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一战主要战役――1916年

一战主要战役――1916年

作者:裸奔在天堂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埃尔祖鲁姆战役】

    1916年1月10日至2月1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高加索集团军为歼灭土耳其第3集团军并攻占其补给基地、重要交通枢纽埃尔祖鲁姆要塞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马哈茂德―卡米勒巴夏土耳其第3集团军(6.6万多人,火炮122门,机枪77挺)在亚美尼亚高原难以通行的帕兰德肯、萨布里、卡尔加帕扎勒等山脉设防,企图在得到援军后转入进攻并粉碎高加索集团军(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土军预定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之后向高加索战线调派腾出的军队来实施这一行动。高加索集团军(10.3万人,火炮338门,飞机10架,载重汽车150辆)指挥部计划在土耳其援军到来之前以向心突击歼灭土耳其集团军。突击群(24个营、14个哥萨克连,68门火炮)向马斯拉哈特、克普吕柯伊方向,高加索第1军向埃尔祖鲁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土耳其斯坦第2军向奥尔特方向,高加索第4军向比特利斯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由于在战役伪装和虚拟情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了进攻的突然性。1月10日,土耳其斯坦第2军首先发起进攻,两天后,突击群和高加索第1军转入进攻。尽管进攻是在寒风凛冽和遍地积雪的零下30度严寒条件下进行的,但是突击群部分兵力仍在1月14日日终前突破土军防御,前出至克普吕柯伊东北的土军后方。突击群的胜利和土耳其军队集团在克普吕柯伊、哈桑卡莱地区面临被合围的威胁,迫使土军指挥部下令撤退。俄军乘胜追击退却土军,于1月20日进抵代韦博因山(埃尔祖鲁姆以东12―13公里),这里是埃尔祖鲁姆工事的外廓(11座堡垒并加强有土筑工事)。为防守埃尔祖鲁姆,土军投入约3万人,265门要塞炮、112门野炮、39挺机枪。俄军为攻打要塞调集了16门汽车牵引的攻坚炮和大量野炮(共180门火炮)。2月12日,高加索集团军在埃尔祖鲁姆以北的接近地攻下了两座堡垒。2月16日,俄军从北、东、南三面实施突击,攻克了要塞。俘土军8000余人,缴获火炮315门。经两周追击,土军被迫从埃尔祖鲁姆西退70―100公里。土军指挥部计划的破产和俄国在高加索战区态势的改善是埃尔祖鲁姆战役的重要结果。英军在苏伊士和美索波达尼亚(伊拉克)的态势也得到改善。土军在此放弃进攻、转入防御。

    点评:此战,土耳其第3集团军损失约6.6万人(其中被俘1.3万人)和几乎全部火炮;俄国高加索集团军损失1.7万人,其中阵亡2300人,被俘、冻伤14700人。埃尔祖鲁姆战役的胜利取决于主要突击方向的正确选择、战役的周密准备、在最重要方向上兵力兵器的广泛机动,以及能在冬季艰难条件下通过高山峻岭的英雄气概和忘我精神。

    2、【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21日―12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队为争夺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各次战斗行动的总称。

    在1916年战局中,德军指挥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而在西线则打算对法军战线右翼部队所依托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凡尔登距法德边境50公里左右,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东北门户,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全纵深15~18公里,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凡尔登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由法军第3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辖11个师,火炮632门,其中重型火炮244门,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防守。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德军指挥部计划以第5集团军(由威廉皇太子指挥,17个师,火炮1204门,其中重型火炮683门,迫击炮202门和飞机168架,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攻占凡尔登地域。按计划,突破将在正面狭窄地段(宽15公里)实施。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德军在两个法国师当面展开了第7、第18、第3军共6个半师,火炮879门(其中重型火炮522门)和追击炮202门,这就使德军处于优势:步兵比敌军多2倍,炮兵则多3.5倍。炮兵数量如此之多,以致火炮和追击炮的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为了隐蔽主突方向,德军决定在宽达40公里的正面,以集团军的全部炮兵进行8.5小时的冲击的炮火准备。航空兵用于轰炸敌后方目标和扫射防御阵地上的法军。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默兹河西岸采取牵制行动。

    德军于2月21日7时15分发起进攻,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天就占领了第一阵地,在尔后的4天(2月22―25日)又攻占了两道阵地和杜奥蒙堡垒,向前推进5公里,但未能突破法军的防线。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前面为强击群。法军指挥部(霞飞将军)于2月25日令第2集团军(贝当将军,5月1日起尼韦勒将军)投入交战,并通过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神圣之路”)调运军队和物资。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从2月27日―3月6日,沿这条公路用汽车(3900辆)运送了19万名士兵和2.5万多吨军用物资。这是大规模汽车输送的第一个范例。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3月5日起,进攻正面扩展到30公里,德军将主要突击转向默兹河(马斯河)左岸,并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是仍未奏效。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3月5日起,德军扩大进攻正面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经过70个昼夜(2―4月),德军总共才推进6―7公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捎耗战。双方都不断投入新的兵力。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1916年6月份俄军在西南战线突破成功(参见西南方面军的进攻)。7月,盟军在索姆河发起进攻(参见索姆河战役)。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这一切迫使德军指挥部不得不在凡尔登一带转入防御(9月2日)。德军作战6个半月,仅楔人防御纵深7―10公里,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29日,法尔肯海恩被免职,兴登堡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截至12月18日前,法军收复杜奥蒙堡垒和沃堡垒,12月21日前,法军前进到他们原在2月25日所防守的地区。德国预定在1916年战局中迫使法国退出战争的战略计划,在凡尔登附近一战遭到破产。

    点评: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凡尔登战役说明,企图在一个狭窄地段上先使用急促攻击,后转入稳步进攻,并采用“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原则去突破坚固的防御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法军指挥部可以从正面未受攻击的地段以及从后方把部队调往受威胁的方向。为了变更作战部署而大量使用汽车,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在凡尔登战役进程中,还广泛地使用了迫击炮、轻机枪、枪榴弹筒以及喷火器。凡尔登战役的特点是,双方投入的部队人数众多,损失惨重;因此,该战役又有“凡尔登绞肉机”之称。德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50今师,损失近60万人。法国投入交战的兵力为69个师,损失35.8万人。这次战役采用野战工事与永备工事相结合的办法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多数国家在边境地带修建筑垒地域的一个根据。

    3、【纳罗奇湖战役】

    1916年3月18―30日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在德文斯克和纳罗奇湖地域实施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因盟军在凡尔登处境艰难(参见凡尔登战役),俄军应盟军请求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歼灭德第8和第10集团军,并尽可能将西战场更多德军吸引过来。战役企图是向2个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北方面军第5集团军由德文斯克以北地域向波涅韦日突击,西方面军第2集团军由纳罗奇湖以南、以北向希文恰内、维利科米尔突击。另由北方面军第12集团军向包斯克、申别尔格,西方面军第1、第10集团军分别向维济,杜克什特和维尔诺实施辅助突击。战役如能顺利发展,预计把德军赶出俄国国境。北方面军近4个军和西方面军8个军(共约60万人)参加纳罗奇湖战役。当面德军逾6个军(50万人)。3月18日西方面军发起进攻,3月19日,北方面军相继展开进攻,但因炮弹和重型火炮不足,炮火准备未能压制德军防御阵地。俄军不待军队集结完毕,即在雅各布施塔特和包斯克两方向发起进攻,故未奏效。仅在维济和纳罗奇湖两方向某些地段将德军击退2、3公里。俄军第2集团军战果最大,在纳罗奇湖以南楔入德第10集团军防御2―9公里。德军全力以赴,抗击俄军猛烈冲击。俄军进攻是在春季泥泞季节,狭窄地段分散进行的;军队各部逐个投入战斗,预备队未能及时赶到,军队指挥不灵,故战役进展不大。纳罗奇湖战役被迫终止。战役中,俄军损失巨大(仅第2集团军就伤亡78500人)。德第10集团军伤亡3―4万人。点评:纳罗奇湖战役尽管战果甚微,但从战略上却有力策应了盟军在法国的战斗行动。此次战役不仅在东战场牵制德军约50万,而且迫使德军统帅部中断对凡尔登的攻击达2周之久,并将部分预备队(4个师)调东战场。

    4、【特伦蒂诺战役】

    1916年5月15日至6月2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前线特伦蒂诺区奥匈军的进攻战役和意军的反攻。

    奥匈第11和第3集团军(18个师,约40万人,火炮2000门)参加了战役,其目的是歼灭意大利第1集团军(18个师,约25万人,火炮623门)并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5月15日,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奥匈军向意军阵地发起攻击,并多处攻占第一线散兵壕。奥匈军扩大战果,到5月30日前推进了12―20公里,占领了阿尔谢罗和阿夏戈两城,但因要调拢重炮兵便停止进攻。意军统率部向被突破地域增派了援军(整个战役期间共调去93个营,74个山地炮兵连和野战炮兵连,700门火炮)。俄国根据其盟国的要求,不是于6月15日而是于6月4日在加里西亚展开大规模进攻(参见西南方面军的进攻)。这就迫使奥匈军指挥部开始将其军队从意大利调往加里西亚,意军指挥部则得以于6月16日开始反攻。奥匈军企图在个别方向上实施突击以挽回已丧失的主动权,但未能得逞。

    点评:通过特伦蒂诺战役,奥匈军不仅未达到预定目的和未能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而且还被迫放弃了占领的部分地区。双方损失惨重:意军死1.5万人,伤7.6万人,被俘5.6万人和损失火炮294门,奥匈军死1万人,伤4.5万人,被俘2.6万人。意大利政府的更迭是特伦蒂诺战役的政治结果。

    5、【日德兰海战】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大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于在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遭到英国的海上封锁。为打破封锁,1916年5月,德国舰队司令谢尔根据海上战争计划,确定如下企图:战列巡洋舰在斯卡格拉克海峡进行佯动,诱使英国舰队中的某一支大型编队出海,然后以主力截击,将其消灭。为了避免在英国基地附近与英国的整个舰队遭遇,德国事先在各阵地上层开了22艘潜艇。潜艇的任务是侦察和削弱驶出基地的敌舰,但是德国潜艇未能完成任务。5月30日,英国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得知德国舰队准备出海。因此英国“主力舰队”司令杰利科海军上将及时采取了必要的对策。他的企图是:英国舰队的主力进入斯卡格拉克海峡迎战敌人,并通过总决战将其消灭。

    英国舰队共有151艘,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装甲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6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驱逐舰78艘、布雷舰1艘;德国舰队共有110艘,战列舰22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72艘。英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各舰舷炮齐射的炮弹重量也比德军大1.5倍。英国战列舰的航速比德国战列舰高,但装甲和生命力则不如德国战列舰。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艘、战列舰4艘,由贝蒂指挥)和主力舰队分别从罗赛斯、斯卡帕湾和因弗戈登出航东驶。31日2时许,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艘,由希珀指挥)由亚德湾出航北上,主力舰队随后跟进。当日14时许,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前卫舰队向东南方向疾进,企图切断德舰退路;德前卫舰队转向回驶,企图将英舰引向德舰队主力。15时48分,双方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开始交战。英战列巡洋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被击沉,旗舰“狮”号受伤,德舰损失轻微。一小时后,谢尔率公海舰队主力赶到,英前卫舰队北撤,以与大舰队主力会合。

    由于缺乏侦察,双方舰队司令都弄不清确实情况。英国舰队前卫发现对面有德国舰队主力后,开始撤退,而德国舰队也未料到整个英国舰队都在海上,于是很快便与英国舰队主力遭遇。谢尔在不明英大舰队主力出海的情况下,率德舰队追击英前卫舰队。18时许,英前卫舰队摆脱德舰追击,与舰队主力会合。杰利科判明德舰准确位置后,命令舰队主力成单纵队向东南方向航行,以迂回向东北方向航行的德舰。在队形变换尚未完成时,英舰即同德舰交火。经激烈炮战,英舰“防御”号、“无敌”号和德舰“吕佐夫”号先后沉没,并各有数艘舰只受损。谢尔判明英大舰队主力投入战斗后,决定撤出战斗。18时36分,德舰队“同时转向”,向西南方向撤退。杰利科因担心受到潜艇和鱼雷攻击,没有下令追击,而是改向南驶,企图切断德舰向基地返航的退路。19时许,德舰队再次“同时转向”,企图从英舰队尾向东突围,结果进入英主力舰队中央,遭到对方火力猛烈攻击,数艘舰只受创。19时13分,德舰队第三次“同时转向”,向西而后向南撤退,并以驱逐舰向英舰实施鱼雷攻击。英舰队为免遭德舰鱼雷攻击,于19时21分由南改向东南航行,从而丧失歼灭德舰的良机。14分钟后,英舰队转向西南航行。20时17-26分,双方再次进行炮战,随后德舰队向西撤退。5月31日日终前,德国舰队成功地脱离了敌人。

    两支舰队间的夜间战斗只是单艘军舰之间偶尔发生的一些无组织的小冲突。21时许,英舰队以轻巡洋舰分舰队为前卫,驱逐舰为后卫向南航行。谢尔为突破英舰拦截,以主力舰为前卫,改向东南冲向英舰。22时至次日凌晨2时,双方多次交战,英舰损失5艘,德舰损失2艘。杰利科在夜间一直未判明德舰的位置和航向,直到5时40分才获悉德舰已从英舰队尾摆脱拦截,因担心遭德潜艇袭击和触雷,最终放弃追击德舰的计划而返航。中午,德舰队驶回亚德湾。

    日德兰海战中,英国损失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伤亡和被俘约6800人,德国损失战列巡洋舰1艘,老式战列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5艘,伤亡约3100人。

    点评: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编队交战。日德兰海战中,双方未组织周密侦察,情况不明,指挥不力,双方舰队都没有完成任务,英国和德国的舰队主力并未进行决战,战后双方在北海的力量对比和军事态势未发生重大变化,但英国保住了自己在海上的统治地位。敌对双方都死守陈旧的线式战术不放。庞大的单纵队根本不便于进行战斗,也难于集中使用火器,并且限制了各中队司令官的主动精神。这次海战表明,轻兵力在战斗中的作用增大,但还缺乏适当的协同组织。昼间鱼雷攻击首次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还限于用单个鱼雷从远距离进行攻击,并且没有其他兵力支援进行攻击的舰艇,因而效果不高。德军射击技术和舰艇操作水平较高,“同时转向”战术运用娴熟。日德兰海战表明,舰队战斗行动的进程和结局与侦察的好坏、舰队主力指挥是否灵活和果断关系很大。这次海战标志着作为达到海上武装斗争目的的主要方法“海上总决战”思想已彻底破产。

    6、【西南方面军的进攻】

    1916年6月4日至8月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南方面军(司令为布鲁西洛夫骑兵上将,参谋长克列姆博夫斯基中将)实施的进攻战役。又称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或布鲁西洛夫突破。

    根据协约国尚蒂伊军事会议(1916年3月)关于1916年夏季盟军举行总攻的决定,俄军统帅部预定在6月中旬开始大规模进攻。按照4月14日大本营(在莫吉廖夫市)召开的方面军司令会议批准的1916年战局计划,西方面军(第1,第2、第4、第10、第3集团军)应在维尔诺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西南方面军(第8、第11,第7、第9集团军)和北方面军(第12、第5,第6集团军)担任助攻。根据大本营4月24日训令,西南方面军应从罗夫诺地区向卢茨克进攻以配合西方面军作战。第8集团军因距西方面军最近,担负对卢茨克实施主要突击的任务。

    战役图是:第8集团军在21公里宽正面上向卢茨克方向实施主攻,其他各集团军分别选择数个突破地段采取行动,以便在450公里宽的战线上多点突破,使敌军难以判断主攻方向,无法向主攻方向输送兵力。

    西南方面军指挥部进行了全面的进攻准备,重点放在:对敌防御的周密侦察(包括空中侦察)、进攻基地的工程构筑(每一基地有6―8道平行堑壕)、军队突破奥德阵地地段(2―3道筑垒地带)的模拟训练、步兵与炮兵协同动作的演练。进攻准备极为秘密。按新方式解决了突破奥德阵地防御正面的问题。布鲁西洛夫摒弃了英法军队采用的在一个地段(方向)上突破防御的作法,准备在方面军所有集团军地带内,即在四个方向上同时实施突破。这样就达到了主要突击的战役伪装,使敌预备队不能向主要进攻方向实施机动。

    西南方面军在有生力量(步兵57.3万人对44.8万人)和轻炮兵(1770门对1301门)方面比奥德各集团军(第4、第12集团军,南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略占优势,但在重炮兵方面尚不足敌人的三分之一(168门对545门)。俄军各集团军突破地段上形成的兵力兵器优势为:步兵2―2.5倍,炮兵1.5―1.7倍。以5个多步兵师(包括大本营进攻前转隶的西伯利亚第5军)组成方面军预备队。这些兵力对于扩大战果显然是不够的。

    鉴于意军在特伦蒂诺受到重创(1916年5月)和盟国请求俄国提前开始进攻以把敌军从意大利战线引开,大本营决定比预定日期提前两个星期开始西南方面军的进攻。

    6月4日,俄军西南方面军的进攻以猛烈而有效的炮火准备而开始。在卢茨克方向上进攻的第8集团军(司令为卡列金将军)地带内战果最佳。该集团军在诺索维奇、科雷托这一16公里的地段上突破敌军防(史称卢茨克突破)。到6月7日将突破正面扩至70―80公里,纵深达25―35公里,并攻占了卢茨克。到6月15日,第8集团军击溃了林辛根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所属约瑟夫·费迪南德大公奥匈第,4集团军,并向纵深推进65―67公里。由于预备队用尽和在基谢林地域遇到从法国及战线其他地段调来的德军的顽强抵抗,该集团军的进攻受阻。这也是因为该集团军的进攻未得到友邻西方面军第3集团军支援的缘故。6月16日至7月5日,第8集团军击退了马尔维茨将军、凡克尔海恩将军和贝恩哈迪将军所率领的各个集群的反突击。6月24日,第3集团军转隶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司令为列什)企图强渡斯托霍德河并攻占科韦利,但未获成功,因为德国调集重兵,在此建立了强大的防御枢纽部。

    第11集团军(司令为萨哈罗夫将军)在萨帕诺夫突破敌人防线,但由于缺少预备队未能发展突破。第7集团军(司令为谢尔巴乔夫)在亚兹洛韦茨地域7公里地段上突破防御,但是,敌伯姆―埃莫利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和博特梅尔将军南集团军以重兵实施反突击,阻止了进攻的发展。第9集团军(司令为列奇茨基将军)进展顺利。该集团军在奥努特、多布罗诺乌茨11公里地段上突破了防线,击溃了奥匈第7集团军,并于6月18日攻克切尔诺夫策。西南方面军的成功突破未得到其他方面军的及时支援。大本营不善于组织各方面军的协同动作。西方面军预定6月10―11日开始的进攻一开始就延期,后又于6月15日和7月3―9日先后两次发起,但进攻不坚决,终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形势迫切要求将主要突击从西部方向转到西南方向,但大本营直到7月9日当德国已在此集结重兵才定这一决心。7月,俄军向坚固设防的科韦利发动了两次进攻。大本营战略预备队别佐布拉佐夫将军的特别集团军(3个军)也参加了进攻。这两次进攻酿成斯托霍德河上的持久血战,从而使战线趋于稳定。第11集团军攻占了布罗德。第9集团军的进展最为顺利。该集团军于7月肃清了整个布科维纳和南加里西亚的敌军。到8月初,在斯托霍德河、基谢林、佐洛切夫、别列扎内、加利奇、斯坦尼斯拉夫、杰利亚京一线的战线稳定下来。

    点评:西南方面军的进攻是一次大规模方面军战役。尽管方面军的战役胜利(突破防御正面550公里、纵深60―150公里)并不是决定性的战略胜利,但在整个战争进程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奥德军5―6月间死伤、被俘近150万人,损失火炮581门、机枪1795挺、掷弹炮和追击炮448门。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奥匈帝国的兵力损失惨重。为迟滞俄军推进,德军不得不从西线和意大利战线抽调30多个步兵师和3个多骑兵师。这就减轻了法国在凡尔登的压力并迫使德军停止在特伦蒂诺的进攻。奥匈君主制度的迅速解体和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罗马尼亚战线)是西南方面军进攻的主要政治结果。西南方面军的进攻同索姆河会战一样,使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开始发生转折。从军事学术上看,西南方面军的进攻标志着出现了一种突破战线的新样式(同时在几个地段上实施突破),这一新样式是布鲁西洛夫提出的,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尤其是在西欧战区的1918年战局中得到了发展。

    7、【索姆河战役】

    1916年7月1日―11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敌击退到法德边境,英法联军于在索姆河(法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地域实施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协约国1916年总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计划拟定:法约勒将军的法国第6集团军和罗林森将军的英国第4集团军在福煦将军的统一指挥下,突破富科库尔、埃比泰讷(40公里)地段冯·贝洛将军之德第2集团军的防御;将骑兵兵团调向佩罗讷、莫伯日(法军)和巴波姆、康布雷(英军)发展突破口。联军共有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追击炮,约300架飞机;德第2集团军共有8个步兵师,672门火炮,300门追击炮和114架飞机。德军防御由3道阵地组成,全纵深为7―8公里。

    战役准备了5个多月。经过7天(6月24日―7月1日)的炮火准备,几乎全部摧毁德军第一阵地,部分摧毁第二阵地,但失去了进攻的战术突然性。7月1日,英第4集团军(由罗林森将军指挥)从马里库尔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由英第3集团军第7军在其左翼采取保障行动;法第6集团军(由法约勒将军指挥)从罗西耶尔以北索姆河两岸向佩罗讷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当日,法军和英军右翼突破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为德军坑道工事所阻。英军采用密集队形冲击,遭敌枪炮火力杀伤,损失近6万人。2―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攻占德军第二道阵地,法军一度占领巴尔勒、比阿什等德军防御要地。以后几天,因德军投入预备队以及本身在突破方法和组织指挥方面存在着严重缺点(对各地区的冲击规定繁琐,限制了军队的主动性等),英法联军推进缓慢。到7月19日,德军指挥部又投入新的预备队,为便于指挥,将第2集团军分编为由贝洛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加尔维茨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在防御纵深构筑了补充防御地区。至7月中旬,联军仅向前推进数公里,未达成战役突破。

    7月底至8月中旬,联军将其军队集团增至51个师、飞机增至500架;而德军增加到31个师、飞机增到300架。战斗打得更加难解难分,逐渐变成了一场消耗战。9月3日起,法军将米舍莱将军的第10集团军,英军将加夫将军的第5集团军分别投入交战。战场正面扩大到50公里。德军将集团增至40个师,又特别加强了阵地的工程防御。因此,英法军队的进攻速度平均每昼夜仅150―200米。9月15日,英军第一次使用新式兵器――坦克(共49辆坦克,实际参战仅18辆),配合步兵进攻,推进了4―5公里。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坦克对德军步兵产生了巨大心理作用。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但是,由于坦克的技术装备不完善以及使用的正面宽大(10公里18辆坦克),突破任务没有完成。战术胜利未能发展为战役胜利。后来英军又使用了两次坦克,同样收效不大。德国人学会了打坦克。秋季,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11月完全停止。

    点评:索姆河进攻是战争中典型的、双方伤亡惨重的阵地战役。就兵力、兵器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交战的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67个师。英法联军伤亡79.4万人,仅推进5―12公里,仍未能突破敌防御。德军损失53.8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索姆河战役证明:在正面一个狭窄地段上,以递进冲击突破阵地防御的理论和实践是行不通的。但这次战役以及西南方面军的进攻的胜利保障了战略主动权从德国转到协约国一方。索姆河进攻促使其他国家装备坦克并发展反坦克兵器。后来,英法军队在1917年康布雷战役中吸取了索姆河的教训。

    书网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