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两广总督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14-01-19
广州城最繁华的城南大街,虽还是正月,但大小店铺都已开张,来往的行人也接踵摩肩。虽然高门大户还在过年的喜庆中,但对于广大中下层百姓来说,这时便得为一年的生计忙碌了。
虽然街上还算热闹,但随处可见的流民乞丐还是让这表面的繁华中透着几分萧条。最近两年岭南天灾**不断,去年广西又是大旱,加上北边还有不少百姓为避战火涌入岭南,这无家可归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曾有官员建议派兵把手各要道以阻止流民进入,还要将这些乞丐流民一概赶出广州,以免其影响市容,但两广总督沈犹龙对前议还是执行了,但对后议却一力反对,他说这些百姓能逃来这里也算不容易,留在广州城中尚可靠乞讨和官府、大户开办的一些粥棚勉强过活,一旦离开广州,多半死路一条,甚至会沦为盗匪为祸。
街边一烧饼铺前来了两个中年人,都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其中一人穿着件粗布长衫,头上戴顶方帽,儒雅的相貌中透着一股威严;另一人做普通文士打扮。
两人穿得虽然平常,但周围却跟着十几个随从,这些随从看上去个个精明干练,而且透露出一股彪悍之气,腰间还悬着兵刃,他们面色冷峻,警惕的打量着周围经过的每一个人。
方帽中年人看着街头几个饿得有气无力,正伸手向行人乞讨的孩子说道:“来啊,买些烧饼给这几个孩子送去。”
“是,老爷!”随从中有一壮汉大汉应了一声,便上前去那烧饼铺买了几十个给那几个小孩送去,没想到这个举动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街头流民乞丐立刻聚集了数十人,顿时便将去送饼的三名随从团团围住,任三人好言相劝还是呼喝怒骂就是不肯离去,有些强壮的乞丐马上就去抢那些孩子手中的饼。更有甚者,开始撕扯三人的衣服,掏他们怀里的东西,还有乞丐一无所获,竟然开始拳打三人泄愤。
三人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周围的流民乞丐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这三人明显是练家子,当即便打倒流民十余人,这时流民们才散开,但仍在周围徘徊不肯离去。
三人再看那几个小乞丐,真是可怜,到手的烧饼还没吃上两口就被抢走,还有两个竟被活活打死。
街上一群巡逻的捕快见这边出现骚乱,立刻过来查看,这才察觉出了人命,马上就要将现场所有人拿回去问话。那壮汉随从从怀里拿出个什么东西给捕快们看,并大声说了几句。捕快们对三人变得异常恭敬,开始去逮那些流民。
流民们欲跑,却听到有一流民喊道:“跑什么跑,进了大牢不还有口牢饭吗?就算将来砍头,还有一碗断头饭,岂不比活活饿死强?”
流民们一听有道理啊,于是便不再逃跑,等着捕快将其套上枷锁绑成一串押走,又有义庄的人来收敛了小乞丐的尸体,街面这才恢复平静。
“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方帽男子气愤的说道。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文士却拽起文来了,“这都快饿死了,礼义廉耻什么的自然也顾不上了。”
“老爷,我等……”三名随从回来了,刚才他们拳脚上已经十分注意,但没想到这些流民身体虚弱,所以还是有一流民被打死。
“我刚刚都看到了,这事怪不得你们。”方帽中年人道:“不过你等需去知府衙门说明原委,等知府发落。”几人拱手行礼后跟着捕快而去。
“这广州的流民是越来越多了,如此下去怎么得了?!”方帽中年人叹息一声,“本督从何庭抠手中接过的是个烂摊子啊!北面猺民闹个不停,劳师费饷;南面海匪四处劫掠,海警四起。这剿匪平乱都得钱粮,偏偏这连年天灾,赈灾的钱粮都没有着落呢,诳论其他?”原来这方帽中年人便是两广总督沈犹龙,而文士则是他府中幕僚杨旦。
杨旦道:“大人可否向朝廷请饷?”
“向朝廷请饷?现下各地灾荒不断,中原流寇横行,关外也是连年战乱,恐怕这岭南还算好的,所以这请饷之事休得再提。”沈犹龙一脸灰心的道:“这国事日非天下沸沸,也不知如何是个了局?”
杨旦知道自己这翁主表面上心灰意冷,实际上这心里还热着呢,不然也不会一到广州就下令各地整肃军务,又招募勇士组建敢死营了。于是他便劝道:“这国事自有中枢应对,大人再操心也是枉然,不如考虑现下靖海、平乱、赈灾三事吧。”他是谋士,自然要将繁杂的事务理出条理。
沈犹龙转头向杨旦问道:“这赈灾之事可是民政,本督不好插手吧?”
“这天灾乃祸乱之源,大人自可向广东布政使建议。”杨旦道。其实到这明末,原本只管理军务的总督、巡抚等都已经是军政一把抓了,毕竟在这乱世,手里握着刀把子说话才有分量。
沈犹龙又问:“那依先生之言,这三事该如何应对?”
“这凡事得分先后。”杨旦摆摆纸扇道:“此三事中,靖海当为第一,两广海商众多,市泊之利甚厚,但沿海海警四起商贸停顿,海商们都官府也多有怨言。如若平定海患,必收众海商之心,到时候便可向海商们开捐赈灾。靖海、赈灾两事既定,大人便可举两广之力平乱,区区猺民,何足挂齿。”
沈犹龙听了若有所思,却听见街头有人大喊:“昌隆鱼行的粥棚发鱼粥了,大家快去啊!”
街上那些流民一听到此话,立刻一窝蜂般跑去,瞬间便走个干干净净。
“幸好还有些义商愿意开粥棚赈济灾民,其心可嘉。”沈犹龙点点头,但随即又疑惑道:“这开粥棚发的都是米粥,这鱼粥是何物?”
杨旦微笑着道:“大人,我等跟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沈犹龙当即表示同意,于是一行人也即跟去,转过两个街口,就见到前面街角搭着几个草棚,草棚前人头攒动,都是衣衫褴褛的流民,都卯足劲的往前挤,眼巴巴的看着棚里冒着热气的几口大锅。一旁有几十个护院模样的人在维持秩序。
原来随着流民日多,一些稍有良心的大户便开始设粥棚施粥,许春庭便让昌隆鱼行也设了几处粥棚,每天弄上千余斤鱼罐头,其中还有一些是变质被顾客们退回来,然后加上几石米粮熬成清粥施舍给流民,所耗不多却能得个好名声。
沈犹龙闻见空气中流民身上飘散的臭气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鱼肉香气,便疑惑道:“这以鱼肉赈济灾民,闻所未闻,这昌隆鱼行有如此财力和善心?”
“老爷难道未闻这鱼罐头之事。”杨旦答道:“这海鱼加药粉密封于罐中,可保三月不腐。这昌隆鱼行每日自海上运回海鱼十数万斤,以米价发售,这在广州一带可是盛事。”
“此事本人也有所耳闻,今日方得一见。”沈犹龙看着粥棚中的伙计将几罐鱼肉倒入锅中,惊叹道:“每天运回海鱼十数万斤又以米价发售,这一月之间广州百姓便可得吃食数万石,这昌隆鱼行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啊!”
“属下听得传言,这昌隆鱼行的幕后主人可和大人有些关系。”杨旦又说道:“这人便是南海卫属下的大鹏千户所千户张鹏飞,也算是大人部下。”
“真是礼崩乐坏,身为卫所千户居然违禁经商。”沈犹龙听罢有些不快。
“大人看开些,现在天下都是如此,要知道朝廷发给各卫所的钱粮可几近于无啊。”杨旦劝道:“何况此人还肯赈济灾民,还算其心可嘉。”
沈犹龙听罢陷入沉思。
杨旦又道:“这海上不但有市泊之利,也有鱼盐之利,如若大加利用,必可使两广富庶,再也不受钱粮所困,是以这清剿海盗之事刻不容缓。”
“先生此话自也在理。”沈犹龙一脸忧色的道:“可这沿海诸军无论卫所营兵皆不可用,临阵畏敌遇事敷衍,且战力低下一无可取,偏偏法不责众,本督还拿他们毫无办法。就说那巨匪马玄生盘踞海口,南头大营几次进剿都未有战果,反而折了官军的威风让其更加嚣张,近半年来肆无忌惮大加劫掠,弄得沿海人心惶惶,真不知如何是好?”
这沈犹龙虽为总督两广军务,但其不过一文人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这军事才能就马马虎虎了,是以遇事竟束手无策。
杨旦想了一想,便道:“大人可齐集沿海六大水寨,协同进剿。”
原来明朝中后期在两广沿海共设有六处水寨,分别为柘林、碣石、南头、白沙港、乌兔、白鸽门,皆设战船营兵,防备海患,南头不过其中之一。
沈犹龙道:“可如此一来,要聚齐战船数百,兵丁两万余,这钱粮器械耗费繁多,没有二三十万两白银恐怕无法成事,这钱粮从何而来,要知道那帮兵痞,没有足够的好处本督都使唤不动他们。就在昨天,在连山剿猺的陈都司还派人来催饷,说清剿营锅都快揭不开了。
“大人!大人!”正在这时,街头闪出一匹快马,路人纷纷躲避,马上骑士一见沈犹龙便即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大声道:“南海卫有战报送到。南海卫属下千户张鹏飞率军夜袭万山,斩杀俘获海匪两千,活捉匪首马玄生!”
沈犹龙和杨旦听了一时陷入石化,半晌说不出话来……
(本书中将瑶民称为猺民,并非对瑶族朋友有什么不敬,而是尊重历史事实。再说瑶字也未必就比猺字高贵,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即墨倒觉得,猺字更能体现明末瑶人骁勇强悍,血性十足的民族性格。)
更新时间:2014-01-19
广州城最繁华的城南大街,虽还是正月,但大小店铺都已开张,来往的行人也接踵摩肩。虽然高门大户还在过年的喜庆中,但对于广大中下层百姓来说,这时便得为一年的生计忙碌了。
虽然街上还算热闹,但随处可见的流民乞丐还是让这表面的繁华中透着几分萧条。最近两年岭南天灾**不断,去年广西又是大旱,加上北边还有不少百姓为避战火涌入岭南,这无家可归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曾有官员建议派兵把手各要道以阻止流民进入,还要将这些乞丐流民一概赶出广州,以免其影响市容,但两广总督沈犹龙对前议还是执行了,但对后议却一力反对,他说这些百姓能逃来这里也算不容易,留在广州城中尚可靠乞讨和官府、大户开办的一些粥棚勉强过活,一旦离开广州,多半死路一条,甚至会沦为盗匪为祸。
街边一烧饼铺前来了两个中年人,都是五十出头的年纪。其中一人穿着件粗布长衫,头上戴顶方帽,儒雅的相貌中透着一股威严;另一人做普通文士打扮。
两人穿得虽然平常,但周围却跟着十几个随从,这些随从看上去个个精明干练,而且透露出一股彪悍之气,腰间还悬着兵刃,他们面色冷峻,警惕的打量着周围经过的每一个人。
方帽中年人看着街头几个饿得有气无力,正伸手向行人乞讨的孩子说道:“来啊,买些烧饼给这几个孩子送去。”
“是,老爷!”随从中有一壮汉大汉应了一声,便上前去那烧饼铺买了几十个给那几个小孩送去,没想到这个举动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街头流民乞丐立刻聚集了数十人,顿时便将去送饼的三名随从团团围住,任三人好言相劝还是呼喝怒骂就是不肯离去,有些强壮的乞丐马上就去抢那些孩子手中的饼。更有甚者,开始撕扯三人的衣服,掏他们怀里的东西,还有乞丐一无所获,竟然开始拳打三人泄愤。
三人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周围的流民乞丐就是一阵拳打脚踢,这三人明显是练家子,当即便打倒流民十余人,这时流民们才散开,但仍在周围徘徊不肯离去。
三人再看那几个小乞丐,真是可怜,到手的烧饼还没吃上两口就被抢走,还有两个竟被活活打死。
街上一群巡逻的捕快见这边出现骚乱,立刻过来查看,这才察觉出了人命,马上就要将现场所有人拿回去问话。那壮汉随从从怀里拿出个什么东西给捕快们看,并大声说了几句。捕快们对三人变得异常恭敬,开始去逮那些流民。
流民们欲跑,却听到有一流民喊道:“跑什么跑,进了大牢不还有口牢饭吗?就算将来砍头,还有一碗断头饭,岂不比活活饿死强?”
流民们一听有道理啊,于是便不再逃跑,等着捕快将其套上枷锁绑成一串押走,又有义庄的人来收敛了小乞丐的尸体,街面这才恢复平静。
“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方帽男子气愤的说道。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文士却拽起文来了,“这都快饿死了,礼义廉耻什么的自然也顾不上了。”
“老爷,我等……”三名随从回来了,刚才他们拳脚上已经十分注意,但没想到这些流民身体虚弱,所以还是有一流民被打死。
“我刚刚都看到了,这事怪不得你们。”方帽中年人道:“不过你等需去知府衙门说明原委,等知府发落。”几人拱手行礼后跟着捕快而去。
“这广州的流民是越来越多了,如此下去怎么得了?!”方帽中年人叹息一声,“本督从何庭抠手中接过的是个烂摊子啊!北面猺民闹个不停,劳师费饷;南面海匪四处劫掠,海警四起。这剿匪平乱都得钱粮,偏偏这连年天灾,赈灾的钱粮都没有着落呢,诳论其他?”原来这方帽中年人便是两广总督沈犹龙,而文士则是他府中幕僚杨旦。
杨旦道:“大人可否向朝廷请饷?”
“向朝廷请饷?现下各地灾荒不断,中原流寇横行,关外也是连年战乱,恐怕这岭南还算好的,所以这请饷之事休得再提。”沈犹龙一脸灰心的道:“这国事日非天下沸沸,也不知如何是个了局?”
杨旦知道自己这翁主表面上心灰意冷,实际上这心里还热着呢,不然也不会一到广州就下令各地整肃军务,又招募勇士组建敢死营了。于是他便劝道:“这国事自有中枢应对,大人再操心也是枉然,不如考虑现下靖海、平乱、赈灾三事吧。”他是谋士,自然要将繁杂的事务理出条理。
沈犹龙转头向杨旦问道:“这赈灾之事可是民政,本督不好插手吧?”
“这天灾乃祸乱之源,大人自可向广东布政使建议。”杨旦道。其实到这明末,原本只管理军务的总督、巡抚等都已经是军政一把抓了,毕竟在这乱世,手里握着刀把子说话才有分量。
沈犹龙又问:“那依先生之言,这三事该如何应对?”
“这凡事得分先后。”杨旦摆摆纸扇道:“此三事中,靖海当为第一,两广海商众多,市泊之利甚厚,但沿海海警四起商贸停顿,海商们都官府也多有怨言。如若平定海患,必收众海商之心,到时候便可向海商们开捐赈灾。靖海、赈灾两事既定,大人便可举两广之力平乱,区区猺民,何足挂齿。”
沈犹龙听了若有所思,却听见街头有人大喊:“昌隆鱼行的粥棚发鱼粥了,大家快去啊!”
街上那些流民一听到此话,立刻一窝蜂般跑去,瞬间便走个干干净净。
“幸好还有些义商愿意开粥棚赈济灾民,其心可嘉。”沈犹龙点点头,但随即又疑惑道:“这开粥棚发的都是米粥,这鱼粥是何物?”
杨旦微笑着道:“大人,我等跟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沈犹龙当即表示同意,于是一行人也即跟去,转过两个街口,就见到前面街角搭着几个草棚,草棚前人头攒动,都是衣衫褴褛的流民,都卯足劲的往前挤,眼巴巴的看着棚里冒着热气的几口大锅。一旁有几十个护院模样的人在维持秩序。
原来随着流民日多,一些稍有良心的大户便开始设粥棚施粥,许春庭便让昌隆鱼行也设了几处粥棚,每天弄上千余斤鱼罐头,其中还有一些是变质被顾客们退回来,然后加上几石米粮熬成清粥施舍给流民,所耗不多却能得个好名声。
沈犹龙闻见空气中流民身上飘散的臭气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鱼肉香气,便疑惑道:“这以鱼肉赈济灾民,闻所未闻,这昌隆鱼行有如此财力和善心?”
“老爷难道未闻这鱼罐头之事。”杨旦答道:“这海鱼加药粉密封于罐中,可保三月不腐。这昌隆鱼行每日自海上运回海鱼十数万斤,以米价发售,这在广州一带可是盛事。”
“此事本人也有所耳闻,今日方得一见。”沈犹龙看着粥棚中的伙计将几罐鱼肉倒入锅中,惊叹道:“每天运回海鱼十数万斤又以米价发售,这一月之间广州百姓便可得吃食数万石,这昌隆鱼行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啊!”
“属下听得传言,这昌隆鱼行的幕后主人可和大人有些关系。”杨旦又说道:“这人便是南海卫属下的大鹏千户所千户张鹏飞,也算是大人部下。”
“真是礼崩乐坏,身为卫所千户居然违禁经商。”沈犹龙听罢有些不快。
“大人看开些,现在天下都是如此,要知道朝廷发给各卫所的钱粮可几近于无啊。”杨旦劝道:“何况此人还肯赈济灾民,还算其心可嘉。”
沈犹龙听罢陷入沉思。
杨旦又道:“这海上不但有市泊之利,也有鱼盐之利,如若大加利用,必可使两广富庶,再也不受钱粮所困,是以这清剿海盗之事刻不容缓。”
“先生此话自也在理。”沈犹龙一脸忧色的道:“可这沿海诸军无论卫所营兵皆不可用,临阵畏敌遇事敷衍,且战力低下一无可取,偏偏法不责众,本督还拿他们毫无办法。就说那巨匪马玄生盘踞海口,南头大营几次进剿都未有战果,反而折了官军的威风让其更加嚣张,近半年来肆无忌惮大加劫掠,弄得沿海人心惶惶,真不知如何是好?”
这沈犹龙虽为总督两广军务,但其不过一文人耳,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这军事才能就马马虎虎了,是以遇事竟束手无策。
杨旦想了一想,便道:“大人可齐集沿海六大水寨,协同进剿。”
原来明朝中后期在两广沿海共设有六处水寨,分别为柘林、碣石、南头、白沙港、乌兔、白鸽门,皆设战船营兵,防备海患,南头不过其中之一。
沈犹龙道:“可如此一来,要聚齐战船数百,兵丁两万余,这钱粮器械耗费繁多,没有二三十万两白银恐怕无法成事,这钱粮从何而来,要知道那帮兵痞,没有足够的好处本督都使唤不动他们。就在昨天,在连山剿猺的陈都司还派人来催饷,说清剿营锅都快揭不开了。
“大人!大人!”正在这时,街头闪出一匹快马,路人纷纷躲避,马上骑士一见沈犹龙便即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大声道:“南海卫有战报送到。南海卫属下千户张鹏飞率军夜袭万山,斩杀俘获海匪两千,活捉匪首马玄生!”
沈犹龙和杨旦听了一时陷入石化,半晌说不出话来……
(本书中将瑶民称为猺民,并非对瑶族朋友有什么不敬,而是尊重历史事实。再说瑶字也未必就比猺字高贵,不过是文字游戏而已。即墨倒觉得,猺字更能体现明末瑶人骁勇强悍,血性十足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