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来中国路上的德国人
推荐阅读:异界直播间、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综]卷毛控怎么了!、网游之诡影盗贼、创世纪之双鸟、江湖我独行、都市至尊天骄、英灵君王、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网游之黑暗道士
一秒记住【武林小说网 www.5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长庚在东北指挥着一百天工业大会战,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在工业上取得的成绩可以说让他非常满意,虽然中间出了许多事故,比如方便面厂的大火,轧钢厂的爆炉,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德国总统艾伯特对于李长庚发起的这次工业十分感兴趣,他很想知道李长庚为什么会急着这样做,德国已经有步骤地向他提供工业化改革,他这种非理智性的做法究竟要得到什么?
李长庚这么做实际上就是不想完全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不可否认德国的工业发展思路是十分值得学习的,但完全照搬过来就又是一回事了,如果只是东北三省,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还有可行之处的话,那么现在几呼已经统一全国的李长庚要现实现全国的工业化,那么在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就完全不可取了,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发展模式,但要发展中国的工业发展模式,就要有一个自己的工业基础或者说是工业母机,具备这个条件的只有东北。只有在东北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工业装备制造,中国才有希望实现工业化改革,如果这些重工业装备制造都是从国外买的话,中国的工业无异于被人捏住了命门。他想用这个思路设计苏俄,自己就不能先跳到沟里去。
德国人很聪明,很快就弄清了楚李长庚的目地,实际上李长庚想设计苏俄的想法,德国人也在想。苏俄人刚刚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收入囊中。又与波兰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也意味着苏俄内战的结束。国际**联盟也从进攻变成了防守,各国的共产组织纷纷成立,苏俄革命的热潮大有席卷全球的趋势。
在取得空前大胜的情况下,列宁想到了苏俄最大的邻居中国,他的那个好朋友李长庚也已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对于东北工业的考查,俄国人已经进行了一年之久,从东北三省工业大干快上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工业的模式。一下让苏俄看到了希望。
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完全是为俄国人量身订做的吗,好的很!有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加入,苏俄工业、农业窘迫的局面有所好转,中国东北的工业总动员又让苏俄代表看到了新的工业思路,汇报到莫斯科后,引发了俄共七人委员会的高度关注,于是列宁在次带着一个代表团来中国访问。说白了就是来签城下之盟的。
现在的俄共一反之前被国际**联盟压着打的局面。而是派人在各国发动共产革命,**在欧洲各个国家都有,但一直都是在政治选举的范围内进行宣扬,可苏俄的爆力革命给了他们新的思路。原来政治还可以这样玩,布尔什维克从一个只有一万多党员的小党,几年时间就能打倒俄国强大的苏维埃。不等这些人来取经。俄共就很人性化的把自己革命胜利的宝典,免费包邮到各国**手中。
如获至宝的欧洲**,顿时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尤其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种热情奔放的国家。工人们没事就上街游一游,什么工作时间长了上街游一游;什么粮食不好吃上街游一游;什么妇女地位低下了上街游一游;什么妇女也要选举权了上街游一游。总之游游很健康。但爱尔兰等一些民族矛盾集中的地区,就不那么乐观了。被苏俄煽动起来的爆力革命层出不穷。
但很奇怪的是**联盟中有三个国家却什么事都没有,这三个国家分是中、美、德,欧洲国家百思不得其解下,以英法两国为首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说白了就是一大群间谍临时组织在一起,这个调醒委员会很快就弄清楚了共产革命没有向这三个国家输出的原因。这个原因这下可把英法等欧洲国家气了个够呛,美国佬在俄国内战的时候一直在向列宁提供资金支持,虽然打着是买巴库的石油晃子,但显然俄国内战的时候,没有什么石油产出不说,买石油的钱花的也太多了些。
德国现在自己手中没啥钱,工业区也被法国占领了。可德国人把一战下来的军官都派到苏俄去支援红军去了,德国的军事顾问都奢侈地派到红俄军队营一级作战单位了,与其说**联盟的军队在和俄国人打仗不如说是与德国指挥的俄国人打仗,虽然作战的还是那些俄国牲口,但做战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还算出了力,没白拿英法两国的援助,不但消灭了十万红俄军队,还抢了苏俄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逼降苏俄与中国签订边境条约。可占到苏俄便宜的中国人回过头来就成火车的支援红俄军队武器弹药,还有大量的作战食品,把俄军的作战能力提高了几个档次都不止。最可恨的是中国援助的武器是打着交换战俘的旗号,中国人被俄军俘虏的战俘总共加起来还没一个连,竟然换了十多万支步枪,上百门火炮,数百万发炮弹,中国的战俘是不是太值钱了!还有中国给红俄的粮食是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可提供的百分之百都是军用食品,显然这些食品俄国老百姓是捞不到的。反过头来中国从国际联盟手中拿着大笔的**援助!看看中国要的援助都是些什么东西,二十万吨级水压机,高精度机床,发电用的大型蒸气轮机。
中国的统一让英、法等国,看到了他们在亚洲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危协,确也让德国和苏俄这两个被一战破坏殆尽的国家看到了希望。德国的艾伯特政府派出了以兴登堡为首的中国访问团,苏俄人更是以列宁亲自为首来访中国。
这两个国家打什么算盘李长庚心里很清楚,总的来说是大好事。这就好比打麻将一样,德国是中国的上家。有技术没工业。苏俄是下家,没技术也没工业。中国是有技术也有工业,但都不强。李长庚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德国这个上家的技术发展中国的工业,在把中国的工业产品卖给苏俄这个下家。如此一来中国的工业化有德国这个上家提供技术,在有俄国这个下家出钱买单。
什么俄国人没钱?不怕,俄国人没钱才是最好的买家,俄国人只要有资源有劳动力就行。以物易物从来都是最实惠的贸易手段。自己这个多了九十多年见识的未来人还怕算计不过一群不懂经济的苏俄毛子。德国人到是难缠些,不过德国人也没别的选择,德国守着一大堆先进技术,可他们却根本无法发展工业,大量的工人在城市中失业。而农业却在面临土地大量荒废,农业人口极度缺乏。城市的工人吃不上饭,而农村的粮食却有买不出去。政府的财政收入降到零。德国抱着一大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却根本找不到买家!此时中国对德国的技术感兴趣,等于是给溺在水中的德国人提供了一根救命的木头,德国人除了与中国合作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李长庚算计着德国和苏俄,却不知德国也在算计着中国,兴登堡为了在气势上不弱于中国,来中国访问也乘坐了两艘和李长庚同样型号的大型飞艇。随行兴登堡来中国访问的除了六位外交官剩下的都是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高级专家。
飞艇最然是这个时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但从德国到中国依然要飞行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兴登堡和随和的专家顾问们一直在不停地开着会议。
首先发言的是一战前最后一位德国驻华公使冯.保罗.辛慈,这是一位海军出身的外交官,虽然他在中国担任公使的时间不长,但对中国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尊敬的将军阁下还有各位先生们。中国的变化我只能用奇迹一词来形容,我是1917年离开中国的。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被西方列强进行长达数十年的利益侵占。
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一度被游牧民族所统治,但这个国家的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甚至通过强大的汉民族文化,同化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且中国的文化对东亚国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生们你们能想象在中国任何一位懂得文字知识的人都能读懂两千年前祖先留下来的书籍吗?古代文明国家留下来的文字很多,但能被现代人所能读懂得却只中国人却做到了!
我要说明的是中国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愚昧无知,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宗教、政治、哲学、医学体系。现在中国的国家领袖发表了一篇关于国家的论文,管这些叫做国家的软实力,我对这个名词思考了很久,深感佩服。
1840年以后,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大门,从此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正当我们以为这个东方大国会一直如此落后下去。却随着现在中国新任统治者李长庚的上台后,中国正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个古老的农业民族开始觉醒,他们正在抛弃几千年来农业制度,向工业化国家体制进行转变。
这个转变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惊讶不已,这也许就是一个古老大国所蕴含的能量。实际上中国的工业化觉醒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组建了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的大舰队,但在上个世纪未输给了亚洲另一个国家日本,取得的成绩也付之东流了。从这个舰队说起,清国人命名的致远和经远两艘战舰就是我们德国人建造的。
所以我要说明的是,中国对德国的工业十分重视,他们的军火从步枪到战舰都倾向于采购我们德国的产品。如今中国现在的统治者转变了思想,他不在满足于购买我们德国的工业产品,他更倾向于购买我们生产产品的技术和设备。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远见的行为!”
冯.保罗.辛慈发完言,兴登堡接着说道:“公使的发言说的十分好。我们这次来中国的目的就在于,把德国的一些技术和设备买给中国人。或者说是中国现在的国家领袖。我想听听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把我们的设备和技术卖上一个好价钱!”
一位带着眼镜的经济专家问道:“我也研究过中国领袖李长庚这个人,他对工业的理解和认识十分全面,从他的演讲和对国家工业化执政的思想上来看。他的胃口不会太小,而且他在中国东北,建设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工业基础,很遗憾的是他通过法国人几呼搬空了我们的鲁尔工业区的设备。我想他现在最急缺的,不一定是工业生产设备。而是把这些设备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和工人或者说是熟练技工。我的想法是他们即然选择了我们的设备,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我们的生产技术。我们可以把技术低价卖给他们,但我们要收取产品的专利费用。至于工厂技师我们不能给他们最好的,但数量上不妨多提供一些。”
兴登堡点点头,认可了这位经济学专家的发言,补充道:“马克思先生的发言非常好,我想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培训工人老师。我与李长庚有过接触。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应该会想到这一点。而且他对工业的想法是非常系统的,而且计划非常周密。他向我提过他要发展一个长时间坚持的工业发展方案,这个方案是国家性质的工业化体系。他要的中国工业化能力是从生产螺丝钉开始到生产战列舰的能力!”
另一位经济学专家听了兴登堡的话,摇摇头,“将军阁下。我觉得中国的这位领袖,对工业化体系,有些好高骛远了,从螺丝钉到战列舰,那是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的。我们不妨先是强硬一些。试探一下中国的人态度,我想他们还是会选择我们德国的。特别是在重、大型工业技术上,英、法、美也不会给他们太低的价格。”
另一位国际政治学专家听完立刻反驳道:“我们需要中国在工业上的崛起来为我们分担英法对我们德国的压力,正向刚才辛慈公使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在极短时间内的崛起已经危协到了英、法等国在亚洲的利益,那么如果中国更强大一些的话,英、法肯定会更加紧张中国的强大。而我们德国已经失去了在亚洲的利益,强大的中国肯定会吸引英、法等国对亚洲的关注。我们付出的东西并不太多,技术早晚会过时的,现在英法是不充许我们把这些技术转化成工业产品的,那么十几年后我们的技术就不会再先进。这是我们摆脱英法压制的一次绝佳机会。我们现在扶持起来的苏俄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手段的好处,强大起来的苏俄**已经让英法看到了恐惧,他们对我们国家已经放松的压制。但显然一个苏俄影响还不够大。中国需要我们,我们也同样需要中国。如果中国能在十年后有生产战列舰的能力,那么,德国就会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这位政治学专家的发言结束后,让在场的人都沉默地思考起来,还是兴登堡最先清醒过来,他点点头手指敲击了几下桌子后说道:“西斯先生的发言很好,是的我们来帮助中国不光要从经济上考虑,更要从政治上考虑,李长庚先生曾对我说过,德国现在的工业技术虽然选进,但现在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来看,十年足以淘汰现在比较先进的工业技术。他的想法是中德进行更紧密的工业、军事方面的合作,德国已经有一个师的军队在中国以雇佣兵的方式存在,工业上也有一些领域在尝试这种合作。我们可以利用中国的工厂实验发展我们的技术!这种合作的进展现在看来非常好。中国人也并没有随着我们的步伐前进,他们正雄心勃勃地在工业新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我来之前看到李长庚正在中国东北工业区,发动一场工业方面的大会战,开始我还对这种行为开始我还抱着嘲笑的眼光来看,可是当我们在中国东北的技术专家发来的情报上来看,他们的这种看似玩笑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有组织并且非常系统。他们正在重大工业领域进行突破性尝试,而且从这种尝试的效果上来看,非常好。尤其是他们在大型火力发电设备上的进步和创新,已经超越了我们德国,虽然还很稚嫩,但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他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不会在依赖我们德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T
李长庚在东北指挥着一百天工业大会战,已经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在工业上取得的成绩可以说让他非常满意,虽然中间出了许多事故,比如方便面厂的大火,轧钢厂的爆炉,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德国总统艾伯特对于李长庚发起的这次工业十分感兴趣,他很想知道李长庚为什么会急着这样做,德国已经有步骤地向他提供工业化改革,他这种非理智性的做法究竟要得到什么?
李长庚这么做实际上就是不想完全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不可否认德国的工业发展思路是十分值得学习的,但完全照搬过来就又是一回事了,如果只是东北三省,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还有可行之处的话,那么现在几呼已经统一全国的李长庚要现实现全国的工业化,那么在照搬德国的工业模式,就完全不可取了,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业发展模式,但要发展中国的工业发展模式,就要有一个自己的工业基础或者说是工业母机,具备这个条件的只有东北。只有在东北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工业装备制造,中国才有希望实现工业化改革,如果这些重工业装备制造都是从国外买的话,中国的工业无异于被人捏住了命门。他想用这个思路设计苏俄,自己就不能先跳到沟里去。
德国人很聪明,很快就弄清了楚李长庚的目地,实际上李长庚想设计苏俄的想法,德国人也在想。苏俄人刚刚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收入囊中。又与波兰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也意味着苏俄内战的结束。国际**联盟也从进攻变成了防守,各国的共产组织纷纷成立,苏俄革命的热潮大有席卷全球的趋势。
在取得空前大胜的情况下,列宁想到了苏俄最大的邻居中国,他的那个好朋友李长庚也已经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对于东北工业的考查,俄国人已经进行了一年之久,从东北三省工业大干快上集中一切力量发展工业的模式。一下让苏俄看到了希望。
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完全是为俄国人量身订做的吗,好的很!有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加入,苏俄工业、农业窘迫的局面有所好转,中国东北的工业总动员又让苏俄代表看到了新的工业思路,汇报到莫斯科后,引发了俄共七人委员会的高度关注,于是列宁在次带着一个代表团来中国访问。说白了就是来签城下之盟的。
现在的俄共一反之前被国际**联盟压着打的局面。而是派人在各国发动共产革命,**在欧洲各个国家都有,但一直都是在政治选举的范围内进行宣扬,可苏俄的爆力革命给了他们新的思路。原来政治还可以这样玩,布尔什维克从一个只有一万多党员的小党,几年时间就能打倒俄国强大的苏维埃。不等这些人来取经。俄共就很人性化的把自己革命胜利的宝典,免费包邮到各国**手中。
如获至宝的欧洲**,顿时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尤其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这种热情奔放的国家。工人们没事就上街游一游,什么工作时间长了上街游一游;什么粮食不好吃上街游一游;什么妇女地位低下了上街游一游;什么妇女也要选举权了上街游一游。总之游游很健康。但爱尔兰等一些民族矛盾集中的地区,就不那么乐观了。被苏俄煽动起来的爆力革命层出不穷。
但很奇怪的是**联盟中有三个国家却什么事都没有,这三个国家分是中、美、德,欧洲国家百思不得其解下,以英法两国为首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说白了就是一大群间谍临时组织在一起,这个调醒委员会很快就弄清楚了共产革命没有向这三个国家输出的原因。这个原因这下可把英法等欧洲国家气了个够呛,美国佬在俄国内战的时候一直在向列宁提供资金支持,虽然打着是买巴库的石油晃子,但显然俄国内战的时候,没有什么石油产出不说,买石油的钱花的也太多了些。
德国现在自己手中没啥钱,工业区也被法国占领了。可德国人把一战下来的军官都派到苏俄去支援红军去了,德国的军事顾问都奢侈地派到红俄军队营一级作战单位了,与其说**联盟的军队在和俄国人打仗不如说是与德国指挥的俄国人打仗,虽然作战的还是那些俄国牲口,但做战能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还算出了力,没白拿英法两国的援助,不但消灭了十万红俄军队,还抢了苏俄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逼降苏俄与中国签订边境条约。可占到苏俄便宜的中国人回过头来就成火车的支援红俄军队武器弹药,还有大量的作战食品,把俄军的作战能力提高了几个档次都不止。最可恨的是中国援助的武器是打着交换战俘的旗号,中国人被俄军俘虏的战俘总共加起来还没一个连,竟然换了十多万支步枪,上百门火炮,数百万发炮弹,中国的战俘是不是太值钱了!还有中国给红俄的粮食是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可提供的百分之百都是军用食品,显然这些食品俄国老百姓是捞不到的。反过头来中国从国际联盟手中拿着大笔的**援助!看看中国要的援助都是些什么东西,二十万吨级水压机,高精度机床,发电用的大型蒸气轮机。
中国的统一让英、法等国,看到了他们在亚洲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危协,确也让德国和苏俄这两个被一战破坏殆尽的国家看到了希望。德国的艾伯特政府派出了以兴登堡为首的中国访问团,苏俄人更是以列宁亲自为首来访中国。
这两个国家打什么算盘李长庚心里很清楚,总的来说是大好事。这就好比打麻将一样,德国是中国的上家。有技术没工业。苏俄是下家,没技术也没工业。中国是有技术也有工业,但都不强。李长庚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德国这个上家的技术发展中国的工业,在把中国的工业产品卖给苏俄这个下家。如此一来中国的工业化有德国这个上家提供技术,在有俄国这个下家出钱买单。
什么俄国人没钱?不怕,俄国人没钱才是最好的买家,俄国人只要有资源有劳动力就行。以物易物从来都是最实惠的贸易手段。自己这个多了九十多年见识的未来人还怕算计不过一群不懂经济的苏俄毛子。德国人到是难缠些,不过德国人也没别的选择,德国守着一大堆先进技术,可他们却根本无法发展工业,大量的工人在城市中失业。而农业却在面临土地大量荒废,农业人口极度缺乏。城市的工人吃不上饭,而农村的粮食却有买不出去。政府的财政收入降到零。德国抱着一大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却根本找不到买家!此时中国对德国的技术感兴趣,等于是给溺在水中的德国人提供了一根救命的木头,德国人除了与中国合作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李长庚算计着德国和苏俄,却不知德国也在算计着中国,兴登堡为了在气势上不弱于中国,来中国访问也乘坐了两艘和李长庚同样型号的大型飞艇。随行兴登堡来中国访问的除了六位外交官剩下的都是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高级专家。
飞艇最然是这个时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但从德国到中国依然要飞行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兴登堡和随和的专家顾问们一直在不停地开着会议。
首先发言的是一战前最后一位德国驻华公使冯.保罗.辛慈,这是一位海军出身的外交官,虽然他在中国担任公使的时间不长,但对中国社会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尊敬的将军阁下还有各位先生们。中国的变化我只能用奇迹一词来形容,我是1917年离开中国的。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被西方列强进行长达数十年的利益侵占。
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一度被游牧民族所统治,但这个国家的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甚至通过强大的汉民族文化,同化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且中国的文化对东亚国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生们你们能想象在中国任何一位懂得文字知识的人都能读懂两千年前祖先留下来的书籍吗?古代文明国家留下来的文字很多,但能被现代人所能读懂得却只中国人却做到了!
我要说明的是中国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愚昧无知,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宗教、政治、哲学、医学体系。现在中国的国家领袖发表了一篇关于国家的论文,管这些叫做国家的软实力,我对这个名词思考了很久,深感佩服。
1840年以后,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大门,从此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正当我们以为这个东方大国会一直如此落后下去。却随着现在中国新任统治者李长庚的上台后,中国正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个古老的农业民族开始觉醒,他们正在抛弃几千年来农业制度,向工业化国家体制进行转变。
这个转变的速度之快,让我们惊讶不已,这也许就是一个古老大国所蕴含的能量。实际上中国的工业化觉醒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组建了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的大舰队,但在上个世纪未输给了亚洲另一个国家日本,取得的成绩也付之东流了。从这个舰队说起,清国人命名的致远和经远两艘战舰就是我们德国人建造的。
所以我要说明的是,中国对德国的工业十分重视,他们的军火从步枪到战舰都倾向于采购我们德国的产品。如今中国现在的统治者转变了思想,他不在满足于购买我们德国的工业产品,他更倾向于购买我们生产产品的技术和设备。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远见的行为!”
冯.保罗.辛慈发完言,兴登堡接着说道:“公使的发言说的十分好。我们这次来中国的目的就在于,把德国的一些技术和设备买给中国人。或者说是中国现在的国家领袖。我想听听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把我们的设备和技术卖上一个好价钱!”
一位带着眼镜的经济专家问道:“我也研究过中国领袖李长庚这个人,他对工业的理解和认识十分全面,从他的演讲和对国家工业化执政的思想上来看。他的胃口不会太小,而且他在中国东北,建设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工业基础,很遗憾的是他通过法国人几呼搬空了我们的鲁尔工业区的设备。我想他现在最急缺的,不一定是工业生产设备。而是把这些设备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和工人或者说是熟练技工。我的想法是他们即然选择了我们的设备,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我们的生产技术。我们可以把技术低价卖给他们,但我们要收取产品的专利费用。至于工厂技师我们不能给他们最好的,但数量上不妨多提供一些。”
兴登堡点点头,认可了这位经济学专家的发言,补充道:“马克思先生的发言非常好,我想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培训工人老师。我与李长庚有过接触。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应该会想到这一点。而且他对工业的想法是非常系统的,而且计划非常周密。他向我提过他要发展一个长时间坚持的工业发展方案,这个方案是国家性质的工业化体系。他要的中国工业化能力是从生产螺丝钉开始到生产战列舰的能力!”
另一位经济学专家听了兴登堡的话,摇摇头,“将军阁下。我觉得中国的这位领袖,对工业化体系,有些好高骛远了,从螺丝钉到战列舰,那是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的。我们不妨先是强硬一些。试探一下中国的人态度,我想他们还是会选择我们德国的。特别是在重、大型工业技术上,英、法、美也不会给他们太低的价格。”
另一位国际政治学专家听完立刻反驳道:“我们需要中国在工业上的崛起来为我们分担英法对我们德国的压力,正向刚才辛慈公使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在极短时间内的崛起已经危协到了英、法等国在亚洲的利益,那么如果中国更强大一些的话,英、法肯定会更加紧张中国的强大。而我们德国已经失去了在亚洲的利益,强大的中国肯定会吸引英、法等国对亚洲的关注。我们付出的东西并不太多,技术早晚会过时的,现在英法是不充许我们把这些技术转化成工业产品的,那么十几年后我们的技术就不会再先进。这是我们摆脱英法压制的一次绝佳机会。我们现在扶持起来的苏俄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手段的好处,强大起来的苏俄**已经让英法看到了恐惧,他们对我们国家已经放松的压制。但显然一个苏俄影响还不够大。中国需要我们,我们也同样需要中国。如果中国能在十年后有生产战列舰的能力,那么,德国就会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这位政治学专家的发言结束后,让在场的人都沉默地思考起来,还是兴登堡最先清醒过来,他点点头手指敲击了几下桌子后说道:“西斯先生的发言很好,是的我们来帮助中国不光要从经济上考虑,更要从政治上考虑,李长庚先生曾对我说过,德国现在的工业技术虽然选进,但现在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来看,十年足以淘汰现在比较先进的工业技术。他的想法是中德进行更紧密的工业、军事方面的合作,德国已经有一个师的军队在中国以雇佣兵的方式存在,工业上也有一些领域在尝试这种合作。我们可以利用中国的工厂实验发展我们的技术!这种合作的进展现在看来非常好。中国人也并没有随着我们的步伐前进,他们正雄心勃勃地在工业新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我来之前看到李长庚正在中国东北工业区,发动一场工业方面的大会战,开始我还对这种行为开始我还抱着嘲笑的眼光来看,可是当我们在中国东北的技术专家发来的情报上来看,他们的这种看似玩笑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有组织并且非常系统。他们正在重大工业领域进行突破性尝试,而且从这种尝试的效果上来看,非常好。尤其是他们在大型火力发电设备上的进步和创新,已经超越了我们德国,虽然还很稚嫩,但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他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不会在依赖我们德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T