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九 祸乱初平事休息(二)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国朝有许多潜规则,名为惯例。虽不见于经册典制,但对人的规矩犹大。其中南人不得掌户书便是其中之一。倪元璐是浙江上虞人,如假包换的南人,而且还是旗帜鲜明的东林党人,起码也是东林同情者。
这两条中沾上任何一条,在崇祯朝都不可能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尤其是后者与东林有染,严重违背了崇祯皇帝“借刀杀人,鸟尽弓藏”的朝政策略。
然而倪元璐就是与崇祯投缘。
即便是陈演、魏藻德几经讽刺倪元璐“书生不通钱粮事”,崇祯帝也坚持让他做了户部尚书。
在听闻儿子也有意要用倪元璐掌户部之后,崇祯不免对自己的眼光加以赞叹,竟然跟儿子所见一样。只是旋即反应过来,如此想法大失帝王意气,转而赞赏儿子能够有自己一般的眼光。
从蒋德璟那边出来之后,崇祯也不管屏风不屏风的事,直接去了文华殿。正赶上朱慈烺与倪元璐讨论书法绘画。崇祯以为自己来晚了,也没多问,因为自己也好此道,一同聊了几句,便让倪元璐告退了。
“父皇此来是有何吩咐么?”朱慈烺等倪元璐告退,又才问道。
“无事走动一番。”崇祯干咳一声,也觉得这样掩饰有些心虚,又道:“你在与倪元璐商讨户部之事?”
朱慈烺不知道崇祯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在他看来倪元璐在财政方面完全没有天资。反倒是以前的户部司务蒋臣。在行钞法的问题上进行过深入思考,这也是朱慈烺打算提拔使用的原因。
不过既然皇帝问道了户部之事,朱慈烺正好透露些许中央六部改制的问题。
“父皇。户部尚书一职,恐怕还要思量。”朱慈烺道:“儿臣近日来与几位老先生商讨了六部事宜,略有些许微薄之得,敢奏闻父皇陛下。”
“哦?六部改制?说来听听。”崇祯大大方方在宝座上坐下,等朱慈烺道来。
朱慈烺让近侍上了茶水,方才道:“父皇,自隋文创设三省六部制度以来。唯到国朝高皇帝废三省方有更张,期间足有千年光阴。千年间沧海桑田,何况人事?故而儿臣想对六部加以变革。以细化其责,专精其事。”
崇祯点了点头,意识到这是个大题目,若是没有深入思索恐怕不便表态。故而只是听着。
“六部以礼部为首。其职责大约四分。”朱慈烺侃侃道:“其一,管理学务,掌文教考试事,为国家抡才之典;其二,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执掌纲常;其三,提督会同馆,笃行宾礼。其四。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这些对于皇帝而言是常识不是知识,所以崇祯脑中只是过了一下。便觉得这个分类倒是没有遗漏偏差,微微颌首,示意朱慈烺继续。
“儿臣以为,礼部与鸿胪寺、光禄寺之职责皆有重叠。”朱慈烺道。
鸿胪寺负责典赞,光禄寺负责筵飨,与礼部的关系既独立又统一。因为礼部的规制高,礼部尚书人称“大宗伯”,在官场惯例中又是“储相”,所以这两位小九卿基本沦为打下手的小厮。
“儿臣以为,礼者,立国之本也,故而礼部仍掌学务、考试之事。而五礼之用,尽归于鸿胪寺;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尽归于光禄寺。至于会同馆,因为兵部也有,故而两部之会同馆归于一处,专设交通总署统辖。”
崇祯微微皱眉,思考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掌管学务考试是礼部最重要的职能,毋庸置疑要留在礼部。五礼之用对于鸿胪寺而言也是本职工作,的确可以全都交下去办,最多就是碰到重要典礼派个阁臣督导。
光禄寺原本还要负责大内的膳食,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皇帝用餐的典制就混乱不堪,基本是想让谁做就让谁做,万历时还让各监、局提督太监轮值进贡。所以光禄寺也只是负责祭祀、筵席的安排。
“我儿所设总署,大约在部寺一级,是否太高了些?”崇祯对交通总署提出质疑。
朱慈烺设想的交通总署其实就是后世的外交部。他最初也是下意识地吐出了“外交部”这个名词,然而几位阁老却完全不解其意。直等他略加解释,阁老们才明白这是“掌对外交往之事”。
虽然明朝已经有了明确的“外国”概念,并在正式文本如奏疏中使用,然而“天下四方,王土王臣”的概念仍旧深系在传统士大夫心中。由此而产生的宗藩体系,实在很难以“内外”来区分。
譬如中国与朝鲜,可以名为外国,但朝鲜实际为藩国,大明是宗主国,派去的使者为天使,册封其国王等礼制一切尽如国内册封亲王。
这算是外交?内交?
而“交通”在此时并没有人、货运输之意,只有相互通达之说。那些大学士们理所当然选用了“交通”一词,并且十分好奇皇太子殿下为何有如此通达透彻的词不用,却生造一个“外交”出来。
“父皇,如今泰西之人已经到了我大明,我大明之人前往泰西未尝远也。到时候自然得设常驻之使者,以免蛮异之国苛待我民。”朱慈烺道:“我尝咨以汤先生,言说泰西有大国者十数,小邦者数十,颇有我国先秦时候模样。到时候一国派遣一使,便是一个大部了。”
崇祯见过利玛窦进献的《天下万国全舆图》,知道九州之外复有九州,天下国家众多。想想若真有上百个国家,各派一个大使就有上百人,的确是一个大部了。
朱慈烺见崇祯再不多问,知道礼部这边大致就算过去了,便继续道:“兵部固有之职不变,只是会同馆归于交通总署,各地驿站传舍,全都分离出来。”
听到裁撤驿站这等事,崇祯眉心跳了跳。
若不是当初裁撤驿站,害得驿卒李闯失业无个着落,哪里能有后来的“闯祸”?
“驿站传舍制度,承袭于周。”朱慈烺道:“其中若是细分,又有两块。其一是消息传递,其二是往来食宿供给。儿臣是想将消息传递这一项,独作为邮传寺。”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崇祯随口背出《孟子》中的章句,点头道:“顾名思义,可也。”
朱慈烺在提出搞全国邮传的时候,几位阁老都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浪费钱粮。见皇帝对此感兴趣,朱慈烺当即命陆素瑶取来了一张《皇明邮传草图》,悬挂起来,随手抄起一柄如意指道:“父皇请看,这里红圈便是北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诸府治所,黑点为其辖下各县。炭笔所连直线,便是驿路。”
崇祯微微向前凑了凑,见皇明坤舆图上果然加了不同的标识。
“这些地方都已经编户齐民,将户籍与门牌捆绑一体。日后或从北京发一邮书,便有专人送往山东某府某县某人手中,此事如何?”朱慈烺画着大饼,描绘邮政的便利。
“费用恐怕太高吧。”崇祯忧虑道。
“邮政该当是挣钱的。”朱慈烺道:“如果只送一书一信,派一人跑一趟,自然是费用极高。若是在各坊设立邮站,收集书信包裹,积满一箱,以舟车运之,则要省费许多。我朝设官不临乡梓之地,故而北官南用,南官北用,其中消耗不知凡几。若是一书只费三五文,国家有结余,流官又得旬旬相问家中事,岂非一举两得?”
“若是无人投邮又怎办?”崇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跑量的活。如果量大,自然分摊下来还可以赚钱,如果十天半个月只有一封信,是寄与不寄?
“儿臣先以朝廷所用驿传归于邮传寺;其次,如今许多难民已经在异地安家,若是许其回归本乡,则国家登时又是一场大乱。若是不许其归徙,与故土音讯不通,实乃妨害人伦。故而这些人总要有书信传回老家,探寻族落。这又是一笔。再再,国家公器,绝不能亏钱就不做。”朱慈烺坚定道。
崇祯苦笑:“哪里来得那般多钱?”
“儿臣从不以钱财为虑,也从未短缺过钱财。”朱慈烺笑道。
崇祯给了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容,又道:“这是邮传,那馆舍呢?”
“民营。”朱慈烺道:“所有驿站馆舍,全部交由民间赎买运营,朝廷只管收税。官员往来仍旧可加以用度,但费用由各官所属照磨所计划开列。”各官署中设置的照磨所是财务部门和后勤总务的集合体。这就让官员的公事消费明确记录在案,不至于发生强抢驿站骡马之类的侵占事件。
“民间肯有人接手?”崇祯惊讶道。
驿站之所以会被裁撤,就是因为耗用巨大,国家承受不起。
朱慈烺却不以为然。驿政崩溃除了刚性成本如骡马饲养、驿卒工资、馆舍维护……更有许多官员强行侵占,直管官员损公肥私。简而言之,这是管理成本高昂而形成的不良资产。如果能够在管理手段上予以改进,扭亏为盈乃是必然之事。
再者说,这个时代行路之难众所周知,关键就是住宿困难。如果能建立起一批没有市场竞争的经济型连锁旅店,必然能够盈利。
姑且不说民间消费,光是朝廷公家差旅费用得有多少?
“没人要,就由我家来做。”朱慈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RT
国朝有许多潜规则,名为惯例。虽不见于经册典制,但对人的规矩犹大。其中南人不得掌户书便是其中之一。倪元璐是浙江上虞人,如假包换的南人,而且还是旗帜鲜明的东林党人,起码也是东林同情者。
这两条中沾上任何一条,在崇祯朝都不可能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尤其是后者与东林有染,严重违背了崇祯皇帝“借刀杀人,鸟尽弓藏”的朝政策略。
然而倪元璐就是与崇祯投缘。
即便是陈演、魏藻德几经讽刺倪元璐“书生不通钱粮事”,崇祯帝也坚持让他做了户部尚书。
在听闻儿子也有意要用倪元璐掌户部之后,崇祯不免对自己的眼光加以赞叹,竟然跟儿子所见一样。只是旋即反应过来,如此想法大失帝王意气,转而赞赏儿子能够有自己一般的眼光。
从蒋德璟那边出来之后,崇祯也不管屏风不屏风的事,直接去了文华殿。正赶上朱慈烺与倪元璐讨论书法绘画。崇祯以为自己来晚了,也没多问,因为自己也好此道,一同聊了几句,便让倪元璐告退了。
“父皇此来是有何吩咐么?”朱慈烺等倪元璐告退,又才问道。
“无事走动一番。”崇祯干咳一声,也觉得这样掩饰有些心虚,又道:“你在与倪元璐商讨户部之事?”
朱慈烺不知道崇祯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在他看来倪元璐在财政方面完全没有天资。反倒是以前的户部司务蒋臣。在行钞法的问题上进行过深入思考,这也是朱慈烺打算提拔使用的原因。
不过既然皇帝问道了户部之事,朱慈烺正好透露些许中央六部改制的问题。
“父皇。户部尚书一职,恐怕还要思量。”朱慈烺道:“儿臣近日来与几位老先生商讨了六部事宜,略有些许微薄之得,敢奏闻父皇陛下。”
“哦?六部改制?说来听听。”崇祯大大方方在宝座上坐下,等朱慈烺道来。
朱慈烺让近侍上了茶水,方才道:“父皇,自隋文创设三省六部制度以来。唯到国朝高皇帝废三省方有更张,期间足有千年光阴。千年间沧海桑田,何况人事?故而儿臣想对六部加以变革。以细化其责,专精其事。”
崇祯点了点头,意识到这是个大题目,若是没有深入思索恐怕不便表态。故而只是听着。
“六部以礼部为首。其职责大约四分。”朱慈烺侃侃道:“其一,管理学务,掌文教考试事,为国家抡才之典;其二,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执掌纲常;其三,提督会同馆,笃行宾礼。其四。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这些对于皇帝而言是常识不是知识,所以崇祯脑中只是过了一下。便觉得这个分类倒是没有遗漏偏差,微微颌首,示意朱慈烺继续。
“儿臣以为,礼部与鸿胪寺、光禄寺之职责皆有重叠。”朱慈烺道。
鸿胪寺负责典赞,光禄寺负责筵飨,与礼部的关系既独立又统一。因为礼部的规制高,礼部尚书人称“大宗伯”,在官场惯例中又是“储相”,所以这两位小九卿基本沦为打下手的小厮。
“儿臣以为,礼者,立国之本也,故而礼部仍掌学务、考试之事。而五礼之用,尽归于鸿胪寺;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尽归于光禄寺。至于会同馆,因为兵部也有,故而两部之会同馆归于一处,专设交通总署统辖。”
崇祯微微皱眉,思考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掌管学务考试是礼部最重要的职能,毋庸置疑要留在礼部。五礼之用对于鸿胪寺而言也是本职工作,的确可以全都交下去办,最多就是碰到重要典礼派个阁臣督导。
光禄寺原本还要负责大内的膳食,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皇帝用餐的典制就混乱不堪,基本是想让谁做就让谁做,万历时还让各监、局提督太监轮值进贡。所以光禄寺也只是负责祭祀、筵席的安排。
“我儿所设总署,大约在部寺一级,是否太高了些?”崇祯对交通总署提出质疑。
朱慈烺设想的交通总署其实就是后世的外交部。他最初也是下意识地吐出了“外交部”这个名词,然而几位阁老却完全不解其意。直等他略加解释,阁老们才明白这是“掌对外交往之事”。
虽然明朝已经有了明确的“外国”概念,并在正式文本如奏疏中使用,然而“天下四方,王土王臣”的概念仍旧深系在传统士大夫心中。由此而产生的宗藩体系,实在很难以“内外”来区分。
譬如中国与朝鲜,可以名为外国,但朝鲜实际为藩国,大明是宗主国,派去的使者为天使,册封其国王等礼制一切尽如国内册封亲王。
这算是外交?内交?
而“交通”在此时并没有人、货运输之意,只有相互通达之说。那些大学士们理所当然选用了“交通”一词,并且十分好奇皇太子殿下为何有如此通达透彻的词不用,却生造一个“外交”出来。
“父皇,如今泰西之人已经到了我大明,我大明之人前往泰西未尝远也。到时候自然得设常驻之使者,以免蛮异之国苛待我民。”朱慈烺道:“我尝咨以汤先生,言说泰西有大国者十数,小邦者数十,颇有我国先秦时候模样。到时候一国派遣一使,便是一个大部了。”
崇祯见过利玛窦进献的《天下万国全舆图》,知道九州之外复有九州,天下国家众多。想想若真有上百个国家,各派一个大使就有上百人,的确是一个大部了。
朱慈烺见崇祯再不多问,知道礼部这边大致就算过去了,便继续道:“兵部固有之职不变,只是会同馆归于交通总署,各地驿站传舍,全都分离出来。”
听到裁撤驿站这等事,崇祯眉心跳了跳。
若不是当初裁撤驿站,害得驿卒李闯失业无个着落,哪里能有后来的“闯祸”?
“驿站传舍制度,承袭于周。”朱慈烺道:“其中若是细分,又有两块。其一是消息传递,其二是往来食宿供给。儿臣是想将消息传递这一项,独作为邮传寺。”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崇祯随口背出《孟子》中的章句,点头道:“顾名思义,可也。”
朱慈烺在提出搞全国邮传的时候,几位阁老都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浪费钱粮。见皇帝对此感兴趣,朱慈烺当即命陆素瑶取来了一张《皇明邮传草图》,悬挂起来,随手抄起一柄如意指道:“父皇请看,这里红圈便是北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诸府治所,黑点为其辖下各县。炭笔所连直线,便是驿路。”
崇祯微微向前凑了凑,见皇明坤舆图上果然加了不同的标识。
“这些地方都已经编户齐民,将户籍与门牌捆绑一体。日后或从北京发一邮书,便有专人送往山东某府某县某人手中,此事如何?”朱慈烺画着大饼,描绘邮政的便利。
“费用恐怕太高吧。”崇祯忧虑道。
“邮政该当是挣钱的。”朱慈烺道:“如果只送一书一信,派一人跑一趟,自然是费用极高。若是在各坊设立邮站,收集书信包裹,积满一箱,以舟车运之,则要省费许多。我朝设官不临乡梓之地,故而北官南用,南官北用,其中消耗不知凡几。若是一书只费三五文,国家有结余,流官又得旬旬相问家中事,岂非一举两得?”
“若是无人投邮又怎办?”崇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跑量的活。如果量大,自然分摊下来还可以赚钱,如果十天半个月只有一封信,是寄与不寄?
“儿臣先以朝廷所用驿传归于邮传寺;其次,如今许多难民已经在异地安家,若是许其回归本乡,则国家登时又是一场大乱。若是不许其归徙,与故土音讯不通,实乃妨害人伦。故而这些人总要有书信传回老家,探寻族落。这又是一笔。再再,国家公器,绝不能亏钱就不做。”朱慈烺坚定道。
崇祯苦笑:“哪里来得那般多钱?”
“儿臣从不以钱财为虑,也从未短缺过钱财。”朱慈烺笑道。
崇祯给了一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笑容,又道:“这是邮传,那馆舍呢?”
“民营。”朱慈烺道:“所有驿站馆舍,全部交由民间赎买运营,朝廷只管收税。官员往来仍旧可加以用度,但费用由各官所属照磨所计划开列。”各官署中设置的照磨所是财务部门和后勤总务的集合体。这就让官员的公事消费明确记录在案,不至于发生强抢驿站骡马之类的侵占事件。
“民间肯有人接手?”崇祯惊讶道。
驿站之所以会被裁撤,就是因为耗用巨大,国家承受不起。
朱慈烺却不以为然。驿政崩溃除了刚性成本如骡马饲养、驿卒工资、馆舍维护……更有许多官员强行侵占,直管官员损公肥私。简而言之,这是管理成本高昂而形成的不良资产。如果能够在管理手段上予以改进,扭亏为盈乃是必然之事。
再者说,这个时代行路之难众所周知,关键就是住宿困难。如果能建立起一批没有市场竞争的经济型连锁旅店,必然能够盈利。
姑且不说民间消费,光是朝廷公家差旅费用得有多少?
“没人要,就由我家来做。”朱慈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未完待续。。)
ps:求推荐票~!求月票~~!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