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事了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事了
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陵园的地宫部分,已经修建完成,现在就是运泥而来,将其彻底封填,这个时候,近万个民夫匠工,很好的诠释了,人多力量大的至理名言,一车车,一担担的泥土,倾填坑中,几人架着粗重的木柱,像是杵米似的,一下下,把松散的泥土夯实。
两三天时间,地宫被掩埋于地下,只留下一条墓道出入,待李渊的棺椁安放其中,就放下断龙石,封死通道,匠役修建陵园的任务,也算是大功告成,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要继续夯土,直到高起平地六丈。
至此,也不算完事,地面上还要修建陵冢,刻字、立碑,以及移植松柏,摆放一些装点门面的石雕等等,这些事情,有些零碎,营地民夫匠工众多,分工合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三原县的百姓,也非常乐意帮忙的。
百姓是纯朴的,要比任何人,更加懂得知恩图报,在龙池乡盘桓了近两个月,这个大唐皇家陵墓施工队,不仅没有受到扰民的非议,反而深受欢迎,绝对不是曲意逢迎,毕竟权力,只会使人生畏,不能令人尊敬。
开始的时候,见到施工队在这里大兴土木,附近的村民百姓,内心深处,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想法,只是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皇权之威,已经深入人心,谁也不会多嘴,自找麻烦,可是没过多久,事情就有了变化。
某天,一个长相清俊的年轻人,带着几个随从,满面笑容,态度和气的,在里正村老的陪同下,来到村子,玩笑般的,说要与大家谈笔生意,谁家有多余的蔬菜,每日清晨摘取送到营地之中,他可以高价收购。
无论古今,食料可以大致可分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和肉类,古代的乡村百姓,对于水果和肉食,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可以换种说法,这两样除了富贵人家,普通百姓享受不起,所以家常的膳食,只有粮食与蔬菜而已。
然而,肯定是以粮食为主,村落之中,田里种植的,多是粟、黍、麦、稻,至于蔬菜,吃得再多,容易消化,自然不及粮食实惠,所以,村民只是在山头角落,开辟小块的田地,偶尔播种打牙祭,没有形成规模。
况且,京城的王公贵族,富商巨贾,都有自己的庄园,想吃什么,就吩咐佃农种什么,不会到市场采购,所以现在听说,蔬菜也可以卖钱,村中的百姓,自然怀疑起来,年轻人也不解释,只是笑笑,就离开了,好像还要到其他村子宣扬此事。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第二天,总有一两个百姓,摘了少许蔬菜,提着篮子,犹豫不决的来到营地,却受到热情的接待,随之,他们拿着菜钱回村,立即引起热烈的反响,人心思动,百姓立即行动起来。
当然,不是什么蔬菜也要的,老的、坏的、还没有长成的,这些不在采购的行列之中,却让部分急功近利的百姓失望不已,不过大多数人十分欣喜,毕竟这是意外之得,天天这样卖菜,估算再过一个多月,就能给家里的妻儿,买匹布,做新衣了。
只是,菜地不多,产量不足,摘过一次,肯定要再过些日子才能长出,不可能天天都有,一些心思灵巧的百姓,就开始往上山跑了,什么山芋、野菜、竹笋之类,价格是比较便宜,但是好歹也是钱啊。
与此同时,不仅是百姓欣喜,修建陵园的民夫匠工,天天能够加菜,也非常的欢欣鼓舞,不过,由于人数众多,蔬菜有限,不可能做到均匀平摊,所以某个官员提议,实施工分制,将民夫匠工,按照营造、挑担、雕琢……等类,分成十几个小组,通过内部的评比,谁先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通过官吏的认可,那么自然而然,可以享受加菜的待遇。
至于,消极怠工,或者急于求成,不求质量,成绩排在末尾的小组,也不用担心,没有什么惩罚,也不会让你饱肚子,但是你吃着干巴巴的白饭,看着旁边的人,欢声笑语,有滋有味的享用着香软可口的米饭,泛着油光的蔬菜,遇上了某个官员心情舒畅的时候,甚至会配上一盅肉汤,那个时候,即使没人炫耀,你自己也看不顺眼吧,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情。
即使是身份低微的匠役,心中总有上进的想法,在相同的情况下,有人过得比自己还好,怎么不令人激愤,咬牙切齿……次日,排名末尾的小组,暴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干劲十足,跃居首位,不过,总有人排在后面,这个情况,再次循环起来。
最乐于见到这个场面的,自然是负责督工的官吏,看到工程的进速,一天比一天加快,虽然额外多花了些钱,但是也值得了,对于决策的阎立德,自是歌功颂德,佩服不已,当然,只有少数人清楚,这是谁的功劳。
“符节,太子殿下要来了。”
营地主帐,阎立德轻咬了口冰食,一股冰凉透爽的感觉,在舌头上打转,身上的热气,仿佛也随之消散,可惜,就是一碗,阎立德有些惋惜。
古代,由于技术限制,冰之收藏不易,到了盛夏酷暑时节,价格非常的昂贵,能够享用的人并不多,手中这碗,还是虎口夺食得来,又咬了口,阎立德目光有几分贪婪,看向韩瑞案上的食盒,笑眯眯道:“符节,少年人,肠胃弱,不宜多吃冰寒之物……”
“阎大匠,已经分你大半了,还不知足。”韩瑞啼笑皆非。
“那就算了,谈正事。”阎立德的脸皮不够厚,有点儿尴尬,随之说道:“陛下才走不久,太子殿下又来了,莫非是不放心我们。”
“应该是重视才对。”韩瑞说道:“况且,使节不是说了,太子殿下此次前来,是要犒劳大家,那么充分说明,陛下,还有朝廷大臣,对于我们工作的成效,还是非常满意的。”
“没错,肯定就是这个意思。”阎立德深以为然,侧身说道:“你们听到了吧,传我之令,大家做好迎接太子殿下的准备。”
“诺。”几个书吏连忙应声,退下去传达指令。
半个时辰之后,唐朱村头平地之前,慢慢走来浩浩荡荡的队伍,太子的仪驾,自然不及皇帝,而且仓促之间,准备不足,排场不够大气,但是带来的食物却不少,十几头生猪活羊,居然还有酒,真是温暖人心。
在百多个军卫的簇拥下,李承乾来到村头平地,以阎立德为首的官吏,纷纷上前见礼,李承乾应对得体,笑容不多,却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众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身为太子,就应该有这样的威仪。
李世民的声威,已经深入人心,再怎么没有架子,世人只会称赞,皇帝平易近人,不愧是贤明君主,李承乾就不行了,稍微表现逊色,指不定,某些人心中腹诽,望之不似人君。
前呼后拥,来到营地,在主帐坐了下来,阎立德就要汇报陵园的情况,却见李承乾挥手,平静说道:“阎大匠的奏折,孤在京城,已经仔细看过,无须再言,朝中大臣,对于诸位的工作,十分满意,让孤前来犒赏……”
帐中官员,闻声欣喜,自然没有留意,李承乾述说的时候,声音生涩,语气有些不对劲,好像是少提了什么,韩瑞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自己的多心。
李承乾称赞,阎立德自然要代表众人,出来表示谦虚,什么奉令行事,多得陛下、太子、朝中大臣的支持信任,不敢居功自傲,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下个月完成任务云云,李承乾适时表示满意,你来我往,又是一番例行公事的对答。
差不多了,李承乾抚额,借口车马疲惫,需要小憩片刻,待会再前去视察陵园的情况,众人自然识趣,连忙告退而出,韩瑞也在其中,不过却没有走远,悠悠了转了半圈,一只羽毛纯白的鸽子从天而降,扑震着翅膀,抓立在韩瑞的肩上。
旁边的官吏,已经习以为常,年纪较大的不以为然,年纪较轻的十分羡慕,飞鸽传情,真是浪漫,当然,唐代可没有浪漫这个词,但是,多半就是这种感觉,韩瑞坦然自若,捉着鸽子回到帐中,解下鸽子腿下的小信筒,取出小巧的纸卷,展开观看,会心而笑。
随之,韩瑞拿出小号毛笔,蘸墨,截纸回信,装到小信筒,系好,捧着白鸽走出帐外,抛手放飞,白鸽振着翅膀,如同飞箭,消息在远方。
“韩公子,那是你养的鸽子?”
清脆好奇的声音传来,韩瑞回头,轻笑道:“算是吧,借的,暂时养一段时间。”
“那只,好像是信鸽。”
“呵呵,如意,你真是心细如发。”韩瑞赞了句,也没有解释,而是笑道:“怎样,太子休息了?有空出来找我聊天。”
说到正事,如意肃容,轻声道:“殿下有请。”
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韩瑞轻轻点头,转身走去,却听到如意在身后,悄悄地提醒道:“韩公子,宫里出事了……”A
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事了
齐心合力,众志成城,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陵园的地宫部分,已经修建完成,现在就是运泥而来,将其彻底封填,这个时候,近万个民夫匠工,很好的诠释了,人多力量大的至理名言,一车车,一担担的泥土,倾填坑中,几人架着粗重的木柱,像是杵米似的,一下下,把松散的泥土夯实。
两三天时间,地宫被掩埋于地下,只留下一条墓道出入,待李渊的棺椁安放其中,就放下断龙石,封死通道,匠役修建陵园的任务,也算是大功告成,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要继续夯土,直到高起平地六丈。
至此,也不算完事,地面上还要修建陵冢,刻字、立碑,以及移植松柏,摆放一些装点门面的石雕等等,这些事情,有些零碎,营地民夫匠工众多,分工合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三原县的百姓,也非常乐意帮忙的。
百姓是纯朴的,要比任何人,更加懂得知恩图报,在龙池乡盘桓了近两个月,这个大唐皇家陵墓施工队,不仅没有受到扰民的非议,反而深受欢迎,绝对不是曲意逢迎,毕竟权力,只会使人生畏,不能令人尊敬。
开始的时候,见到施工队在这里大兴土木,附近的村民百姓,内心深处,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想法,只是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皇权之威,已经深入人心,谁也不会多嘴,自找麻烦,可是没过多久,事情就有了变化。
某天,一个长相清俊的年轻人,带着几个随从,满面笑容,态度和气的,在里正村老的陪同下,来到村子,玩笑般的,说要与大家谈笔生意,谁家有多余的蔬菜,每日清晨摘取送到营地之中,他可以高价收购。
无论古今,食料可以大致可分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和肉类,古代的乡村百姓,对于水果和肉食,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可以换种说法,这两样除了富贵人家,普通百姓享受不起,所以家常的膳食,只有粮食与蔬菜而已。
然而,肯定是以粮食为主,村落之中,田里种植的,多是粟、黍、麦、稻,至于蔬菜,吃得再多,容易消化,自然不及粮食实惠,所以,村民只是在山头角落,开辟小块的田地,偶尔播种打牙祭,没有形成规模。
况且,京城的王公贵族,富商巨贾,都有自己的庄园,想吃什么,就吩咐佃农种什么,不会到市场采购,所以现在听说,蔬菜也可以卖钱,村中的百姓,自然怀疑起来,年轻人也不解释,只是笑笑,就离开了,好像还要到其他村子宣扬此事。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第二天,总有一两个百姓,摘了少许蔬菜,提着篮子,犹豫不决的来到营地,却受到热情的接待,随之,他们拿着菜钱回村,立即引起热烈的反响,人心思动,百姓立即行动起来。
当然,不是什么蔬菜也要的,老的、坏的、还没有长成的,这些不在采购的行列之中,却让部分急功近利的百姓失望不已,不过大多数人十分欣喜,毕竟这是意外之得,天天这样卖菜,估算再过一个多月,就能给家里的妻儿,买匹布,做新衣了。
只是,菜地不多,产量不足,摘过一次,肯定要再过些日子才能长出,不可能天天都有,一些心思灵巧的百姓,就开始往上山跑了,什么山芋、野菜、竹笋之类,价格是比较便宜,但是好歹也是钱啊。
与此同时,不仅是百姓欣喜,修建陵园的民夫匠工,天天能够加菜,也非常的欢欣鼓舞,不过,由于人数众多,蔬菜有限,不可能做到均匀平摊,所以某个官员提议,实施工分制,将民夫匠工,按照营造、挑担、雕琢……等类,分成十几个小组,通过内部的评比,谁先按质按量完成任务,通过官吏的认可,那么自然而然,可以享受加菜的待遇。
至于,消极怠工,或者急于求成,不求质量,成绩排在末尾的小组,也不用担心,没有什么惩罚,也不会让你饱肚子,但是你吃着干巴巴的白饭,看着旁边的人,欢声笑语,有滋有味的享用着香软可口的米饭,泛着油光的蔬菜,遇上了某个官员心情舒畅的时候,甚至会配上一盅肉汤,那个时候,即使没人炫耀,你自己也看不顺眼吧,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情。
即使是身份低微的匠役,心中总有上进的想法,在相同的情况下,有人过得比自己还好,怎么不令人激愤,咬牙切齿……次日,排名末尾的小组,暴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干劲十足,跃居首位,不过,总有人排在后面,这个情况,再次循环起来。
最乐于见到这个场面的,自然是负责督工的官吏,看到工程的进速,一天比一天加快,虽然额外多花了些钱,但是也值得了,对于决策的阎立德,自是歌功颂德,佩服不已,当然,只有少数人清楚,这是谁的功劳。
“符节,太子殿下要来了。”
营地主帐,阎立德轻咬了口冰食,一股冰凉透爽的感觉,在舌头上打转,身上的热气,仿佛也随之消散,可惜,就是一碗,阎立德有些惋惜。
古代,由于技术限制,冰之收藏不易,到了盛夏酷暑时节,价格非常的昂贵,能够享用的人并不多,手中这碗,还是虎口夺食得来,又咬了口,阎立德目光有几分贪婪,看向韩瑞案上的食盒,笑眯眯道:“符节,少年人,肠胃弱,不宜多吃冰寒之物……”
“阎大匠,已经分你大半了,还不知足。”韩瑞啼笑皆非。
“那就算了,谈正事。”阎立德的脸皮不够厚,有点儿尴尬,随之说道:“陛下才走不久,太子殿下又来了,莫非是不放心我们。”
“应该是重视才对。”韩瑞说道:“况且,使节不是说了,太子殿下此次前来,是要犒劳大家,那么充分说明,陛下,还有朝廷大臣,对于我们工作的成效,还是非常满意的。”
“没错,肯定就是这个意思。”阎立德深以为然,侧身说道:“你们听到了吧,传我之令,大家做好迎接太子殿下的准备。”
“诺。”几个书吏连忙应声,退下去传达指令。
半个时辰之后,唐朱村头平地之前,慢慢走来浩浩荡荡的队伍,太子的仪驾,自然不及皇帝,而且仓促之间,准备不足,排场不够大气,但是带来的食物却不少,十几头生猪活羊,居然还有酒,真是温暖人心。
在百多个军卫的簇拥下,李承乾来到村头平地,以阎立德为首的官吏,纷纷上前见礼,李承乾应对得体,笑容不多,却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众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身为太子,就应该有这样的威仪。
李世民的声威,已经深入人心,再怎么没有架子,世人只会称赞,皇帝平易近人,不愧是贤明君主,李承乾就不行了,稍微表现逊色,指不定,某些人心中腹诽,望之不似人君。
前呼后拥,来到营地,在主帐坐了下来,阎立德就要汇报陵园的情况,却见李承乾挥手,平静说道:“阎大匠的奏折,孤在京城,已经仔细看过,无须再言,朝中大臣,对于诸位的工作,十分满意,让孤前来犒赏……”
帐中官员,闻声欣喜,自然没有留意,李承乾述说的时候,声音生涩,语气有些不对劲,好像是少提了什么,韩瑞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自己的多心。
李承乾称赞,阎立德自然要代表众人,出来表示谦虚,什么奉令行事,多得陛下、太子、朝中大臣的支持信任,不敢居功自傲,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下个月完成任务云云,李承乾适时表示满意,你来我往,又是一番例行公事的对答。
差不多了,李承乾抚额,借口车马疲惫,需要小憩片刻,待会再前去视察陵园的情况,众人自然识趣,连忙告退而出,韩瑞也在其中,不过却没有走远,悠悠了转了半圈,一只羽毛纯白的鸽子从天而降,扑震着翅膀,抓立在韩瑞的肩上。
旁边的官吏,已经习以为常,年纪较大的不以为然,年纪较轻的十分羡慕,飞鸽传情,真是浪漫,当然,唐代可没有浪漫这个词,但是,多半就是这种感觉,韩瑞坦然自若,捉着鸽子回到帐中,解下鸽子腿下的小信筒,取出小巧的纸卷,展开观看,会心而笑。
随之,韩瑞拿出小号毛笔,蘸墨,截纸回信,装到小信筒,系好,捧着白鸽走出帐外,抛手放飞,白鸽振着翅膀,如同飞箭,消息在远方。
“韩公子,那是你养的鸽子?”
清脆好奇的声音传来,韩瑞回头,轻笑道:“算是吧,借的,暂时养一段时间。”
“那只,好像是信鸽。”
“呵呵,如意,你真是心细如发。”韩瑞赞了句,也没有解释,而是笑道:“怎样,太子休息了?有空出来找我聊天。”
说到正事,如意肃容,轻声道:“殿下有请。”
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韩瑞轻轻点头,转身走去,却听到如意在身后,悄悄地提醒道:“韩公子,宫里出事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