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征篇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9月25日,辽圣宗耶律隆绪、萧太后来到南京幽州城。29日,命皇弟耶律隆祐留守京师。即将开始一场改变历史的南征!
与此同时,大宋真宗皇帝也召集自己的执政大臣“己多次得到边境警报,契丹即将入侵。国家重兵多数都集结在河北,军情不容忽视。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同商议,何时出发为好”
毕士安“陛下己任命了前方大阵的主帅。应继续信任他们。如定要亲征,澶州最合适。但澶州太小了,没法长时间供应大军驻扎,且天气已经入冬,所以我认为晚去为好”
寇准“大军在外,陛下亲临澶州很有必要。越快越好,可速不可缓”
东府宰相各执一辞。西府枢密使们就成了决定性砝码。王继英“国家重兵多在河北。陛下亲征一可壮军威,二可督战各路大军,三可随机应变,尽速决策。但澶州是最远端的极限,不可再进。尤其是要掌握时机。澶州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没法早去。所以臣以为要缓”
2:1就此决策。大宋依然选择了严阵以待。就像以往一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契丹人…
自皇帝取出阵图,布置防卫,15万大宋边防军枕戈待旦己超过16个月,决战终于到来!潘美、曹彬、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赵匡胤、赵光义、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我们将以此战向你们献祭!
闰9月8日,辽圣宗、萧太后尽起国内精兵20万以上,以大辽最后一位名将、萧太后的堂弟萧达凛、奚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浩荡南征!
第一战在边境的威虏军打响!魏能6千精骑对阵辽军一个和尚树蕃僧的100多辽兵!那还有什么说的?100多辽军眨眼间身首异处,和尚下马投降…
然后宋辽双方都怒不可遏。在宋朝,魏能杀心难耐,满心以为能砍个有份量的脑袋,却不料只拿一外国和尚开刀!真晦气!可在辽军。这真是奇耻大辱!契丹人都是纯真无邪的佛教徒,可宋人居然敢这样对待佛门弟子!
辽军大队立即来报仇!魏能奋勇厮杀,但寡不敌众。于是他率部稍微后退了一点。他的后面是契丹人的噩梦!
辽军非常明确这次出兵重点是什么…于是辽军立即抛开这又臭又硬的威虏军,向大宋下一个据点进攻。不会每个地方都是威虏军,总会有所收获的…
但见鬼的是,他们选中的是北平寨!那里的主将叫田敏,那是比魏能更狠的角色!待遇上就与众不同,他有天子特赐尚方宝剑,前线总帅王超都得让他三分!
他部队比魏能还要少,只是5千精骑。但他居然选择主动出击。北平寨的前沿小村杨村,田敏与辽军先锋野战,硬生生杀败久负盛誉的契丹铁骑!且当晚,他和副将张凝夜袭契丹皇营,视20余万辽军如无物!
辽圣宗耶律隆绪大惊失色,马上召来萧达凛“今战者谁”萧答“田敏”皇帝叹息“彼锋锐不可当”
于是扔开北平寨,寻找下一目标…运气还是那么的好,因选中的是保州,那是杨家将的防区!不过没办法。谁让这些都是宋辽边境的重镇呢?
这次更郁闷,威虏军、北平寨还见到了宋军主将魏能、田敏,但这次连杨延昭影子都没摸着,就先倒了个大霉…
辽军正在赶路。路边树林里突然乱箭齐发。一片人仰马翻后,辽军冲了进来。但林子太密了,只能下马步战。但他们忘了,宋军300多年最强的武器就是弓箭…契丹人被射得只有一条路可走。重新上马。不理这帮暗箭伤人的家伙!按原计划进攻保州!
杨延昭也有5千精骑。但他一反常态,守城!契丹人快疯了。还记得当年那么小那么破的遂城吧?杨延昭那时人更少,都能让辽军望冰兴叹。黯然退走。这时他要死守,辽军一点办法都没。结果只能是撤退转移,再到别的地方去碰运气…
16日,好消息终于传来。萧达凛攻克遂城。萧太后、辽圣宗马上赶来。19日,合兵来到定州北方的望都…
大宋前线主帅王超将定州大阵步骑间杂,按“御赐阵图”在唐河沿岸布好。等待契丹人主攻…
注意,王超不是那些前锋们,可因地制宜地自作主张。他是总帅,皇帝每一个命令他都要不折不扣百分百执行!皇帝的命令是等辽军主攻,杀入大阵中心后,再突然杀出大宋骑兵…
王超严格遵守,连同他那个骁勇善战的儿子王德用,都在定州唐河一线上“稳重对敌”从此直到大战结束,一直都没这15万大军的消息…
辽军突然间就出现在定州大阵背后。大宋内地被突如其来的猛攻!战争格局瞬间被打破,天平倾斜了…契丹人紧记此次战争的重点,他们抓住了定州大阵、平戎万全阵等汉人们以为万无一失的所有大阵最大弱点——我不打你行不?河北平原一望无际,根本就没任何天然阻碍。那我为什么要拼了老命跟你们宋军硬抗?我有马,就是要遛你两步,你跟不跟?如不跟,那么广阔天地全是我的,随我烧杀掠夺。如跟,那好!大阵立即走型!注定了只有骑兵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追上我们。那时以众凌寡,随心所欲…
这时王超的选择是最理智的。既己错,那么就错到底!这时再慌里慌张跟上去,就纯粹找死。败光家当、军队都死光之外,还要再背上违抗皇命的黑锅…于是定州大阵就此无声无息。在宋朝各种官方文献中都找不到这15万精锐正规军在这段时间内的存在记录…
开封城里,辽军已经逼近。每一个人都露出了原形——逃跑!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寇准!他的辉煌时刻终于到来!
告急文书达到“一夕五至”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开封城内的…不是枢密院,而是中书省。这一点至关重要,它让中书省内的寇准对这些文书有了第一时间的处置权,从而根本上决定了历史进程…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吕端、李沆等宰相都是赵恒的恩人或老师。为了信任,更为尊重,赵恒下令不仅国家政事,就连军事行动。也首先由宰相们看。另外,前任枢密使王显当年是挂衔在前线御敌的,想让他先看也办不到。所以这习惯被保留至现在…
情况紧急,但寇准就是不急。这些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他连看都不看就扔在一边。毕士安就在边上看着,也不管,随寇准为所欲为…
第二天早朝,寇准才把这些积压了多份的烫手文件上交给皇帝。那一刻,皇帝的心灵是怎样的呢?没有河北了,敌人都到河南了!巨大的震撼中。理智让赵恒仍认清了这时唯一能为他解开死结的人——寇准“现在怎么办”
寇准的回答则非常体贴到位“陛下!您想快点了结此事?还是慢点”
如换成赵匡胤,相信寇准的大门牙就该在此话出口的一瞬间飞舞在金銮宝殿上了。你简直恶搞!怠误了军情,还敢拿皇帝开心!但赵恒有涵养“我要快”
寇准“那么很简单。臣以为5天内就可了结!只要您亲征”
亲征?赵恒犹豫了,他说要回后宫再仔细想想…但寇准就像当年对老皇帝赵光义那样,硬生生把赵恒按住“陛下一走,臣等再不得见。那一切就都完了。现在军情万分紧急,请陛下决定”赵恒这才决定亲征…
只是昂然下殿、准备筹划皇帝亲征的寇准没有注意他旁边有四道阴冷的目光。他为追求效果,刻意积压告急文书,固然刺激了皇帝。但也把别人刺激到了…参知政事王钦若、枢密副使陈尧叟。等朝臣都散开,他俩来见皇帝。两人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差别在于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是成都人)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于是当寇准再次被皇帝紧急召进皇宫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之后他记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赵光义要给自己这三儿子取这名字——赵恒“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儿子,给你取这名字,就是要提醒你。要有始有终,别有头无尾…以文治国,赵光义至少能把一个人本性和缺陷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三儿子最大毛病就在于此:摇摆不定。
赵恒召见寇准的第一句话“朕现在是去成都好?还是金陵好”
寇准在震惊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陛下。那么你是想当孟昶呢?还是李煜”当然这样的话就连寇准也不敢说出口。他向旁边看了看。王钦若、陈尧叟…瞬间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谁给陛下出的这种主意?臣请求马上砍了他!现在天子神武,将帅同心,只要您亲征,契丹必将撒军。好吧!就算您不打算亲征,我们坚守城池,拖垮辽军!无论怎样,都没到您抛弃宗庙,出外逃难的地步”接下来寇准阐述自己对策“1马上调天雄军1万,由周莹、孙全照率领,火速赴援贝州。如来不及,就先命孙率5千人驰援。再令莫州的石普等人策应;2如这时辽军己越过贝州,逼近大名府,那么速命定州大阵南移。大阵的损失由雷有终来补充。王超与魏能、田敏等人汇合后向大名府集结,以便您御驾亲征;3万一定州被辽军隔断,大阵没法南下,而大名府一带又被辽军袭击,就只有命魏能、田敏的全骑兵部队不顾一切代价南下大名府,迟滞辽军攻势,等待您的亲征…”寇准顿了一顿“现在全部焦点都在河北大名府。没兵,但我们有大臣!要派一德高望重、天下皆知的您的亲信大臣去,这样才能让百姓军民们相信您没放弃河北!这个人…”寇准突然转身“参政大人!现在是为国分忧之时,您不能推辞”
蓦然抬头,王钦若惊觉自己在毫无防备下被雷劈中了。但王钦若也是人中之杰,且实事求是说,不管他对于大宋朝是个什么角色,对赵恒他始终都忠贞不二。他瞬间稳定了下来,态度沉静地答道“陛下,臣愿去”只是从此心底里深深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寇准,有我没你!
24日,大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亲临前线,火速赶往最紧要的大名府!缺兵少将,但他还要把定州大阵都堵不住的敌人拦住,给自己的皇帝亲征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在莫州城,守将石普突然见到4个汉人装扮的士兵来到城下,他们手中有一封信“这是写给汉人皇帝的…”
石普接过信,只是看了眼此信落款处的人名,就再不迟疑,马上精选多名亲信,分走不同路线,命他们穿越整个河北,定要把这封信送进开封,上交皇帝本人!这其间好几个送信人都出事了。一叫张皓的还被辽军生擒。在这场伟大战役中,一个小人物张皓也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无论谁,都比不上这封信和发信人的贡献…
就在王钦若赶往前线的同一天,这封信千辛万苦终于在闰9月24日送进了大宋皇宫。宋真宗赵恒打开信笺,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因这是一封“死人”写来的信——望都之战中的王继忠!
王继忠在信里先解释了下去年的战场上都发生了什么。他没怨恨救援不利的王超,而是自认有罪。战败就是军人的失职,何况他还投降了。但接下去他说,辽国知道他是宋朝皇帝亲信,所以对他非常好。他现在时刻都听到契丹皇帝、太后说要息民止战,且现在辽国很钦佩您的仁德,想和您重归于好。希望智慧仁慈的您能听从这个建议…首先得分清楚这封信的真假。王继忠是否真的没死?这封信真是他写的?且关键更在于这封信是否的确是辽帝和萧太后的意思?
大宋君臣紧急召开讨论。以首相毕士安为首,集体同意“相信”契丹人一次。但皇帝摇头——不对!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辽国是真想议和,也有别的企图。他们要的是关南的土地,因那里曾是他们的。如他们要钱财,可以答应。如要土地,那就只有一战!朕必将亲征!当天,赵恒亲笔给王继忠写回信,信里答应可以议和。但仅此而己…就这样,通过王继忠,宋辽两国最高领导人在战争之外已经开始不断的秘密接触…(未完待续。。)
9月25日,辽圣宗耶律隆绪、萧太后来到南京幽州城。29日,命皇弟耶律隆祐留守京师。即将开始一场改变历史的南征!
与此同时,大宋真宗皇帝也召集自己的执政大臣“己多次得到边境警报,契丹即将入侵。国家重兵多数都集结在河北,军情不容忽视。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同商议,何时出发为好”
毕士安“陛下己任命了前方大阵的主帅。应继续信任他们。如定要亲征,澶州最合适。但澶州太小了,没法长时间供应大军驻扎,且天气已经入冬,所以我认为晚去为好”
寇准“大军在外,陛下亲临澶州很有必要。越快越好,可速不可缓”
东府宰相各执一辞。西府枢密使们就成了决定性砝码。王继英“国家重兵多在河北。陛下亲征一可壮军威,二可督战各路大军,三可随机应变,尽速决策。但澶州是最远端的极限,不可再进。尤其是要掌握时机。澶州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没法早去。所以臣以为要缓”
2:1就此决策。大宋依然选择了严阵以待。就像以往一样,把主动权交给了契丹人…
自皇帝取出阵图,布置防卫,15万大宋边防军枕戈待旦己超过16个月,决战终于到来!潘美、曹彬、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赵匡胤、赵光义、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我们将以此战向你们献祭!
闰9月8日,辽圣宗、萧太后尽起国内精兵20万以上,以大辽最后一位名将、萧太后的堂弟萧达凛、奚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浩荡南征!
第一战在边境的威虏军打响!魏能6千精骑对阵辽军一个和尚树蕃僧的100多辽兵!那还有什么说的?100多辽军眨眼间身首异处,和尚下马投降…
然后宋辽双方都怒不可遏。在宋朝,魏能杀心难耐,满心以为能砍个有份量的脑袋,却不料只拿一外国和尚开刀!真晦气!可在辽军。这真是奇耻大辱!契丹人都是纯真无邪的佛教徒,可宋人居然敢这样对待佛门弟子!
辽军大队立即来报仇!魏能奋勇厮杀,但寡不敌众。于是他率部稍微后退了一点。他的后面是契丹人的噩梦!
辽军非常明确这次出兵重点是什么…于是辽军立即抛开这又臭又硬的威虏军,向大宋下一个据点进攻。不会每个地方都是威虏军,总会有所收获的…
但见鬼的是,他们选中的是北平寨!那里的主将叫田敏,那是比魏能更狠的角色!待遇上就与众不同,他有天子特赐尚方宝剑,前线总帅王超都得让他三分!
他部队比魏能还要少,只是5千精骑。但他居然选择主动出击。北平寨的前沿小村杨村,田敏与辽军先锋野战,硬生生杀败久负盛誉的契丹铁骑!且当晚,他和副将张凝夜袭契丹皇营,视20余万辽军如无物!
辽圣宗耶律隆绪大惊失色,马上召来萧达凛“今战者谁”萧答“田敏”皇帝叹息“彼锋锐不可当”
于是扔开北平寨,寻找下一目标…运气还是那么的好,因选中的是保州,那是杨家将的防区!不过没办法。谁让这些都是宋辽边境的重镇呢?
这次更郁闷,威虏军、北平寨还见到了宋军主将魏能、田敏,但这次连杨延昭影子都没摸着,就先倒了个大霉…
辽军正在赶路。路边树林里突然乱箭齐发。一片人仰马翻后,辽军冲了进来。但林子太密了,只能下马步战。但他们忘了,宋军300多年最强的武器就是弓箭…契丹人被射得只有一条路可走。重新上马。不理这帮暗箭伤人的家伙!按原计划进攻保州!
杨延昭也有5千精骑。但他一反常态,守城!契丹人快疯了。还记得当年那么小那么破的遂城吧?杨延昭那时人更少,都能让辽军望冰兴叹。黯然退走。这时他要死守,辽军一点办法都没。结果只能是撤退转移,再到别的地方去碰运气…
16日,好消息终于传来。萧达凛攻克遂城。萧太后、辽圣宗马上赶来。19日,合兵来到定州北方的望都…
大宋前线主帅王超将定州大阵步骑间杂,按“御赐阵图”在唐河沿岸布好。等待契丹人主攻…
注意,王超不是那些前锋们,可因地制宜地自作主张。他是总帅,皇帝每一个命令他都要不折不扣百分百执行!皇帝的命令是等辽军主攻,杀入大阵中心后,再突然杀出大宋骑兵…
王超严格遵守,连同他那个骁勇善战的儿子王德用,都在定州唐河一线上“稳重对敌”从此直到大战结束,一直都没这15万大军的消息…
辽军突然间就出现在定州大阵背后。大宋内地被突如其来的猛攻!战争格局瞬间被打破,天平倾斜了…契丹人紧记此次战争的重点,他们抓住了定州大阵、平戎万全阵等汉人们以为万无一失的所有大阵最大弱点——我不打你行不?河北平原一望无际,根本就没任何天然阻碍。那我为什么要拼了老命跟你们宋军硬抗?我有马,就是要遛你两步,你跟不跟?如不跟,那么广阔天地全是我的,随我烧杀掠夺。如跟,那好!大阵立即走型!注定了只有骑兵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追上我们。那时以众凌寡,随心所欲…
这时王超的选择是最理智的。既己错,那么就错到底!这时再慌里慌张跟上去,就纯粹找死。败光家当、军队都死光之外,还要再背上违抗皇命的黑锅…于是定州大阵就此无声无息。在宋朝各种官方文献中都找不到这15万精锐正规军在这段时间内的存在记录…
开封城里,辽军已经逼近。每一个人都露出了原形——逃跑!只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寇准!他的辉煌时刻终于到来!
告急文书达到“一夕五至”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开封城内的…不是枢密院,而是中书省。这一点至关重要,它让中书省内的寇准对这些文书有了第一时间的处置权,从而根本上决定了历史进程…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吕端、李沆等宰相都是赵恒的恩人或老师。为了信任,更为尊重,赵恒下令不仅国家政事,就连军事行动。也首先由宰相们看。另外,前任枢密使王显当年是挂衔在前线御敌的,想让他先看也办不到。所以这习惯被保留至现在…
情况紧急,但寇准就是不急。这些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他连看都不看就扔在一边。毕士安就在边上看着,也不管,随寇准为所欲为…
第二天早朝,寇准才把这些积压了多份的烫手文件上交给皇帝。那一刻,皇帝的心灵是怎样的呢?没有河北了,敌人都到河南了!巨大的震撼中。理智让赵恒仍认清了这时唯一能为他解开死结的人——寇准“现在怎么办”
寇准的回答则非常体贴到位“陛下!您想快点了结此事?还是慢点”
如换成赵匡胤,相信寇准的大门牙就该在此话出口的一瞬间飞舞在金銮宝殿上了。你简直恶搞!怠误了军情,还敢拿皇帝开心!但赵恒有涵养“我要快”
寇准“那么很简单。臣以为5天内就可了结!只要您亲征”
亲征?赵恒犹豫了,他说要回后宫再仔细想想…但寇准就像当年对老皇帝赵光义那样,硬生生把赵恒按住“陛下一走,臣等再不得见。那一切就都完了。现在军情万分紧急,请陛下决定”赵恒这才决定亲征…
只是昂然下殿、准备筹划皇帝亲征的寇准没有注意他旁边有四道阴冷的目光。他为追求效果,刻意积压告急文书,固然刺激了皇帝。但也把别人刺激到了…参知政事王钦若、枢密副使陈尧叟。等朝臣都散开,他俩来见皇帝。两人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差别在于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是成都人)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于是当寇准再次被皇帝紧急召进皇宫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之后他记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赵光义要给自己这三儿子取这名字——赵恒“名此。欲我儿有常德,久于其道也”儿子,给你取这名字,就是要提醒你。要有始有终,别有头无尾…以文治国,赵光义至少能把一个人本性和缺陷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三儿子最大毛病就在于此:摇摆不定。
赵恒召见寇准的第一句话“朕现在是去成都好?还是金陵好”
寇准在震惊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陛下。那么你是想当孟昶呢?还是李煜”当然这样的话就连寇准也不敢说出口。他向旁边看了看。王钦若、陈尧叟…瞬间他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谁给陛下出的这种主意?臣请求马上砍了他!现在天子神武,将帅同心,只要您亲征,契丹必将撒军。好吧!就算您不打算亲征,我们坚守城池,拖垮辽军!无论怎样,都没到您抛弃宗庙,出外逃难的地步”接下来寇准阐述自己对策“1马上调天雄军1万,由周莹、孙全照率领,火速赴援贝州。如来不及,就先命孙率5千人驰援。再令莫州的石普等人策应;2如这时辽军己越过贝州,逼近大名府,那么速命定州大阵南移。大阵的损失由雷有终来补充。王超与魏能、田敏等人汇合后向大名府集结,以便您御驾亲征;3万一定州被辽军隔断,大阵没法南下,而大名府一带又被辽军袭击,就只有命魏能、田敏的全骑兵部队不顾一切代价南下大名府,迟滞辽军攻势,等待您的亲征…”寇准顿了一顿“现在全部焦点都在河北大名府。没兵,但我们有大臣!要派一德高望重、天下皆知的您的亲信大臣去,这样才能让百姓军民们相信您没放弃河北!这个人…”寇准突然转身“参政大人!现在是为国分忧之时,您不能推辞”
蓦然抬头,王钦若惊觉自己在毫无防备下被雷劈中了。但王钦若也是人中之杰,且实事求是说,不管他对于大宋朝是个什么角色,对赵恒他始终都忠贞不二。他瞬间稳定了下来,态度沉静地答道“陛下,臣愿去”只是从此心底里深深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寇准,有我没你!
24日,大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亲临前线,火速赶往最紧要的大名府!缺兵少将,但他还要把定州大阵都堵不住的敌人拦住,给自己的皇帝亲征争取时间…
就在这时,一件奇妙的事发生了。在莫州城,守将石普突然见到4个汉人装扮的士兵来到城下,他们手中有一封信“这是写给汉人皇帝的…”
石普接过信,只是看了眼此信落款处的人名,就再不迟疑,马上精选多名亲信,分走不同路线,命他们穿越整个河北,定要把这封信送进开封,上交皇帝本人!这其间好几个送信人都出事了。一叫张皓的还被辽军生擒。在这场伟大战役中,一个小人物张皓也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但无论谁,都比不上这封信和发信人的贡献…
就在王钦若赶往前线的同一天,这封信千辛万苦终于在闰9月24日送进了大宋皇宫。宋真宗赵恒打开信笺,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因这是一封“死人”写来的信——望都之战中的王继忠!
王继忠在信里先解释了下去年的战场上都发生了什么。他没怨恨救援不利的王超,而是自认有罪。战败就是军人的失职,何况他还投降了。但接下去他说,辽国知道他是宋朝皇帝亲信,所以对他非常好。他现在时刻都听到契丹皇帝、太后说要息民止战,且现在辽国很钦佩您的仁德,想和您重归于好。希望智慧仁慈的您能听从这个建议…首先得分清楚这封信的真假。王继忠是否真的没死?这封信真是他写的?且关键更在于这封信是否的确是辽帝和萧太后的意思?
大宋君臣紧急召开讨论。以首相毕士安为首,集体同意“相信”契丹人一次。但皇帝摇头——不对!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辽国是真想议和,也有别的企图。他们要的是关南的土地,因那里曾是他们的。如他们要钱财,可以答应。如要土地,那就只有一战!朕必将亲征!当天,赵恒亲笔给王继忠写回信,信里答应可以议和。但仅此而己…就这样,通过王继忠,宋辽两国最高领导人在战争之外已经开始不断的秘密接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