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波暗争斗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云裳连日上朝,却平静如斯,绯红的衣裙和浓重的妆容,让人直觉的认为这个女子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甘心于平淡和淡薄的生活方式,她就像是一团已经开始燃烧的浓烈的火焰,凡是靠近的,都要烧个半死焦糊。
然而总有些人,因为处在黑暗,而向往着光明和火光,他们靠近她,是为了汲取珍贵的光和热。
却忽略了这样的光和热足以将他们全都消亡的危险。
那日的内阁之乱之后,更加坚定了云裳的一个信念,如果她想要在这个朝堂当中玩儿的稳当,走得稳妥的话,至少……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
虽然有莲准那个家伙在,但是莲准最近的表现……太奇怪了些吧?
那样妖媚的一个男人,是不是能够靠得住?这是眼下最让她担忧的一个问题。
除了这个人以外,她还不是无人可用。
看似平静的无忧公主实际上,在这接下来的这些天当中,私底下动作可是不少。
比如,不动声色的撤销了几个要位的官员,另外,她更加注重对陆谨的重视,比起一心忠于凤紫泯的黄白橘来说,作为陆慎的哥哥的他,则更是一个好苗子。
这样的人才她怎么能放着不用?
而陆谨那边因为忽然之间被凤紫泯派下来的许多差事而忙得不可开交,一直想要去找云裳好好聊聊这件事情的时间都没有。云裳倒也乐得清静,反正有人在做事,反正有人在忙碌,反正……最后的目的只要能和她自己想象的相差无几……就好。
至于这中间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她不在乎。
对,是已经不在乎了。
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但是云裳那颗想要回去的心么还是没有放弃,反而那种心情却更加的愈演愈烈了起来。
她想要的生活和现在过着的这种日子,大相径庭。
她不过是想要一个安心的居所,和自己喜欢的人,和爱着自己的人,一起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而已。
而那件事情之后,凤紫泯也没有再找过自己,云裳想到这里,暗暗合上眼帘,这里面……似乎还真有不少的问题呢。
******************
当然这样的“控制”并不是真的严格到丝毫不能外泄,私下里最积极与外界联系着的,反而正是几位内阁成员……事情很明白,无论如何,大凤朝内阁总是要面临一次改写了,究竟是谁输谁赢,总要表表态,而这样的表态,或者就是一生荣辱升沉的关键。
至于皇宫内沉默不语的那一位,大概正是在高处大睁双目注视着这一切吧。
王英和云裳在那日之后,都极为默契地选择了继续“工作”。好在五位阁臣在凤图阁内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除非遇到要事需要几位“会议”决定,王英和云裳还是碰不上面的。偶尔相遇两回,也不过拱拱手,彼此面笑心不笑地打个招呼而已。无论王英还是云裳,都没有想到过“和解”这个词。
事情既然已经捅开,就便必然是要分个胜负了。
据说王阁老王英每日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反锁在书房之内,运笔如风,洋洋洒洒千言万语,写就……每日一个“密揭”。“密揭”本是大凤朝皇帝赐予臣子的一项荣宠,也就是不经过外廷直接给皇帝上密奏的权力。如今大凤朝有这样权力地臣子寥寥无几,除了羽林禁卫军因为职务的原因拥有“密奏权”之外,也就是内阁的几人可以这样做了。
王英过去近二十年的阁臣生涯中,几乎没有写过一个密揭……然而如今王阁老王英的密揭,却以每日一次的频率,封着御赐的印章。招招摇摇地直递进内殿里去……常常有其他几位阁臣撞个正着,便看见那上面“绳衍纠缪”几个篆字,红得分外醒目。
谁都猜得出王英的密揭之中写的是什么,自然就是云裳的“斑斑劣迹”、“累累罪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地,却是王英的早有准备……要说这些年来云裳的奸佞之处,任谁都能说出几项来,可真若一条条罗列,便可以发觉那些要么是站不住脚的东西,比如莲准那天说出的几条滔天大罪;要么就是些鸡毛蒜皮,让人鄙夷痛恨却又抓不住把柄……可王英那日被逼急之后所说的话,却表明了他对云裳的事情绝对不是一无所知。甚至据说这些日子不断的密揭中还附有大量的“铁证”。
难道这“万事不干己”的老好人王英,这么些年来地混沌和无作为,都是装出来的么?这样一想之下,众官员难免会脊背处生出几分凉意。匆忙回忆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捏在他的手中,莫名也会上了密揭。
云裳的表现却与王英正正相反。她在内阁中居于末位,本来就没有写密揭地权力;而从“出事以来”,凤紫泯对她又是避而不见,她也没有以自己“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去求得面君自辩的机会……她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联络大臣,明着的,暗着地,六部的,九卿的,巴着她的,躲着她的……寻求支持很要紧,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其余的三位阁臣。
这三个人里,周大学士在王阁老数出云裳罪状之后,已经完全地倒向了云裳的反面;杨红筹那天晚上便和她在大观桥碰过头,已经半明不明地算是支持她了;只有吏部尚书张谔,虽然和她有过些来往,在凤图阁那次也曾被王阁老说成和她狼狈为奸。可态度一直很是隐晦。让云裳着实费了些脑筋。
不过好在现在不再需要担心了。云裳向后倒在香木轿中,微微闭上眼睛养着神。她这是才从张谔的尚书府回来。整整在那里耗了一天,连饭都没有吃上,连带着精神也十分不济……不过很有收获。想着张谔原本闭门不纳地态度到最后不避嫌疑地携着她的手将她送出门来,她就忍不住唇角泛笑。
张谔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会是因为被她的“美色”所惑。虽然外间的流言一定会这么传就是了。
吏部尚书天章阁大学士张谔,原本是熙德七年的头名状元,不折不扣的清流派;也是当年楼丞相楼铎留下来妆点门面地少数几个才子型地人物。他在朝中为官的那些年,官声一直很好,与周围地那些“贪官污吏”们相处得也极为融洽;只是后来周大学士和楼铎斗得凶,张谔一时不合在自己家中感慨多了些,被楼铎知道,贬出了京城……到熙德十五年的时候,凤紫泯和云裳密谋,悄悄儿地找了由头又将他调了回来,官复原职……十六年凤紫泯一归政,立刻将他提拔成吏部尚书,又入了内阁。
王阁老说云裳能够在人事问题上翻云覆雨,是因为背后有张谔给她撑腰,这话说错也错,说对也有点靠谱:云裳本来是搭不上张谔这个关系的,她在吏部走的是“下层”路线;但问题是她走这样的路线一回两回可以,这么久一直都是畅通无阻,要说作为吏部尚书的张谔完全没有放任的意思,任是谁都不可能相信吧?
这里面的关窍,云裳差不多也可以明白:多年官场的陶冶,使得张谔已经修炼得八面玲珑,贬谪的经历。又使得张谔更懂得韬光养晦伺机而举。这次王阁老和云裳之间地“争斗”,如他这般聪明的人自然会力图置身事外,看好了风向再转舵了。
今天云裳动用了暗力营的全部力量堵上门去,就是为了让他没有机会再去犹豫站哪边……只有一个选择:支持她。
而此刻,几条街后依旧兴奋地搓着手的张谔,也在不停地感慨几乎错过的“缘分”。
她是拿着一份“反贪惩奸”的规划书上门的。
张谔本来也是周大学士的门生,清流派的中坚力量;前一阵子清流的“肃贪”之风自然少不了他地份,虽说为了在天子面前留个退步他并没有过多参与,但整顿吏治的确是吏部尚书的本职工作,也费了张谔的不少脑子。可直到现在还拿不出个系统的举措意见来……这使得他在半被胁迫的状态下扫过云裳出示的那一摞东西之后,就立刻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然,那杯云裳豪气干云撂下的一摞东西里头,大部分,也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她借口让陆谨为自己找来的“好料”,左右她现在的处境尴尬,有的地方,她还是不要染指的为妙。
云裳的规划书第一部分,并不出奇,不过是口号似的“严惩贪官污吏”。不过她所谓严惩,和周大学士说地按律处置不同,只是说要“严限追脏,押放各边”;同时加上奖励制度,有廉能卓异的官员,建议皇帝提擢官职,赐宴颁赏。
这些措施其实也是张谔心中所想。周大学士一再强调“反贪”。“依律处置”,可如今的律法实在是太过严苛,有“受贿百两以上者斩立决”的条例,放在贪贿成风地大凤朝朝廷。几乎是个笑话了。
云裳连日上朝,却平静如斯,绯红的衣裙和浓重的妆容,让人直觉的认为这个女子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甘心于平淡和淡薄的生活方式,她就像是一团已经开始燃烧的浓烈的火焰,凡是靠近的,都要烧个半死焦糊。
然而总有些人,因为处在黑暗,而向往着光明和火光,他们靠近她,是为了汲取珍贵的光和热。
却忽略了这样的光和热足以将他们全都消亡的危险。
那日的内阁之乱之后,更加坚定了云裳的一个信念,如果她想要在这个朝堂当中玩儿的稳当,走得稳妥的话,至少……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了。
虽然有莲准那个家伙在,但是莲准最近的表现……太奇怪了些吧?
那样妖媚的一个男人,是不是能够靠得住?这是眼下最让她担忧的一个问题。
除了这个人以外,她还不是无人可用。
看似平静的无忧公主实际上,在这接下来的这些天当中,私底下动作可是不少。
比如,不动声色的撤销了几个要位的官员,另外,她更加注重对陆谨的重视,比起一心忠于凤紫泯的黄白橘来说,作为陆慎的哥哥的他,则更是一个好苗子。
这样的人才她怎么能放着不用?
而陆谨那边因为忽然之间被凤紫泯派下来的许多差事而忙得不可开交,一直想要去找云裳好好聊聊这件事情的时间都没有。云裳倒也乐得清静,反正有人在做事,反正有人在忙碌,反正……最后的目的只要能和她自己想象的相差无几……就好。
至于这中间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她不在乎。
对,是已经不在乎了。
虽然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但是云裳那颗想要回去的心么还是没有放弃,反而那种心情却更加的愈演愈烈了起来。
她想要的生活和现在过着的这种日子,大相径庭。
她不过是想要一个安心的居所,和自己喜欢的人,和爱着自己的人,一起红泥小火炉,绿蚁新醅酒而已。
而那件事情之后,凤紫泯也没有再找过自己,云裳想到这里,暗暗合上眼帘,这里面……似乎还真有不少的问题呢。
******************
当然这样的“控制”并不是真的严格到丝毫不能外泄,私下里最积极与外界联系着的,反而正是几位内阁成员……事情很明白,无论如何,大凤朝内阁总是要面临一次改写了,究竟是谁输谁赢,总要表表态,而这样的表态,或者就是一生荣辱升沉的关键。
至于皇宫内沉默不语的那一位,大概正是在高处大睁双目注视着这一切吧。
王英和云裳在那日之后,都极为默契地选择了继续“工作”。好在五位阁臣在凤图阁内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除非遇到要事需要几位“会议”决定,王英和云裳还是碰不上面的。偶尔相遇两回,也不过拱拱手,彼此面笑心不笑地打个招呼而已。无论王英还是云裳,都没有想到过“和解”这个词。
事情既然已经捅开,就便必然是要分个胜负了。
据说王阁老王英每日回到家中。便将自己反锁在书房之内,运笔如风,洋洋洒洒千言万语,写就……每日一个“密揭”。“密揭”本是大凤朝皇帝赐予臣子的一项荣宠,也就是不经过外廷直接给皇帝上密奏的权力。如今大凤朝有这样权力地臣子寥寥无几,除了羽林禁卫军因为职务的原因拥有“密奏权”之外,也就是内阁的几人可以这样做了。
王英过去近二十年的阁臣生涯中,几乎没有写过一个密揭……然而如今王阁老王英的密揭,却以每日一次的频率,封着御赐的印章。招招摇摇地直递进内殿里去……常常有其他几位阁臣撞个正着,便看见那上面“绳衍纠缪”几个篆字,红得分外醒目。
谁都猜得出王英的密揭之中写的是什么,自然就是云裳的“斑斑劣迹”、“累累罪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地,却是王英的早有准备……要说这些年来云裳的奸佞之处,任谁都能说出几项来,可真若一条条罗列,便可以发觉那些要么是站不住脚的东西,比如莲准那天说出的几条滔天大罪;要么就是些鸡毛蒜皮,让人鄙夷痛恨却又抓不住把柄……可王英那日被逼急之后所说的话,却表明了他对云裳的事情绝对不是一无所知。甚至据说这些日子不断的密揭中还附有大量的“铁证”。
难道这“万事不干己”的老好人王英,这么些年来地混沌和无作为,都是装出来的么?这样一想之下,众官员难免会脊背处生出几分凉意。匆忙回忆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捏在他的手中,莫名也会上了密揭。
云裳的表现却与王英正正相反。她在内阁中居于末位,本来就没有写密揭地权力;而从“出事以来”,凤紫泯对她又是避而不见,她也没有以自己“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去求得面君自辩的机会……她所做的,就是不断地联络大臣,明着的,暗着地,六部的,九卿的,巴着她的,躲着她的……寻求支持很要紧,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其余的三位阁臣。
这三个人里,周大学士在王阁老数出云裳罪状之后,已经完全地倒向了云裳的反面;杨红筹那天晚上便和她在大观桥碰过头,已经半明不明地算是支持她了;只有吏部尚书张谔,虽然和她有过些来往,在凤图阁那次也曾被王阁老说成和她狼狈为奸。可态度一直很是隐晦。让云裳着实费了些脑筋。
不过好在现在不再需要担心了。云裳向后倒在香木轿中,微微闭上眼睛养着神。她这是才从张谔的尚书府回来。整整在那里耗了一天,连饭都没有吃上,连带着精神也十分不济……不过很有收获。想着张谔原本闭门不纳地态度到最后不避嫌疑地携着她的手将她送出门来,她就忍不住唇角泛笑。
张谔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会是因为被她的“美色”所惑。虽然外间的流言一定会这么传就是了。
吏部尚书天章阁大学士张谔,原本是熙德七年的头名状元,不折不扣的清流派;也是当年楼丞相楼铎留下来妆点门面地少数几个才子型地人物。他在朝中为官的那些年,官声一直很好,与周围地那些“贪官污吏”们相处得也极为融洽;只是后来周大学士和楼铎斗得凶,张谔一时不合在自己家中感慨多了些,被楼铎知道,贬出了京城……到熙德十五年的时候,凤紫泯和云裳密谋,悄悄儿地找了由头又将他调了回来,官复原职……十六年凤紫泯一归政,立刻将他提拔成吏部尚书,又入了内阁。
王阁老说云裳能够在人事问题上翻云覆雨,是因为背后有张谔给她撑腰,这话说错也错,说对也有点靠谱:云裳本来是搭不上张谔这个关系的,她在吏部走的是“下层”路线;但问题是她走这样的路线一回两回可以,这么久一直都是畅通无阻,要说作为吏部尚书的张谔完全没有放任的意思,任是谁都不可能相信吧?
这里面的关窍,云裳差不多也可以明白:多年官场的陶冶,使得张谔已经修炼得八面玲珑,贬谪的经历。又使得张谔更懂得韬光养晦伺机而举。这次王阁老和云裳之间地“争斗”,如他这般聪明的人自然会力图置身事外,看好了风向再转舵了。
今天云裳动用了暗力营的全部力量堵上门去,就是为了让他没有机会再去犹豫站哪边……只有一个选择:支持她。
而此刻,几条街后依旧兴奋地搓着手的张谔,也在不停地感慨几乎错过的“缘分”。
她是拿着一份“反贪惩奸”的规划书上门的。
张谔本来也是周大学士的门生,清流派的中坚力量;前一阵子清流的“肃贪”之风自然少不了他地份,虽说为了在天子面前留个退步他并没有过多参与,但整顿吏治的确是吏部尚书的本职工作,也费了张谔的不少脑子。可直到现在还拿不出个系统的举措意见来……这使得他在半被胁迫的状态下扫过云裳出示的那一摞东西之后,就立刻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然,那杯云裳豪气干云撂下的一摞东西里头,大部分,也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她借口让陆谨为自己找来的“好料”,左右她现在的处境尴尬,有的地方,她还是不要染指的为妙。
云裳的规划书第一部分,并不出奇,不过是口号似的“严惩贪官污吏”。不过她所谓严惩,和周大学士说地按律处置不同,只是说要“严限追脏,押放各边”;同时加上奖励制度,有廉能卓异的官员,建议皇帝提擢官职,赐宴颁赏。
这些措施其实也是张谔心中所想。周大学士一再强调“反贪”。“依律处置”,可如今的律法实在是太过严苛,有“受贿百两以上者斩立决”的条例,放在贪贿成风地大凤朝朝廷。几乎是个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