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退耕与移民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出台《计划生育法》的同时,中央政府的出台的《移民法》,则是鼓励普通民众进行移民。
但凡愿意移民到政府划定的那些地区,即可自己开垦土地,土地所有权将归开垦人员,但前提是无土地、产业者。
也就是说,这个政策是对低产阶级开的大门,只有低产阶级才能在这些移民区开垦土地并拥有所有权。
为此国家还可以对其土地在耕种或放牧之后免税三年,而银行则对这些小型农场主进行低息农业贷款,但这些贷款只能用在农机、牲畜购买上,以及对农场设施的改造上。
三年过后,国家对这些农场主征税,但是征税只是低额度税收,这个税收期为十年,这十年中,这些地区的农场主可以享受比较低的税收。这是为了这些移民区的稳定,因为这些农场主还要偿还银行贷款。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财团不大规模兼并移民区的土地。
但是如果实在太懒了,还不起贷款。那么土地将被财团的银行收走。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就算是发生经济萧条,只要时间不是太长,这些农场主们都能挨过去。
从而保持移民区的人口稳定,不至于出现大量破产,使人口回流到民族传统活动区域。
而《退耕法》则重点针对陕西省、山西省的黄土高原,光是一个陕西,在地图上看去,除了屁点大的关中平原还算富庶之外,其他一千多万人口都集中在黄土高原之上。
黄土高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第二次是明王朝时期,第三次是清代时期。
整个黄土高原的植被被大量破坏,人们为了获取燃料而大肆砍伐森林,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开垦更多的土地。
结果就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当中。
大量耕地都开在斜坡上,雨水一下就马上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从黄土高原流入黄河的泥沙占90左右。
而在陕西对岸的山西西部,情况也差不多。
同时山区里面的人口,创造不了多少个人生产总值,个人生产总值对国家几乎无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维系自己的生存,创造不出什么可以长久使用的重工业产品和建设成果。
因此国家要强制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口迁移出来。
但这种迁移也不是全面性的迁移,黄土高原上还是留有一些农业资源可以利用,但绝对不是发展粮食种植。留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口,可以承担对黄土高原进行绿化,同时建设拦沙大坝的任务。
他们每年种树、种草,并维护这些草木,国家可以给他们补贴。
也就是说,农业人口迁移掉绝大部分,只剩下那些开矿、工业人口,在黄土高原上还是有一些工业可以发展的。
同时黄土高原上的能源、矿产比较丰富。
不过中华民国也只是小规模开发,未进行大规模的乱挖,这是为了避免破坏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一旦超过两米深,那里的地下水一旦用掉就很难自然补充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前几年长势喜人,接着就枯萎死亡的原因,黄土高原上完全不适合种植那种根系发达、耗水量大的树木和植物。
毕竟黄土高原不是说寸草不生,搞绿化并非太难,怕就怕那种极为干旱的天气,从黄巢之乱开始,黄土高原上人竞相食的记载就不绝于书,发生人吃人的时候,往往是草根、树皮、树根都被吃光的时候。
也就是说,历史上黄土高原出现了许多次植被被破坏一空的情况。
黄土高原仅仅只有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实际上并不是太大,但也绝对不小,起码比江苏省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理黄河。
如果没有黄河的原因,这块地方就当成沙漠掉掉也无所谓,但是每年的泥沙流入黄河,给华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治理的方法,实际上只要肯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都还是能治理得差不多的。
首先就是绿化,第二就是修建拦沙大坝,第三可以调水灌溉。
绿化是保持水土的前提,拦沙大坝则可以把肥沃的泥沙拦截下来,俗话说村有百口坝,再旱也不怕。
拦沙大坝积存的泥沙,可以改变黄土高原的沟壑状态,并且形成非常肥沃的种植条件,可以在这些积存的泥沙上种植草木。
调水喷灌可以从贝加尔湖调水,可以逐步的把喷灌搞起来,等科技进步了,可以搞滴灌。
最有效和最快速的还是拦沙大坝,不仅可以把泥沙拦下来,快速的减少入黄泥沙,还可以把水引入大水池里储存起来,从而大量减少黄河水的含沙量。
但是中大型拦沙大坝工程量大,以当地经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必须一国之力去建设才能建设起来。
当前的中国是别想了,因为当前要把资源用在更需要建设的地方,因此只能先通过成本比较低的绿化,以及建设部分拦沙大坝来减少入黄泥沙。
毕竟现在中国要面对的是整个白种人世界,资源要向扩大战争潜力方面的建设倾斜,所以暂时还不能抽调一国之之力去做这一工程。
为了让黄土高原恢复更多的植被,减少人为破坏,所以要将这里的人口大量迁移出去。
迁移出去的人口,想成为工人的话,可以在移民区当工人,移民区也将兴建很多工厂、矿山。
也可以选择成为农场主。
两者各有不同,前者不用担心破产的风险,失业了有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取,是肯定饿不死人的。
后者可以拥有土地,但是有破产的风险。
在当前中华民国的体制、经济结构上来说,破产是普遍的现象。
因为财团要垄断,要低买高卖,自然是要制造经济萧条,同时国家要疯狂建设,自然要有虚假繁荣。
所谓生杀有道,有生必然要有杀,这样才能良性运转。经济没有永恒的繁荣,也没有永恒的萧条。
这就和古代的盛世、乱世一样,乱世就是人太多了,盛世就是人口减少了。而在资本时代,盛世则是萧条之后,乱世则是繁荣之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随着时代变化,表现方式变得不同了而已。
如后世,搞了那么多年经济,竟然还在增长,好似经济不增长就没面子,结果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隐患。
所以不管做出哪一个选择,被强制移民出去的人口,都总是比现在过得好的。
移民出去后,有更好的医疗、教育环境,同时有更高更富足的生活,人可以不用在用尽所有精力与智慧去想生存的问题。
除了黄土高原上进行大规模移强制性移民外,还有全国的偏远山区。
那些偏远山区道路不通,在旧社会由于战乱、匪患等原因,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人们都在寻找一个与外接封闭的‘世外桃源’,因此很多人口躲进道路不通的山区,过着与世无争的安宁生活。
这不能说这种生活就错了,人实际上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现在的人为什么要学习知识,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把负担分摊到了每一个人的头上。人实际上只要有吃有穿,没有电脑、手机什么的照样可以过,只是节奏缓慢了一些,但节奏慢也有节奏慢的好处,人可以不用那么烦,琐事也不会那么多。
但是当前的中华民国已经走上争霸的道路了,这需要每一个国民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继续躲在山里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国家向偏远山区建设基础设施又太费钱,那干脆迁移出来算了。
现在外面的世界也不是那么乱了,没有兵灾更无匪患,外面还有吃有穿,物资供应充足,迁移出来自己日子好过了,国家也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力,这是一举两得的。
至于偏远山区里的那些家业,很多老人是不舍得的。这在后世的一些移村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后世很多偏远山村很多都有过移村的提议,但是因为老人的反对而放弃。
特别是情况比较好的山区,有山有田,自给自足,老人家也不想动。
不过这次是国家强制移村,不能长途迁徙的老人先住到县市里的养老院去,其他人则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迁移。
如果当地需要很多工人,可以把人口培训成工人上岗。或者到移民区去当工人,想要土地的也可以去移民区。
《退耕法》是一个把全国各地,还在采用落后生产力人口的一次整合,也是在重点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中移民的主力省份就是华北各省及四川省。
这些省份的人口都比较多,特别是四川省的人口就更多了。且因为四川富庶,又是内陆地区,形成了一种十分缓慢的生活节奏。
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人过得确实很舒服。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不能让老百姓过得太舒服。
一旦老百姓过得太舒服了,人就不干活了。
所以不管是后世的中国还还是美国,实际上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边贵的那边便宜,这边便宜的那边贵。美国人一个月三千美元的工资,交一下房租、水电、通信费、油费等方面的花费,再加上生活费,一个月下来也不剩下多少钱了。
只不过美国人的生活,享受的高科技产品更多,也更先进一些,但实际上都是一样过的。除非是你愿意把钱省下来拿回中国消费,那么跑到美国去找工作才说是比较正确的,否则老想着往美国钻,还将大把的钱交给美国移民局,全是十分无知的脑残民众。因为在美国的安全不仅得不到保障,而且压根就没有一点本土的气氛。
四川地区日子好过,所以游手好闲的人在历代都比较多,袍哥组织也遍地都是。
在清末民国时期,日子不是那么好过了,因为人口增加了许多。但是人口太多,土地又不够,游手好闲的人口就更多了。
一些为了生计,出川当工人,一些则混黑社会。
所以中华民国计划将四川人口移民出去,这里是一个人口很充足的移民主力省份,同时在四川大搞建设,大建工厂,为四川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人口一少,很多问题就解决了,留在四川的人口的人均资源也就多了,移民出去的人口甚至还有更丰富的人均资源,因为移民区很多都没有经过几千年的开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
第二更到!求赞,求月票!RS
在出台《计划生育法》的同时,中央政府的出台的《移民法》,则是鼓励普通民众进行移民。
但凡愿意移民到政府划定的那些地区,即可自己开垦土地,土地所有权将归开垦人员,但前提是无土地、产业者。
也就是说,这个政策是对低产阶级开的大门,只有低产阶级才能在这些移民区开垦土地并拥有所有权。
为此国家还可以对其土地在耕种或放牧之后免税三年,而银行则对这些小型农场主进行低息农业贷款,但这些贷款只能用在农机、牲畜购买上,以及对农场设施的改造上。
三年过后,国家对这些农场主征税,但是征税只是低额度税收,这个税收期为十年,这十年中,这些地区的农场主可以享受比较低的税收。这是为了这些移民区的稳定,因为这些农场主还要偿还银行贷款。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财团不大规模兼并移民区的土地。
但是如果实在太懒了,还不起贷款。那么土地将被财团的银行收走。
等于说,在这十三年里,就算是发生经济萧条,只要时间不是太长,这些农场主们都能挨过去。
从而保持移民区的人口稳定,不至于出现大量破产,使人口回流到民族传统活动区域。
而《退耕法》则重点针对陕西省、山西省的黄土高原,光是一个陕西,在地图上看去,除了屁点大的关中平原还算富庶之外,其他一千多万人口都集中在黄土高原之上。
黄土高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第二次是明王朝时期,第三次是清代时期。
整个黄土高原的植被被大量破坏,人们为了获取燃料而大肆砍伐森林,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而开垦更多的土地。
结果就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当中。
大量耕地都开在斜坡上,雨水一下就马上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从黄土高原流入黄河的泥沙占90左右。
而在陕西对岸的山西西部,情况也差不多。
同时山区里面的人口,创造不了多少个人生产总值,个人生产总值对国家几乎无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着维系自己的生存,创造不出什么可以长久使用的重工业产品和建设成果。
因此国家要强制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口迁移出来。
但这种迁移也不是全面性的迁移,黄土高原上还是留有一些农业资源可以利用,但绝对不是发展粮食种植。留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口,可以承担对黄土高原进行绿化,同时建设拦沙大坝的任务。
他们每年种树、种草,并维护这些草木,国家可以给他们补贴。
也就是说,农业人口迁移掉绝大部分,只剩下那些开矿、工业人口,在黄土高原上还是有一些工业可以发展的。
同时黄土高原上的能源、矿产比较丰富。
不过中华民国也只是小规模开发,未进行大规模的乱挖,这是为了避免破坏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一旦超过两米深,那里的地下水一旦用掉就很难自然补充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前几年长势喜人,接着就枯萎死亡的原因,黄土高原上完全不适合种植那种根系发达、耗水量大的树木和植物。
毕竟黄土高原不是说寸草不生,搞绿化并非太难,怕就怕那种极为干旱的天气,从黄巢之乱开始,黄土高原上人竞相食的记载就不绝于书,发生人吃人的时候,往往是草根、树皮、树根都被吃光的时候。
也就是说,历史上黄土高原出现了许多次植被被破坏一空的情况。
黄土高原仅仅只有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实际上并不是太大,但也绝对不小,起码比江苏省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理黄河。
如果没有黄河的原因,这块地方就当成沙漠掉掉也无所谓,但是每年的泥沙流入黄河,给华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治理的方法,实际上只要肯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都还是能治理得差不多的。
首先就是绿化,第二就是修建拦沙大坝,第三可以调水灌溉。
绿化是保持水土的前提,拦沙大坝则可以把肥沃的泥沙拦截下来,俗话说村有百口坝,再旱也不怕。
拦沙大坝积存的泥沙,可以改变黄土高原的沟壑状态,并且形成非常肥沃的种植条件,可以在这些积存的泥沙上种植草木。
调水喷灌可以从贝加尔湖调水,可以逐步的把喷灌搞起来,等科技进步了,可以搞滴灌。
最有效和最快速的还是拦沙大坝,不仅可以把泥沙拦下来,快速的减少入黄泥沙,还可以把水引入大水池里储存起来,从而大量减少黄河水的含沙量。
但是中大型拦沙大坝工程量大,以当地经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必须一国之力去建设才能建设起来。
当前的中国是别想了,因为当前要把资源用在更需要建设的地方,因此只能先通过成本比较低的绿化,以及建设部分拦沙大坝来减少入黄泥沙。
毕竟现在中国要面对的是整个白种人世界,资源要向扩大战争潜力方面的建设倾斜,所以暂时还不能抽调一国之之力去做这一工程。
为了让黄土高原恢复更多的植被,减少人为破坏,所以要将这里的人口大量迁移出去。
迁移出去的人口,想成为工人的话,可以在移民区当工人,移民区也将兴建很多工厂、矿山。
也可以选择成为农场主。
两者各有不同,前者不用担心破产的风险,失业了有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取,是肯定饿不死人的。
后者可以拥有土地,但是有破产的风险。
在当前中华民国的体制、经济结构上来说,破产是普遍的现象。
因为财团要垄断,要低买高卖,自然是要制造经济萧条,同时国家要疯狂建设,自然要有虚假繁荣。
所谓生杀有道,有生必然要有杀,这样才能良性运转。经济没有永恒的繁荣,也没有永恒的萧条。
这就和古代的盛世、乱世一样,乱世就是人太多了,盛世就是人口减少了。而在资本时代,盛世则是萧条之后,乱世则是繁荣之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随着时代变化,表现方式变得不同了而已。
如后世,搞了那么多年经济,竟然还在增长,好似经济不增长就没面子,结果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隐患。
所以不管做出哪一个选择,被强制移民出去的人口,都总是比现在过得好的。
移民出去后,有更好的医疗、教育环境,同时有更高更富足的生活,人可以不用在用尽所有精力与智慧去想生存的问题。
除了黄土高原上进行大规模移强制性移民外,还有全国的偏远山区。
那些偏远山区道路不通,在旧社会由于战乱、匪患等原因,加上老庄思想的影响,人们都在寻找一个与外接封闭的‘世外桃源’,因此很多人口躲进道路不通的山区,过着与世无争的安宁生活。
这不能说这种生活就错了,人实际上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现在的人为什么要学习知识,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把负担分摊到了每一个人的头上。人实际上只要有吃有穿,没有电脑、手机什么的照样可以过,只是节奏缓慢了一些,但节奏慢也有节奏慢的好处,人可以不用那么烦,琐事也不会那么多。
但是当前的中华民国已经走上争霸的道路了,这需要每一个国民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继续躲在山里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国家向偏远山区建设基础设施又太费钱,那干脆迁移出来算了。
现在外面的世界也不是那么乱了,没有兵灾更无匪患,外面还有吃有穿,物资供应充足,迁移出来自己日子好过了,国家也获得了更多的劳动力,这是一举两得的。
至于偏远山区里的那些家业,很多老人是不舍得的。这在后世的一些移村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后世很多偏远山村很多都有过移村的提议,但是因为老人的反对而放弃。
特别是情况比较好的山区,有山有田,自给自足,老人家也不想动。
不过这次是国家强制移村,不能长途迁徙的老人先住到县市里的养老院去,其他人则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迁移。
如果当地需要很多工人,可以把人口培训成工人上岗。或者到移民区去当工人,想要土地的也可以去移民区。
《退耕法》是一个把全国各地,还在采用落后生产力人口的一次整合,也是在重点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中移民的主力省份就是华北各省及四川省。
这些省份的人口都比较多,特别是四川省的人口就更多了。且因为四川富庶,又是内陆地区,形成了一种十分缓慢的生活节奏。
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人过得确实很舒服。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却是不能让老百姓过得太舒服。
一旦老百姓过得太舒服了,人就不干活了。
所以不管是后世的中国还还是美国,实际上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边贵的那边便宜,这边便宜的那边贵。美国人一个月三千美元的工资,交一下房租、水电、通信费、油费等方面的花费,再加上生活费,一个月下来也不剩下多少钱了。
只不过美国人的生活,享受的高科技产品更多,也更先进一些,但实际上都是一样过的。除非是你愿意把钱省下来拿回中国消费,那么跑到美国去找工作才说是比较正确的,否则老想着往美国钻,还将大把的钱交给美国移民局,全是十分无知的脑残民众。因为在美国的安全不仅得不到保障,而且压根就没有一点本土的气氛。
四川地区日子好过,所以游手好闲的人在历代都比较多,袍哥组织也遍地都是。
在清末民国时期,日子不是那么好过了,因为人口增加了许多。但是人口太多,土地又不够,游手好闲的人口就更多了。
一些为了生计,出川当工人,一些则混黑社会。
所以中华民国计划将四川人口移民出去,这里是一个人口很充足的移民主力省份,同时在四川大搞建设,大建工厂,为四川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人口一少,很多问题就解决了,留在四川的人口的人均资源也就多了,移民出去的人口甚至还有更丰富的人均资源,因为移民区很多都没有经过几千年的开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
第二更到!求赞,求月票!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