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隐藏的高人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想到此,坐在正席上的张济很快就将撤退的念头捏断,然后又望向席下的李催,而李催则很直接地将目光投给了贾诩。
贾诩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不作一言。贾诩不发言,李催就更不敢发言了,连忙向张济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无注意。张济很是烦恼地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李催还有贾诩离开。
“文和呐。如今粮草不足,将士士气低迷。这如何是好,还请文和教我。”
出了帐篷后的李催,神色恳诚,对着贾诩作揖。贾诩望着李催,淡淡道。
“若是,现今我叫李将军和张将军撤军,回去洛阳,向董公领罪并说明其厉害,然后再立下军令状,重整大军,再来征讨河东。李将军会同意吗?张将军又会同意吗?”
李催神色一怔,脑海里升起董卓怒火滔天的样子,脖子就不由一缩,畏畏缩缩地道。
“万万不可。董公脾性,文和你是知道的。若是他火气上头,只怕我这项上头颅保不住呐。”
“所以,我才叫你立下军令状。董公虽然脾气暴躁,但他身边有一个李中令在提点。今日一败,全因在关键时刻,郭将军轻敌,不够重视河东军的厉害。
如今,张将军和李将军皆尝过苦头,下次对敌定然会多加谨慎,这样一来,河东军也难以再找到空隙。只要李将军和张将军立下决心,势要将河东征讨,其心志必然能感染到董公还有李中令。到时,董公也不会多责怪你们,反而会大力支持你们,让你们将功补过。”
李儒沉思了一阵,最终还是畏惧董卓怪责,犹豫不决地推搪道。
“此事还容我多多思量。如今,我们麾下还有四万大军,粮草虽少,但也能维持两月。而且我毕竟不是军中大将,张将军也没那么容易说服…”
贾诩听到李儒的话,当场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便不再理他,独自离去。
而与此同时,在偃师城内。
“主公,今日一役皆是我之过,是我没有料到凉州大军竟有高手坐镇,将我的计谋识穿,差点还害高将军丧命,酿成大错,志才甘愿受罚!”
“不,三哥。是公明没有早一步发现凉州军的诡计,罪在于我,与军师无关,便让我一人独立承担吧。”
“军师、四将军都无过错。是末将愚钝,不知及时撤离,才造成今日危境。这都是末将之过!”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志才、伯义、公明,今日一役你们都无过错,若非你们随机应变,只怕现在的损失更大。
偃师的县衙暂时被文翰征用,在县衙大厅上,文翰扶起了戏隆、徐晃、高顺。他们三人回来后,便是齐齐跪下领罪。文翰知道,今日一役,并不能怪责他们三人,好言安抚一阵后,尽量将戏隆等三人内心的愧疚、阴影清除。
今日一役,徐晃所领的兵马阵亡二千,而高顺所领兵马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足足阵亡了三千余人,轻伤重伤的伤兵足有二千。而文翰所领的骑军,阵亡较小,只有两三百人。但饶是如此,伤亡的数量都达到了将近七八千人。将近是河东军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也难怪,戏隆、徐晃、高顺三人脸色如此难看、愧疚。而文翰却不想,他们沉落在过去的惨痛挫择中,便将话题转移开来。
“这凉州大军的高人到底是谁,我等的一举一动都好似被他一览无遗。若是今日,非是志才急智顿生,知得去烧粮来翻盘,那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说起这高人,戏隆脸色一凝,原本黯淡的目光立刻暴起了片片光华。
“主公,此人计计毒辣,所谋之计都是将人逼入死境。以我所见,此人之谋略更要胜于董卓的智囊李儒。只是如此人物,怎会默默无闻,在董卓麾下除了李儒外,也从未听过有这般犀利的谋士啊。
如此看来,此人不但计谋毒辣,更善于藏匿。若是我早知有这一号高手藏在凉州军中,绝不会如此贸然出计。”
毒辣而又善于藏匿?文翰眯起眼睛,在脑海中快速阅过历史中记载的董卓麾下谋士。
骤然,文翰眼睛一瞪,恨不得扇自己好几个耳光。
“该死!!我怎么忘了这一号人物啊!!”
文翰在心中悲然痛呼,他想起了一个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超级谋士。那就是被人称为‘毒士’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先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并差点将绝世枭雄的曹操杀死。若**韦忠心护主,以一人之力,挡住张绣的大军。只怕曹操便要丧身在宛城,而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也是在那一役死去。
正如,戏隆所说,贾诩出计,计计毒辣,将人逼入死境。正因贾诩谋略超绝,所以即使贾诩谋杀了曹操最心爱的大将和大儿子,曹操也狠不下心杀他。反而重用贾诩,赢得贾诩诚服,尽显枭雄本色。
而后来,贾诩也并无令曹操失望。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的身影。
同时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又是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是他暗中协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而且,据说司马懿一生在曹操集团中,最为畏惧二人,他们两人未死之前,他一直都不敢展露野心。一个当然是绝世枭雄曹操,另一个则是毒士贾诩!
而同时贾诩,善于隐匿,又表现在他加入曹操后的做法。贾诩常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而且他从不与人争功,但却永远知道,曹操何时需要他,他出计都是在最适合的时候。
在后世某个评论家大师,曾如此评论贾诩,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是不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文翰并不清楚,但他很肯定,此人绝对是恐怖难敌,因为就在今日,文翰已是尝试过他的毒辣。今日一役,也是他有史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
想到贾诩,文翰脸色一阵后怕,戏隆见文翰满脸都是冷汗,神色呆滞,连连喊了文翰好几声,文翰才反应过来。
“志才,传令下去。加派防守,千万不能再贸然出击。那高人,名叫贾诩。与此人对敌,不能有些许,些许的松懈!”
这是戏隆第一次见到文翰如此凝重,凝重得让人感觉到他有一丝畏惧。戏隆不觉心中紧张几分,重重颔首。
河东军和被其征伐的凉州大军第一次的战役,以两败俱伤收场。过了数日后,两方各无任何动静,文翰因为发现贾诩的存在,事事谨慎,唯有据城而守的念头。而凉州大将张济也曾领着李催、贾诩等将士观察过偃师城,见偃师建好一座瓮城,全然一副据守不动等敌来攻的态势,张济就一阵头大。
“难道这文不凡,早知董公会派兵来征伐?否则,这偃师怎会防备如此森严,而且这瓮城一看就知新建。”
张济摇了摇头,满脸的苦恼,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军中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少,留给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而一旁的贾诩,看着固若金汤的偃师,亦是暗暗赞赏,对文翰的河东集团不觉地看重几分。
张济想了好一阵子,也未想到如何攻破这偃师城,而除了偃师城外,若是要攻入河东,就必须要借路河内、或者远走弘农。眼下时间紧迫,远走弘农是绝不可能,至于河内太守袁本初又刚与董卓翻脸,几乎是不可能会借路给他。所以,张济要攻入河东,除了攻破偃师城外,别无他选。
张济连连叹气,想到当日李催连连说出妙计,便向他询问起方法。而李催肚子根本无墨,呃呃的好一阵子后,又不好当面询问贾诩。只好向张济说到,他一时也想不出任何破敌方法,请张济再给他一点时间。
张济很是无奈,又是观察了偃师成好一阵后,便领着部队离去。
后来几日,李催时常缠着贾诩,又是好言相劝又是恶相威胁,但贾诩却铁了心,不想再出一谋一策,以无计可施的借口推脱李催。
经过那日,贾诩劝李催回洛阳重新整备之后再战,李催不听。贾诩原本提起的兴致,也就了然全无,再加上他见过偃师的守备措施,除非有奇策实施,否则两月内基本不可能可以攻破。
而此时的贾诩,不想太过显露自己的才能,其中因由很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贾诩不看好董卓能得到天下。
贾诩无计,李催当然也就成了个哑子,张济见李催多日未想到破敌计策,当下便不再迟疑,准备强攻偃师城。
而当张济做出强攻偃师决定的那一日,贾诩很巧合地就病了,且向张济、李催请求回洛阳养病。张济见贾诩脸色苍白无色,且他在军中少有发言,可有可无便应许了他。至于李催,贾诩不肯替他出谋划策,还不如眼不见为清静,而且他神色萎靡的样子,也不似装病,所以也没多加拦阻。
于是李催派了一队十几人的兵马护送贾诩回去洛阳。贾诩行到半路,在一河岸中停了下来,对旁边护卫都伯道。
“陈兵去打了水来,给我洗把脸。”
这都伯亦是凉州武威人,来贾诩的同乡,对贾诩尤为敬重。而贾诩也将他视为心腹,在李催的麾下暗中帮助他从一个小卒升为都伯。陈兵心中对贾诩感激,甚至隐约将贾诩视为他的主人。
陈兵毕恭毕敬地应了一声后,便下马拿着竹筒为贾诩打水,回来后将竹筒递给贾诩后,张了张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想到此,坐在正席上的张济很快就将撤退的念头捏断,然后又望向席下的李催,而李催则很直接地将目光投给了贾诩。
贾诩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不作一言。贾诩不发言,李催就更不敢发言了,连忙向张济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无注意。张济很是烦恼地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李催还有贾诩离开。
“文和呐。如今粮草不足,将士士气低迷。这如何是好,还请文和教我。”
出了帐篷后的李催,神色恳诚,对着贾诩作揖。贾诩望着李催,淡淡道。
“若是,现今我叫李将军和张将军撤军,回去洛阳,向董公领罪并说明其厉害,然后再立下军令状,重整大军,再来征讨河东。李将军会同意吗?张将军又会同意吗?”
李催神色一怔,脑海里升起董卓怒火滔天的样子,脖子就不由一缩,畏畏缩缩地道。
“万万不可。董公脾性,文和你是知道的。若是他火气上头,只怕我这项上头颅保不住呐。”
“所以,我才叫你立下军令状。董公虽然脾气暴躁,但他身边有一个李中令在提点。今日一败,全因在关键时刻,郭将军轻敌,不够重视河东军的厉害。
如今,张将军和李将军皆尝过苦头,下次对敌定然会多加谨慎,这样一来,河东军也难以再找到空隙。只要李将军和张将军立下决心,势要将河东征讨,其心志必然能感染到董公还有李中令。到时,董公也不会多责怪你们,反而会大力支持你们,让你们将功补过。”
李儒沉思了一阵,最终还是畏惧董卓怪责,犹豫不决地推搪道。
“此事还容我多多思量。如今,我们麾下还有四万大军,粮草虽少,但也能维持两月。而且我毕竟不是军中大将,张将军也没那么容易说服…”
贾诩听到李儒的话,当场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便不再理他,独自离去。
而与此同时,在偃师城内。
“主公,今日一役皆是我之过,是我没有料到凉州大军竟有高手坐镇,将我的计谋识穿,差点还害高将军丧命,酿成大错,志才甘愿受罚!”
“不,三哥。是公明没有早一步发现凉州军的诡计,罪在于我,与军师无关,便让我一人独立承担吧。”
“军师、四将军都无过错。是末将愚钝,不知及时撤离,才造成今日危境。这都是末将之过!”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志才、伯义、公明,今日一役你们都无过错,若非你们随机应变,只怕现在的损失更大。
偃师的县衙暂时被文翰征用,在县衙大厅上,文翰扶起了戏隆、徐晃、高顺。他们三人回来后,便是齐齐跪下领罪。文翰知道,今日一役,并不能怪责他们三人,好言安抚一阵后,尽量将戏隆等三人内心的愧疚、阴影清除。
今日一役,徐晃所领的兵马阵亡二千,而高顺所领兵马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足足阵亡了三千余人,轻伤重伤的伤兵足有二千。而文翰所领的骑军,阵亡较小,只有两三百人。但饶是如此,伤亡的数量都达到了将近七八千人。将近是河东军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也难怪,戏隆、徐晃、高顺三人脸色如此难看、愧疚。而文翰却不想,他们沉落在过去的惨痛挫择中,便将话题转移开来。
“这凉州大军的高人到底是谁,我等的一举一动都好似被他一览无遗。若是今日,非是志才急智顿生,知得去烧粮来翻盘,那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啊。”
说起这高人,戏隆脸色一凝,原本黯淡的目光立刻暴起了片片光华。
“主公,此人计计毒辣,所谋之计都是将人逼入死境。以我所见,此人之谋略更要胜于董卓的智囊李儒。只是如此人物,怎会默默无闻,在董卓麾下除了李儒外,也从未听过有这般犀利的谋士啊。
如此看来,此人不但计谋毒辣,更善于藏匿。若是我早知有这一号高手藏在凉州军中,绝不会如此贸然出计。”
毒辣而又善于藏匿?文翰眯起眼睛,在脑海中快速阅过历史中记载的董卓麾下谋士。
骤然,文翰眼睛一瞪,恨不得扇自己好几个耳光。
“该死!!我怎么忘了这一号人物啊!!”
文翰在心中悲然痛呼,他想起了一个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超级谋士。那就是被人称为‘毒士’的贾诩,他奇谋百出,算无遗策。先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并差点将绝世枭雄的曹操杀死。若**韦忠心护主,以一人之力,挡住张绣的大军。只怕曹操便要丧身在宛城,而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也是在那一役死去。
正如,戏隆所说,贾诩出计,计计毒辣,将人逼入死境。正因贾诩谋略超绝,所以即使贾诩谋杀了曹操最心爱的大将和大儿子,曹操也狠不下心杀他。反而重用贾诩,赢得贾诩诚服,尽显枭雄本色。
而后来,贾诩也并无令曹操失望。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的身影。
同时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又是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是他暗中协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乡侯。而且,据说司马懿一生在曹操集团中,最为畏惧二人,他们两人未死之前,他一直都不敢展露野心。一个当然是绝世枭雄曹操,另一个则是毒士贾诩!
而同时贾诩,善于隐匿,又表现在他加入曹操后的做法。贾诩常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而且他从不与人争功,但却永远知道,曹操何时需要他,他出计都是在最适合的时候。
在后世某个评论家大师,曾如此评论贾诩,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是不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文翰并不清楚,但他很肯定,此人绝对是恐怖难敌,因为就在今日,文翰已是尝试过他的毒辣。今日一役,也是他有史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
想到贾诩,文翰脸色一阵后怕,戏隆见文翰满脸都是冷汗,神色呆滞,连连喊了文翰好几声,文翰才反应过来。
“志才,传令下去。加派防守,千万不能再贸然出击。那高人,名叫贾诩。与此人对敌,不能有些许,些许的松懈!”
这是戏隆第一次见到文翰如此凝重,凝重得让人感觉到他有一丝畏惧。戏隆不觉心中紧张几分,重重颔首。
河东军和被其征伐的凉州大军第一次的战役,以两败俱伤收场。过了数日后,两方各无任何动静,文翰因为发现贾诩的存在,事事谨慎,唯有据城而守的念头。而凉州大将张济也曾领着李催、贾诩等将士观察过偃师城,见偃师建好一座瓮城,全然一副据守不动等敌来攻的态势,张济就一阵头大。
“难道这文不凡,早知董公会派兵来征伐?否则,这偃师怎会防备如此森严,而且这瓮城一看就知新建。”
张济摇了摇头,满脸的苦恼,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军中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少,留给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而一旁的贾诩,看着固若金汤的偃师,亦是暗暗赞赏,对文翰的河东集团不觉地看重几分。
张济想了好一阵子,也未想到如何攻破这偃师城,而除了偃师城外,若是要攻入河东,就必须要借路河内、或者远走弘农。眼下时间紧迫,远走弘农是绝不可能,至于河内太守袁本初又刚与董卓翻脸,几乎是不可能会借路给他。所以,张济要攻入河东,除了攻破偃师城外,别无他选。
张济连连叹气,想到当日李催连连说出妙计,便向他询问起方法。而李催肚子根本无墨,呃呃的好一阵子后,又不好当面询问贾诩。只好向张济说到,他一时也想不出任何破敌方法,请张济再给他一点时间。
张济很是无奈,又是观察了偃师成好一阵后,便领着部队离去。
后来几日,李催时常缠着贾诩,又是好言相劝又是恶相威胁,但贾诩却铁了心,不想再出一谋一策,以无计可施的借口推脱李催。
经过那日,贾诩劝李催回洛阳重新整备之后再战,李催不听。贾诩原本提起的兴致,也就了然全无,再加上他见过偃师的守备措施,除非有奇策实施,否则两月内基本不可能可以攻破。
而此时的贾诩,不想太过显露自己的才能,其中因由很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贾诩不看好董卓能得到天下。
贾诩无计,李催当然也就成了个哑子,张济见李催多日未想到破敌计策,当下便不再迟疑,准备强攻偃师城。
而当张济做出强攻偃师决定的那一日,贾诩很巧合地就病了,且向张济、李催请求回洛阳养病。张济见贾诩脸色苍白无色,且他在军中少有发言,可有可无便应许了他。至于李催,贾诩不肯替他出谋划策,还不如眼不见为清静,而且他神色萎靡的样子,也不似装病,所以也没多加拦阻。
于是李催派了一队十几人的兵马护送贾诩回去洛阳。贾诩行到半路,在一河岸中停了下来,对旁边护卫都伯道。
“陈兵去打了水来,给我洗把脸。”
这都伯亦是凉州武威人,来贾诩的同乡,对贾诩尤为敬重。而贾诩也将他视为心腹,在李催的麾下暗中帮助他从一个小卒升为都伯。陈兵心中对贾诩感激,甚至隐约将贾诩视为他的主人。
陈兵毕恭毕敬地应了一声后,便下马拿着竹筒为贾诩打水,回来后将竹筒递给贾诩后,张了张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