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逗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除了做羊毛线,李瑶还让表哥给她抓了活兔子,野鸡,试验让它们吃清洗后晒制的木耳。看这些野物吃了木耳没什么事情,她便回禀了祖父,发动家里人去摘木耳。
她也不打算全占这些木耳好处的,在她家、季家以及傅家,还有胖姑家,隔壁的赵大叔家摘了十来日木耳后,她才将木耳能吃的消息散布出去。
但是旁人洗木耳不仔细,又缺了晒制木耳这一环节,还是认为木耳有毒,反而不信这木耳能吃。所以她就算告诉了这些人,这些人还是一时不能信她的。
新事物接受起来总要有个过程,就是这么个意思。
胖姑倒是信李瑶的,她是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的。所以李瑶后来试验了说木耳能吃,她便就跟着去山上捡拾,清洗晒制后贮藏在家里地窖慢慢吃。
胖姑对朴氏说她喜欢李瑶这样的,没架子还老么能干。朴氏说既如此,你就跟着那姑娘好好学些规矩礼数。
李瑶的规矩在寻常百姓眼里是没差错的,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却是差了许多。朴氏若是知道,也不知她会如何想了。
九月里一天,朴氏倒是让胖姑专程请了李瑶来家,教着李瑶学做本地酸菜。朴氏性子虽精明,但是其人倒是有恩必报,有情必加倍还之的性子,旁人提携不嫌弃她女儿,她自然要还报一二的。
到了胖姑家,李瑶才知朴氏的用意。她对此感兴趣,自己本身也爱吃酸辣的东西,故而她也就认真学了。
后来,木耳这东西反而便宜了和李瑶亲近的几家人。关于做木耳的菜,亲近人家还从李瑶那里学了几道。
木耳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它味甘,性平,能益气养胃强身,可养血驻颜润肺,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你要让李瑶将这些功效都说全,她说不出来,但是滋润皮肤,美容养颜,宜气活血的功效她倒是说得上来。
就算她说不上来,她总知道这是好东西,这些人吃上一段时间木耳,效果自然就也能出来的。
而且吃木耳的禁忌她也没忘记告诉。她含糊地这样说道:有些食物不能同吃,你们平日也是知道的吧?我知道的这些,都是我从前在书里看来的,我若没说这木耳能和其他菜一起吃,你们且不要胡乱做了吃。木耳孕妇也不能多吃……
木耳的销路在本地一时间不好打开,但因为这东西晒制后容易保存,所以几家人也不着急卖。他们采摘木耳后晒制完,就存在了地窖里。
为何不让韩进主仆去外地卖呢?哎……这可真是没法子呢!
李瑶这些流犯能活动的范围是不许出了本地县城的,但是韩进主仆却是可以。九月半此地开始天寒下雪,根本不适宜外出,韩进主仆就算能出了县城,同行的人却不好找到。
这些同行的人譬如镖局,或者譬如迫不得已要离乡背井去外地的人。而这些人却从来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的。
那么只韩进二人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在这没有官道的路上跋山涉水,人身安全显然成了一个大问题。
追根到底,这还是因为本地州府多山多林,伤人野物众多,还没有正经官道,和外地不能联通的问题。
看来要想富,先修路,这在哪里也都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卖木耳给旁人,需要旁人知道这木耳对身体好的价值,也同时还要拿木耳做的各种菜、煲汤还有药膳给旁人品尝。以上这些且都要仔细计较一番……
……
这一日,李济民去了陈文书处商量事情。路上他还无奈想着,五个屯军户的军屯田统计起来有多繁琐,只有做的人才知道。
谁知有些问题是不是没有涉及到军屯田,但陈文书那里没将它们整理清楚,所以才扔到他这里,让他整理的呢!
还有,有些问题可不是闭门造车就知道的。像“今年一户种了多少地”的问题,他就得一家家去打听……
同在这一日,李鸣清放旬假,家里除了李鸣清,李达,李老太太,就是做家务的陈姨娘母女在家。当然李瑶最近也常在家。
李鸣清和李老太太专程叫来李瑶进屋说话。而李达则在院门处守着,防着李济民突然回来。至于其他人,去山上了。
李鸣清先开的口:“你有钱开饭铺子,你就没钱给买下人?下人一个才多少钱?五六两就能买上一个粗使,既能做家务洗衣,还能干搬抬等重活计,一个下人顶两个用,如此家里人也不必这么劳累。就买上一个还不成?
你从八月间开始卖豆芽,然后后头又卖点心,又卖山楂糕等东西,如今已经九月多了,你这些日子捣腾的那些买卖,你敢说你没挣上十来两银子?”
知道李瑶要开饭铺子后,先是陈姨娘寻了李鸣清说话……后头李达寻了祖母,又寻了父亲说了想要下人伺候的事情。当然那些话有他自己本身的意愿,也有旁人在他身边有意无意间说话,让他听去的。所以今日才有这一出逗比无比的事情。
李瑶这时把李老太太口头禅拿出来反驳便宜爹:“开饭铺子的钱是小郡王的!我这些日子挣得钱哪里有父亲说得那么多,父亲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李老太太素来爱把“大风刮来钱”这话挂嘴边。她这么一高声反驳,李老太太和李鸣清都愣了一下。
这时李瑶接着有理地有据说道:“就算我能挣到父亲说的那么多银子,我这不还得养家吗?除了父亲每月二两的月银买粮外,我这里还要出四两银买粮给家里人吃饭,不然就得饿肚子!还有呢……若是真挣了那么多银子,咱家买毛皮时还借了表兄钱,有了剩余的银子,我不得先还他钱啊!”
李瑶心里小人庆幸地抹了一把汗,幸好她当时说钱是借了韩进的,也幸好她开饭铺子借了季墨轩的名头使。这些日子买卖盈利所得,换算成银钱,她确实赚了十两多一点,此乃比李鸣清说的数少点。
这家人里有人只指望把她当牛马使唤而不求回报,若是他们都待她真心,她何必藏私,何必隐瞒自己赚了银子。她也想敞亮地活着啊!(未完待续。)
除了做羊毛线,李瑶还让表哥给她抓了活兔子,野鸡,试验让它们吃清洗后晒制的木耳。看这些野物吃了木耳没什么事情,她便回禀了祖父,发动家里人去摘木耳。
她也不打算全占这些木耳好处的,在她家、季家以及傅家,还有胖姑家,隔壁的赵大叔家摘了十来日木耳后,她才将木耳能吃的消息散布出去。
但是旁人洗木耳不仔细,又缺了晒制木耳这一环节,还是认为木耳有毒,反而不信这木耳能吃。所以她就算告诉了这些人,这些人还是一时不能信她的。
新事物接受起来总要有个过程,就是这么个意思。
胖姑倒是信李瑶的,她是一直记挂着这个事情的。所以李瑶后来试验了说木耳能吃,她便就跟着去山上捡拾,清洗晒制后贮藏在家里地窖慢慢吃。
胖姑对朴氏说她喜欢李瑶这样的,没架子还老么能干。朴氏说既如此,你就跟着那姑娘好好学些规矩礼数。
李瑶的规矩在寻常百姓眼里是没差错的,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却是差了许多。朴氏若是知道,也不知她会如何想了。
九月里一天,朴氏倒是让胖姑专程请了李瑶来家,教着李瑶学做本地酸菜。朴氏性子虽精明,但是其人倒是有恩必报,有情必加倍还之的性子,旁人提携不嫌弃她女儿,她自然要还报一二的。
到了胖姑家,李瑶才知朴氏的用意。她对此感兴趣,自己本身也爱吃酸辣的东西,故而她也就认真学了。
后来,木耳这东西反而便宜了和李瑶亲近的几家人。关于做木耳的菜,亲近人家还从李瑶那里学了几道。
木耳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它味甘,性平,能益气养胃强身,可养血驻颜润肺,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你要让李瑶将这些功效都说全,她说不出来,但是滋润皮肤,美容养颜,宜气活血的功效她倒是说得上来。
就算她说不上来,她总知道这是好东西,这些人吃上一段时间木耳,效果自然就也能出来的。
而且吃木耳的禁忌她也没忘记告诉。她含糊地这样说道:有些食物不能同吃,你们平日也是知道的吧?我知道的这些,都是我从前在书里看来的,我若没说这木耳能和其他菜一起吃,你们且不要胡乱做了吃。木耳孕妇也不能多吃……
木耳的销路在本地一时间不好打开,但因为这东西晒制后容易保存,所以几家人也不着急卖。他们采摘木耳后晒制完,就存在了地窖里。
为何不让韩进主仆去外地卖呢?哎……这可真是没法子呢!
李瑶这些流犯能活动的范围是不许出了本地县城的,但是韩进主仆却是可以。九月半此地开始天寒下雪,根本不适宜外出,韩进主仆就算能出了县城,同行的人却不好找到。
这些同行的人譬如镖局,或者譬如迫不得已要离乡背井去外地的人。而这些人却从来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的。
那么只韩进二人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在这没有官道的路上跋山涉水,人身安全显然成了一个大问题。
追根到底,这还是因为本地州府多山多林,伤人野物众多,还没有正经官道,和外地不能联通的问题。
看来要想富,先修路,这在哪里也都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卖木耳给旁人,需要旁人知道这木耳对身体好的价值,也同时还要拿木耳做的各种菜、煲汤还有药膳给旁人品尝。以上这些且都要仔细计较一番……
……
这一日,李济民去了陈文书处商量事情。路上他还无奈想着,五个屯军户的军屯田统计起来有多繁琐,只有做的人才知道。
谁知有些问题是不是没有涉及到军屯田,但陈文书那里没将它们整理清楚,所以才扔到他这里,让他整理的呢!
还有,有些问题可不是闭门造车就知道的。像“今年一户种了多少地”的问题,他就得一家家去打听……
同在这一日,李鸣清放旬假,家里除了李鸣清,李达,李老太太,就是做家务的陈姨娘母女在家。当然李瑶最近也常在家。
李鸣清和李老太太专程叫来李瑶进屋说话。而李达则在院门处守着,防着李济民突然回来。至于其他人,去山上了。
李鸣清先开的口:“你有钱开饭铺子,你就没钱给买下人?下人一个才多少钱?五六两就能买上一个粗使,既能做家务洗衣,还能干搬抬等重活计,一个下人顶两个用,如此家里人也不必这么劳累。就买上一个还不成?
你从八月间开始卖豆芽,然后后头又卖点心,又卖山楂糕等东西,如今已经九月多了,你这些日子捣腾的那些买卖,你敢说你没挣上十来两银子?”
知道李瑶要开饭铺子后,先是陈姨娘寻了李鸣清说话……后头李达寻了祖母,又寻了父亲说了想要下人伺候的事情。当然那些话有他自己本身的意愿,也有旁人在他身边有意无意间说话,让他听去的。所以今日才有这一出逗比无比的事情。
李瑶这时把李老太太口头禅拿出来反驳便宜爹:“开饭铺子的钱是小郡王的!我这些日子挣得钱哪里有父亲说得那么多,父亲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李老太太素来爱把“大风刮来钱”这话挂嘴边。她这么一高声反驳,李老太太和李鸣清都愣了一下。
这时李瑶接着有理地有据说道:“就算我能挣到父亲说的那么多银子,我这不还得养家吗?除了父亲每月二两的月银买粮外,我这里还要出四两银买粮给家里人吃饭,不然就得饿肚子!还有呢……若是真挣了那么多银子,咱家买毛皮时还借了表兄钱,有了剩余的银子,我不得先还他钱啊!”
李瑶心里小人庆幸地抹了一把汗,幸好她当时说钱是借了韩进的,也幸好她开饭铺子借了季墨轩的名头使。这些日子买卖盈利所得,换算成银钱,她确实赚了十两多一点,此乃比李鸣清说的数少点。
这家人里有人只指望把她当牛马使唤而不求回报,若是他们都待她真心,她何必藏私,何必隐瞒自己赚了银子。她也想敞亮地活着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