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磨剑 第五十一章 元旦朝会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朝廷按惯例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元旦朝会。
一大早,大唐皇帝李世民在皇城太极殿接受众臣朝贺。
臣僚百官都着礼服入朝,还有众多的大唐藩属国或部落驻在长安的使节,也都要拜表入贺。
李业诩也被李靖唤着一道进宫朝见。
除夕守岁基本通宵未睡,陪着边上几位亲近的人说话、玩儿,李业诩回到自己的小园已近凌晨,兴致挺高的云儿也把大半年积攒下来的话都说给李业诩听了。迷迷糊糊中,只小睡了一会,被云儿叫醒时竟有些发困。
李靖使人来唤时,李业诩有些纳闷,自己这么一个还无品衔的小人物,怎么也要上朝去?先前李靖也没告知啊!
出门时问李靖,只得到一个神秘的微笑。
太极殿内,李业诩被吩咐着站在武将的最末处,差不多在殿外了,外面风吹来,却有些冷。
这是李业诩第一次进太极殿。
太极殿殿宇宏伟,面积也是非常之大,比后世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上很多,气势上更无法比及。李业诩站的地方离殿首太远,里面的情况都看不太清楚。
放眼望去,只觉得殿内都是人,宽大的太极殿都显得有些挤了,帝国的精英们都在这儿集中了。
今日这场面不一般,不只是朝中大臣都来了,而且连李恪等看上去相似装束的一群皇子、异常多的王爷也都来了,每人都身着各种颜色的官袍。
李恪也是一身紫袍。
还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各属国使节们站在一堆,说得却都是汉话,而且都是挺流利的一口关中腔。
李业诩没有新式的官服,只是穿了一身常服,站在一堆紫绯袍礼服的官员中显得很是另类。
李业诩本来还想找机会拉李恪问问今天朝会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没能打上个招呼,站在上首的武将也不认识,人家只是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保持着距离,不和他搭话。
稍候了一会,李世民从侧边进来,后面跟着几个宫内人,大殿内立刻变得寂然无声。
众臣们朝拜,万岁之声,差点把大殿屋顶都掀掉了。
“众卿平身…”,李世民压压手,坐在最高位置的御座上。
所有大臣及使节们都站了起来,分列站在大殿两边,文官站左,武将站右,各使节另站一列。
房玄龄上前,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李世民恭贺新年,“元天首祚,景福维新,圣敬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与天同休…”
众臣也跟着齐声恭贺。
繁琐的一番礼仪结束后,李世民开始发表演说。
太阳已经出来了。站在殿门口处的李业诩竟能晒到太阳,身子觉得暖洋洋,感觉好多了,满是好奇地伸着头看着里面。
“今日是正月初一,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朕今日在此举行新年朝会,和诸位同贺新年…天佑大唐,贞观四年,我们君臣同心,天下大安…”
一脸得意的李世民走下御座,娓娓而道:“贞观元年时,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全国出现蝗灾,粮食歉收,物价也很高;贞观三年,洪水肆虐,毁坏良田无数,百姓游离失所…朕惶恐啊…而刚刚过去的贞观四年,北疆终得安宁,年内风调雨顺,天下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斗米不过三四文钱,百姓不再饿肚子,背井离乡的人都回归故里。四海升平,作奸犯科者极少,整个一年犯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个人。大治之下,民风淳朴,东至大海,南及五岭,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旅不需带粮,只是在路途上取食物…”
李世民一席话说完,早有阿谀奉迎之人出列拍马屁,李业诩看不清是何人。接着几个穿胡服的属国使节也出列,大大赞美了一番李世民治下的丰功伟绩。
李世民一脸得意的神情,环看了身边的大臣们,“贞观初年,大臣们上书都说:‘君王应当独自运用权威,不能委任给臣下。’又说:‘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只有魏征劝朕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采纳他的意见。如今胡汉一家,颉利归来,其部族首领成为宿卫官员,各部都受到中原礼教的薰染…”
只有李业诩心里在偷笑,好你个无耻的皇帝,在各属国使节面前说“偃武修文…”没有用武力,那颉利会自个乖乖地跑到长安来听你李世民教诲?!还不是自己的祖父李靖率兵把人家打残了,那些部落才会乖乖地听你的话。
也不知今日颉利是否在朝堂上。若在朝堂上听了李世民这番话又会有何感想,估计都想狠狠地上去踢李世民几脚…人家满肚子的苦水没处吐啊!
狠狠地打了人家几下耳光,甚至把人家打残了,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好话,安慰人家几句…李世民现在就是这个德性。
偃武修文…若真的和后世的两宋一样抑武重文,不重视军备,即使经济再发达,那还不是照样被人欺凌,称臣纳贡,丢尽了堂堂华夏的脸。
李世民一通堂而皇之的场面话说完,异常满意地回到御座上。
接着是各使节献上各自属国的礼物,各礼单都由礼部官员在朝堂上念出来,礼物贵重、数量多的属国使节一脸骄傲的神色,而礼轻的则满脸羞愧,只觉得丢脸。
李业诩听着礼物丰富的仿佛是开万国博览会一样,各色各样的东西都有,数量更是无法计数…
这国家强盛就是好,至少逢年过节都会收到下面属国的贡礼,不像后来的朝代,打仗打不过邻国,打输了老是要给邻国送东西、送女人,还自个称臣,称人家是主,李业诩想想都有气。
现在大唐是主,其他是臣,属国,而后面的宋,则颠了个儿。
国家实力才是第一位,没有实力,谁会怕你,听你?
李世民也大把地奖赏了朝臣们及各藩属国使节们礼物,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皆大欢喜…李靖是第一个被赏赐的人,赏礼很重。
但李世民的赏赐却没有李业诩的份,李业诩有些忿忿…
接着还举行盛大的宴会。
只是这宴会很沉闷,酒不能多喝,菜不能多吃,也不能大声说话,还有官员来检查礼仪,非常拘束,很不自在。还好李业诩在最外边,没什么人注意到,于是放开肚子吃。
大年初一的盛大朝贺在一片歌功颂德和满殿的马屁声中结束,各属国的使节及一些荣誉性质的大臣和将领们都退了出去,连李恪这些皇子们也都走了。
而朝会并没如往年一样结束,一些大臣都心知肚明,知道李世民有重要事情告知他们。
但很多不知情的大臣却有些意外,按以往的程序,接下来就散朝,散朝后要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让这些人意外的是,与往年不一样,元旦朝会接下来要商议一年内的大事了。
大臣们重新站好队,房玄龄走出班列,“陛下,臣有事上奏…”
“房爱卿,朝贺的日子里,有何事上奏?!”
朝臣们散去很多,李业诩终于能挤到殿内来了,不用在外面吹冷风。这时看去,李世民分明是一副明知故问的神情。
“陛下,臣奏请加大开发南方力度,特别是江南道的开发,还有…这是臣的奏疏。”
有宫内宦官接过奏章,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装模作样的翻看起来,“你说说,为何有此奏议?”
“贞观四年,风调雨顺,全国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家中也都有了不少的存粮。但与前朝相比,各粮仓存粮还是少之又少…可是天灾不可避免,臣也担心,万一今年没上年般好收成,天下百姓还能否不饿肚子?…国之根本在于民,民犹以食为天…”房玄龄娓娓而道。
底下的朝臣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这新年朝会上,竟说这些不太吉利的话?
“若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必须…”房玄龄娓娓而言,引经论据,只说了大半个时辰。
李业诩听着,这些话挺熟悉,好像很多是自己当时和这位大佬讲过的么。
却听房玄龄接着讲,“因此臣等提议,从贞观五年始,举大力开发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以江南道为基础,责成江南道诸州,还有岭南道一些州县…加大农业生产,耕荒种植,兴修水利…详细情况臣都写于奏疏上…臣于上年夏,奉陛下令,已经责成户部对南方的田亩、种植、水文、人口、民情等加以详查,详细数据都有备案…”房玄龄详细地说明了一些摸查的情况,看来这老家伙是做足了功课了。
“房爱卿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只是今日不是朝议,不做决断…各位可有何意见可以说出来…”
“陛下,臣附议…”长孙无忌出列奏道…接着又有王珪、温彦博、魏征、戴胄等表明支持的态度。但也有表示反对,萧瑀就是其中一位,竟然和房玄龄当庭争辩起来。
“南方大多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根本没必要开发…把朝廷钱财浪费在这里,”萧瑀梗着脖子说道。
“朕今日让你们知晓情况,怎可争吵?所有人回去后斟酌一番,待正式朝会后再议…”
众臣只得噤声退回班列。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站在武将首位的李靖上前说道。
“李爱卿又有何事?”李世民有些掩饰不住的笑意了,刚才房玄龄所奏之事反对之声小的出乎他意料之外。
“臣请奏逐步推行募兵制,以改变眼下府兵战力低下的情况,并募兵新组建一支小型的常备军,作为试验,以新式方法加以训练…”
李靖刚说完,朝堂上的嗡嗡之声立刻变得很大了。
李世民听到李靖上奏,隐隐地露出些笑意,但看到朝堂上众臣们的反应,又是面色一沉。
“李爱卿,募兵制我们刚刚讨论过不久,众臣都认为以当前国力,不太适合推行…”李世民一说话,朝堂上立刻变得安静了,“你也说说理由…”
“陛下,臣奉圣命,于贞观三年率部北征突厥,虽然侥幸得胜,然在征战中觉得军队战力低下,行动迟缓,号令不严,以至错过几次大好战机…臣觉得,如今大唐以府兵为主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有所欠缺…不能应对未来交战之所需…”李靖接着把目前军队中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说了出来,最后说,“因此臣提议,逐步推行募兵制,待国力强盛之时,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李业诩有些惊讶,他不知道今日李靖要上疏奏请施行募兵制的。
史书上记载的李靖入相后,恂恂似不能言,难道都是假的?
还是因他李业诩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了几下,历史改变了?
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之始,朝廷按惯例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元旦朝会。
一大早,大唐皇帝李世民在皇城太极殿接受众臣朝贺。
臣僚百官都着礼服入朝,还有众多的大唐藩属国或部落驻在长安的使节,也都要拜表入贺。
李业诩也被李靖唤着一道进宫朝见。
除夕守岁基本通宵未睡,陪着边上几位亲近的人说话、玩儿,李业诩回到自己的小园已近凌晨,兴致挺高的云儿也把大半年积攒下来的话都说给李业诩听了。迷迷糊糊中,只小睡了一会,被云儿叫醒时竟有些发困。
李靖使人来唤时,李业诩有些纳闷,自己这么一个还无品衔的小人物,怎么也要上朝去?先前李靖也没告知啊!
出门时问李靖,只得到一个神秘的微笑。
太极殿内,李业诩被吩咐着站在武将的最末处,差不多在殿外了,外面风吹来,却有些冷。
这是李业诩第一次进太极殿。
太极殿殿宇宏伟,面积也是非常之大,比后世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上很多,气势上更无法比及。李业诩站的地方离殿首太远,里面的情况都看不太清楚。
放眼望去,只觉得殿内都是人,宽大的太极殿都显得有些挤了,帝国的精英们都在这儿集中了。
今日这场面不一般,不只是朝中大臣都来了,而且连李恪等看上去相似装束的一群皇子、异常多的王爷也都来了,每人都身着各种颜色的官袍。
李恪也是一身紫袍。
还有身着奇装异服的各属国使节们站在一堆,说得却都是汉话,而且都是挺流利的一口关中腔。
李业诩没有新式的官服,只是穿了一身常服,站在一堆紫绯袍礼服的官员中显得很是另类。
李业诩本来还想找机会拉李恪问问今天朝会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没能打上个招呼,站在上首的武将也不认识,人家只是用好奇的眼光看着他,保持着距离,不和他搭话。
稍候了一会,李世民从侧边进来,后面跟着几个宫内人,大殿内立刻变得寂然无声。
众臣们朝拜,万岁之声,差点把大殿屋顶都掀掉了。
“众卿平身…”,李世民压压手,坐在最高位置的御座上。
所有大臣及使节们都站了起来,分列站在大殿两边,文官站左,武将站右,各使节另站一列。
房玄龄上前,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李世民恭贺新年,“元天首祚,景福维新,圣敬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与天同休…”
众臣也跟着齐声恭贺。
繁琐的一番礼仪结束后,李世民开始发表演说。
太阳已经出来了。站在殿门口处的李业诩竟能晒到太阳,身子觉得暖洋洋,感觉好多了,满是好奇地伸着头看着里面。
“今日是正月初一,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朕今日在此举行新年朝会,和诸位同贺新年…天佑大唐,贞观四年,我们君臣同心,天下大安…”
一脸得意的李世民走下御座,娓娓而道:“贞观元年时,关中地区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绢;贞观二年,全国出现蝗灾,粮食歉收,物价也很高;贞观三年,洪水肆虐,毁坏良田无数,百姓游离失所…朕惶恐啊…而刚刚过去的贞观四年,北疆终得安宁,年内风调雨顺,天下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斗米不过三四文钱,百姓不再饿肚子,背井离乡的人都回归故里。四海升平,作奸犯科者极少,整个一年犯死罪的只有二十九个人。大治之下,民风淳朴,东至大海,南及五岭,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行旅不需带粮,只是在路途上取食物…”
李世民一席话说完,早有阿谀奉迎之人出列拍马屁,李业诩看不清是何人。接着几个穿胡服的属国使节也出列,大大赞美了一番李世民治下的丰功伟绩。
李世民一脸得意的神情,环看了身边的大臣们,“贞观初年,大臣们上书都说:‘君王应当独自运用权威,不能委任给臣下。’又说:‘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只有魏征劝朕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采纳他的意见。如今胡汉一家,颉利归来,其部族首领成为宿卫官员,各部都受到中原礼教的薰染…”
只有李业诩心里在偷笑,好你个无耻的皇帝,在各属国使节面前说“偃武修文…”没有用武力,那颉利会自个乖乖地跑到长安来听你李世民教诲?!还不是自己的祖父李靖率兵把人家打残了,那些部落才会乖乖地听你的话。
也不知今日颉利是否在朝堂上。若在朝堂上听了李世民这番话又会有何感想,估计都想狠狠地上去踢李世民几脚…人家满肚子的苦水没处吐啊!
狠狠地打了人家几下耳光,甚至把人家打残了,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好话,安慰人家几句…李世民现在就是这个德性。
偃武修文…若真的和后世的两宋一样抑武重文,不重视军备,即使经济再发达,那还不是照样被人欺凌,称臣纳贡,丢尽了堂堂华夏的脸。
李世民一通堂而皇之的场面话说完,异常满意地回到御座上。
接着是各使节献上各自属国的礼物,各礼单都由礼部官员在朝堂上念出来,礼物贵重、数量多的属国使节一脸骄傲的神色,而礼轻的则满脸羞愧,只觉得丢脸。
李业诩听着礼物丰富的仿佛是开万国博览会一样,各色各样的东西都有,数量更是无法计数…
这国家强盛就是好,至少逢年过节都会收到下面属国的贡礼,不像后来的朝代,打仗打不过邻国,打输了老是要给邻国送东西、送女人,还自个称臣,称人家是主,李业诩想想都有气。
现在大唐是主,其他是臣,属国,而后面的宋,则颠了个儿。
国家实力才是第一位,没有实力,谁会怕你,听你?
李世民也大把地奖赏了朝臣们及各藩属国使节们礼物,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皆大欢喜…李靖是第一个被赏赐的人,赏礼很重。
但李世民的赏赐却没有李业诩的份,李业诩有些忿忿…
接着还举行盛大的宴会。
只是这宴会很沉闷,酒不能多喝,菜不能多吃,也不能大声说话,还有官员来检查礼仪,非常拘束,很不自在。还好李业诩在最外边,没什么人注意到,于是放开肚子吃。
大年初一的盛大朝贺在一片歌功颂德和满殿的马屁声中结束,各属国的使节及一些荣誉性质的大臣和将领们都退了出去,连李恪这些皇子们也都走了。
而朝会并没如往年一样结束,一些大臣都心知肚明,知道李世民有重要事情告知他们。
但很多不知情的大臣却有些意外,按以往的程序,接下来就散朝,散朝后要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让这些人意外的是,与往年不一样,元旦朝会接下来要商议一年内的大事了。
大臣们重新站好队,房玄龄走出班列,“陛下,臣有事上奏…”
“房爱卿,朝贺的日子里,有何事上奏?!”
朝臣们散去很多,李业诩终于能挤到殿内来了,不用在外面吹冷风。这时看去,李世民分明是一副明知故问的神情。
“陛下,臣奏请加大开发南方力度,特别是江南道的开发,还有…这是臣的奏疏。”
有宫内宦官接过奏章,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装模作样的翻看起来,“你说说,为何有此奏议?”
“贞观四年,风调雨顺,全国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家中也都有了不少的存粮。但与前朝相比,各粮仓存粮还是少之又少…可是天灾不可避免,臣也担心,万一今年没上年般好收成,天下百姓还能否不饿肚子?…国之根本在于民,民犹以食为天…”房玄龄娓娓而道。
底下的朝臣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这新年朝会上,竟说这些不太吉利的话?
“若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必须…”房玄龄娓娓而言,引经论据,只说了大半个时辰。
李业诩听着,这些话挺熟悉,好像很多是自己当时和这位大佬讲过的么。
却听房玄龄接着讲,“因此臣等提议,从贞观五年始,举大力开发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以江南道为基础,责成江南道诸州,还有岭南道一些州县…加大农业生产,耕荒种植,兴修水利…详细情况臣都写于奏疏上…臣于上年夏,奉陛下令,已经责成户部对南方的田亩、种植、水文、人口、民情等加以详查,详细数据都有备案…”房玄龄详细地说明了一些摸查的情况,看来这老家伙是做足了功课了。
“房爱卿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只是今日不是朝议,不做决断…各位可有何意见可以说出来…”
“陛下,臣附议…”长孙无忌出列奏道…接着又有王珪、温彦博、魏征、戴胄等表明支持的态度。但也有表示反对,萧瑀就是其中一位,竟然和房玄龄当庭争辩起来。
“南方大多是蛮荒之地,人口稀少…根本没必要开发…把朝廷钱财浪费在这里,”萧瑀梗着脖子说道。
“朕今日让你们知晓情况,怎可争吵?所有人回去后斟酌一番,待正式朝会后再议…”
众臣只得噤声退回班列。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站在武将首位的李靖上前说道。
“李爱卿又有何事?”李世民有些掩饰不住的笑意了,刚才房玄龄所奏之事反对之声小的出乎他意料之外。
“臣请奏逐步推行募兵制,以改变眼下府兵战力低下的情况,并募兵新组建一支小型的常备军,作为试验,以新式方法加以训练…”
李靖刚说完,朝堂上的嗡嗡之声立刻变得很大了。
李世民听到李靖上奏,隐隐地露出些笑意,但看到朝堂上众臣们的反应,又是面色一沉。
“李爱卿,募兵制我们刚刚讨论过不久,众臣都认为以当前国力,不太适合推行…”李世民一说话,朝堂上立刻变得安静了,“你也说说理由…”
“陛下,臣奉圣命,于贞观三年率部北征突厥,虽然侥幸得胜,然在征战中觉得军队战力低下,行动迟缓,号令不严,以至错过几次大好战机…臣觉得,如今大唐以府兵为主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有所欠缺…不能应对未来交战之所需…”李靖接着把目前军队中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说了出来,最后说,“因此臣提议,逐步推行募兵制,待国力强盛之时,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李业诩有些惊讶,他不知道今日李靖要上疏奏请施行募兵制的。
史书上记载的李靖入相后,恂恂似不能言,难道都是假的?
还是因他李业诩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了几下,历史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