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大业可期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陕西路宣抚使,大宋西北军政第一人。
通常来说,必须要皇帝亲信的宰辅大臣才能出任,最起码也要是翰林学士这个级别的。单从年龄和资历而言,林昭还有些太稚嫩了,但是有第一条就足够了,皇帝相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决定性的一点。
王圭完全是失算了,他从中书那边打听,林昭并未上书提及杨楶的事情,这才大胆为外甥辩解复仇的。没想到林昭却走了枢密院的门路,并且说动了枢密使韩绛帮忙说话。林昭前面两次在西北作战,早已与韩相公结下情谊,这点子事情还是愿意帮忙的。
再者,王圭低估了赵顼对林昭的信任程度。原以为提及林昭擅自处置将领,从而寻个不敬皇帝的罪名,甚至可以煽风点火,上升道拥兵自重的高度,一向多疑的官家很可能会产生疑心。很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的,而且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林昭原本的打算只是把王圭从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上赶走,却没想到好事直接落到自己头上。
韩绛也没料到如此,林昭找他帮忙的意图也只是对付王圭而已。韩相公并不认为,林昭可以坐上宣抚使的位置,他这么做,除了给林昭面子之外,也是为了西北将帅和睦,有利战局,这是他作为枢密使的本分。
却没想到,赵顼不动则已,一动惊人,直接把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给了林昭。
王圭很郁闷,尚未前去赴任,官职就没了,这叫什么事?不过赵顼还算不错,给了他宣徽南院使的职位。也算是保全的颜面。不过王圭的心里终究不痛快,杨楶是自己的外甥,林昭不看僧面看佛面,直接杀了他,也太过分了。
本还想着去西北之后想办法为外甥讨个公道的。奈何皇帝与韩相公预料到了这一点,直接剥夺了他的机会。
最终便宜了林昭那厮,小小年纪,竟然当上了陕西路宣抚使,春风得意,如日中天啊!不过有句话叫什么来着?爬的越高。跌的越重,王圭也不知道是凭经验的预测,还是心中无奈的诅咒……
相比于王圭,其他的朝臣则是处在震动中。林昭出任陕西路宣抚使的消息一出,立即有人跳出来反对。
主题便是林昭太年轻,不足以担当大任。当然了。也有人提出林昭功高权重,领兵在外,怕是不合适。
可赵顼根本不在意,大宋百年统治,百姓已经对赵氏江山形成根深蒂固的认同,一个将领想要叛乱谈何容易?何况陕西路宣抚使虽然位高权重,可是那面各州、各路的官员和将领能完全跟他一条心吗?
平常的军政事务会听从命令。但若有什么不轨,那些将领还能惟命是从吗?西北数十州,绝对不可能上下一心。加之林昭素来谨慎忠诚,赵顼没有丝毫怀疑,而且他心中早有打算。有句话叫什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至于那些说林昭年轻的,被赵顼一句话便堵回去了。
“甘罗十二为相,林昭比他更年轻吗?欲成大业,需唯才是举!”
不过官员们似乎不罢休,反对的人还是有很多。不断有人上书弹劾。而今赵顼最反感的便是此种状况,逆反之心越来越重,官员们反对越是激烈,他越是要这么做。厌烦到了极致之后,反问了一句话:“议论林照者。有谁可往西北克吐蕃?若有,立军令状即可赴任陕西路宣抚使。”
这下子朝臣们立即鸦雀无声,通常这种事跳出来反对的大多是文官,以言官居多。让他们领兵打仗,攻克吐蕃?他们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尤其是要军令状的,这玩笑可没人开得起。于是乎瞬间也鸦雀无声,赵顼力排众议,林昭以郑国公的身份光荣上任,担任陕西路宣抚使。
身为参知政事的吕惠卿也乖乖的闭嘴了,他只是象征性的反对了一下。他与林昭不睦,又身为副宰相,要是不出声才奇怪。吕惠卿很早就知道,反对肯定无效,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免得被皇帝猜疑,揣度君心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林昭也忒好运了,年纪轻轻竟然成为国公,官至陕西路宣抚使。吕惠卿简直恨的牙痒痒,甚至还有些嫉妒,那可是自己都没有资格问鼎的位置。官家竟然破格给了他,简直是天理难容。
天不就是皇帝吗,天理就掌握在皇帝手中,既然他说可以,其他人反对又有何用?的吕惠卿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好愚蠢。
吕惠卿一刻也不曾忘记两个弟弟的仇恨,他一直惦记着报仇这件事。本以为坐上参知政事,成为新党的领袖之后,就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林昭。可惜事与愿违,他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时候,对手也在前进,而且速度可能远比自己更快。
林昭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自己无法动摇的高度,何况他又不在汴京,自己根本是鞭长莫及。参知政事虽然位高权重,但军队的事情绝对染指不得,否则枢密院的韩相公一定容不下自己。
凭借自己的力量想要报仇是不行的,那么只能借力了,以林昭今时今日的地位,大宋王朝又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呢?堂堂三朝元老韩琦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谁敢说自己比韩琦厉害呢?不过吕惠卿还真想到了一个人——皇帝赵顼!
林昭的一切都是赵顼给的,唯有九五之尊,大权在握的皇帝可以轻而易举干掉他。林昭现在是风光,可是背后何尝不是危机重重?
有道是盛极必衰,陕西路宣抚使的高官,郑国公的爵位都是建立在河湟军功的基础上。如果林昭接下来的战事失败呢?即便是他好运道,战胜了又能如何。古来功高震主者可曾有过好下场?
或许林昭功高但还不至于震主,可是以赵顼多疑的性格,林昭怕是也难以幸免。到时候只要略微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效果绝对杠杠的。
吕惠卿很得意,不过看到这个潜在危机的绝对不是他一个人。才换了匾额的郑国公府,柴敏言正配合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弄儿为乐。不曾生育的赵福康对孩子格外稀罕,尤其是自己的两个亲侄子,更是百般疼爱。常常来府上探望。
赵福康一度出现精神异常,难得有个乐子,加之与柴敏言亲如姐妹,故而如此行为并未引人怀疑。皇太后高滔滔还笑称,若是赵福康喜欢孩子,不若再婚自己生一个。毕竟才三十来岁,还年轻,她还能帮着物色人选。
可自从梁怀吉之后,赵福康对男女之情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一颗心全扑在了弟弟的大业上,委婉拒绝了。高滔滔只当她是对梁怀吉余情未了。恐她感怀旧事伤心,旧病复发,那样的话太皇太后和苗太妃只怕要找自己拼命,故而也不再提及。对赵福康出入林家,也不闻不问。
此刻赵福康怀中抱着林浚,柴敏言抱着林鸿,两人站在阁楼上。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正在谈话。
“才多长时间,门口的匾额从侯爵变成了国公,这在大宋可是极少有的。”赵福康说这话,也不知道是为弟弟感到骄傲,还是别的什么。
柴敏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郎太出众了。”
“是啊,有功赏赐这是应该的,只是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国公了,以后他再立功之后又该赏赐什么呢?”赵福康忧心忡忡道:“以东阳的年纪,加封平章事,中书令什么的很勉强,最多再有个开府仪同三司就了不得了。这些之后呢?赏无可赏,功高震主啊!”
“长姐是说……”柴敏言心中的忧虑更深了,如今林家圣眷优渥,可是以后呢?别人看到的是繁花似锦,可是烈火烹油之后呢?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尤其是丈夫那样特殊的身世,皇帝多疑的性格大,当真让人担忧啊!
“仲针是个凉薄之人,多疑不说,对人也更多的是利用,一旦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他的时候,只怕……”赵福康道:“而今东阳在西北战功赫赫,正合了仲针平定河湟之心,此战东阳若是胜利,回来之后还会有赏赐,但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出征或是重用,结果可能也会是明升暗降……若是战败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是难逃罪责,看似风光,实际上则是如履薄冰!”
“长姐可是有什么想法?”柴敏言知道,这位公主姐姐心思缜密,能说这番话绝对不是为了强调现状,而是话里有话。
“以东阳的能力,河湟之战应该会不负所望,肯定会胜利的,这点我相信。”赵福康道:“我在想他回来以后的事情,如今他已经是陕西路宣抚使,这估计是仲针最后的大度,东阳肯定不会放过机会,估计战事结束之后,西军差不多便能牢牢掌控,也便有与赵顼叫板的实力。所以我想着,为了避免东阳被夺权架空,差不多该摊牌了。”
摊牌!
柴敏言心中一动,他太清楚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了。丈夫马上就能恢复天潢贵胄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语。但与此同时,刀光剑影,艰难重重的道路将正式开始,更为凶险,更为可怕,再无回旋余地。
“姐姐说的是,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想来还是要夫君和狄公他们做主。”
赵福康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告诉你,只是想让你们有个准备,同时也想让你抽空劝劝娘娘。如今她一颗心全在东阳身上不错,可是心里面对仲针还是有那么些怜爱,毕竟是从小疼爱的,我的意思是……你抽空多带孩子进宫,劝劝娘娘。”
“好!”柴敏言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不过既然丈夫选择了这条路,那么自己将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他,无论前路是万劫不复,还是万张荣光。
“he……好……”
才刚刚半岁的林鸿听到母亲和姑姑聊天,兴奋不已,竟然咿咿呀呀,看出了类似的声音。顿时惹得柴敏言和赵福康一阵激动。
“小鸿儿,你能听懂?好厉害啊。真不愧是天生龙子……”赵福康这么一逗,林鸿更为兴奋了,嘴里咿咿呀呀,小手脚也开始不断扑腾,好不热闹。
林浚年纪还小。不过小眼珠子也一直盯着哥哥看,嘴角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
儿子在笑,林昭也在笑。
陕西路宣抚使的任职传到熙河,林昭也是一阵激动。
“狄公,成了!”林昭立即将这个喜讯与狄青分享。
“好啊,当真是好!”狄青很清楚这个职位对林昭的意义。故而也十分高兴。
林昭笑道:“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韩绛也太给力啊,我不过是让他帮忙赶走王圭,却没想到一下子落在我头上来。”
狄青道:“公子你如今负责整个熙河战事,陕西路自然要全力配合,王圭不行。换个人就行吗?有几个人能像韩绛当初?熙河开边,可是不朽功勋,哪一个不想染指呢?但凡涉及到权力,又有几个人安心蛰伏呢?赵顼是明白这个道理,他太看重熙河战事的前景了,自然不希望公子有掣肘,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啊。只是这希望越大,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
这话倒是一点也不错,所谓高处不胜寒,林昭现在已经是深有体会了。赵顼这次相当于是在自己身上押宝,要是能完美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自然是好,皆大欢喜。可若是完成不了,以赵顼凉薄的性格,还不知道怎么对付自己这只曾经风光的替罪羔羊。
不过很可惜,赵顼终究是失算了。从他做出这个决定,让林昭当上陕西路宣抚使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公子,西军已经名正言顺在握,这河湟还打吗?”狄青轻声问道。
林昭笑道:“狄公肯定早有定计。又何必试探于我呢?”
“呵呵,只是想听听公子心声而已,现在看来,老夫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啊!”狄青似乎很满意,整个人的谨慎状态也处在兴奋中。
“当上了陕西路宣抚使,并不代表彻底掌控了西军,如今可以调遣六七成的兵马,而且还很难保证他们誓死效忠……”林昭道:“征讨河湟已经是举国皆知的事情,如果临时放弃,对朝中百官,天下百姓难以交代,对名声和威望没有好处。
没有军队的绝对效忠,没有足以让天下臣民折服的功勋和威望,如何能与赵顼一较高下,所以这河湟是必须要打的,虽然难,却也不是拿不下来。”
狄青附和道:“是啊,趁着这次对河湟开战,公子正好趁机将将士们收为己用,战事结束之后,盖世功勋有了,军队也有了,便是和赵顼摊牌的时候了。”
“摊牌?狄公以为时机如何?”
狄青道:“雷霆那边传来消息,长公主以为时机差不多了。他说赵顼性格凉薄,这次公子若是大胜,回去之后会加官进爵,却也会被架空。如果战败,后果会更加凄惨,所以必须趁着最后的机会,和赵顼摊牌。
长公主甚至已经选好了时间,如果河湟战事能在四五个月以内结束,那么四月的时候,先帝的生辰祭礼就是个好机会,太后可以要求仪式隆重举行,百官全都出席,然后当众宣布……”
“长姐考虑的是道理,父皇生辰祭礼确实是个好机会,只是这战事未必能在四个月内结束。”林昭道:“毕竟河湟实力不弱,董毡算得上有为之君,青宜结鬼章又回去了,四个月内灭吐蕃,西夏会不会参与也不好说……怕是有难度……”
“不必彻底灭了吐蕃,只需要将吐蕃打的七零八落即可,如此便可以向朝臣和百姓交代。”狄青道:“留下点尾巴,这样公子才有足够的理由返回西北……坐镇长安,隔着潼关与赵顼一较高下。”
“也是,那么我们就好好谋划一下,看河湟这一战怎么打才能速战速决!”林昭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亮明身份,和赵顼明刀明枪干,一时间好不兴奋。
“整军备战吧,还有就是拉拢将士,景思立是个成功例子,公子对其他人也可以如法炮制!”
景思立昏迷多日之后,终于苏醒过来,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很庆幸。尤其是踏白城之战大获全胜,更是让他高兴,觉得自己拼死苦战是值得的。随后又从赵元凯口中得知,林昭为了自己落泪,并且一怒之下杀了杨楶,更是唏嘘感慨,对林昭多有感激。千里奔袭的龛谷成功之后,他深深被林昭折服,已经是惟命是从了。
林昭也很庆幸,踏白城一场冒险,幸好保住了景思立。没有这这位忠勇可嘉的英雄将领英年早逝,这是个人才,能够收为己用,绝对算得上庆幸,自然要好好珍惜。
既然现在坐上了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就要调动整个西军。想要掌控军队,收买将领,培植势力,没有比一场战争更好的途径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U
陕西路宣抚使,大宋西北军政第一人。
通常来说,必须要皇帝亲信的宰辅大臣才能出任,最起码也要是翰林学士这个级别的。单从年龄和资历而言,林昭还有些太稚嫩了,但是有第一条就足够了,皇帝相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决定性的一点。
王圭完全是失算了,他从中书那边打听,林昭并未上书提及杨楶的事情,这才大胆为外甥辩解复仇的。没想到林昭却走了枢密院的门路,并且说动了枢密使韩绛帮忙说话。林昭前面两次在西北作战,早已与韩相公结下情谊,这点子事情还是愿意帮忙的。
再者,王圭低估了赵顼对林昭的信任程度。原以为提及林昭擅自处置将领,从而寻个不敬皇帝的罪名,甚至可以煽风点火,上升道拥兵自重的高度,一向多疑的官家很可能会产生疑心。很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的,而且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林昭原本的打算只是把王圭从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上赶走,却没想到好事直接落到自己头上。
韩绛也没料到如此,林昭找他帮忙的意图也只是对付王圭而已。韩相公并不认为,林昭可以坐上宣抚使的位置,他这么做,除了给林昭面子之外,也是为了西北将帅和睦,有利战局,这是他作为枢密使的本分。
却没想到,赵顼不动则已,一动惊人,直接把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给了林昭。
王圭很郁闷,尚未前去赴任,官职就没了,这叫什么事?不过赵顼还算不错,给了他宣徽南院使的职位。也算是保全的颜面。不过王圭的心里终究不痛快,杨楶是自己的外甥,林昭不看僧面看佛面,直接杀了他,也太过分了。
本还想着去西北之后想办法为外甥讨个公道的。奈何皇帝与韩相公预料到了这一点,直接剥夺了他的机会。
最终便宜了林昭那厮,小小年纪,竟然当上了陕西路宣抚使,春风得意,如日中天啊!不过有句话叫什么来着?爬的越高。跌的越重,王圭也不知道是凭经验的预测,还是心中无奈的诅咒……
相比于王圭,其他的朝臣则是处在震动中。林昭出任陕西路宣抚使的消息一出,立即有人跳出来反对。
主题便是林昭太年轻,不足以担当大任。当然了。也有人提出林昭功高权重,领兵在外,怕是不合适。
可赵顼根本不在意,大宋百年统治,百姓已经对赵氏江山形成根深蒂固的认同,一个将领想要叛乱谈何容易?何况陕西路宣抚使虽然位高权重,可是那面各州、各路的官员和将领能完全跟他一条心吗?
平常的军政事务会听从命令。但若有什么不轨,那些将领还能惟命是从吗?西北数十州,绝对不可能上下一心。加之林昭素来谨慎忠诚,赵顼没有丝毫怀疑,而且他心中早有打算。有句话叫什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至于那些说林昭年轻的,被赵顼一句话便堵回去了。
“甘罗十二为相,林昭比他更年轻吗?欲成大业,需唯才是举!”
不过官员们似乎不罢休,反对的人还是有很多。不断有人上书弹劾。而今赵顼最反感的便是此种状况,逆反之心越来越重,官员们反对越是激烈,他越是要这么做。厌烦到了极致之后,反问了一句话:“议论林照者。有谁可往西北克吐蕃?若有,立军令状即可赴任陕西路宣抚使。”
这下子朝臣们立即鸦雀无声,通常这种事跳出来反对的大多是文官,以言官居多。让他们领兵打仗,攻克吐蕃?他们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尤其是要军令状的,这玩笑可没人开得起。于是乎瞬间也鸦雀无声,赵顼力排众议,林昭以郑国公的身份光荣上任,担任陕西路宣抚使。
身为参知政事的吕惠卿也乖乖的闭嘴了,他只是象征性的反对了一下。他与林昭不睦,又身为副宰相,要是不出声才奇怪。吕惠卿很早就知道,反对肯定无效,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免得被皇帝猜疑,揣度君心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林昭也忒好运了,年纪轻轻竟然成为国公,官至陕西路宣抚使。吕惠卿简直恨的牙痒痒,甚至还有些嫉妒,那可是自己都没有资格问鼎的位置。官家竟然破格给了他,简直是天理难容。
天不就是皇帝吗,天理就掌握在皇帝手中,既然他说可以,其他人反对又有何用?的吕惠卿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好愚蠢。
吕惠卿一刻也不曾忘记两个弟弟的仇恨,他一直惦记着报仇这件事。本以为坐上参知政事,成为新党的领袖之后,就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林昭。可惜事与愿违,他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时候,对手也在前进,而且速度可能远比自己更快。
林昭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自己无法动摇的高度,何况他又不在汴京,自己根本是鞭长莫及。参知政事虽然位高权重,但军队的事情绝对染指不得,否则枢密院的韩相公一定容不下自己。
凭借自己的力量想要报仇是不行的,那么只能借力了,以林昭今时今日的地位,大宋王朝又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呢?堂堂三朝元老韩琦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谁敢说自己比韩琦厉害呢?不过吕惠卿还真想到了一个人——皇帝赵顼!
林昭的一切都是赵顼给的,唯有九五之尊,大权在握的皇帝可以轻而易举干掉他。林昭现在是风光,可是背后何尝不是危机重重?
有道是盛极必衰,陕西路宣抚使的高官,郑国公的爵位都是建立在河湟军功的基础上。如果林昭接下来的战事失败呢?即便是他好运道,战胜了又能如何。古来功高震主者可曾有过好下场?
或许林昭功高但还不至于震主,可是以赵顼多疑的性格,林昭怕是也难以幸免。到时候只要略微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效果绝对杠杠的。
吕惠卿很得意,不过看到这个潜在危机的绝对不是他一个人。才换了匾额的郑国公府,柴敏言正配合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弄儿为乐。不曾生育的赵福康对孩子格外稀罕,尤其是自己的两个亲侄子,更是百般疼爱。常常来府上探望。
赵福康一度出现精神异常,难得有个乐子,加之与柴敏言亲如姐妹,故而如此行为并未引人怀疑。皇太后高滔滔还笑称,若是赵福康喜欢孩子,不若再婚自己生一个。毕竟才三十来岁,还年轻,她还能帮着物色人选。
可自从梁怀吉之后,赵福康对男女之情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一颗心全扑在了弟弟的大业上,委婉拒绝了。高滔滔只当她是对梁怀吉余情未了。恐她感怀旧事伤心,旧病复发,那样的话太皇太后和苗太妃只怕要找自己拼命,故而也不再提及。对赵福康出入林家,也不闻不问。
此刻赵福康怀中抱着林浚,柴敏言抱着林鸿,两人站在阁楼上。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正在谈话。
“才多长时间,门口的匾额从侯爵变成了国公,这在大宋可是极少有的。”赵福康说这话,也不知道是为弟弟感到骄傲,还是别的什么。
柴敏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郎太出众了。”
“是啊,有功赏赐这是应该的,只是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国公了,以后他再立功之后又该赏赐什么呢?”赵福康忧心忡忡道:“以东阳的年纪,加封平章事,中书令什么的很勉强,最多再有个开府仪同三司就了不得了。这些之后呢?赏无可赏,功高震主啊!”
“长姐是说……”柴敏言心中的忧虑更深了,如今林家圣眷优渥,可是以后呢?别人看到的是繁花似锦,可是烈火烹油之后呢?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尤其是丈夫那样特殊的身世,皇帝多疑的性格大,当真让人担忧啊!
“仲针是个凉薄之人,多疑不说,对人也更多的是利用,一旦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他的时候,只怕……”赵福康道:“而今东阳在西北战功赫赫,正合了仲针平定河湟之心,此战东阳若是胜利,回来之后还会有赏赐,但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出征或是重用,结果可能也会是明升暗降……若是战败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是难逃罪责,看似风光,实际上则是如履薄冰!”
“长姐可是有什么想法?”柴敏言知道,这位公主姐姐心思缜密,能说这番话绝对不是为了强调现状,而是话里有话。
“以东阳的能力,河湟之战应该会不负所望,肯定会胜利的,这点我相信。”赵福康道:“我在想他回来以后的事情,如今他已经是陕西路宣抚使,这估计是仲针最后的大度,东阳肯定不会放过机会,估计战事结束之后,西军差不多便能牢牢掌控,也便有与赵顼叫板的实力。所以我想着,为了避免东阳被夺权架空,差不多该摊牌了。”
摊牌!
柴敏言心中一动,他太清楚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了。丈夫马上就能恢复天潢贵胄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语。但与此同时,刀光剑影,艰难重重的道路将正式开始,更为凶险,更为可怕,再无回旋余地。
“姐姐说的是,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想来还是要夫君和狄公他们做主。”
赵福康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告诉你,只是想让你们有个准备,同时也想让你抽空劝劝娘娘。如今她一颗心全在东阳身上不错,可是心里面对仲针还是有那么些怜爱,毕竟是从小疼爱的,我的意思是……你抽空多带孩子进宫,劝劝娘娘。”
“好!”柴敏言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不过既然丈夫选择了这条路,那么自己将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他,无论前路是万劫不复,还是万张荣光。
“he……好……”
才刚刚半岁的林鸿听到母亲和姑姑聊天,兴奋不已,竟然咿咿呀呀,看出了类似的声音。顿时惹得柴敏言和赵福康一阵激动。
“小鸿儿,你能听懂?好厉害啊。真不愧是天生龙子……”赵福康这么一逗,林鸿更为兴奋了,嘴里咿咿呀呀,小手脚也开始不断扑腾,好不热闹。
林浚年纪还小。不过小眼珠子也一直盯着哥哥看,嘴角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
儿子在笑,林昭也在笑。
陕西路宣抚使的任职传到熙河,林昭也是一阵激动。
“狄公,成了!”林昭立即将这个喜讯与狄青分享。
“好啊,当真是好!”狄青很清楚这个职位对林昭的意义。故而也十分高兴。
林昭笑道:“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韩绛也太给力啊,我不过是让他帮忙赶走王圭,却没想到一下子落在我头上来。”
狄青道:“公子你如今负责整个熙河战事,陕西路自然要全力配合,王圭不行。换个人就行吗?有几个人能像韩绛当初?熙河开边,可是不朽功勋,哪一个不想染指呢?但凡涉及到权力,又有几个人安心蛰伏呢?赵顼是明白这个道理,他太看重熙河战事的前景了,自然不希望公子有掣肘,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啊。只是这希望越大,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
这话倒是一点也不错,所谓高处不胜寒,林昭现在已经是深有体会了。赵顼这次相当于是在自己身上押宝,要是能完美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自然是好,皆大欢喜。可若是完成不了,以赵顼凉薄的性格,还不知道怎么对付自己这只曾经风光的替罪羔羊。
不过很可惜,赵顼终究是失算了。从他做出这个决定,让林昭当上陕西路宣抚使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公子,西军已经名正言顺在握,这河湟还打吗?”狄青轻声问道。
林昭笑道:“狄公肯定早有定计。又何必试探于我呢?”
“呵呵,只是想听听公子心声而已,现在看来,老夫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啊!”狄青似乎很满意,整个人的谨慎状态也处在兴奋中。
“当上了陕西路宣抚使,并不代表彻底掌控了西军,如今可以调遣六七成的兵马,而且还很难保证他们誓死效忠……”林昭道:“征讨河湟已经是举国皆知的事情,如果临时放弃,对朝中百官,天下百姓难以交代,对名声和威望没有好处。
没有军队的绝对效忠,没有足以让天下臣民折服的功勋和威望,如何能与赵顼一较高下,所以这河湟是必须要打的,虽然难,却也不是拿不下来。”
狄青附和道:“是啊,趁着这次对河湟开战,公子正好趁机将将士们收为己用,战事结束之后,盖世功勋有了,军队也有了,便是和赵顼摊牌的时候了。”
“摊牌?狄公以为时机如何?”
狄青道:“雷霆那边传来消息,长公主以为时机差不多了。他说赵顼性格凉薄,这次公子若是大胜,回去之后会加官进爵,却也会被架空。如果战败,后果会更加凄惨,所以必须趁着最后的机会,和赵顼摊牌。
长公主甚至已经选好了时间,如果河湟战事能在四五个月以内结束,那么四月的时候,先帝的生辰祭礼就是个好机会,太后可以要求仪式隆重举行,百官全都出席,然后当众宣布……”
“长姐考虑的是道理,父皇生辰祭礼确实是个好机会,只是这战事未必能在四个月内结束。”林昭道:“毕竟河湟实力不弱,董毡算得上有为之君,青宜结鬼章又回去了,四个月内灭吐蕃,西夏会不会参与也不好说……怕是有难度……”
“不必彻底灭了吐蕃,只需要将吐蕃打的七零八落即可,如此便可以向朝臣和百姓交代。”狄青道:“留下点尾巴,这样公子才有足够的理由返回西北……坐镇长安,隔着潼关与赵顼一较高下。”
“也是,那么我们就好好谋划一下,看河湟这一战怎么打才能速战速决!”林昭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亮明身份,和赵顼明刀明枪干,一时间好不兴奋。
“整军备战吧,还有就是拉拢将士,景思立是个成功例子,公子对其他人也可以如法炮制!”
景思立昏迷多日之后,终于苏醒过来,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很庆幸。尤其是踏白城之战大获全胜,更是让他高兴,觉得自己拼死苦战是值得的。随后又从赵元凯口中得知,林昭为了自己落泪,并且一怒之下杀了杨楶,更是唏嘘感慨,对林昭多有感激。千里奔袭的龛谷成功之后,他深深被林昭折服,已经是惟命是从了。
林昭也很庆幸,踏白城一场冒险,幸好保住了景思立。没有这这位忠勇可嘉的英雄将领英年早逝,这是个人才,能够收为己用,绝对算得上庆幸,自然要好好珍惜。
既然现在坐上了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就要调动整个西军。想要掌控军队,收买将领,培植势力,没有比一场战争更好的途径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