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片语自有乾坤,岂在一面之词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孔兄客气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邱言倒是以礼相待,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这份涵养令孟威等人暗自佩服。
他们却不知道,在邱言看来,血肉身的命格也好、名声也罢,都是体验人道的过程,能借此接触到不同心理的人物,本身就是种收获,又何必将之放在心上?
孔三卫听了邱言回答,微微一愣,神情稍微庄重了些,跟着恭维了几句,最后则道:“邱兄过来,我本应尽地主之谊,可眼下国难当头,哪里还能有个人的享乐,这朝廷不顾灾民,硬要出兵也罢了,被派来救灾的钦差大人,个个尸位素餐,使局面越发糜烂,着实令人心痛。”
邱言听他终于切入正题了,就邀他就坐。
“我这次过来,一方面是想和邱兄切磋、印证所学,另外一方面,则想问问邱兄对河北旱灾的看法。”孔三卫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就这般说着。
孟威听了,却是暗暗撇了撇嘴,从他与另外两名护卫的脸上,不难猜出心思——
“这人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和修撰大人切磋?修撰乃文魁状元,书就典籍,在草原上领着一帮奴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是何等人物?”
“他一个未经世事、不过只读过几本生,说要和大人切磋,还印证所学,未免太不自量力了!传言修撰大人的墨宝,就算是大儒宗师,都曾争夺过,更不要说几次会试,都有异象相应!”
“还问对旱灾的看法?笑话!他一个无官无职、没干过什么实事的举人,却一副将修撰当成幕僚,寻求建议的样子。着实可笑。”
这些念头,在几人心中闪过,他们对视一眼,看出了彼此的心思了。都是暗自冷笑。
不过。孔三卫自然不知道几人心思,他本身小有名气。一路上和同伴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彼此吹捧的时候,都是把天下兴亡作为己任的,胸中自有抱负和理想。
就这一点而言。邱言前身也是一般,是种朴素的理想。
不过,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就难免令理想膨胀,分不清高低轻重,做出在旁人看来离奇之事。
这种事,在邱言的前世并不罕见。很多人不知民间疾苦、不晓术业专攻,就能指点江山、舍我其谁,视自身强过泰斗,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可沉溺其中之人却毫无所觉,言行举止,已和妄想中的自身重叠。
而这一坐下,孔三卫却将见闻说了一遍。
他这次外出游学,本有意参加会试,因为一些事情错过日子,只得作罢,既然不用科举,这心中的悲天悯人便发作起来,想起老家的大旱,这才赶来,一路所见,令他怒不可遏。
邱言却不关心对方的心境转变,而是问道:“照你这么说,河北道腹地,已被卢钦差平息混乱,暂时缓解了灾情?只在处置流民上,闹了些动静?”
他口中的卢钦差,正是被派来处理旱灾的钦差。
从孔三卫的话中,邱言对河北道的旱情,算是有了个大致了解。
其实,旱灾第一年的时候,算不上多么严重,但由于官府疏忽,没有及时做好准备,后面才会不断恶化。
事实上,朝堂上对于这次国战的反对,就有河北道旱灾的原因在里面,很多大臣倾向于议和,就是考虑到灾情与兵事都是后勤黑洞,一个不好,伤及国朝根基。
不过,随着新任钦差上任,局面却被渐渐打开了——在此之前,已经有己任钦差了,却都没能有所作为。
而这位卢钦差,一改前几任的作风,虽也调集物资赈灾,更是严厉查处克扣和贪污,施以重刑,除此之外,却又由南向北大兴土木、水利。
邱言入关之后,所见的都是河北道北方景象,还处于治理盲点,显得严重。
“若非孔兄提及,邱某险些陷入以点及面、盲人摸象的误判中了,将北疆一线的光景,当成整个河北道的情况。”谈到后面,邱言感慨起来,“这位卢钦差,倒有几分能吏之态。”
这是他有感而发,神灵身在河北道没有祭祀流传,即便有着几点灵性,也只是心有鬼神的层次,难以衍生法域,所以他对道中情况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一隅之地发生的事,理所当然的冠到整个区域之上。
简单来说,就是听说河北大旱,又见到了最北边的情况,就觉得整个河北都是人间炼狱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朝廷不仅不拼尽全力救灾,还调动物资去与草原柔罗交战,无疑就是穷兵黩武了。
但实际上,北疆的惨状,除了灾情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正是由于草原入寇造成的,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扯不断、理还乱。
不过,再看河北道南边,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卢钦差救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挑选灾民和流民中的青壮,负责兴修水利,并提供食宿,发放工钱。
这一举措,受到很多人的诟病,邱言面前的这位孔三卫,对此就表达了愤慨,认为卢钦差不爱惜民力,是个酷吏,要用民众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在他的描述中,工地上极其悲惨,可谓人间炼狱。
不过,邱言却从对方描述中,发现了一点端倪,就是他没有提到工地上出过人命,可见所说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参杂了很多自己的情绪进去。
这不是邱言因为个人倾向、立场做出判断,按照孔三卫的语气,可见他对这个以工代赈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如果出了人命,必然会拿出来大说特说,大加鞭挞。
其实,以工代赈的方法自古有之,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能让灾民有个容身之地,同时解决饮食和物资问题。
另一方面。则可将灾民禁锢住,不让他们流动,变成流民。
对于王朝统治者来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巨大的威胁。和邱言前世的就业岗位一样,在普通人家看来。就业关乎收入和生活,可在统治阶级来看,就业代表的并非只有经济价值,还能限制青壮人口的流动。维持稳定,与之相比,经济价值反倒是附加价值了。
这一点,古今中外,无论用什么花言巧语包装,概莫能外,只是宣传的效果不同罢了。
除了这两方面。工程本身也可以缓解灾情,重建社会经济,实际上,古代的很多事情和现代是一样的。只是未用相应话语去描述而已。
而今,因为卢钦差的主持下,河北道的南部和中部,已脱离了最危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了,但他依旧没有停止申请物资,用以维持投入,支持以工代赈之法。
不过,但凡这种事,最怕的就是出现人命,一旦有人因做工而死,就会有人将事情和灾祸连在一起,弹劾、斥责、谩骂——动嘴的人,自然比做事的人犯的错少,从而占据道德上风。
所以,从孔三卫没有抨击人命官司这点,邱言很轻易就能判断出,工地的情况和对方所描述的并不一致,至少不是那种黑暗、血腥的地方,在辅以情绪感知,就更能佐证了。
但说着说着,孔三卫的话却渐渐偏转到了他从前随亲赴任,见过的施政方针上了,并说了些见解。
“听孔兄的意思,若由你来施政,有信心比卢钦差做的更好?”
“做的更好不敢说,但至少知道‘仁义’两字是怎么写的!”孔三卫斩钉截铁的说着,“为苍生谋福祉,方能不负此生!”
邱言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有些东西,不真正接触过,是不会明白的。
世上人道多有制约,有些人在还没有接触的时候,总是充满理想,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抵住诱惑,但真正面对之时、碰壁之时,却往往选择妥协和退缩,只有那种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当然,这种人未必是好人。
见邱言没有接话,孔三卫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他后面准备的话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好在,他还记得过来的目的,便顺势将话锋一转:“邱兄是明白事理的人,见了城外惨状,应该也有触动,昨晚也捐了不少,可见盛名之下无虚士,但何不更进一步?”
“哦?如何更进一步?”邱言不动声色的反问。
“是这样的,”孔三卫一脸肃穆的道,“在下想要号召城中商贾,捐出家中钱粮,只是我人微言轻,难免有诸多阻碍,而邱兄名满天下,若由你出面,他们必然不敢私心作祟,传扬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孔公子,”孟威听出一点味道来了,插话道,“修撰大人有要事在身,不便在此多留,你的提议……”这话倒是不假,邱言此番奉旨入京,孟家之所以能顺利接人,还是得益于邱言领兵南归时的那次变向,这才能占有先机,但这些事情,普通人如何知晓?
“你是什么身份?我与邱兄说话,也有你插话的份?”孔三卫看了孟威一眼,见了他的装扮,露出轻视,呵斥一句,又对邱言道,“若邱兄不愿,大可离去,只是若被城外灾民知道了邱兄袖手旁观,恐对名声不利。”
“你!”孟威先被轻视,又听出威胁之语,登时生出怒火。
但不等他发作,一个邱言耳熟的女子声音,就从门外传来——
“孔三卫,你还是这般自以为是,沉溺一心不可自拔,只是这次太过放肆了,莫非想挟民愿威胁邱公子?”
ps:
感谢“舞月樱 ”投出的月票!
感谢“玩下下拉”、“小小水手”、“fiywithhire”、“佚名无名”的打赏!
“孔兄客气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邱言倒是以礼相待,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这份涵养令孟威等人暗自佩服。
他们却不知道,在邱言看来,血肉身的命格也好、名声也罢,都是体验人道的过程,能借此接触到不同心理的人物,本身就是种收获,又何必将之放在心上?
孔三卫听了邱言回答,微微一愣,神情稍微庄重了些,跟着恭维了几句,最后则道:“邱兄过来,我本应尽地主之谊,可眼下国难当头,哪里还能有个人的享乐,这朝廷不顾灾民,硬要出兵也罢了,被派来救灾的钦差大人,个个尸位素餐,使局面越发糜烂,着实令人心痛。”
邱言听他终于切入正题了,就邀他就坐。
“我这次过来,一方面是想和邱兄切磋、印证所学,另外一方面,则想问问邱兄对河北旱灾的看法。”孔三卫也不客气,坐下之后,就这般说着。
孟威听了,却是暗暗撇了撇嘴,从他与另外两名护卫的脸上,不难猜出心思——
“这人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和修撰大人切磋?修撰乃文魁状元,书就典籍,在草原上领着一帮奴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是何等人物?”
“他一个未经世事、不过只读过几本生,说要和大人切磋,还印证所学,未免太不自量力了!传言修撰大人的墨宝,就算是大儒宗师,都曾争夺过,更不要说几次会试,都有异象相应!”
“还问对旱灾的看法?笑话!他一个无官无职、没干过什么实事的举人,却一副将修撰当成幕僚,寻求建议的样子。着实可笑。”
这些念头,在几人心中闪过,他们对视一眼,看出了彼此的心思了。都是暗自冷笑。
不过。孔三卫自然不知道几人心思,他本身小有名气。一路上和同伴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彼此吹捧的时候,都是把天下兴亡作为己任的,胸中自有抱负和理想。
就这一点而言。邱言前身也是一般,是种朴素的理想。
不过,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就难免令理想膨胀,分不清高低轻重,做出在旁人看来离奇之事。
这种事,在邱言的前世并不罕见。很多人不知民间疾苦、不晓术业专攻,就能指点江山、舍我其谁,视自身强过泰斗,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可沉溺其中之人却毫无所觉,言行举止,已和妄想中的自身重叠。
而这一坐下,孔三卫却将见闻说了一遍。
他这次外出游学,本有意参加会试,因为一些事情错过日子,只得作罢,既然不用科举,这心中的悲天悯人便发作起来,想起老家的大旱,这才赶来,一路所见,令他怒不可遏。
邱言却不关心对方的心境转变,而是问道:“照你这么说,河北道腹地,已被卢钦差平息混乱,暂时缓解了灾情?只在处置流民上,闹了些动静?”
他口中的卢钦差,正是被派来处理旱灾的钦差。
从孔三卫的话中,邱言对河北道的旱情,算是有了个大致了解。
其实,旱灾第一年的时候,算不上多么严重,但由于官府疏忽,没有及时做好准备,后面才会不断恶化。
事实上,朝堂上对于这次国战的反对,就有河北道旱灾的原因在里面,很多大臣倾向于议和,就是考虑到灾情与兵事都是后勤黑洞,一个不好,伤及国朝根基。
不过,随着新任钦差上任,局面却被渐渐打开了——在此之前,已经有己任钦差了,却都没能有所作为。
而这位卢钦差,一改前几任的作风,虽也调集物资赈灾,更是严厉查处克扣和贪污,施以重刑,除此之外,却又由南向北大兴土木、水利。
邱言入关之后,所见的都是河北道北方景象,还处于治理盲点,显得严重。
“若非孔兄提及,邱某险些陷入以点及面、盲人摸象的误判中了,将北疆一线的光景,当成整个河北道的情况。”谈到后面,邱言感慨起来,“这位卢钦差,倒有几分能吏之态。”
这是他有感而发,神灵身在河北道没有祭祀流传,即便有着几点灵性,也只是心有鬼神的层次,难以衍生法域,所以他对道中情况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把一隅之地发生的事,理所当然的冠到整个区域之上。
简单来说,就是听说河北大旱,又见到了最北边的情况,就觉得整个河北都是人间炼狱了,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朝廷不仅不拼尽全力救灾,还调动物资去与草原柔罗交战,无疑就是穷兵黩武了。
但实际上,北疆的惨状,除了灾情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正是由于草原入寇造成的,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扯不断、理还乱。
不过,再看河北道南边,却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卢钦差救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挑选灾民和流民中的青壮,负责兴修水利,并提供食宿,发放工钱。
这一举措,受到很多人的诟病,邱言面前的这位孔三卫,对此就表达了愤慨,认为卢钦差不爱惜民力,是个酷吏,要用民众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在他的描述中,工地上极其悲惨,可谓人间炼狱。
不过,邱言却从对方描述中,发现了一点端倪,就是他没有提到工地上出过人命,可见所说和事实是有出入的,参杂了很多自己的情绪进去。
这不是邱言因为个人倾向、立场做出判断,按照孔三卫的语气,可见他对这个以工代赈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如果出了人命,必然会拿出来大说特说,大加鞭挞。
其实,以工代赈的方法自古有之,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能让灾民有个容身之地,同时解决饮食和物资问题。
另一方面。则可将灾民禁锢住,不让他们流动,变成流民。
对于王朝统治者来说,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是巨大的威胁。和邱言前世的就业岗位一样,在普通人家看来。就业关乎收入和生活,可在统治阶级来看,就业代表的并非只有经济价值,还能限制青壮人口的流动。维持稳定,与之相比,经济价值反倒是附加价值了。
这一点,古今中外,无论用什么花言巧语包装,概莫能外,只是宣传的效果不同罢了。
除了这两方面。工程本身也可以缓解灾情,重建社会经济,实际上,古代的很多事情和现代是一样的。只是未用相应话语去描述而已。
而今,因为卢钦差的主持下,河北道的南部和中部,已脱离了最危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了,但他依旧没有停止申请物资,用以维持投入,支持以工代赈之法。
不过,但凡这种事,最怕的就是出现人命,一旦有人因做工而死,就会有人将事情和灾祸连在一起,弹劾、斥责、谩骂——动嘴的人,自然比做事的人犯的错少,从而占据道德上风。
所以,从孔三卫没有抨击人命官司这点,邱言很轻易就能判断出,工地的情况和对方所描述的并不一致,至少不是那种黑暗、血腥的地方,在辅以情绪感知,就更能佐证了。
但说着说着,孔三卫的话却渐渐偏转到了他从前随亲赴任,见过的施政方针上了,并说了些见解。
“听孔兄的意思,若由你来施政,有信心比卢钦差做的更好?”
“做的更好不敢说,但至少知道‘仁义’两字是怎么写的!”孔三卫斩钉截铁的说着,“为苍生谋福祉,方能不负此生!”
邱言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有些东西,不真正接触过,是不会明白的。
世上人道多有制约,有些人在还没有接触的时候,总是充满理想,认为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抵住诱惑,但真正面对之时、碰壁之时,却往往选择妥协和退缩,只有那种无论如何也要达成目标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当然,这种人未必是好人。
见邱言没有接话,孔三卫眼中闪过一丝不快,他后面准备的话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好在,他还记得过来的目的,便顺势将话锋一转:“邱兄是明白事理的人,见了城外惨状,应该也有触动,昨晚也捐了不少,可见盛名之下无虚士,但何不更进一步?”
“哦?如何更进一步?”邱言不动声色的反问。
“是这样的,”孔三卫一脸肃穆的道,“在下想要号召城中商贾,捐出家中钱粮,只是我人微言轻,难免有诸多阻碍,而邱兄名满天下,若由你出面,他们必然不敢私心作祟,传扬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孔公子,”孟威听出一点味道来了,插话道,“修撰大人有要事在身,不便在此多留,你的提议……”这话倒是不假,邱言此番奉旨入京,孟家之所以能顺利接人,还是得益于邱言领兵南归时的那次变向,这才能占有先机,但这些事情,普通人如何知晓?
“你是什么身份?我与邱兄说话,也有你插话的份?”孔三卫看了孟威一眼,见了他的装扮,露出轻视,呵斥一句,又对邱言道,“若邱兄不愿,大可离去,只是若被城外灾民知道了邱兄袖手旁观,恐对名声不利。”
“你!”孟威先被轻视,又听出威胁之语,登时生出怒火。
但不等他发作,一个邱言耳熟的女子声音,就从门外传来——
“孔三卫,你还是这般自以为是,沉溺一心不可自拔,只是这次太过放肆了,莫非想挟民愿威胁邱公子?”
ps:
感谢“舞月樱 ”投出的月票!
感谢“玩下下拉”、“小小水手”、“fiywithhire”、“佚名无名”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