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治河策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帝赵顼下诏征集治水之策,虽然献计的人不少,可大多都是滥竽充数,有的则是老生常谈,根本没有什么可行之策。
赵顼对此大为遗憾,怎地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大宋朝的英才都到哪里去了?治理黄河当真就这么难?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殊不知,因为六塔河与二股河方案先后失败,朝中官员们对治河当真是没有多信心。即便有想法,也不敢轻易讲出来。要知道,黄河已经把大宋朝折腾的够呛。这个时候出手,如果能顺利治河那自然最好,是大功一件,如若不能,必然会被人各种咒骂,甚至是穷追猛打。韩琦那种稳如泰山,官家异常宠信的待遇其他人是不会有的。
一句话,收益渺茫,风险很大!
所以,朝中官员们大都噤声了。除了些许忠义之士和一些投机取巧之徒,在治河这件事上全都不发声了。说到底,大宋朝治理黄河绝对不是个工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所以朝臣们很敏感。
不提建议,不代表没有意见。
一旦某一个方案被提出,却有各种各样的讨论,自然是反对者居多,可以瞬间放方案批的一无是处。貌似大宋朝的官员们吐糟已经成为习惯。
赵顼当真有些无奈了!
就在他即将打算放弃的时候,一道奏折递到了垂拱殿。上书之人是威远侯,兵部侍郎林昭,至于内容则是一道治河策。
赵顼急忙打开一看,瞧瞧内容之后顿时眉开眼笑。拿着奏疏兴高采烈地去上朝了。至于下面一道某御史弹劾河北路某重臣的奏折。暂时被他忽略了。
以至于伺候的内侍们都大为惊喜。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愁眉苦脸的官家龙颜大悦。他们虽然不知道内容,可有一点他们能确定,上书的这位大臣怕是要发达了!
至于是谁,唯有前去传旨的宦官黄怀信知道,此人正是威远侯林昭。林大人乃是大宋朝的新秀,他们都是有所耳闻的。年纪轻轻便封侯了,这次只怕是又要大获重用了。这不,官家让他去传林侯爷入宫参加大朝会!
林昭虽然挂着兵部侍郎的名号。可实际上是个虚衔,和谈回来之后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加之他在西北打仗、和谈,劳顿了许久,自然要给他放个大假,回汴京之后一直在休息,平日也不上朝。
今日大朝会,汴京各部院,重要衙门的官员都全都会参加。这么齐全的状态,要么是大节庆,要么就是有重大事情讨论。
官员们都知道。讨论的主题肯定是黄河水患治理问题。大名府的决口至今尚未堵,降雨还在继续。黄河水滔滔不绝流向河北,官家肯定着急万分。只是即便是大朝会又有什么用呢?前面已经好几次了,都是无疾而终。
治河接连失败的状态下,谁都不敢贸然开口,也没有那个能耐!不得不说,号称能臣名士济济一堂的大宋朝,官员们搞斗争都有一套,可是办实事似乎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大朝会在大庆殿召开,这可是汴京皇宫主殿,规模宏大,容纳的官员自然也不在少数。皇帝赵顼驾到之后,官员们纷纷见礼。这个时代,君臣之间的差别只是皇帝坐着,大臣们站着,这是太祖赵匡胤的手笔,却不需要跪拜。
赵顼落座之后,便朗声问道:“大名府黄河决口已然半个多月了,征集治河之策的诏书也下达许久,诸位可有良策?”
朝堂上顿时一片默然,没有一个人吭声!一如既往的如此状态,已经持续了许久。不过有的细心的官员已经注意到,官家今天的神情不同寻常,莫非是有什么变数?不成够吧?
“怎么?都没有吗?”赵顼冷冷问了一句,略微有些不满,眉间却又有几分得意。
“你们没有,朕这里有!”赵顼猛地一拍,一份奏疏落在了御案之上,气势陡然间强盛了许多。
不过官员们的反响很差,大部分都没有在意,甚至没有一点惊疑之色。最近的方案还少吗?可大都是夸夸其谈,有几个可行的呢?他们已经做好吐糟的准备了。只怕官家又是过于着急了。
不想,皇帝赵顼朗声道:“传林昭上殿!”
林昭!
当这个名字传出来的时候,大殿上顿时传出一阵骚动。如果这份奏疏是林昭所上的话,今日的事情怕就有些变数了。林昭在大宋朝的名头很响亮,每次都挑战难度不小的事情,每一次都能成功。他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少吗?难道治河有希望了?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林昭到底还年轻,故而过于情况。小小年纪,就敢在治河这样重大的事情上指手画脚,一会该吐槽的还是要吐糟,也算是给年轻人一点教训。不过也有人信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比如吕惠卿。
对于林昭的实力和为人,他比别人体会更深,难不成这小子当真治河有方?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无疑会更加的飞黄腾达?以后再想要报仇可就难了。一时间,他心中的权力更加的浓重。至于王雱,心里则微微有所酸楚,有些嫉妒。当然了,也要看看林昭到底有什么提议,最好是被驳斥的体无完肤,他可是等着看笑话呢!
王安石站在前方不动声色,在治河这件事上,他的态度很公允。如果真有办法治理黄河,无论是谁他都会表示支持的,王相公虽然执拗,却也耿直。
至于赵抃,心情就略微有些复杂了。仁宗之子如此优秀,为治河做出贡献自然是好,值得称颂。可是他越发身处高位,他与当今官家之间的矛盾就越明显,到时候该如何是好呢?
林昭在内侍的引领之下步入朝堂,年轻的面庞加上那侍郎级的朝服,在朝堂上显得是那么的特别。年老的有些汗颜,年轻的有些艳羡,鹤立鸡群的林侍郎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在经过多日的准备之后,林昭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治河方案。可行性与效果预测等各个方面,都有过谨慎的预测和评估,肯定能让赵顼心动,他也有信心说服朝廷诸公。
当宦官来传旨的时候,他知道第一个目的达成了。至于第二个目的,需要在朝堂上努力一番。
“臣林昭参加陛下!”林昭不得不躬身向龙椅上的侄子行礼,那本该是自己的位置,自己更为尊贵,而今却不得不委曲求全向他行礼。总有一日,要将他拉下来,跪伏在自己面前。
“东阳免礼,这道治河之策是你所上?”赵顼对林昭很客气,之前他有些苛待了林昭,心中略微有些歉意。故而通过封侯的方式来弥补,同时希望林昭因此感恩戴德,继续培养为心腹。而今看来似乎是有成效的,在自己最无奈的时候,林昭上书为他分忧,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是的!”
赵顼笑道:“那你为诸公说说吧,你要采取怎样的治河方案!”
“河水回归东流,重修二股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实践已经证明,二股河方案失败了,林昭却还要提出这样的方案?他脑袋被驴踢了吗?还是发烧了?
“东阳,大名府的决口尚未堵上,这二股河该如何重修?是何道理?”很显然,赵顼这是要和林昭一问一答,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林昭朗声道:“黄河必须恢复东流,对这个问题,诸公有异议吗?”
这还用说吗?谁敢否定大宋朝国防的最基本策略?自然没有人反对。
“那就好!”林昭续道:“回过东流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式,第一便是恢复横陇故道;第二,由北清河济水故道入海;第三,通过汴河与泗水引入淮河,由两淮入海;第四便是刚刚失败的二股河!
不知道诸位前去考察过没有,横陇故道淤积严重,要是要清理出来,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眼下黄河已然是燃眉之急,只怕我们等不起。至于北清河,需要经过梁山泊等地,似乎也还不错。只是工程量浩大,一不小心可能还会危害京东路,是以不敢冒险。”
两淮与江南乃是大宋钱粮基地,汴河与泗水运河更是大宋朝的经济命脉,谁敢让黄河夺淮入海?所以只剩下了二股河东流的方案!
有人立即反对道:“可是二股河刚刚失败,是不可行的!”
“失败了一次就一定不可行吗?”林昭反问一句,说道:“大名府附近的黄河东流,相对来说地势比较地,是可以引导河水东流的。只要清淤及时,完全可以。诚如欧阳公当年所言,只要修好了入海口,河水自然东流!”
“话虽如此,清淤之事哪里那么容易?如何才能做到?再者,大名府的决口十分严重,如何才能堵塞,即便堵塞了,又如何保证河堤再不决口?”
“堵上决口不难,只要东流畅通,洪峰可以安然通过,自然不会出现决口的事情。再者,我有办法,让河堤固若金汤。”RS
皇帝赵顼下诏征集治水之策,虽然献计的人不少,可大多都是滥竽充数,有的则是老生常谈,根本没有什么可行之策。
赵顼对此大为遗憾,怎地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大宋朝的英才都到哪里去了?治理黄河当真就这么难?没有一丁点的办法?
殊不知,因为六塔河与二股河方案先后失败,朝中官员们对治河当真是没有多信心。即便有想法,也不敢轻易讲出来。要知道,黄河已经把大宋朝折腾的够呛。这个时候出手,如果能顺利治河那自然最好,是大功一件,如若不能,必然会被人各种咒骂,甚至是穷追猛打。韩琦那种稳如泰山,官家异常宠信的待遇其他人是不会有的。
一句话,收益渺茫,风险很大!
所以,朝中官员们大都噤声了。除了些许忠义之士和一些投机取巧之徒,在治河这件事上全都不发声了。说到底,大宋朝治理黄河绝对不是个工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所以朝臣们很敏感。
不提建议,不代表没有意见。
一旦某一个方案被提出,却有各种各样的讨论,自然是反对者居多,可以瞬间放方案批的一无是处。貌似大宋朝的官员们吐糟已经成为习惯。
赵顼当真有些无奈了!
就在他即将打算放弃的时候,一道奏折递到了垂拱殿。上书之人是威远侯,兵部侍郎林昭,至于内容则是一道治河策。
赵顼急忙打开一看,瞧瞧内容之后顿时眉开眼笑。拿着奏疏兴高采烈地去上朝了。至于下面一道某御史弹劾河北路某重臣的奏折。暂时被他忽略了。
以至于伺候的内侍们都大为惊喜。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愁眉苦脸的官家龙颜大悦。他们虽然不知道内容,可有一点他们能确定,上书的这位大臣怕是要发达了!
至于是谁,唯有前去传旨的宦官黄怀信知道,此人正是威远侯林昭。林大人乃是大宋朝的新秀,他们都是有所耳闻的。年纪轻轻便封侯了,这次只怕是又要大获重用了。这不,官家让他去传林侯爷入宫参加大朝会!
林昭虽然挂着兵部侍郎的名号。可实际上是个虚衔,和谈回来之后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加之他在西北打仗、和谈,劳顿了许久,自然要给他放个大假,回汴京之后一直在休息,平日也不上朝。
今日大朝会,汴京各部院,重要衙门的官员都全都会参加。这么齐全的状态,要么是大节庆,要么就是有重大事情讨论。
官员们都知道。讨论的主题肯定是黄河水患治理问题。大名府的决口至今尚未堵,降雨还在继续。黄河水滔滔不绝流向河北,官家肯定着急万分。只是即便是大朝会又有什么用呢?前面已经好几次了,都是无疾而终。
治河接连失败的状态下,谁都不敢贸然开口,也没有那个能耐!不得不说,号称能臣名士济济一堂的大宋朝,官员们搞斗争都有一套,可是办实事似乎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大朝会在大庆殿召开,这可是汴京皇宫主殿,规模宏大,容纳的官员自然也不在少数。皇帝赵顼驾到之后,官员们纷纷见礼。这个时代,君臣之间的差别只是皇帝坐着,大臣们站着,这是太祖赵匡胤的手笔,却不需要跪拜。
赵顼落座之后,便朗声问道:“大名府黄河决口已然半个多月了,征集治河之策的诏书也下达许久,诸位可有良策?”
朝堂上顿时一片默然,没有一个人吭声!一如既往的如此状态,已经持续了许久。不过有的细心的官员已经注意到,官家今天的神情不同寻常,莫非是有什么变数?不成够吧?
“怎么?都没有吗?”赵顼冷冷问了一句,略微有些不满,眉间却又有几分得意。
“你们没有,朕这里有!”赵顼猛地一拍,一份奏疏落在了御案之上,气势陡然间强盛了许多。
不过官员们的反响很差,大部分都没有在意,甚至没有一点惊疑之色。最近的方案还少吗?可大都是夸夸其谈,有几个可行的呢?他们已经做好吐糟的准备了。只怕官家又是过于着急了。
不想,皇帝赵顼朗声道:“传林昭上殿!”
林昭!
当这个名字传出来的时候,大殿上顿时传出一阵骚动。如果这份奏疏是林昭所上的话,今日的事情怕就有些变数了。林昭在大宋朝的名头很响亮,每次都挑战难度不小的事情,每一次都能成功。他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少吗?难道治河有希望了?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林昭到底还年轻,故而过于情况。小小年纪,就敢在治河这样重大的事情上指手画脚,一会该吐槽的还是要吐糟,也算是给年轻人一点教训。不过也有人信心中泛起不祥的预感,比如吕惠卿。
对于林昭的实力和为人,他比别人体会更深,难不成这小子当真治河有方?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无疑会更加的飞黄腾达?以后再想要报仇可就难了。一时间,他心中的权力更加的浓重。至于王雱,心里则微微有所酸楚,有些嫉妒。当然了,也要看看林昭到底有什么提议,最好是被驳斥的体无完肤,他可是等着看笑话呢!
王安石站在前方不动声色,在治河这件事上,他的态度很公允。如果真有办法治理黄河,无论是谁他都会表示支持的,王相公虽然执拗,却也耿直。
至于赵抃,心情就略微有些复杂了。仁宗之子如此优秀,为治河做出贡献自然是好,值得称颂。可是他越发身处高位,他与当今官家之间的矛盾就越明显,到时候该如何是好呢?
林昭在内侍的引领之下步入朝堂,年轻的面庞加上那侍郎级的朝服,在朝堂上显得是那么的特别。年老的有些汗颜,年轻的有些艳羡,鹤立鸡群的林侍郎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在经过多日的准备之后,林昭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治河方案。可行性与效果预测等各个方面,都有过谨慎的预测和评估,肯定能让赵顼心动,他也有信心说服朝廷诸公。
当宦官来传旨的时候,他知道第一个目的达成了。至于第二个目的,需要在朝堂上努力一番。
“臣林昭参加陛下!”林昭不得不躬身向龙椅上的侄子行礼,那本该是自己的位置,自己更为尊贵,而今却不得不委曲求全向他行礼。总有一日,要将他拉下来,跪伏在自己面前。
“东阳免礼,这道治河之策是你所上?”赵顼对林昭很客气,之前他有些苛待了林昭,心中略微有些歉意。故而通过封侯的方式来弥补,同时希望林昭因此感恩戴德,继续培养为心腹。而今看来似乎是有成效的,在自己最无奈的时候,林昭上书为他分忧,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是的!”
赵顼笑道:“那你为诸公说说吧,你要采取怎样的治河方案!”
“河水回归东流,重修二股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实践已经证明,二股河方案失败了,林昭却还要提出这样的方案?他脑袋被驴踢了吗?还是发烧了?
“东阳,大名府的决口尚未堵上,这二股河该如何重修?是何道理?”很显然,赵顼这是要和林昭一问一答,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林昭朗声道:“黄河必须恢复东流,对这个问题,诸公有异议吗?”
这还用说吗?谁敢否定大宋朝国防的最基本策略?自然没有人反对。
“那就好!”林昭续道:“回过东流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式,第一便是恢复横陇故道;第二,由北清河济水故道入海;第三,通过汴河与泗水引入淮河,由两淮入海;第四便是刚刚失败的二股河!
不知道诸位前去考察过没有,横陇故道淤积严重,要是要清理出来,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眼下黄河已然是燃眉之急,只怕我们等不起。至于北清河,需要经过梁山泊等地,似乎也还不错。只是工程量浩大,一不小心可能还会危害京东路,是以不敢冒险。”
两淮与江南乃是大宋钱粮基地,汴河与泗水运河更是大宋朝的经济命脉,谁敢让黄河夺淮入海?所以只剩下了二股河东流的方案!
有人立即反对道:“可是二股河刚刚失败,是不可行的!”
“失败了一次就一定不可行吗?”林昭反问一句,说道:“大名府附近的黄河东流,相对来说地势比较地,是可以引导河水东流的。只要清淤及时,完全可以。诚如欧阳公当年所言,只要修好了入海口,河水自然东流!”
“话虽如此,清淤之事哪里那么容易?如何才能做到?再者,大名府的决口十分严重,如何才能堵塞,即便堵塞了,又如何保证河堤再不决口?”
“堵上决口不难,只要东流畅通,洪峰可以安然通过,自然不会出现决口的事情。再者,我有办法,让河堤固若金汤。”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