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走吧,走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一十四章走吧,走吧。
大明的经历就像一场梦,很不真实。站在邮轮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泰晤士河口的战场,陈燮的脑子里浮现的是一部老电影《林则徐》里的镜头,大英帝国的舰队用大炮轰击虎门炮台,打开了古老的国门。历史无法重写,尽管这可能就是一个梦,但是陈燮依旧不依不饶的,要把类似的场景重来一遍。
猛烈的炮火将岸上的炮台变成了一片火海,单单从望远镜里看,已经不会有人存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大炮的威力确实很大,学会挖战壕的英**队,咬牙承受。
登陆开始的时候,隐藏较好的炮台不顾天空张飘来的热气球的发现,对准海面上的小船开火了。英**队的反击顽强坚毅,当大明士兵冲到炮台跟前时,龙虾兵端着刺刀冲了出来肉搏。但是迎接他们的是霰弹枪,一枪过去就是一片。整个战斗的进程,在大明的军队看来并不激烈,因为对手很难给他们的前进造成麻烦。就算英军严防死守,明军登陆部队也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就占领了两岸的炮台,通往伦敦的大门打开了。
辅助船只清理河道之后,陆军沿着河岸推进,海军沿河火力掩护,一直杀向伦敦。排水量较大的船只,自然无法走河道,但是一千多吨的风帆船毫无压力。陈燮暂时留在海上等消息,一周之后,消息传回,伦敦投降。
八千英军在这次战役中阵亡,三万英军受伤或者被俘,更多的英军撤出了伦敦。这个城市。似乎是第一次被异国的军队占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乘坐一艘风帆战舰,陈燮带着几个随从,出现在了伦敦。
小时候学过一首歌叫伦敦桥,可惜,现在并没有这座桥,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更大的遗憾是。没有白金汉宫。所以,伦敦没有什么好看的。这大概是陈燮最后的一个心愿了,随意的在伦敦城内溜达。伦敦市民们投来的是各种复杂的眼神,主流是仇恨。
没有人知道陈燮此刻的心里在想啥,那么陈燮心里到底在想啥呢?此刻的陈燮,内心的真实想法有点类似夙愿德偿,这个时空陈燮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想让大明的人都知道两个事情。一者,家天下要不得。不管是一家一姓,还是一个民族来坐这个天下,都不可取。因为一旦这个国家进入这个状态,整个统治阶层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屁股下面的位子。因此才会出现“宁与外人不予家奴”这样的言论。理由很简单,外人来了,那是要走的,家奴起来了,是要取而代之的。二者。这个世界其实是没用公平的,就像破了长城关口入关的清军。是不会跟你讲理的。公平这个东西,是靠自己争取的。一个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可能就会身边的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公平,一个国家努力做到最好,就比其他的国家得到更多的公平。
公平,从来都是相对的。你认为公平了,别人就不会认为有公平。一个人一个视角,一个人一个思维,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其实是个悖论。只有做好自己。才会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只有一个国家强大了,才会有相应的国际地位。这就是世界的本质,从来不曾改变。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任何人告诉你,跟我混,我给你公平。记住,他在骗你,希望你给他流血流汗,从你的身上吸血。抛开国外的历史不说,单单看中国历史,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平过。一代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只能是无限的缩短这个差距,但是差距不会消失,因为人与人本身就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可能是智商,也可能是情商,又可能是毅力,还可能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的家庭教育等等。
人也好,国家也罢,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你强大了,别人就不敢惦记你。
离开伦敦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环球旅行还在继续,这一次走的是非洲海岸,抵达开普敦补给的时候,陈燮指着南非的大陆,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地方,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中。”南非有什么,陈燮很清楚,但是现在不能说,等将来吧。
陈燮的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内阁的书记员,公共场合的所言所行,记录在案。这是内阁特意安排的,如果陈燮真的走了,要为他立传。即便不是现在,将来的后人也会这么干,多一点史料是好事。
陈燮自己则不清楚,下一站是哪,还能不能看见这个时空后人给他立的传。
印度终于出现在视线中,这次环球旅行非常匆忙,甚至都没有等英国的战役有一个结果。抵达孟买的时候,陈燮终于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现在的印度有一千二百八十八个大大小小的土王。最大的土王,地盘可能是一个县的。最小的,可能是一个乡。而所有的大城市和交通枢纽,都掌握在外来的大明人和日裔手里。单单靠着收税,每年就能养活百万人口不说,还能给国家上缴五千多万的税收。现在的印度以农业为主,传统的民间织布已经被摧毁殆尽,大明资本家用廉价的棉布,淹没了土布。
客观的说,印度人的生活水平极低,但是更客观的说,他们的反抗意志不断强烈。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前,陈燮看见了马六甲海峡,看见了淡马锡,当邮轮穿过海峡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乌云密布,风雨将近。这个时候陈燮却站在了夹板上,任凭猛烈的海风在脸上吹。陈燮不是脑子进水了,而是他手腕上的表开始了猛烈的震动,还是连续不停的震动。
风急的人都站不住的时候,空气中凭空出现一个黑洞,所有人都看见了这个黑洞慢慢的移动,最终将稳稳站在原地的陈燮吞噬进去。陈相,还是走了,黑洞消失的瞬间,乌云散尽,风也停了,海面上阳光灿烂,天空中万里无云。
不知道是哪个人发出了一声哀嚎:“陈相!您不能走啊!”整个邮轮上的人都跪地磕头,失声痛哭,陈燮身边的一些侍者,头磕破了都感觉不到疼,还在那里不停的磕头,痛哭流涕。
消息传回大明,内阁一片死寂,最终还是决定,在《大明时报》上刊登消息,经过艺术化的消息如下:“船经淡马锡,天边突现五彩祥云,仙鹤漫天飞舞,一时间如置身仙境之中。飘飘仙乐从天而降,仙鹤飞羽结梯,陈相拾阶而上,驾云而去。”
这是对陈燮彻底的神话,也是对陈燮所制定的国策的一种巩固。尽管现在自然科学已经蓬勃发展,关于神仙的故事,在大明依旧很有市场。尤其是体现在陈燮的身上,说他不是神仙,没人信不是?你说吧,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看着就不显老,这上哪说理去?所有自然规律在他身上得不到体现,不用神仙怎么来解释。再有,陈燮搞出来的那么多东西,谁能解释的清楚?要不怎么牛顿最后改着去研究神学了呢?不就是他在现有的基础上,真的搞不懂这个世界,搞不懂这个宇宙嘛,走到极端,转向神学。
所有大明的报纸都转载了这个消息,民间闻讯,遍地都是焚香叩拜,流泪送别。皇宫之内,听到这个消息的朱慈烺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致信内阁,要求搬出紫禁城这个象征性的地方,提出了改建成博物馆的建议。
内阁对此颇感惊讶,这么一来,皇权的存在感就更差了,到底该怎么答复呢?整个内阁开了十天的会,最终才争吵出一个结论,紫禁城还是皇室的产业,改成博物馆的事情,内阁不发表任何意见。百姓参观所得,内阁也不要,每年给皇室的拨款,依旧不变。内阁另选一地,修建宫殿给皇室居住。
得到回话的朱慈烺回复:不必如此,陈相将西山别院赠予皇室,直接搬过去住就行了。反正也没多少人,今后也不会扩大了。大概就是这样,皇帝和内阁达成了一致,朱慈烺搬出了紫禁城,内阁出现修缮之后,改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收费的问题皇室自己搞定。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一直延续。因为这个举动,内阁对皇室彻底的放心了。
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陈相驾鹤而去的消息传回时,内阁的第一个反应是出兵控制皇室。而且调动不是城内的军队,而是直接从辽东调兵。人们对于朱慈烺的反应深感欣慰,认为如果不是这样做,很可能内阁那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迫使朱慈烺退位去做太上皇,然后从他的儿子中间,找一个最小的来当皇帝。
这个结论,得到了史学家们的一致认可,认为这个结论太合理了。当然了,正史上对这个事情的说法是另一个面目,死活没有人提一句辽东调兵的事情。史学家们私下的研究结论,肯定上不了正史的。
那么,陈燮到底去了哪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走吧,走吧。
大明的经历就像一场梦,很不真实。站在邮轮的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泰晤士河口的战场,陈燮的脑子里浮现的是一部老电影《林则徐》里的镜头,大英帝国的舰队用大炮轰击虎门炮台,打开了古老的国门。历史无法重写,尽管这可能就是一个梦,但是陈燮依旧不依不饶的,要把类似的场景重来一遍。
猛烈的炮火将岸上的炮台变成了一片火海,单单从望远镜里看,已经不会有人存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大炮的威力确实很大,学会挖战壕的英**队,咬牙承受。
登陆开始的时候,隐藏较好的炮台不顾天空张飘来的热气球的发现,对准海面上的小船开火了。英**队的反击顽强坚毅,当大明士兵冲到炮台跟前时,龙虾兵端着刺刀冲了出来肉搏。但是迎接他们的是霰弹枪,一枪过去就是一片。整个战斗的进程,在大明的军队看来并不激烈,因为对手很难给他们的前进造成麻烦。就算英军严防死守,明军登陆部队也仅仅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就占领了两岸的炮台,通往伦敦的大门打开了。
辅助船只清理河道之后,陆军沿着河岸推进,海军沿河火力掩护,一直杀向伦敦。排水量较大的船只,自然无法走河道,但是一千多吨的风帆船毫无压力。陈燮暂时留在海上等消息,一周之后,消息传回,伦敦投降。
八千英军在这次战役中阵亡,三万英军受伤或者被俘,更多的英军撤出了伦敦。这个城市。似乎是第一次被异国的军队占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乘坐一艘风帆战舰,陈燮带着几个随从,出现在了伦敦。
小时候学过一首歌叫伦敦桥,可惜,现在并没有这座桥,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更大的遗憾是。没有白金汉宫。所以,伦敦没有什么好看的。这大概是陈燮最后的一个心愿了,随意的在伦敦城内溜达。伦敦市民们投来的是各种复杂的眼神,主流是仇恨。
没有人知道陈燮此刻的心里在想啥,那么陈燮心里到底在想啥呢?此刻的陈燮,内心的真实想法有点类似夙愿德偿,这个时空陈燮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想让大明的人都知道两个事情。一者,家天下要不得。不管是一家一姓,还是一个民族来坐这个天下,都不可取。因为一旦这个国家进入这个状态,整个统治阶层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屁股下面的位子。因此才会出现“宁与外人不予家奴”这样的言论。理由很简单,外人来了,那是要走的,家奴起来了,是要取而代之的。二者。这个世界其实是没用公平的,就像破了长城关口入关的清军。是不会跟你讲理的。公平这个东西,是靠自己争取的。一个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可能就会身边的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公平,一个国家努力做到最好,就比其他的国家得到更多的公平。
公平,从来都是相对的。你认为公平了,别人就不会认为有公平。一个人一个视角,一个人一个思维,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其实是个悖论。只有做好自己。才会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只有一个国家强大了,才会有相应的国际地位。这就是世界的本质,从来不曾改变。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不公平的,任何人告诉你,跟我混,我给你公平。记住,他在骗你,希望你给他流血流汗,从你的身上吸血。抛开国外的历史不说,单单看中国历史,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平过。一代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只能是无限的缩短这个差距,但是差距不会消失,因为人与人本身就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可能是智商,也可能是情商,又可能是毅力,还可能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的家庭教育等等。
人也好,国家也罢,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你强大了,别人就不敢惦记你。
离开伦敦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环球旅行还在继续,这一次走的是非洲海岸,抵达开普敦补给的时候,陈燮指着南非的大陆,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地方,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中。”南非有什么,陈燮很清楚,但是现在不能说,等将来吧。
陈燮的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内阁的书记员,公共场合的所言所行,记录在案。这是内阁特意安排的,如果陈燮真的走了,要为他立传。即便不是现在,将来的后人也会这么干,多一点史料是好事。
陈燮自己则不清楚,下一站是哪,还能不能看见这个时空后人给他立的传。
印度终于出现在视线中,这次环球旅行非常匆忙,甚至都没有等英国的战役有一个结果。抵达孟买的时候,陈燮终于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现在的印度有一千二百八十八个大大小小的土王。最大的土王,地盘可能是一个县的。最小的,可能是一个乡。而所有的大城市和交通枢纽,都掌握在外来的大明人和日裔手里。单单靠着收税,每年就能养活百万人口不说,还能给国家上缴五千多万的税收。现在的印度以农业为主,传统的民间织布已经被摧毁殆尽,大明资本家用廉价的棉布,淹没了土布。
客观的说,印度人的生活水平极低,但是更客观的说,他们的反抗意志不断强烈。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前,陈燮看见了马六甲海峡,看见了淡马锡,当邮轮穿过海峡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乌云密布,风雨将近。这个时候陈燮却站在了夹板上,任凭猛烈的海风在脸上吹。陈燮不是脑子进水了,而是他手腕上的表开始了猛烈的震动,还是连续不停的震动。
风急的人都站不住的时候,空气中凭空出现一个黑洞,所有人都看见了这个黑洞慢慢的移动,最终将稳稳站在原地的陈燮吞噬进去。陈相,还是走了,黑洞消失的瞬间,乌云散尽,风也停了,海面上阳光灿烂,天空中万里无云。
不知道是哪个人发出了一声哀嚎:“陈相!您不能走啊!”整个邮轮上的人都跪地磕头,失声痛哭,陈燮身边的一些侍者,头磕破了都感觉不到疼,还在那里不停的磕头,痛哭流涕。
消息传回大明,内阁一片死寂,最终还是决定,在《大明时报》上刊登消息,经过艺术化的消息如下:“船经淡马锡,天边突现五彩祥云,仙鹤漫天飞舞,一时间如置身仙境之中。飘飘仙乐从天而降,仙鹤飞羽结梯,陈相拾阶而上,驾云而去。”
这是对陈燮彻底的神话,也是对陈燮所制定的国策的一种巩固。尽管现在自然科学已经蓬勃发展,关于神仙的故事,在大明依旧很有市场。尤其是体现在陈燮的身上,说他不是神仙,没人信不是?你说吧,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看着就不显老,这上哪说理去?所有自然规律在他身上得不到体现,不用神仙怎么来解释。再有,陈燮搞出来的那么多东西,谁能解释的清楚?要不怎么牛顿最后改着去研究神学了呢?不就是他在现有的基础上,真的搞不懂这个世界,搞不懂这个宇宙嘛,走到极端,转向神学。
所有大明的报纸都转载了这个消息,民间闻讯,遍地都是焚香叩拜,流泪送别。皇宫之内,听到这个消息的朱慈烺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致信内阁,要求搬出紫禁城这个象征性的地方,提出了改建成博物馆的建议。
内阁对此颇感惊讶,这么一来,皇权的存在感就更差了,到底该怎么答复呢?整个内阁开了十天的会,最终才争吵出一个结论,紫禁城还是皇室的产业,改成博物馆的事情,内阁不发表任何意见。百姓参观所得,内阁也不要,每年给皇室的拨款,依旧不变。内阁另选一地,修建宫殿给皇室居住。
得到回话的朱慈烺回复:不必如此,陈相将西山别院赠予皇室,直接搬过去住就行了。反正也没多少人,今后也不会扩大了。大概就是这样,皇帝和内阁达成了一致,朱慈烺搬出了紫禁城,内阁出现修缮之后,改成了博物馆,对外开放,收费的问题皇室自己搞定。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一直延续。因为这个举动,内阁对皇室彻底的放心了。
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陈相驾鹤而去的消息传回时,内阁的第一个反应是出兵控制皇室。而且调动不是城内的军队,而是直接从辽东调兵。人们对于朱慈烺的反应深感欣慰,认为如果不是这样做,很可能内阁那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迫使朱慈烺退位去做太上皇,然后从他的儿子中间,找一个最小的来当皇帝。
这个结论,得到了史学家们的一致认可,认为这个结论太合理了。当然了,正史上对这个事情的说法是另一个面目,死活没有人提一句辽东调兵的事情。史学家们私下的研究结论,肯定上不了正史的。
那么,陈燮到底去了哪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