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三零八章 沟通(下)

三零八章 沟通(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山西战事历经半年,最后以完胜告终,肖林等人都可算劳苦功高。

    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自然应该论功行赏,如果没有合适的奖勉,哪怕肖林等人不说什么,也会寒了底下将士的心。

    此刻虽然不是正式场合,但是张学良既然和大家沟通,代表的就是老帅的意思,只要不是太出格的要求,当场就可拍板定夺。

    这番官场上的规矩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张学良提起话头之后,众人一时都陷入了沉默。事关切身利益,不得不谨慎一些。

    张学良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在高维岳的脸上,温言问道:“子钦兄,参谋总处还有一个副总参谋长的位子,你愿不愿到中枢任职?”

    高维岳一愣,犹豫片刻,终于缓缓地摇了摇头。

    副总参谋长叫着好听,但却居于人下,怎比察哈尔都统一方封疆大吏。高维岳年纪渐老,已没了仕途发展的野心,就守着察哈尔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率意随心。

    “好吧,既然这样,子钦兄还是先留在察哈尔。”张学良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又很快掩饰过去。

    参谋总处杨宇霆一手遮天,他早想安插个亲信进去,但夹袋中可用的人才不多,才一直拖延下来。本想着高维岳资历较老,这回又立下大功,可以放在这个位置,无奈本人不愿意,也无法强求。

    甩开不快,张学良又微笑问道:“山西战事,第九军伤亡如何?”

    高维岳先看了一眼肖林,然后回答道:“报告军团长,我部战前原有兵力三个师,共计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六人,现在,现在只剩下一万八千一百二十人。”

    四十五师在名义上属于第九军编制,但实际上自成系统。高维岳就没把四十五师算上,这种局面还是张学良有意造成的,所以也不需要解释。

    从晋绥军进攻察哈尔开始,高维岳的第九军连番苦战,损失最大。尤其是雁门关一战。两个师都被打残,要不是最后晋绥军战线动摇,自行撤退。高维岳恐怕就要从军长变成师长了。

    “不容易,不容易呀!”

    张学良点点头,语气深沉感慨:“每一场胜利都是用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山西一役,第九军竟然伤亡过半,让人心痛,让人难过呀!”

    高维岳腾地站了起来:“请军团长节哀!流血牺牲是军人的天职,马革裹尸,在所不辞。只要军团长一声令下。我第九军还能再上战场杀敌!”

    “好,好!子钦兄果然是我三军团的老黄忠,豪气不让少年!”

    张学良哈哈大笑,又轻抚高维岳的胳膊说道:“坐下,先坐下。子钦兄虽勇,疲兵却不可上阵。大敌当前。我再给你一个师的编制,把部队打造一番,你看怎么样?”

    高维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多谢军团长信任,我一定把第九军打造成一支铁军!”

    肖林在旁边心中一动,加上四十五师。高维岳的第九军本来就有四个师,再扩军一个师,岂不成了一个小型的军团?看来,四十五师要调离第九军的编制了。

    这件事有利有弊,四十五师独自成军,当然可以壮大实力,但张家口富得流油,肖林实在不愿放弃。

    他正在动着心思,张学良又向李天宏问道:“天宏,第七师现在有多少人呀?”

    “在册一万三千七百一十五人。”李天宏有些心虚。

    “实员呢?不要打马虎眼。”

    李天宏抬眼看了看张学良,张学良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看来不像要找麻烦的样子,当下鼓起勇气说道:“实员一万七千零十三人。”

    第七师自从和肖林合作,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收编了不少俘虏败兵,部队最多时膨胀到快三万人,这都是人所尽知的秘密,唬也唬不过去,李天宏只好稍打了些埋伏,报出一个和实际相差不远的数字。

    看到李天宏实话实说,肖林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太了解张学良的性格了,这位少帅是典型的性情中人,手下只要对他坦诚忠心,有些出格的错误他也会尽力回护,但如果瞒着他搞什么小动作,一旦被发现,立刻就会被贴上奸邪小人的标签,再也得不到信任。

    李天宏超编养兵,张学良十之*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一直没有捅破,反正第七师不是嫡系部队,犯不着撕破脸皮。

    旁观者清,肖林在一旁看得明白,少帅既然捅破这层窗户纸,就是要重用李天宏了。

    还好,李天宏没有犯糊涂。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天宏有两下子。别人的部队都是越打越少,第七师却越打越多!”

    张学良哈哈大笑,调侃,敲打,观察着李天宏,李天宏不敢多说什么,讪讪地在一旁赔笑。

    “呵呵,天宏年少有为,英勇善战,我当然要重用。”

    张学良最近刚刚升任安*上将军衔,在几名心腹面前不免有些恣意,将李天宏揉搓一番后,笑眯眯地问道:“天宏,要是给你个军长来干,能不能挑起这个担子?”

    李天宏身子微微一震,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终于得到张家父子重用,提为一军之长。惊的是,少帅要把自己调到哪个军去,第七师这一万多子弟兵怎么办?

    张学良悠悠说道:“阎锡山虽然被打败了,南方还有冯玉祥、蒋中正、李宗仁,强敌环饲,危机重重,所以我们还要扩编整军,以和敌人决一死战……天宏,大帅有意以你的第七师为基础组建一个军,你看怎么样?”

    听说第七师还在自己手下,李天宏终于放下心来,连忙表态:“能得大帅赏识,李天宏一定誓死以报!”

    “你手下将近两万人……”

    张学良说到这里,李天宏连忙张口想解释两句,张学良摆摆手制止了他,脸上的神情很得意,好像掌控着一切秘密。他笑笑又接着说道:“你再招些新兵。就可以编成两个师,再从16军调一个师,正好凑成一个军,另外给你派个副军长,如何?”

    “可以。都听军团长的安排。”调来一个师。再派来个副军长,都是应有的平衡控制,可以接受的条件。

    16军是张学良的心腹嫡系。军长齐恩铭,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从那里挖来一个师也不错。要知道,这都是奉系的精锐老兵,十分难得,如果新兵太多,毕竟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说定李天宏的安排,张学良把目光又转向肖林。

    “肖林兄。四十五师如何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吗?”张学良笑眯眯的,心情不错。

    “别的没什么,就是部队有些疲劳,连续作战半年多,需要休整一下。”肖林明知张学良在问什么。却有意回避,顾左右而言他。

    眼看高维岳和李天宏收获颇丰,肖林要说不动心,绝对不可能。不过眼下这情况就像买东西讨价还价,谁后开价谁比较主动。

    肖林强压着心头的火热。故作淡定,张学良却并非什么老辣之辈,自己先忍不住了。

    “可以休整,不过也是扩编后的休整,大帅已经点头,四十五师扩编为军。”

    肖林大喜,连忙站起身来表忠心,喊口号:

    “报告军团长,四十五师能取得一点成绩,离不开大帅的英明领导,军团长的正确决策,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持……众人划桨开大船,万众一心成大业。四十五师将以辛勤的血汗和牺牲,夺取对‘赤军’(北伐军)战斗的胜利……”

    一连串后世流行的套话顺口而出,把张学良哄得眉开眼笑,李天宏暗自佩服。

    张学良又勉励一番,多少也敲打了肖林两句,不过肖林注意到,和对李天宏的态度不同,张学良没有提出往四十五师掺沙子。

    难道说,四十五师原班人马扩编为军?从没有过这个先例,肖林不敢奢望,又隐隐怀着幻想。

    不过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如果在这个场合下打听派不派副军长什么的,难免引起张学良的反感,四十五师难道是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再说了,就算派来个副军长,肖林也确信能把他吃得死死的,这种小事,回头另找途径打听就是。

    “军团长,我部扩编以后,驻地在哪里?”肖林得着机会,终于问出最关心的问题,他和李天宏的情况不同,张学良肯定会给他一块地盘。

    “绥远吧,先驻扎在绥远……不过,你的资历不够,绥远督军恐怕另有其人,你来做副督军。”张学良微微有些歉意,以肖林的功劳,本来可以给个督军干干,不过这个位置早有人盯上了,只好让肖林受些委屈。

    肖林心中乐开了花,脸上却微微有些委屈,嘟囔着问道:“副督军?谁来当督军呀?”

    “还没定,这件事我有些控制不住。”张学良面无表情。

    张学良说得明白,绥远督军的人选不由他控制,也就是说,此人不属于张学良派系。

    肖林立时反应过来,朗声说道:“请军团长放心,无论谁来做督军,绥远都只听军团长的命令!”

    见肖林一点就透,张学良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去了绥远之后,要尽快剿灭魏益三的部队,最起码也把他逐出绥远,夺回包头。包头的得失不止一城一地,还关系着陕甘后路,对打败冯玉祥有重要意义。”

    “军团长,这是要对冯玉祥动手吗?”刚得着升官的消息,李天宏有些兴奋,恨不得立刻再立一场大功。

    “不错,南方蒋中正已然坐大,急切之间不易图谋,必须先剪除他的羽翼。我军方针已定,先打冯玉祥,再和‘赤军’决战!”张学良的表情异常严肃。

    听说要和冯玉祥作战,肖林和高维岳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冯玉祥以陕甘为后方,主力猬集于河南。两个月前,杨虎城所部被直鲁联军击败之后,冯玉祥调来了精锐嫡系部队,孙连仲驻临漳,鹿钟麟驻濮县,孙良诚驻菏泽。与直鲁联军相持不下。

    从豫北到鲁西,冯玉祥的部队正在和直鲁联军作战,纠缠不清,张学良既然提出要打冯玉祥,这一仗肯定迫在眉睫。

    第九军和四十五师连番作战。肖林和高维岳都希望有一段休整时间。对此战并不积极。

    除此之外,肖林还有别的担心。冯玉祥盘踞在河南,背后就是北伐军的地盘。跑到黄河岸边和冯玉祥打仗,一不小心就会和北伐军碰上。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北伐军的战斗力远远高于其他部队,四十五师虽然不弱,但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想个什么办法,才能避开这一仗呢?

    几人渐渐越聊越远,从军事扯到政治,又从政治聊到了经济,最后转回了私生活。

    “军团长。您的气色不好,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高维岳打量着张学良,虽然谈笑风生,但眼角隐隐有几道血丝,笑容中带着一丝憔悴。

    “哎,国家维艰。老帅操劳,学良身为人子,不能为父分忧,有愧于心呀!”

    张学良最近不太顺心,赵四小姐、傅作义、土肥原。一个比一个麻烦,各种压力之下,老帅也一天天见老……

    张学良公子哥本色,头一件烦心事就是女人,但让老帅张作霖作难的,却是昔日的盟友——日本人。

    张作霖和日本的关系复杂,既有相互利用,又有矛盾斗争,在经过最初两年的蜜月期之后,从郭松龄反奉开始,张作霖渐渐和日本人貌合神离。

    这两年间,张作霖有意摆脱对日本的依赖,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文化领域,都做出了政策上的调整,更多地寻求与西方列强的合作,试图以西夷制东夷。

    在张学良的运作下,经华远公司从中撮合,苏、德、英、美等列强都与奉系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奉天兵工厂内金发碧眼的外籍技师多达1516人,大炮、坦克、飞机等等先进装备不再是清一色的“东洋造”。

    就在刚刚过去的1927年,日本政府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后世臭名卓著的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并主持召开了著名的“东方会议”,参加人员来自于陆军、海军、外务省、参谋本部、关东军、以及驻华使领馆人员。

    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再次调整了对华政策,变得更加强硬,更加急迫。有关东北问题,日本各方得出以下结论:

    满蒙实行分离,与中国本土区别对待,也就是推行“满蒙分离”;对张作霖采取强硬措施,逼其迅速解决“满蒙悬案”;如果张作霖满足日本的要求,支持他;如果张作霖不听话,日本“应决心不失时机地作出适当的措施”。

    这些内容最后都写进会议文件——《基于对华根本方针的当前政策纲领》。会后,田中将会议精神写成奏折,上报天皇,提出:“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这就是所谓《田中奏折》。

    在日本国内,对中国政策一直存在着两派不同意见,温和派主张采取和平的手段占领东北,即通过获取在中国的商租权、杂居权、铁路修筑权等蚕食东北,通过不流血的非军事手段,将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

    而日本军方却主张直接武装占领,并不惜发动战争。在东方会议上,武力派的意见成功取得了内阁的支持。

    东方会议之后,田中内阁派出驻奉总领事吉田茂、驻华公使芳泽谦吉、满铁社长山本条太郎等人,向张作霖提出“新五路”计划。

    这五条铁路是日本的“战略铁路”,向北运兵可与苏联开战,向南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向东可与朝鲜铁路相接,一旦修成,东北完全被日本人所控制。

    张作霖老谋深算,岂会轻易答应修筑“新五路”,当下又拿出东北大忽悠的精神,对日本人虚与委蛇。

    但日本人吃过亏后也学乖了,紧盯不放,百般威逼,张作霖无奈之下,只好在《满蒙新五路协议》上签了字。

    签字之日,53岁的张作霖“蹒跚踉跄”,“一夜之间,憔悴万分”。

    这件事后不久,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又找上门来,向张作霖递交了一份《满蒙备忘录》,共计十条内容,除了‘新五路’协议之外,又提出允许日本驻兵满蒙,以及将南满租借地割让给日本等要求。芳泽言语之间非常霸道,“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把张作霖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大骂:“他妈了巴子,越是人家危急的时候,日本人越是掐着脖子要好处。”

    张作霖一改往日的油滑,以孤注一掷的强硬姿态发表书面声明,拒绝在《满蒙备忘录》上签字,并宣称要与北伐军决一死战,誓不退出关外。(日本为了保护在东北的利益,威逼张作霖退回东北,暂避北伐军锋芒)

    自此,日本人与张作霖公开决裂,停止一切援助支持,还咄咄逼人,趁火打劫,大肆向奉天调动部队,关东军的司令部也从旅顺迁到奉天。

    少了日本这个强大的后台,南方北伐军又声势浩大,再加上连年征战,东北的经济也走到了崩溃边缘……张作霖渐渐无力控制局面,奉系这条大船将驶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