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赵佶阅卷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一章:赵佶阅卷
赵佶刚捡起第一份试卷正准备看,恰在这时,有内侍来报,道:“三皇子求见。”
赵佶微微一笑,抬眸,笑道:“楷儿来了正好,教他进来。”
过不多时,赵楷踱步进来,穿着一袭胜雪白衫,不浓不淡的剑眉下,那狭长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温润得如沐春风。
赵楷进了文景阁,既没有过份的拘谨,也没有显出太多的傲色,只朝赵佶拱拱手,道了一句父皇,便走至御案前,笑道:“儿臣似是来得并不晚,哈哈,想不到杨公公这就将试卷送来了。”
杨戬连忙笑吟吟地道:“三皇子谬赞,奴才愧不敢当。”
赵佶呵呵一笑,他的儿子诸多,可是亲近的却少,其余的皇子见了他犹如老鼠见了猫,一个个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就是答话,也都瑟瑟发抖,满是谄媚之词。唯有这个赵楷,文采斐然,书画亦是堪称一绝,很有自己的风格,见了自己,对答如流,既没有对父亲的不恭,也没有太多的谨慎甚微。
赵佶的脸庞上浮出亲切之色,招呼赵楷道:“楷儿,坐下说话,你我一道儿阅卷,在这太学和国子监中寻出个三甲头名来。”
杨戬连忙为赵楷搬来了个锦墩,赵楷落座,朝杨戬到了一声谢,他的目光违和,随时挂着一种矜持的淡笑,令杨戬受宠若惊,连忙道:“皇三子太客气了,奴才哪里当得起。”
赵楷坐下,便直截了当的道:“父皇,孩儿来看这试卷,却是奔着那个沈傲来的,不知沈傲的试卷带来了吗?”
杨戬呵呵笑道:“带来了,就是最底那份。”
赵佶就笑:“楷儿倒是识货之人,好吧,你先来看沈傲的卷子。”
赵佶从最底拿出沈傲封存的试卷来,交给赵楷,便捡起第一份卷子看下去。
赵佶蹙眉,第一份卷子乃是吴笔的,他突然抬眸:“那个吴笔,莫非就是礼部主客郎中的少子?”
赵佶淡然一问,杨戬连忙道:“正是,前几日官家还召见过他呢。”
赵佶叹了口气,道:“虎父无犬子,这个吴笔,文章和诗词作得很好。他的父亲也很好,近来难为了他。”
杨戬便默不做声了,去为赵佶和赵楷斟了茶,小心翼翼地陪侍一旁。
赵佶继续看卷,几次忍不住说了好字,一会儿说:“程辉此人果然不负朕的期望,他的这篇经义堪称绝顶之作,只怕就是介甫在世,也要巍然叹服。”
介甫乃是王安石的小名,王安石倡议经义取士,他的一手经义自然是作得极好的,以至于后世许多学子四处摘抄他的范文揣摩其中的精妙。赵佶将程辉的经义与王安石相媲美,就连一旁看沈傲试卷的赵楷也不由意动。
随即,赵佶颇有些失落地道:“可惜程辉的诗文仍不见长进,欠缺推敲之处,否则此人稳坐头名了。”
杨戬在一旁笑道:“说来也奇怪,这国子监作诗的厉害,太学里做经义的厉害,奴才在坊间还听了一个段子,说是某个书生,因资质不济,被他的妻子责骂,他妻子是这样说的:你这贼厮读的什么书,作出太学的诗,国子监的经义,也敢戴着纶巾招摇……”
赵佶、赵楷二人俱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赵佶道:“你这奴才,就剩下伶牙俐齿了。”
杨戬笑道:“官家这样说倒是冤枉了奴才,奴才侍候着官家,既无需会做诗词,更不需要去读什么经义文章,只要让官家舒畅一些,奴才就满足了。”
这一句话倒是回答得极为得体,既为自己表了忠心,又生生地将赵佶那笑责挡了回去。
赵楷笑道:“杨公公能有这份心,就是极好的了。”
二人继续看卷,赵佶看得极快,一下子,十几份卷子便品评得差不多了,捋须道:“我大宋清俊果然不同凡响,这几份试卷,都是上佳之作。”
瞥眼看见赵楷却是一脸痴痴地看沈傲卷子,便道:“楷儿,沈傲的诗词经义如何?”
连续叫了几遍,赵楷才回过神,一脸茫然地嗯了一声,抬起眸,眼角却有泪渍。
赵佶暗暗奇怪,道:“楷儿,拿试卷来给朕看看。”
赵楷精神一振,将试卷交给赵佶,赵佶心中倒是颇为期待,能让楷儿失态的试卷,这倒是奇了,聚精会神地先看经义。
‘古之人以是为礼,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礼也;古之人以是为义,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义也’
看到这个开题,赵佶忍不住扶案道:“如此开题,倒是颇有意思,有独匠之心。”
接着继续往下看,整篇经义中规中距,全文紧紧围绕开题展开,格式亦无瑕疵,赵佶便忍不住笑:“沈傲这个人倒是滑头,经义是他的弱项,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办法,弄出个这样的文章来。”
要说这经义,当真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寻不到丝毫的差错,可是一篇文读下来,赵佶总觉得沈傲写了这么多,除了这开题,其余全是废话。
最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他是废话,却又揪不出错漏来,道理上讲得通,虽有些许惊世骇俗之语,却又点到为止,文风一转,又跑去仁义礼智信上了。
这样的经义,若说他不滑头,真是没有天理了。
赵楷道:“据说沈傲入国子监之前,甚至连四书五经都未熟读过,只半年时间,能作出这样的经义来,已是惊世骇俗了。”
赵佶颌首点头,心里不由地想:“楷儿似是对这沈傲也颇有兴致,只怕是专门遣了博士来询问沈傲学业的。”便是笑道:“想起这个滑头,朕也便联想到惊世骇俗四个字,这样的经义,也只有他能作得出。”
继续埋头去看那诗文,诗文的题为相思二字,这一个开题,倒是难倒了不少太学生,尤其是程辉这样的士子,整日埋头苦读,学问自然是一等一的,可是偏偏只记得读书,却对**女爱这等事疏漏了。
没有**女爱,又谈何相思?所以程辉这一次阵前失蹄,经义作得极好,就连赵佶也为之意动,偏偏那诗文却不入赵佶的法眼。
礼部这些选题官倒是精明得很,这一次开题,难倒了一片人,刻苦的穷书生不知相思为何物,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虽是感情丰富,情商颇高,可是作起诗文来却是碍手碍脚。他们平时作些暧昧之词那是手到擒来,偏偏这是中试,是考场,阅卷的都是官员,平时博士、官员们板着个脸,谁敢在他们面前写的过于暧昧?
因此,这十几分卷子中诗词经义都是作得极好,却没有一首诗词,能够做到打动人心,辞藻虽然堆砌的繁华如织,偏偏少了那么一点点让人悸动的东西。
赵佶颇有些兴致阑珊,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沈傲的试卷上,这一看,果然愣住了,喃喃念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好,好……”这样的开头,虽然浅显,却是朗朗上口,一口道破了相思之意,直斥人的心怀。
再往下看,全词写着:“ 天南地北一起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赵佶默然地盯着试卷,心思不可捉摸。
词的开篇,便陡发奇问,破空而来。这首词的词名叫《雁邱词》,
原以为既是以雁为题,开篇本是咏雁,可是词却是先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文写雁预做张本。
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接着到了第二句,笔锋一转,却是描写双雁了,“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一起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这是一个极小的故事,故事的背后,却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情怀。
随后诗词又开始一变,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对殉情鸿雁的礼赞,说的是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被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这样的诗词,辞藻华丽,同时指斥人心,让人在朗读之时,情不自禁地为之感伤,仿佛耳边有着雁鸣的回荡,那雁鸣声声泣血,诉说惆怅相思情怀,不说是赵楷,就是那赵佶,品味了那词句里的情思,眼眸也顿然模糊了。A
第一百五十一章:赵佶阅卷
赵佶刚捡起第一份试卷正准备看,恰在这时,有内侍来报,道:“三皇子求见。”
赵佶微微一笑,抬眸,笑道:“楷儿来了正好,教他进来。”
过不多时,赵楷踱步进来,穿着一袭胜雪白衫,不浓不淡的剑眉下,那狭长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温润得如沐春风。
赵楷进了文景阁,既没有过份的拘谨,也没有显出太多的傲色,只朝赵佶拱拱手,道了一句父皇,便走至御案前,笑道:“儿臣似是来得并不晚,哈哈,想不到杨公公这就将试卷送来了。”
杨戬连忙笑吟吟地道:“三皇子谬赞,奴才愧不敢当。”
赵佶呵呵一笑,他的儿子诸多,可是亲近的却少,其余的皇子见了他犹如老鼠见了猫,一个个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就是答话,也都瑟瑟发抖,满是谄媚之词。唯有这个赵楷,文采斐然,书画亦是堪称一绝,很有自己的风格,见了自己,对答如流,既没有对父亲的不恭,也没有太多的谨慎甚微。
赵佶的脸庞上浮出亲切之色,招呼赵楷道:“楷儿,坐下说话,你我一道儿阅卷,在这太学和国子监中寻出个三甲头名来。”
杨戬连忙为赵楷搬来了个锦墩,赵楷落座,朝杨戬到了一声谢,他的目光违和,随时挂着一种矜持的淡笑,令杨戬受宠若惊,连忙道:“皇三子太客气了,奴才哪里当得起。”
赵楷坐下,便直截了当的道:“父皇,孩儿来看这试卷,却是奔着那个沈傲来的,不知沈傲的试卷带来了吗?”
杨戬呵呵笑道:“带来了,就是最底那份。”
赵佶就笑:“楷儿倒是识货之人,好吧,你先来看沈傲的卷子。”
赵佶从最底拿出沈傲封存的试卷来,交给赵楷,便捡起第一份卷子看下去。
赵佶蹙眉,第一份卷子乃是吴笔的,他突然抬眸:“那个吴笔,莫非就是礼部主客郎中的少子?”
赵佶淡然一问,杨戬连忙道:“正是,前几日官家还召见过他呢。”
赵佶叹了口气,道:“虎父无犬子,这个吴笔,文章和诗词作得很好。他的父亲也很好,近来难为了他。”
杨戬便默不做声了,去为赵佶和赵楷斟了茶,小心翼翼地陪侍一旁。
赵佶继续看卷,几次忍不住说了好字,一会儿说:“程辉此人果然不负朕的期望,他的这篇经义堪称绝顶之作,只怕就是介甫在世,也要巍然叹服。”
介甫乃是王安石的小名,王安石倡议经义取士,他的一手经义自然是作得极好的,以至于后世许多学子四处摘抄他的范文揣摩其中的精妙。赵佶将程辉的经义与王安石相媲美,就连一旁看沈傲试卷的赵楷也不由意动。
随即,赵佶颇有些失落地道:“可惜程辉的诗文仍不见长进,欠缺推敲之处,否则此人稳坐头名了。”
杨戬在一旁笑道:“说来也奇怪,这国子监作诗的厉害,太学里做经义的厉害,奴才在坊间还听了一个段子,说是某个书生,因资质不济,被他的妻子责骂,他妻子是这样说的:你这贼厮读的什么书,作出太学的诗,国子监的经义,也敢戴着纶巾招摇……”
赵佶、赵楷二人俱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赵佶道:“你这奴才,就剩下伶牙俐齿了。”
杨戬笑道:“官家这样说倒是冤枉了奴才,奴才侍候着官家,既无需会做诗词,更不需要去读什么经义文章,只要让官家舒畅一些,奴才就满足了。”
这一句话倒是回答得极为得体,既为自己表了忠心,又生生地将赵佶那笑责挡了回去。
赵楷笑道:“杨公公能有这份心,就是极好的了。”
二人继续看卷,赵佶看得极快,一下子,十几份卷子便品评得差不多了,捋须道:“我大宋清俊果然不同凡响,这几份试卷,都是上佳之作。”
瞥眼看见赵楷却是一脸痴痴地看沈傲卷子,便道:“楷儿,沈傲的诗词经义如何?”
连续叫了几遍,赵楷才回过神,一脸茫然地嗯了一声,抬起眸,眼角却有泪渍。
赵佶暗暗奇怪,道:“楷儿,拿试卷来给朕看看。”
赵楷精神一振,将试卷交给赵佶,赵佶心中倒是颇为期待,能让楷儿失态的试卷,这倒是奇了,聚精会神地先看经义。
‘古之人以是为礼,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礼也;古之人以是为义,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义也’
看到这个开题,赵佶忍不住扶案道:“如此开题,倒是颇有意思,有独匠之心。”
接着继续往下看,整篇经义中规中距,全文紧紧围绕开题展开,格式亦无瑕疵,赵佶便忍不住笑:“沈傲这个人倒是滑头,经义是他的弱项,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办法,弄出个这样的文章来。”
要说这经义,当真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寻不到丝毫的差错,可是一篇文读下来,赵佶总觉得沈傲写了这么多,除了这开题,其余全是废话。
最奇怪的是明明知道他是废话,却又揪不出错漏来,道理上讲得通,虽有些许惊世骇俗之语,却又点到为止,文风一转,又跑去仁义礼智信上了。
这样的经义,若说他不滑头,真是没有天理了。
赵楷道:“据说沈傲入国子监之前,甚至连四书五经都未熟读过,只半年时间,能作出这样的经义来,已是惊世骇俗了。”
赵佶颌首点头,心里不由地想:“楷儿似是对这沈傲也颇有兴致,只怕是专门遣了博士来询问沈傲学业的。”便是笑道:“想起这个滑头,朕也便联想到惊世骇俗四个字,这样的经义,也只有他能作得出。”
继续埋头去看那诗文,诗文的题为相思二字,这一个开题,倒是难倒了不少太学生,尤其是程辉这样的士子,整日埋头苦读,学问自然是一等一的,可是偏偏只记得读书,却对**女爱这等事疏漏了。
没有**女爱,又谈何相思?所以程辉这一次阵前失蹄,经义作得极好,就连赵佶也为之意动,偏偏那诗文却不入赵佶的法眼。
礼部这些选题官倒是精明得很,这一次开题,难倒了一片人,刻苦的穷书生不知相思为何物,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虽是感情丰富,情商颇高,可是作起诗文来却是碍手碍脚。他们平时作些暧昧之词那是手到擒来,偏偏这是中试,是考场,阅卷的都是官员,平时博士、官员们板着个脸,谁敢在他们面前写的过于暧昧?
因此,这十几分卷子中诗词经义都是作得极好,却没有一首诗词,能够做到打动人心,辞藻虽然堆砌的繁华如织,偏偏少了那么一点点让人悸动的东西。
赵佶颇有些兴致阑珊,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沈傲的试卷上,这一看,果然愣住了,喃喃念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好,好……”这样的开头,虽然浅显,却是朗朗上口,一口道破了相思之意,直斥人的心怀。
再往下看,全词写着:“ 天南地北一起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赵佶默然地盯着试卷,心思不可捉摸。
词的开篇,便陡发奇问,破空而来。这首词的词名叫《雁邱词》,
原以为既是以雁为题,开篇本是咏雁,可是词却是先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文写雁预做张本。
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接着到了第二句,笔锋一转,却是描写双雁了,“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一起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这是一个极小的故事,故事的背后,却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情怀。
随后诗词又开始一变,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对殉情鸿雁的礼赞,说的是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被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这样的诗词,辞藻华丽,同时指斥人心,让人在朗读之时,情不自禁地为之感伤,仿佛耳边有着雁鸣的回荡,那雁鸣声声泣血,诉说惆怅相思情怀,不说是赵楷,就是那赵佶,品味了那词句里的情思,眼眸也顿然模糊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