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骁骑 > 【第986章】 刀马旦,物竞天择

【第986章】 刀马旦,物竞天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诸葛亮没有明说,但李利还是听出他对医治轲比能并不热心,或者说并不打算救治轲比能,准备任由其自生自灭。

    “救活他,眼下他对我们有用。”语气一顿,李利扭头看了一眼夜色中的西边山林,轻声解释道:“经此一战,轲比能部落精锐尽失,已不成气候,但他在鲜卑部落中的威信仍然不可忽视,能量不小,颇有号召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此战过后,乌桓部落再无可用之兵,其部落七成以上的男丁相继战死,余下都是些老弱妇孺,已然不足为惧。

    乌桓战败后,接下来便是收服鲜卑各部,对此我军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地收降鲜卑部落。而这个任务便要落在轲比能身上。

    此外,西部鲜卑首领步度根素与我汉人亲善,这就意味着他可以为我所用,是可以拉拢的目标。如果轲比能和步度根二人都能为我所用,那么收降鲜卑部落便不在话下,唾手可得。”说话间,李利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诸葛亮当即会意,若有所思地道:“眼下已经证实轲比能就是这场白狼山血战的始作俑者,说是罪魁祸首亦不为过。此战之中,以乌桓为主的联军伤亡多达十二万,如果再加上卢龙塞之战的蛮军伤亡,乌桓部落的成年男丁只怕已经战死八成以上。

    现如今,除了拱卫柳城的数千乌桓守军和逃亡的三万余蛮军,乌桓壮丁几乎死绝了。正因如此。微臣担心乌桓人对主公心生怨恨,若不加以安抚,恐不利于幽州长治久安。故而微臣建议。将此次白狼山之战的真相公之于众,而后斩杀轲比能以平众怒,借此安抚乌桓各部。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不言而喻,诸葛亮并不认同李利的说辞,试图以轲比能的性命化解乌桓人的仇恨,藉此平息争端。这是以往汉人征剿蛮夷的惯用方法,剿抚并举。双管齐下,最终达到维持边郡安稳、息事宁人的目的。

    这个方法本身没有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这么办的。不仅对外作战是这样。就算对内平叛也是如此,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一边征剿一边安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息事宁人。皆大欢喜。谁能说这种方法有错?毕竟,这都是先贤们经过反复实践后得出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美玉在前,岂容他人肆意诋毁?

    更有甚者,李利还知道,历代统治者在对内平叛和对外作战方面还有双向标准。往往对内平叛十分冷酷苛刻,除非逼不得已,否则坚决予以剿灭;而在对外作战方面则显得十分疲软。能不打仗最好。无非是损失一些金银细软和美女歌姬而已;只要能讲和,坚决不开战。即便是低三下四、割地赔偿也在所不惜。为了平息兵戈战祸,化干戈为玉帛之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或许,“化干戈为玉帛”就是汉人对待番邦蛮夷的外交手段,也是古代外交事务的真实写照。毕竟能用钱财、锦帛和美女办成的事都不叫事儿,今人都有这种想法,遑论古人?古人的智慧不逊于今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难怪他们能想出“化干戈为玉帛”这种息事宁人的外交手段。(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必较真。)

    化干戈为玉帛,有错么?当然没错。从古到今一直都在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一时风平浪静嘛,怎么会有错呢?

    但李利不屑为之,更无须息事宁人。这是强者应有的风格,强势而霸道。

    于他而言,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之类的事也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除非他是那个接受玉帛的人,否则一概免谈。

    在处理乌桓部落善后事宜上,诸葛亮的安抚策略无可厚非,但他的出发点错了,或者说他骨子里的儒家文士的怜悯之心又开始泛滥了。错把蛮夷放在汉人同等高度上看待,错把对外作战当成了对内平叛,仁慈之心泛滥,无谓地施以怜悯同情,从而硬生生将一场胜利者的战争演变为息事宁人,和平共处。当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末倒置,仁慈与宽容用错了地方。此举,说是迂腐亦不为过。

    当然,这也是诸葛亮第一次跟随李利出征塞外的缘故。若是换做郭嘉和贾诩随军出征,他们断然不会提出这种近乎于幼稚的问题,因为他们深谙李利对待周边蛮夷部落的手段和策略,之前的屠各部落、羌胡、月氏和南匈奴等蛮夷部落都已经清楚无误地表明了李利的自身态度。

    奈何诸葛亮跟随李利时日尚短,在对待番邦蛮夷的问题上仍然比较保守,依旧主张剿抚并举的策略,立足于战,而后再施以安抚,如此便可平定边患。

    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错,大汉立国四百年来一直如此,屡试不爽。然而此次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李利亲率大军已经彻底消灭了乌桓部落的有生力量,就连鲜卑部落都已遭受重创。此时若不进一步将其彻底征服兼并,而采取安抚手段,无疑是舍本逐末,迂腐之极。错过今日,一旦让乌桓和鲜卑部落缓过劲来,日后必定再度为祸边郡,无休无止地袭扰边境,甚至是养虎遗患,最终反噬大汉。

    沉默半晌,李利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建议而生气,心平气和地轻声道:“孔明或许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从未说过要对乌桓人施以安抚,何况乌桓人也不需要安抚,用不着安抚。对于他们来说,常年劫掠大汉边郡,早已做好了战败受戮的心理准备。在这一点上,他们比我汉人的觉悟高,从不心存侥幸;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烧杀劫掠,自然也经常被别人劫掳杀戮。”

    “呃?”诸葛亮闻声色变,甚为惊讶地沉吟一声,误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确定的低声道:“主公说乌桓人不需要安抚,用不着安抚,不知此话何意?难道主公当真要赶尽杀绝,屠戮灭族么?”诸葛亮语气不善,神色忧郁,颇有固执己见之意。

    李利不动声色地道:“卢龙塞一役加上眼前的白狼山血战,死在这两场大战中的两军将士已多达三十万,焉能再添杀戮?上天尚有好生之德,何况人乎?所以杀戮到此为止,此后尽可能地避免无谓伤亡,除了必要的威慑手段之外不可肆意残杀。”李利避重就轻,没有正面回答诸葛亮的疑问,但承诺不再杀戮总算让压在诸葛亮心头的一块大石落了地,脸色不由得松缓下来。

    放松心神后,诸葛亮心中一动,回过味儿了,终于想起此前西凉周边蛮夷部落的安置方式。

    时隔多年之后,西凉境内已经没有所谓的蛮夷部族了。所有臣服于李利的蛮夷部落,全部分散安置在李利治下的四个州郡之内,平均下来每个郡县安置两三千人,便把数十万蛮夷部落分散消化,使其彻底融入汉人之中。统一造册登记,派遣专人严加看管监督,几年下来,西凉境内再无蛮夷之说,全是普通百姓。

    心神急转,诸葛亮恍然大悟,终于知道李利所说的无须安抚的真正含义。原来李利亲率大军东征的目的是彻底征服周边蛮夷,而不是单纯的平定边患,既然是征服,便无须安抚。所谓征服,就是彻底占领蛮夷领地,占据草原,收服其部落民众,收缴其兵器、军械和战马,帐篷、牛羊牲畜和钱财等一应器物,全在征服之列。

    想到这些,诸葛亮暗自惭愧,颇有无地自容之感。与李利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相比,他诸葛孔明自诩谋略超群,聪明过人,但在胸襟见识和长远战略方面却远逊于主公李利,更没有李利所具有的气吞山河的胆识和魄力,在某些问题上有着难以逾越的局限性。

    只顾眼前利益,却失去了长远战略眼光,说是目光短浅亦不为过。而这也是时下所有儒生文士的通病。强盛时摆出无谓的胜利者的高姿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仁慈过度,沽名钓誉;等到势弱时却又后悔莫及,在蛮夷铁蹄之下痛苦呻吟。

    与之相比,李利所奉行的则是后世伟人的深刻总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姑息,更不会错失良机,以免日后抱憾终身。

    凶残也好,暴戾也罢,李利从不在乎这等虚名,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战争利益,否则麾下十余万将士喋血沙场便毫无意义,等同于无谓伤亡。然而只要彻底征服敌人,占领其领地,收缴其族人部众和所有财物,才能让汉军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战后才有能力抚恤他们的父母妻儿,才不枉他们血洒疆场的英勇搏杀。

    这就是西凉李利,人如其名,重实利而不好虚名。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体恤部下的统帅,才使得其麾下西凉将士骁勇善战,勇往直前,不惧生死,无怨无悔地追随其左右。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