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有户农家 > 第八十六章 人多力量大

第八十六章 人多力量大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河村的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两日。

    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只食冷食。

    吕氏已经躺了好几日的chuang,大夫说了,只是思虑过重,心口郁结。留了几贴药便走了。

    今儿一天,只有面条。因着不能生火,方氏将面昨儿个就煮熟了,晾着,吃的时候倒些汤,加点酸豆角,酸笋的拌拌。

    “这凉拌面吃得倒是好味道,只是娘这躺在床上,还吃这些凉的,怕是不大好……”文佑虽然自个儿吃着颇有味道,只是,想着吕氏还躺着。

    春兰夹着面的手,顿了顿。“嗯,娘也不知道咋回事了,上山前还好好的,这不一回来就倒下了。定是三婶跟娘说了什么。小妹,你在边上,你可有听到什么?”

    “呃,我也没有留意,好像也就说说琐事什么的,我光顾着采蘑菇了。”春兰怀疑地盯着夏竹,只是,春兰也不太相信,这三婶还能说几句话,就将当给气得弄chuang上去了?

    夏竹可是什么都不敢说,早先日子,方氏就早早地嘱咐了,也不管她一个小孩子能否听懂。一溜儿地往吕氏屋子里钻。

    推开门,迈过门槛,听着屋子里的说话声,便放轻了声音。方氏回头看了下,是夏竹,倒也没避着她。

    “你这老躺着也不好,又不是啥毛病。要我说这事儿,也不是你我想想就能解决了,这事儿关键还能看她们。现如今也只能走着瞧了,咱也只能好好抓着点教教春兰,最重要的是现在开始就留心着点般配的。”

    方氏也没想着让吕氏回应什么,把冷面递给吕氏,让她坐着起来吃点儿。“娘,我就是心眼太小,还得劳烦您照顾。”

    说着,强撑起身子,做了起来,拿起碗便吃了起来。“这样子才对,有啥过不去的坎,再难的都多难了。今儿个寒食节,倒是一整天儿只能吃这面了。”方氏看吕氏终于肯吃东西了,倒也放了心,就是可惜没个热的。

    “我这心里舒坦点,吃着这面儿怪香的,怪爽口的,这一吃就吃了大半碗。”吕氏是个节省惯了的,既然开吃了,就算再没食欲,也勉强着将一碗面给吃了。

    吕氏这会儿这么一大碗地吃下去,撑得难受,穿了布鞋,下来走走,消消食。

    正走着,春兰进屋子来了,看着吕氏正走着,心里也高兴。“娘,这过两日就是清明了,你这一病,咱家的事儿就拖下来了,我想着今日带着弟妹他们去摘点青,明儿个咱就捣糯米,否则怕是来不及了。”

    青,即艾草。每到清明前夕,泥路两边、田边地头、水塘河边等随处可见新长的艾草。小河村的村民,将它直白地唤作:“青”。

    “青”之别名,也许是跟它青翠的颜色有关。在如酥的春雨滋润下,青贴着地面欣欣然地舒张开来,长得水嫩,长得青翠欲滴。就像采摘茶叶一般,在草丛中挑那种泛着银白色光泽的青,捉住用指甲一拗就采摘下来了。

    吕氏一愣神,没成想春兰会开口说些。“倒是我的疏忽了,你看着办吧。”倒有让春兰揽着这事儿的意思。

    “娘,我哪行啊,我也就只能去摘摘青,其他的我可做不来。”春兰听着吕氏的话里的 意思,总觉得不对劲儿。春兰求助地看着方氏。

    “嘿,春兰,你也别看着我,你姥姥我可从没见过捣麻糍,这事儿我可不在行。咱那儿可没捣麻糍。你母亲既然让你去做了,你就去吧,有啥不懂的再来问问便好了。”

    吕氏笑了笑,瞧着有些不达心,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娘这几日身子骨不行,你就多担着点儿,你是长姐,平日里胡闹也就算了,反正都有爹娘撑着。但是现在,娘身子不舒坦,你以后总是也要当家的,这事儿,就当慢慢地练练手。莫不是觉得你做不好?”说着,不容春兰拒绝。

    “我都看了数年了,大概地还是知晓的。总不至于两眼一摸黑,我看着办就是了。娘,你就多歇歇吧。”

    瞧着吕氏铁了心,春兰也没再推辞,看着吕氏面容苍白,春兰也不忍心让吕氏再操心,打定了主意,不懂地再来多问问。

    这会儿,采青的村民已经不多了,夏竹家已经算是很晚了。“就在这一片采吧,咱自家地上,倒有许多,还不曾被人采过。”这一大的荒地,被唐大海家买了后,这“青”这是田里地上随处可见的,倒没有人来他家的地上采。

    “都挑嫩的采,捣出来的麻糍才好吃呢!”春兰笑着说道。不等春兰说完,几人便四下散了开来。

    唐大海家的荒地,大概有十余亩没有开垦出来,留着做鸡舍等,还有好大一片没想好做些什么,也就先空着了。

    不一会儿也就采够了,艾草,这艾草倒不怕多了,平日里得用的机会多的是。

    几人回到家,将篮子里的“青”,全都倒出来,铺在竹筛上。将混杂着的杂草枯叶细细地拣出。再将草去梗,让口感上保留最鲜嫩的味道。这都是慢活,文佑和晓晨可没这性子做这些,打了声招呼,便去唐大海那儿帮忙搭鸡舍去了。

    唐大海和老邱头还在前面的平地上收拾着鸡窝,也就这几日便能成了。

    今儿个是寒食节,也捣不了麻糍,春兰只能将装着“青”的竹篮子放在一边。

    “娘,咱家得捣多少青麻糍,这糯米咱家还没有,我也不知道该买上多少。”春兰进屋问着吕氏的意思。

    吕氏沉吟了一番,“你大姨他们那儿可都没这青麻糍,以前没个机会,咱今年也多捣点儿,多给他们尝尝新。”

    小河村历来的习俗,多多的捣些麻糍,便是分给亲友,让大家伙儿都尝尝鲜,倒也不是吕氏事事想着娘家。不管日子多艰难,总会多捣些,送给亲家,交好的亲戚,宁愿自家少吃点儿。自然,自家村子的也就用不上送了,送来送去也没个啥意思。

    “嗯,你让文佑他们去杂货店买吧,晚上泡起来,明儿个一早便能蒸上了,也能省些功夫。怕是得捣上一天了。”吕氏取了银子,让春兰招呼着文佑他们回来,去杂货店一趟。

    吕氏一来心疼闺女,怕闺女背不动,或者说背得吃力。二来,是为了秋月的事儿,不想让春兰在人多的地方露面,这杂货店可是在河口村的村口,都是不相熟的,人来人往的。

    吕氏看着春兰,可能最近油水比较足,春兰的个头猛蹿,不知不觉都已经是大姑娘了,出落地愈发标志了。这模样儿也长开了,眉宇间满是淡淡的笑。

    “娘,你这般看着我做啥?”春兰脸上的笑渐渐地挂不住了,被吕氏就这般盯着看了那么久,不自在极了,恨不得立刻离了这屋子。

    “咱春兰也是大姑娘了,娘这心里头高兴呢。这一转眼啊,娘也老了……”总觉得春兰还小,只是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快。

    春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总觉得吕氏怪怪的,至于为什么,又说不上来。这做娘的心里可不是她能明白的,或是猜想的。

    唐大海家可没有捣麻糍的石臼,唐大海一早便像唐二婶家的借好了。唐大柱和唐大海抬着将石臼送来了。

    “都是干净的,用水冲冲便好了,这刚刚前两日才用的。”这石臼,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有,唐大家刚刚搬过来,还没来得及置办。自然也没想到这大件的物什。这不,到得用时,才发觉自家还缺了这个。

    “听说你们得捣老些麻糍,我这不,不打招呼地来帮忙了,晚些大路也会来的,人多,随便换换人手,也轻松点儿。”唐大柱对着唐大海一家子说着话儿,极为熟稔。

    吕氏这会儿也下地了,终日躺着也成不了什么事儿。现在这日子,还是得过下去。

    “哟,这还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呢。有你们帮着,咱家可省了不少力了。不过先说了哦,咱家可得捣不少麻糍呢,到时候可不许跑了。”

    跟唐大柱,唐大海一家子也都熟了,说话自然随意了许多,吕氏说着玩笑话,一派和气。

    木桶里早就蒸上了糯米饭,没多大会儿便能出锅了。虽说是糯米饭,不过是加了不少稻米的,这纯是糯米太黏了,这味儿反倒不美。只不过村里的一般人,只会加点儿糯米意思意思,有更甚者索性不加。

    唐大海家倒是以糯米为主,这稻米也只是缓缓那黏性。要说起这个,吕氏倒也舍得,这难得地做点东西,吕氏倒也是想得开的。自从吕氏手头宽裕了以后,吕氏在吃食上就不大委屈着自家人,特别是这过节的。

    洗了石臼,先是捣了“青”,捣好了,放在木盆子先备着。

    唐大海端起锅上的木桶,奔到院子里放着的石臼那儿,把木桶对着石臼口向下一倒,熟透糯米香伴着一股蒸汽从臼内升腾而起。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