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三个贵胄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武烈侯,韩国在汝水一线筑有烽燧。”曝布手指地图说道,“据斥候探查,在鲁山东南麓不但有烽燧,还有堡寨方城。在我们攻击的这条线路上,就有两座堡寨。堡寨之后就是汝水。汝水上有浮桥,直通郏城。”
宝鼎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么说,我们还没有渡过汝水,韩人就会通过烽燧知道我们开始了攻击?”
曝布无奈点头,“韩人实力太弱,军队数量有限。如果重兵驻守关隘,那都城就过于空虚,所以这些年他们在境内修了烽燧,一旦受到攻击,则以最快速度通知四方戍军急速回援。”
“对于今日的韩国来说,他们在受到攻击的时侯,唯一的办法就是据城坚守,固守待援。”蒙毅在一旁说道,“魏国的大梁和楚国的陈距离韩国非常近,魏楚两国都需要韩国这道屏障,一旦韩国遭到攻击,魏楚必定联手救援。我大秦之所以迟迟没有决心拿下韩国,就是担心再一次遭打合纵军的攻击。”
事实上自西秦崛起之后,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只能在东西方的夹击下艰难生存。韩国就像墙头草,西秦占据优势的时侯,与西秦连横;东方诸国形势有利的时侯,则与东方诸国合纵。它处在东西方对垒的战场上,其结果可想而知,好大一片国土就这样被西秦一口一口地蚕食了。
秦国为了杀进中原,与韩国屡屡连横攻打魏国,但魏国对东方诸国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秦国每一次攻魏都会引发东方诸国的合纵,早期以赵燕合纵救魏为主,即便是白起也曾在赵魏燕三国联军的攻击下兵困大梁城下。后期则以赵楚两国的合纵为主,蒙骜就曾被信陵君的合纵大军杀得狼狈不堪。韩国则屡屡倒戈,它必须倒戈,否则合纵军就把它灭了,而合纵军则屡屡容忍韩国的“无耻”,没办法,他们需要韩国做东西方的缓冲。
如今韩国太弱了,已经不足以承担东西方的“缓冲”了,这时候西秦攻韩,事实上就是为攻打魏国扫清障碍。关东诸国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合纵蓄势待发。
蒙毅的祖父蒙骜在中原战场上吃过合纵军的亏,又战死在河北战场,蒙氏一门为了大秦的统一大业也算是鞠躬尽瘁了。蒙骜战败于中原后,大秦便把东征的攻击方向放到了河北,结果一败再败,让咸阳痛不欲生。中原方向有合纵军,河北方向又打不开局面,咸阳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处才能打开东进的缺口,这时候武烈侯跳了出来,试图以一己之力打开中原的局面。
咸阳之所以默许,说到底还是想在中原战场上进行一下试探。蒙氏对此积极响应。蒙骜蒙武父子双双战败于河北,蒙氏遭到重创,报仇雪耻之心非常强烈,当然想借此机会逆转蒙氏的艰难处境。但是关东合纵军是大秦的梦魇,是蒙氏心中永远的痛,蒙氏不得不考虑攻打韩国的后果,一旦把关东合纵军打出来了,那形势就是一边倒,为此蒙毅小心翼翼地提醒武烈侯,韩国如果固守待援,时间一长,赵魏楚三国的合纵军必然出现,接下来就麻烦了。
“你以为武烈侯要用骑军攻城拔寨?”王离曾出塞作战,对骑军的作战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听到蒙毅委婉地表达了对战局的担心后,当即笑了起来,“如果你曾随武烈侯出塞作战,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打仗还是要和匈奴人打才算真本事,在中原这块地方能打出什么名堂?难道你在河北打了败仗,武烈侯就会在中原重蹈覆辙?”
出塞作战已经成为王离炫耀的资本,这在咸阳人所皆知。蒙毅虽然比他大,少时就随父征战,但他始终在中土作战,而且至今还没有打过大战,论起战绩来,却是逊色于王离。王离横竖看蒙氏不顺眼,尤其去年蒙氏战败于河北后咸阳竟然区别对待,依旧重用蒙氏,这使得老秦人一肚子恼火,像王离这样的少壮子弟更是咽不下胸中恶气,逮到机会总要羞辱蒙氏。
蒙毅虽然年轻但性情沉稳,尤其此刻正是蒙氏艰难之期,他当然要忍耐了。这段时间王离总是蓄意挑衅,有心造出事端把他赶出南阳,但蒙毅宁愿示弱也不愿意放弃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父亲蒙武既然叫他留下来听命于武烈侯,那显然对武烈侯有足够的信心,或许蒙氏一洗前耻再度崛起的希望就在武烈侯身上。
熊庸看到王离当着武烈侯的面羞辱蒙毅,言辞间咄咄逼人,不禁心生愤怒。
他进入军队的时侯,大秦军队的统率就是蒙氏父子,蒙氏的功绩有目共睹,尤其蒙骜战死沙场更是让将士们敬佩不已。对于底层士伍来说,武安君已经是历史,而蒙氏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此次蒙氏战败河北,将士们大多抱着同情的心态,很多人甚至愿意看到蒙氏留在军队继续出任统率,因为在军队底层,同样存在着本土老秦人和归附秦人之间的矛盾。本土老秦人有与生俱来的心理和地位优势,而那些逐渐被秦国所吞并土地上的归附秦人则处于弱势,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弱势,于是军队上层的非本土系将领和军队底层的归附秦人自然就会走到一起。
在白水大营里集中了秦军的精锐,这种矛盾尤其明显。曝布、章邯、王离、孟苌属于本土老秦人一系,而蒙毅、熊庸、乌重、暴龙等人则属于非本土一派。下面的将士也是一样,曝布在整编的时侯,就有意把本土将士和非本土将士分开了。在曝布看来这是利大于弊之举,而在蒙毅、熊庸等人看来,这是老秦人有意歧视,故意挑起矛盾,制造事端。
“塞外和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同样的攻击手段放在不同的战场上,未必就会产生一模一样的战果。”熊庸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的韩国方圆不过数百里,河流山川多,城池堡寨多,以游骑掳掠的方式攻击敌人,不但不能有效杀伤敌人,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敌人的包围。”
“以你的意思,这一仗必败无疑了?”王离冷笑道,“或者,我们拿骑军攻城,自取灭亡,是吗?”他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昌文君之子更是不屑一顾,搞不懂武烈侯在干什么,如此关键的一战却拿这些人来冲锋陷阵,如果不是碍于封君的威严,他就要当众质问宝鼎了,你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送死啊?
曝布也不高兴了,面如寒霜,厉声责斥熊庸道,“既然你对此仗的攻击之策有疑议,昨日军议的时侯为什么不提出来?”军队都出发了,明天黄昏之前就要抵达鲁阳,此刻熊庸却当着武烈侯的面跳出来质疑攻击之策,这不是打曝布的脸吗?
“左庶长,公乘并不是质疑攻击之策,更没有反对左庶长的意思,他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蒙毅急忙从中斡旋,以免矛盾扩大,“此次攻击是武烈侯针对韩人刺杀他而做出的报复举措,但韩人不会这么理解,他们会认为这是咸阳要决心灭韩,因此必定向赵魏楚求援,一旦合纵出现,以中原战场现有秦军的兵力,未必可以阻挡合纵军的攻击,洛阳和宛城都将陷入困境。”
蒙毅显然不知道武烈侯的谋划,但武烈侯的谋划牵扯到咸阳复杂的政局,解释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所以曝布在部署攻击之策的时侯并没有详细解说攻韩背后所隐藏的大布局。
蒙毅好心平息争执,哪料熊庸一听,火气更大了,“我就是质疑左庶长的攻击之策。你要是怕死可以离开,战场上玩得就是以命搏命。卵蛋下长大的小子有多大的胆子?不敢玩就滚!”
蒙毅一张脸顿时铁青,目光凌厉,几乎要暴走了。他向来以文武双全而自诩,蒙武把他留在身边而把蒙恬扔到北疆,可见对他的喜爱,羽翼下长大的孩子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王离一听受不了,感觉熊庸不仅在骂蒙毅,连带把他也骂了。什么叫卵蛋下长大的小子?你以为我白痴啊?“你个鸟人有多大的胆子?你玩来玩去还不是托庇在熊氏的卵蛋下?没有熊氏你算个鸟啊?”
这句话戳到了熊庸的要害,他曾经发誓斩断和熊氏的所有关系,但他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回到了熊氏,这令他耿耿于怀。王离不知道内幕,劈头盖脸就是一个“大巴掌”。熊庸勃然大怒,抡起拳头就砸。曝布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熊庸的拳头,本想怒声喝叱,但想到熊庸的老爹就是昌文君,他惹不起,只好把嘴巴闭上了,单臂用力,将其用力推开。
王离气得火冒三丈,抓起兜鍪就要砸过去。旁边的乌重吓了一跳,扑上去就把兜鍪抢了下来。暴龙担心事情闹大,拦腰把王离抱住了。
宝鼎没想到这帮人如此猖狂,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顿时怒不可遏,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他把军队交给了曝布,以为这件事很简单,现在看来他想错了,这支新组建的军队矛盾重重,名震秦军的黑鹰锐士并没有搞定熊庸、蒙毅和王离。这三位都是秦军少壮派,都是豪门子弟,又隶属于三个不同的派系,这导致内部的矛盾有激化的趋势。
护军府的这一万大军,宝鼎当然是统率,曝布副之。王离、蒙毅、孟苌、乌重各领一部。这支军队中的七千多名悍卒来自秦军各部,宝鼎虽然把他们留了下来,但总要给咸阳一个合理的解释。王离是王贲麾下,蒙毅在蒙武帐下,让他们做这支军队的统率之一,等同于这支军队一大半兵力是王贲和蒙武的,只不过现在“协调”到了护军府。这个解释足以让咸阳满意了。
咸阳是满意了,宝鼎也有了自己的军队,但蒙毅、王离再加一个熊庸,个个都是横着走的主儿,曝布根本吃不住他们。目前这五千人里,乌重的义渠短兵并入孟苌的虎烈卫,有三千人。曝布、蒙毅、王离和熊庸各自有五百骑,另外还有三百黑鹰锐士扈从于宝鼎左右。这其中虎烈卫独成一系,是宝鼎的绝对主力。曝布的实力的确很强悍,爵位也很高,但他出身贫贱,没办法和三位贵胄子弟相提并论,他可以指挥虎烈卫,却指挥不了这三位贵胄子弟。
这三人彼此都不对眼。熊庸刚才倒不是为蒙毅讲话,而是看不得王离的嚣张。你个小毛孩嚣张啥?老子在战场上杀人的时侯,你还在家里喝奶呢?结果他没有先骂王离,反而因为蒙毅表现得十分“懦弱”而破口大骂。他是南阳郡尉,独立于护军府之外,加入攻韩队伍,纯粹是宝鼎在政治上的需要,但这主儿桀骜不驯,来了之后反而让军中的矛盾更加激烈了。
“再吵就给我滚!”宝鼎终于爆发了,怒声咆哮。
帐内霎时安静下来。宝鼎手上拿着镇秦王剑,真要激怒了他,一剑下来脑袋就掉了。这主儿杀人不眨眼,当初在河东查案的时侯大鼎煮活人,血腥残暴,还是不要招惹他为好。
“你们三个给我听好。”宝鼎厉声说道,“此去韩国是打仗,不是游山玩水。左庶长的攻击之策是三府共议决策,此策的核心不是攻城拔寨,而是改变中原局势,迫使合纵军尽快出现在中原战场上。”
王离不动这个脑筋,宝鼎叫他怎么打,他就怎么打。
熊庸在军中一直是底层,只有俯首听命的份,他至今还没有接触到决策层,他之所以提出质疑纯粹是就事论事,现在听到宝鼎的解释,原来此仗并不是针对韩国,而是试图改变整个中原局势,他随即恍然大悟。他不怕合纵军,相反,他急切希望和合纵军决战于中原,他就不信秦军打不赢合纵军。
蒙毅一直在蒙武身边,这几年更是参与一些决策,他对当前局势的理解远远超过王离和熊庸,但蒙氏现在的当家人是蒙武和蒙嘉,目前还轮不到蒙恬蒙毅兄弟,很多事情蒙武还不会告诉蒙毅,而蒙武身在军中,对高层决策也是不甚了了,就以攻打韩国这件事来说,蒙武对整个局势的判断就是错误的,实际上等到合纵军出现,他会发现中原战场上的秦军统率竟然不是他,而是一位宗室大臣。
蒙武都看不透的事,蒙毅当然无从揣测了,所以当他听到武烈侯说,攻韩的目的是逼出合纵军,顿时吃惊不已。难道咸阳决定改变策略,再次集中兵力于中原战场,要在中原打开局面?高层决策的事轮不到他来质疑。武烈侯是大秦一等封君,领护军中尉,算是军中第一大巨头,绝对的高层决策者之一。这样的重臣亲自率军攻击韩国,可见此仗对未来中原局势的重要性。蒙毅心思慎密,当即意识到自己待在武烈侯身边必定有助于蒙氏的重新崛起,这样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宝鼎可不想看到这三个人在战场上闹矛盾。未来的帝国中,这三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影响到帝国命运和历史发展的人物,如果自己能把他们拉到一起,与自己齐心协力发展帝国,未来还是大有作为。
三个人凝神细听,宝鼎的语气也渐渐缓和,把自己的谋划简单地说了一下。
目前中原局势的发展还在宝鼎的预料当中。合纵军出现的越早,实力越是单薄,击败合纵军的希望也就越大。在宝鼎的谋划中,最有把握但变数也是最大的就是对楚军的攻击。李园和项燕的军队肯定是合纵军的主力,当韩魏军队被秦军牢牢牵制的时侯,只有楚军一支军队北上救援。有楚国的老贵族在李园的背后下黑手,宝鼎有把握击败楚军,但假如齐国的军队加入合纵,齐楚联军同时杀进战场,那宝鼎的麻烦就来了。
宝鼎口口声声告诉自己的部下,只要合纵军出现,太原方向的主力就会南下,这其实是个谎言。
匈奴人进入云中,从河南和代北两个方向威胁北疆,北方军肯定不会南下,所以中原战场唯一的援军就是蓝田大营的军队。如果齐国加入合纵,合纵军的兵力有可能超过中原战场上的秦军兵力,中原随即展开东西方的决战,而秦军并没有胜算。
宝鼎不希望决战,这违背了他的本意,他的本意是把东西方决战的声势造出来,然后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这样他就能控制中原局势,就能赢得最大战绩,然后他才能影响咸阳决策。最最重要的是,他没有颠覆性改变历史,他仅仅是稍稍改变了一下历史前进的轨迹,接着历史又回到了原有的节点,他还能依据原有的历史去实现统一中土的大业。
这个难度的确太大,一步错则步步错,一发不可收拾。
“我郑重警告你们,绝对不能犯任何一点错误。”宝鼎最后说道,“我要求你们绝对遵从命令,否则我翻脸不认人。”
=
=
=
“武烈侯,韩国在汝水一线筑有烽燧。”曝布手指地图说道,“据斥候探查,在鲁山东南麓不但有烽燧,还有堡寨方城。在我们攻击的这条线路上,就有两座堡寨。堡寨之后就是汝水。汝水上有浮桥,直通郏城。”
宝鼎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么说,我们还没有渡过汝水,韩人就会通过烽燧知道我们开始了攻击?”
曝布无奈点头,“韩人实力太弱,军队数量有限。如果重兵驻守关隘,那都城就过于空虚,所以这些年他们在境内修了烽燧,一旦受到攻击,则以最快速度通知四方戍军急速回援。”
“对于今日的韩国来说,他们在受到攻击的时侯,唯一的办法就是据城坚守,固守待援。”蒙毅在一旁说道,“魏国的大梁和楚国的陈距离韩国非常近,魏楚两国都需要韩国这道屏障,一旦韩国遭到攻击,魏楚必定联手救援。我大秦之所以迟迟没有决心拿下韩国,就是担心再一次遭打合纵军的攻击。”
事实上自西秦崛起之后,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只能在东西方的夹击下艰难生存。韩国就像墙头草,西秦占据优势的时侯,与西秦连横;东方诸国形势有利的时侯,则与东方诸国合纵。它处在东西方对垒的战场上,其结果可想而知,好大一片国土就这样被西秦一口一口地蚕食了。
秦国为了杀进中原,与韩国屡屡连横攻打魏国,但魏国对东方诸国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秦国每一次攻魏都会引发东方诸国的合纵,早期以赵燕合纵救魏为主,即便是白起也曾在赵魏燕三国联军的攻击下兵困大梁城下。后期则以赵楚两国的合纵为主,蒙骜就曾被信陵君的合纵大军杀得狼狈不堪。韩国则屡屡倒戈,它必须倒戈,否则合纵军就把它灭了,而合纵军则屡屡容忍韩国的“无耻”,没办法,他们需要韩国做东西方的缓冲。
如今韩国太弱了,已经不足以承担东西方的“缓冲”了,这时候西秦攻韩,事实上就是为攻打魏国扫清障碍。关东诸国看得一清二楚,于是合纵蓄势待发。
蒙毅的祖父蒙骜在中原战场上吃过合纵军的亏,又战死在河北战场,蒙氏一门为了大秦的统一大业也算是鞠躬尽瘁了。蒙骜战败于中原后,大秦便把东征的攻击方向放到了河北,结果一败再败,让咸阳痛不欲生。中原方向有合纵军,河北方向又打不开局面,咸阳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处才能打开东进的缺口,这时候武烈侯跳了出来,试图以一己之力打开中原的局面。
咸阳之所以默许,说到底还是想在中原战场上进行一下试探。蒙氏对此积极响应。蒙骜蒙武父子双双战败于河北,蒙氏遭到重创,报仇雪耻之心非常强烈,当然想借此机会逆转蒙氏的艰难处境。但是关东合纵军是大秦的梦魇,是蒙氏心中永远的痛,蒙氏不得不考虑攻打韩国的后果,一旦把关东合纵军打出来了,那形势就是一边倒,为此蒙毅小心翼翼地提醒武烈侯,韩国如果固守待援,时间一长,赵魏楚三国的合纵军必然出现,接下来就麻烦了。
“你以为武烈侯要用骑军攻城拔寨?”王离曾出塞作战,对骑军的作战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所以听到蒙毅委婉地表达了对战局的担心后,当即笑了起来,“如果你曾随武烈侯出塞作战,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打仗还是要和匈奴人打才算真本事,在中原这块地方能打出什么名堂?难道你在河北打了败仗,武烈侯就会在中原重蹈覆辙?”
出塞作战已经成为王离炫耀的资本,这在咸阳人所皆知。蒙毅虽然比他大,少时就随父征战,但他始终在中土作战,而且至今还没有打过大战,论起战绩来,却是逊色于王离。王离横竖看蒙氏不顺眼,尤其去年蒙氏战败于河北后咸阳竟然区别对待,依旧重用蒙氏,这使得老秦人一肚子恼火,像王离这样的少壮子弟更是咽不下胸中恶气,逮到机会总要羞辱蒙氏。
蒙毅虽然年轻但性情沉稳,尤其此刻正是蒙氏艰难之期,他当然要忍耐了。这段时间王离总是蓄意挑衅,有心造出事端把他赶出南阳,但蒙毅宁愿示弱也不愿意放弃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父亲蒙武既然叫他留下来听命于武烈侯,那显然对武烈侯有足够的信心,或许蒙氏一洗前耻再度崛起的希望就在武烈侯身上。
熊庸看到王离当着武烈侯的面羞辱蒙毅,言辞间咄咄逼人,不禁心生愤怒。
他进入军队的时侯,大秦军队的统率就是蒙氏父子,蒙氏的功绩有目共睹,尤其蒙骜战死沙场更是让将士们敬佩不已。对于底层士伍来说,武安君已经是历史,而蒙氏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此次蒙氏战败河北,将士们大多抱着同情的心态,很多人甚至愿意看到蒙氏留在军队继续出任统率,因为在军队底层,同样存在着本土老秦人和归附秦人之间的矛盾。本土老秦人有与生俱来的心理和地位优势,而那些逐渐被秦国所吞并土地上的归附秦人则处于弱势,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弱势,于是军队上层的非本土系将领和军队底层的归附秦人自然就会走到一起。
在白水大营里集中了秦军的精锐,这种矛盾尤其明显。曝布、章邯、王离、孟苌属于本土老秦人一系,而蒙毅、熊庸、乌重、暴龙等人则属于非本土一派。下面的将士也是一样,曝布在整编的时侯,就有意把本土将士和非本土将士分开了。在曝布看来这是利大于弊之举,而在蒙毅、熊庸等人看来,这是老秦人有意歧视,故意挑起矛盾,制造事端。
“塞外和中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同样的攻击手段放在不同的战场上,未必就会产生一模一样的战果。”熊庸面无表情地说道,“现在的韩国方圆不过数百里,河流山川多,城池堡寨多,以游骑掳掠的方式攻击敌人,不但不能有效杀伤敌人,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敌人的包围。”
“以你的意思,这一仗必败无疑了?”王离冷笑道,“或者,我们拿骑军攻城,自取灭亡,是吗?”他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昌文君之子更是不屑一顾,搞不懂武烈侯在干什么,如此关键的一战却拿这些人来冲锋陷阵,如果不是碍于封君的威严,他就要当众质问宝鼎了,你到底是去打仗还是去送死啊?
曝布也不高兴了,面如寒霜,厉声责斥熊庸道,“既然你对此仗的攻击之策有疑议,昨日军议的时侯为什么不提出来?”军队都出发了,明天黄昏之前就要抵达鲁阳,此刻熊庸却当着武烈侯的面跳出来质疑攻击之策,这不是打曝布的脸吗?
“左庶长,公乘并不是质疑攻击之策,更没有反对左庶长的意思,他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蒙毅急忙从中斡旋,以免矛盾扩大,“此次攻击是武烈侯针对韩人刺杀他而做出的报复举措,但韩人不会这么理解,他们会认为这是咸阳要决心灭韩,因此必定向赵魏楚求援,一旦合纵出现,以中原战场现有秦军的兵力,未必可以阻挡合纵军的攻击,洛阳和宛城都将陷入困境。”
蒙毅显然不知道武烈侯的谋划,但武烈侯的谋划牵扯到咸阳复杂的政局,解释了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所以曝布在部署攻击之策的时侯并没有详细解说攻韩背后所隐藏的大布局。
蒙毅好心平息争执,哪料熊庸一听,火气更大了,“我就是质疑左庶长的攻击之策。你要是怕死可以离开,战场上玩得就是以命搏命。卵蛋下长大的小子有多大的胆子?不敢玩就滚!”
蒙毅一张脸顿时铁青,目光凌厉,几乎要暴走了。他向来以文武双全而自诩,蒙武把他留在身边而把蒙恬扔到北疆,可见对他的喜爱,羽翼下长大的孩子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王离一听受不了,感觉熊庸不仅在骂蒙毅,连带把他也骂了。什么叫卵蛋下长大的小子?你以为我白痴啊?“你个鸟人有多大的胆子?你玩来玩去还不是托庇在熊氏的卵蛋下?没有熊氏你算个鸟啊?”
这句话戳到了熊庸的要害,他曾经发誓斩断和熊氏的所有关系,但他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回到了熊氏,这令他耿耿于怀。王离不知道内幕,劈头盖脸就是一个“大巴掌”。熊庸勃然大怒,抡起拳头就砸。曝布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了熊庸的拳头,本想怒声喝叱,但想到熊庸的老爹就是昌文君,他惹不起,只好把嘴巴闭上了,单臂用力,将其用力推开。
王离气得火冒三丈,抓起兜鍪就要砸过去。旁边的乌重吓了一跳,扑上去就把兜鍪抢了下来。暴龙担心事情闹大,拦腰把王离抱住了。
宝鼎没想到这帮人如此猖狂,一言不合就打了起来,顿时怒不可遏,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他把军队交给了曝布,以为这件事很简单,现在看来他想错了,这支新组建的军队矛盾重重,名震秦军的黑鹰锐士并没有搞定熊庸、蒙毅和王离。这三位都是秦军少壮派,都是豪门子弟,又隶属于三个不同的派系,这导致内部的矛盾有激化的趋势。
护军府的这一万大军,宝鼎当然是统率,曝布副之。王离、蒙毅、孟苌、乌重各领一部。这支军队中的七千多名悍卒来自秦军各部,宝鼎虽然把他们留了下来,但总要给咸阳一个合理的解释。王离是王贲麾下,蒙毅在蒙武帐下,让他们做这支军队的统率之一,等同于这支军队一大半兵力是王贲和蒙武的,只不过现在“协调”到了护军府。这个解释足以让咸阳满意了。
咸阳是满意了,宝鼎也有了自己的军队,但蒙毅、王离再加一个熊庸,个个都是横着走的主儿,曝布根本吃不住他们。目前这五千人里,乌重的义渠短兵并入孟苌的虎烈卫,有三千人。曝布、蒙毅、王离和熊庸各自有五百骑,另外还有三百黑鹰锐士扈从于宝鼎左右。这其中虎烈卫独成一系,是宝鼎的绝对主力。曝布的实力的确很强悍,爵位也很高,但他出身贫贱,没办法和三位贵胄子弟相提并论,他可以指挥虎烈卫,却指挥不了这三位贵胄子弟。
这三人彼此都不对眼。熊庸刚才倒不是为蒙毅讲话,而是看不得王离的嚣张。你个小毛孩嚣张啥?老子在战场上杀人的时侯,你还在家里喝奶呢?结果他没有先骂王离,反而因为蒙毅表现得十分“懦弱”而破口大骂。他是南阳郡尉,独立于护军府之外,加入攻韩队伍,纯粹是宝鼎在政治上的需要,但这主儿桀骜不驯,来了之后反而让军中的矛盾更加激烈了。
“再吵就给我滚!”宝鼎终于爆发了,怒声咆哮。
帐内霎时安静下来。宝鼎手上拿着镇秦王剑,真要激怒了他,一剑下来脑袋就掉了。这主儿杀人不眨眼,当初在河东查案的时侯大鼎煮活人,血腥残暴,还是不要招惹他为好。
“你们三个给我听好。”宝鼎厉声说道,“此去韩国是打仗,不是游山玩水。左庶长的攻击之策是三府共议决策,此策的核心不是攻城拔寨,而是改变中原局势,迫使合纵军尽快出现在中原战场上。”
王离不动这个脑筋,宝鼎叫他怎么打,他就怎么打。
熊庸在军中一直是底层,只有俯首听命的份,他至今还没有接触到决策层,他之所以提出质疑纯粹是就事论事,现在听到宝鼎的解释,原来此仗并不是针对韩国,而是试图改变整个中原局势,他随即恍然大悟。他不怕合纵军,相反,他急切希望和合纵军决战于中原,他就不信秦军打不赢合纵军。
蒙毅一直在蒙武身边,这几年更是参与一些决策,他对当前局势的理解远远超过王离和熊庸,但蒙氏现在的当家人是蒙武和蒙嘉,目前还轮不到蒙恬蒙毅兄弟,很多事情蒙武还不会告诉蒙毅,而蒙武身在军中,对高层决策也是不甚了了,就以攻打韩国这件事来说,蒙武对整个局势的判断就是错误的,实际上等到合纵军出现,他会发现中原战场上的秦军统率竟然不是他,而是一位宗室大臣。
蒙武都看不透的事,蒙毅当然无从揣测了,所以当他听到武烈侯说,攻韩的目的是逼出合纵军,顿时吃惊不已。难道咸阳决定改变策略,再次集中兵力于中原战场,要在中原打开局面?高层决策的事轮不到他来质疑。武烈侯是大秦一等封君,领护军中尉,算是军中第一大巨头,绝对的高层决策者之一。这样的重臣亲自率军攻击韩国,可见此仗对未来中原局势的重要性。蒙毅心思慎密,当即意识到自己待在武烈侯身边必定有助于蒙氏的重新崛起,这样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宝鼎可不想看到这三个人在战场上闹矛盾。未来的帝国中,这三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影响到帝国命运和历史发展的人物,如果自己能把他们拉到一起,与自己齐心协力发展帝国,未来还是大有作为。
三个人凝神细听,宝鼎的语气也渐渐缓和,把自己的谋划简单地说了一下。
目前中原局势的发展还在宝鼎的预料当中。合纵军出现的越早,实力越是单薄,击败合纵军的希望也就越大。在宝鼎的谋划中,最有把握但变数也是最大的就是对楚军的攻击。李园和项燕的军队肯定是合纵军的主力,当韩魏军队被秦军牢牢牵制的时侯,只有楚军一支军队北上救援。有楚国的老贵族在李园的背后下黑手,宝鼎有把握击败楚军,但假如齐国的军队加入合纵,齐楚联军同时杀进战场,那宝鼎的麻烦就来了。
宝鼎口口声声告诉自己的部下,只要合纵军出现,太原方向的主力就会南下,这其实是个谎言。
匈奴人进入云中,从河南和代北两个方向威胁北疆,北方军肯定不会南下,所以中原战场唯一的援军就是蓝田大营的军队。如果齐国加入合纵,合纵军的兵力有可能超过中原战场上的秦军兵力,中原随即展开东西方的决战,而秦军并没有胜算。
宝鼎不希望决战,这违背了他的本意,他的本意是把东西方决战的声势造出来,然后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战果,这样他就能控制中原局势,就能赢得最大战绩,然后他才能影响咸阳决策。最最重要的是,他没有颠覆性改变历史,他仅仅是稍稍改变了一下历史前进的轨迹,接着历史又回到了原有的节点,他还能依据原有的历史去实现统一中土的大业。
这个难度的确太大,一步错则步步错,一发不可收拾。
“我郑重警告你们,绝对不能犯任何一点错误。”宝鼎最后说道,“我要求你们绝对遵从命令,否则我翻脸不认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