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带兵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时泱与陆文远一时大惊失色,流民起义不是小事,很多朝代都曾毁在这上。大明自开国以来,除了西北边患,还未有过如此大的变数。朱时泱毕竟年轻,当下慌了神道:“怎么会这样?这可如何是好?”顿了顿,却又愤恨起来,咬牙切齿道:“都是范哲甫与陈堇成两个作下的好事!朕这便去下旨砍了他们!”
陆文远忙阻拦他道:“事情紧急,皇上先别管他们了。赶紧解决眼前危机要紧。”
朱时泱着急道:“那快传令派兵镇压流民,绝不能让他们踏进京城。”
陆文远道:“流民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又兼苦遭旱灾,怎能用兵镇压?只怕如此会激起民愤,引来更大的变数。”
朱时泱道:“流民就那么几个,朕派兵前去先杀一部分杀鸡儆猴,只要剩下的肯投降,朕绝不为难他们。”
陆文远道:“自古民怕兵,到时两方交战,士兵们杀红了眼,流民被逼到绝境奋起反抗,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吗?”
朱时泱恨恨道:“那便把他们全杀了,朕的天下那么大,还差那么两个流民不成?也省得朕花钱赈灾了。”
陆文远正色道:“皇上又说气话了。民是社稷之本,怎能随意杀戮,这难道是明君该做的吗?”
朱时泱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
陆文远道:“此事非同小可,只怕得尽快召集群臣……”
严庸打断他道:“如此怕是来不及了,那帮流民此时已快要行至山西太原,一旦向北继续突破真定,便会长驱直入到时京城就岌岌可危了。如果开朝会,少说也要一天,再着手安排,又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进去,如今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要赶在流民队伍开至太原前将其阻住,委实是一时半刻也耽误不起了。”
陆文远一时也手足无措,但不一会儿又低头沉思起来。朱时泱见他不说话,便在一旁追问严庸流民起义的情况。两人正说着,却听陆文远忽然开口道:“若是皇上和严大人信得过臣,不如由臣领兵前去阻拦。”
朱时泱和严庸闻言吃了一惊,朱时泱道:“朕当然信得过你,但你一介文官,处理政务尚可,领兵打仗恐怕……”
陆文远笑道:“谁说臣要领兵打仗了。皇上只需派给臣五千精兵以防万一,另外立即派人将赈灾银两尽量换成米面。剩下的,都交给臣便是。”
朱时泱迟疑道:“朕这就着人安排,但你……”
陆文远笑道:“皇上不必担心,只再信臣这一次便是。只是臣不在京时,京中的一切情况就全靠严大人了,严大人也需做好万全准备,以防臣一旦失手,也好有所应对。吏部侍郎傅潜和沈文斌,刑部侍郎赵咏宁都是可托付大任之人,严大人尽可放心遣派。”
严庸点头答应,一时各个分头去准备。经过一个通宵外加一个午上,一应事务终于堪堪准备妥当。午后时分,陆文远在皇城外向皇上告别,引着五千精兵和几十车米面,急往山西而去。
太原位于山西道中部,自古以来人丁兴旺,市井繁荣。然而陆文远一路引兵至此,沿途所见却皆是一片荒凉。
城中房舍十之*破败无人,门户大敞,原先居住在此的百姓已离家逃难多时了。街道上横七竖八地倒毙着灾民的尸体,引来一群群乌鸦在半空中盘旋嘶叫。只有小部分活下来的人见官兵到来,三三两两地从破落门户中走出观望,一个个瘦骨嶙峋,面带菜色,眼神呆滞,显然是深受灾害之苦。
兵马行至城门下,陆文远抬头仰视,只见城墙高大坚实,巍峨壮阔,其势易守不易攻。看来此次平息流民起义就在此一举了,只要自己能守住城池,安抚流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下便吩咐官兵们在城中安营扎寨,暂时整顿一番。
一直忙到正午时分,城中已军营遍布,各个帐中的官兵开始埋锅造饭,不一会儿,四处便升起了炊烟。陆文远在城头上看了一会儿,就见副将石守邺上了城楼,来至自己身边道:“大人,末将有事要报。”
陆文远道:“你说。”石守邺便道:“方才我在帐中巡查,见城中百姓受到士兵们埋锅造饭的香气吸引,都聚在军帐周围不肯离开。有些士兵上前驱赶,赶得急了,便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有几处帐中已经骂将起来了,幸好被末将撞见,才拉了开来。自古民兵不合,末将只怕他们还没等到流民来造反,就先和城中的灾民打起来了。大人得快些想想办法,缓和一下士兵和百姓的关系才是。”
陆文远低头暗忖,这城中百姓分散在各处,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将他们聚集到一起统一救济,况且如今他们已见到了士兵造饭,只怕不愿舍近求远。如此,该如何是好呢?
陆文远苦苦思索,却没看见石守邺在一旁一脸玩味地盯着自己。原来这石守邺才是这五千精兵的实际将领,他身为一介武将,却要听命于一个文官,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服气。又见陆文远生得单薄荏弱,一身书卷气,只当他好欺负。前来找他汇报此事,是想借机刁难他一下。其实这五千精兵一直由石守邺带领,只要他命令士兵不许驱赶百姓,问题就可轻轻松松解决了。但他故意不肯为之,就是想以此试试陆文远的能耐,看他到底值不值得自己效命。石守邺一念至此,更加盯紧了陆文远不放。
陆文远沉吟了一时,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抬头道:“石将军,请吩咐号兵吹号,立即集合士兵。”
石守邺闻言一愣:“可士兵们才刚吃上饭,陆大人这是……”
陆文远道:“石将军照做便是。”
石守邺见他面无表情,一时也猜不透他意欲何为,只得领命去了。须臾,城头上便响起了低沉浑厚的号角声,众士兵们得令,连忙放下刚端起不久的饭碗,在城中的空地上集结。
陆文远从城头下来,站到军前一处高台上,向军中望了一望,只见士兵们个个一脸迷惑之色,显然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打断他们吃饭。更有人偷偷转头望向来时的营帐,在那里,本来聚集在营帐周围的百姓见官兵们离开,纷纷冲向饭锅狼吞虎咽。
陆文远知道他们是怕百姓将饭抢光,当下开口道:“各位壮士长途奔袭来到此处,刚吃上饭就被我打断,想来心中不快。我知道你们腹中饥馑,但这些城中灾民只会比你们更加饥馑。我方才见到你们之中有人驱赶、呵斥他们,可如果他们是你们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你们还会如此对待他们吗?”
他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既不打官腔,又不像寻常文官那样措辞晦涩。士兵们听得懂,便都竖起耳朵等听下文。石守邺也暂时放下心中疑虑,看他接下来如何计较。
便听陆文远继续道:“我只求你们能像看待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一样看待他们。我现在就放你们回去吃饭,不过你们在回到各自的营帐之后不要驱赶前来吃饭的百姓,而要与他们互相认识,下次吃饭的时候仍旧带上他们。我看这城中剩下的百姓不多,平均分到各帐中也就两三个。不管你们心里愿意不愿意,这是一道军令。待会儿我会和石将军一起到帐中巡查,若发现有人苛待百姓,或是还有百姓没有被收容,则此帐中所有士兵一律要受到军法处置。解散。”
士兵们回到帐中,本在锅前吞吃的百姓畏惧,纷纷四散,却又不肯走远,都在附近探头探脑。众士兵有陆文远的军令,不敢怠慢,连忙将逃跑的百姓俱都拉回帐中,一一分给他们饭食。百姓们一开始又惊又疑,后来见众士兵们实在友善,便终于安心吞吃起来,又听到众士兵说以后每顿饭都可以来吃,更是喜得眉开眼笑,军帐中的气氛由此渐渐缓和。
石守邺陪着陆文远在各帐检阅,见他在须臾间就将军民矛盾解决,且比自己单纯的呵斥士兵更加有效,一时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石守邺武将性情,直率豪爽,一旦认定一人,便会赤诚相待。自此即对陆文远消除了成见,一心追随。
朱时泱与陆文远一时大惊失色,流民起义不是小事,很多朝代都曾毁在这上。大明自开国以来,除了西北边患,还未有过如此大的变数。朱时泱毕竟年轻,当下慌了神道:“怎么会这样?这可如何是好?”顿了顿,却又愤恨起来,咬牙切齿道:“都是范哲甫与陈堇成两个作下的好事!朕这便去下旨砍了他们!”
陆文远忙阻拦他道:“事情紧急,皇上先别管他们了。赶紧解决眼前危机要紧。”
朱时泱着急道:“那快传令派兵镇压流民,绝不能让他们踏进京城。”
陆文远道:“流民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又兼苦遭旱灾,怎能用兵镇压?只怕如此会激起民愤,引来更大的变数。”
朱时泱道:“流民就那么几个,朕派兵前去先杀一部分杀鸡儆猴,只要剩下的肯投降,朕绝不为难他们。”
陆文远道:“自古民怕兵,到时两方交战,士兵们杀红了眼,流民被逼到绝境奋起反抗,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吗?”
朱时泱恨恨道:“那便把他们全杀了,朕的天下那么大,还差那么两个流民不成?也省得朕花钱赈灾了。”
陆文远正色道:“皇上又说气话了。民是社稷之本,怎能随意杀戮,这难道是明君该做的吗?”
朱时泱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
陆文远道:“此事非同小可,只怕得尽快召集群臣……”
严庸打断他道:“如此怕是来不及了,那帮流民此时已快要行至山西太原,一旦向北继续突破真定,便会长驱直入到时京城就岌岌可危了。如果开朝会,少说也要一天,再着手安排,又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进去,如今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要赶在流民队伍开至太原前将其阻住,委实是一时半刻也耽误不起了。”
陆文远一时也手足无措,但不一会儿又低头沉思起来。朱时泱见他不说话,便在一旁追问严庸流民起义的情况。两人正说着,却听陆文远忽然开口道:“若是皇上和严大人信得过臣,不如由臣领兵前去阻拦。”
朱时泱和严庸闻言吃了一惊,朱时泱道:“朕当然信得过你,但你一介文官,处理政务尚可,领兵打仗恐怕……”
陆文远笑道:“谁说臣要领兵打仗了。皇上只需派给臣五千精兵以防万一,另外立即派人将赈灾银两尽量换成米面。剩下的,都交给臣便是。”
朱时泱迟疑道:“朕这就着人安排,但你……”
陆文远笑道:“皇上不必担心,只再信臣这一次便是。只是臣不在京时,京中的一切情况就全靠严大人了,严大人也需做好万全准备,以防臣一旦失手,也好有所应对。吏部侍郎傅潜和沈文斌,刑部侍郎赵咏宁都是可托付大任之人,严大人尽可放心遣派。”
严庸点头答应,一时各个分头去准备。经过一个通宵外加一个午上,一应事务终于堪堪准备妥当。午后时分,陆文远在皇城外向皇上告别,引着五千精兵和几十车米面,急往山西而去。
太原位于山西道中部,自古以来人丁兴旺,市井繁荣。然而陆文远一路引兵至此,沿途所见却皆是一片荒凉。
城中房舍十之*破败无人,门户大敞,原先居住在此的百姓已离家逃难多时了。街道上横七竖八地倒毙着灾民的尸体,引来一群群乌鸦在半空中盘旋嘶叫。只有小部分活下来的人见官兵到来,三三两两地从破落门户中走出观望,一个个瘦骨嶙峋,面带菜色,眼神呆滞,显然是深受灾害之苦。
兵马行至城门下,陆文远抬头仰视,只见城墙高大坚实,巍峨壮阔,其势易守不易攻。看来此次平息流民起义就在此一举了,只要自己能守住城池,安抚流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当下便吩咐官兵们在城中安营扎寨,暂时整顿一番。
一直忙到正午时分,城中已军营遍布,各个帐中的官兵开始埋锅造饭,不一会儿,四处便升起了炊烟。陆文远在城头上看了一会儿,就见副将石守邺上了城楼,来至自己身边道:“大人,末将有事要报。”
陆文远道:“你说。”石守邺便道:“方才我在帐中巡查,见城中百姓受到士兵们埋锅造饭的香气吸引,都聚在军帐周围不肯离开。有些士兵上前驱赶,赶得急了,便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有几处帐中已经骂将起来了,幸好被末将撞见,才拉了开来。自古民兵不合,末将只怕他们还没等到流民来造反,就先和城中的灾民打起来了。大人得快些想想办法,缓和一下士兵和百姓的关系才是。”
陆文远低头暗忖,这城中百姓分散在各处,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将他们聚集到一起统一救济,况且如今他们已见到了士兵造饭,只怕不愿舍近求远。如此,该如何是好呢?
陆文远苦苦思索,却没看见石守邺在一旁一脸玩味地盯着自己。原来这石守邺才是这五千精兵的实际将领,他身为一介武将,却要听命于一个文官,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服气。又见陆文远生得单薄荏弱,一身书卷气,只当他好欺负。前来找他汇报此事,是想借机刁难他一下。其实这五千精兵一直由石守邺带领,只要他命令士兵不许驱赶百姓,问题就可轻轻松松解决了。但他故意不肯为之,就是想以此试试陆文远的能耐,看他到底值不值得自己效命。石守邺一念至此,更加盯紧了陆文远不放。
陆文远沉吟了一时,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抬头道:“石将军,请吩咐号兵吹号,立即集合士兵。”
石守邺闻言一愣:“可士兵们才刚吃上饭,陆大人这是……”
陆文远道:“石将军照做便是。”
石守邺见他面无表情,一时也猜不透他意欲何为,只得领命去了。须臾,城头上便响起了低沉浑厚的号角声,众士兵们得令,连忙放下刚端起不久的饭碗,在城中的空地上集结。
陆文远从城头下来,站到军前一处高台上,向军中望了一望,只见士兵们个个一脸迷惑之色,显然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打断他们吃饭。更有人偷偷转头望向来时的营帐,在那里,本来聚集在营帐周围的百姓见官兵们离开,纷纷冲向饭锅狼吞虎咽。
陆文远知道他们是怕百姓将饭抢光,当下开口道:“各位壮士长途奔袭来到此处,刚吃上饭就被我打断,想来心中不快。我知道你们腹中饥馑,但这些城中灾民只会比你们更加饥馑。我方才见到你们之中有人驱赶、呵斥他们,可如果他们是你们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你们还会如此对待他们吗?”
他一番话说得言辞恳切,既不打官腔,又不像寻常文官那样措辞晦涩。士兵们听得懂,便都竖起耳朵等听下文。石守邺也暂时放下心中疑虑,看他接下来如何计较。
便听陆文远继续道:“我只求你们能像看待自己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一样看待他们。我现在就放你们回去吃饭,不过你们在回到各自的营帐之后不要驱赶前来吃饭的百姓,而要与他们互相认识,下次吃饭的时候仍旧带上他们。我看这城中剩下的百姓不多,平均分到各帐中也就两三个。不管你们心里愿意不愿意,这是一道军令。待会儿我会和石将军一起到帐中巡查,若发现有人苛待百姓,或是还有百姓没有被收容,则此帐中所有士兵一律要受到军法处置。解散。”
士兵们回到帐中,本在锅前吞吃的百姓畏惧,纷纷四散,却又不肯走远,都在附近探头探脑。众士兵有陆文远的军令,不敢怠慢,连忙将逃跑的百姓俱都拉回帐中,一一分给他们饭食。百姓们一开始又惊又疑,后来见众士兵们实在友善,便终于安心吞吃起来,又听到众士兵说以后每顿饭都可以来吃,更是喜得眉开眼笑,军帐中的气氛由此渐渐缓和。
石守邺陪着陆文远在各帐检阅,见他在须臾间就将军民矛盾解决,且比自己单纯的呵斥士兵更加有效,一时也不禁对他刮目相看。石守邺武将性情,直率豪爽,一旦认定一人,便会赤诚相待。自此即对陆文远消除了成见,一心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