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逍遥侯 > 第1630章 大水要冲龙王庙

第1630章 大水要冲龙王庙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继易带着郑氏嫡女,登上了西行的水师战船,去兰州府的渭源县就任知县。

    因为,那里汉胡混杂,民风膘悍,恶性杀人案层出不穷。

    和李继易同时动身的,还有一个合成营的新军。

    为了掩人耳目,这个营的新军,名义上是奉命剿匪。实际上,就近保护李继易。

    没办法,皇帝的儿子还不多,能接位的也就六个而已。死一个,就少一个,皇帝根本就输不起。

    李继易坐在船舱里,仔细的翻阅着渭源县的材料。

    兰州,以前叫金城郡,三国时董卓和马腾的老巢。

    如果不是李中易征服了党项一族,此时的兰州恐怕还是党项人的盘中餐。

    渭源县境内,有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这就意味着具备了发展水运的条件。

    作为皇帝的长子,李继易心里很明白,如今的帝国,格外的重视水运和海运。

    原因很简单,水运和海运的成本,比陆运低了几十倍。

    无论是运兵,还是运货,走水运的成本最低,也最不扰民,这已经成了帝国上层的共识。

    渭源县的总户数为九千户,这仅仅是在籍的人口而已,县里的流动胡人至少超过了两千。

    在帝国的西北地区,汉胡杂居,早就成了常态。

    只是,以前胡人们占据着优势,显得异常的骄横。

    如今,大汉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胡人早就不敢嚣张了。

    不过,胡人们吃肉长大,喜欢饮酒,在边县拿刀闹事的事儿,着实不少。

    一个合成营的新军,满编有三个步兵队,一个炮兵队,一个工兵队,一个后勤队,一个警卫排,一个传令棚,总共七百余人。

    战斗力强横的这么一支队伍,被皇帝派来保护李继易,其中的珍爱,是不言而喻的。

    李继易合上卷宗,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二弟李继孝。

    李继孝被安排去了归州的秭归县,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穷县,总户数仅为五千。

    李中易的安排,可谓是煞费了苦心,大儿子去了黄河上游的小县,二儿子去了长江上游的穷县。

    渭源县户数多,人口也多,但是黄河没有直通出海的商路。

    秭归县户数少,但是,货船可以直下长江口。不过,西陵峡异常之险峻,水流湍急,很容易翻船。

    客观的说,就两个县的自然条件而言,李中易还真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可怜天下父母心,难为死李中易了!

    虽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真正做得到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又有几人?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儿子们之间的反目成仇,往往是当爹的长期处事不公造成的。

    从本心而言,李中易既想把皇位传给最适合的儿子,又不希望兄弟相残。没办法,他要的太多了,只得夹缝里求生存了。

    战船一路西行,到了洛阳境内,就只能弃船登陆了。

    没办法,黄河与长江不同。长江几乎可以做到全流域通航,三峡险归险,还是可以勉强通船的。

    黄河就不中了,黄河的上游和中下游,是无法直接通航的。

    而且,黄河的冬季全面封冻住了,长达五个月之久。

    李继易乘马车往西走,一路上都可以见到,皮肤黝黑的工奴们,挥汗如土的加宽加固官道。

    如今的帝国,主要是利用南洋和高丽国那边抓来的几十万工奴,修筑加固南北和东西的几条主要官道。

    据李继易所知,东西走向的主官道,主要是从兰州到开封一线。

    李中易解释过其中的战略意义。只要是主官道修好了,一旦西北有变,朝廷新军可以迅速的西调至洛阳,然后乘坐马车,在宽阔的官道,以一天疾驰两百余里的速度,赶赴兰州。

    西北的马多,帝国军方在官道沿途都设了马站。马站和驿站类似,每匹马都只是跑一段路而已,就换了马接着跑。

    真要是军情紧急的时候,一天急行军三百里,也绝对不是做梦。只是,要跑死一批马而已。

    问题是,现在的帝国,真的不缺马了。往少里说,几百万匹放养的马群,肯定只会多,不可能少。

    帝国的马政,完全没有官办的,全部都是从草原的各部落那里花钱购买的。

    李中易深知官办企业之弊端。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所有的官办马场,无一例外,全都是严重亏损之后,还无马可用。

    草原各部,多的是好马,缺的是棉布啊,钱啊,绢帛,茶叶,丝绸等物。

    正好,朝廷不缺钱,也不缺少粮食等物,彼此互惠互利的交易,才有可能长久。

    “啪啪啪。”就在李继易有些困倦的时候,忽然从马车外,传来清脆的鞭子抽打皮肉的声响。

    李继易撩起窗帘,就见,一名强壮的监工,正挥舞着手里的皮鞭,狠抽一名工奴。

    如果,李继易是一般人,多半会喝止那位监工。但是,他是知道底细和内情的皇长子。

    父皇说的很清楚,不拓宽加固官道,帝国内陆的安全就无法保障,商路也变得很艰难。

    路太烂了,只要一下雨,运输货物的大车,就要走一步陷一步,异常之艰难。

    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皇子们早就接受了。

    逻辑很简单,也很好理解,理解不了的皇子,也就和皇位无缘了。

    父皇不想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免得折腾自己的国民。但是,主官道的拓宽和加固,不管于公于私,又是必须修的。

    怎么办?

    只能让南洋或是外夷的工奴们去干了!

    没谁天生想当奴才,抓来的工奴想偷懒,简直是太正常了!

    所以,监工们的皮鞭,也就必不可少了!

    李继易的队伍越往西走,在官道上被皮鞭逼着干重活的工奴,也就越是司空见惯了。

    由于身边跟着好几百人,李继易又不是没有当过兵的外行,他自然舍不得袍泽们跟着吃苦,在野外扎帐篷,所以,晚上尽量在县城附近留宿。

    在县城附近留宿,李继易可以住城外的驿站,随行的军队则可以住进县城内的军营里。

    李继易此次西行,除了郑氏、心腹的侍卫和长随之外,一共也没有几个人。

    驿丞倒没有轻看李继易这个芝麻大的知县。

    说实话,驿站之中,每年都要接待无数的过路高官,驿丞早就练出了识人的真功夫。

    李继易的贴身侍卫们,个个都很神气。驿丞看得出来,那不是一般的神气,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藐视苍生的感觉。

    以驿丞的不凡眼力,只有真正的顶级权贵,才可能养出这么有气势的侍卫。

    只是,李继易住进来之后,很平静的接受了知县应有的待遇。他并没有和某些高官一样,狮子大张嘴的要东要西,肆意增加驿站的各种开销。

    李继易越是低调,驿丞就越发不敢怠慢,再三叮嘱差役们,好生伺候着。

    谁料,半夜的时候,驿站里忽然闹出了大动静。

    “砰砰砰……”远处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叫嚷声,把李继易从熟睡中吵醒。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长随常三的声音,“大公子,陕西路安抚副使半夜来了,因带的仆从众多,正在赶驿站里的人出去。”

    李继易不由皱紧了眉头,难怪父皇常说,这些官儿,当面做人,背后是鬼。

    大家都是官,住驿站总有个先来后到吧?

    结果呢,这种鸟官,居然敢耍官威。半夜来的,要赶走已经睡着了的官员,这不是耍官威,什么是耍官威?

    李继易住进了知县有资格住的小单间,在他的隔壁,警卫排住着大通铺。

    原本,李继易并不想多管闲事。但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啪啪啪……”隔壁警卫排的房门,被人重重的拍响了。

    警卫排长江盛,一脸不高兴的打开门,质问拍门的那家伙:“大半夜的,乱敲什么门?”

    “你们的地儿被征用了,赶紧的离开此地,把位置腾出来。”来人的态度异常之蛮横,根本就不想和江盛讲道理。

    江盛马上就火了,开什么玩笑,竟敢骑到他的头上拉屎了?

    “滚,再敢吵闹,打死你个狗东西,都是白死的。”江盛肩负保护皇长子的重任,军令上说的很清楚,关键时刻哪怕打死人,也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

    “好啊,你竟敢威胁我?你知道我是谁么?”那人显然是骄横惯了,压根就没有把江盛的威胁放在眼里。

    江盛是从旧禁军中选拔出来的士官,精通条令和军法,先动手肯定是不对的。

    他故意想激怒那人,就趾高气扬的反问:“你是谁?”

    “老子坐不改名,站不更姓,刘充是也,现为陕西路安抚副使家的管家,你小子要是识趣的话,赶紧滚蛋。若是不知道敬畏,老子这就下帖子去衙门,抓了你个反贼。”

    江盛一听就乐了,好,很好,张嘴就敢扣上反贼的帽子,这就是天大的把柄了。

    但是,刘充还没先动手,江盛决定加把火。

    “尼玛,瞎了你的狗眼了,也不看看老子穿的是什么?反贼的帽子,你也敢乱扣?赶紧的滚犊子。”江盛故意扯起了嗓门,指着刘充的鼻子,就是一通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