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大明·徐后传 > 第212章 千里冰封

第212章 千里冰封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狐踪要判出明教,道衍棋高一着,设局让狐踪自取灭亡,岂料狐踪丧心病狂的拉着徐妙仪入局,道衍担心误伤徐妙仪,才冒险单刀赴会和狐踪周旋,将妙仪救出。

    十门火炮炸膛的威力惊人,地面好像地震似的炸出一个大坑,这下方便道衍清理残局,数不清的残肢脏器一起扔进大坑里埋葬,再填上浮土,大雪覆盖其上,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好像刚才血腥的场面只是幻觉似的。

    明教终于在道衍手里结束了数年的动荡分裂,却也元气大伤,从昔日席卷大元的红巾军,变成了一个帮派似的小群体,年老体弱,只要能喘气的教众加上都不足一千人!

    徐妙仪看着道衍整理薄薄的教众名册,不禁担心的问道:“义父,你有何打算?”

    如今明教这副破罐子一摔再摔,其实和灭教无疑了。

    道衍抄录着幸存者的名册,“连将军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那些年老体弱的、身有残疾的、已经生儿育女,心有牵挂的,就放他们归隐吧,以后不要跟着我冒险了。我分给他们银钱,一生衣食无忧,过着体面富足的日子,算是明教对他们的报答。他们不负明教,明教也不负他们。”

    录完名册,道衍搁笔一叹,“这样明教就归隐了一半人,这也是姚继同的遗愿,现在想想,他或许是菩萨转世,匆匆来人世间度化这些人,然后转身离开。”

    “你呢?”道衍问道:“你自己有何打算?”

    徐妙仪说道:“我要找到朱棣,想法子把他从边关捞出来,然后带着他远走高飞。”

    道衍惋惜的说道:“我以前听说你和燕王相契,很是高兴过一阵子,觉得你终于摆脱了狐踪的算计,彻底脱离了明教,安心当你的燕王妃。却没想到李善长从中作梗,让你和燕王的婚事竹篮打水一场空。”

    徐妙仪苦笑道:“他被贬为庶民了,从此大明没有燕王,以后就叫他朱棣。”

    “有本事的人总有机会翻身的。”道衍居然还有心情玩笑,“皇上都不要他这个儿子了,你非要他不可?”

    徐妙仪说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说完,徐妙仪一怔,这是朱棣曾经对她说过的誓言,原来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将誓言镌刻在了心里。

    想着想着,泪水不知觉的滴落下来。

    徐妙仪哽咽道:“他是为了我放弃亲王之尊,落魄如斯,我岂能弃他而去。”

    道衍伸手擦去她脸颊边的泪水,叹道:“天南地北□□客,老翅几回寒暑,真是一对痴儿女啊,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他而去。”

    原句是元好问那首开头是“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一曲《摸鱼儿》。

    道衍的手背宽厚温暖,逼退了徐妙仪眼睛的酸涩。

    徐妙仪哭笑不得,“义父,您是个和尚,倒背起这些情诗来。”

    道衍笑道:“和尚又怎么了?我都做得大官,为何不能读诗?最近我作了一首情诗《秋蝶》,还倍受那些文官们推崇呢,‘粉态凋残抱恨长,此心应是怯凄凉。如何不管身憔悴,犹恋黄花雨后香。’你说这首诗写的好不好?”

    没想到义父居然会写出这种敏感细腻的伤春悲秋之句,徐妙仪的眼泪彻底没了,笑道:“我那懂什么好不好的,以前您教我医术武艺,权谋心术,不过从来没教过琴棋书画,什么湿(诗)的干的潮的,我一窍不通。”

    这是实话,徐妙仪若精通诗歌典故,恐怕早就解出了沈万三那首藏头诗,重挖鸾凤墓,何来后面那些纠缠。

    道衍见徐妙仪开颜而笑,眼睫毛上的泪水未干,黏在一起就像黑蝴蝶的翅膀,心中感慨不已:这就长大了啊,以前为了一块糖、一句口角,在苏州市井里像个野孩子似的和小伙伴打架撒泼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个时候徐妙仪通常是市井斗殴的赢家,偶尔打输了,为了面子她当场是不哭的,回家后躲在被窝里哭,道衍见着了,也不戳破,任她哭一会,捉摸着差不多了,就敲敲房门,“妙仪啊,我买了虎眼窝丝糖回来,快出来吃吧。”

    听说有最喜欢的虎眼窝丝糖,徐妙仪的泪水立刻成了口水,立刻从被窝里爬出来,随意的用手巾抹了一把脸,跑到道衍面前伸手要糖吃。

    “义父,糖呢?”徐妙仪眼巴巴的抬头看着道衍,眼睫毛就像现在这样润湿的结在一起,像一双黑蝴蝶,眼皮微肿,细看时还有一抹粉红,娇俏可爱,那时候道衍觉得,整个苏州城都没有像她义女这样漂亮的小姑娘了。

    道衍递给她一小包窝丝糖,徐妙仪兴奋的大叫:“多谢义父!”,然后揣着糖块跑出去找胡善围和王宁一起分食去了。

    她慢慢长大了,烦恼越来越多,一包窝丝糖没法解决她的烦忧……

    道衍说道:“既然你那么喜欢朱棣,我会帮你找到他,帮你们远走高飞,想好去那里吗?”

    道衍说的那么轻松自然,好像朱棣只是一块窝丝糖,他可以随意取来,只为哄得女儿像小时候那样开笑颜。

    “啊?”徐妙仪先是惊喜,而后摇摇头,“事情没那么简单,如今狐踪的人还暗中跟着他,另外李善长也不知会不会使阴招,我父亲他们还在到处找我,想把我关在家里当大小姐。局势太复杂了,明教现在元气大伤,义父,我已经连累了朱棣,不想你也被牵扯进去。”

    道衍说道:“你觉得我现在置身事外,就能独善其身了吗?大错。只要你我父女之情始终还在,相互牵挂,你我的命运就依然连在一起。就像我和狐踪在明教的内斗,我多少次把你推出去,断绝关系,想让你当着徐家的大小姐,平安顺遂一辈子,可是无论我怎么推,你都会被再次卷进来,这一次差点和狐踪同归于尽。再说我也不可能看你一个人去边关赴险。”

    “可是——”

    道衍打断道:“你再推脱,我就把你捆起来送到魏国公府去。反正对我而言,你的性命比和朱棣双栖□□更重要。”

    徐妙仪一愣,真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啊!十年相处,亦师亦父,两人都互相了解,她相信义父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狼窝”里的徐妙仪只得妥协,和道衍一起商议计划,她摊开一面地图,指着杭州港说道:“……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在这里和马三保的船队接头,反正我们有琉球国沈万山的藏宝,将来去那里都使得。”

    道衍想了想,“这个马三保好像是个太监吧?他能熬得过海上的风雨吗?”

    徐妙仪说道:“英雄不问出处,您自己还是个和尚呢,不照样当得了教主,也做得来大明的官员嘛。真是王二麻子笑话芝麻烧饼,数数脸上的黑点比烧饼少一个,就平添了优越感。”

    道衍敲了一记徐妙仪的额头,“淘气!”

    父女俩都笑了。

    很快就是除夕,魏国公府却再次愁云惨淡的过年,徐大小姐不仅没有如约回家过年,反而神秘消失了。

    徐增寿去百草堂接大妹妹回家,徐妙仪人去楼空,留下一封简短的书信:“小心李善长,姨夫和外祖父之死皆是其所为。”

    可是这位昔日大明宰相接到洪武帝的赏赐后,立刻收拾着告老还乡,匆匆赶到家乡凤阳过年,不再踏足京城,一头雾水的徐达连当面对质的机会都没有。

    徐达再次到处打听女儿的下落,一无所获。

    徐达当然找不到徐妙仪,因为此时的徐妙仪已经身在千里之外的甘肃兰州郊外的王保保城。

    王保保城是一座西北要塞,南临黄河,东边是罗锅沟,西面和北面都是高山峻岭,易守难攻,是北

    元丞相王保保为了攻打兰州而建立的城池,因此取名为王保保城。

    王保保在这里屯兵集结粮草,伺机南下,是北元插/在大明西北边界的一根钉子。徐妙仪跟着带路的北元士兵踏着城堡的石阶蜿蜒而上,已经冰封的黄河,还有古老繁华的兰州城就在脚底下一览无余。

    徐妙仪穿着羊皮大袄,外头还严严实实裹着一件灰色的狼皮大氅,凛冽的北风如刀,刀刀割着她的脸颊,冻的通红硬挺,她大氅的帽子是完整的狼头皮毛制成,保持着呲牙咧嘴的狰狞面目,令人不敢直视她的面容。

    引路的北元士兵快速瞥了一眼,抖擞了一下,而后继续在前面引路,说道:“这个狼头是白色的,应该是狼王吧,狼和人一样,越老毛色就越白。”

    徐妙仪笑道:“我只个商人,不懂这些,这大氅是丞相赏赐给我的。”

    一提起王保保,士兵面有骄傲之色,“哦,那一定是我们丞相亲自猎到的狼王剥下的皮毛。狼王狡猾阴毒,只有丞相这种大英雄才有这个本事呢。”

    徐妙仪笑而不语。到了城堡最顶端,一个魁梧的身影站在瞭望塔上俯瞰大地,引路士兵说道:“丞相,客人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