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满汉一家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茹喜妖婆,竟是反了!”
北京三里屯,英华总领馆里,陈润一巴掌拍得片纸纷飞,震惊之余,口不择言。([] .)
自元宵后,满清朝堂的动作就开始反常,京城三大营换将换防不说,连城门领都全换了。接着天地会、各业商会以及通事馆自雇密谍不断传来消息,说满清地方府县开始清理会党教门,有剿有抚,乱相频现。
陈润还不太在意,两年前茹喜想借民人之力阻抗英华,结果惹火烧身,引来“十二国联军”,自己还仓皇“北巡”。现在局面稳定下来了,开始细细擦屁股,也在情理之中。
紧接着,满清地方情形就很不寻常了,各府县官员纷纷自作主张,大起排英之风,重新恢复关卡,刁难乃至驱赶英华商人,有些地方更直接“封境绝英”。
密谍还探到,山西巡抚舒赫德要幕僚联络晋商,担下英华商货退市后维持民生大计的重任。加上北直隶总督阿克敦以常平仓换米之名海量购粮,致使北直隶粮价五日升了三成,陈润终于开始警惕,茹喜定有所图。
但他依旧不敢信茹喜是在备战,此时天下大势如何,南北上层都有清醒的认识,英华北伐势在必行,关键是具体时间。
英华国中热血派鼓噪起的“胡虏无百年运”一论不过是意气之说,陈润很清楚皇帝的谋划,年初解散两院,重新推选,以满人处置令铺垫舆论是其中一环,之后还得办妥增税之事,拟定复土管治政令,与此同时,关外局势也需要清理。
完成上述准备需要时间,而国中精兵强将大多都在西北,撤回来还需要休整。人、财、军三面合在一起看。压得再急迫,离大军北上至少还有两年。
茹喜虽在两年前玩火自伤,可陈润绝不敢小觑这妖婆,以她的政治见识。以及对皇帝的了解,这个时间表也该有所感觉。既然还有时间,她就该在后路上使力,而不是在关内搅起风雨,生生将这时间表提前。
二月二十,北方乱相渐渐演变成狂澜,陈润相继接到河南彰德府闻香教造反、山西太原大焚英货、保定民人结“团结拳”驱赶英华人士等消息。而上门来接洽的总理南北事务大臣不是庆复,是强硬派满臣阿里衮时,陈润终于确认,茹喜“反”了。
到底是被南北大势逼得发了疯癫,还是决然以攻为守,陈润想不明白,他也没时间想,阿里衮是带着新任九门提督鄂善来的。而鄂善则带了大队兵丁,将总领馆团团围住,看架势竟是要将总领馆人等尽数软禁。
面对陈润的质问。阿里衮紧绷着脸道:“陈大人也该知我大清国正动荡不安,为陈大人和诸位安全计,还请少安毋躁。”
陈润冷笑道:“我倒是劝你们少安毋躁,你们这是自寻绝路……”
阿里衮冷声道:“我大清在走什么路不劳陈大人关心,还是多想想自己的后路吧!这里终究是北京城!”
陈润哈哈大笑:“没错,这里终究是北京城!蒙元占了百年,然后逃了,现在你们又要重演蒙元故事……”
品着阿里衮由青转白的脸色,陈润再伸手道:“既有一战之心,就拿战书来!你该知我英华正领寰宇走向具法之世。不宣而战,这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阿里衮面颊抽动,怒声道:“战书?你们已经下了!白道隆和一家老小尸骨未寒呢!”
说到白道隆,陈润也是一怔,此时他也收到了南面的消息,白道隆带着族人“闯关”。与驻守当地的红衣发生“冲突”,以至被族灭,难道是这事刺激得茹喜决然奋起?
紫禁城乾清宫正殿,七岁的道光皇帝端坐龙椅,畏畏缩缩地扫视着一殿臣子,身后高台被一道珠帘挡住,珠帘微微摇曳,发出悉悉碎声,一直没停下来,像是谁揪着珠帘在不停哆嗦一般。
“我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慈淳太后茹喜的嗓音有些发抖,同时身体也在抖,她心中正惊惧难安,比两年前仓皇逃出北京城还怕。
惹祸了,惹大祸了……
她的确正铺开一套后路大计,地方诸事外,召白道隆进京述职,还秘谕刘统勋以护送为名半途索拿也是其中一步,而且还是正反两手。不管白道隆是乖乖回北京,还是悍然投英华,她都可以借清理“白党”,进一步整肃满人之心。把那些投降派和骑墙派清理干净,以便跑路时不会有满人背后插刀。
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圣道竟然将白道隆一家直接杀了,就在运河闸口上当众杀了,据报上的说法,大运河的闸门全被染红了。
圣道为什么这么干?答案太简单了,他是向天下宣告,英华绝不容满人!之前他解散两院,誓要两院担着处置满人的大义名分,就知道他是存了这份歹心!
既然这么明目张胆地干出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再明白不过,她本以为圣道至少还要准备两三年,可现在看来,他把她耍了,把大清欺了,他真要兑现那句谶语:胡虏无百年运,他马上就要挥军北伐!
只是白道隆一事还不足以让她做如此判断,山东、河南、山西乃至北直隶各地都有举着天庙旗号起兵造反的乱子,河南闻香教更聚出了数万人众,连绿营官兵都受了裹挟,占了彰德府,还打出了英华天兵的旗帜,这更是再清晰不过的信号。
虽说生出这些乱子的直接原因是她派干员至地方清查与南蛮有关联的会党教门,可一下子蹦出这么多乱党,背后难道不是圣道在推波助澜?乱党在前,大军在后,原本她所作的至少把圣道拖在关内三五年的谋划,眼见就要化作泡影。
“圣道助我大清自固人心,一国人心成城,大事可为啊!臣为太后贺!”
眼见气氛凝重得有如实质,老迈的吴襄来了这么一句,让茹喜心中一亮。
没错,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圣道杀了白道隆,终究还是件好事。你看,白道隆跟圣道有那么深的旧交,还是主动南投,圣道毫不留情地杀了,这下一朝文武,满人一族,再没人敢动南投的念头,人心齐了就好办事。
殿中众臣群声相应,茹喜的呼吸也调匀了。虽然有些仓促,可靠着圣道送来的这一臂之力,依旧能抓住机会。保下大清江山是不可能了,保住满人一族却大有希望。
“臣请统军直攻塘沽,趁南蛮未备,拔掉塘沽这根钉子,如此我大清就有周旋之地,不至被南蛮自海上一剑封喉!”
一个二十多岁的英武官员出列,拱手激昂地请战。
阿桂,阿克敦的儿子,这些年来满人人才凋零,但有可用的都分派到军中掌兵,这个阿桂就是其中翘楚,目前任丰台大营左翼总统。
茹喜动容道:“好!好!有你这样的汉子,我满州绝不会亡!”
接着又一人出列,朗声道:“有臣等在,大清也不会亡!臣等请放地方,为大清守郡县,扎藩篱!”
刘墉,刘统勋的儿子。虽然是汉人,虽然刘统勋不怎么牢靠,可这话却是赤胆忠心。茹喜暗道,有你这样的汉人在,我们满人这百年之治也不算无功了。
有人在前表态,后面的人也纷纷跟上,异口同声地高呼着舍身报国之类的口号,不是请求从军,就是请郡县守地方。
扫视一殿臣子,满汉都有,慷慨万状,茹喜深深感慨,国难见忠臣啊,雍正爷,你看到了吗?你想要的满汉一家,竟在我手上,竟在大清将亡时成了真。
茹喜哽咽着一一回应这些满汉臣子,其间还夹杂着道光皇帝稚嫩的哭声,待殿堂君臣交流完情绪后,茹喜似乎也有了几分心气打底。
“哀家此前的布置正是要应对如此大势,许地方推迟春算和解库,就是给地方留了银子。尔等带着哀家的谕旨去地方,直接用这些银子办事。哀家还给你们拉起了一支大军,在地方招抚的会党教门都是与南蛮势不两立的好汉,尔等要好好用他们……”
茹喜道出了她在北方的谋划,让臣子们无比感佩,刘墉更垂泪道:“若是大清无太后在,怕十年前天就已塌了。”
珠帘一阵荡漾,茹喜的声调也变得更柔和了:“大清的天,也靠着刘卿家这样的忠臣啊,你还是翰林院编修吧?拔……河南按察使,实领归德、开封和陈州三府,纪卿家,河南的右大门就交给你了。”
刘墉叩地哭谢:“臣当粉身碎骨,留取清白!”
朝臣退堂,许久之后,乾清宫侧殿暖阁里,茹喜问:“宫中物事和内库银钱都计点好了吗?”
讷亲点头:“太后放心,都办妥了,只待时机一到,就可解运盛京。”
茹喜点头,还隐见泪痕的脸上绽开笑颜:“天不绝我满人,鄂尔泰在盛京干得不错,给他复大学士,军机大臣,着他尽快清理干净。”
她吐出口长气,幽幽道:“这前面就是满汉一家的舞台了,且由得忠臣们演吧……”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茹喜妖婆,竟是反了!”
北京三里屯,英华总领馆里,陈润一巴掌拍得片纸纷飞,震惊之余,口不择言。([] .)
自元宵后,满清朝堂的动作就开始反常,京城三大营换将换防不说,连城门领都全换了。接着天地会、各业商会以及通事馆自雇密谍不断传来消息,说满清地方府县开始清理会党教门,有剿有抚,乱相频现。
陈润还不太在意,两年前茹喜想借民人之力阻抗英华,结果惹火烧身,引来“十二国联军”,自己还仓皇“北巡”。现在局面稳定下来了,开始细细擦屁股,也在情理之中。
紧接着,满清地方情形就很不寻常了,各府县官员纷纷自作主张,大起排英之风,重新恢复关卡,刁难乃至驱赶英华商人,有些地方更直接“封境绝英”。
密谍还探到,山西巡抚舒赫德要幕僚联络晋商,担下英华商货退市后维持民生大计的重任。加上北直隶总督阿克敦以常平仓换米之名海量购粮,致使北直隶粮价五日升了三成,陈润终于开始警惕,茹喜定有所图。
但他依旧不敢信茹喜是在备战,此时天下大势如何,南北上层都有清醒的认识,英华北伐势在必行,关键是具体时间。
英华国中热血派鼓噪起的“胡虏无百年运”一论不过是意气之说,陈润很清楚皇帝的谋划,年初解散两院,重新推选,以满人处置令铺垫舆论是其中一环,之后还得办妥增税之事,拟定复土管治政令,与此同时,关外局势也需要清理。
完成上述准备需要时间,而国中精兵强将大多都在西北,撤回来还需要休整。人、财、军三面合在一起看。压得再急迫,离大军北上至少还有两年。
茹喜虽在两年前玩火自伤,可陈润绝不敢小觑这妖婆,以她的政治见识。以及对皇帝的了解,这个时间表也该有所感觉。既然还有时间,她就该在后路上使力,而不是在关内搅起风雨,生生将这时间表提前。
二月二十,北方乱相渐渐演变成狂澜,陈润相继接到河南彰德府闻香教造反、山西太原大焚英货、保定民人结“团结拳”驱赶英华人士等消息。而上门来接洽的总理南北事务大臣不是庆复,是强硬派满臣阿里衮时,陈润终于确认,茹喜“反”了。
到底是被南北大势逼得发了疯癫,还是决然以攻为守,陈润想不明白,他也没时间想,阿里衮是带着新任九门提督鄂善来的。而鄂善则带了大队兵丁,将总领馆团团围住,看架势竟是要将总领馆人等尽数软禁。
面对陈润的质问。阿里衮紧绷着脸道:“陈大人也该知我大清国正动荡不安,为陈大人和诸位安全计,还请少安毋躁。”
陈润冷笑道:“我倒是劝你们少安毋躁,你们这是自寻绝路……”
阿里衮冷声道:“我大清在走什么路不劳陈大人关心,还是多想想自己的后路吧!这里终究是北京城!”
陈润哈哈大笑:“没错,这里终究是北京城!蒙元占了百年,然后逃了,现在你们又要重演蒙元故事……”
品着阿里衮由青转白的脸色,陈润再伸手道:“既有一战之心,就拿战书来!你该知我英华正领寰宇走向具法之世。不宣而战,这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阿里衮面颊抽动,怒声道:“战书?你们已经下了!白道隆和一家老小尸骨未寒呢!”
说到白道隆,陈润也是一怔,此时他也收到了南面的消息,白道隆带着族人“闯关”。与驻守当地的红衣发生“冲突”,以至被族灭,难道是这事刺激得茹喜决然奋起?
紫禁城乾清宫正殿,七岁的道光皇帝端坐龙椅,畏畏缩缩地扫视着一殿臣子,身后高台被一道珠帘挡住,珠帘微微摇曳,发出悉悉碎声,一直没停下来,像是谁揪着珠帘在不停哆嗦一般。
“我大清已到生死存亡之际……”
慈淳太后茹喜的嗓音有些发抖,同时身体也在抖,她心中正惊惧难安,比两年前仓皇逃出北京城还怕。
惹祸了,惹大祸了……
她的确正铺开一套后路大计,地方诸事外,召白道隆进京述职,还秘谕刘统勋以护送为名半途索拿也是其中一步,而且还是正反两手。不管白道隆是乖乖回北京,还是悍然投英华,她都可以借清理“白党”,进一步整肃满人之心。把那些投降派和骑墙派清理干净,以便跑路时不会有满人背后插刀。
可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圣道竟然将白道隆一家直接杀了,就在运河闸口上当众杀了,据报上的说法,大运河的闸门全被染红了。
圣道为什么这么干?答案太简单了,他是向天下宣告,英华绝不容满人!之前他解散两院,誓要两院担着处置满人的大义名分,就知道他是存了这份歹心!
既然这么明目张胆地干出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再明白不过,她本以为圣道至少还要准备两三年,可现在看来,他把她耍了,把大清欺了,他真要兑现那句谶语:胡虏无百年运,他马上就要挥军北伐!
只是白道隆一事还不足以让她做如此判断,山东、河南、山西乃至北直隶各地都有举着天庙旗号起兵造反的乱子,河南闻香教更聚出了数万人众,连绿营官兵都受了裹挟,占了彰德府,还打出了英华天兵的旗帜,这更是再清晰不过的信号。
虽说生出这些乱子的直接原因是她派干员至地方清查与南蛮有关联的会党教门,可一下子蹦出这么多乱党,背后难道不是圣道在推波助澜?乱党在前,大军在后,原本她所作的至少把圣道拖在关内三五年的谋划,眼见就要化作泡影。
“圣道助我大清自固人心,一国人心成城,大事可为啊!臣为太后贺!”
眼见气氛凝重得有如实质,老迈的吴襄来了这么一句,让茹喜心中一亮。
没错,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圣道杀了白道隆,终究还是件好事。你看,白道隆跟圣道有那么深的旧交,还是主动南投,圣道毫不留情地杀了,这下一朝文武,满人一族,再没人敢动南投的念头,人心齐了就好办事。
殿中众臣群声相应,茹喜的呼吸也调匀了。虽然有些仓促,可靠着圣道送来的这一臂之力,依旧能抓住机会。保下大清江山是不可能了,保住满人一族却大有希望。
“臣请统军直攻塘沽,趁南蛮未备,拔掉塘沽这根钉子,如此我大清就有周旋之地,不至被南蛮自海上一剑封喉!”
一个二十多岁的英武官员出列,拱手激昂地请战。
阿桂,阿克敦的儿子,这些年来满人人才凋零,但有可用的都分派到军中掌兵,这个阿桂就是其中翘楚,目前任丰台大营左翼总统。
茹喜动容道:“好!好!有你这样的汉子,我满州绝不会亡!”
接着又一人出列,朗声道:“有臣等在,大清也不会亡!臣等请放地方,为大清守郡县,扎藩篱!”
刘墉,刘统勋的儿子。虽然是汉人,虽然刘统勋不怎么牢靠,可这话却是赤胆忠心。茹喜暗道,有你这样的汉人在,我们满人这百年之治也不算无功了。
有人在前表态,后面的人也纷纷跟上,异口同声地高呼着舍身报国之类的口号,不是请求从军,就是请郡县守地方。
扫视一殿臣子,满汉都有,慷慨万状,茹喜深深感慨,国难见忠臣啊,雍正爷,你看到了吗?你想要的满汉一家,竟在我手上,竟在大清将亡时成了真。
茹喜哽咽着一一回应这些满汉臣子,其间还夹杂着道光皇帝稚嫩的哭声,待殿堂君臣交流完情绪后,茹喜似乎也有了几分心气打底。
“哀家此前的布置正是要应对如此大势,许地方推迟春算和解库,就是给地方留了银子。尔等带着哀家的谕旨去地方,直接用这些银子办事。哀家还给你们拉起了一支大军,在地方招抚的会党教门都是与南蛮势不两立的好汉,尔等要好好用他们……”
茹喜道出了她在北方的谋划,让臣子们无比感佩,刘墉更垂泪道:“若是大清无太后在,怕十年前天就已塌了。”
珠帘一阵荡漾,茹喜的声调也变得更柔和了:“大清的天,也靠着刘卿家这样的忠臣啊,你还是翰林院编修吧?拔……河南按察使,实领归德、开封和陈州三府,纪卿家,河南的右大门就交给你了。”
刘墉叩地哭谢:“臣当粉身碎骨,留取清白!”
朝臣退堂,许久之后,乾清宫侧殿暖阁里,茹喜问:“宫中物事和内库银钱都计点好了吗?”
讷亲点头:“太后放心,都办妥了,只待时机一到,就可解运盛京。”
茹喜点头,还隐见泪痕的脸上绽开笑颜:“天不绝我满人,鄂尔泰在盛京干得不错,给他复大学士,军机大臣,着他尽快清理干净。”
她吐出口长气,幽幽道:“这前面就是满汉一家的舞台了,且由得忠臣们演吧……”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