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浓烟翻滚直冲云霄,战马长嘶响彻山林。
悬崖上方的狭窄山路上喊杀声一片,其间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和锵锵作响的惨烈搏杀。
一千余名黑衣扈从兵分两路,佯作两支过路商队对逃亡至此的西凉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旋即突然发难,点燃满载着茅草和干柴的马车,致使拉车的马匹受惊,疯狂冲击西凉军阵。
狭路相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被前后围堵的四千余西凉战骑仓促抵抗,又受限于山路狭窄,进退不得,一时间拥挤成团,以致被火马车冲乱了阵脚,伤亡巨大。
仅是火马车的第一波冲撞,便造成了上千名骑兵被马车撞得惊慌失措,以致连人带马坠落悬崖,粉身碎骨。
马车冲撞过后,两股黑衣扈从悍然杀出,前后夹攻,与李利麾下骑兵短兵相接。然而就在两军近身搏杀的一刹那,西凉骑兵再次被黑衣扈从打得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之下再度遭遇巨大伤亡,不得不收缩阵型,节节败退。
原因无它,只因这些黑衣扈从居然随身携带着连弩,事先藏于身后,直到与西凉战骑即将短兵相接之际猝然发难,连弩齐发,致使许多骑兵当即身亡,又一次遭遇重创。
经过两轮杀伤之后,四千多西凉战骑只剩下三千将士,兵马折损四成。至此黑衣扈从再无偷袭手段,遂与西凉战骑近身厮杀,殊死相搏。交战中。黑衣扈从十分凶悍,战斗顽强,一个个都像是与西凉军有血海深仇似的。悍不畏死,有进无退。
面对如此凶悍的敌人,西凉军压力大增,虽然占据着明显的兵力优势,却在厮杀中占不到丝毫便宜,与黑衣扈从杀得难分难解,不分伯仲。
如此艰难的战斗对于这些从邺城突围的西凉将士而言。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狭窄的山路限制了西凉铁骑的战斗力。让他们纵有兵力优势和强大的冲击力。却根本无法施展,一次只能出动十几个人与黑衣扈从搏杀,而其他人则被堵在山路中间,进退两难。有力气也使不上。只能干着急。
不得不提的是,在之前的突围之中,这些西凉铁骑随身携带的箭矢已然用尽。如此才使得他们被堵在狭窄的山路上,眼睁睁看着前面的将士厮杀,一个个同袍被打落悬崖,急得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头烂额,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正当战局胶着相持之际,局势突变。西凉军迎来了重大转机。而这个转机便源于刘备坠崖时的鬼哭狼嚎式的尖厉惨叫声。
刘备被打落悬崖的一幕,本来并没有多少黑衣扈从看到。然而正是他坠崖时惨绝人寰的尖叫声引起了黑衣扈从的注意,从而极大影响了黑衣扈从拼命厮杀的斗志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西凉将士则大为振奋。随即,前后两端冲在最前面的将士奋起反击,一举扭转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势,抢得更大的战斗空间,使得余下的骑兵得以加入战团,进一步扩大战果。
午后,天空的太阳彻底被乌云遮盖,呼呼的西风中夹杂着风雨欲来的湿气。
就在这时,山路中段的战场上再次传来一声犹如兽吼般的痛叫,这是关羽的声音,黑衣扈从们都听出来了。
霎时间,黑衣扈从的顽强斗志终于被瓦解了,阵脚大乱,一部分黑衣人已经边打边退,试图逃离战场。
无独有偶。就在黑衣扈从即将抵挡不住的时候,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传进厮杀中的所有人耳朵里,旋即山顶上涌现出数以万计的大军,冲在最前面的则是上万骑兵。
“主公勿惊,孔明在此!”当山道上厮杀的众人仰头张望时,山顶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旋即,一个与众不同的手持羽扇的俊朗男子,策马伫立在山顶上,居高俯视下方,继而羽扇一挥,朗声下令道:“射杀黑衣贼,放箭!”
这一刻,山道上的西凉将士都认出来了,来者正是自家主公的义弟南阳诸葛亮,诸葛孔明。
“嗖嗖”的箭矢俯射而下,数以百计的黑衣扈从堙没在乱箭之中,在一声声惨叫中栽倒身亡。而余下几百名黑衣扈从则萌生退意,仓皇逃窜,可惜的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以至于此刻他们前脚刚走,西凉铁骑便尾随追杀,直至剿灭所有黑衣扈从。
直至此刻,这群黑衣扈从的身份方才浮出水面,他们就是跟随刘备辗转征战多年的亲卫队。
徐州兵败之后,跟随刘备逃往汝南的只有一千余人,此后失散的关羽找到了刘备,并带来两百余名亲兵。至此刘备、关羽兄弟二人身边仅得一千五百余名百战余生的亲信人马,得知张飞被李利杀害的消息后,刘备本想率领残部投奔荆州刘表,无奈关羽执意为张飞报仇,于是兄弟二人好一番争执之后,却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他们在汝南滞留半年之久。
最终,刘备还是决定率军北上,投奔袁绍。孰料当他们率部赶到黄河北岸时,却传出袁绍鸩杀汉帝刘协的消息,顿时打乱了他们投奔袁绍的初衷。此后刘备和关羽二人不得不从长计议,又犹豫了两个多月,其间在兖州境内落草为寇,勉强维持生计。
正是落草为寇的这段时间,让兖州曹操得知了刘备、关羽一行人马的行踪,既而荀彧主动请缨,前去说服刘备率部归附于曹操。而曹操迫于自己讨袁联盟成员的身份,加之刘备并非真正心甘情愿地率部投效,于是刘备一行人的行踪便被隐瞒了起来。以致两年间他们兄弟犹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彻底从各镇诸侯的视线中消失了。
邺城之战,刘备和关羽二人率领本部人马一千三百余人作为奇兵使用。隐藏于暗处,负责剪除西凉军的斥候和哨骑。东门外两百余名西凉军斥候便是被他们悄无声息地抹杀的,不过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伤亡代价,等同于以命换命,而且伤亡还在西凉军斥候之上。除掉东门斥候之后,刘备率领部曲于当夜潜入西边山林,企图守株待兔。给予败亡中的李利致命一击。
按照曹操的预定计划,他有意给刘备增派五千或一万兵马,命他们在西门外百里之内设伏;如此以来。即使刘备截杀失败,不敌李利率领的逃亡兵马,曹操也能及时派兵增援。可是刘备断然拒绝了曹操的好意,执意率领本部人马前往西山丛林设伏。并声称如果李利没有逃往并州。人马再多亦是徒然。眼见刘备心意已决,曹操便不再坚持,遂了刘备的心意,命他率部拦截有可能逃往并州的李利败军。
然而西边山林与并州交界,且距离壶关守军颇近,在此伏击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可是刘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赌徒心理。毅然决定直接走官道前往壶关,并于壶关东南三十里处的悬崖山道上设伏。这便是李利等人为何在丛林里没有发现一丝蛛丝马迹的原因。显然。刘备深知西凉军大多来自苦寒之地,擅长野战和丛林作战,是以他果断放弃了丛林设伏的计划,继而采取佯作商队走大路,提前赶到悬崖山道上等着李利一行人的出现。
事实正如刘备所料,成功突围的李利残军果然逃向西边丛林,妄图借助丛林这道天然屏障前往壶关,从而逃出生天。可以说刘备的整个伏击计划相当成功,一切都是按照他预料中的轨迹进行,俨然猜透了李利惨败之后的逃生路线。或许这也是刘备多年逃亡生涯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是以他能够猜到李利遭遇大败之后的心思,准确地判断出李利突围成功后一定会选择并州这条距离最近的逃生之路。
但是,有一点却出乎刘备的预料之外,这便是李利突围之后的兵马竟然还有四五千战骑,而且都是劫后余生的百战精锐。按照他的臆测,李利率部冲出邺城之后其麾下兵马必定死伤殆尽,纵有残兵败将护持左右,充其量不会超过三千人。
五千精锐战骑何须逃亡?这是逃亡之人应有的实力吗?拥有这么多战骑,李利完全可以率军杀回漳河北岸,与北岸大营人马会合,何必翻山越岭冒险逃往并州呢?
可是不管刘备怎么想,反正李利率领残军出现了,并且落入了他预先准备好的伏击圈之中。刘备大感意外之余别无选择,形势逼人,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他毅然决定发起攻击,并不惜以自身为饵,给关羽创造一刀斩杀李利的机会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了这次一鸣惊人的斩首计划,刘备和关羽以及帐下一千余亲兵足足等待两年时间,可谓两年磨一剑,只为这一刻能够刺出去,得偿所愿。然而他精心谋划的伏击最终仍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只有一种解释:实力决定一切。
与之相对的是,李利此次之所以能够大难不死,正是源于平日里多一份准备,关键时刻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兵马是这样,人情更是如此。此番他率领将近五千战骑成功突围,无形中打乱了刘备的伏击计划,而公孙瓒在他命悬一线时的奋勇一扑,则是源于李利平日里对公孙瓒的恩情。尽管他并不完全信任公孙瓒,但他一直对公孙瓒极其厚待,百般礼遇,并在不同场合照顾公孙瓒的情绪,让其感受不到一丝冷遇,活得有尊严。是以在他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危急的那一刻,公孙瓒挺身而出,用自身性命偿还了昔日的恩情。
黄昏时分,一场酝酿了整整三天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
电闪雷鸣中降下倾盆大雨,洗涤着漫天的浓烟和尘土,冲走遍地的鲜血和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哗哗坠落的雨水,抚平了满目疮痍的原野和被践踏的绿草,抚慰那些尚未走远的冤魂,以及幸存者悲痛而脆弱的心灵。
与此同时,迟来的大雨也给这场长达三年之久的河北鏖战落下了帏幕。随着这场大雨的到来,烽烟熄灭,战云消散,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邺城之战过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便暂时画上了句号。经过无数次博弈厮杀之后,而今胜负已然明了,兖州曹操是最大的赢家。与之相对的是,冀州袁绍偷鸡不成蚀把米,输得干干净净;而胜券在握的李利却在胜利在望的最后关头栽了大跟头,遭遇了起兵以来的首次失败,而且是空前惨败。
所以,这场雨来得正是时候,洗尽烽烟呈素颜,还山川原野应有的宁静,还大地一片纯净的天空。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衷心感谢:28651922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浓烟翻滚直冲云霄,战马长嘶响彻山林。
悬崖上方的狭窄山路上喊杀声一片,其间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和锵锵作响的惨烈搏杀。
一千余名黑衣扈从兵分两路,佯作两支过路商队对逃亡至此的西凉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旋即突然发难,点燃满载着茅草和干柴的马车,致使拉车的马匹受惊,疯狂冲击西凉军阵。
狭路相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被前后围堵的四千余西凉战骑仓促抵抗,又受限于山路狭窄,进退不得,一时间拥挤成团,以致被火马车冲乱了阵脚,伤亡巨大。
仅是火马车的第一波冲撞,便造成了上千名骑兵被马车撞得惊慌失措,以致连人带马坠落悬崖,粉身碎骨。
马车冲撞过后,两股黑衣扈从悍然杀出,前后夹攻,与李利麾下骑兵短兵相接。然而就在两军近身搏杀的一刹那,西凉骑兵再次被黑衣扈从打得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之下再度遭遇巨大伤亡,不得不收缩阵型,节节败退。
原因无它,只因这些黑衣扈从居然随身携带着连弩,事先藏于身后,直到与西凉战骑即将短兵相接之际猝然发难,连弩齐发,致使许多骑兵当即身亡,又一次遭遇重创。
经过两轮杀伤之后,四千多西凉战骑只剩下三千将士,兵马折损四成。至此黑衣扈从再无偷袭手段,遂与西凉战骑近身厮杀,殊死相搏。交战中。黑衣扈从十分凶悍,战斗顽强,一个个都像是与西凉军有血海深仇似的。悍不畏死,有进无退。
面对如此凶悍的敌人,西凉军压力大增,虽然占据着明显的兵力优势,却在厮杀中占不到丝毫便宜,与黑衣扈从杀得难分难解,不分伯仲。
如此艰难的战斗对于这些从邺城突围的西凉将士而言。实属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狭窄的山路限制了西凉铁骑的战斗力。让他们纵有兵力优势和强大的冲击力。却根本无法施展,一次只能出动十几个人与黑衣扈从搏杀,而其他人则被堵在山路中间,进退两难。有力气也使不上。只能干着急。
不得不提的是,在之前的突围之中,这些西凉铁骑随身携带的箭矢已然用尽。如此才使得他们被堵在狭窄的山路上,眼睁睁看着前面的将士厮杀,一个个同袍被打落悬崖,急得他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头烂额,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正当战局胶着相持之际,局势突变。西凉军迎来了重大转机。而这个转机便源于刘备坠崖时的鬼哭狼嚎式的尖厉惨叫声。
刘备被打落悬崖的一幕,本来并没有多少黑衣扈从看到。然而正是他坠崖时惨绝人寰的尖叫声引起了黑衣扈从的注意,从而极大影响了黑衣扈从拼命厮杀的斗志和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西凉将士则大为振奋。随即,前后两端冲在最前面的将士奋起反击,一举扭转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势,抢得更大的战斗空间,使得余下的骑兵得以加入战团,进一步扩大战果。
午后,天空的太阳彻底被乌云遮盖,呼呼的西风中夹杂着风雨欲来的湿气。
就在这时,山路中段的战场上再次传来一声犹如兽吼般的痛叫,这是关羽的声音,黑衣扈从们都听出来了。
霎时间,黑衣扈从的顽强斗志终于被瓦解了,阵脚大乱,一部分黑衣人已经边打边退,试图逃离战场。
无独有偶。就在黑衣扈从即将抵挡不住的时候,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传进厮杀中的所有人耳朵里,旋即山顶上涌现出数以万计的大军,冲在最前面的则是上万骑兵。
“主公勿惊,孔明在此!”当山道上厮杀的众人仰头张望时,山顶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旋即,一个与众不同的手持羽扇的俊朗男子,策马伫立在山顶上,居高俯视下方,继而羽扇一挥,朗声下令道:“射杀黑衣贼,放箭!”
这一刻,山道上的西凉将士都认出来了,来者正是自家主公的义弟南阳诸葛亮,诸葛孔明。
“嗖嗖”的箭矢俯射而下,数以百计的黑衣扈从堙没在乱箭之中,在一声声惨叫中栽倒身亡。而余下几百名黑衣扈从则萌生退意,仓皇逃窜,可惜的是他们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以至于此刻他们前脚刚走,西凉铁骑便尾随追杀,直至剿灭所有黑衣扈从。
直至此刻,这群黑衣扈从的身份方才浮出水面,他们就是跟随刘备辗转征战多年的亲卫队。
徐州兵败之后,跟随刘备逃往汝南的只有一千余人,此后失散的关羽找到了刘备,并带来两百余名亲兵。至此刘备、关羽兄弟二人身边仅得一千五百余名百战余生的亲信人马,得知张飞被李利杀害的消息后,刘备本想率领残部投奔荆州刘表,无奈关羽执意为张飞报仇,于是兄弟二人好一番争执之后,却谁也说服不了谁,为此他们在汝南滞留半年之久。
最终,刘备还是决定率军北上,投奔袁绍。孰料当他们率部赶到黄河北岸时,却传出袁绍鸩杀汉帝刘协的消息,顿时打乱了他们投奔袁绍的初衷。此后刘备和关羽二人不得不从长计议,又犹豫了两个多月,其间在兖州境内落草为寇,勉强维持生计。
正是落草为寇的这段时间,让兖州曹操得知了刘备、关羽一行人马的行踪,既而荀彧主动请缨,前去说服刘备率部归附于曹操。而曹操迫于自己讨袁联盟成员的身份,加之刘备并非真正心甘情愿地率部投效,于是刘备一行人的行踪便被隐瞒了起来。以致两年间他们兄弟犹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彻底从各镇诸侯的视线中消失了。
邺城之战,刘备和关羽二人率领本部人马一千三百余人作为奇兵使用。隐藏于暗处,负责剪除西凉军的斥候和哨骑。东门外两百余名西凉军斥候便是被他们悄无声息地抹杀的,不过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三百余人的伤亡代价,等同于以命换命,而且伤亡还在西凉军斥候之上。除掉东门斥候之后,刘备率领部曲于当夜潜入西边山林,企图守株待兔。给予败亡中的李利致命一击。
按照曹操的预定计划,他有意给刘备增派五千或一万兵马,命他们在西门外百里之内设伏;如此以来。即使刘备截杀失败,不敌李利率领的逃亡兵马,曹操也能及时派兵增援。可是刘备断然拒绝了曹操的好意,执意率领本部人马前往西山丛林设伏。并声称如果李利没有逃往并州。人马再多亦是徒然。眼见刘备心意已决,曹操便不再坚持,遂了刘备的心意,命他率部拦截有可能逃往并州的李利败军。
然而西边山林与并州交界,且距离壶关守军颇近,在此伏击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可是刘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赌徒心理。毅然决定直接走官道前往壶关,并于壶关东南三十里处的悬崖山道上设伏。这便是李利等人为何在丛林里没有发现一丝蛛丝马迹的原因。显然。刘备深知西凉军大多来自苦寒之地,擅长野战和丛林作战,是以他果断放弃了丛林设伏的计划,继而采取佯作商队走大路,提前赶到悬崖山道上等着李利一行人的出现。
事实正如刘备所料,成功突围的李利残军果然逃向西边丛林,妄图借助丛林这道天然屏障前往壶关,从而逃出生天。可以说刘备的整个伏击计划相当成功,一切都是按照他预料中的轨迹进行,俨然猜透了李利惨败之后的逃生路线。或许这也是刘备多年逃亡生涯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是以他能够猜到李利遭遇大败之后的心思,准确地判断出李利突围成功后一定会选择并州这条距离最近的逃生之路。
但是,有一点却出乎刘备的预料之外,这便是李利突围之后的兵马竟然还有四五千战骑,而且都是劫后余生的百战精锐。按照他的臆测,李利率部冲出邺城之后其麾下兵马必定死伤殆尽,纵有残兵败将护持左右,充其量不会超过三千人。
五千精锐战骑何须逃亡?这是逃亡之人应有的实力吗?拥有这么多战骑,李利完全可以率军杀回漳河北岸,与北岸大营人马会合,何必翻山越岭冒险逃往并州呢?
可是不管刘备怎么想,反正李利率领残军出现了,并且落入了他预先准备好的伏击圈之中。刘备大感意外之余别无选择,形势逼人,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他毅然决定发起攻击,并不惜以自身为饵,给关羽创造一刀斩杀李利的机会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了这次一鸣惊人的斩首计划,刘备和关羽以及帐下一千余亲兵足足等待两年时间,可谓两年磨一剑,只为这一刻能够刺出去,得偿所愿。然而他精心谋划的伏击最终仍是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只有一种解释:实力决定一切。
与之相对的是,李利此次之所以能够大难不死,正是源于平日里多一份准备,关键时刻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兵马是这样,人情更是如此。此番他率领将近五千战骑成功突围,无形中打乱了刘备的伏击计划,而公孙瓒在他命悬一线时的奋勇一扑,则是源于李利平日里对公孙瓒的恩情。尽管他并不完全信任公孙瓒,但他一直对公孙瓒极其厚待,百般礼遇,并在不同场合照顾公孙瓒的情绪,让其感受不到一丝冷遇,活得有尊严。是以在他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危急的那一刻,公孙瓒挺身而出,用自身性命偿还了昔日的恩情。
黄昏时分,一场酝酿了整整三天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
电闪雷鸣中降下倾盆大雨,洗涤着漫天的浓烟和尘土,冲走遍地的鲜血和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哗哗坠落的雨水,抚平了满目疮痍的原野和被践踏的绿草,抚慰那些尚未走远的冤魂,以及幸存者悲痛而脆弱的心灵。
与此同时,迟来的大雨也给这场长达三年之久的河北鏖战落下了帏幕。随着这场大雨的到来,烽烟熄灭,战云消散,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邺城之战过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便暂时画上了句号。经过无数次博弈厮杀之后,而今胜负已然明了,兖州曹操是最大的赢家。与之相对的是,冀州袁绍偷鸡不成蚀把米,输得干干净净;而胜券在握的李利却在胜利在望的最后关头栽了大跟头,遭遇了起兵以来的首次失败,而且是空前惨败。
所以,这场雨来得正是时候,洗尽烽烟呈素颜,还山川原野应有的宁静,还大地一片纯净的天空。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衷心感谢:28651922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