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四 南北驱驰报主情(7)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慈烺休息时间结束时,吏部和兵部已经有了新的提案:以顾君恩总督云贵,刘宗敏为镇守云南总兵官,挂征南将军印。
顾君恩还算好,可以先去贵州履职,刘宗敏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张献忠在崇祯二十年八月放弃了贵州,进入云南。现在云南也是一片混乱,有明军守兵,有黔国公沐家,有各种土司作乱未定,再加上张献忠四处流窜,实在没有给他这位征南将军留出空间。
朱慈烺既然不是为了铲除忠贞营,自然也不会让忠贞营跑去云南送死。为了保证战斗力,山地师扩军计划由大都督府提交到了兵部。同时忠贞营进行主力化整编,以川民为主再建一支川军。
如果锦衣卫的工作到位,张献忠能够死于非命,他手下的四位大金刚能够反正,那么西营也将整编成主力军,由此三个军近十万人攻灭缅甸,彻底平息西南叛乱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吴甡回到首辅职房,在座椅上发了片刻的呆,拉铃让外面的舍人进来。这位舍人是他新录取的门生,从文章上能看出此子颇有胸怀,见了两次之后,也发现他谈吐不凡,在政事见解上也与自己相近,便着意栽培,让他不要进翰林院考庶吉士,而是去考了“新学”,走东宫系统的从政之路。
王璇推门进来,转身关了门,上前道:“恩师。”
吴甡微微皱眉:“慎言。”
王璇略一躬身,表示知错了。皇太子殿下不喜欢门生、同年之类的脉络,自己与恩师吴甡恐怕也是这二十年里最后一代传统师徒了。孙传庭本就是官场中的另类,当了次辅也未必会乐意提携门生。再之后的蒋德璟倒是有复古的可能,不过要等蒋阁老登上首辅之位,起码也是二十年之后了。
“今日见闻如何?”吴甡问道。
王璇虽然是个七品舍人,但是休息室是谁都可以进的,只是大家看到皇太子在里面,不太敢进去旁听罢了。吴甡常会找个由头让王璇进去。然后任他在角落里一坐,只带着眼睛耳朵,绝不引人注意。
“殿下深谋远虑,让人惊叹。”王璇道。
吴甡笑了笑。又道:“可有何想法?”
“学生以为,殿下经略西北之心,大约是使虎贲之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过去。”王璇顿了顿,又道:“至于西南,多半是剿抚并重,辅以间术计谋,所以才命刘宗敏和顾君恩去。他们二人求功心切,定然不会顾虑朝中非议。”
吴甡似有若无地点了点头:“有这般见识也算不差。你该能看出来,走清流入阁拜相之路已经封死了。”王璇略一躬身。知道这也是老师不让他进翰林院的原因。“日后大明的宰辅,多半会仿效两宋制度,必要有巡抚地方的履历才行。”吴甡说着,手指了指几位新阁老的职房。
王璇自然会意。
“你在中枢也呆了这么久,没想过要出去走走么?”吴甡问道。
“但凭老师安排。”王璇连忙拜道。
吴甡摇头:“这事得看你自己的抱负。抱负越大。磨砺越重。”
王璇咬了咬牙,暗道:老先生大人就我一个着意栽培的门生,若是我抱负小了,岂对得起这份栽培之意?他当即道:“学生以经世济民为抱负,惟愿宰执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
吴甡笑了笑:“那你该知道要去哪里了吧。”
“学生明白。”王璇轻咬舌尖:“学生今日便投书吏部。请去云南知一州县。”
吴甡往前坐了坐,笑道:“你还想宰执天下呢,却连这天下都没看清楚啊。”
“请老师指点。”王璇一愣。
“你若是去了西北,二十年后大约能成西汉之班氏;若是去了云南,终身不过一介督抚。”吴甡摇头道:“皆非入阁秉政之途径。”
王璇静静听吴甡说话,不敢打断。
吴甡顿了顿。又道:“你该去两广。”
“两广?”王璇颇为诧异。
“缅甸土司时附时叛,并非独因该地人心诡谲。”吴甡道:“云南有一大半都是被缅甸、老挝这些靠不住的土司包着。国势强盛时,土司们不敢异动,一旦势弱,皆怀异心。四面掣肘。如今国势尚未恢复,又有西贼流窜云南,十年内是不要指望缅甸那边能有建树的。”
“反观两广只有西南一隅与安南接壤。眼下安南正是南北混战之时,国力耗竭,而我朝每年从安南购买米粮渐多,终有一日会逼得安南人断粮。所以嘛……晚打不如早打,羁縻不如速胜。”吴甡伸手在空中划了个大致的图形:“打下安南,夺下这个不下于湖广的粮仓,从东向西,制服中间的土司、暹罗,解云南边患,然后与云南合攻缅甸,西南自然平定。”
——安南就是西南乱局的突破口!
王璇心中画了地图,听了座师的解释,登时明朗起来。
“这便是大局着眼,旁观者清。”吴甡说完:“你可明白了?”
有了平定外域之功,起码一个总督是逃不掉的。如今王璇只有二十出头,十年之后以而立之年出任总督,任上只要不出意外,四十岁时肯定能回到朝中任部寺一级的堂倌。五十入阁,可谓一帆风顺功德圆满。
“你现在去两广,恐怕只能知一州县。”吴甡道:“若要做出政绩来,便要选对地方。虽则广东、广西皆与安南接壤,尤其是广西还有狼兵可用,但为师还是建议你去广东。”
“学生谨遵恩师吩咐。”
吴甡也不卖弄玄机:“粤督沈犹龙此人刚烈,你即便擅起边衅他也能帮你扛下来。你若是选了钦州,濒临南海,海中有乌雷山,乃入安南之要道,正是可以经营之处。”他抬眼看了王璇一眼:“唉,现在的读书人,有心入阁,竟不读方志么!”
“学生羞愧。”王璇只觉得双颊发烫,又道:“学生这就去投文吏部。”
吴甡点了点头。
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否则钦州这样的重要地方是否能够轮到他去就难说得很了。好在现在吏部尚书空缺,内阁还可以对吏部适当进行“指导”。如今天官呼声最大的是黄道周,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有松口的意思,全是因为皇太子殿下压着。
如果黄道周出任天官,日后用人恐怕就不方便了。
……
“人说黄道周是一代完人,在世圣人,这世上又哪有完人?”朱慈烺对崇祯道:“父皇要起用黄道周,多半还是为了不让儿臣背上不孝之名吧?”
黄道周被贬,纯粹是他跟皇帝的说法方式有问题。崇祯的性格最受不了别人当面顶撞他。同样的话,写在奏疏里他未必会发火,但直面骂他忠奸不辨,这就太让他伤心了。尤其对于黄道周这样声望极高的大儒,崇祯其实内心也很纠结,起用贬谪不下三回。
崇祯听儿子这么说,倒是欣慰,道:“说黄道周是完人,朕也不信。不过黄道周能抗颜直谏,可比唐之魏征,我朝海瑞。”
“父皇说的是,”朱慈烺道,“然则他固执不知变通,实在不适合天官之职。天官还是得李老先生那样外圆内方的智慧长者方堪胜任。”
“你以为我朝谁可担当此任?”崇祯见儿子并非顾虑他的面子而不肯用黄道周,心情更好。这无疑是证明自己罢用黄道周是对的,因为儿子也这么看嘛……唔,似乎有些不对。
“儿臣以为,解学龙或堪此任。”朱慈烺道。
——果然不是顾虑我的情面啊。
崇祯心中暗叹。
解学龙和黄道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起的。
崇祯十三年,解学龙要从江西巡抚卸任,擢南京兵部侍郎,照例要推荐本省属吏。当时黄道周因为杨嗣昌的事在君前抗辩,被贬谪江西幕下。解学龙便他为第一推荐了上去,并褒其“身轻似叶,名重如山”。
杨嗣昌勃然大怒,指为“党庇”。
崇祯皇帝当时对杨嗣昌言听计从,怒气更甚,命捕解学龙、黄道周,杖八十,削籍入狱,坐罪遣戍。
十五年秋天,黄道周已经得了赦免,而解学龙犹在罪中。
“儿臣看了解学龙当年的奏疏,此人忠正诚实还是可靠的。”朱慈烺道:“在江西任上也能守土灭贼,抚养百姓,可见是胸有正气的真君子。难能可贵者,解学龙在天启间就意识到吏治驰废,有心振奋,如今老臣难得,儿臣以为可以一试。”
崇祯对于国事已经开始倦怠了,尤其是如今兵战、吏治、礼教、商贸……多管齐下,形同乱麻,让他根本摸不着头脑,顾此失彼。而且这么多事,每日里时间有限,根本安排不过来,能有皇太子这样的儿子承担重任实在是一桩幸事。
“就照你所说办吧。”崇祯说完,旋即又指向一旁乳母怀抱的孙儿秋官:“舔犊之情可以理解,但你寸步不离秋官,是否有些过于溺爱了?”
“父皇,这便是儿臣所谓早教。”朱慈烺道:“莫看他闭眼塞耳,其实他不知觉中还是能感受到周围人所谈论之事的。”
崇祯讶然,心中暗自惴惴:莫非你还能记得襁褓中事?难怪与大人不亲,是因为那时候我与你娘不怎么抱你么?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RP
朱慈烺休息时间结束时,吏部和兵部已经有了新的提案:以顾君恩总督云贵,刘宗敏为镇守云南总兵官,挂征南将军印。
顾君恩还算好,可以先去贵州履职,刘宗敏就比较麻烦了,因为张献忠在崇祯二十年八月放弃了贵州,进入云南。现在云南也是一片混乱,有明军守兵,有黔国公沐家,有各种土司作乱未定,再加上张献忠四处流窜,实在没有给他这位征南将军留出空间。
朱慈烺既然不是为了铲除忠贞营,自然也不会让忠贞营跑去云南送死。为了保证战斗力,山地师扩军计划由大都督府提交到了兵部。同时忠贞营进行主力化整编,以川民为主再建一支川军。
如果锦衣卫的工作到位,张献忠能够死于非命,他手下的四位大金刚能够反正,那么西营也将整编成主力军,由此三个军近十万人攻灭缅甸,彻底平息西南叛乱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吴甡回到首辅职房,在座椅上发了片刻的呆,拉铃让外面的舍人进来。这位舍人是他新录取的门生,从文章上能看出此子颇有胸怀,见了两次之后,也发现他谈吐不凡,在政事见解上也与自己相近,便着意栽培,让他不要进翰林院考庶吉士,而是去考了“新学”,走东宫系统的从政之路。
王璇推门进来,转身关了门,上前道:“恩师。”
吴甡微微皱眉:“慎言。”
王璇略一躬身,表示知错了。皇太子殿下不喜欢门生、同年之类的脉络,自己与恩师吴甡恐怕也是这二十年里最后一代传统师徒了。孙传庭本就是官场中的另类,当了次辅也未必会乐意提携门生。再之后的蒋德璟倒是有复古的可能,不过要等蒋阁老登上首辅之位,起码也是二十年之后了。
“今日见闻如何?”吴甡问道。
王璇虽然是个七品舍人,但是休息室是谁都可以进的,只是大家看到皇太子在里面,不太敢进去旁听罢了。吴甡常会找个由头让王璇进去。然后任他在角落里一坐,只带着眼睛耳朵,绝不引人注意。
“殿下深谋远虑,让人惊叹。”王璇道。
吴甡笑了笑。又道:“可有何想法?”
“学生以为,殿下经略西北之心,大约是使虎贲之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过去。”王璇顿了顿,又道:“至于西南,多半是剿抚并重,辅以间术计谋,所以才命刘宗敏和顾君恩去。他们二人求功心切,定然不会顾虑朝中非议。”
吴甡似有若无地点了点头:“有这般见识也算不差。你该能看出来,走清流入阁拜相之路已经封死了。”王璇略一躬身。知道这也是老师不让他进翰林院的原因。“日后大明的宰辅,多半会仿效两宋制度,必要有巡抚地方的履历才行。”吴甡说着,手指了指几位新阁老的职房。
王璇自然会意。
“你在中枢也呆了这么久,没想过要出去走走么?”吴甡问道。
“但凭老师安排。”王璇连忙拜道。
吴甡摇头:“这事得看你自己的抱负。抱负越大。磨砺越重。”
王璇咬了咬牙,暗道:老先生大人就我一个着意栽培的门生,若是我抱负小了,岂对得起这份栽培之意?他当即道:“学生以经世济民为抱负,惟愿宰执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
吴甡笑了笑:“那你该知道要去哪里了吧。”
“学生明白。”王璇轻咬舌尖:“学生今日便投书吏部。请去云南知一州县。”
吴甡往前坐了坐,笑道:“你还想宰执天下呢,却连这天下都没看清楚啊。”
“请老师指点。”王璇一愣。
“你若是去了西北,二十年后大约能成西汉之班氏;若是去了云南,终身不过一介督抚。”吴甡摇头道:“皆非入阁秉政之途径。”
王璇静静听吴甡说话,不敢打断。
吴甡顿了顿。又道:“你该去两广。”
“两广?”王璇颇为诧异。
“缅甸土司时附时叛,并非独因该地人心诡谲。”吴甡道:“云南有一大半都是被缅甸、老挝这些靠不住的土司包着。国势强盛时,土司们不敢异动,一旦势弱,皆怀异心。四面掣肘。如今国势尚未恢复,又有西贼流窜云南,十年内是不要指望缅甸那边能有建树的。”
“反观两广只有西南一隅与安南接壤。眼下安南正是南北混战之时,国力耗竭,而我朝每年从安南购买米粮渐多,终有一日会逼得安南人断粮。所以嘛……晚打不如早打,羁縻不如速胜。”吴甡伸手在空中划了个大致的图形:“打下安南,夺下这个不下于湖广的粮仓,从东向西,制服中间的土司、暹罗,解云南边患,然后与云南合攻缅甸,西南自然平定。”
——安南就是西南乱局的突破口!
王璇心中画了地图,听了座师的解释,登时明朗起来。
“这便是大局着眼,旁观者清。”吴甡说完:“你可明白了?”
有了平定外域之功,起码一个总督是逃不掉的。如今王璇只有二十出头,十年之后以而立之年出任总督,任上只要不出意外,四十岁时肯定能回到朝中任部寺一级的堂倌。五十入阁,可谓一帆风顺功德圆满。
“你现在去两广,恐怕只能知一州县。”吴甡道:“若要做出政绩来,便要选对地方。虽则广东、广西皆与安南接壤,尤其是广西还有狼兵可用,但为师还是建议你去广东。”
“学生谨遵恩师吩咐。”
吴甡也不卖弄玄机:“粤督沈犹龙此人刚烈,你即便擅起边衅他也能帮你扛下来。你若是选了钦州,濒临南海,海中有乌雷山,乃入安南之要道,正是可以经营之处。”他抬眼看了王璇一眼:“唉,现在的读书人,有心入阁,竟不读方志么!”
“学生羞愧。”王璇只觉得双颊发烫,又道:“学生这就去投文吏部。”
吴甡点了点头。
这种事自然是越早越好,否则钦州这样的重要地方是否能够轮到他去就难说得很了。好在现在吏部尚书空缺,内阁还可以对吏部适当进行“指导”。如今天官呼声最大的是黄道周,甚至连皇帝陛下都有松口的意思,全是因为皇太子殿下压着。
如果黄道周出任天官,日后用人恐怕就不方便了。
……
“人说黄道周是一代完人,在世圣人,这世上又哪有完人?”朱慈烺对崇祯道:“父皇要起用黄道周,多半还是为了不让儿臣背上不孝之名吧?”
黄道周被贬,纯粹是他跟皇帝的说法方式有问题。崇祯的性格最受不了别人当面顶撞他。同样的话,写在奏疏里他未必会发火,但直面骂他忠奸不辨,这就太让他伤心了。尤其对于黄道周这样声望极高的大儒,崇祯其实内心也很纠结,起用贬谪不下三回。
崇祯听儿子这么说,倒是欣慰,道:“说黄道周是完人,朕也不信。不过黄道周能抗颜直谏,可比唐之魏征,我朝海瑞。”
“父皇说的是,”朱慈烺道,“然则他固执不知变通,实在不适合天官之职。天官还是得李老先生那样外圆内方的智慧长者方堪胜任。”
“你以为我朝谁可担当此任?”崇祯见儿子并非顾虑他的面子而不肯用黄道周,心情更好。这无疑是证明自己罢用黄道周是对的,因为儿子也这么看嘛……唔,似乎有些不对。
“儿臣以为,解学龙或堪此任。”朱慈烺道。
——果然不是顾虑我的情面啊。
崇祯心中暗叹。
解学龙和黄道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起的。
崇祯十三年,解学龙要从江西巡抚卸任,擢南京兵部侍郎,照例要推荐本省属吏。当时黄道周因为杨嗣昌的事在君前抗辩,被贬谪江西幕下。解学龙便他为第一推荐了上去,并褒其“身轻似叶,名重如山”。
杨嗣昌勃然大怒,指为“党庇”。
崇祯皇帝当时对杨嗣昌言听计从,怒气更甚,命捕解学龙、黄道周,杖八十,削籍入狱,坐罪遣戍。
十五年秋天,黄道周已经得了赦免,而解学龙犹在罪中。
“儿臣看了解学龙当年的奏疏,此人忠正诚实还是可靠的。”朱慈烺道:“在江西任上也能守土灭贼,抚养百姓,可见是胸有正气的真君子。难能可贵者,解学龙在天启间就意识到吏治驰废,有心振奋,如今老臣难得,儿臣以为可以一试。”
崇祯对于国事已经开始倦怠了,尤其是如今兵战、吏治、礼教、商贸……多管齐下,形同乱麻,让他根本摸不着头脑,顾此失彼。而且这么多事,每日里时间有限,根本安排不过来,能有皇太子这样的儿子承担重任实在是一桩幸事。
“就照你所说办吧。”崇祯说完,旋即又指向一旁乳母怀抱的孙儿秋官:“舔犊之情可以理解,但你寸步不离秋官,是否有些过于溺爱了?”
“父皇,这便是儿臣所谓早教。”朱慈烺道:“莫看他闭眼塞耳,其实他不知觉中还是能感受到周围人所谈论之事的。”
崇祯讶然,心中暗自惴惴:莫非你还能记得襁褓中事?难怪与大人不亲,是因为那时候我与你娘不怎么抱你么?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