绝叛逃,更是召集部将保住等人平叛,擒伍马儿沙等人,又在红崖山地区击败了虎保所部。
这一战过后,吴管者以功,授凉州卫指挥佥事;保住以功,获赐姓名杨效诚,也授凉州卫指挥佥事。
此后,陇右、河西附近的土鞑叛乱,每隔数年就会发生一次。
就在半个月前,河西土鞑勾结鞑靼人,反叛作乱,恭顺伯吴克忠带兵平定了叛乱。
在朱高煦看来,平定河西土鞑之乱,本就是吴克忠的职责所在。
毕竟吴克忠担任着凉州卫指挥使的职务,平定辖区内的乱子,本就是其分内之事。
当然,赏赐是不能少的,但如何赏赐,却是一门学问。
朱高煦对陇右、河西地区的土鞑反复叛乱一事,很有意见。
他认为土鞑反复作乱与治理那里的官员一定存在这某种因果关系。
朱高煦本想召吴克忠进京,借着赏赐之际,敲打对方一番。
却没想到太子朱瞻域先他一步,来替吴克忠要赏赐了。
“太子,你想要朕给恭顺伯什么赏赐?”
朱高煦问道。
“父皇,恭顺伯在南京有座宅子,他那宅子隔壁有一处废宅,原本是太祖皇帝赏赐给高阳侯的,五年前高阳侯之子韩观及其妻儿老小举家搬迁到了现在的京师,那处宅子也就荒废了。”
朱瞻域恭声答道:“儿臣想着,那宅子荒了倒也可惜,不如赏赐给恭顺伯。”
原本赏赐一处宅子给恭顺伯吴克忠,对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朱瞻域一提到“高阳侯”,朱高煦瞬间就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朕不能答应你。”
朱高煦揉了揉眉头,缓缓说道。
朱瞻域有些诧异的问道:“父皇是有难言之隐?”
“你可知高阳侯是何人?”
朱高煦不答反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朱瞻域开始回想脑海中与“高阳侯”有关的记忆。
大明朝的高阳侯只有一位,名叫韩成,乃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濠州老乡。
当年,太祖起兵时,韩成就一直跟随左右,并担任太祖亲兵宿卫。
在鄱阳湖之战中,太祖被陈友谅麾下的猛将张定边逼入绝境。
就在太祖打算拔剑自刎之时,韩成劝谏一番之后,强行脱下太祖的蟒袍玉带换到他的身上,接着跳湖而逃,把张定边引走,成功拖延了时间。
待常遇春等人赶到,太祖才得以获救。
之后,太祖重新组织兵力,并采用火攻办法,终获全胜,陈友谅中箭身亡。
大战过后,太祖从湖里找到了韩成的尸体,泣不成声。
待到大明开国,太祖感念韩成之功,封其为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府帐前总制亲兵指挥使,加封为高阳郡侯,谥号忠壮。
换言之,韩成这个高阳侯爵位,是他用生命换来得。
不久后,太祖下令建昭忠祠于鄱阳湖畔康郎山,高阳侯韩成列为功首,位居第一,朝廷每年派人祭奠。
后又建祠于虹县城内县署之西,城隍庙东,虹县向来没有昭忠祠,就以韩侯祠替代,以表忠万世,恤食千秋。
“朕在永乐初年所著的《大明开国演义》,是你少年时最爱读的几本书之一。”
朱高煦见朱瞻域沉默不语,于是缓缓言道:“别的话,朕也不多讲,你应该明白。总之,没有当年的韩成,就没有现在的朱家皇室。高阳侯,是咱老朱家的恩人。”
“父皇,儿臣当然知道韩家对大明有恩,但皇爷爷迁都之后,特地命人给韩家重新在这京城造了新宅,韩家在南京的老宅确实已经荒废了。”
朱瞻域低声尝试着劝道。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朱棣之子更新,第三百零三章:老朱家的恩人免费阅读。https://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赛哈智退下不久之后,康平入殿禀告道。
朱高煦继续看着与广西土司勾结贼寇作乱有关的奏疏,头也不抬的言道:“见。”
“儿臣见过父皇陛下。”
太子朱瞻域躬身作揖行礼道。
朱高煦放下奏疏,看向朱瞻域,问道:“何事?”
“半个月前,恭顺伯平定河西土鞑叛乱有功,当时父皇命儿臣草拟一份论功行赏的章程,数日前儿臣已拟好呈给了父皇。”
朱瞻域恭声答道:“儿臣想着父皇应该是忙于政务,忘了这个章程,才迟迟没有批示。”
“朕问你,你为恭顺伯求赏赐,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
朱高煦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面无表情的再次问道。
父子俩口中提到的“恭顺伯”,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恭顺乡伯”。
大明初代恭顺伯吴允诚,因为屡立战功,累功受封的是县伯。
吴允诚去世后,其爵位传到他儿子吴克忠身上时,降一级成为了乡伯。
当代恭顺伯吴克忠嫡女吴芝兰是太子朱瞻域的选侍,否则朱瞻域也不会为了恭顺伯的赏赐特地来求见朱高煦。
“不瞒父皇,儿臣是公私皆有。”
朱瞻域坦诚相告道:“于公而言,恭顺伯平定土鞑叛乱,论功当赏赐;于私而言,儿臣纳了恭顺伯嫡女为妾,为他请赏,也算顺应人情。”
朱高煦沉声道:“朕知道恭顺伯的忠心,也知道他吴家满门忠良。朕之所以没有批示,是因为还没有想好如何赏赐他。”
当代恭顺伯吴克忠所镇守的凉州卫乃至整个陇右、河西附近之地,是大明安置土鞑的主要地区。
所谓“土鞑”,即归附大明的草原人、外族人。
大明除了设置普通卫所管理归附之民外,还设有土卫、土官相参治理,加上河西地处边陲的特殊形势,比较容易出现归附籍军士哗变的现象。
土鞑卫所之中,由原部族首领担任的百户、千户官,即为鞑官,也叫达官。
历史上,“达官显贵”一词之中的“达官”就是这样演变来的。
在永乐年间,正当吴允诚与吴克忠父子俩奉诏参加第一次朱棣亲征大漠之际,凉州土鞑军队中就发生了叛乱。
当时,原归降大明的凉州卫“鞑官千户”虎保、永昌卫“鞑官千户”亦令真巴等趁机起兵反明,欲胁迫吴允诚部众同反。
留居凉州的吴允诚之妻杨氏与吴允诚次子吴管者却拒绝叛逃,更是召集部将保住等人平叛,擒伍马儿沙等人,又在红崖山地区击败了虎保所部。
这一战过后,吴管者以功,授凉州卫指挥佥事;保住以功,获赐姓名杨效诚,也授凉州卫指挥佥事。
此后,陇右、河西附近的土鞑叛乱,每隔数年就会发生一次。
就在半个月前,河西土鞑勾结鞑靼人,反叛作乱,恭顺伯吴克忠带兵平定了叛乱。
在朱高煦看来,平定河西土鞑之乱,本就是吴克忠的职责所在。
毕竟吴克忠担任着凉州卫指挥使的职务,平定辖区内的乱子,本就是其分内之事。
当然,赏赐是不能少的,但如何赏赐,却是一门学问。
朱高煦对陇右、河西地区的土鞑反复叛乱一事,很有意见。
他认为土鞑反复作乱与治理那里的官员一定存在这某种因果关系。
朱高煦本想召吴克忠进京,借着赏赐之际,敲打对方一番。
却没想到太子朱瞻域先他一步,来替吴克忠要赏赐了。
“太子,你想要朕给恭顺伯什么赏赐?”
朱高煦问道。
“父皇,恭顺伯在南京有座宅子,他那宅子隔壁有一处废宅,原本是太祖皇帝赏赐给高阳侯的,五年前高阳侯之子韩观及其妻儿老小举家搬迁到了现在的京师,那处宅子也就荒废了。”
朱瞻域恭声答道:“儿臣想着,那宅子荒了倒也可惜,不如赏赐给恭顺伯。”
原本赏赐一处宅子给恭顺伯吴克忠,对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朱瞻域一提到“高阳侯”,朱高煦瞬间就皱起了眉头。
“这件事,朕不能答应你。”
朱高煦揉了揉眉头,缓缓说道。
朱瞻域有些诧异的问道:“父皇是有难言之隐?”
“你可知高阳侯是何人?”
朱高煦不答反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朱瞻域开始回想脑海中与“高阳侯”有关的记忆。
大明朝的高阳侯只有一位,名叫韩成,乃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濠州老乡。
当年,太祖起兵时,韩成就一直跟随左右,并担任太祖亲兵宿卫。
在鄱阳湖之战中,太祖被陈友谅麾下的猛将张定边逼入绝境。
就在太祖打算拔剑自刎之时,韩成劝谏一番之后,强行脱下太祖的蟒袍玉带换到他的身上,接着跳湖而逃,把张定边引走,成功拖延了时间。
待常遇春等人赶到,太祖才得以获救。
之后,太祖重新组织兵力,并采用火攻办法,终获全胜,陈友谅中箭身亡。
大战过后,太祖从湖里找到了韩成的尸体,泣不成声。
待到大明开国,太祖感念韩成之功,封其为安远大将军、轻车都府帐前总制亲兵指挥使,加封为高阳郡侯,谥号忠壮。
换言之,韩成这个高阳侯爵位,是他用生命换来得。
不久后,太祖下令建昭忠祠于鄱阳湖畔康郎山,高阳侯韩成列为功首,位居第一,朝廷每年派人祭奠。
后又建祠于虹县城内县署之西,城隍庙东,虹县向来没有昭忠祠,就以韩侯祠替代,以表忠万世,恤食千秋。
“朕在永乐初年所著的《大明开国演义》,是你少年时最爱读的几本书之一。”
朱高煦见朱瞻域沉默不语,于是缓缓言道:“别的话,朕也不多讲,你应该明白。总之,没有当年的韩成,就没有现在的朱家皇室。高阳侯,是咱老朱家的恩人。”
“父皇,儿臣当然知道韩家对大明有恩,但皇爷爷迁都之后,特地命人给韩家重新在这京城造了新宅,韩家在南京的老宅确实已经荒废了。”
朱瞻域低声尝试着劝道。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朱棣之子更新,第三百零三章:老朱家的恩人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