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甲午风云的序曲(下)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鸿章怎么也想不到,他意识中的所谓“小泥鳅”,其实是一条大的不能再大的闹海蛟龙!掀起来的也不只是微风细浪,而是轩然大波,滔天巨浪!
就在这一天,天津、北京、张家口、大同一线,旅顺、烟台、上海、广州、汉口江海沿线,举凡漕帮、平遥商帮、海运所到之处,十几个核心城市里,《国闻报》一起发售!
短短十来天的绸缪之中,杨浩砸下的近十万两银子的本钱,通过漕帮、航运、晋商,和严复诸多同学、同乡、好友、留学生多方携手,把他从本世界小印刷厂一次印出来的十万份第一期报纸,全部分发出去。顶 点小说 ..xstxt..。
最远的广州,是在昨天才拿到的货,当地的洋行代理商和晋商店铺、钱庄票号,按照约定一起往外放售,并对当地有头有脸有声望的读书人、缙绅、在野官员、应试举子,采取免费赠报的手段,使得这一天的上午,起码有超过一千人首先看到了报纸,到了下午,就急剧扩展到了上万人!
三天之内,全部十万份报纸,全部告罄!
这样的速度,便是杨浩也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他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在这个东方国度将醒未醒,从皇帝以至于民间书生在内,各个阶层都在寻求走出迷雾和困境的道路,都在迫切的需要去了解外部世界,当今时事变迁的节骨眼上,一份如此包罗万有、内容充实惊人的报纸,会是多么的受人欢迎!
杨浩一家子都不知道,这年头有无数人想要张开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却没有渠道。他们要出国,办理护照极为困难!除了国家公派的留学生和外交官,私人留学相当不容易,费用也是极为昂贵!
并且,全世界都在排华,美国更是与清政府签订了十年禁止华人往美国移民的协定,从政策上断绝这种可能。那些在国内铺陈了数十年的教堂和洋学校,一般人想要从他们那里学到点东西,就得入教信教,就得听他们的使唤。被乡里人叫成“二鬼子”的难听名号,又有多少读书人肯放下身段来承担?
杨浩不知道,这个群体的需求,有多么的**!
就在今年和明年之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中国的蔡尔康合作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这部在史学界被评“第三流的历史著作中最叫人恶心的渣滓”,却从3月在上海《万国公报》连载,竟大受欢迎!甚至在甲午战后,第一次整书出版,印数3万册,被抢购一空,多次重印都供不应求,以至于不少盗版商私自印刷以牟利!
书中叙述了十九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国为经,以事为纬,记载了十九世纪英、法、德、奥、意、俄、土、美诸国政治、军事、外交、财政、工商、交通、教育、新闻、社会、救济、民族问题、殖民地等方面的历史,最后简要记述了罗马天主教廷的史迹,附记叙述了会党、欧洲新政和学校的情况。
因为作者是英国人,其大肆鼓吹英国式的温和革命道路,如对1832年的英国国会改革,他推崇有加:“此百年中,英国加惠于民为他国之所不及者,舍1832年改制度之外莫与属也”,“既改制度,凡昔之所定律法,专利于一业及一门一家者,悉予删除,而以平等视众人……所谓分利于众人也。”
更强调宗教作用:“亘古以来,变化世界之大经大-法,惟有广行教术为上上等”。显然为传教士在中国的强行推广和文化侵略张目。
并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等充满偏见,认为“二年中法国人民,死亡残害之众,遂为欧洲千古以来未有之大劫,亦惨矣哉。”对其统治,则用“从未有如拿破仑专擅之甚者也。”
李提摩太在序言中明确讲:“此书为暗室之孤灯,迷津中片筏,详而译之,质而言之,实救民之良药,保国之坚壁,疗贫之宝玉,而中华新世界之初桄也”,“明镜足以鉴妍媸,新史足以究隆替,曷不发箧出书以为华人泰山大海之助乎?”又说:“要视此书为振兴中国之鸿宝。”
这本书经李提摩太“煞费经营”“几经点窜”后,辗转陈到了光绪皇帝的案头,登时被引为经典,时时翻看。在民间,却引为《万国公报》发行量只有四千份,还是月刊,又是广学会的机关报,也才刊出了两期,影响力还没有打开。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浩一手操纵、严复和一帮不得志的好友为骨干,横空出世的《国闻报》前所未有的推广方式,登时铺天盖地的横扫各地!
因为里面的内容可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除了顽固守旧的朝廷大员,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仕宦,无不视为不可多得的重宝!洋务派,革新派,少壮派,纷纷从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民间俗流,则对其中的野史轶闻,开一派风气之先的武侠小说,各种实用的小知识窍门,爱不释手!
当天中午,天津和京城的茶楼酒肆,就有了数以百计的人扯着嗓子念报,换来茶水瓜子点心的打赏。不少鼻子灵敏的说书人,急忙把里面的故事请人念出来,加班加点的编段子,准备当成糊口的本钱。
这年头的人都爱惜字纸,没人把成捆的报纸论斤称卖废品,反而有不少文人,拿一张报纸当佐料,呼朋引伴的召集酒局,大家一同吃酒赏文,以为雅事。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李鸿章终于被各地电报传来的消息惊得失态,拍案而起,大声喝问:“什么?他们把报纸发遍了全国?!严又陵哪里来的这等本事?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张佩纶苦着脸道:“非只是各省,便是皇宫大内,皇上与西宫那里,也都有了。此外,便是朝鲜汉城,日本东京,竟然也有人贩运了过去,可见其布局非是一日,所谋之广,绝不是小打小闹!”
“好小子!看来老夫还真是小瞧了尔等!”
李鸿章气魄够大,没有大发雷霆,还生出一丝的兴致,追问:“宫里可有什么消息传来?颐和园那边与皇上怎么说?”
张佩纶面带古怪的表情道:“皇上对此很是激赏,认为此报雅俗共赏,合于正统,更为开阔胸襟视野之佐辅。惜乎文辞不佳,不够雅驯。西宫听人念完了一章《大宋豪侠传》,评点说,有点意思。”
“是有点意思。”
李鸿章心有所悟,捋着胡子微笑。他并不担心别的,政敌攻击倾轧,他都不在乎,唯独要看清楚慈禧的意思。至于光绪皇帝和帝党清流那帮人的折腾,他只当看笑话。这个大清国谁说了算,并不以哪一个坐在九龙宝座上为准的,远在颐和园荣养的西太后,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眼下,翁同龢那帮人跳腾的挺欢实,撺掇皇帝放开手脚折腾,慈禧也有意放松缰绳,让他们好好表演一番,这份《国闻报》恰逢其时,却是有锦上添花,烈火烹油的妙用,真个儿左右逢源了!
不过如此一来,他还真就不好下手扑杀打压了,只要《国闻报》没有露出无父无君的意思,他也只能先看着。
李鸿章是从基层走出来的,算账的本事非一般人可比,略微思忖,便成竹在胸,冷哼道:“我倒要看看,那帮小子们有多少银钱好往里扔!”
如此规模的全国发行,定价又那么低,肯定赔钱!就看他们能不能支持的住了。
中堂大人却完全想不到,杨浩的一系列操作,目标根本不在他这里!当第二天上午,英租界《国闻报》总社开始有络绎不绝的人找上门,商人要花钱做广告,文人要结交严复和几名主编,大家一起讨论文章时势,更有不少达官贵人下帖子发邀请,寻求里面各篇文章的全本书,杨浩躲在家里抚掌大笑:“大事成了!”
办这份报纸,他要的是影响力,是声望,是聚拢当代青年精英的人心!
明年春,就是科举大考。历史不出意外,那么甲午战后的“公车上书”---虽然康有为给自己大肆吹捧作用,实则是十八省举子1550余人的联名上书,这还是有名在册的,没有的不知凡几。他们个顶个都是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闯劲和干劲的少壮派。把这股子人马用好了,就能成为掀翻清廷统治的生力军!
借着《国闻报》的影响力扩散,他就能形成一个被众人视作能够看清国家前路的先行者的小圈子,只要能吸引其中十分之一,就能结成一派强大的力量!到时候诱导教育,引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却要比孙大炮那种会党路线,强了太多倍!
最妙处在于,眼下除了他,谁也不知道两个月后,就要发生一场改天换地的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谁也没有料到!那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让无数有志青年无所适从。而他,就要趁着一切都没有发生之前,先把声势造起来,到时候,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无数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日本间谍案迅速从官府小道消息,经《国闻报》独家披露,迅速蔓延向全国各地。前因后果,造成的影响,可能的威胁,经过反复渲染,立即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络的话头。
全国上下,同声一气的咒骂日本这头养不熟的恶犬,各大租界里的日本娼妓生意一落千丈,袭击驱赶日本商人的事情层出不绝,无数官员士子上书朝廷,要求严惩不贷!
翁同龢等帝党清流主战派,撺掇皇帝下旨,将一干人犯明正典刑,统统枪毙!而对日本发出的诘问,却只得到了不痛不痒的“抱歉”,又给《国闻报》分析其根本不诚恳,完全没达到“谢罪”的程度,其政府和内阁也毫无悔改之心,更惹起上上下下一片声讨!
杨浩更进一步,大胆推断,日本人不久之后就可能矢口否认,在外国报刊上歪曲报到,倒打一耙,以此为借口挑起争端,不可不防其狗急跳墙。
如此种种,一部接一波,把李鸿章的北洋集团,逐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慈禧太后不阴不阳的态度下,李中堂不得不做出姿态,下令在数日后,北洋水师大阅兵!
与此同时,日本伊藤内阁,也给彻底逼到了墙角!
李鸿章怎么也想不到,他意识中的所谓“小泥鳅”,其实是一条大的不能再大的闹海蛟龙!掀起来的也不只是微风细浪,而是轩然大波,滔天巨浪!
就在这一天,天津、北京、张家口、大同一线,旅顺、烟台、上海、广州、汉口江海沿线,举凡漕帮、平遥商帮、海运所到之处,十几个核心城市里,《国闻报》一起发售!
短短十来天的绸缪之中,杨浩砸下的近十万两银子的本钱,通过漕帮、航运、晋商,和严复诸多同学、同乡、好友、留学生多方携手,把他从本世界小印刷厂一次印出来的十万份第一期报纸,全部分发出去。顶 点小说 ..xstxt..。
最远的广州,是在昨天才拿到的货,当地的洋行代理商和晋商店铺、钱庄票号,按照约定一起往外放售,并对当地有头有脸有声望的读书人、缙绅、在野官员、应试举子,采取免费赠报的手段,使得这一天的上午,起码有超过一千人首先看到了报纸,到了下午,就急剧扩展到了上万人!
三天之内,全部十万份报纸,全部告罄!
这样的速度,便是杨浩也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他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在这个东方国度将醒未醒,从皇帝以至于民间书生在内,各个阶层都在寻求走出迷雾和困境的道路,都在迫切的需要去了解外部世界,当今时事变迁的节骨眼上,一份如此包罗万有、内容充实惊人的报纸,会是多么的受人欢迎!
杨浩一家子都不知道,这年头有无数人想要张开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却没有渠道。他们要出国,办理护照极为困难!除了国家公派的留学生和外交官,私人留学相当不容易,费用也是极为昂贵!
并且,全世界都在排华,美国更是与清政府签订了十年禁止华人往美国移民的协定,从政策上断绝这种可能。那些在国内铺陈了数十年的教堂和洋学校,一般人想要从他们那里学到点东西,就得入教信教,就得听他们的使唤。被乡里人叫成“二鬼子”的难听名号,又有多少读书人肯放下身段来承担?
杨浩不知道,这个群体的需求,有多么的**!
就在今年和明年之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中国的蔡尔康合作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这部在史学界被评“第三流的历史著作中最叫人恶心的渣滓”,却从3月在上海《万国公报》连载,竟大受欢迎!甚至在甲午战后,第一次整书出版,印数3万册,被抢购一空,多次重印都供不应求,以至于不少盗版商私自印刷以牟利!
书中叙述了十九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以国为经,以事为纬,记载了十九世纪英、法、德、奥、意、俄、土、美诸国政治、军事、外交、财政、工商、交通、教育、新闻、社会、救济、民族问题、殖民地等方面的历史,最后简要记述了罗马天主教廷的史迹,附记叙述了会党、欧洲新政和学校的情况。
因为作者是英国人,其大肆鼓吹英国式的温和革命道路,如对1832年的英国国会改革,他推崇有加:“此百年中,英国加惠于民为他国之所不及者,舍1832年改制度之外莫与属也”,“既改制度,凡昔之所定律法,专利于一业及一门一家者,悉予删除,而以平等视众人……所谓分利于众人也。”
更强调宗教作用:“亘古以来,变化世界之大经大-法,惟有广行教术为上上等”。显然为传教士在中国的强行推广和文化侵略张目。
并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等充满偏见,认为“二年中法国人民,死亡残害之众,遂为欧洲千古以来未有之大劫,亦惨矣哉。”对其统治,则用“从未有如拿破仑专擅之甚者也。”
李提摩太在序言中明确讲:“此书为暗室之孤灯,迷津中片筏,详而译之,质而言之,实救民之良药,保国之坚壁,疗贫之宝玉,而中华新世界之初桄也”,“明镜足以鉴妍媸,新史足以究隆替,曷不发箧出书以为华人泰山大海之助乎?”又说:“要视此书为振兴中国之鸿宝。”
这本书经李提摩太“煞费经营”“几经点窜”后,辗转陈到了光绪皇帝的案头,登时被引为经典,时时翻看。在民间,却引为《万国公报》发行量只有四千份,还是月刊,又是广学会的机关报,也才刊出了两期,影响力还没有打开。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浩一手操纵、严复和一帮不得志的好友为骨干,横空出世的《国闻报》前所未有的推广方式,登时铺天盖地的横扫各地!
因为里面的内容可以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除了顽固守旧的朝廷大员,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仕宦,无不视为不可多得的重宝!洋务派,革新派,少壮派,纷纷从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民间俗流,则对其中的野史轶闻,开一派风气之先的武侠小说,各种实用的小知识窍门,爱不释手!
当天中午,天津和京城的茶楼酒肆,就有了数以百计的人扯着嗓子念报,换来茶水瓜子点心的打赏。不少鼻子灵敏的说书人,急忙把里面的故事请人念出来,加班加点的编段子,准备当成糊口的本钱。
这年头的人都爱惜字纸,没人把成捆的报纸论斤称卖废品,反而有不少文人,拿一张报纸当佐料,呼朋引伴的召集酒局,大家一同吃酒赏文,以为雅事。
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李鸿章终于被各地电报传来的消息惊得失态,拍案而起,大声喝问:“什么?他们把报纸发遍了全国?!严又陵哪里来的这等本事?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
张佩纶苦着脸道:“非只是各省,便是皇宫大内,皇上与西宫那里,也都有了。此外,便是朝鲜汉城,日本东京,竟然也有人贩运了过去,可见其布局非是一日,所谋之广,绝不是小打小闹!”
“好小子!看来老夫还真是小瞧了尔等!”
李鸿章气魄够大,没有大发雷霆,还生出一丝的兴致,追问:“宫里可有什么消息传来?颐和园那边与皇上怎么说?”
张佩纶面带古怪的表情道:“皇上对此很是激赏,认为此报雅俗共赏,合于正统,更为开阔胸襟视野之佐辅。惜乎文辞不佳,不够雅驯。西宫听人念完了一章《大宋豪侠传》,评点说,有点意思。”
“是有点意思。”
李鸿章心有所悟,捋着胡子微笑。他并不担心别的,政敌攻击倾轧,他都不在乎,唯独要看清楚慈禧的意思。至于光绪皇帝和帝党清流那帮人的折腾,他只当看笑话。这个大清国谁说了算,并不以哪一个坐在九龙宝座上为准的,远在颐和园荣养的西太后,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眼下,翁同龢那帮人跳腾的挺欢实,撺掇皇帝放开手脚折腾,慈禧也有意放松缰绳,让他们好好表演一番,这份《国闻报》恰逢其时,却是有锦上添花,烈火烹油的妙用,真个儿左右逢源了!
不过如此一来,他还真就不好下手扑杀打压了,只要《国闻报》没有露出无父无君的意思,他也只能先看着。
李鸿章是从基层走出来的,算账的本事非一般人可比,略微思忖,便成竹在胸,冷哼道:“我倒要看看,那帮小子们有多少银钱好往里扔!”
如此规模的全国发行,定价又那么低,肯定赔钱!就看他们能不能支持的住了。
中堂大人却完全想不到,杨浩的一系列操作,目标根本不在他这里!当第二天上午,英租界《国闻报》总社开始有络绎不绝的人找上门,商人要花钱做广告,文人要结交严复和几名主编,大家一起讨论文章时势,更有不少达官贵人下帖子发邀请,寻求里面各篇文章的全本书,杨浩躲在家里抚掌大笑:“大事成了!”
办这份报纸,他要的是影响力,是声望,是聚拢当代青年精英的人心!
明年春,就是科举大考。历史不出意外,那么甲午战后的“公车上书”---虽然康有为给自己大肆吹捧作用,实则是十八省举子1550余人的联名上书,这还是有名在册的,没有的不知凡几。他们个顶个都是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闯劲和干劲的少壮派。把这股子人马用好了,就能成为掀翻清廷统治的生力军!
借着《国闻报》的影响力扩散,他就能形成一个被众人视作能够看清国家前路的先行者的小圈子,只要能吸引其中十分之一,就能结成一派强大的力量!到时候诱导教育,引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却要比孙大炮那种会党路线,强了太多倍!
最妙处在于,眼下除了他,谁也不知道两个月后,就要发生一场改天换地的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谁也没有料到!那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让无数有志青年无所适从。而他,就要趁着一切都没有发生之前,先把声势造起来,到时候,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无数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日本间谍案迅速从官府小道消息,经《国闻报》独家披露,迅速蔓延向全国各地。前因后果,造成的影响,可能的威胁,经过反复渲染,立即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络的话头。
全国上下,同声一气的咒骂日本这头养不熟的恶犬,各大租界里的日本娼妓生意一落千丈,袭击驱赶日本商人的事情层出不绝,无数官员士子上书朝廷,要求严惩不贷!
翁同龢等帝党清流主战派,撺掇皇帝下旨,将一干人犯明正典刑,统统枪毙!而对日本发出的诘问,却只得到了不痛不痒的“抱歉”,又给《国闻报》分析其根本不诚恳,完全没达到“谢罪”的程度,其政府和内阁也毫无悔改之心,更惹起上上下下一片声讨!
杨浩更进一步,大胆推断,日本人不久之后就可能矢口否认,在外国报刊上歪曲报到,倒打一耙,以此为借口挑起争端,不可不防其狗急跳墙。
如此种种,一部接一波,把李鸿章的北洋集团,逐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慈禧太后不阴不阳的态度下,李中堂不得不做出姿态,下令在数日后,北洋水师大阅兵!
与此同时,日本伊藤内阁,也给彻底逼到了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