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篇 第九十八章,承袭与公关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武试虽说已经结束,但余波荡漾的,还是牵扯出一些纷纷扰扰的人事。
要知道军中就如朝堂一般,也是有诸多派系的。北军五虎他们看我总有不顺眼的根源也很简单。
光这晋身武官的来源,就有科举,袭荫、累进,保举等多种途径。
自唐代起,取士的考试制科和常科两种,常科就是每年分期举行的例行考试,制科又称恩科,指有时皇帝为了某中方面人材的需要,临时特别加开的科举。其中制科又文、武两科,分别用以选拔文职和武职进士。
如现在河北作战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就是本朝开元十九年(731年)诏试武贡士中,当时就以“武举异等”中第,补从九品下右卫长史,踏上仕途军旅的,属于科班出身的代表人物。
而我前些日子进行的武试,也属于这种皇帝特准的恩科。
袭荫,就是承袭父荫,根据父辈的官职、爵位、功勋,朝廷授给子孙一定的职位、爵衔,这也是唐朝中许多将门世家的传承立身的资本。父祖官至五品以上的高官子孙才可通过“门荫”作官,
如本朝大将李光弼就是承袭了,原为契丹族老八部的酋长,追随唐太宗征高丽的祖父,以及历任左羽林大将军、蒴方节度副使的父亲,李楷洛的余荫,成年后直接授左卫郎将,开始崭露头角的。
事实上,本朝以官爵军功相传的将门、文官世家数不胜数。光京畿之地,长安城内一地的豪门世家不计其数,郡望大姓比比皆是,象“薛、李、刘、高、徐、萧、辅、沈、李、梁、杜、阚、王、罗、王、陈、杨、封、裴、宇文、独孤、郑、权、阎、蒋、姜、张”等皆是其中的精华和典范,代表了历代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京师巨族显望,族人子弟众多。
其中又以崔、韦、裴、卢、高、杜、张等几大称为宰相世系、后妃世系的宗族最为显赫。其宗支在本朝出好几位宰相、后妃的。象韦韬出身的韦氏,就是属于这些宰相世姓的大宗之一。
因此虽然这些世族大姓从来不缺少浪荡无行的不肖子弟、纨绔儿女,但世家子弟也有三六九等,并不尽是是废材,毕竟作为世家大族拥有比平民百姓更加优越的环境和资源,长期的积累,要出些人才并获得晋升的几率也要高的多。
保举,就是依靠亲信大臣、强力权贵的赏识,从白身直接获得举荐获得为官的资格,本朝的许多名著名诗人,饮中八仙的王维、贺知章、储光懿等,都是象靠歧王等宗室的举荐,而破格诠选为官的。在文职上,一般多为北门学士这类佐丛顾问官职。
而军中例子比较少,非考绩长年极优异或是有奇大的功劳,方可行之。比如我就手上就拔了不少。
最后是累进,最值得尊敬的所在,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从最地层的士卒做起,依靠战功积累获得升迁的,这样的人很不容易,但在中下级军官中却是比例甚大的。
除了以上正式进入仕途方法,还有一条比较特殊的捷径--入幕,即作为某一要员大臣的私人从属的佐官,随主官的升迁而进入仕途的。
缺陷是,一荣具荣一损俱损,个人色彩浓重,好处是破格提拔的机会也大。可以直接直接获得具体的职位。象李白、杜甫,还有死鬼宰相杨国忠,以及我部下的高适、严武等历史上都是做过别人的幕僚的,现在我帐下的薛景仙等人也算是。
文官晋身与武职上述类同,除了制举、荐举、袭荫等以外还有议叙的名目,即所谓的清望官,沿袭自古代举贤良方正的九品中正制的遗风,即皇帝特别征辟在乡在野的名隆贤望的人士为官,并招众大臣评议授官的制度。
有部架空小说《新宋》里的那个石越的崛起就属于这个类型。这些人往往也是构成清流的重要力量,对舆论导向的影响,连皇帝也无法忽视的。
因此许多人,都流行在临近长安的终南山隐居修炼,以待获得名声迅速流传到长安,引起重视被天子征召的机会,被时人讥讽为终南捷径,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终南捷径”的典故。
因此这般下来,因为不同的出身经历,就在军队中,自然形成了不同利益的派系,而我和我的那些部下,勉强都算是突飞猛进的速成累进派或者事入幕派。因此除了象韦韬那般生死里博出的默契和交情外。与北军五虎那些即得利益的,累勋袭荫的世家子弟看不对眼,也是再正常的事情了。
因此,武试也成为我的一大契机。
借重新整编之机,将部属打散了分配,这些战场上活下来的便是骨干,顺便也清理一下军中可能出的山头主义派系矛盾什么的,更有利我比较牢靠的控制住局面。
武举还有一个好处,这些武举子充实龙武军的同时,也另一形式往军队里掺沙子,削弱冲淡军中个人带兵出来的擅专独断的影响力,至少在表面上也可以减少我梁某人任人唯亲,一手遮天的为人口实,于公于私,也可以让那位太上皇更放心一些。
但同样,重建龙武军,由于老皇帝的重视,不但大量扩制,还恩准特开武举乡贡拔健勇为将士之备。因此也有许多人谋钻起这举士的门道
虽说朝局经过了番重新洗牌,错综复杂的厉害干系,暂时还扯不到我头上,但诸多派系中想为自己子弟谋个好出身的却是大有人在,毕竟认为禁军没有上战场的风险,又容易接近皇帝获得晋身的想法也很有市场。
托请承情的几乎把主持日常事务的韦老二给堵的,不得不深入简出的。连我的门房都塞了一大堆的拜贴。
他近日为婚事忙的屁滚尿流,这一路下来,受到我和阿蛮成事利好消息的刺激,他和那位大夫千金的事情总算在韦老头北上前,两家敲定了来下来,但是他那为准岳父是出名的饱学老学究的,对礼仪体统看的特别重,连带这各种仪礼细节,都特别讲究严谨慎行,严丝合缝的,连带这韦老二也叫苦连天。
好在韦老二宰相老爹和御史中丞大哥的背景足够硬,我也是恶名在外,还没人敢摆资历身份,或者表达出什么出格要求,或者不够恭敬的态度,最多也就是套近拉个人情。
而且虽然是武举乡贡试,但实际的水准已经不亚于兵部尚书的主持的京试武科了。用我的话说,就是身为天子亲军,自然武艺才略俱考量要高人一等,哪怕是当个什长,也要有能当校尉使的水准纭纭。
而且唐代的科举进士,只是初步获得为官的资格,必须要通过吏部的考揭试(类似于职业专长取向考核),测过“策论”“判词”等内容,才能放职事官
所以我干脆力压众仪,将那些新进的士子们,全踢到武学去回炉再教育,也乐得清净的,虽然很是招了些非议的,但太上没发话,这一节也算揭过的。
武举还比较简单,有本事就行,两个主官坐镇,虽然不免暗中得罪的不少,但也基本防范杜绝了舞弊取巧之途。
但乘荫的想进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作为优抚大臣子弟的手段,太上老皇帝很是封赐了一批的,这些家伙就比较麻烦了。
哪怕我不得不以签下生死状,写明父母同意,将来发生任何事情生死由天命纭纭,等苛酷的要求,才吓阻了许多人后,仍还有不少人绞尽脑汁想挤进来的。
虽然许多人,对我签生死状的做法颇有微词的,但用我在太上面前,大义凛然的话说“当今国家危难,男儿当尝思报效国家,马革裹尸亦不悔,若是把北军当作了官门混职的托儿所,那还是乘早滚蛋的好,战死沙场总被死于我的军法的好把”
是得颇以为然,这话被刻意传了出去后,又是哗然一片的,吓退了不少。
最后那些还能够承荫进来,也没轻易放过的道理,起码要能够为军中最大限度的创造好处,狠很搜刮轧干每一点剩余价值才算数。毕竟他们那些乘荫,也只是个资格出身,具体职事和管辖,还得看我这些主官的心意。
当然这些事情就不用我这些上官出面,自然有口齿伶俐心思活络的专人负责。
“以后,你们就不要拿这种事情来烦我了,好歹也是侍卫陛下,也要讲个外表堂堂品貌端庄的,不要找这种长的实在对不起观众的。”
“总之有钱的出钱,有权的出权,总之不可放过一点油水的”我定下了基调。
比如当初那个汉中王世子,奉命来报道到的时候
“你们要从军”我一脸正色严肃,看这又一只超级肥羊送上来任我宰割的。“关门,放狗,旺才上”,心中却很有喊出这句经典台词的冲动。
旺才当然不会真上了,但许多秉承了上官主意的人就粉墨出场了,许多成功的公关学范例,也在龙武军的多处上演开来。
包木的兵器虽然搞不死人,但头破血流乃至伤筋动骨却是稀松平常的。
然后在观看训练不时可以听到叫喝声“笨蛋,我说让你们停了没有,继续给我上,别他娘的和一群瘟鸡似得,难道想大家一起完蛋,别将死了有校尉,校尉死了还有旅帅,旅摔帅没了还有队正,番号第一部第一营第一团的都给我顶上去,我的什长得能当校尉使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吗。。。
“什么,指挥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你是猪啊,明知不可能获胜也要想办法保存实力。。。”
“什么壮士断腕,可不是叫把全部人马都拼进去,什么叫做劣势中进退自如”
每个看见模范营的实兵对抗的,都要发这一阵呆,然后有了心理印象或者说阴影后,就好办事了。
“这边请”
“恩,萧三公子,我们是军人,军人就得打仗,就得死人,您是度支使的儿子,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叫我们怎么向萧大人交代啊”
。。。。。。。。。。。。。。
“那个再说了,如果你出了怎么事令尊也不会放过我们的,这样对大家都不好”
。。。。。。。。。。。。。。
“不如这样,你给我们兄弟一点钱,当然这钱也不多,二百万钱就行啊,我们可以把我们营的功劳都推到你的身上,我可以向你保证,让你两个月内有足够的军功回去,怎么样啊。考虑考虑”
。。。。。。。。。。。。。。
“实不相瞒。有很多大唐未来的希望都曾在我们这从过军,什么亲王、嗣王、郡王们的世子,都做过我们军上老大的跟班,恩,当然,他们两个月后就回去了”。
“比如说韦相的二公子,据说现在都是我们军中,执掌日常要务的二号人物了”。
“还有当今太子,也做过监军的观军容使,如今是总天下兵马大元帅”诸如此类的。
办事的人员,对自己制造的气氛很是满意,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热血青年,充满了希望的,总是最好的冤大头。
。。。。。。。。。。。。。
“恕我直言,孙队正,您的这些话别将大人,都尉大人、营官校尉大人,都已经和我说过无数次了,但我来这里是报效帝国和锻炼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弄一点军功回去做朝廷的蛀虫的。希望大人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他有些激动的道。
当然象这样热血冲头的小白,已经不多见了。
这时劝导的人,就会赞许的拍拍肩膀说,“想你这样不怕吃苦,一心报国的好儿郎不多了,现在有个最艰苦,也最能考验人的地方,可以安排你去。。。。。”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情,也有不同的法子,既然想办法进得来,不付出点代价,怎得轻易放你出去呢。
然后故事继续发展。
“这有什么区别吗”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小白们,继续被诱导着,身不由己的往里钻。
“当然这个分派位置吗,也大有讲究”办事的人会这样告诉他的。
“能够留在大人身边,随时见习是最好的资历了”
“没听我们大人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兵,可不是好兵啊”
“想当年我们大人不过是哥舒元帅帐下一小卒,。。。。。。。你看看,如今身居禁要,为当今陛下亲族许婚,与太子有师谊,随侍太上,还常常独自召对。。。。。”
“当年那些郡王亲王的世子,乃至当今的太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建宁王,都是咱家大人身边呆过的。。。。。号称名将之路啊”
。。。。。。。。。。
“什么要战功,那也行啊。。。”
“比如,在关中打算游击的靖难旅的罗别将部下,虽然风险最大,但每天都头斩获,最容易赚取军功了”口绽莲花,很有推销员的潜质。
。。。。。。。
“高郎将梁州军也不错,临近前线,时常有小股流窜的叛贼袭扰,得个优评最轻易不过”
。。。。。。。。。。。。。
“不然,卫朗将的大散关军怎么样,那里位置重要,得个优评也不错。。。”
。。。。。。。。。。。。。。
如此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不同的地方发生着。
大多数都愿意付出一些,获得一些更好的待遇和捷径,最后顽抗的到底的也不是没有
“还有这种人啊”公关人员有点奇怪的看着对方,好一会儿突然问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在家中并不得宠是吧?”
“你怎么知道?!”对方吃惊的问道。等他说完了,才醒悟到这不是自己承认了。
“哈哈,那也没关系,你现在有多少身家。。。”
当然这种就被他放到士卒中间去同甘共苦了,如果熬不过自己滚蛋最好,如果他们能够挺的过来,那在我手上也是很有前途了。
这些有功名的世家子弟,单独组成部队,还起了个名号,叫做青年近卫军的。
然后,其中比较出色的,在逐步挑选出来组成一团,留在身边做见习兼扈从,叫做士官团。其中有所专长和成就的,还可以再选为正式司职的参军。
光这见习兼扈从也不是好做的,还要经过我这位大人的面试的,经常是号称做脑筋急转弯的名目,理由也冠冕堂皇的很,“战机瞬息万变,没有个灵活清醒的头脑对应怎么行”,
脑筋打结转不过来的愚笨之辈,当然只配到底下去锻炼精神磨练体魄的接受军营生活的再教育。
这样用不同层次的处置,逐步分化吸收,如此分做三六九等处置开来,所谓个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那些家伙有什么意见的也很难抱成团,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再说他们虽然个人力量有限对军队没什么影响,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背景家族势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运用的好,也是一大助力。世家的子弟也不尽是废材,严格的纪律和训练要求他们,用功名和荣誉激励他们,未必没一些有所成就的。
武试虽说已经结束,但余波荡漾的,还是牵扯出一些纷纷扰扰的人事。
要知道军中就如朝堂一般,也是有诸多派系的。北军五虎他们看我总有不顺眼的根源也很简单。
光这晋身武官的来源,就有科举,袭荫、累进,保举等多种途径。
自唐代起,取士的考试制科和常科两种,常科就是每年分期举行的例行考试,制科又称恩科,指有时皇帝为了某中方面人材的需要,临时特别加开的科举。其中制科又文、武两科,分别用以选拔文职和武职进士。
如现在河北作战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就是本朝开元十九年(731年)诏试武贡士中,当时就以“武举异等”中第,补从九品下右卫长史,踏上仕途军旅的,属于科班出身的代表人物。
而我前些日子进行的武试,也属于这种皇帝特准的恩科。
袭荫,就是承袭父荫,根据父辈的官职、爵位、功勋,朝廷授给子孙一定的职位、爵衔,这也是唐朝中许多将门世家的传承立身的资本。父祖官至五品以上的高官子孙才可通过“门荫”作官,
如本朝大将李光弼就是承袭了,原为契丹族老八部的酋长,追随唐太宗征高丽的祖父,以及历任左羽林大将军、蒴方节度副使的父亲,李楷洛的余荫,成年后直接授左卫郎将,开始崭露头角的。
事实上,本朝以官爵军功相传的将门、文官世家数不胜数。光京畿之地,长安城内一地的豪门世家不计其数,郡望大姓比比皆是,象“薛、李、刘、高、徐、萧、辅、沈、李、梁、杜、阚、王、罗、王、陈、杨、封、裴、宇文、独孤、郑、权、阎、蒋、姜、张”等皆是其中的精华和典范,代表了历代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京师巨族显望,族人子弟众多。
其中又以崔、韦、裴、卢、高、杜、张等几大称为宰相世系、后妃世系的宗族最为显赫。其宗支在本朝出好几位宰相、后妃的。象韦韬出身的韦氏,就是属于这些宰相世姓的大宗之一。
因此虽然这些世族大姓从来不缺少浪荡无行的不肖子弟、纨绔儿女,但世家子弟也有三六九等,并不尽是是废材,毕竟作为世家大族拥有比平民百姓更加优越的环境和资源,长期的积累,要出些人才并获得晋升的几率也要高的多。
保举,就是依靠亲信大臣、强力权贵的赏识,从白身直接获得举荐获得为官的资格,本朝的许多名著名诗人,饮中八仙的王维、贺知章、储光懿等,都是象靠歧王等宗室的举荐,而破格诠选为官的。在文职上,一般多为北门学士这类佐丛顾问官职。
而军中例子比较少,非考绩长年极优异或是有奇大的功劳,方可行之。比如我就手上就拔了不少。
最后是累进,最值得尊敬的所在,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从最地层的士卒做起,依靠战功积累获得升迁的,这样的人很不容易,但在中下级军官中却是比例甚大的。
除了以上正式进入仕途方法,还有一条比较特殊的捷径--入幕,即作为某一要员大臣的私人从属的佐官,随主官的升迁而进入仕途的。
缺陷是,一荣具荣一损俱损,个人色彩浓重,好处是破格提拔的机会也大。可以直接直接获得具体的职位。象李白、杜甫,还有死鬼宰相杨国忠,以及我部下的高适、严武等历史上都是做过别人的幕僚的,现在我帐下的薛景仙等人也算是。
文官晋身与武职上述类同,除了制举、荐举、袭荫等以外还有议叙的名目,即所谓的清望官,沿袭自古代举贤良方正的九品中正制的遗风,即皇帝特别征辟在乡在野的名隆贤望的人士为官,并招众大臣评议授官的制度。
有部架空小说《新宋》里的那个石越的崛起就属于这个类型。这些人往往也是构成清流的重要力量,对舆论导向的影响,连皇帝也无法忽视的。
因此许多人,都流行在临近长安的终南山隐居修炼,以待获得名声迅速流传到长安,引起重视被天子征召的机会,被时人讥讽为终南捷径,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终南捷径”的典故。
因此这般下来,因为不同的出身经历,就在军队中,自然形成了不同利益的派系,而我和我的那些部下,勉强都算是突飞猛进的速成累进派或者事入幕派。因此除了象韦韬那般生死里博出的默契和交情外。与北军五虎那些即得利益的,累勋袭荫的世家子弟看不对眼,也是再正常的事情了。
因此,武试也成为我的一大契机。
借重新整编之机,将部属打散了分配,这些战场上活下来的便是骨干,顺便也清理一下军中可能出的山头主义派系矛盾什么的,更有利我比较牢靠的控制住局面。
武举还有一个好处,这些武举子充实龙武军的同时,也另一形式往军队里掺沙子,削弱冲淡军中个人带兵出来的擅专独断的影响力,至少在表面上也可以减少我梁某人任人唯亲,一手遮天的为人口实,于公于私,也可以让那位太上皇更放心一些。
但同样,重建龙武军,由于老皇帝的重视,不但大量扩制,还恩准特开武举乡贡拔健勇为将士之备。因此也有许多人谋钻起这举士的门道
虽说朝局经过了番重新洗牌,错综复杂的厉害干系,暂时还扯不到我头上,但诸多派系中想为自己子弟谋个好出身的却是大有人在,毕竟认为禁军没有上战场的风险,又容易接近皇帝获得晋身的想法也很有市场。
托请承情的几乎把主持日常事务的韦老二给堵的,不得不深入简出的。连我的门房都塞了一大堆的拜贴。
他近日为婚事忙的屁滚尿流,这一路下来,受到我和阿蛮成事利好消息的刺激,他和那位大夫千金的事情总算在韦老头北上前,两家敲定了来下来,但是他那为准岳父是出名的饱学老学究的,对礼仪体统看的特别重,连带这各种仪礼细节,都特别讲究严谨慎行,严丝合缝的,连带这韦老二也叫苦连天。
好在韦老二宰相老爹和御史中丞大哥的背景足够硬,我也是恶名在外,还没人敢摆资历身份,或者表达出什么出格要求,或者不够恭敬的态度,最多也就是套近拉个人情。
而且虽然是武举乡贡试,但实际的水准已经不亚于兵部尚书的主持的京试武科了。用我的话说,就是身为天子亲军,自然武艺才略俱考量要高人一等,哪怕是当个什长,也要有能当校尉使的水准纭纭。
而且唐代的科举进士,只是初步获得为官的资格,必须要通过吏部的考揭试(类似于职业专长取向考核),测过“策论”“判词”等内容,才能放职事官
所以我干脆力压众仪,将那些新进的士子们,全踢到武学去回炉再教育,也乐得清净的,虽然很是招了些非议的,但太上没发话,这一节也算揭过的。
武举还比较简单,有本事就行,两个主官坐镇,虽然不免暗中得罪的不少,但也基本防范杜绝了舞弊取巧之途。
但乘荫的想进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作为优抚大臣子弟的手段,太上老皇帝很是封赐了一批的,这些家伙就比较麻烦了。
哪怕我不得不以签下生死状,写明父母同意,将来发生任何事情生死由天命纭纭,等苛酷的要求,才吓阻了许多人后,仍还有不少人绞尽脑汁想挤进来的。
虽然许多人,对我签生死状的做法颇有微词的,但用我在太上面前,大义凛然的话说“当今国家危难,男儿当尝思报效国家,马革裹尸亦不悔,若是把北军当作了官门混职的托儿所,那还是乘早滚蛋的好,战死沙场总被死于我的军法的好把”
是得颇以为然,这话被刻意传了出去后,又是哗然一片的,吓退了不少。
最后那些还能够承荫进来,也没轻易放过的道理,起码要能够为军中最大限度的创造好处,狠很搜刮轧干每一点剩余价值才算数。毕竟他们那些乘荫,也只是个资格出身,具体职事和管辖,还得看我这些主官的心意。
当然这些事情就不用我这些上官出面,自然有口齿伶俐心思活络的专人负责。
“以后,你们就不要拿这种事情来烦我了,好歹也是侍卫陛下,也要讲个外表堂堂品貌端庄的,不要找这种长的实在对不起观众的。”
“总之有钱的出钱,有权的出权,总之不可放过一点油水的”我定下了基调。
比如当初那个汉中王世子,奉命来报道到的时候
“你们要从军”我一脸正色严肃,看这又一只超级肥羊送上来任我宰割的。“关门,放狗,旺才上”,心中却很有喊出这句经典台词的冲动。
旺才当然不会真上了,但许多秉承了上官主意的人就粉墨出场了,许多成功的公关学范例,也在龙武军的多处上演开来。
包木的兵器虽然搞不死人,但头破血流乃至伤筋动骨却是稀松平常的。
然后在观看训练不时可以听到叫喝声“笨蛋,我说让你们停了没有,继续给我上,别他娘的和一群瘟鸡似得,难道想大家一起完蛋,别将死了有校尉,校尉死了还有旅帅,旅摔帅没了还有队正,番号第一部第一营第一团的都给我顶上去,我的什长得能当校尉使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吗。。。
“什么,指挥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你是猪啊,明知不可能获胜也要想办法保存实力。。。”
“什么壮士断腕,可不是叫把全部人马都拼进去,什么叫做劣势中进退自如”
每个看见模范营的实兵对抗的,都要发这一阵呆,然后有了心理印象或者说阴影后,就好办事了。
“这边请”
“恩,萧三公子,我们是军人,军人就得打仗,就得死人,您是度支使的儿子,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叫我们怎么向萧大人交代啊”
。。。。。。。。。。。。。。
“那个再说了,如果你出了怎么事令尊也不会放过我们的,这样对大家都不好”
。。。。。。。。。。。。。。
“不如这样,你给我们兄弟一点钱,当然这钱也不多,二百万钱就行啊,我们可以把我们营的功劳都推到你的身上,我可以向你保证,让你两个月内有足够的军功回去,怎么样啊。考虑考虑”
。。。。。。。。。。。。。。
“实不相瞒。有很多大唐未来的希望都曾在我们这从过军,什么亲王、嗣王、郡王们的世子,都做过我们军上老大的跟班,恩,当然,他们两个月后就回去了”。
“比如说韦相的二公子,据说现在都是我们军中,执掌日常要务的二号人物了”。
“还有当今太子,也做过监军的观军容使,如今是总天下兵马大元帅”诸如此类的。
办事的人员,对自己制造的气氛很是满意,无论是纨绔子弟,还是热血青年,充满了希望的,总是最好的冤大头。
。。。。。。。。。。。。。
“恕我直言,孙队正,您的这些话别将大人,都尉大人、营官校尉大人,都已经和我说过无数次了,但我来这里是报效帝国和锻炼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弄一点军功回去做朝廷的蛀虫的。希望大人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他有些激动的道。
当然象这样热血冲头的小白,已经不多见了。
这时劝导的人,就会赞许的拍拍肩膀说,“想你这样不怕吃苦,一心报国的好儿郎不多了,现在有个最艰苦,也最能考验人的地方,可以安排你去。。。。。”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情,也有不同的法子,既然想办法进得来,不付出点代价,怎得轻易放你出去呢。
然后故事继续发展。
“这有什么区别吗”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小白们,继续被诱导着,身不由己的往里钻。
“当然这个分派位置吗,也大有讲究”办事的人会这样告诉他的。
“能够留在大人身边,随时见习是最好的资历了”
“没听我们大人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兵,可不是好兵啊”
“想当年我们大人不过是哥舒元帅帐下一小卒,。。。。。。。你看看,如今身居禁要,为当今陛下亲族许婚,与太子有师谊,随侍太上,还常常独自召对。。。。。”
“当年那些郡王亲王的世子,乃至当今的太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建宁王,都是咱家大人身边呆过的。。。。。号称名将之路啊”
。。。。。。。。。。
“什么要战功,那也行啊。。。”
“比如,在关中打算游击的靖难旅的罗别将部下,虽然风险最大,但每天都头斩获,最容易赚取军功了”口绽莲花,很有推销员的潜质。
。。。。。。。
“高郎将梁州军也不错,临近前线,时常有小股流窜的叛贼袭扰,得个优评最轻易不过”
。。。。。。。。。。。。。
“不然,卫朗将的大散关军怎么样,那里位置重要,得个优评也不错。。。”
。。。。。。。。。。。。。。
如此的事情还有很多,在不同的地方发生着。
大多数都愿意付出一些,获得一些更好的待遇和捷径,最后顽抗的到底的也不是没有
“还有这种人啊”公关人员有点奇怪的看着对方,好一会儿突然问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在家中并不得宠是吧?”
“你怎么知道?!”对方吃惊的问道。等他说完了,才醒悟到这不是自己承认了。
“哈哈,那也没关系,你现在有多少身家。。。”
当然这种就被他放到士卒中间去同甘共苦了,如果熬不过自己滚蛋最好,如果他们能够挺的过来,那在我手上也是很有前途了。
这些有功名的世家子弟,单独组成部队,还起了个名号,叫做青年近卫军的。
然后,其中比较出色的,在逐步挑选出来组成一团,留在身边做见习兼扈从,叫做士官团。其中有所专长和成就的,还可以再选为正式司职的参军。
光这见习兼扈从也不是好做的,还要经过我这位大人的面试的,经常是号称做脑筋急转弯的名目,理由也冠冕堂皇的很,“战机瞬息万变,没有个灵活清醒的头脑对应怎么行”,
脑筋打结转不过来的愚笨之辈,当然只配到底下去锻炼精神磨练体魄的接受军营生活的再教育。
这样用不同层次的处置,逐步分化吸收,如此分做三六九等处置开来,所谓个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那些家伙有什么意见的也很难抱成团,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再说他们虽然个人力量有限对军队没什么影响,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背景家族势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运用的好,也是一大助力。世家的子弟也不尽是废材,严格的纪律和训练要求他们,用功名和荣誉激励他们,未必没一些有所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