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追击董卓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13-11-13
并州军营。
高肃回到营地后,荀攸、郭嘉、陈宫便赶到高肃的营帐中商议军情。
陈宫问道:“主公当初为何肯定董卓会迁都呢?”
董卓迁都的消息,着实把陈宫给震住了,陈宫思虑良久,但还是毫无头绪。
自光武皇帝刘秀立汉以来,洛阳就作为东汉的都城。
东汉的宗庙、皇陵都在洛阳,纵然董卓想要迁往长安,也不可能通过朝臣百官的同意。而且陈宫也想不到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洛阳城高墙厚,又囤积了许多的粮食,诸侯大军远道而来,光补给就成了问题,只要董卓坚守洛阳,同样可以御敌于洛阳之外,久而久之,诸侯的大军必会各自散去,可为什么高肃从一开始就料定董卓会迁都呢?
高肃听见陈宫这样子问,顿时愣住了。
董卓将都城迁往长安,是高肃早就知晓的。
望着陈宫殷切的神色,高肃心中非常的苦涩。
他知道历史走向,却没有仔细研究过为什么董卓要迁都长安,让他匆忙间说为什么,高肃还真是说不出来。
一旁的郭嘉,从一进帐起,他的脸上便露着他那招牌式的懒笑。
高肃见此,心中一动,笑道:“奉孝,看你应该想明白了,说说你的看法。”
“诺!”
郭嘉嘿嘿直笑,朝高肃露出感激的神情。
高肃将表现的机会交给他,实在是太好了。这厮心中对高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却不知道高肃根本是凭借对于历史的熟络,才知道董卓要迁都长安,但却不了解其中有什么缘故,自己被高肃卖了还在帮着高肃数钱。
郭嘉轻咳两声,朝营帐门口的士兵吩咐道:“去拿一份地图来。”
士兵回应一声,转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士兵便拿了一份地图进来。
郭嘉接过地图,将地图摊开,摆在案桌上,说道:“主公,嘉认为董卓迁都长安,原因有四点。”
“其一,从地图上洛阳所处的位置来看,董卓已经不得不迁都。如今盟军已经夺得虎牢关,洛阳丢了东边的门户,已无防守之地,其将面临诸侯的围攻。虽然诸侯大军聚集在一起,很可能面临粮食缺乏的情况,但是,诸侯也可以撤军,将大军屯在荥阳、虎牢关、弘农、陈留,对洛阳形成围攻的架势,使洛阳成为瓮中之鳖。”
“反观长安,只要董卓退守长安,便有武关、潼关、函谷关三大屏障,而且长安接连西凉,西凉是董卓的大本营,粮食、马匹等物资可以从西凉源源不断的送往长安,保证长安有足够的粮草。如此,董卓在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即使诸侯大军强势无比,也难以打破长安。”
郭嘉说完后,将案桌上的地图放在旁边。
高肃听后连连点头,鼓励的朝郭嘉点点头,表示赞赏。
郭嘉望见高肃赞赏的神情,心中更加的欢喜,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思路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朗声道:“董卓迁都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解决内忧。董卓迁都长安乃是国之大事,势必会牵动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多数是忠于皇室的大臣,一旦这些朝臣站出来阻止董卓,董卓就有机会将这些不服从他,死忠天子的人罢黜,以免迁都长安后,这些大臣干预朝政。”
“董卓通过此事,罢黜和他对抗的大臣,那么朝中谁还敢和董卓抗衡?”
郭嘉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思路明了,让高肃惊喜不已。
有了郭嘉这个鬼才,可谓是如虎添翼。
陈宫也接连点头,认同郭嘉的说法。
郭嘉继续说道:“前两个原因,一个是占据地势,一个是解决内忧,第三个原因则是外患。诸侯盟军虽各有心思,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想法,便是想要击败董卓,即使这一次讨伐董卓失败了,但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
“因此,董卓必须要彻底解决外患,保证不被诸侯大军威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长安,纵然诸侯有百万大军,董卓只要据守三关,再加上西凉地区源源不断的物资,他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宫问道:“奉孝,那第四个原因是什么?”
高肃也是有些疑惑,等待着郭嘉说话。
荀攸笑道:“奉孝所说的最后一点,应该是董卓惜命。董卓身居高位,一手遮天,连天子都可以无视,何其威风霸道,狂妄嚣张。做官做到董卓这个地步,若是死了,岂不是太过可惜了,所以董卓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保住性命。”
“啪!啪!...”
高肃抚掌大笑,说道:“好!好!你二人之言,真是说得我心坎上了。”
“哈哈哈...”众人也是大笑。
次日,旭日东升,曹操在大帐之中十分焦急,看着将过辰时,但袁绍却丝毫没有表示要追击董卓,于是曹操出了大帐,去见袁绍。
卫士知道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极好,也不敢阻拦,曹操进到大帐,却见到袁绍正在饮酒,曹操心中不快,责问道:“董贼西遁,正可趁势追袭,一战而定天下,本初为何按兵不动,迟迟不下军令?”
袁绍看着曹操,苦笑道:“孟德,算了...士卒疲惫,进恐无益。”
“算了!”
曹操勃然大怒,指着袁绍斥道:“虎牢关一战,死伤数万将士,我部大将夏侯惇更是失了一目,还有你袁氏三百余人的血海深仇,难道你不想报了吗?这些国仇家恨,就这样算了,袁本初,你太让我失望了。”
一通斥骂下来,曹操闭上嘴,不住的喘着粗气,狠狠的瞪着袁绍。
袁绍面露羞愧之色,喃喃道:“孟德,不是这样的,我也有苦衷...你听我解释...”
“不必了!”
曹操打断袁绍的话,怒道:“竖子不足与谋!”
说罢,曹操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出了中军大帐。
出了大帐后,曹操本打算去找孙坚和高肃一同追击董卓,孙坚倒是有些忠义之心,但他在华雄的那场战役中折损兵马近半,就连大将祖茂都阵亡了,所以孙坚根本就没有实力再去追击董卓了。
曹操想通了这点便没去找孙坚,而是去了高肃的军营。
曹操到了高肃的军营,却听卫士禀报说高肃有事外出,曹操无奈之下只得点齐了本部人马,又点了三千余骑,独自追击董卓。
其实袁绍真的是有苦衷,联军看似声势浩大,但袁绍根本掌控不了,这些诸侯对救出皇帝其实根本没多大兴趣,他们响应曹操的檄文,攻打虎牢关,只是为了表明态度:“我是汉室忠臣!”而已。
先不说能不能击杀董卓,到时候真的救出天子,让天子亲政,那他们这些人还怎么做土皇帝?
袁绍不能和曹操说这些,他知道曹操对大汉忠心(至少现在),真要是把这话说出来,曹操都能先和这些诸侯火拼一场。
不多时,有人向袁绍禀报:“曹操已经独自追击董卓去了。”
袁绍长叹一声,冲着帐外,举起了酒杯。
更新时间:2013-11-13
并州军营。
高肃回到营地后,荀攸、郭嘉、陈宫便赶到高肃的营帐中商议军情。
陈宫问道:“主公当初为何肯定董卓会迁都呢?”
董卓迁都的消息,着实把陈宫给震住了,陈宫思虑良久,但还是毫无头绪。
自光武皇帝刘秀立汉以来,洛阳就作为东汉的都城。
东汉的宗庙、皇陵都在洛阳,纵然董卓想要迁往长安,也不可能通过朝臣百官的同意。而且陈宫也想不到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洛阳城高墙厚,又囤积了许多的粮食,诸侯大军远道而来,光补给就成了问题,只要董卓坚守洛阳,同样可以御敌于洛阳之外,久而久之,诸侯的大军必会各自散去,可为什么高肃从一开始就料定董卓会迁都呢?
高肃听见陈宫这样子问,顿时愣住了。
董卓将都城迁往长安,是高肃早就知晓的。
望着陈宫殷切的神色,高肃心中非常的苦涩。
他知道历史走向,却没有仔细研究过为什么董卓要迁都长安,让他匆忙间说为什么,高肃还真是说不出来。
一旁的郭嘉,从一进帐起,他的脸上便露着他那招牌式的懒笑。
高肃见此,心中一动,笑道:“奉孝,看你应该想明白了,说说你的看法。”
“诺!”
郭嘉嘿嘿直笑,朝高肃露出感激的神情。
高肃将表现的机会交给他,实在是太好了。这厮心中对高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却不知道高肃根本是凭借对于历史的熟络,才知道董卓要迁都长安,但却不了解其中有什么缘故,自己被高肃卖了还在帮着高肃数钱。
郭嘉轻咳两声,朝营帐门口的士兵吩咐道:“去拿一份地图来。”
士兵回应一声,转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士兵便拿了一份地图进来。
郭嘉接过地图,将地图摊开,摆在案桌上,说道:“主公,嘉认为董卓迁都长安,原因有四点。”
“其一,从地图上洛阳所处的位置来看,董卓已经不得不迁都。如今盟军已经夺得虎牢关,洛阳丢了东边的门户,已无防守之地,其将面临诸侯的围攻。虽然诸侯大军聚集在一起,很可能面临粮食缺乏的情况,但是,诸侯也可以撤军,将大军屯在荥阳、虎牢关、弘农、陈留,对洛阳形成围攻的架势,使洛阳成为瓮中之鳖。”
“反观长安,只要董卓退守长安,便有武关、潼关、函谷关三大屏障,而且长安接连西凉,西凉是董卓的大本营,粮食、马匹等物资可以从西凉源源不断的送往长安,保证长安有足够的粮草。如此,董卓在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即使诸侯大军强势无比,也难以打破长安。”
郭嘉说完后,将案桌上的地图放在旁边。
高肃听后连连点头,鼓励的朝郭嘉点点头,表示赞赏。
郭嘉望见高肃赞赏的神情,心中更加的欢喜,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思路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朗声道:“董卓迁都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解决内忧。董卓迁都长安乃是国之大事,势必会牵动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多数是忠于皇室的大臣,一旦这些朝臣站出来阻止董卓,董卓就有机会将这些不服从他,死忠天子的人罢黜,以免迁都长安后,这些大臣干预朝政。”
“董卓通过此事,罢黜和他对抗的大臣,那么朝中谁还敢和董卓抗衡?”
郭嘉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思路明了,让高肃惊喜不已。
有了郭嘉这个鬼才,可谓是如虎添翼。
陈宫也接连点头,认同郭嘉的说法。
郭嘉继续说道:“前两个原因,一个是占据地势,一个是解决内忧,第三个原因则是外患。诸侯盟军虽各有心思,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想法,便是想要击败董卓,即使这一次讨伐董卓失败了,但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
“因此,董卓必须要彻底解决外患,保证不被诸侯大军威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长安,纵然诸侯有百万大军,董卓只要据守三关,再加上西凉地区源源不断的物资,他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宫问道:“奉孝,那第四个原因是什么?”
高肃也是有些疑惑,等待着郭嘉说话。
荀攸笑道:“奉孝所说的最后一点,应该是董卓惜命。董卓身居高位,一手遮天,连天子都可以无视,何其威风霸道,狂妄嚣张。做官做到董卓这个地步,若是死了,岂不是太过可惜了,所以董卓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保住性命。”
“啪!啪!...”
高肃抚掌大笑,说道:“好!好!你二人之言,真是说得我心坎上了。”
“哈哈哈...”众人也是大笑。
次日,旭日东升,曹操在大帐之中十分焦急,看着将过辰时,但袁绍却丝毫没有表示要追击董卓,于是曹操出了大帐,去见袁绍。
卫士知道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极好,也不敢阻拦,曹操进到大帐,却见到袁绍正在饮酒,曹操心中不快,责问道:“董贼西遁,正可趁势追袭,一战而定天下,本初为何按兵不动,迟迟不下军令?”
袁绍看着曹操,苦笑道:“孟德,算了...士卒疲惫,进恐无益。”
“算了!”
曹操勃然大怒,指着袁绍斥道:“虎牢关一战,死伤数万将士,我部大将夏侯惇更是失了一目,还有你袁氏三百余人的血海深仇,难道你不想报了吗?这些国仇家恨,就这样算了,袁本初,你太让我失望了。”
一通斥骂下来,曹操闭上嘴,不住的喘着粗气,狠狠的瞪着袁绍。
袁绍面露羞愧之色,喃喃道:“孟德,不是这样的,我也有苦衷...你听我解释...”
“不必了!”
曹操打断袁绍的话,怒道:“竖子不足与谋!”
说罢,曹操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出了中军大帐。
出了大帐后,曹操本打算去找孙坚和高肃一同追击董卓,孙坚倒是有些忠义之心,但他在华雄的那场战役中折损兵马近半,就连大将祖茂都阵亡了,所以孙坚根本就没有实力再去追击董卓了。
曹操想通了这点便没去找孙坚,而是去了高肃的军营。
曹操到了高肃的军营,却听卫士禀报说高肃有事外出,曹操无奈之下只得点齐了本部人马,又点了三千余骑,独自追击董卓。
其实袁绍真的是有苦衷,联军看似声势浩大,但袁绍根本掌控不了,这些诸侯对救出皇帝其实根本没多大兴趣,他们响应曹操的檄文,攻打虎牢关,只是为了表明态度:“我是汉室忠臣!”而已。
先不说能不能击杀董卓,到时候真的救出天子,让天子亲政,那他们这些人还怎么做土皇帝?
袁绍不能和曹操说这些,他知道曹操对大汉忠心(至少现在),真要是把这话说出来,曹操都能先和这些诸侯火拼一场。
不多时,有人向袁绍禀报:“曹操已经独自追击董卓去了。”
袁绍长叹一声,冲着帐外,举起了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