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膨胀的袁崇焕,奸诈的皇太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太极自己心中很清楚,想要从正面击破袁崇焕和大明朝廷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够正面击破,代价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所以能够做的,只有从大明王朝的内部去瓦解他们。
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皇帝,但是皇太极这个人比起朱由检那可要阴险多了。
面对袁崇焕的死守,他并没有多久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皇太极打算用反间计来离间朱由检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只要朱由检不相信袁崇焕了,那就肯定会将袁崇焕调离辽东地区。
而辽东地区只要换了人,不是袁崇焕在这边主持大局,那皇太极还是有一定信心能够拿下的。
而且,大明朝廷的官场目前是什么样子皇太极心中也很清楚。
后金在大明安插有探子。
大明朝廷朝堂之上的党争也不是一两天了,几乎北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
而且原本说一不二的魏忠贤也被朱由检给弄死了,现在的朝堂上主持大局的是伪君子东林党。
对于东林党,皇太极也有所耳闻。
这些人不过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罢了,对于家国大事一般是没有什么主见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反间计,只怕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不会有人多疑,一个个都会上当。
大不了,就花点钱,让东林党的那帮人帮忙说点话,将袁崇焕给搞下来。
相信,见钱眼开的东林党是绝对会同意的。
而且大明的皇帝们别的本事没有,向来都很多疑。
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朱由检,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然,辽东的主将也不会换的这么频繁了。
对于朱由检这样的皇帝,相信只要三言两语,就会彻底挑拨他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皇太极在打算用反间计之后不久,便探子在北京城中到处散播谣言。
说袁崇焕想要和后金议和。
在散布谣言的同时,皇太极还真的就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了。
因为,在皇太极看来,袁崇焕也绝对会同意议和这个方案的。
后金和大明议和,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作为一个明智的主将,即便袁崇焕不想议和,但是也绝对不会轻易和抛弃他伸出的这个橄榄枝。
再不济,也会留条议和的后路。
这也正是皇太极的阴谋之一。
只要袁崇焕见了他们后金的使者,与后金的人有了沟通,那就更加能够坐实他打算和后金议和的事情了。
而大明朝廷那边对于议和是坚决反对的。
袁崇焕这边只要有了要议和的苗头,那大明朝廷那边对袁崇焕的态度和立场就要重新考虑了。
说不定朱由检会怀疑袁崇焕私通后金要造反。
这就是皇太极的奸计。
真中带假、假中带真。
先是散布谣言,说袁崇焕要私下和后金议和。
然后立马就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
只要袁崇焕那边没有直接拒绝,那这件事情就算是坐实了。
袁崇焕就算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到时候,再让自己安插在大明朝廷那边的人在朝堂之上运作一番。
袁崇焕就算是混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皇太极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而另一边的袁崇焕居然也真就上当了。
袁崇焕接见了后金的人,也慎重的考虑了后金提出来的议和方案。
这并不是袁崇焕真的想要私自议和。
其实袁崇焕自己也很清楚,这件事情第一时间是要和朝廷奏报的,而不是自己私下拿主意。
但是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已经有些膨胀了。
首先,朱由检对他很是信任,不但给了他很大的权利而且还赐给了他能够‘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关键是他没有经过朝廷同意直接斩杀了毛文龙,朝廷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责罚。
这才是让袁崇焕膨胀的根本原因。
同时,他也深知自己向朱由检说出来的‘五年复辽’计划。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也不辜负朱由检的信任,袁崇焕做起很多事情来就用非常的手段。
因为袁崇焕信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想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办好差事,那就可定要用一些非常之法。
这也就促成了袁崇焕在得到了后金想要议和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朝廷。
因为这个时候的袁崇焕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就是先稳住后金,答应他们议和。
然后等后金放松了警惕,自己大明这边做足了准备就开始对后金进行反攻。
说白了,就是假意议和,等待时机对后金发动雷霆之击。
如果真的是打算假意议和的话,那这件事情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样才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这也是袁崇焕没有及时上报大明朝廷的另一个原因之一。
第二个想法就是真的议和,然后在辽东地区和平发育。
辽东地区本就是苦寒之地,并没有什么资源。
只要后金不打进来,大明这边完全可以拖死后金。
如果真的议和的话,对于大明朝廷是没有坏处的。
是完全符合大明朝廷的利益的。
所以,袁崇焕也有认真思考过议和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他打算将议和这边的事情彻底谈妥了之后,再向大明朝廷进行禀报。
不然的话,只怕他在朝堂之上提出议和两个字就会被骂死。
再者,议和这件事情如果全部都弄妥了之后,再向朝廷禀报,那这件事情的功劳就是他袁崇焕一个人的了。
出于这种私心,袁崇焕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大明朝廷禀报。
而袁崇焕的这种做法,恰恰又是皇太极最愿意看到的。
本来皇太极还担心朱由检那边会不会被自己这个浅薄的反间计给糊弄住,会不会识破自己的奸计。
但是没有想到袁崇焕自己都开始做这么出格的事情,皇太极心中大喜。
他知道,袁崇焕肯定是要玩了。
了解到了两边的情况之后,皇太极更加的不慌不忙起来了。
他依然让人保持着和袁崇焕的联系,商谈着议和的事情。
另一边,则是派人在大明的朝堂上开始煽风点火了起来。
一时间,北京城内的街头巷尾都有人在议论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的事情。
事情传到了朱由检的耳朵里,朱由检也是极其不爽。
接近着,在朝堂之中立马就有人开始对袁崇焕进行弹劾了。
先是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情给拉了出来,又是说袁崇焕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没有对皇太极进行拦截。
让皇太极领兵都打到了北京城下。
现在又私自和皇太极议和,这是有叛国和谋反的心思。
听到朝臣的弹劾,朱由检的心中疑心大盛。
本来在上一次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袁崇焕姗姗来迟朱由检就已经开始对袁崇焕不满了,但看在辽东局势的份上,努力的将这份不满给压制住了。
但是现在,听到了朝臣的弹劾朱由检已经有些忍受不住了。
当即,朱由检便下令让人将袁崇焕给带回来,让袁崇焕回朝觐见。
虽然朱由检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不相信袁崇焕了,但是对于袁崇焕朱由检并没有起杀心。
只是打算剥夺掉袁崇焕的官职和权利,换人前往辽东镇守。
可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又给狠狠地在这把火上浇了一桶油。
不知道是因为和朝廷中的探子串通好的,还是什么原因。
皇太极又一次的绕过了袁崇焕镇守的城池,直接领兵朝着北京城而来。
又一次的带着八旗子弟兵临北京城下。
上一次的皇太极带给北京城的百姓和官员们的阴影并没有散去,没过多久,皇太极又来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起了袁崇焕。
不管是大明朝廷的官员们还是北京城的百姓们。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皇太极能够两次绕过袁崇焕的防线,直接出现在北京城下。
这简直就像是袁崇焕给皇太极开了后门一样。
故意放皇太极进来,领兵打到北京城下。
此时的朱由检,由原本的不相信袁崇焕到了彻底的相信袁崇焕了。
不过朱由检是相信袁崇焕叛国、私通后金。
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在心中已经给袁崇焕打上了叛国的标签。
皇太极一连两次的进军北京城下,让朱由检彻底的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这一次的皇太极还是和上一次一样,将北京城郊的百姓们洗劫一空。
而袁崇焕也是和上次一样,姗姗来迟。
然后皇太极和袁崇焕两人在北京城外又一次的开始了不痛不痒的大战。
在大战了两天之后,皇太极从容退去。
这个时候的北京城内,谣言已经彻底爆发了,完全压不住了。
所有人都绝对皇太极就是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为的就是胁迫朱由检和大明朝廷跟后金和谈。
要么就是袁崇焕有私心,想要借助后金皇太极的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明朝廷上下和民间的百姓们此刻也开始声讨袁崇焕,要求大明朝廷处死袁崇焕这个卖国贼。
甚至一度有谣言称杀了袁崇焕,鞑子走一半。
而大明朝堂之上,东林党也开始可对袁崇焕的清算。
因为皇太极的出现,让他们这些在北京城外有大量田产和财富的人损失惨重。
这些东林党自然而然就将这个损失归结到了袁崇焕的头上。
一时间,东林党人士不断地上书朱由检,要求朱由检对袁崇焕进行问罪。
而朱由检本人也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当即,朱由检便命人将袁崇焕召回。
另一边的袁崇焕正在北京城外御敌。
他已经得知了北京城内的消息。
对于北京城内的百姓和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对他的指控,袁崇焕不置可否。
皇太极一连两次越过他的防线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他也没有办法。
正面作战,大明军队根本不是皇太极骑兵的对手。
所以只能龟缩在城池之内死守,等待合适的机会。
皇太极就趁这个机会直接绕过了他的防线。
如果自己不放皇太极进到北京城下,贸然出击迎战,那么这几年在辽东积累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而北京城这边的防务袁崇焕心中也清楚,短时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等到皇太极到达北京城下之后,他再领兵从背后夹击皇太极,那么皇太极就肯定讨不了好。
因为正面打不过皇太极,所以袁崇焕只能用这个笨方法来应付。
袁崇焕自己心中也很清楚,这样肯定会让大明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们不满,但是他没有办法。
只要朱由检相信他就可以了,其他的人的说法他可以完全忽视。
北京城内有人说他袁崇焕私通后金,意图叛国。
在袁崇焕看来,这简直就是笑话。
要么就是皇太极的反间计。
面对朱由检派人来让他回朝觐见,袁崇焕也老实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本来这个时候,袁崇焕甚至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只要袁崇焕能够解释清楚,朱由检说不定还能留袁崇焕一条性命。
但是,已经有些膨化的袁崇焕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北京城外打退了皇太极之后,袁崇焕虽然领命回朝觐见朱由检。
但是他却提出让城外的士兵们进城修整。
这就是彻底的触碰到了朱由检的底线了。
袁崇焕镇守边关不力,将皇太极给放了进来,而且回援也不及时。
现在更是要领兵进入北京城。
这不是纯纯的要造反么。
在加上北京城人人都在说袁崇焕有叛国之心。
这一下,朱由检对袁崇焕的杀心彻底的压制不住了。
朱由检当即就拒绝了袁崇焕想要领兵进城的想法,让后让袁崇焕火速回朝觐见。
袁崇焕也没有耽搁,也没有换回朝服,而是直接披甲带剑进城了。
城内的朱由检见到了披甲带剑的袁崇焕,眼角直跳。
先前已经打算不再过问的事情,全部都被翻了出来。
朱由检直接出生质问袁崇焕,为何在没有朝廷的应允之下擅杀毛文龙。
为什么不能抵挡皇太极的军队,让他两度兵临北京城下。
抵抗皇太极不力,反而要领兵进北京城修整?
(本章完)
皇太极自己心中很清楚,想要从正面击破袁崇焕和大明朝廷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能够正面击破,代价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所以能够做的,只有从大明王朝的内部去瓦解他们。
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皇帝,但是皇太极这个人比起朱由检那可要阴险多了。
面对袁崇焕的死守,他并没有多久就想出了应对的法子。
皇太极打算用反间计来离间朱由检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只要朱由检不相信袁崇焕了,那就肯定会将袁崇焕调离辽东地区。
而辽东地区只要换了人,不是袁崇焕在这边主持大局,那皇太极还是有一定信心能够拿下的。
而且,大明朝廷的官场目前是什么样子皇太极心中也很清楚。
后金在大明安插有探子。
大明朝廷朝堂之上的党争也不是一两天了,几乎北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
而且原本说一不二的魏忠贤也被朱由检给弄死了,现在的朝堂上主持大局的是伪君子东林党。
对于东林党,皇太极也有所耳闻。
这些人不过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罢了,对于家国大事一般是没有什么主见的。
如果在这个时候使用反间计,只怕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不会有人多疑,一个个都会上当。
大不了,就花点钱,让东林党的那帮人帮忙说点话,将袁崇焕给搞下来。
相信,见钱眼开的东林党是绝对会同意的。
而且大明的皇帝们别的本事没有,向来都很多疑。
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朱由检,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然,辽东的主将也不会换的这么频繁了。
对于朱由检这样的皇帝,相信只要三言两语,就会彻底挑拨他和袁崇焕之间的关系。
皇太极在打算用反间计之后不久,便探子在北京城中到处散播谣言。
说袁崇焕想要和后金议和。
在散布谣言的同时,皇太极还真的就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了。
因为,在皇太极看来,袁崇焕也绝对会同意议和这个方案的。
后金和大明议和,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作为一个明智的主将,即便袁崇焕不想议和,但是也绝对不会轻易和抛弃他伸出的这个橄榄枝。
再不济,也会留条议和的后路。
这也正是皇太极的阴谋之一。
只要袁崇焕见了他们后金的使者,与后金的人有了沟通,那就更加能够坐实他打算和后金议和的事情了。
而大明朝廷那边对于议和是坚决反对的。
袁崇焕这边只要有了要议和的苗头,那大明朝廷那边对袁崇焕的态度和立场就要重新考虑了。
说不定朱由检会怀疑袁崇焕私通后金要造反。
这就是皇太极的奸计。
真中带假、假中带真。
先是散布谣言,说袁崇焕要私下和后金议和。
然后立马就派人去和袁崇焕谈议和的事情。
只要袁崇焕那边没有直接拒绝,那这件事情就算是坐实了。
袁崇焕就算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到时候,再让自己安插在大明朝廷那边的人在朝堂之上运作一番。
袁崇焕就算是混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皇太极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而另一边的袁崇焕居然也真就上当了。
袁崇焕接见了后金的人,也慎重的考虑了后金提出来的议和方案。
这并不是袁崇焕真的想要私自议和。
其实袁崇焕自己也很清楚,这件事情第一时间是要和朝廷奏报的,而不是自己私下拿主意。
但是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已经有些膨胀了。
首先,朱由检对他很是信任,不但给了他很大的权利而且还赐给了他能够‘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
关键是他没有经过朝廷同意直接斩杀了毛文龙,朝廷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责罚。
这才是让袁崇焕膨胀的根本原因。
同时,他也深知自己向朱由检说出来的‘五年复辽’计划。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也不辜负朱由检的信任,袁崇焕做起很多事情来就用非常的手段。
因为袁崇焕信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想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办好差事,那就可定要用一些非常之法。
这也就促成了袁崇焕在得到了后金想要议和的消息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朝廷。
因为这个时候的袁崇焕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就是先稳住后金,答应他们议和。
然后等后金放松了警惕,自己大明这边做足了准备就开始对后金进行反攻。
说白了,就是假意议和,等待时机对后金发动雷霆之击。
如果真的是打算假意议和的话,那这件事情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样才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这也是袁崇焕没有及时上报大明朝廷的另一个原因之一。
第二个想法就是真的议和,然后在辽东地区和平发育。
辽东地区本就是苦寒之地,并没有什么资源。
只要后金不打进来,大明这边完全可以拖死后金。
如果真的议和的话,对于大明朝廷是没有坏处的。
是完全符合大明朝廷的利益的。
所以,袁崇焕也有认真思考过议和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他打算将议和这边的事情彻底谈妥了之后,再向大明朝廷进行禀报。
不然的话,只怕他在朝堂之上提出议和两个字就会被骂死。
再者,议和这件事情如果全部都弄妥了之后,再向朝廷禀报,那这件事情的功劳就是他袁崇焕一个人的了。
出于这种私心,袁崇焕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大明朝廷禀报。
而袁崇焕的这种做法,恰恰又是皇太极最愿意看到的。
本来皇太极还担心朱由检那边会不会被自己这个浅薄的反间计给糊弄住,会不会识破自己的奸计。
但是没有想到袁崇焕自己都开始做这么出格的事情,皇太极心中大喜。
他知道,袁崇焕肯定是要玩了。
了解到了两边的情况之后,皇太极更加的不慌不忙起来了。
他依然让人保持着和袁崇焕的联系,商谈着议和的事情。
另一边,则是派人在大明的朝堂上开始煽风点火了起来。
一时间,北京城内的街头巷尾都有人在议论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的事情。
事情传到了朱由检的耳朵里,朱由检也是极其不爽。
接近着,在朝堂之中立马就有人开始对袁崇焕进行弹劾了。
先是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事情给拉了出来,又是说袁崇焕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没有对皇太极进行拦截。
让皇太极领兵都打到了北京城下。
现在又私自和皇太极议和,这是有叛国和谋反的心思。
听到朝臣的弹劾,朱由检的心中疑心大盛。
本来在上一次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袁崇焕姗姗来迟朱由检就已经开始对袁崇焕不满了,但看在辽东局势的份上,努力的将这份不满给压制住了。
但是现在,听到了朝臣的弹劾朱由检已经有些忍受不住了。
当即,朱由检便下令让人将袁崇焕给带回来,让袁崇焕回朝觐见。
虽然朱由检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不相信袁崇焕了,但是对于袁崇焕朱由检并没有起杀心。
只是打算剥夺掉袁崇焕的官职和权利,换人前往辽东镇守。
可就在这个时候,皇太极又给狠狠地在这把火上浇了一桶油。
不知道是因为和朝廷中的探子串通好的,还是什么原因。
皇太极又一次的绕过了袁崇焕镇守的城池,直接领兵朝着北京城而来。
又一次的带着八旗子弟兵临北京城下。
上一次的皇太极带给北京城的百姓和官员们的阴影并没有散去,没过多久,皇太极又来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起了袁崇焕。
不管是大明朝廷的官员们还是北京城的百姓们。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皇太极能够两次绕过袁崇焕的防线,直接出现在北京城下。
这简直就像是袁崇焕给皇太极开了后门一样。
故意放皇太极进来,领兵打到北京城下。
此时的朱由检,由原本的不相信袁崇焕到了彻底的相信袁崇焕了。
不过朱由检是相信袁崇焕叛国、私通后金。
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在心中已经给袁崇焕打上了叛国的标签。
皇太极一连两次的进军北京城下,让朱由检彻底的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这一次的皇太极还是和上一次一样,将北京城郊的百姓们洗劫一空。
而袁崇焕也是和上次一样,姗姗来迟。
然后皇太极和袁崇焕两人在北京城外又一次的开始了不痛不痒的大战。
在大战了两天之后,皇太极从容退去。
这个时候的北京城内,谣言已经彻底爆发了,完全压不住了。
所有人都绝对皇太极就是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为的就是胁迫朱由检和大明朝廷跟后金和谈。
要么就是袁崇焕有私心,想要借助后金皇太极的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明朝廷上下和民间的百姓们此刻也开始声讨袁崇焕,要求大明朝廷处死袁崇焕这个卖国贼。
甚至一度有谣言称杀了袁崇焕,鞑子走一半。
而大明朝堂之上,东林党也开始可对袁崇焕的清算。
因为皇太极的出现,让他们这些在北京城外有大量田产和财富的人损失惨重。
这些东林党自然而然就将这个损失归结到了袁崇焕的头上。
一时间,东林党人士不断地上书朱由检,要求朱由检对袁崇焕进行问罪。
而朱由检本人也对袁崇焕起了杀心。
当即,朱由检便命人将袁崇焕召回。
另一边的袁崇焕正在北京城外御敌。
他已经得知了北京城内的消息。
对于北京城内的百姓和大明朝廷的官员们对他的指控,袁崇焕不置可否。
皇太极一连两次越过他的防线直接兵临北京城下,他也没有办法。
正面作战,大明军队根本不是皇太极骑兵的对手。
所以只能龟缩在城池之内死守,等待合适的机会。
皇太极就趁这个机会直接绕过了他的防线。
如果自己不放皇太极进到北京城下,贸然出击迎战,那么这几年在辽东积累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而北京城这边的防务袁崇焕心中也清楚,短时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等到皇太极到达北京城下之后,他再领兵从背后夹击皇太极,那么皇太极就肯定讨不了好。
因为正面打不过皇太极,所以袁崇焕只能用这个笨方法来应付。
袁崇焕自己心中也很清楚,这样肯定会让大明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们不满,但是他没有办法。
只要朱由检相信他就可以了,其他的人的说法他可以完全忽视。
北京城内有人说他袁崇焕私通后金,意图叛国。
在袁崇焕看来,这简直就是笑话。
要么就是皇太极的反间计。
面对朱由检派人来让他回朝觐见,袁崇焕也老实的答应了下来。
其实本来这个时候,袁崇焕甚至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只要袁崇焕能够解释清楚,朱由检说不定还能留袁崇焕一条性命。
但是,已经有些膨化的袁崇焕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北京城外打退了皇太极之后,袁崇焕虽然领命回朝觐见朱由检。
但是他却提出让城外的士兵们进城修整。
这就是彻底的触碰到了朱由检的底线了。
袁崇焕镇守边关不力,将皇太极给放了进来,而且回援也不及时。
现在更是要领兵进入北京城。
这不是纯纯的要造反么。
在加上北京城人人都在说袁崇焕有叛国之心。
这一下,朱由检对袁崇焕的杀心彻底的压制不住了。
朱由检当即就拒绝了袁崇焕想要领兵进城的想法,让后让袁崇焕火速回朝觐见。
袁崇焕也没有耽搁,也没有换回朝服,而是直接披甲带剑进城了。
城内的朱由检见到了披甲带剑的袁崇焕,眼角直跳。
先前已经打算不再过问的事情,全部都被翻了出来。
朱由检直接出生质问袁崇焕,为何在没有朝廷的应允之下擅杀毛文龙。
为什么不能抵挡皇太极的军队,让他两度兵临北京城下。
抵抗皇太极不力,反而要领兵进北京城修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