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主要战役――1915年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喀尔巴阡战役】
1915年1月23日至4月2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西南方面军为进袭匈牙利和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俄军最高统帅部计划于1915年初经东普鲁士对柏林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但是,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制定了一项进袭匈牙利的战略性战役计划,并获准执行。布鲁西洛夫将军的第8集团军承担主要任务。其所属4个军在杜克拉―巴利格鲁德地段集结,受命向胡门内方向进攻。德军统帅部获悉喀尔巴阡战役的准备情况,急速派军驰援盟国,同时计划由喀尔巴阡山向利沃夫和由东普鲁土向南实施夹击,以期歼灭波兰的俄军。新编南集团军(司令为林辛根)辖6个步兵师(其中德军3个师)在穆卡切沃(蒙卡奇)、乌日哥罗德地域展开,受命向斯特雷、利沃夫方向实施突击。奥匈帝国抽调第5和第3集团军参加作战。奥匈帝国统帅部还计划向佩列梅什利方向发起进攻,以解该要塞之围。奥匈军队和德军(步兵师53.5个,骑兵师9.5个,火炮2440门)对俄军(步兵师40个,骑兵师8.5个,火炮2980门)略占优势。1月22―24日,德军和奥匈军队转入进攻,向桑博尔和斯特雷实施突击。几乎与此同时,俄军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由于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冬季作战,双方又多次发生遭遇战斗,俄军进展迟缓。直到2月初,集团军右翼才占领喀尔巴阡山的科内奇纳、巴利格鲁德地段。在斯特雷方向,俄军顽强防御,但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联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被迫向锡雷特河、并进而向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西南方面军司令重新变更军队部署。2月底,方面军抽调右翼几个军加强左翼,并新组建成第9集团军(步兵师8.5个、骑兵师5个,由列奇茨基将军任司令)。该集团军在博列霍夫至罗马尼亚边境一线展开,受命攻击向纳德沃尔纳亚和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发动进攻的敌军。
3月中旬,大本营改变了1915年战局的计划,命令西南方面军进攻布达佩斯,而西北方面军则进行防御。整个3月份,在第8集团军及第3集团军左翼地带内战斗连续不断。联军曾千方百计企图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但该要塞12万奥匈守军被围6个月之后于3月22日投降。腾出的第11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分别配属给了第8、第3两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受命突破德奥联军中央的防御,并向第9集团军当面敌人的侧后穿插。俄军第8和第3集团军在对德军南集团军和奥匈第3集团军发动的新的进攻中,仅前进20公里。第8集团军占领贝斯基迪山脉。3月底德军指挥部调来贝斯基迪步兵军(3个师)抗击俄军进攻。喀尔巴阡的血战一直延续到4月24日。由于伤亡重大、人员疲惫、春季泥泞,以及多处无通行道路,伊万诺夫将军只得下令停止进攻,固守所占地区。
点评:此战,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德奥军队损失约80万人,俄军未达到既定目的。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预备队,所需火炮和弹药也未得到保障。喀尔巴阡战役中,不但俄军计划落空,而且德奥联军统帅部企图大范围包围俄军左翼和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的计划亦遭到破产。双方的交战形成为在200公里宽的正面上进行面对面的搏斗。喀尔巴阡战役的意义在于俄军牵制了德奥联军大量兵力,使英、法两**队得以在巴尔干半岛和其他地区积极作战。
2、【奥古斯图夫战役】
1915年2月7日―2月2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西北方面军第10集团军与德国第10和第8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实施战役,又称东普鲁士战役,在德国文献中称为马祖里湖区冬季交战。
德军统帅部将1915年战局的重心从法国战场转移到俄国战场后,计划以第10和第8集团军的兵力(超过15个步兵师和1.5个骑兵师)向俄军右侧实施深远迂回。拟用突击集团从北、西两个方向实施两面夹击,围歼在希莱嫩西南170公里正面上展开的俄国第10集团军(11.5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司令为西韦尔斯将军)。2月7日德第8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方向对俄军左翼(南翼)发起进攻,翌日德第10集团军向韦尔日博洛沃和苏瓦乌基方向上的俄军右翼(北翼)实施迂回突击。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进攻出乎俄军统帅部的意料。2月14日前,德国第10集团军突击集团迂回到了西韦尔斯集团军右侧,迫使其步兵第3和第20军东撤。俄军左翼各步兵军在雷克、赖哥罗德地域顽强抵抗,阻止了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因交通线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而不得不撤往沿博布尔河构筑的阵地。在俄第10集团军总退却时,步兵第20军(4个不满员步兵师)陷于困境,在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中被围困于奥古斯图夫森(在奥古斯图夫东南)。该军的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进攻达10天之久,使俄国第10集团军的主力得以撤至利普斯克―奥索维茨要塞一线。德军向东南方向进攻的道路被封锁了。
点评:此占,德军企图歼灭俄第10集团军的计划未能实现。俄第10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战役中的顽强战斗使德军统帅部向俄国西北方面军实施深远迂回的总计划遭到了破产。
3、【萨洛尼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军事行动。战役因希腊城市萨洛尼卡而得名。
1915年10―11月,15万英法远征军(英军5个师,法军3个师)在该城登陆以援助塞尔维亚,黑山并防止希腊站到德国方面。远征军登陆迟误,开进缓慢,未能给塞尔维亚军队以实际援助。11月底,塞军被迫撤至科孚岛和比塞大。12月11日,英法联军退至预有防御准备的萨洛尼卡登陆场,因而形成萨洛尼卡战线。与英法远征军(1916年2月起与东方集团军)对峙的是得到德国几个师加强的保加利亚2个集团军(共13个步兵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加利波利半岛的协约**队一部、意大利军队、俄军两个旅、塞尔维亚集团军调入萨洛尼卡作战。1916年年底,双方在斯特鲁马河和莫纳斯蒂尔(比托尔)地域经一系列局部战役后,转入阵地防御。1917年初,联军将萨洛尼卡战线的军队增至66万人后,于4―5月在茨尔纳(切尔纳)河谷地实施了局部战役,但未获胜利。此后,便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1918年9月,联军在萨洛尼卡战线的人数达到66.7万人,火炮2070门,为了突破保军和德第11集团军(40万人,1138门火炮)的防御,联军发起了进攻战役。9月15日拂晓,法军2个师、塞军1个师经22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发起冲击,于黄昏前突破敌防御地段15公里(切尔纳河与瓦尔达河之间),截至9月22日,联军用骑兵和航空兵扩大突破正面达150公里,深入纵深80公里。联军切断敌人防线,直达纵深。至9月底,德第11集团军陷入合围,9月30日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由于爆发了弗拉达亚起义(1918),而退出战争,9月29日,在萨洛尼卡签订了停战协定(10月2日,保加利亚国会批准)。联军的胜利导致巴尔干中部国家战线的崩溃。
点评:此战,从军事学术观点来看,1918年萨洛尼卡战役是在山地战区对敌阵地防御的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一个范例。
4、【对戈尔利采的突破】
1915年5月2日―6月23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奥军队为击溃俄军西南方面军和占领加里西亚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马肯森将军指挥的德军第11集团军(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和约瑟夫·费迪南德大公指挥的奥匈第4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负责实施这次战役,由马肯森统一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和沃伊尔施将军指挥的德军集群负责分别从南面和西北面保障这次战役。德奥军队的任务是:在戈尔利采和格罗姆尼克地段突破西南方面军的阵地,在萨诺克以西合围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俄军第3集团军,并向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发展进攻。一旦突破成功,奥匈第1集团军即向伊万哥罗德发起进攻,奥匈第2、5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进攻。在35公里宽的突破地段上,德奥军队集中了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计12.6万人,轻型火炮457门,重型火炮159门,迫击炮96门,机枪260挺)。为了加强奥军的战斗力,德军指挥部把德军的一些师和军编入奥军。军队配备了优秀的军官,而且在进攻开始前就获得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驻防加里西亚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的防线绵延600公里,从皮利察河一直到罗马尼亚边境(切尔诺夫策城附近)。俄军指挥部对于敌人准备进攻的情报置若罔闻,认为西南方面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第8集团军以及第3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完成喀尔巴阡战役(1915)。对如何抗击德奥军队准备实施的进攻没有采取认真的措施。俄军第3集田军(超过18个步兵师另6个骑兵师)中只有5个步兵师(6万人,轻型火炮141门和重型火炮4门,机枪100挺)部署在敌人实施突破的方向上。这样德奥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步兵多1倍,火炮多4倍,而重型火炮则多39倍。俄军各集团军人员缺额严重,炮弹匮乏。每个炮兵连每日发射炮弹不能超过10发。防御纵深(5―10公里)浅近。防御工事薄弱。
经过1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德奥军队于5月2日10时开始实施突破。尽管俄军第一阵地被严重摧毁,人员伤亡很大,但是,截至日终前联军只前进了2―5公里。在头2天,进攻只是从正面压迫俄军缓慢后退。直到第3日,德奥军队将预备队投入战斗以后,才加强了突击力量,于进攻的第6日日终前,向纵深推进了40公里。俄军损失惨重,于5月15日退到新米亚斯托、桑多梅日、佩列梅什利、斯特雷一线据守。德奥军队继续进攻,随后不断逼迫俄军务集团军往东撤退。6月3日,德奥军攻占佩列梅什利,6月22日占领利沃夫,至6月月中俄军被迫放弃加里西亚,退至海乌姆、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布罗德以西20公里和布恰奇以西15公里一线。
点评:俄军的失败,不仅是德奥军队在兵力兵器方面占有优势所致,而且也是俄军最高指挥部、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和第3集团军司令官犯了严重错误的结果。俄军指挥部对戈尔利采突破过程中所形成的局势判断错误,只是在日5月12日,当紧张的防御战斗进行到第11天时,才给第3集团军下达进行防御的任务。军队指挥组织不善,缺乏明确的目的;预备队随到随用,形不成拳头;反突击软弱无力,通常达不成预期目的,且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方面军和集团军指挥部不善于在纵深内构筑和利用防御地区。德奥军在戈尔利采的突破,使俄军在1914年战局和喀尔巴阡战役中取得的胜利统统化为乌有,而且还出现了丧失波兰的危险。
5、【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1915―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5年2月19日―1916年1月9日实施的一次战役,又称加利波利半岛战役。
此次战役目的是,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土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迫使土耳其退出与德国联合的战争。英法两国竭力先于俄国夺取战略上极其重要的这2个海峡。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倡议者。最初计划规定,英法联合舰队用舰炮火力逐次摧毁土军海岸炮连和要塞,扫除海峡水雷,并突人马尔马拉海,攻占君土坦丁堡。德土联军统帅部获悉英法准备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遂将土耳其第1、第2集团军的部队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调往达达尼尔海峡地区,使要塞炮兵和岸炮连的火炮数量增至199门(包括150―355毫米炮175门),布设了10道水雷障碍(375个水雷),以加强海峡海岸防御。在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两岸配置了外围炮兵连(26门火炮),往后配有中间炮兵连(85门火炮),在查纳卡累地域配置了内防炮兵连(88门火炮)。达达尼尔海峡北岸的筑垒阵地部署了第1集团军(司令官德国利曼·冯·桑德斯上将)第3军的部队,南岸部署了该集团军第15军的部队。
1915年2月中旬,英法联合舰队(司令官英国卡登海军上将)集结在利姆诺斯岛穆德罗斯湾(战列舰1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飞机运输舰1艘)。联合舰队在大口径炮方面比土耳其岸防炮显居优势(234―380毫米炮92门,102―191毫米炮190门),2月19日开始炮击外围炮兵连。由于土军进行强有力的火力反击,英法联合舰队又因实施面积射,故长达6个小时的炮击效果甚微。随后实施的炮火突击也未奏效。为了达成战役目的,盟军把集结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联合舰队全部兵力(战列舰17艘,战列巡洋舰1艘,驱逐舰16艘,飞机运输舰1艘)都投入了战役。3月18日,联合舰队在德罗贝克海军上将指挥下(卡登海军上将已被撤换),重新试图突入达达尼尔海峡,但仍未成功。于是,决定放弃单纯使用海军作战的方案,而实施陆海军联合战役:由登陆兵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筑垒工事,以保障舰队突人马尔马拉海,然后从陆上和海上实施突击,攻占君士坦丁堡。英法远征军在亚历山大(北非)向登陆地域出发的准备工作既暴露又进展迟缓,致使敌军得以判明战役意图,并采取措施加强了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防御。土耳其统帅部组建了第5集团军(6个师,司令官为利曼·冯·桑德尔斯将军),并将原第1集团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设防的兵团编入其建制。4月25日,盟军登陆兵(81000人,178门火炮)在英国汉密尔顿上将指挥下,开始在加利波利半岛南端的塞迪尔巴希尔(主要兵力)、卡巴泰佩角(辅助兵力)、库姆卡莱角和萨罗斯湾(佯动兵力)登陆。敌人进行了顽强抵抗,盟军主要兵力和辅助兵力在头两天战斗中损失1.8万人,夺取了不大的登陆场(纵深1―1.5公里),为了扩大登陆场,英国统帅部决定实施第二批登陆兵登陆。英国从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岛增调了约12.7万人。8月初,军队增至12个师。于8月6日夜间在苏夫拉湾实施登陆(1万人)后,英法联军转入进攻。到8月10日,土军(14个师)阻止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战斗中,英法联军损失约4.5万人,大体相当于土军的损失。英法联军的8月失利,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保加利亚决定与德国结盟参战,也是丘吉尔辞去海军大臣职务的原因。1915年底,由于德奥联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战区顺利进攻,塞尔维亚军队被击溃,以及出现了希腊倒向德国一方的威胁,迫使盟军停止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将军队(14.5万人,1.5万匹军马和400门火炮)撤到希腊,以加强萨洛尼卡远征军。
点评:争夺达达尼尔海峡的斗争持续了259天。参加战役的有英军49万人、法军8万人、土军70万人。在战斗过程中,英国伤亡和失踪11.97万人,法国2.65万人,土耳其18.6万人;英法联合舰队损失战列舰6艘,土耳其损失1艘。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利是由于英法统帅部的错误造成的。他们不按约定与俄国陆海军实施协同动作,而企图独自夺取两海峡和土耳其首都(协约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战役最初企图,即仅用舰队兵力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当。英法联军统帅部低估了敌方的防御能力,忽视了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和第一批登陆兵登陆的突然性;第二批登陆兵登陆又过于迟缓,使敌方在此之前建立了强有力的防御。德土统帅部巧妙使用陆军、海岸炮兵和抗登陆水雷障碍,以及德国舰队在海上交通线上的有效作战,都是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利的主要原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经验迫使人们重新探讨有关准备和实施攻占海防筑垒地域的方法,制定出准备和实施登陆战役的新方法。联军唯一成功的是,他们在撤退时无一伤亡,堪称杰作。
6、【哥得兰海战】
1915年6月19日(7.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海军第1巡洋舰支队和德国海军舰队在波罗的海哥得兰岛附近进行的一次海战。
1915年6月18日,海军少将巴希列夫率巡洋舰“马卡罗夫将军”号(旗舰)、“巴扬”号、“勇土”号、“奥列格”号、“留里克”号和驱逐舰“诺维克”号,以及另外8艘驱逐舰奉命出海炮击梅梅尔。在浓雾中,“留里克”号和“诺维克”号掉队,尔后单独航渡。是日,德舰“罗翁”号装甲巡洋舰、“奥格斯堡”号(旗舰)和“吕贝克”号轻巡洋舰、“阿尔巴特罗斯”号布雷舰和7艘驱逐舰在海军准将卡尔夫率领下出海,到博克舍尔灯塔附近布设水雷障碍。布雷完毕,卡尔夫电告任务执行情况,随即率舰队返航。该电被俄国通信勤务部门截获并破译。通信勤务部门随即将德舰位置报告巴希列夫。巴希列夫改变炮击梅梅尔的计划,遂率巡洋舰支队去截击德舰。俄军舰队司令部严密监听敌舰无线电通信,并为俄巡洋舰导航。6月19日7时30分,俄舰在哥得兰岛附近发现“奥格斯堡”号、“阿尔巴特罗斯”号和3艘驱逐舰(“罗翁”号和“吕贝克”号巡洋舰与4艘驱逐舰此时驶往利巴瓦),立即开炮射击。卡尔夫判明情况后,令“罗翁”号和“吕贝克”号两舰归队,“阿尔巴特罗斯”号在瑞典领海隐蔽,他本人率旗舰“奥格斯堡”号南撤。俄国巡洋舰“勇土”号和“奥列格”号追上“阿尔巴特罗斯”号,并对其集中火力射击。9时,“阿尔巴特罗斯”号中弹起火,在瑞典领海厄斯特戈恩角附近抢滩。俄国巡洋舰向芬兰湾基地返航途中,于10时左右,与“罗翁”号,“吕贝克”号和4艘驱逐舰遭遇。双方舰只进行短时间炮战,未分胜负。俄巡洋舰因弹药不足,开始后撤。但德舰却误认这是战舰实施机动,使其遭致更大兵力的突击,因而也撤出战斗。10时30分,“留里克”号奉命进入战区,并与德舰遭遇。“留里克”号开炮射击,击中“罗翁”号,但在规避潜艇攻击时,“罗翁”号趁雾逃走,而“留里克”号没有实施搜索,遂向芬兰湾返航。
点评:此战总的来说,俄国舰队在海战中取得了胜利。如果俄舰在火炮使用方面不犯严重错误(无谓地耗费大量炮弹,影响了同“罗翁”号、“吕贝克”号巡洋舰的战斗进程),这次海战的战果会更大些。这次海战中,俄国舰队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无线电侦察所得情报指引己方军舰同敌舰作战。
书网www.T
1、【喀尔巴阡战役】
1915年1月23日至4月2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西南方面军为进袭匈牙利和迫使奥匈帝国退出战争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俄军最高统帅部计划于1915年初经东普鲁士对柏林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但是,西南方面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制定了一项进袭匈牙利的战略性战役计划,并获准执行。布鲁西洛夫将军的第8集团军承担主要任务。其所属4个军在杜克拉―巴利格鲁德地段集结,受命向胡门内方向进攻。德军统帅部获悉喀尔巴阡战役的准备情况,急速派军驰援盟国,同时计划由喀尔巴阡山向利沃夫和由东普鲁土向南实施夹击,以期歼灭波兰的俄军。新编南集团军(司令为林辛根)辖6个步兵师(其中德军3个师)在穆卡切沃(蒙卡奇)、乌日哥罗德地域展开,受命向斯特雷、利沃夫方向实施突击。奥匈帝国抽调第5和第3集团军参加作战。奥匈帝国统帅部还计划向佩列梅什利方向发起进攻,以解该要塞之围。奥匈军队和德军(步兵师53.5个,骑兵师9.5个,火炮2440门)对俄军(步兵师40个,骑兵师8.5个,火炮2980门)略占优势。1月22―24日,德军和奥匈军队转入进攻,向桑博尔和斯特雷实施突击。几乎与此同时,俄军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由于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冬季作战,双方又多次发生遭遇战斗,俄军进展迟缓。直到2月初,集团军右翼才占领喀尔巴阡山的科内奇纳、巴利格鲁德地段。在斯特雷方向,俄军顽强防御,但方面军左翼军队在联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被迫向锡雷特河、并进而向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撤退。西南方面军司令重新变更军队部署。2月底,方面军抽调右翼几个军加强左翼,并新组建成第9集团军(步兵师8.5个、骑兵师5个,由列奇茨基将军任司令)。该集团军在博列霍夫至罗马尼亚边境一线展开,受命攻击向纳德沃尔纳亚和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发动进攻的敌军。
3月中旬,大本营改变了1915年战局的计划,命令西南方面军进攻布达佩斯,而西北方面军则进行防御。整个3月份,在第8集团军及第3集团军左翼地带内战斗连续不断。联军曾千方百计企图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但该要塞12万奥匈守军被围6个月之后于3月22日投降。腾出的第11集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分别配属给了第8、第3两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受命突破德奥联军中央的防御,并向第9集团军当面敌人的侧后穿插。俄军第8和第3集团军在对德军南集团军和奥匈第3集团军发动的新的进攻中,仅前进20公里。第8集团军占领贝斯基迪山脉。3月底德军指挥部调来贝斯基迪步兵军(3个师)抗击俄军进攻。喀尔巴阡的血战一直延续到4月24日。由于伤亡重大、人员疲惫、春季泥泞,以及多处无通行道路,伊万诺夫将军只得下令停止进攻,固守所占地区。
点评:此战,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德奥军队损失约80万人,俄军未达到既定目的。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预备队,所需火炮和弹药也未得到保障。喀尔巴阡战役中,不但俄军计划落空,而且德奥联军统帅部企图大范围包围俄军左翼和解除佩列梅什利之围的计划亦遭到破产。双方的交战形成为在200公里宽的正面上进行面对面的搏斗。喀尔巴阡战役的意义在于俄军牵制了德奥联军大量兵力,使英、法两**队得以在巴尔干半岛和其他地区积极作战。
2、【奥古斯图夫战役】
1915年2月7日―2月2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西北方面军第10集团军与德国第10和第8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对实施战役,又称东普鲁士战役,在德国文献中称为马祖里湖区冬季交战。
德军统帅部将1915年战局的重心从法国战场转移到俄国战场后,计划以第10和第8集团军的兵力(超过15个步兵师和1.5个骑兵师)向俄军右侧实施深远迂回。拟用突击集团从北、西两个方向实施两面夹击,围歼在希莱嫩西南170公里正面上展开的俄国第10集团军(11.5个步兵师和2.5个骑兵师,司令为西韦尔斯将军)。2月7日德第8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方向对俄军左翼(南翼)发起进攻,翌日德第10集团军向韦尔日博洛沃和苏瓦乌基方向上的俄军右翼(北翼)实施迂回突击。德军这两个集团军的进攻出乎俄军统帅部的意料。2月14日前,德国第10集团军突击集团迂回到了西韦尔斯集团军右侧,迫使其步兵第3和第20军东撤。俄军左翼各步兵军在雷克、赖哥罗德地域顽强抵抗,阻止了德国第8集团军的前进,但因交通线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而不得不撤往沿博布尔河构筑的阵地。在俄第10集团军总退却时,步兵第20军(4个不满员步兵师)陷于困境,在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中被围困于奥古斯图夫森(在奥古斯图夫东南)。该军的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德军进攻达10天之久,使俄国第10集团军的主力得以撤至利普斯克―奥索维茨要塞一线。德军向东南方向进攻的道路被封锁了。
点评:此占,德军企图歼灭俄第10集团军的计划未能实现。俄第10集团军在奥古斯图夫战役中的顽强战斗使德军统帅部向俄国西北方面军实施深远迂回的总计划遭到了破产。
3、【萨洛尼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军事行动。战役因希腊城市萨洛尼卡而得名。
1915年10―11月,15万英法远征军(英军5个师,法军3个师)在该城登陆以援助塞尔维亚,黑山并防止希腊站到德国方面。远征军登陆迟误,开进缓慢,未能给塞尔维亚军队以实际援助。11月底,塞军被迫撤至科孚岛和比塞大。12月11日,英法联军退至预有防御准备的萨洛尼卡登陆场,因而形成萨洛尼卡战线。与英法远征军(1916年2月起与东方集团军)对峙的是得到德国几个师加强的保加利亚2个集团军(共13个步兵师)。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加利波利半岛的协约**队一部、意大利军队、俄军两个旅、塞尔维亚集团军调入萨洛尼卡作战。1916年年底,双方在斯特鲁马河和莫纳斯蒂尔(比托尔)地域经一系列局部战役后,转入阵地防御。1917年初,联军将萨洛尼卡战线的军队增至66万人后,于4―5月在茨尔纳(切尔纳)河谷地实施了局部战役,但未获胜利。此后,便停止了积极的战斗行动。1918年9月,联军在萨洛尼卡战线的人数达到66.7万人,火炮2070门,为了突破保军和德第11集团军(40万人,1138门火炮)的防御,联军发起了进攻战役。9月15日拂晓,法军2个师、塞军1个师经22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发起冲击,于黄昏前突破敌防御地段15公里(切尔纳河与瓦尔达河之间),截至9月22日,联军用骑兵和航空兵扩大突破正面达150公里,深入纵深80公里。联军切断敌人防线,直达纵深。至9月底,德第11集团军陷入合围,9月30日投降。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由于爆发了弗拉达亚起义(1918),而退出战争,9月29日,在萨洛尼卡签订了停战协定(10月2日,保加利亚国会批准)。联军的胜利导致巴尔干中部国家战线的崩溃。
点评:此战,从军事学术观点来看,1918年萨洛尼卡战役是在山地战区对敌阵地防御的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一个范例。
4、【对戈尔利采的突破】
1915年5月2日―6月23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奥军队为击溃俄军西南方面军和占领加里西亚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马肯森将军指挥的德军第11集团军(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和约瑟夫·费迪南德大公指挥的奥匈第4集团军(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负责实施这次战役,由马肯森统一指挥。奥匈第3集团军和沃伊尔施将军指挥的德军集群负责分别从南面和西北面保障这次战役。德奥军队的任务是:在戈尔利采和格罗姆尼克地段突破西南方面军的阵地,在萨诺克以西合围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将军指挥的俄军第3集团军,并向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发展进攻。一旦突破成功,奥匈第1集团军即向伊万哥罗德发起进攻,奥匈第2、5集团军向利沃夫发起进攻。在35公里宽的突破地段上,德奥军队集中了10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计12.6万人,轻型火炮457门,重型火炮159门,迫击炮96门,机枪260挺)。为了加强奥军的战斗力,德军指挥部把德军的一些师和军编入奥军。军队配备了优秀的军官,而且在进攻开始前就获得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驻防加里西亚的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的防线绵延600公里,从皮利察河一直到罗马尼亚边境(切尔诺夫策城附近)。俄军指挥部对于敌人准备进攻的情报置若罔闻,认为西南方面军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第8集团军以及第3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完成喀尔巴阡战役(1915)。对如何抗击德奥军队准备实施的进攻没有采取认真的措施。俄军第3集田军(超过18个步兵师另6个骑兵师)中只有5个步兵师(6万人,轻型火炮141门和重型火炮4门,机枪100挺)部署在敌人实施突破的方向上。这样德奥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步兵多1倍,火炮多4倍,而重型火炮则多39倍。俄军各集团军人员缺额严重,炮弹匮乏。每个炮兵连每日发射炮弹不能超过10发。防御纵深(5―10公里)浅近。防御工事薄弱。
经过1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德奥军队于5月2日10时开始实施突破。尽管俄军第一阵地被严重摧毁,人员伤亡很大,但是,截至日终前联军只前进了2―5公里。在头2天,进攻只是从正面压迫俄军缓慢后退。直到第3日,德奥军队将预备队投入战斗以后,才加强了突击力量,于进攻的第6日日终前,向纵深推进了40公里。俄军损失惨重,于5月15日退到新米亚斯托、桑多梅日、佩列梅什利、斯特雷一线据守。德奥军队继续进攻,随后不断逼迫俄军务集团军往东撤退。6月3日,德奥军攻占佩列梅什利,6月22日占领利沃夫,至6月月中俄军被迫放弃加里西亚,退至海乌姆、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布罗德以西20公里和布恰奇以西15公里一线。
点评:俄军的失败,不仅是德奥军队在兵力兵器方面占有优势所致,而且也是俄军最高指挥部、西南方面军总司令和第3集团军司令官犯了严重错误的结果。俄军指挥部对戈尔利采突破过程中所形成的局势判断错误,只是在日5月12日,当紧张的防御战斗进行到第11天时,才给第3集团军下达进行防御的任务。军队指挥组织不善,缺乏明确的目的;预备队随到随用,形不成拳头;反突击软弱无力,通常达不成预期目的,且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方面军和集团军指挥部不善于在纵深内构筑和利用防御地区。德奥军在戈尔利采的突破,使俄军在1914年战局和喀尔巴阡战役中取得的胜利统统化为乌有,而且还出现了丧失波兰的危险。
5、【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1915―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于1915年2月19日―1916年1月9日实施的一次战役,又称加利波利半岛战役。
此次战役目的是,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土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迫使土耳其退出与德国联合的战争。英法两国竭力先于俄国夺取战略上极其重要的这2个海峡。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倡议者。最初计划规定,英法联合舰队用舰炮火力逐次摧毁土军海岸炮连和要塞,扫除海峡水雷,并突人马尔马拉海,攻占君土坦丁堡。德土联军统帅部获悉英法准备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遂将土耳其第1、第2集团军的部队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调往达达尼尔海峡地区,使要塞炮兵和岸炮连的火炮数量增至199门(包括150―355毫米炮175门),布设了10道水雷障碍(375个水雷),以加强海峡海岸防御。在达达尼尔海峡入口两岸配置了外围炮兵连(26门火炮),往后配有中间炮兵连(85门火炮),在查纳卡累地域配置了内防炮兵连(88门火炮)。达达尼尔海峡北岸的筑垒阵地部署了第1集团军(司令官德国利曼·冯·桑德斯上将)第3军的部队,南岸部署了该集团军第15军的部队。
1915年2月中旬,英法联合舰队(司令官英国卡登海军上将)集结在利姆诺斯岛穆德罗斯湾(战列舰1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6艘,潜艇7艘,飞机运输舰1艘)。联合舰队在大口径炮方面比土耳其岸防炮显居优势(234―380毫米炮92门,102―191毫米炮190门),2月19日开始炮击外围炮兵连。由于土军进行强有力的火力反击,英法联合舰队又因实施面积射,故长达6个小时的炮击效果甚微。随后实施的炮火突击也未奏效。为了达成战役目的,盟军把集结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联合舰队全部兵力(战列舰17艘,战列巡洋舰1艘,驱逐舰16艘,飞机运输舰1艘)都投入了战役。3月18日,联合舰队在德罗贝克海军上将指挥下(卡登海军上将已被撤换),重新试图突入达达尼尔海峡,但仍未成功。于是,决定放弃单纯使用海军作战的方案,而实施陆海军联合战役:由登陆兵夺取加利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筑垒工事,以保障舰队突人马尔马拉海,然后从陆上和海上实施突击,攻占君士坦丁堡。英法远征军在亚历山大(北非)向登陆地域出发的准备工作既暴露又进展迟缓,致使敌军得以判明战役意图,并采取措施加强了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防御。土耳其统帅部组建了第5集团军(6个师,司令官为利曼·冯·桑德尔斯将军),并将原第1集团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设防的兵团编入其建制。4月25日,盟军登陆兵(81000人,178门火炮)在英国汉密尔顿上将指挥下,开始在加利波利半岛南端的塞迪尔巴希尔(主要兵力)、卡巴泰佩角(辅助兵力)、库姆卡莱角和萨罗斯湾(佯动兵力)登陆。敌人进行了顽强抵抗,盟军主要兵力和辅助兵力在头两天战斗中损失1.8万人,夺取了不大的登陆场(纵深1―1.5公里),为了扩大登陆场,英国统帅部决定实施第二批登陆兵登陆。英国从本土向加利波利半岛增调了约12.7万人。8月初,军队增至12个师。于8月6日夜间在苏夫拉湾实施登陆(1万人)后,英法联军转入进攻。到8月10日,土军(14个师)阻止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战斗中,英法联军损失约4.5万人,大体相当于土军的损失。英法联军的8月失利,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保加利亚决定与德国结盟参战,也是丘吉尔辞去海军大臣职务的原因。1915年底,由于德奥联军和保加利亚军队在巴尔干战区顺利进攻,塞尔维亚军队被击溃,以及出现了希腊倒向德国一方的威胁,迫使盟军停止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将军队(14.5万人,1.5万匹军马和400门火炮)撤到希腊,以加强萨洛尼卡远征军。
点评:争夺达达尼尔海峡的斗争持续了259天。参加战役的有英军49万人、法军8万人、土军70万人。在战斗过程中,英国伤亡和失踪11.97万人,法国2.65万人,土耳其18.6万人;英法联合舰队损失战列舰6艘,土耳其损失1艘。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失利是由于英法统帅部的错误造成的。他们不按约定与俄国陆海军实施协同动作,而企图独自夺取两海峡和土耳其首都(协约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战役最初企图,即仅用舰队兵力夺取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堡,其本身就欠妥当。英法联军统帅部低估了敌方的防御能力,忽视了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和第一批登陆兵登陆的突然性;第二批登陆兵登陆又过于迟缓,使敌方在此之前建立了强有力的防御。德土统帅部巧妙使用陆军、海岸炮兵和抗登陆水雷障碍,以及德国舰队在海上交通线上的有效作战,都是英法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失利的主要原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经验迫使人们重新探讨有关准备和实施攻占海防筑垒地域的方法,制定出准备和实施登陆战役的新方法。联军唯一成功的是,他们在撤退时无一伤亡,堪称杰作。
6、【哥得兰海战】
1915年6月19日(7.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海军第1巡洋舰支队和德国海军舰队在波罗的海哥得兰岛附近进行的一次海战。
1915年6月18日,海军少将巴希列夫率巡洋舰“马卡罗夫将军”号(旗舰)、“巴扬”号、“勇土”号、“奥列格”号、“留里克”号和驱逐舰“诺维克”号,以及另外8艘驱逐舰奉命出海炮击梅梅尔。在浓雾中,“留里克”号和“诺维克”号掉队,尔后单独航渡。是日,德舰“罗翁”号装甲巡洋舰、“奥格斯堡”号(旗舰)和“吕贝克”号轻巡洋舰、“阿尔巴特罗斯”号布雷舰和7艘驱逐舰在海军准将卡尔夫率领下出海,到博克舍尔灯塔附近布设水雷障碍。布雷完毕,卡尔夫电告任务执行情况,随即率舰队返航。该电被俄国通信勤务部门截获并破译。通信勤务部门随即将德舰位置报告巴希列夫。巴希列夫改变炮击梅梅尔的计划,遂率巡洋舰支队去截击德舰。俄军舰队司令部严密监听敌舰无线电通信,并为俄巡洋舰导航。6月19日7时30分,俄舰在哥得兰岛附近发现“奥格斯堡”号、“阿尔巴特罗斯”号和3艘驱逐舰(“罗翁”号和“吕贝克”号巡洋舰与4艘驱逐舰此时驶往利巴瓦),立即开炮射击。卡尔夫判明情况后,令“罗翁”号和“吕贝克”号两舰归队,“阿尔巴特罗斯”号在瑞典领海隐蔽,他本人率旗舰“奥格斯堡”号南撤。俄国巡洋舰“勇土”号和“奥列格”号追上“阿尔巴特罗斯”号,并对其集中火力射击。9时,“阿尔巴特罗斯”号中弹起火,在瑞典领海厄斯特戈恩角附近抢滩。俄国巡洋舰向芬兰湾基地返航途中,于10时左右,与“罗翁”号,“吕贝克”号和4艘驱逐舰遭遇。双方舰只进行短时间炮战,未分胜负。俄巡洋舰因弹药不足,开始后撤。但德舰却误认这是战舰实施机动,使其遭致更大兵力的突击,因而也撤出战斗。10时30分,“留里克”号奉命进入战区,并与德舰遭遇。“留里克”号开炮射击,击中“罗翁”号,但在规避潜艇攻击时,“罗翁”号趁雾逃走,而“留里克”号没有实施搜索,遂向芬兰湾返航。
点评:此战总的来说,俄国舰队在海战中取得了胜利。如果俄舰在火炮使用方面不犯严重错误(无谓地耗费大量炮弹,影响了同“罗翁”号、“吕贝克”号巡洋舰的战斗进程),这次海战的战果会更大些。这次海战中,俄国舰队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无线电侦察所得情报指引己方军舰同敌舰作战。
书网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