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北雄 > 第961章昏聩

第961章昏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唐元贞二年八月初。

    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会审,户部侍郎高慎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共罗列高慎罪状二十余条。

    李纲等人上书请斩高慎等六人,流配十余人,削夺官爵者四十七人,不折不扣的大案。

    不过到了门下省,却被驳回,令法司逐条再审,说明皇帝并不满意会审的结果。

    于是作为大唐元贞年间的大案,就此拖延了下来,高慎等人在狱中辗转求告,却没有任何回应。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越来越是不堪,随后高慎等人四处攀咬,以求速死,也都无济于事。

    此案的判决在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四处轮转,推来推去,一直不曾结案,高欢子孙的哀嚎之声屡屡不绝,让众人警惕之余,越加的不愿沾边了。

    谁也不知道皇帝,或者是他的近臣们到底想要怎样一个结果,如此拖延下来,旁人先且不说,渤海高氏的名望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此案的效果几乎等同于悬尸示众,一些聪明人在八月间终于明白了过来,不由为皇帝的心肠和手段所惊。

    杀鸡儆猴谁都会,可是能做到这种地步的……杨广,李渊之辈怕是都要膛乎其后了。

    虽然大家嘴上都没说出个怕字来,但私底下再议论朝政的时候就谨慎了许多,没什么人再敢拿皇帝的出身,治政,用人等来开玩笑了。

    即便是大家喜欢念叨两句的皇帝跟公主的风流韵事也少了起来,就算有人谈起,周围人等也少有附和,多数人还会认为你不够稳重,以后应少做来往,不然有朝一日身陷囹圄那得多冤枉啊。

    皇权取得了完胜,正随着高慎一案渐渐趋于稳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贵族们的行止。

    百姓们不管那么多,贵族狼狈的样子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场面,街头巷尾的人们多出了很多的谈资。

    八月间,天气渐转寒凉,朝堂上产生了不小的变动。

    兵部侍郎王庆被召回朝中,转任户部侍郎,窦轨继任兵部侍郎,继续在外督运大军粮草。

    鸿胪寺卿李道宗上任还没几天,如今调任兵部侍郎,说明他渐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而其年纪轻轻,便已任职过灵州总管,鸿胪寺卿,兵部侍郎等要害职位,显示出一位官场新贵正在冉冉升起。

    渤海高氏新任阀主高表仁,数次入宫想请求皇帝了结高慎一案而不可得,却在此时升任鸿胪寺卿。

    这让高表仁没有一点的欣喜,暗地里更是叫苦不迭。

    正在高欢一脉叫苦连天之际,他却高升了,你说旁人会怎么想?这显然意味着高氏的分裂已不可逆转。

    当然了,渤海高氏也从来不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分支太多了,即便是当年高欢一脉得势之时,也无法真正做到领袖渤海高氏,让高氏子孙尽都俯首听令,更何况是如今了。

    现在只不过是长安高氏中两个主流家族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痕,当然两边早已有隙,如今不过是矛盾更深而已。

    之后秘书监窦琎外放为河东郡太守,礼部郎中温彦弘晋秘书监,主持修撰隋史。

    右骁卫大将军窦琮押解高慎一案的人证物证回京,转任右屯卫大将军,与尉迟信一道掌管长安驻军。

    原右屯卫大将军陈圆,转任右骁卫大将军。

    在宫中,窦美人成了窦昭仪。

    扶风窦氏走了些弯路,如今重新有了起色,虽还不如李渊在时那么风光,可在众人看来,扶风窦氏作为皇帝的乡党,便宜算是占大了。

    而其在高慎一案中“立功”不小,算是踩着高氏献上了投名状,让很多人鄙夷其行径,却也让不少人羡慕的眼睛发蓝。

    在此期间,晋阳旧人大举进入户部,与关西世族一道将高氏落下的职位瓜分一空,得了好处的人不在少数,算是经历了一次小规模的政治分肥。

    到了八月初的时候,与窦建德,萧铣的战事还在僵持之中,令人意外的捷报却从凉州传了回来。

    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率四千兵于左良川溃吐谷浑,土羌联军十余万众,阵斩吐谷浑,土羌首领十余人,虏获极众,一战名扬河西,当即便使凉州动荡的局面缓和了下来。

    捷报来至长安,李破与他的臣下们都想不明白,此战是怎么打的,四千人破十余万大军,那画面简直不可想象。

    如果换成是军中精锐对上义军,好像就不难理解了。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凉州大捷对中原战事影响不大,只是此战意味着曾经肆虐西北,屡教不改的吐谷浑在腹背受敌之下慢慢走向了衰落,不再能跟旁人争夺河西的控制权了。

    高原上兴起的吐蕃开始让李破警惕了起来,一边召集臣下想制定一些民族政策,来缓和西北诸族的矛盾,一边下诏嘉奖梁州总管范文进,左监门大将军庞玉等人,同时令他们探查高地形势,做好出兵驱逐吐蕃人的准备。

    此时吐蕃在高地上还立足未稳,正是予其当头一击的好时候,只是累于中原战乱未止,抽调不出太多的兵马,所以根本不可能成为接下来的用兵重点。

    李破所言的准备,其实是在为将来更好的经营河西所做出的决定。

    更让人意外的是,捷报传来不久,在敦煌地区歇脚的射匮可汗残部派出使者,经凉州来到了长安。

    献上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西域土特产,表达了顺服之意,请求进入张掖地区休息。

    他们对中原王朝的更迭并无多少认知,自隋末战乱以来,前隋的版图萎缩的厉害,张掖,西海,敦煌等地以前都是前隋的势力范围。

    可现在嘛,很多地方都已经失去了联系,无论李渊还是李破都无暇顾及,更不会派兵前去驻守。

    可能是追兵将近,又或者是敦煌地区的生活太过艰难,所以突厥人的请求更像是要内附于中原王朝,但一个不好许就成了引狼入室。

    而且突厥人的诚意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事情,送点礼物就想占去半个河西走廊,想的倒挺美。

    李破没有挽留这些丧家之犬的意思,只是让鸿胪寺卿高表仁告诉他们,请射匮可汗的子孙到长安来相见,他们一定会得到皇帝的热情款待,到时有什么请求皇帝必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突厥人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怏怏而去,至于他们会不会像处罗可汗那样全族来奔,估计就要看他们的敌人给不给力了。

    …………………………

    八月间,南阳细雨霏霏。

    唐军不再攻城,而是再次猛攻城外营寨,梁军勉力抵挡,崩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很多城外梁军士卒有了怨言,将领们同样不愿再面对凶狠的敌人,纷纷请令入城休整。

    周法明努力弹压,可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形之下,却也无计可施。

    更为可怕的是,唐军眼见梁军不支,并未加紧攻势,而是分兵数万南下拔新野,进围襄阳。

    二十多万梁军竟然不能拖住唐军主力,襄阳的求援文书去到江陵,梁国朝野议论纷纷,谣言四起,周法明已经率军降敌的传言蔓延开来,未几便传到了皇帝萧铣的耳朵里面。

    萧铣大恐之下,几乎是本能的便令人抄了周法明的家,朝臣纷纷相劝,却也阻拦不住越来越是刚愎的萧铣。

    八月中,萧铣杀周法明一家三十余口,连内史令萧阆都被他给吓坏了,再不敢于萧铣面前提周法明的名字,群臣震惧,同样不敢多言。

    唯独周法明好友兵部侍郎王堔上书为周法明喊冤,更说皇帝未经有司,不察细清,只因谣言便擅杀周法明家眷,实乃昏暴之举云云。

    萧铣闻之大怒,将王堔削官夺爵,下入牢狱,未几王堔暴毙于狱中,萧铣犹有不甘,又命人抄了王堔的家,以贪贿之名杀王堔一家老小。

    明显这位君王已经杀红了眼,晋末乱世君王的乖戾在他身上体现的非常之具体,同时也意味着军事上的失利彻底击垮了这位萧氏子孙的意志,让他混乱的像个真正的暴君。

    …………………………

    实际上,王堔确实死的很冤,周法明辜负了他的信任,唐军分兵没多久,周法明便已率部阵前降敌。

    这不是什么临时的决断,周法明犹豫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眼见局势已难挽回,又忧惧于萧铣的刻薄寡恩,遂在八月中做出了选择,率十余万梁军降了。

    尉迟恭等人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如果周法明一力守城不出的话,留在南阳的数万唐军已不足以攻取南阳。

    战事打到这种地步,伤亡惨重之下,尉迟恭也已有了上书请罪的打算,这次出兵南下的战略到了此时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赌博。

    尉迟恭都能想象的到皇帝会有怎样的怒火等待发泄,只要一想到自己戴罪回京,皇帝对着他露出那标志性的灿烂笑容,他就不寒而栗,心中之忧惧不比周法明差多少。

    周法明算是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